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基於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下文化基礎課改革與探索

基於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下文化基礎課改革與探索

隨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規劃的出台,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職業教育迎來了歷史性的春天,也將與世界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相結合,形成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新的教學模式。江蘇省教育廳率先出台了《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設立了“中職與高職3+3分段培養”、“中職與普通本科3+4分段培養”、“高職與普通本科5+2分段培養”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項目,我校已於2012年、2013與江蘇理工學院試點“高職與普通本科5+2”項目,2014年-2017年與江蘇理工學院、2019年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試點“中職與普通本科3+4”項目, 培養本二專業學生,累計招生515人,2015年、2018年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試點“中職與普通本科3+4”項目,培養本一專業學生,累計招生140人。

基於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下文化基礎課改革與探索

隨着江蘇省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的蓬勃發展,普通中職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相互溝通,不但增強了各中職學校的辦學吸引力,也給各中職學校的中職教育階段帶來了困惑。中職學校不能簡單的重視文化基礎課的學習,把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變成另一種“對口單招”模式,而應抓住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和辦學優勢,在技能培養的同時,根據專業需要,挖掘專業知識與文化基礎知識的關聯,立足中職教育的基礎性、發展性和銜接性,深化課程改革,與本科院校優勢互補,實現資源共享,激發職業教育的辦學活力,促進中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協同發展。

一、職教體系建設的基礎性

在諸多西方國家,已經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國家基礎教育的一部分。而在我國,中職、中專都屬於中等教育的範疇。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不同於中等教育,基礎教育是為所有行業培養基礎性人才,不是為了選拔、升學、擇業為目的,而是為培養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在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下,為了為本科院校提供優質的生源,學生在中職階段除了要完成基礎的文化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取得相應專業的中級工技能證書、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證書及中專文憑。

文化課學習中,要緊抓中職教育的“基礎性”,加大學生文化基礎的學習,特別是數學、英語、物理等課程,制定不低於普通高中的公共基礎課課程標準,我校在與江蘇理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時,就已把數學、英語、物理等課程作為學生的專業核心課,要求“3+4”項目學生在中職階段通過全國公共英語考試二級,並獲得相關證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中職三年級時參加江蘇省對口單招考試語、數、英三門統考,並達到對應學校的要求方可轉入對應高校進行本科階段的學習;要求“5+2”項目學生在高職階段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語、數、英三門基礎課通過對應高校的考核考試。

二、加強中高職與本科的銜接

“5+2”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項目、“3+4”中職與本科分段培養項目作為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的一個有機整體,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制定及分階段實施教學計劃等方面都必須嚴格按照各階段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結合各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和辦學優勢,擔負各中職校的在中職階段的教育教學職責,實現中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有效合理銜接。

(一)教學內容方面

普通高等教育強調知識的系統和完備性,而中等職業教育強化技能教育,雙方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要合理統籌安排各自課程的知識結構體系,並進行課程重組及整體設計,對各自知識掌握的重難點有所側重。課程內容的銜接是關係到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教學質量的好壞,教學效益的高低的關鍵問題,以數學為例,為了保證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高等數學和專業課程的需要,“3+4”項目學生在中職階段除了應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就各專業的需要相應調整教學內容,比如中職電氣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專業中設計電路知識較多,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適當加大函數、複數等方面內容的講授時間和難度;中職階段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專業中機械知識較多,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適當加大幾何方面知識的講授力度。“5+2”項目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已沒有數學課程,在五年高職學習中,除了開設中職階段的數學課程外,還需要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等課程,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為了滿足專業需要,還需開設複變函數,提高學生使用拉普拉斯變換和矩陣變換的能力來解決專業課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各負其責,讓學生能夠把中職階段、高職階段和本科階段中所學到內容與專業課內容更好的進行銜接,培養學生較高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模式方面

普通高等教育強調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和學科性,而中等職業教育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就業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合作雙方應注重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銜接。在文化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過分採用傳統的“粉筆+黑板”的填壓式教學模式,貫徹文化基礎課為專業基礎課服務的原則,在滿足學生能完成中職階段文化基礎課學習任務及單招考試要求的前提下,可採用探究式學習、自主式學習等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能發現問題,互相探探討、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結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不但能提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也為學生適應轉段後的大學生活提供了保障。

(三)考核評價方式方面

考核評價方式是實現中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的關鍵,不能採用一次考試、一張試卷定終身的考試模式,也不能採用普通高校的學術性考核來評價學生,應該更多地強調實踐性,更多的採用過程性評價的方式。在文化基礎課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能能夠掌握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教師則通過對重點知識時時清、天天清的方法,及時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了解,爭取學生當天的教學內容及時掌握,每學期、每學年對相關課程進行分段考核,以達標的方式對學生實現考核評價,或採用任務考核的方式,把相關的學習內容以章節為單位,要求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根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熟練度和準確性進行評分。

三、加快現在職教體系建設發展步伐

在技術飛快發展的今天,只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的中職教育,將嚴重影響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中職教育學生入學一般都是十五六歲,不管是“3+4”分段培養還是“5+2”分段培養,中職、高職加本科有長達七年的連續學習時間,學習過程也相對輕鬆,沒有諸如大學聯考的升學壓力,可以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相聚在一起,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絕佳時期。中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餘時間,通過各種各樣的社團、興趣小組和選修課等方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服務的意識,在學校內形成師生之間平等互助,學生之間互相競爭提高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四、結語

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是中國職業教育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5+2”、“3+4”更是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它結束了以往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即就業的“斷頭”教育模式,打通了學生再深造的橋樑,讓學生能夠儘早的對自己今後的職業道路有所規劃,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了提前的認識及一定程度的瞭解,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起到了引領作用。中職學校在現代職教體系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堅持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勇於探索實踐,為對應高校培養文化基礎優、動手能力強、技能等級高的學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z1v3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