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淺談文言文的有效教學

淺談文言文的有效教學

淺談文言文的有效教學

淺談文言文的有效教學

文言文教學有兩種傾向,一種只重字詞教學,一種偏重整體感悟,前者教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頭昏腦漲,課堂氣氛沉悶;後者教師架空分析,學生茫無頭緒,課後一無所獲。二者的實質都是滿堂灌,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確立,教學效益低下,甚至是無效。在當前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做到既重視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又能引導學生整體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從而實現文言文的有效教學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授之以漁,掌握規律。

學生對文言文之所以感到生澀難懂,最主要是因為字詞意義和語法結構的古今差異。因此,字詞教學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教學環節。長期以來,我們奉行的字字落實、句句翻譯的教法被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這種做法不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直接抑制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使學生對文言文產生排斥、牴觸、逆反的心理障礙。文言文字詞教學究竟該如何進行?筆者以為,要遵循三條原則:一是精要好懂、循序漸進的原則,二是探究規律、主動建構的原則,三是新舊聯繫、古為今用的原則。具體來説,有以下一些方法。

1、古今聯繫,互為印證。這是指教師講解教材中的某個字詞時可以引用現在常用的含有該詞的成語、俗語來佐證,以達到加深理解,強化新知的作用。如講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記》)、“望峯息心”(《與朱元思書》)等句中“名”、“臨”、“息”三個詞語的意思時分別聯繫學生熟知的成語“莫名其妙”、“兵臨城下”、“川流不息”作為印證。又如講解“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秋水》)、“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兩句的倒裝句式可舉出“時不我待”這一成語加以説明。如此,學生學得輕鬆、易懂,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

2、歸類整理,製作卡片。文言文字詞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迴環往復、長期堅持的過程。對此教師不能越俎代皰,而要引導學生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時要對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活用現象等採用前後聯繫、內(課內)引外(課外)聯的方法進行歸類整理,主動建構知識網絡,形成規律性認識。如給實詞中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製作知識卡片:

類別:一詞多義

詞語

例句

意義

出處

太守謂誰

《醉翁亭記》

予謂蓮,花之君子者也

認為

《愛蓮説》

此之謂失其本心

叫做

《魚我所欲也》

類別:古今異義

詞語

例句

古義

今義

出處

痛恨

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痛心遺憾

十分憎恨

《出

師表》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

見識淺陋

品質惡劣

布衣

臣本布衣

平民百姓

用布料做的衣服

臨表涕零

眼淚

鼻涕

3、積累詞彙,學以致用。文言文教學要與現代文教學聯繫起來,為現代文教學服務。古文中有許多美詞雅句,言簡意豐,表達生動,至今仍然廣為使用。教學中如果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蒐集整理的習慣,必然會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古文中的四字詞語特別豐富:《桃花源記》中的“落英繽紛”、“芳草鮮美”、“怡然自樂”、“豁然開朗”,《醉翁亭記》中的“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前(者)呼後(者)應”、“山餚野蔌”、“蒼顏白髮”,《岳陽樓記》中的“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氣象萬千”、“心曠神怡”、“春和景明”、“皓月千里”,《送東陽馬生序》中的“德隆望尊”、“援疑質理”、“朱纓寶飾”、“深山巨谷”……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多角度的解讀,如從構詞方式看,有並列式、主謂式、動賓式等;從語意的角度看,有寫景的、狀物的、論人的。在解讀與積累過程中,學生髮現了古漢語的一些構詞規律,感悟到了古漢語用詞凝練、生動、準確的特色,增強了對詞彙的敏感性,而學習的過程也必須充滿了快樂與激情。

二、誦讀感悟,審美薰陶。

誦讀是我國上千年來傳統的讀書方法,是一種目視其文,耳聞其音,心悟其情,意會其理的綜合的語言思維活動。新課標把文言文的誦讀擺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如在《教書用書》中不斷強調要“反覆朗讀”、“誦讀感悟”,並將它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方法和一項主要的教學活動貫穿在每一篇文言詩詞的教學過程。《語文課程標準》也在“課程目標”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背誦優秀詩文80篇”。可見誦讀文言詩文,好處是多方面。一是可以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培養語感;二是可以感受文言文節奏鮮明、音韻優美的特點,進而感悟作品的語言藝術;三是通過朗讀,加深理解,從而進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與作者意氣相通,感情交融,受到美情美意的薰陶。如《與朱元思書》是南朝山水小品的佳作,全文多用四字對句,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讀來琅琅上口,節奏感極強,非朗讀無以體會其語言美,非朗讀無以體會其情趣美、意境美。

