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師德師風建設 >

從心開始---鑄魂育人

從心開始---鑄魂育人

從心開始---鑄魂育人

從心開始---鑄魂育人

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過來影響教書。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習慣,才會端正其學習態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書與育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認為,要教書先要育人。學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對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學起知識來就會遊刃有餘,教師的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金妹老師1970年出生,昌樂縣優秀教師,從事教育將近30年,一直以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無半點埋怨

她班張海琪同學特別搗亂,平時不僅不愛學習,而且霸氣十足。當他犯錯誤的時候,無論什麼原因,他總是振振有辭,即便沒理也要辯上三分。每當看到他盛氣凌人的樣子,陳老師就會覺得氣不打一處來。一個學生為什麼不懂得認真學習,而只顧虛偽地偽裝自己呢?細想自己的做法,也許有些急於求成了。以前陳老師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對其品行的培養,結果導致他成績一般,陳老師也收效甚微。後來,經過一番深刻的思考之後,她注重引導其向好的、善的學習,注重其品行的培養。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他漸漸變得懂事了,同學們也更加歡迎他了,他的成績也有了明顯改善。

陳姝賢同學,入學以來,上課一直要麼搞小動作,要麼亂説話影響別人;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常常違反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為班級抹黑;還常常引發同學間的矛盾,許多同學都指責他,討厭他,不和他一起玩;各門作業做的都不完整,幾乎每天都要惹出一點事情。於是,陳老師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陳老師真誠地跟他説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也應該是最懂事的孩子。他總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讓人討厭不已,他口頭上答應的很好,可事後仍一如既往,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陳老師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作為班主任,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不能因一個學困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不然,他可能會帶壞一羣立場不堅定的男生。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陳老師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於是陳老師多次進行家訪,家訪中,瞭解到他有一個雙胞胎的哥哥,從小家人就非常溺愛他們,就媽媽的話他一句也聽不進去,媽媽説她一句,他能頂媽媽十句,父親經商,經常不在家,根本沒有時間管教他。因此在家裏他就是個十足的小霸王。通過多次家訪後,瞭解到媽媽也拿他無能為力,任之放任。他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養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習慣。 “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調查清楚情況後,思考着必須慎重地採取措施,否則會適得其反。陳老師試着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係。經過觀察,發現他勞動積極主動、踏實,為人誠實,所以經常叫他到辦公室交談,鼓勵他、激發他“你幹活兒那樣能幹,在學習上只要自覺,你一定能行;只要你好好對待別人,同學們一定能喜歡你”。通過幾次的接觸啟發,我與他慢慢溝通了。後來,我便加強攻勢,再次找他話:“你的學習成績在班裏處於中游水平,這説明你不笨;你籃球打得好,同學們都很羨慕你,但是你現在的表現卻令老師很失望,你完全可以把你優秀的一面表現給大家,做一個老師喜歡、同學敬重的好學生,我希望你能遵守學校和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與大家融合在一起,希望你從做人,做事方面奮力追趕。你現在對班級的生活、學習中的事情都漠不關心,如果我也放棄你,大家都不再理睬你,你會覺得生活有意思嗎?你希望出現這種局面嗎?”他重重地搖了搖頭。“是啊,你很聰明,道理一點便通,我們一起努力,好嗎?”他微微一笑,眼睛立刻生動起來。我心想:“看來這個學生還是有希望的。”自此,每當他有丁點進步時,陳老師便適時鼓勵與表揚他。還藉助班幹部的力量共同幫助他,使他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按時上交,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了,比以前進步了許多……現在他已能融洽地與同學們生活在集體中,學習情況也今非昔比。班級的紀律和學習風氣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作為老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使者,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努力踐行者和積極推進者。首先需要有愛心。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心智,啟迪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其次,教書育人需要耐心。內心如火一般熾熱,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為全體學生服務,這樣才能燃起學生對知識渴望的熊熊之火。激發學生的鬥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有“克敵制勝”的決心,這樣才能在“創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堅戰。

標籤: 育人 從心 鑄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shidefengfan/5ey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