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一

1.立志。

在先秦儒家看來,一個人如果要成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達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養的方法外,還是其他修養的前提。孔子説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也是從志的重要性上講的。立志的指向是什麼呢?孔、孟、荀等人認為,立志是為了追求為人之道,而不是為了名利權利、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在《孟子》中曾有這樣的一段對話。王子墊曾問孟子:“士何事?”孟子説:“尚志。”王子墊繼續又問道,“什麼是尚志呢?”孟子説:“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可見,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內容的。荀子認為,如果有志於道,則可超然物外,能到達到內心的自由,他説:“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

2.為學。

學習是明道達仁的重要手段,“志學然後可與適道”。在先秦乃至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能夠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是不多的,學習的首要目的起初並不是為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是為了學為人之道,識記聖賢之言,荀子在《勸學篇》中説,“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這裏先王之遺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過向他們學習,領悟做人的道理。從中華文明軸心時代開始,中西方為學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異。孔子的學生子夏認為學習是瞭解仁的途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認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們做學問並沒有別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來,恢復善的本性。荀子則更為直接地指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3.存養。

“存養的內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養個人善的本心、本性,培養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養的論述中,孟子言説較多。他説:“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這裏,“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論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對本來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則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異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養性呢?孟子認為:“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則言:“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4.慎獨。

“慎獨”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體性的主要體現之一。《禮記•中庸》説,“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句話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終伴隨人的左右,須臾不離。那麼道是什麼?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無所畏懼,君子則敬乎天命,獨處時,也謹慎從事,時刻檢點自己,“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人是羣體性的生命存在,但總有獨處的時候。當沒有別人的監督的時候,更彰顯其操守。因此慎獨成為儒家極為重視的休養方法。後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張載、朱熹對此都有過深刻的論述。

5.內省。

自省作為修養的功夫,是一個人最為常見的自我省察,是作為道德個體的人的主體性的體現。《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內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觸發了個人的智性思考,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就是這個道理。內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為“反求諸己”。他説:“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這種自我審視的態度和精神成為個人不斷成長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傳統的忠恕之道,極為難能可貴。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為達善的重要途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6.踐行。

如果説上述五種修養方法主要是從內在來進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話,那麼踐行則是更具有終極價值的道德實踐和修養方法。《中庸》上説,“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是強調應廣博地學習,審慎問辯思考,最終是為了篤實的實踐。實踐是檢驗和改進個人道德水平的標準。一個人對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論道,不去實踐,就不會有新的體悟。《論語•里仁》説“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有德之人應謹慎地説話,勤勉地實踐。孟子認為“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主要特點

1.凸顯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的修養學説以“內聖外王”為目標,以人性為基本出發點來建構自己的學説。眾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論”、荀子提倡“性惡論”,孔子雖然沒有明確其對人性的看法,但根據其表述來看,其持性善論的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體的本性善惡之後,他們依據這個根據,進行論述修養的方法。不管他們怎麼論述,他們所強調的都是要從單個的個體出發,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孔子説,“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誠”都是從主體性講。凸顯了人的主體地位,就明確了教育所實施的對象,就有了目標。同時,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開始就提倡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2.注重內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養方法,主要是強調個人的內在超越。人為什麼向善而生?在面對眾多的社會誘惑,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值得弘揚的?什麼是需要貶斥的?作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謹慎判斷。堅持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念,養成個人習慣,需要一個人後天養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夢培元先生在《中國哲學主體思維》一書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內向思維”是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的一種。確實如此,這種思維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長髮展規律,顯示了人的智性,特別是從孟子所闡釋的心性之學開始,對道德生成的內在機制的弘揚就一直為傳統儒家所提倡,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學。這種省修方法後來又得到昇華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3.強調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識的學習,學的是間接經驗;行是把知應用於實踐,過程中會有很多新情況。《左傳》講到“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意為知易行難。為了避免學一套説一套做一套的情況,先秦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並不強調“躲進小樓成一統”、單純地對道德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觀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識,並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它。《論語•顏淵》中司馬牛問仁,孔子説仁者説話謹慎。司馬牛又問,説話謹慎就是仁了嗎?孔子説,仁做起來困難。因此,要實現仁德只知道知識不行,更重要的是實踐。這種思想發展到明代王陽明那裏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當代意義

1.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樹立志向。

德育最終涉及到培養什麼人的問題。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從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內聖外王”的君子。這樣的目標有兩個互動的因素,即內在個體和外向事功的協調發展。其中,“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上的修養,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倫理主導的封建社會中,即便能投機一個時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終會被釘在歷史的屈辱柱上。因此,這些修養方法為一個人所採納的時候,這個人必定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有了這種志向,才有毅力進行道德修養。千百年來,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時空的感染力,正是因為它是古之學者的志向凝練。今天,我們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志向。並且,這種志向需要具有恆久的引導力。“古之學者為人,今之學者為己”也許是今天大學生道德狀況的一種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臨的困境。大學德育要保持個人志向和國家宏觀目標的邏輯一致性,有了恰當的邏輯銜接,就會使得大學生的志向有了寬度的拓展,既具有現實色彩,又有歷史擔當。

2.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髮揮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道德修養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凸顯修養中的個人主體精神,不管是立志、為學,還是存養、慎獨和內省都是從自我做起。這種自小而大、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的修養方法形成了社會道德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形成顯著的倫理特徵,就與這種重視個人修養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內發和生成或建構的過程。”主體因為年齡、學識、環境、實踐等多個條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盡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激發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形成個體認同基礎上的“知、情、信、義、行”的統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條化、單一化的根本。當眾多的個體通過對社會所倡導的價值體系達到自我認同和內心確信時,和諧的社會秩序才有了運行的根本。

3.大學德育應加強道德生活實踐。

在先秦儒家看來,所有內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尊德性而道問學更具有實際意義。因為這不僅是提高道德認識的方法,而且也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並且,通過實踐事件來探討道德更有針對性。孔子對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齊桓公)的看法,孟子對“嫂溺,援之以手”的討論皆是在生活實踐中深化對道德的認識。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人的社會化的目的。大學生的道德教育雖然主要在課堂進行,但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覺悟就不能侷限於課本,結合青年人的特點,更應該鼓勵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會,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對社會道德事件的觀察,來增強自身對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現在的校園日常生活、暑期社會實踐、青年志願者服務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道德實踐的途徑,我們應以此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實踐機制。

四、結語

總之,先秦儒家的德性修養方法奠定了中國人道德修養的基礎,成為中華文化的元典性因素,在整體主義的氛圍中形成了個體德性成長的基礎。生活中在傳統隧道中的中國人以此為標準,追求高尚的道德成為一生的追求。今天,在理性主義、工具主義、物化傾向盛行的社會環境中,大學生受到了諸多的外界因素的誘惑,他們的道德整體情況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從教育的意義來講,外在的各種引導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還是要借鑑先秦儒家的方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個體做起、自我超越、不斷參悟,最終實現身心的和諧統一。這是解決當前大學生道德培養難題的可取之道,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普及之道。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二

(一)價值目標模糊

在高等教育這一整體系統中,德育居於主導和統帥地位。整體而言,高校“德育為首”的理念還不夠全面深入,德育總體目標還不夠明確,甚至有些模糊,這也使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頗具模糊性。相對於德育效應,智育效應更具顯性、及時性和可測性。因此,在絕大部分高校教學教育質量評估過程中,智育處於中心地位。這一方面使包括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內的德育在高校全盤工作中失去了應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現了“過度智育化傾向”,傾向於將德育作為一門專業知識性的課程來傳授,過分倚重單向灌輸和考試,很難使學生實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一些高校在確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時,忽視了外在環境的持續變化,沒有統籌兼顧大學生羣體特徵和個性發展訴求。這種目標過分強調共性,充滿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應有的層次性,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共鳴。“都想管用”的設計初衷變成了“很難管用”的現實尷尬。

(二)制度慣性明顯

現行的高校德育制度體系,基於以往的歷史背景、歷史經驗和社會環境,既有正式制度構成的剛性約束要素,又有倫理道德、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及意識形態等非正式制度的“軟約束”。調查顯示,無論是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高校德育制度體系總體是比較健全的。相較於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體的工作習慣和理念,久而久之,難以改變。這其實就是制度的慣性所致。當前,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社交網絡方興未艾,極大地改變了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環境,包括教育的主體、方法、形式和途徑等。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實施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制度沒有及時修訂或廢止,已經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為多種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經驗來處理新情況和新問題,常常顯得捉襟見肘,遭遇“霧裏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評價滯後

近年來,高校德育評價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重視,尤其是高校德育評價中的一些誤區。當前,相當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試卷來考核德育效果和評價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而第二課堂的德育實踐活動、道德品行養成在學生德育評價體系的權重偏低。整體而言,當前大學生德育評價,既缺乏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有缺乏合理的評價方法。大學生的道德素質處於一個不斷變化發展過程之中。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德育工作者用靜止的標準體系去衡量個性不斷髮展的受教育者,當發現被評估的受教育者德行與評估標準不一致時,往往只會單方面否定被評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評價程序是否科學合理。同時,還有些德育工作者簡單的將德育評價等同於政治教育評價,使評估結論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對立。

(四)主體角色單一

建國以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全國德育在頂層設計上將德育工作者列為單一的德育主體,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作用。包括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內的高校德育深受這一理念影響,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多高校一線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偏執認為學生像道德容器,只管從外部灌裝,而忽視了容器內是否發生了積極的化學反應。與此同時,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職業認識也較為單一。比如,授課教師認為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而不是“教人”;一些肩負德育職責的後勤崗位人員,常把自己當成“保姆”,使學生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強,不利於其自立能力和獨立人格的培養;一些管理崗位的工作者,把自己當成“警察”,很難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在高校普遍推行學生助理制度、校內勤工儉學制度和項目管理制度之後,一些德育工作者甚至把自己當成“老闆”,把大學生當成“臨時工”和“僱員”。這使得德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角色經常缺位,影響了教育實效。