開展誦讀教學,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強烈朗讀慾望,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達到三個境界。第一層境界要讀準字音,讀準節奏,把握好停頓,讀出語氣來,以形成“語感”;第二層境界要讀懂文意,領悟技巧,讀出文氣來,以形成“文感”;最後一層境界要讀出感情來,讀出精神來,要與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積極的人生態度展開“對話”,達到“言似出於吾之口,意似出於吾之心”的極致。如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最後要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感情共鳴,心念一致,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開展誦讀教學,方法要因文而異,靈活多樣。根據教學目的不同和課文難易程度的差異可範讀,可自讀;可個讀,可齊讀,可領讀,可提名讀;還可以與其它方法優化組合,做到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以議加強讀,實現朗讀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範讀一定要準備充分,聲情並茂,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與示範。如《岳陽樓記》和《出師表》兩篇課文篇幅較長,為了鼓舞學生背誦的信心,教讀時,筆者一氣呵成,充滿激情地當堂背誦了這兩篇課文,學生聽完之後深受感染,自發鼓掌喝彩。然後教師對文章的思路稍加點撥,學生便很自覺地投入到朗讀的狀態當中,自然地熟讀成誦。

“操千曲然後知音,觀千劍然後識器”。引導學生紮紮實實誦讀一定量的經典文言篇目,學生必然增強對文言文的感性認識,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對文言文的畏懼感自然慢慢消除。總之,加強誦讀教學,是實現文言文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

三、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文言文經過幾千年的大浪淘沙、歷史沉澱而保存下來的大多是精品,負載着我們民族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教材中的文言文又是經過精挑細選,更是文質兼美,其中有的藴含着豐富的思相內容,有的塑造家喻户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充分挖掘這些文化遺產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啟迪學生心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我們在文言文閲讀教學的基礎上,找準時機挖掘寫作素材,以閲讀帶動寫作,再以寫作促進閲讀,就會使文言文教學形成一個讀寫結合的整體,定能收到一箭雙鵰、相得益彰的效果。

進行文言文教學的讀寫結合首先要注意根據課文的內容主旨,找準讀寫結合的遷移點、切入點;其次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盡情展示寫作個性形式;第三,作文形式不拘一格,可改寫,可續寫,或敍述,或議論,或抒情。如對於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性強的課文《木蘭詩》、《陌上桑》、《嶗山道士》可佈置學生改寫成記敍文,讓學生在改寫的過程中既理清了文章的情節,又加強了對人物形象的感性認識。《扁鵲見蔡桓公》,可要求學生髮揮想像,以《桓侯的悔恨》為題寫一篇短文。這種引申式的續寫可以鍛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大都樂於一試。而對於一些寓意深遠的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寫評論、讀後感,增強學生辨明是非,分清善惡的能力,從而得到做人、修身的一些有益的啟示。如學完《傷仲永》一文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人的才能有賴於後天的學習和培養”這一道理,可以設計這樣的寫作要求:“假如你的家庭有類似‘傷仲永’的現象,請你寫一封信與你的父母進行溝通交流。又如學完《干將莫邪》一文後可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後感,要求:“結合現代觀念,談談如何理解評價古人的復仇觀念和俠客的正義行為”。總之,文言文教學中適時適當的滲透寫作訓練,並注意引入時代的源頭活水,定會增強文言文教學的現代氣息,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四、主題探究,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於文言文涉及我國古代文、史、哲多方面的文化知識,內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又兼有時代背景、語言環境的隔閡,如果學生只孤立的一篇篇的閲讀,而不會由此及彼,進行必要的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其結果必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在學生有一定量的文言文閲讀積累的條件下,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確定一個主題,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利於學生樹立學習的主體意識,逐漸擺脱過分依賴的心理,還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古典文學的興趣,學習如何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教材中已在九年級下冊的綜合性學習欄目中安排了以“初識諸子百家”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如果教師能認真組織好此次活動,學生必然能從客觀的角度對教材中的諸子百家特別是儒家、道家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師還可以整合現有教材資源,選取一個比較小的課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月”、“柳”、“酒”等意象在古詩文中頻頻出現,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蒐集、整理與此有關的作品、語句,寫成一篇賞析性的文章。如此適當的拓展和延伸,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又能促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每一篇文言作品的思想內涵,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而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一脈相承,大大消除對文言文的距離感、陌生感。當然,對國中生而言,探究性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蒐集資料,選好探究主題,做到選題角度要小、難度適中,那麼學生就會樂於探究,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找到學習文言文的樂趣。

一句話,要實現文言文的有效教學就必須將文言文基礎知識與文中所藴含的人文思想和審美價值更好地結合起來,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培養有機的統一起來,使學生在掌握語言和讀寫方法的同時,陶冶情感,豐富美感,增強對文言文的領悟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標籤: 淺談 文言文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g9od4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