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學校考察報告【精品多篇】

學校考察報告【精品多篇】

學校考察報告【精品多篇】

學校考察報告 篇一

xx中學之行,本人感觸良多,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要打造高效課堂,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堂是我們教師掌控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原有的陳舊教學模式、落後教學方法,嚴重阻礙學生思維的開發,嚴重阻礙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有鑑於此,本人xx中學之行,感覺課堂急需改革,感覺教師需要轉變思想。

轉變三種思想。一是信任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行很棒,改變以往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思想,不給學生任何機會。二是主體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是主體的作用,教師圍繞學生轉,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一節課下來學生的一切權力被剝奪了。三是開放思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交流,發表不同意見,改變以往教師一味求標準答案,唯一答案,從而限制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從xx的課堂中,不難看出他們的學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思維活躍,表達流暢。

改革三種模式。一是座位編排模式。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教師都喜歡按橫縱的一定順序排座,xx中學學生的座位是分組坐,沒有固定格式,大大方便了學生的交流機會,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討論空間。二是講課模式。今天大多數老師都採用老師講,學生聽的,一節課只聽見老師的聲音,學生都啞口無聲。從xx中學課堂中,不難可看出老師不易找到,即使看見老師在講,也只不過講基本概念、定義,時間不超過十分鐘。三是評價模式。真正使教師及學生從“應試教育’中擺脱出來,全身心的投入到素質教育上來,一改以往的”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樹立三種理念。一是樹立把時間讓給學生的理念。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擺正自己的位置。45分鐘的課堂只有不到十分鐘屬於你,不要全堂包辦,目中無生。二是樹立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樹立學生是上帝的觀念,讓各個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只在課堂中適時點撥,指點迷津。從xx教學中,不難看出整節課基本上學生自己在講台上講,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及看法。三是樹立把自由還給學生的理念。不要要求學生一個步調、一個版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中輕鬆的翱翔。

培養一種習慣。提前預習,抓緊時間,完成教師的導學案,敢疑好問的習慣。教師上課一天前,要拋出導學案,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解決問題。做到“兩個本子”,“兩種筆”,成果展示有韻味,評價體系挺嚴厲,扣分一杆就到底。

解決一個難題,達到一個目標。全體教師振奮精神,要有一個高昂的精神風貌,立足講壇。這是一個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必須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必須吃得苦中苦,必須有得力的獎懲措施…否則…達到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總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學習,轉變思想為首位;培養習慣須毅力,打破常規要時間;提高質量是目標,上下一致過難關;循序漸進課改路,冰凍三尺幾日寒。

學校考察報告 篇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因此為了在更高平台、更高水平上推進事情的發展,考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外出考察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外出考察報告一

為進一步開拓視野,學習先進經驗,創新工作思路,20xx年3月26日至3月28日,我校考察團一行8人,由校長……、副校長……帶隊,先後到……一中、……一中、……一中,就高三年級二輪複習、學校管理、選科走班等方面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行考察學習,並參觀了學校的校園環境、相關科室以及學生大課間活動。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引入競爭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教師的敬業精神、專業素養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們所考察的3所學校都特別重視班主任、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動態管理,每項教研活動事前都有儘可能周密的預案策劃、過程管理細緻、事後有跟蹤評價反饋,能量化的都予以量化。

一是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在我們的觀念中,高中班主任早起晚睡,十分辛苦,只有男教師才能擔任班主任工作。在長期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下,建校20xx年來,我們學校只有兩三位女教師擔任過班主任工作,而且任期很短。通過介紹,我們得知,這3所學校從高一開始就注重配備女班主任,班主任老師的男女性別比基本上是一比一。同時,女班主任老師工作上更加細心、認真,有更強的責任感和競爭意識。在班主任團隊中,她們往往可以起到帶動作用。事實來看也是如此,這些學校表彰的優秀班主任中,近八成都是女班主