(五)資源整合乏力

首先,從高校內部來説,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資源缺乏整合。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資源主要包括人才、資金、場地、時間、設備等要素,相對於高校其他教育教學資源有其特殊性,但當前,這些資源在利用程度、利用範圍和利用效益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亟待進行有效整合。其次,從大中國小德育資源的銜接角度來看,各層級德育資源相對獨立,缺乏有效銜接。整體而言,大中國小德育資源既缺乏整合,又難以共享。再次,從全社會層面來看,高校校內德育資源和校外德育資源沒有完全融合。一些高校困於“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定勢,出於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很少與社會機構合作開展德育實踐,讓一些有意為學生德育提供支持的社會組織望而卻步。市場經濟環境下,一些企業和社會組織表現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在社會生活中過分逐利,忽視了本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不想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和社會德育開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協同學視域下的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道德教育的一般屬性,即社會性、時代性、實踐性。協同學作為複雜系統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許多學科領域密切相關,吸收了很多前沿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統從無序到有序轉化的共同特徵和一般規律,在無生命自然界與有生命自然界之問架起了一道橋樑,具有很強的普適性,被廣泛應用於各種不同系統的自組織現象的分析、建模、預測以及決策過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是一個具有顯著複雜性的開放系統,由人、組織和環境三大基本要素構成,並且每個要素又嵌套多個次級要素,各個層級和各種要素不斷從外部接收信息和向外部輸出信息,通過自組織推動系統在不斷髮展。因此,將協同學的相關理論引入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分析和優化,從理論層面考察,有利於進一步創新和豐富高校德育理論,提升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專業化支撐和科學化水平;從實踐層面考察,有利於調整和優化高校德育運行機制,切實整合德育資源,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渠道,突破制約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效的現實瓶頸。在協同學視域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具有複雜性、系統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具備序參量、控制參量、自組織演化和隨機漲落的特徵。

(一)協同學的基本原理

20世紀60年代末,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物理學家哈肯(Haken)教授從事激光理論研究時發現,激光是一種典型的遠離平衡狀態時由無序轉化為有序的現象。他以此為基礎總結了不同現象或系統中有序結構形成的特點與規律。1971年,哈肯與經濟學家格雷厄姆(Graham)合作發表“協同學:一門協作的科學”一文,首次提出“協同”的概念,並強調“無論任何對立的雙方,只要在同一個系統內,在同一目標下,都存在着協同發展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都可以實現協同發展”。之後,哈肯相繼公開出版《協同學導論》和《高等協同學》,系統闡述相關理論,使協同學成為了一門重要的新興學科。協同學由一系列嚴密而複雜的原理組成,吸收了多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統從無序到有序轉變的規律。協同學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其中“控制參量”是影響系統運行狀態的內在機制和外部環境因素。隨着控制參量的不斷變化,系統接近質變“臨界點”時,內部各子系統的關聯作用不斷增強,子系統的無序運動狀態會逐漸變弱。當控制參量達到“閥值”時,子系統的關聯作用顯著增強,並呈現出有序的運動狀態,產生了“序參量”。序參量源於所有子系統對系統協同(有序狀態)的貢獻總和,體現了系統的宏觀有序度,是系統發生質變的顯著標志。系統處於有序狀態,並不意味其子系統及其組成要素“完全受控”。子系統中仍然存在無規則的獨立運動,或強或弱,有時還會產生局部耦合,遇上外部環境的變化會使序參量在一定範圍內“漲落”。系統在外部環境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的情況下,其子系統也會向更加有序或無序狀態發展,這源於系統的“自組織”特性。如果系統在自組織作用下,趨於更加有序的運行狀態,稱為“良性漲落”,反之則稱為“不良漲落”。

(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協同學特徵

1.序參量特徵

協同學指出,在系統演化過程中,有序參量起決定性作用。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是一個由目標、內容、主體、方法、陣地和環境等多個子系統組成且具有複雜性的開放系統,而各個子系統又嵌套多個次級要素。各子系統及其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在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演化的不同階段,各種參量和要素的作用完全不同,但會形成以實效性為序參量的有序集合。隨着各子系統及其要素的不斷競合,在序參量集合中最終產生了系統的主導序參量,從而主導着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宏觀發展方向,支配着子系統的行為。

2.控制參量特徵

協同學認為,系統從無序態轉變為有序態,既有內因,又有外因,但內外因皆與控制參量相關。因為控制參量既會影響系統與外部環境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又會影響統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協同程度。就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而言,不同子系統在目標訴求、組織文化、價值觀念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同時,信息共享機制、激勵導向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等尚未建立或健全。這些因素加劇了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子系統及其要素間的差異性,導致系統產生遠離平衡的“熵”。隨着“熵”的累積,系統將開始偏離平衡狀態。因此,增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協同增效的動力,必須把握好系統的控制參量,以管控“熵”的快速累積。

3.自組織演化特徵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整體行為和功能並不是子系統行為和功能的簡單疊加,在協同機制、激勵體系、社會需求、國家政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其子系統和人才、技術、信息、知識、資金等要素不斷深度融合,進而形成一定的自組織結構,並不斷的進行自我調適,如圖3所示。在此基礎上,各子系統及要素也將形成全面依賴的關係結構,產生單個系統不具備的新結構和功能,促進系統的高級有序演化,實現1+1>2的協同效應。因此,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要創建協作型、互助型、學習型的平台,並健全激勵機制,實現系統要素的有序流動,提升系統協同增效的自組織動力。

4.隨機漲落特徵

隨機漲落是指系統受內外因素共同影響,序參量瞬時值常常偏離平均值的現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中各子系統及要素具有互補性、共生性,經常處於一個遠離平衡的狀態,在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的作用下,會出現變量漲落的情況。這種漲落分為良性漲落和不良漲落。其中,促進系統宏觀有序的漲落稱之為良性漲落,否則,則為不良漲落。如宏觀政策的調整、重大典型的培育、新媒體技術和新軟件的應用等,可導致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放大良性漲落效應。高校應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激活教育主客體活力,放大漲落效應,以促進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趨於良性漲落。

5.非線性作用特徵

協同學強調,系統的演進離不開子系統及其要素的非線性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恰似哲學意義上的“矛盾”,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演化、發展的內在動力。當前,指導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我國高校德育領導體制是一種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許多非線性相互作用的特徵,一些矛盾還比較突出。如學生意見表達渠道不暢、師生信息不對稱、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帶來的信任危機、管理危機,對金字塔各個部位和層級形成的衝擊力完全不一樣。與此同時,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及其子系統和要素與環境變量之間存在非線性作用。環境的細微變化,對子系統及其要素的影響力也不一樣。

三、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優化路徑

近年來,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長,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全社會關注和熱議的民生話題;但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和用人單位卻招不到或招不滿的人才,社會出現“就業難”和“招工難”的雙困局面。一些大學生加入“自願性失業”行列,成為“啃老族”;還有些大學生頻繁的跳槽,成為“炒老闆魷魚專業户”。面對這些現象,社會各界開始全面反思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如前所述,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確面臨一系列問題,如價值目標模糊、制度慣性明顯、德育評價滯後、主體角色單一、資源整合乏力等,嚴重製約了其實效性。協同學的普適性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複雜系統性,使二者能有效契合。在大學生職業教育系統的改造和優化過程中,科學引入協同學理論,全面推進目標協同、內容協同、陣地協同、方法協同、主體協同、環境協同,既是大勢所趨,又是迫在眉睫。

(一)目標協同

高校要使具有不同利益訴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子系統及其要素形成強大合力,前提是構建一個教育主客體都能認同的目標體系。如果被集合起來的諸多單位或個人缺乏必要的目標整合機制,教育主客體價值理念相互衝突,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將事倍功半。對於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而言,目標是其“主導序參量”,重要性不言而喻。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的突出特點是一元化、理想化、剛性化,重心偏高,片面強調政治性和統一性,缺乏規劃性、層次性和差異性,處於一種結構性困境,即子系統結構不完善,大系統基礎不穩。同時,在實踐中常陷入兩個誤區:一是把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當作教育起點。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起點設置不當,過分強調社會價值,以“人民倫理”來塑造學生“無我”的道德境界,對學生道德的個性和自我利益的正當性等進行全面抑制,甚至徹底清除,難以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因而影響教育實效。二是將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和教育目標混為一談。這致使原本不簡明的高校德育目標變得更加模糊。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體系由總目標和分目標子組成。對於高校而言,只有將其總目標科學分解成多層次、多類型和有序列的分目標,並構建有力的支撐點,才能組成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系統。因此,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協同重在四個方面。一是個體目標和社會目標協同。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主體意識、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其良好的社會公德,使學生對社會和集體高度負責。二是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遠期目標協同。合理構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發展鏈,形成目標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三是內在目標和外在目標協同。通過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外因對內因的有效刺激,使受教育者內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相協調。四是理想目標與現實目標協同。實現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超越性和現實性的統一。

(二)內容協同

內容體系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體系日臻完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運用協同思維來解決。首先,強化“縱向協同”。目前,大、中、國小德育“各自為政”、“各負其責”的狀況,造成了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脱節、越位、遺漏、重複等問題。一些高校在工具理性主義觀念的影響下,忽視了學科課程的德育功能。因此,全國亟待依據各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意趣,按照分層遞進、螺旋上升、整體銜接的原則,構建一個貫穿大中國小的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體系,從而強化其自身的“自組織作用”。其次,強化“橫向協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能作繭自縛,應在“中國特色”的基礎上積極吸收“國際元素”,以此增強本系統的開放性。儘管歐美高校與我國高校在社會制度、管理體制、教育傳統等存在差異,但其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有益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生態文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協同,國家意識教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耦合。這些經驗正是維護高校德育系統平衡的“負熵”,將強化我國高校德育內容的時代性、世界性,增進學生和社會對德育內容的認同,從而提高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效。再次,強化“內部協同”。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一些組成要素陳舊、孤立、分散或重複,要素匹配性欠佳的問題有時還比較突出,甚至各要素之間還出現相互悖離的現象。因此,高校要堅持“確保方向性、凸顯生活性、強化時代性、把握靈活性”的原則,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思想實際和社會形勢,促進顯性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顯性內容與隱性內容的協同,知識性內容與情意性內容的協同,政治性內容與生活化內容的協同,構成有序、有效、完整的教育內容體系。

(三)陣地協同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陣地是教育主客體相互作用必須依賴的空間。家庭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起點,學校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網絡和新媒體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和各陣地的聯繫紐帶。四個德育陣地的協同不是簡單的線性疊加,而是在優勢互補基礎上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使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近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進,高校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銜接更加緊密。在校內,傳統“三點一線”(教室、寢室、自習室)德育陣地地位依然牢固。2008年起,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辦機構免費向大眾開放,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陣地拓展帶來新機遇。但一些高校因為資金、安全、政策和傳統觀念的制約,校外德育陣地建設相對滯後或停滯不前。同時,還有一些高校陷入“只掛牌,不使用”的尷尬境地。家庭、學校、社區和企業均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實踐的重要陣地,但四者在協同增效方面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因此,促進第一課堂陣地和第二課堂陣地協同,形成陣地育人功能合力,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陣地協同的重點。相對於傳統教育陣地,當前互聯網和新媒體正在營造無比寬闊的虛擬陣地。近兩年,中國最流行的20個移動應用,在網絡上累計下載量超過33億次,而大學生是其中最主要的用户羣體之一。顯然,新形勢下虛擬陣地的缺失將使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黯淡無光。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德育工作考量,這體現了國家搶佔互聯網陣地的戰略意圖。新媒體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地域和時空的限制,成為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控制變量的“控制器”。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要結合大數據思維、互聯網思維、版權思維和底線思維,促進虛擬陣地與現實陣地協同,使互聯網成為現實陣地的有益延伸和補充。

(四)方法協同

方法體系是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一個動態的、藴涵着科學性、創新性的子系統。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的優劣,只有在與其實施過程諸要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才能顯現。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方法系統不斷完善,但其內各個層次、各種方法和各種要素之間的協調性不夠,“十個多於”的特徵比較突出:被動説教多於主動引導,單向灌輸多於雙向交流,集中教育多於分散教育,顯性教育多於隱性教育,傳統手段多於現代科技手段,認知教育多於實踐教育,理性教育多於情感教育,言教多於身教,現實方法多於虛擬方法,解決思想問題多於解決實際問題。在高校,由於多種原因影響,務虛的工作方法仍有很重的份量,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導致形式主義,如“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重在爭取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注,較少考慮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礎和發展需要。形式主義同樣存在德育課堂之中,難以使學生產生感情共鳴,實現寓教於樂。高校德育要取得預期成效,最重要的不是通過某一種方法的選擇,而是多種方法的“黃金搭檔”,形成科學的方法體系。因此,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組合運用“因材施教法”、“教學相長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漸進法、“啟示引導法”和“環境陶冶法”等德育方法,有效支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控制參量”,形成帶來協同效應的“序參量”。對於學生而言,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知榮明恥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獨法”、“改過遷善法”、“防微杜漸法”、“躬行踐覆法”等德育方法,才會更好促進自我的提升。

(五)主體協同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主體協同旨在實現教育職能、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的有機統一,實踐路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協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在強調教育主體客體化的同時,也要發揮客體的主觀能動性,即教育客體主體化。高校傳統德育專注於教育者的主導和主體作用,片面的將學生視為被教育、被管理的客體,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形成“正反饋迴路”,嚴重製約了德育實效。因此,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儘可能的調動學生自主育德的能動性,使師生雙主體相得益彰。二是教育者相互之間協同。近年來,高校德育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全員育人”和“全員育德”理念逐漸普及,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管理隊伍、後勤隊伍等主體之間的協同意識日益加強,但“遇責任相互推諉”和“遇利益相互博弈”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為此,高校必須建立和完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協同機制,使全體教職員工時時、處處、人人履行育人育德的使命。三是教育機構之間的協同。當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機構和組織系統,但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如:一些機構職責交叉導致“政出多門”,一些機構職責不清導致功能弱化,一些機構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重,一些機構縱向銜接不暢。高校應建立一個組織和人員落實、工作強有力的德育領導小組,加強對包括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內的整個德育系統工程運作的統一領導,將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加強隊伍建設、協調各個德育環節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協作和互補關係、完善德育工作的規章制度和監督檢查機制作為工作的重點。

(六)環境協同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宏觀環境、中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的變化“無時不有”,學生間個體和羣體差異“無處不在”。如果不從環境子系統尋找合適的控制變量,系統會演變為無序的耗散結構,從而不利於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目標的實現。環境協同需要從內外兩個維度考察。一是高校內部環境子系統及其要素的協同。使校園環境子系統及其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校園組織結構要素和諧,校園要素和諧,人際關係和諧。英國劍橋大學分子實驗室多年來在學術界聲譽斐然,已產生了1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是因為他們營造了一種自由、寬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環境。許多科學家在這種環境下找到了實現了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平台。二是高校德育環境與家庭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協同。由於多種原因,當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外環境協同機制還不順暢,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大學生在學校所受教育有時甚至被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削減、抵消。因此,高校要積極爭取地方黨政部門、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的支持,大力挖掘社區德育資源,主動吸納家長參與和支持,形成具有層次性、互補性的德育環境系統,使相關資源和要素實現最優組合,讓大學生在擬態或真實的職業環境中,豐富對職業道德的認知,體驗職業道德的真諦,提高對職業道德重要性認識,促進從“知”到“行”的轉化和“知”與“行”的合一,有力提升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三

九零後大學生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成長於中國社會轉型和各種價值觀念相互激盪的新的歷史發展期。他們生活的這種時代特徵使其主觀意識和具體行為上具有了多重特色。

(1)今天人類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最顯著特點是全球化

但這種全球化是在西方主導下實現的,帶來了不公正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在這種背景下,更需要我們的學生有公正的世界觀、自豪的民族自信心、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所以我們的德育工作就是要突出民族自信心的教育。

(2)當今科學技術的浪潮

正在席捲全球的各個角落,但是科技發展也帶來了諸多弊端,這就對我們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挑戰——務必使學生有高尚的道德水準、自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做人的底線。

(3)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新發展

使得我國的經濟制度、社會法律制度和分配製度逐步完善,但多元經濟、多遠利益羣體和利益關係並存。如何使多元有統帥、多樣有主導、多變有主線,特別是在利益關係多樣化的條件下如何弘揚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對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問題。

(4)21世紀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和數字化的生活環境

使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思維乃至話語系統均不同與八零後學生。每天,各種媒體的海量信息鋪天蓋地而來,使得我們的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懵懂困惑。他們在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和未來理想世界之間疲於奔命,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着想,瞭解、理解和體驗他們的生活,才能引導學生處理好現實、理想與虛擬世界的關係。

(5)十幾年來高校擴招及高校教育改革的推進

對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沖擊,也使得學生羣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校出現了學生羣體越來越小型化、分散化和個體化——如“同班不同學,同學不同班”。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突出大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教育要進宿舍、進QQ羣、進微信,以適應學生生活環境的新變化。

(6)現在的大學生家庭主要有四種類型

獨生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家庭、單親家庭、流動家庭。學生之間存在着多種差異——城鄉差異、貧富差異、興趣差異及思想觀念差異,從而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學生羣體。獨生子女的廣泛存在,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現實。這些九零後大學生當中,由於學業或生活的壓力,將來畢業或就業的焦慮,不少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質脆弱和人格嚴重缺陷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採用柔性化教育手段來及時解決這些問題。

二、與時俱進的柔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

教育是相對於傳統的剛性教育手段來説的,其實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柔性化教育模式”是在研究人們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採用非強制方式,通過對被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以潛在的説服了讓其自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從而影響其思想意志並轉化為自覺行為。它隱含着一種更加深沉的大愛,具體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全新教育理念。新時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呼喚中華傳統文化的迴歸,呼喚對學生無形無疆的“大愛”,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立感和牴觸情緒,從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尊重理解教育工作者,並激發熱情,主動積極地接受道德的洗禮。

三、柔性化德育教育的具體實現途徑

(1)要樹立“以學生為本”服務意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説過,人最想達到的目標,自覺不自覺追求的終點,就是變成他自己。如果我們每個人最終變成一個真實的自我,他一定會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樂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學生未來“核心就業力”的提升聯繫起來,要把對弱勢羣體學生的人文關懷與他們將來的就業創業前途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

(2)要確立大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每個青年學生都有個性追求、自尊自愛、喜怒哀樂、期望幻想,要想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人的教育就必須要民主平等、柔性化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自由、尊嚴、幸福感和價值體現。

(3)要明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人文關懷和情感投入

柔性化教育的本質就是人文關懷和情感投入,其首要目的是結合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感悟社會和人性,領悟生活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與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相結合,以如何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就業創業為目的。有現實意義才會有感受,有感受才會有行動。

(4)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創新

在繼承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理論的同時,努力創新和發展富有時代特色的新理論。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紮紮實實地把握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特點和規律,以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和創新。總之,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個大課題,如何從多個方面、採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柔性化的教育模式是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四

1.1西方網絡文化的衝擊

擁有雄厚資金與先進技術的西方發達國家,他們擁有大量的先進信息,他們的信息在對外輸出時主要在宣傳其自己的政治與文化,而且他們壟斷着網絡高端技術。我國的網絡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網民在線交往時多采用匿名的方式,想要調控輿論導向就遇到很大的困難。目前上網已成為一種時尚,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使得許多不健康的思想在網上蔓延,想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需克服重重困難。