任老師。

二是加強課任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和職業幸福感。我們考察的三所學校,不論性別,五十歲左右的老師都工作第一線,有的還擔任班主任和學科組長工作,有的周課時量遠超正常的課時量,其中……一中杜欽信老師由於給高三藝體特長生上語文課,二輪複習階段有時一天的課時量達到6到8節,而且他沒有絲毫的疲憊和厭倦之感,感受更多的是樂在其中。另一方面通過績效考核、校際循環等辦法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危機感。3所學校都採取績效考核的辦法來激勵工作在一線、工作成績突出的教師,特別……一中堅持採用校際循環的辦法,來提高老師的競爭意識,增強內部活力。萊州一中高一、高二年級的所有教師(包括班主任),學年末都有一半的老師隨班走,另一半教師淘汰下去;高三年級的所有教師(包括班主任),學年末一半的老師留在高三,另一半教師淘汰下去教高一;連續幾年不能跟班走的調出交流到區域內的其他中國小校,每一年都有10多位老師被調出。

二、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因材施教等方面,這3所學校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是創新德育途徑。在學生德育方面,3所學校的做法各有千秋。……一中突出一個“嚴”字,比如在管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這一老大難的問題時,他們是態度是堅決果斷的,在得到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後,學校明確規定,只要發現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就必須停課一週,回家反省。所以

在萊州一中校園只能看到學生們手握課本,步履匆匆,沒有發現任何學生攜帶手機或者追逐打鬧;……一中在學生管理上更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校每兩週大休一次,學生全部回家,中間這周不安排學生上課,學校的所有場館正常開放,學生可以自由在學校內參加各種社團、文體活動,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外出的必須辦理請假手續;……一中在學生管理上,牢固樹立生本意識,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精氣神”,在設計學生德育方面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常規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規則意識,養成良好習慣,二是生命勵志教育,主要針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激勵學生,勇於爭先,三是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工作,讓學生敢於交流,善於交流,自信、陽光。

二是凸顯大課間活動的效果。3所學校都特別重視學生的大課間活動,上下午各有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時間,讓學生堅持跑操,直至大學聯考前。我們觀看了萊州市第一中學、和威海市第一中學的大課間活動。在跑操過程中,每個班級都有特色鮮明的口號,在激昂的音樂中,學生們喊着整齊嘹亮的口號,振奮了精神,提升了士氣,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三是開展學科分層次走班教學活動。對於學科分層次走班教學活動,煙台市牟平一中走在全國的前列,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吸引了全國許多名校前往學習。……一中的學科分層次教學相比較我們以前進行的總分分層次教學更加科學,也更有針對性。他們的教室是一室兩用,既是行政班,也是教學班,每班室牌上都有兩個名稱。學生根據學科水平情況進行分層,分層後,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課程資源

和教學要求,課程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增減。每個學期末,教學班的學生根據學科水平變化情況都要進行一次調整,行政班的學生保持不變。在進行學科分層次走班教學活動中,學校特別注重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打造高效課堂。

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發展的內涵式品牌,更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陶冶、淨化、激勵作用。三所學校都是非常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一走進……一中即被校園內美麗的景色吸引。……一中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和學校歷史文化,在校內建立歷史文博館和校史展室,以歷史文化名人、學校傑出教師和傑出校友等人的姓名,為學校主要道路、樓宇和廣場進行命名。把“誠勇”校訓和“行勝於言,自強不息”校風製作在校旗、校徽、門碑和儀表鏡上,無意中滲透着對學生的一種激勵。校園內高樹參天,綠草如茵,湖光山色,水鳥嬉戲。這些精心營造的校園文化,正是該校所要追求的校園文化品質,在環境上,致力於把校園打造成一所“最美麗的校園和最有文化氣息的校園。

……一中注重建設生本課堂和情商教育,在學生社團建設方面成效顯著。該校副校長認為,學生社團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新時期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興趣特長、加強合作交流、增強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舞台。學校先後成立了八大校級學生社團和50多個學部級學生社團,社團活動非常豐富,與學生的聯繫不斷加強。就在……副校長送我們下樓梯時,一名

學生急匆匆地送給了……校長一張請柬,……校長看過後,遞給了我們。原來是學生會邀請……校長3月29日到東校區參加上午8:30-11:30他們舉辦的學生社團展演活動暨“青春進行時”主題藝術節,分“夢想主題”“拼搏主題”“成長主題”,每個主題5個節目,包括樂隊、禮儀表演、辯論、舞蹈、話劇、變臉、浮世繪、合唱等種類。……校長説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學生社團的請柬,自己也非常樂意參與。