1.2傳統德育的嚴重滯後

與快速的時展相比,我們傳統的德育觀念、教育理念、教育形式顯現出了明顯滯後。首先,在當今時代,教育者的信息優勢和技術優勢部分喪失,尤其是一些老教育者處於年輕人學習的處境。其次,網絡時代網上信息魚目混珠,許多有價值的信息被埋沒,大量的信息量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者傳達給學生的有益信息受到很大沖擊,嚴重削弱了高校德育對大學生的影響。第三,國際傳播網被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着,他們壟斷着主要的世界輿論,他們可以隨便地對外進行政治滲透。這就使得傳統的德育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1.3德育工作者的素質有待提高

網絡對高校德育的挑戰,追根問底是對從事德育工作的人員素質的挑戰。具有共享性的特點的網絡信息,使得大學生們足不出户就可知曉天下。對信息量極大的大學生進行教育,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須擁有更大的信息量。目前,大多數德育工作者雖然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但是對網絡技術真正能做到運用自如的還不多。培養一支理論功底厚,又具備相當的信息化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隊伍是推進德育工作迅速前進的當務之急。

2網絡時代的德育對策

2.1發揮網絡的積極引導作用

首先,要努力推廣互聯網。互聯網基礎的設施建設要加大投入,努力擴大互聯網的覆蓋空間。要為大學生們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互聯網環境,建設高技術的校園網。應進一步完善網絡課程的設置,使大學生運用互聯網的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把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站展現在他們面前,在網絡上向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多開設一些有益大學生身心的項目,吸引他們的目光,讓互聯網為當代大學生們營造出一種嶄新的生活模式。其次,大力創建綠色網絡,為廣大學生營造温馨的新興網絡家園。營造綠色的網絡環境,主要工作包括綠色的文化內容、綠色的文化載體、綠色的上網場所等方面,多給大學生推薦一些有利於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的綠色網絡內容。最後,努力開展各種網絡活動,使大學生有展示才華的平台。在網上開展有意義的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大學生參與活潑、新穎的網絡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堅持網絡與現實相一致的原則,藉助網絡開展各種活動。比如,藉助網絡廣開論壇,讓大學生參加討論各種與他們息息相關的各種現實問題和現象;可藉助各種才藝展示、能力大賽等活動,把大學生的注意力從對互聯網的好奇心轉移到科學地使用互聯網方面來。這些多彩的網上文化活動為大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體現自己的價值、豐富自己的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備受大學生們推崇。

2.2克服互聯網的弊端

首先,監管力度要加大,網絡環境要淨化。互聯網的安全防範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要大力加強,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阻止一些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內容侵蝕大學生的頭腦,多角度地為大學生健康的網上遨遊保駕護航。其次,立法也要進一步加強,對各種網絡行為,要從法律上嚴格進行規範。政府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對大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相應的約束。再次,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規範他們的文明行為。作為開展教育的學校,應培養大學生維護網絡文明的道德責任感。建立一支精通互聯網技術、知曉大學生心理、擅長做思想工作的德育工作隊伍。針對當代大學生特點,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教導他們文明上網。作為他們重要成長場所的家庭,父母對大學生的教育和保護是不容忽視的,家長在為大學生提供上網條件的同時要注意引導、控制他們的上網時間和內容。最後,要努力構建網絡道德規範。作為新生事物的互聯網,當前,世界上關於互聯網道德規範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水平。幫助各種網絡機構和廣大學生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共建網絡文明,形成網絡道德輿論。各種相關機構要加大對互聯網道德的宣傳教育力度,使互聯網道德觀念真正在人們心目中生根發芽。同時對網絡道德的輿論監督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上的文明行為要大力表彰,對違反網絡道德的做法要進行抨擊,逐步形成互聯網道德行為的良好氛圍。總之,網絡對於大學生的影響是雙重的,網絡發揮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是同時並存的。我們要遵照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讓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預防和克服互聯網的消極影響,讓互聯網為大學生健康和諧的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五

當代大學生進取心較強,積極要求進步,敢於挑戰,期望值較高,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但是,他們對自己和社會的認識尚不夠清晰,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太明確了,甚至存在誤區。這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説,既不利於其良好品德修養的形成,也不利於其專業素質的提高和事業的發展。思想導向的不清晰往往會困擾大學生,阻礙其健康成長髮展。在大學生的成長髮展中,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的角色,能對學生的人生髮展起到引導作用。班主任是班級學生主要的精神關懷者,在學生心中有比一般教師更高的權威,學生對其比較信任。高校班主任經過工作的歷練,比學生理智、視野開闊、經歷豐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對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定正確的發展目標和制定科學的人生規劃。

二、班主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諮詢師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德育的重要內容。當代大學生從總體來看是積極向上的,但在他們成長當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消極、退縮、不負責任等現象。在學習上,想不勞而獲,遇到困難缺乏信心和勇氣,心理脆弱易產生消極情緒;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學生只能被表揚,不能被批評;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導致個別學生因參與活動失敗或被拒絕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等而走絕路。班主任作為一個對學生全面發展負責的角色,作為一個與學生聯繫較多的師長,利用其工作優勢,應肩負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諮詢的責任,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師。班主任工作的空間廣延性和時間連續性,使得他們可以十分便利地、適時地把握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面情況,進而能夠為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班主任工作任務之一就是教導學生學會做人,這項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種以心育人、以人育人,進而提高人基本素質的精神勞動。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養優良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應有效地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發展是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心人、細心人,在與大學生接觸過程中,要不斷細心地、敏感地把握學生內心深處的一些細微的變化,進而及時有效地運用心理疏導的方法對大學生的學習、消費、交際、擇業、危機等方面進行指導,這樣既能彌補大學生遠離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緩解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壓力。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離不開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離不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心理訓練。雖然已經步入了大學階段,但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心理髮展狀況、情緒體驗狀態、意志品質特點等有時認識得並不是很清楚,他們有時會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麼面對現實或走不出困境。作為班主任,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班級活動、社團活動,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學生的生活中,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與他們一起體會、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間的溝通交流,進而相互瞭解,獲得感情上的共鳴、心靈上的共振。在此基礎上,學生才會敞開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們的心聲,在把內心的不安與焦灼向老師傾述的同時,也得到了心理宣泄。這不僅有利於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交往氛圍,而且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種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也來自於班集體,而良好班集體建設的主導者、領頭羊是班主任。班集體是大學生入學以後第一個正規的羣體,在這個集體中,大家一起活動、學習,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認知,相互之間影響很大。大學階段,雖然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較強,但他們仍然需要被集體接納、認可。良好的班集體能滿足學生的這種歸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有利於促進同學間的相互瞭解,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同時,學生會從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中獲得鼓勵、信任、支持和安慰,從而產生愉快的心理體驗,並在增強集體意識、集體責任感的情況下,產生熱愛集體的積極情感體驗。這樣就避免了因人際關係緊張而導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為孤獨與被排斥而產生的心理障礙。

三、班主任是大學生良好道德素養提升的督導者

一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的形成應從小抓起,到了大學階段,隨着年齡的增長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對於青年一代來説不是最主要的;但從目前大學生成長中表現出來的基本文明禮貌素養來看,其基本道德素養的提升仍值得關注。對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視,班主任是大學生基本道德素養提升的督導着。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點決定了其應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觸學生、瞭解學生。在學校師生關係中,班主任與學生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更易於進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於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個性、能力、同學關係、家庭狀況及其他問題能很好地瞭解、掌握,在此基礎上,班主任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利用各種機會,有計劃地針對每個學生進行教育指導和幫助。

四、班主任是大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和行為深化的鞭策者

任何一個人都要明瞭社會規則、遵守社會規範,否則無法生存和發展。對於社會規則規範、法律制度,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學校教育讓其有所瞭解,一方面通過其參與社會實踐使其進行感知體驗。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社會規則規範、法制法紀教育的途徑方法很多,班主任作為一個特殊羣體,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可以在班級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這方面的進一步宣傳和指導,鞭策學生在不久的將來能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職責、能嚴格規範行為、塑造應有的人格形象和社會形象。當代大學生雖然知識豐富、思想活躍,但法制意≮≯識、觀念較淡薄,法律知識缺乏,有的不善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的行為輕狂不負責任、有的意氣用事而缺乏理智;所以,班主任應利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地位,隨時教育引導。總之,班主任在大學生健康成長中承擔着艱鉅任務,在他們良好道德素養的形成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六

關鍵字:網絡德育,網絡心態,虛擬世界,互聯網,思想,信息,衝擊

一.網絡的發展及其內容。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網絡在全世界迅猛發展,成為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今天的互聯網正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向前發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户最多,影響最廣的計算機互聯網絡。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3.1)的調查統計:18歲以下的佔17.6%,18歲至24歲年齡比例最大,而其主體則是大學生。曾經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幾所高校進行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幾乎100%的大學生都接觸過網絡,其中每天上網的佔2%,偶爾上網的佔70。30%,,經常上網的佔27.3%,每上過網的僅佔0.4%。

以上一系列數據和調查表明網絡和現代的大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正以其無窮的魅力吸引着大學生,究竟網絡有何魅力?網絡是一個沒有邊界虛擬的世界,全球各種不同的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在這裏會聚交織。而且其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重要手段。網絡信息量極大,有關資料表明,全球數據庫總量已經達到100億條以上,內容涉及科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體育、影視、衞生、音樂、股票、以及校園生活等,應有盡有。而網絡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時間和空間縮小到“零”,“天涯若比鄰”已經成為事實,讓大學生隨時瞭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與時代潮流的最新動態緊密聯繫。網絡世界的開放性和虛擬性,讓每一個大學生可以盡情的選取自己所需的資料和信息,不受時間、地點、性別、國籍及年齡的約束和限制,每個人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受任何條條幹乾的約束,不怕後果,不會擔心受到懲戒。在網絡上的交流與溝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進行的,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任何國家任何人都難以按其意志對網絡實施監控。但由於網絡上的內容擁有多元化和多樣性,不同的民族觀、價值觀、宗教觀、道德觀強烈的撞擊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內容充斥在網絡上,對大學生具有全方面的影響,尤其是思想上的衝擊。

二。網絡德育的必要性

由於大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民族文化意識形成的階段,辨別能力比較弱,而網絡上各種社會思潮在激烈交鋒,低俗的信息在網上暢行無阻,使得大學生思想上、道德觀上受到強烈的影響。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德育的教育和宣傳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網絡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網絡的爆炸性發展,為大學生開拓了知識面,遠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識可以通過網絡得到,學習不在侷限於單一的書本,可以自主的選擇進行多樣化的網絡學習;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網絡是一把“雙面刃”,它給大學生帶來了種種好處,也伴隨着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錯誤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對大學生得學習和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東西方的價值觀念的碰撞,使得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表現出的自我化和價值目標的模糊。據報道,在2000年華東理工大學退學試讀和轉學的237名學生中有80%以上是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門的“垃圾車”裏面裝滿了大量的不客觀、不科學的甚至是錯誤腐朽的東西。目前互聯網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藉助語言優勢,依靠其經濟實力和科技優勢,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則下,瘋狂入侵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動宣傳,也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據有關專家調查,網絡上非學術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場面和離奇的情節,對青年大學生有很大的誘惑力,由於他們的閲歷有限,好奇心強,求知慾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響,由欣賞到認同,有無意模仿到有意識的追求,敵對勢力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竭力利用互聯網爭奪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學生沉迷以網絡,荒廢了學業,成為網絡垃圾的犧牲品。

2).網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

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不像現實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紀部門的約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沒有系統的法律規定,很難做到嚴格審查和責任追究,網絡道德規範也是非強制性的,只能依靠個人的道德信念來維持,網絡上的人是否遵從良好的道德規範也不易察覺和監督。上網可以以網名代替真實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為上漠視權威、忽視規則,這就使的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弱化,責任感淡化。有的大學生不願意按照道德規範的要求去做“應該做”的事情,只想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為,結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識氾濫和破壞慾望的擴張。而且國際互聯網上的電腦黑客色情內容網羅犯罪急劇上升,不斷侵襲和腐蝕着大學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學生自控力弱,往往出於好奇和衝動的心理,刻意尋求色情暴力信息,長期沉迷於互聯網中,導致道德意識弱化,形成人格發展障礙,甚至走上不歸路。1998年我國第一例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罪名逮捕了國內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幾年前令計算機行業聞之色變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灣學生的玩笑之舉。現實生活中的大量事實讓我們認識到網絡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強烈的衝擊,也讓意識到對大學生進行網羅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勢所逼。

三。網絡德育的開展

網絡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已讓網羅德育的開展成為必要,而由於網絡信息容量大,開放性強等特點,則對網羅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許多著名高校都已經意識到如何才能將網絡的開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來,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所帶來的機遇和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建立健全的校園網站

校園網站既是網絡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網絡德育的戰鬥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對期給予高度的重視和了解。因此網絡中心應該對校園網的各個版塊的建設提出明確的要求,建立明確的管理規範,同時對各類不良的信息進行技術過慮和監督,可以借鑑國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園網,開發有校園特色的網站版塊,吸引大學生;努力使“兩課”教育進網絡,發揮網絡開放性,傳播性等優點;在網上傳播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保網上主題有正確的政治思想導向;由於過於單調的思想政治宣傳往往會引起大學生的反感,所以要適當的結合一些實事問題,開展旗幟鮮明的談論,引導大學生參加,對大學生思想進行一定的教育。

2)樹立健康的網絡心態及正確的“三觀”

網絡道德的遵守使非強制性的,人們可以選擇“遵守”或“不遵守”,而近來的網絡犯罪日益增多,網羅垃圾無處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園,讓許多大學生成為這些的犧牲品。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有正確健康的網絡心態,才能抵禦這些“網絡鴉片”的誘惑。而且大學時代正是大學生人身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成形穩定的時期,所以可以結合網絡上的知識以及廣大師生的思想實際進行“三觀”教育以及網絡心態教育。例如組織網上專題討論,師生交流,學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講座,或者邀請事業有成的師友和海外歸來的專家談自己的經歷,以實際感召當代的大學生,讓他們清楚認識到網絡的優缺點,建立健康的網絡心態,樹立正確的人身觀,世界觀,價值觀。

3)開展多樣的網絡德育宣傳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間,在網上,人們可以不受任何約束暢所欲言,所以在網羅上更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思想狀況。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應該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開展這項工作,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活動中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專家討論,師生討論,學生交流,名人講座,成功人士介紹,還可以建立校園bbs對實事和校園文化,校園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討論等等。

網絡是一種全新的媒體介質,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網絡特點,給大學生推薦優秀的網站討論區,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開展有益的活動,在大學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較好得實效性。由於網絡的虛擬性,通過網絡直接面對學生較實際少了許多約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況,對症下藥。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應該具有創新精神,,以正確的導向引導學生,以最科學最先進的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何尚文。關於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幾點思考。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60期。2003.3

[2].林耘。論網絡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廣西教育。第8期。7

[3].張文峯。互聯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學刊。第20卷第2期。2003.4

[4].楊治清。網絡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3.3

[5].孫振,丁立富。淺談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學院學報。第5卷第5期。2003

[6].姜繼紅。網絡文化與高校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

[7].趙今秀。面向21世紀的高校基層學生工作。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8].周濤。互聯網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及對策。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2003.9

[9].張鴻。網絡與大學生。當代青年研究。2000.4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七

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但基於共同的人性和人類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們在所信守的道德價值觀念和在日常行為規範中,總會具有共通性。“全球倫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規範,也不是整齊劃一的道德規範,而是對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認多元或多種族文化和價值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但也強調擴大我們共同基礎的必要性,即認可和接受文化多樣性基礎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體現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辯證統一。它絕不是把某一具體國家和民族、某一類型文化的獨特倫理觀念作為統一標準,其實,在全球倫理的建立中,每一種特殊道德觀念和文化類型都起着應有的作用,它是這種合力的共同結果。所以其所包含的倫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國家的各種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倫理與不同民族的倫理文化傳統不是截然對立和不可共存的,作為承載民族倫理文化傳統的民族大學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倫理文化傳統而拒絕接受全球倫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倫理而放棄本民族的倫理文化傳統。高校在對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必須兼顧全球倫理與民族倫理文化傳統兩個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應重點培養民族大學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識。在承認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獨特價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態度審視各種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幫助民族大學生作出既體現本民族道德傳統又符合人類基本道德規則的行為選擇。重點培養民族大學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識,既是在行動策略上對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動應對,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學生適應和麪對複雜社會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強民族大學生對多元道德文化價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對人類的發展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意義;要引導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並在創新和發展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中實現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的自強;要塑造民族大學生對異質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學會承認並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間的差異,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接納異質文化,並在差異中實現對自我文化的豐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應提升民族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明確道德判斷標準,是培養民族大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對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並存的局面,人們對是否存在共識性的道德判斷標準、道德判斷應依據“誰之標準”等問題則是見仁見智。其中,不乏有觀點認為,對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導,有可能從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斷的標準。實際上,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雖然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們對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卻是相同的。而且,從尊重和倡導文化多元的目的來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價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認各種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歷史或倫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顛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據“和而不同”的立場和原則,道德價值判斷的標準存在於多種多樣文化之中,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間存在着協商和溝通的可能,從而尊重和認可具有普遍意義和底線意義的價值觀,比如道德生活領域的“黃金規則”。當然,在現實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斷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需要結合具體的條件和環境對具體的道德問題作出分析和判斷。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師要給予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判斷的自,使得他們能夠依據掌握的道德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自主作出道德判斷。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展現現實生活中面臨的道德衝突和道德困惑,及時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導民族大學生明辨是非和善惡。高校還應組織民族大學生走向社會生活實踐,親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通過組織民族大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打開他們的生活視野,增強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應幫助民族大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價值觀的多元性和變動性容易導致道德判斷標準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學生道德觀念模糊和混亂。高校道德教育應傳遞那些帶有共識性特徵的相對穩定的核心道德價值,使這些核心價值觀深深地植根於受教育者的內心之中。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源自美國的新品格教育運動明確主張要向學生傳授具有普適性的核心價值觀,譬如同情、勇敢、禮貌、公正、誠實、善良、忠誠、堅毅、尊重等。我國的道德教育也日漸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有學者提出了四個核心價值觀,即誠實守信、責任心、愛國和自我完善。另有學者認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範疇,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後者旨在追求一個好的社會秩序。儘管中外學者提出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蓋了處理與自我、他人、社會等關係的價值觀。在確定了核心價值觀之後,高校要在民族大學生羣體中廣泛地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使民族大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核心價值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深入滲透核心價值觀,樹立行為典範,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導民族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此外,教師在講授核心價值觀時,要充分考慮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納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作為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資源。將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以適當的形式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內容體系,也是堅持道德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客觀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規律

反思現有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其弊端在於把德性的建構過程等同於智育的認識過程,貫穿於道德教育過程的是識別、形成概念、記憶、反覆練習等傳統套路。從根本上來講,道德教育是在人與人的交往和理解中形成意義,並經由人的自我意識建構個體的德性。這就要求在對民族大學生實施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使教育活動符合道德生成的規律。

第一,道德理性的教育。這是培養民族大學生道德信念的基礎,“道德知識對於個體的多少價值不僅在於實現從‘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於從‘知’到‘信’的(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實現“知”到“信”需要道德理性能力。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道德規範,而道德規範是建立在道德理性認識基礎上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向民族大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解決其道德思想認識問題,培養其道德理性認知能力和道德思維素養。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於構成道德的知識內容具有理性的基礎,而理性是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通過道德教育,民族大學生將獲得能夠進行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的知識基礎,同時也能提高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推理的理性思維能力,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品性生成的基礎性條件。在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實踐中,學生往往表現出對課堂道德教育的反感,其重要原因就在於道德教育的課堂變成了道德規範的知識灌輸,只是向學生提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範,而不能深入地解釋各種道德規範背後的理性知識基礎,這也是當前大學生道德教育實效性普遍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作為培育理性精神的殿堂,在道德教育中,不應該只是表面化地強調道德的順從,而要致力於培育學生的道德理性能力,只有從根本上理解和認同了道德規範,才能轉化為民族大學生的道德自覺,道德教育才能具有實效性。