四、考察學習得到的啟示

一是學校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這三所名校共同之處都是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雖然辦學理念不盡相同,然而正是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着特色不同的名校。我們在辦學中,還存在理念不清、目標不明的現象,許多時候都是疲於應付,即便有過一些學習和借鑑,也多是學人皮毛,缺少深層次的思考和前瞻性的視野。

二是全體教幹教師要有眾志成城、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於校長和老師們都有可貴的進取精神,不畏困難,勵精圖治,最終實現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為就有地位”的美好願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三是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現代化的設施、深刻的人文內涵和優美舒適的環境是這些名校共同的特點。參觀這些名校,一走進校園就會被匠心獨運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包圍:“會説話”的牆壁,“有靈性”的小草,樓道里獨具匠心的書吧,教室內讀書角里琳琅滿目的圖書,讓我們嗅到了濃濃的書香,感受學校獨特的人文氣息和神韻,真可謂“一樹一草都成景,一磚一瓦皆育人”。

如何才能構建適合自己的校園文化?值得我們深思。

四是教育要更多的“走出去、請進來”。我們學校在區域內享有較高的聲譽,也曾在尖子生培養方面取得較為輝煌的成績,但是近幾年來由於受生源質量等諸多問題的制約,培養全面發展的名優學生任重道遠。但是,我們不能安於現狀、固步自封,要更多地走出去,向名校學習,甘做學生,取人之長,埋頭苦幹,學校才會有長足發展。

感悟名校的成功之道,借鑑名校的成功經驗,是我們這次考察學習的目的。我們會以這次考察學習為契機,冷靜面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準突破口,真抓實幹,努力縮小與名校的差距,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學校外出考察報告二

據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市國中校長一行50餘人於年年月13日至17日考察了江蘇省如東實驗中學、如東實驗國小、泰興洋思中學、溧水東廬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等五所學校,共聽課三節,聽報告六堂。收穫頗豐,感慨頗多,現與我校我鎮我市比照,就以下四個方面談差距。

一、重教方面的差距:真正重教

江蘇省各級高度重視教育,真正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在真正意義上的實施教育強省戰略,營造了教育發

其一、辦學條件差距大。考察的如東實驗中學、如東實驗國小、泰興洋思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都是國有民辦性質的學校,其辦學條件當然無法進行對比。而溧水東廬中學是一所農村鄉鎮中學,它的辦學條件很好,如各教室安裝了電子攝像系統、學校有塑膠跑道、師生有標準的宿舍等。如東131所中國小都建設成了高標準的學校,高舉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兩面大旗,近幾年來政府實施了中國小危改工程、佈局調整工程、三新(新課桌、新黑板、新講台)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實現了教育的均衡和超前發展。我鎮即使建設成標準化學校就需投入經費500萬元以上,我校也需200多萬元。

其二、經費上差距不小。從我的感覺中,好像江蘇所參觀到的中

學都不存在經費上的問題,辦學條件改造經費、學校運轉經費、教師福利待遇經費等都無需校長操心,而我們的校長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考慮解決經費問題。我校是一所現僅360名學生的國中,學校沒有任何其它經費來源,教師福利待遇與我鎮兩所國小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年頭到年尾,作為校長的我都要愁錢,為錢奔波。

其三、隊伍建設上的差距。江蘇十分重視校級領導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管理體制比較順暢,努力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烈氛圍。由於我鎮屬邊遠山區、教師待遇低、教師缺少住房等諸多原因,教師調出的多,調進來的少,教師隊伍不穩定,我們的教師都是憑着一種敬業奉獻的精神在此努力工作。

當然,從湖南省、到瀏陽市、再到大圍山鎮,各級黨委、政府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不容否認。但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實上。

二、觀念上的差距:以質量為中心

在教育現代化和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江蘇各學校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的生命線,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讓家長滿意作為奮鬥目標。因以質量和效益來進行管理,所以使江蘇教育教學質量長期處於全國前列。