第二,道德自覺的培育。道德自覺是將道德規範內化為內在自覺的行為過程,道德認知能力只是實現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基礎。從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來講,是要將道德規範內化為民族大學生的道德自覺,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即實現由內在的“知”到外顯的“行”,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民族大學生道德自覺的培育和道德品質的形成,要求道德教育的過程符合和體現這一特徵。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重視道德實踐和道德體驗。因為,道德認同感的形成離不開受教育者對所學和所用道德知識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只有在親身的道德體驗中,民族大學生才能真正意識到那些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文字或聲音符號的道德規範和價值,這些道德規範和價值也才能在民族大學生的心中真正萌發,成為一種道德自覺。因此,在道德教育的過程設計上要體現出這樣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各種道德情境,讓民族大學生在具體的道德情境中獲得道德情感、道德態度的真實體驗,獲得道德行為的角色感受,在道德教育情境中實現道德自覺。此外,要加強各種校內外道德實踐活動的組織和教育,讓學生在情境化的道德生活中“排練”和“表演”道德內容。

第三,日常生活的迴歸。從道德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來看,道德源自於生活,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亦即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活動。在長期的生活、生存實踐中,人類逐步形成了一種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藴涵着具有道德內涵的文化和精神氣質,即道德是生活的內在構成,它的功能在於引導生活向着善性的生活發展,貧乏的生活由此衍生出意義。作為生活形態的道德,融合了道德的多重規定,生活中的道德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換言之,在生活中,道德是作為整體發揮作用的。為此,不論是道德知識、規範或個體的德性,一旦脱離了生活道德的整體性運行,就會成為無意義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會化為虛無,甚至會成為一種異化物。主張道德教育迴歸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對於灌輸式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灌輸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於使得道德教育與日常生活世界相分離,由此導致了道德知識成了從生活經驗抽象、概括、總結出來的道德符號,是道德符號而不是符號所代表的豐富的道德意藴成為了道德教育的目標。迴歸日常生活世界能夠幫助民族大學生建構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即構建其關於日常生活世界的意義觀念。生活的本性是實踐性,這一本性使得人與環境相連接,同時也使以人為主體的交往和溝通成為可能,生活由此提供了意義建構的基礎。迴歸日常生活世界,並不是無視或者忽視課堂道德教育,而是指出在課堂道德教育的內容設計、方法選擇、情境設置、教育路徑、教育評價等方面,對民族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予以迴應和考慮,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根本要求。

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堅持平等性的對話

道德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是不同主體之間在平等意義上的一場文化對話,這個過程是一種對話、理解、生成與共享的過程,是師生在交往中通過對話和理解而共享道德經驗的過程。師生之間的交往和對話是兩個平等的道德教育主體間生活意義的交流。大學生反感道德灌輸,其原因在於,這種教學方法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視為一種單純傳授既定道德規範知識、施加道德影響的過程。實踐表明,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通過灌輸來完成的,只能在平等的對話交往中實現。

第一,在平等對話中建構道德生活的意義。道德是一個意義世界,是人類對世界理解的對象化、形第一,在平等對話中建構道德生活的意義。道德是一個意義世界,是人類對世界理解的對象化、形式化的意義凝聚,它藴涵着人類對世界進行理解的方式、路徑與結果。道德是人類自身存在的方式,道德為人們的生活服務,人們通過道德理解世界、理解人類自身,在此基礎上理解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需要價值觀和道德觀為其提供指導,而道德規範不僅是社會生活的準則,也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人與他人的交往過程,就是嘗試理解生活世界的過程。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必須遵守一定的規矩,認同已有的社會倫理規範。“人在生活中理解道德的意義並選擇道德生活。……他們通過理解來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斷形成自己的對道德的認知,掌握相應的道德規範,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斷水平和能力,從而建構一個道德價值意義的世界。”道德生活的意義需要通過交往和對話才能揭示出來,因此,道德主體之間的平等對話和溝通成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運用想象力來從事意義創造和分享的過程。……因為對話真正地使教師和學生在相互作用中達到了理解”。道德教育中的交往和對話,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了對道德價值的新的理解,通過不斷地視界融合,豐富與擴展大學生已經擁有的道德意義世界。民族大學生的對話式道德教育方式,不僅是與教師對話,而且是與德育教材對話,更是與本民族的道德文化傳統對話。通過與教師的對話,學習和汲取教師的道德生活經驗;通過與德育教材的對話,體悟人類道德文明的發展脈絡通過與本民族道德文化傳統的對話,感受道德文化的多樣性和切身性。對話式道德教育能夠幫助民族大學生自主地理解自己生活的道德文化環境,從而實現對道德世界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理解。從而實現對道德世界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理解。

第二,在平等對話中踐履道德。“真正決定一種交談是否是對話的,是一種民主的意識,是一種致力於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於和睦相處和共同創造的精神的意識,這是一種對話意識。”在我國現今的道德教育中,教師權威主義盛行,而要形成平等對話的氛圍,關鍵在於教育者觀念的轉變。關於道德的對話,是兩個以上道德主體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師生是平等的交流夥伴,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展現對話的平等,這一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道德實踐。言傳身教是道德教育的傳統方式,而“言傳”就是高校道德教育實踐中最常用的方法———説服法。教師和學生可以依據一定的道德規範、運用自己掌握的論據就某一道德事實進行平等的、自由的討論,教師以這種方式而進行的有效的説服法,本質上就是一種對話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通過對話拓展了各自的道德經驗世界,同時也校正了各自可能存在的片面看法,實現了道德品性發展過程的自我超越。把有效説服視為一種對話的過程,意味着教師與大學生需要運用大量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支持自己的道德觀點,並真誠地希望對方予以理解和認同。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是當事人的人生經歷與生存經驗,藴含着一定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個人的道德觀念與道德信仰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中才能得以理解。而對話則是通過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反思各自所秉持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範是否適宜、是否合乎善的要求。師生間的平等對話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教師、他人和學生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理解人們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及其通行的道德規則。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八

美國社會認知學家班杜拉在多年研究基礎上證實:“示範觀察學習一直被認為是傳遞價值、態度以及思想和行為模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樹立道德榜樣是我國提升國民道德素質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多年來由於榜樣選擇的政治性、完美化等因素,雖然道德榜樣眾多,但社會示範效應並不明顯,甚至產生了榜樣可敬、可愛但並不可學的現象。對此問題,不但學術界積極探索道德榜樣樹立的新模式,在民間也自發出現了“發現身邊的感動”的活動,如這兩年層出不窮的浙江“最美”現象。這些做法固然可以提升道德榜樣的親民性和感染力,但並非是樹立道德榜樣、改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最有效路徑。事實上,在多年的研究中班杜拉發現:“有地位、有能力、有影響力的榜樣要比那些地位低下的榜樣能更好地促使他人以類似方式行事。”也就是説,相比於社會下層和弱勢羣體,活躍在政壇、商界、學術界、娛樂界等取得巨大經濟成就、優渥社會地位的精英羣體更容易成為普通大眾羨慕和模仿的對象,他們的道德表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社會道德的風向標。那麼,精英羣體的道德表現和道德評價如何呢?在近年一項“倫理道德方面最不滿意的羣體是哪些”的調查中,74.8%的受調查者選擇“政府官員”,其次為“演藝娛樂圈”(48.6%)、“企業家”(33.7%)。也有學者統計了近年17個社會主要階層才能和道德的分佈情況後發現:“經濟成功和道德兩者呈負相關,即人們傾向於認為,越是富有的羣體德行越低。”2007年53名“全國道德模範”的社會階層分佈時發現,87%來自於社會中下層及底層,得出類似結論:“不是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就會擁有令人稱讚的道德;不是擁有更高的文化程度,就一定擁有更好的道德水平;不是擁有上層的社會地位,就會擁有上乘的道德品質。”在社會民眾的思想認知中,精英羣體的道德水平和其社會地位以及民眾期望並不相稱。也就是説,掌控着社會優勢資源、佔據着社會主導地位、享受着社會崇高威望的精英羣體,本應該在道德上也起着引領風潮的作用。正如某些專家所説,“他們由於在社會中所享有的特殊地位而對公眾具有特殊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本身決定了他們應該負有更多的社會責任(包括道德責任)”,而且,“道德的終極目的和標準是增進全社會和每個人利益的總量,它決定着任何社會最應該模仿的道德榜樣,只能是那些給社會和每個人帶來最大利益的人,只能是那些努力奮鬥、成名成家、充分實現自己的創造性潛能從而極大地造福社會的人”。精英羣體因給社會和每個人帶來最大利益而具有最大道德價值,從而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真實的道德榜樣。然而,在現實中,部分精英不但沒有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反而做出、製假販假、學術腐敗等種種敗德行為,嚴重損害了社會風氣,在民眾心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心理學家證實,“客觀上的損失比等量獲益產生的心理效用更大”“損失產生的心理效用約是等量獲益的兩倍,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甚至表現在非真實發生的損失情境”。雖然下層民眾也會做出失德行為,但由於精英羣體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其敗德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示範效應。這對成長時期的年輕人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十幾、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處於人生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形成的態度和觀念很可能到中年都一直保持穩定”。人是情境的產物,大學生又是易感人羣,如果不能消解精英羣體社會成就—道德評價落差中的消極影響,一旦讓學生形成“社會成就與道德是個悖論”的刻板印象,即使國家、社會、高校再不遺餘力,不但大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難見成效,甚至還會造成更多的道德推脱和道德偽善。

二、消解精英羣體道德差評的策略

(一)瞭解道德評價心理,客觀評價精英功過精英羣體道德口碑不佳,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因為部分精英羣體的敗德行為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但也和人們在對他人進行道德評價過程中的心理傾向有很大關係。道德心理學家在研究道德心理時發現,社會中普遍存在着道德偽善現象,最一般表現形式就是,當個體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道德水準時會出現“優於平均效應”,即當人們將自己與他人比較時,通常會在一些積極的個人特質(如智慧、誠實)上給自己打出高於平均值的分數。例如,心理學家在一項慈善捐款之後要求捐款者報告自己的捐款數額,並將這一數字與他們的實際捐款數額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報告的數額比實際的捐贈額高很多。對此,不同學派做出了不同的解釋。認知偏差理論認為:“人們在對自己和他人道德判斷上的雙重標準來源於人們在評價自己的行為的時候,更注重行為意圖而非結果;但在評價別人的行為的時候則正相反,關注結果而非意圖。”這是因為:“人們很容易獲得關於自己意圖的信息,且容易感知到自己意圖的真實性,因此最後決定判斷的只是那些容易被感知到的信息。”對於這種認知偏向,心理學研究證實,“即使內省也無法使被試更多地認識到自己的偏向,更不會減少個體在知覺過程中使用這種偏向”。也就是説,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相同的道德行為時,我們認為自己更道德,更公正。這種心理在他人表現比自己出色而自尊受損時更為突出,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會通過給他人在道德維度上打較低分數的方法補償自己在積極自我概念方面的損失”。因此,在面對精英羣體時人們內心情緒複雜,既對其社會成就和名利地位充滿羨慕,但在評價其道德行為時則採取高標準嚴要求,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優越感,特別是精英羣體做出敗德行為時更是如此。即使精英羣體利用各種形式回饋社會,也沒有改變人們對精英羣體行為動機評價中的諾布效應,即在對他人的行為意圖做出道德判斷時:“當副作用在道德上是好的時候,人們傾向於判斷行為實施者是無意圖地導致它的發生;但當它在道德上是不好的時候,人們卻傾向於判斷行為實施者是有意圖的。”加上在現實社會中,各種關懷弱勢羣體活動、慈善活動等功利色彩濃厚,成為政府官員、社會組織、企業界人士炒作、撈取社會資本、吸引世人眼球的表演,這更加深了人們的偏見。而在揭露精英羣體的敗德行為的過程中,掌握着信息話語權的媒體為了自身的利益有時也會誇大其詞、推波助瀾,在滿足民眾好奇心和道德優越感的同時也失去了對精英羣體全面、公正、客觀的報道和評判。面對這種心理偏向,我們應該督促學生熟知道德評價心理的相關理論和現象,客觀評價精英羣體的功與過,在肯定精英羣體正向社會價值和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對其敗德行為產生足夠的警醒。

(二)嚴懲道德失範行為,建立和諧社會秩序和普通民眾處於弱勢地位相比,社會精英羣體掌握着更多的社會資源和話語權,在缺乏有效的權力監管和懲治機制下,很容易濫用權力,多項研究也證實,“權力會促使權力擁有者更加偽善”,也就是説,權力高的人會表現出更強的道德虛偽傾向,“這可能因為權力是跟獲取資源的渠道聯繫在一起的,權力高更有可能獲取額外的社會資源。而權力低的人獲取社會資源的渠道更少,他們採取陽奉陰違的道德虛偽策略很可能帶來較少收益,招致更多損失”。對此,僅僅強調自修和慎獨是遠遠不夠的,自我服務偏見會讓他們產生道德推脱的現象。所謂道德推脱就是:“個體產生的一些特定的認知傾向,這些認知傾向包括重新定義自己的行為使其傷害性顯得更小、最大程度地減少自己在行為後果中的責任和降低對受傷目標痛苦的認同。”通過道德辯護、委婉標籤、有利比較、責任轉移、責任分散、忽視或扭曲結果、非人性化、責備歸因八個相互關聯的機制使人們即使做了不道德行為而沒有明顯的內疚和自責。雖然研究顯示:“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個體道德推脱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低,其道德推脱水平就越高”,但精英羣體處於優勢地位,在缺乏強有力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和氛圍下,僅僅靠自覺很難讓其遵守高標準的道德規範。社會心理學家也證實:“即使人們已充分認識到該做什麼,他們也經常不去最大限度地做出這種行為,”也就是説,即使人們擁有很高的道德認知,也不一定做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羣體動力學對此做出解釋:人的行為是人格與環境的函數,“在任何場合下,引導我們做出反應的不僅僅是我們內在的態度,同時還有我們面對的情境”。因此,在加強人們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健全法制建設並嚴格執法,嚴懲社會敗德行為來引導人們踐行正確的行為規範。社會學家在對社會合作的研究過程也中發現,“強交互性”(即人們會傾向於對合作的人予以回報,而對那些破壞社會規範的人予以懲罰,這種懲罰本身並非是自利的)是促進社會穩定、合作產生的重要因素,它使得在人類族羣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族羣中的三種人羣的比例及其平均卸責率基本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均值為:自私者佔38.2%,合作者佔24.6%,強交互者佔37.2%,平均卸責率為11.1%”。也就是説,只有對社會中的敗德行為採取嚴厲、直接的處罰,揚善才變得可行,也才能扭轉社會中德福不一的消極影響,消解精英羣體社會成就與道德行為之間的落差,從而構建有序社會,樹立大學生的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否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的現象依然難以改變。

(三)肯定人性自利需求,培養公平正義觀念兩千多年來,通過大一統的血緣宗法制度,儒家“何必曰利,義而已矣”“君子謀其義不計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觀念深入人心,新中國成立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觀念一脈相承成為社會主流行為規範。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市場經濟極大地激發着人們的自利傾向,但傳統重義輕利的一元道德觀念依然固守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成為評判他人道德行為的重要標準。因此,人們一方面羨慕精英羣體的非凡成就,同時也站在傳統道德評價標準上給其貼上了唯利是圖的標籤,這是有失公允的。正如馬克思所説,“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把人和社會連接起來的唯一紐帶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追求個人利益是每個人的天性和權利,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鼓勵個人利益追求不但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會建構符合新時代特徵的行為規範。亞當•斯密早在《道德情操論》中就論述過,在一個豐裕的世界裏,“利己心”並不損害任何人,在公平的逐利中,通過各方面利益的博弈,也會產生符合經濟規範的美德,例如誠實不欺、機會均等、公平競爭、互利雙贏,促進人類共同的福利。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如果固守傳統的重義輕利的道德要求,只講奉獻不求回報,只重義務不講權利,不但不合時宜,鮮有人能夠做到,同時也會造成道德推脱和道德偽善的反效果。事實上,中華傳統美德作為高層次的社會行為規範,只有達到一定道德層次和認知境界的道德精英才能做到,而且是否踐行美德公民有自主選擇權,用美德作為普遍行為規範來要求社會大眾和精英羣體都是不合理的,會造成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在大學生德育養成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肯定其個人自利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培養其以“平等、自由、公平、競爭”為特徵的基本社會道德規範,督促其樹立公平正義、和諧雙贏的觀念,這也是符合大學生髮展需求的。有學者調查,在大學生6類18種基本需要中,“強度最大的前4位需要依次是友情的需要、維持生存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身體素質開發的需要,屬於優勢需要;強度最弱的4種需要是奉獻的需要、性的需要、權力需要、減低壓力的需要”。在市場經濟下,激烈的競爭讓生存成為大學生最為關注的需要,而傳統道德中強調的奉獻精神則處於弱勢地位。因此,我們在清算精英羣體敗德行為的同時,更要肯定其對促進社會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督促其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對大學生來説,也要在肯定其自我發展需要的基礎上,養成符合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利己兼顧利他的行為規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提升道德辨識能力,發揮朋輩積極效應大學生經過近二十年的人生經驗和知識積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具有一定的道德認知力和判斷力,但理性思維還不成熟,容易誇大社會的不足與問題,而“一旦人們為錯誤的信息建立了理論基礎,那麼就很難再讓他們否定這條錯誤的信息”。這時,可以選舉典型案例,通過辯難等多種形式,引導大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精英羣體的道德優勢和不足,對其形成全面客觀的認知和評價,這不但會促進大學生道德思辨力的提升,同時也會促進其踐行道德原則的自覺性。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主動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某些事時我們會記得最牢,……直到我試着講出自己的見解我才真正理解它們”。研究證實:人們學到了他們所讀到和聽到的20%、他們所看到的30%、他們所説的70%、他們所傳授給別人的95%。任何知識僅僅是聽來的效果遠遠比不上自己收集、整理、講解的印象深刻,特別是公開發表某觀點更能促使人們對其進行理解和思考,釐清錯誤觀念,提升思想認知,激勵人們的行為,這是因為:“當人們對論點進行仔細思考的時候,他們依賴的不僅僅是信息自身所具備的説服力,同時也依賴自己對信息做出迴應時的想法。當某個論據引人深思的時候,它才最具説服力。那些經過人們深層而不是膚淺的思考之後所產生的態度變化會更加持久,更能對抗反擊,並且更能影響行為。”用當代著名的阿諾德情緒理論中人們的認知———行動序列化公式來表示就是:感知—評價—產生情緒—需要—思考—行動。在思想辯難中實現道德培養過程中的自我監督和成長。在這過程中,可以積極發揮大學生的朋輩效應,在同齡人的相互學習和促進中,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和踐行能力。班杜拉在觀察中發現,人們一般比較願意模仿和自己在性別、年齡、生活經歷、家庭背景等方面類似的榜樣。這一現象也得到了某些心理學家的證實:多數大學生都認為他們從朋友以及其他同學那裏學到的東西要多於從書本和教授那裏所學到的,甚至還有學者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得出這樣一個不等式,對未成年人來講,教師影響加家長影響小於同齡共振,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同齡人的影響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且,“同伴關係為人們提供了相互尊重的機會。正是通過這種平等的合作,個體才不再將道德視為一種外化的行為,內化才可能得以實現。同伴關係不僅使人們發現了自己與他人分離的界限,而且真正理解了道德的起源。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理解他人和為他人所理解,自律從而代替了他律”。通過大學生之間平等的交往和思想交流,消解社會敗德行為的消極影響,鍛鍊和提高大學生道德認知和踐行能力。

三、結語

模仿是人類行為養成的一種普遍方式,但人們通常都回避那些遭遇痛苦結局的榜樣。這是因為,消極信息會降低目標對個體的吸引力,很難説服人們去接受出現在消極情景中的目標:“目標的相關線索包括實現目標的方法和背景相關線索被賦予消極情感時,人們會把該目標看作是無吸引力的或不值得追求的,進而會影響個體對該目標的追求。”相比之下,“人們更喜歡選那些從好結局中受益的榜樣”。精英羣體作為社會成功人士自然成為民眾模仿的對象,如果不能消解其道德風評不佳的消極影響,一旦讓人們失去對道德規範的信任,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心理學家也證實:一旦信任缺失,彌補是很難的:“由不可信行為和欺騙共同導致的信任違背,無法得到徹底恢復”,“與‘恢復’的關係相比,‘修復’的關係更脆弱,也更易被再次破壞,因為之前違背所產生的創傷依然存在,以至於關係很難與之前一樣”。果真如此,道德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九

論文摘要: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獻身祖國、不畏勞苦、嚴謹治學、勇攀高峯的科學精神與作風的培養,是高校學“風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需要。要通過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良好科學研究風尚的形成,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與薰陶;要把對大學生科學道德的教育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實踐與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落實國家賦予高等學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歷史使命,高等學校組織、引導大學本科學生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已成為一個熱點。但是,由於當代大學生自身的一些弱點以及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在他們剛剛開始的科學研究的實踐中,就明顯地表現出了一些非道德化的傾向。相當多的一些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探索性、創造性的特徵以及作為主體的創造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缺乏認識,對從事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條件以及需要付諸的艱辛與努力缺乏瞭解和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此,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者是一遇到困難和問題就退縮,感到搞科研太難,認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子;或者是一開始就“動腦筋”,希望找到一些所謂的快捷方法,不去認真地讀書,做實驗,而是拿把剪刀,或動一動鼠標,東拼西湊居然也能出成果;有的人乾脆去做“樑上君子”,幹起抄襲、剿竊的營生;還有些學生在臨近畢業就業期間忽然明白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科研能力與素質,於是就來個無中生有,把別人的文章換上自己的名字,用來糊弄用人單位。這些情況應當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注重教育性,忽視學術性和創造性的傾向,以傳授知識為核心的教師主導型教學模式盛行,而引導和組織大學本科生開展與他們的知識水平相適應的學術研究活動這一工作,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年來,在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引導和素質教育、創造教育思想理論的推動下,許多高校都開始自覺地把對學生創造能力與素質的培養納人人才培養的目標,把鼓勵和引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作為實現創造性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基本方式和途徑,除繼續組織開展大學生科研論文評選等激勵性活動外,還在教學計劃中對學生科研活動作出了具體的安排,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有的學校就把對學生科研活動及能力的考查折算成相應的學分,作為他們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的反映。在大學本科生中組織開展科學研究活動,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成長和高等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在這方面作出了比較成功的嘗試。今天,我們開始把在大學生中組織開展科學研究活動作為教學和人才培養的一項具體的任務和明確要求,那麼,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對這一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科研活動中非道德化行為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危害,從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端正學風、校風的高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止和糾正這些不良傾向和行為。

今天的在校大學生,是明天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一般來説,大學生特別是大學本科生在校從事的科學研究活動,都還只是一種嘗試性的實踐活動,也就是説在校大學生從事科研活動畢竟還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和責任。但是,他們在校期間所奠定的關於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卻會對我們國家未來科學事業與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人類進人知識經濟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對於一個國家和地區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也正因為如此,作為國家未來科學研究後備力量的在校大學生他們的科研素質和科研道德的教育與培養也倍顯重要。大而言之,科學研究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決定着科學研究的方向,決定着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途與命運,這在高科技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聯繫的今天決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一些媒體倍加關注的克隆人的問題,就已引起了全世界社會正義人士的極大的憂慮。具體到科學研究者自身來説,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質,是科學家有所作為、有所建樹的必要條件。大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科學家,都無不與他們獻身科學、獻身人類社會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有着密切的關係。那些胸無大志,缺乏不畏艱險、積極進取、勇於攀登科學技術高峯的精神品質的人,是斷不可能在科學研究事業上有什麼大的作為的。這些年以來,我國學術研究領域裏的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弄虛作假、沽名釣譽、抄襲剿竊行為屢禁不止,進一步從反面證明了科學道德對於科學研究事業的重要性。英國人約翰。齊曼説:“現在我們開始懷疑長期以來人們所公認的種種見解,即任何科學都是有益的;科學研究是一條使人純潔的大道,國家根據需要給科學以支持等等。”誠哉斯言!科學研究活動中的道德自律的確是一個值得重視和關注的問題。今天在校學習的大學生將來當然不可能都成為專業的科學工作者,但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必然會從事一些與科學研究相關的工作,在校的大學生在科學研究方面是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無疑對我們國家未來科學事業的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在高校開展對大學生的科學道德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現實需要,也是祖國未來科學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部分大學生在初步開展的科研實踐中表現出的一些非道德化的傾向,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作用,需要學校乃至社會的有效教育和良好的環境影響。從高校自身來説,首先要從促進教師和科研人員良好的科學研究風尚的形成人手,並由此對學生產生最生動、最具説服力的影響。由於同樣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今天的高校科學研究事業已經不再是人們所希望和嚮往的那種聖潔的殿堂,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的深人影響,已經使得高校學術腐敗成為一種頑症,久治而不愈。具體表現在與科學研究工作相關聯的方方面面,課題研究與立項、撰寫和、職稱評定、重點學科建設活動當中,都有可能出現拉關係、走後門,弄虛作假的現象。對此,一些媒體曾多次曝光,許多學校還紛紛採取嚴厲的制裁措施,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毫無疑問,發生在高校教師與科研人員身上的這些學術腐敗現象,給大學生帶來和產生的負面作用與影響是嚴重的。高等學校要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祖國未來科學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的高度,重視教師和科研人員科學道德素質的教育。要大力宣傳學校裏那些淡泊名利,鍥而不捨,專心致志投身於學術研究並且卓有成效的教師和科研人員,介紹他們的生動事蹟,弘揚他們的科學精神,並有計劃地選派他們去擔任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的工作。同時,要繼續標本兼治,加大對於教師和科研人員科學研究中的非道德化行為傾向的懲處力度,並注意及時消除影響,藉以教育學生。

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十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社會道德模範教育 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組織、有計劃、自覺地培養人的思想政治素質為目的的活動。隨着時代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在政治文明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人們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幫助人們樹立現代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會發展的共同價值取向以及促進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斷昇華。

市場經濟使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產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競爭意識、危機感激勵了大學生的成長。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競爭意識、功利主義淡化了大學生集體主義和無私奉獻精神。如何使大學生在各種紛繁複雜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中保持主流意識形態,樹立健康正確的文化心態,這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社會道德模範進行積極引導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華民族歷來有推崇道德楷模的傳統,“見賢思齊”是古之明訓,我們表彰的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實際上也是道德模範,是針對當時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為的模範。現代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同時在社會思想道德領域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學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來及時應對。

一、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社會道德模範教育的作用

社會道德是社會主體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的一種自覺認識和嚮往,對人們的行為起着潛>!

1.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對社會而言,社會道德模範具有明確的價值導向作用。社會道德模範包含着人們高度認同的共同價值觀念,它能產生一種感召力和環繞力。這種感召力和環繞力能夠將個體導向社會培養合格公民的目標和規格方向上來,引導人們為之共同努力。一個社會的發展,本質上體現為全民精神的進步。因此,優良的道德模範可以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塑造人,社會道德模範的高尚品質可以激勵大學生昇華道德認識。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喚醒、激勵和鼓舞。用社會道德模範來教育大學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會道德模範可以喚起大學生對高尚道德行為的崇敬,還可折射出激勵、啟發、催人奮發向上的價值取向,讓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薰陶,達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強烈的共鳴,從而昇華道德認識,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從道德的角度上規範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習慣。

實踐證明,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由於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必然會帶來種種矛盾和問題,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則和制度以維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規範人們的行為。道德模範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榜樣,他們身上秉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彰顯出新時代的嶄新的精神風貌。這充分表明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和羣眾基礎,為大眾所接受。將社會道德模範運用於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學生行為規範化、系統化,最終昇華為個人行為的準則。

3.在大學生中具有強烈的凝聚作用。

社會道德模範在和諧社會中發揮着巨大的精神支撐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沒有共同前進的旗幟為靈魂,如果一個社會沒有道德標準,那麼就不可能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把各階層的人們凝聚起來,也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與向心力。社會道德模範作為一種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現形式,支撐起人們的精神世界。其次,社會道德模範作為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着評判、凝聚功能,使社會和諧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着靈魂和指導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們的心靈,激發人們建設社會的熱情。

二、在當代大學生中形成社會道德模範教育的注意點

運用社會道德模範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形成具有時代精神的大學生風範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在大學生中開展社會道德模範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選樹道德榜樣,始終應注重堅持面向大多數,把重點放在基層,放在普通崗位上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大學生,着力發現他們在平凡學習生活上的不平凡創造,謳歌他們在普通學習生活中展現出來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通過加強社會道德榜樣教育,可以讓大學生在日常行為中加以對照,檢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為。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能表現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積極參加道德實踐活動,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2.注意運用社會道德模範營造良好的道德環境。馬克思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本翔不境也創造人。”道德規範所秉承的祟高的價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對人產生巨大的精神激勵。應創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圍,喚起大學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內在動力,提升責任感和人格尊嚴,使大學生完善自我,使道德從外部調控內化為內心的自覺要求和行為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pdkpd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