其一、打造精幹的教師隊伍。江蘇把質量作為評價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最重要指標,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講奉獻、特別肯鑽研、特別勤學習的教師隊伍。注重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

培養,而且給予特別高的待遇。我們更注重人文關懷,沒有把質量作為評價教師(因缺乏比較,也不好評價)的主要依據,

其二、建設書香校園。教師與學生都注重讀書,形成制度,學校還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其三、課堂教學求實效。我聽了洋思中學八年級語文和七年級數學各一堂,他們的課樸實無華,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講究“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只只螞蟻捉上樹,實現了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提出了構建和諧課堂的目標,即緊張、有序、高效,還提出了教育“打假”的問題。溧水東廬中學多年來推行的“講學稿”,以“學”定“教”、“教”“學”合一,實際上是圍繞課標設置大量的題目,讓學生一個個搞懂,最終實現了教學質量的飛躍。

當然,在抓質量方面,我覺得我們現在的作法比較好,但國小要加強質量管理,在課堂教學和有些管理方面要務實,少搞花架子,也確實要打假。

三、管理上的差距:注重創新、總結與推介

所參觀到的各所學校都做到了學校管理規範、制度健全、卓有成效。而且他們還特別注重創新、總結與推介,各學校都有成套的資料,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還收取門票。

1、如東實驗中學:最大的亮點是學校節會和文化立校理念。他們每年舉辦全員參與的體育節、科技節、文化藝術節等節會。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課程文化、教師文化等構成了學校文化。學校建有網站,教師都有博客網,注重交流。辦學理念“享受快樂、演繹

精彩”。 2、如東實驗國小:注重生態校園、數字校園、和諧校園、書香校園建設。把學校建設成花園、家園、樂園。特別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注重課堂教學。教育理念“讓兒童天天快樂、讓教育處處精彩”。

如東縣教育局長期開展課堂教學“一聽二警三停製度”,從局領導到學校領導都經常性隨堂聽課。管理上做到了嚴、精、細、實、活。

3、泰興洋思中學:最大的亮點是打造緊張、有序、高效的和諧課堂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德育工作上“講求實效、持之以恆”的思想和“生活課程”的設立,辦學思想上“尊重主體、面向全體”。

4、溧水東廬中學:推行“講學稿”,以“學”定“教”、“教”“學”合一。集體備課和捆綁式考核作法。

5、蘇大附中高萬祥校長:書香校園理念、教育打假思想等。

所參觀的幾所學校都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都有各自的特色,他們的校長都有全新的、完整的教育思想。我發現,我們缺少創新、總結與推介,我們的校長為“錢”所累、為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所累,還沒有沉下來去認真研究教育教學,更談不上創新、總結與推介。

四、做一個有思想的校長

考察了江蘇的教育,我真正體會了“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有思想校長,就是一所發展的學校”的內涵。我們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學習江蘇的經驗。主要是學習江蘇中國小校的先進辦學理念,校長們的先進辦學思想。學習他們的創新精神、實幹精神。學習他們

以質量為中心,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學習他們努力建設書香校園,以文化立校;學習他們注重反思、總結、推介,注重學校特色發展。可學習借鑑的除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外,捆綁式質量評價方式、“講學稿”課堂教學模式、學校節會作法、“生活課程”作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等都值的探討。

根據市教體局的統一安排,我校組織學校領導班子先後深入教育教學一線,進行調研,廣泛與教師座談、交流,虛心徵求他們的意見,並接受反映的問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細緻的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我校教師隊伍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校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舉行政治學習、工作述職、演講賽、專題研討交流會等活動,尤其是開展思想大討論以來,極大的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使其使命感、責任感普遍增強,人人爭創一流成績的濃厚氛圍正逐步形成。

目前我校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絕大多數教師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盡職盡責,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我市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全校湧現出了一批師德高尚、工作成績優秀、在社會上享有較高威信的模範教師。廣大教師一心撲在工作上,追求一流的教學成績和育人質量,使我校

但是,當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着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有幾個學科教師缺編,造成物理、生物、政治、歷史等薄弱學科,給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是在教師素質方面有三點不足:

1、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教師雖説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對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的還不夠。有的教師缺乏愛心責任心,對家長給了好處的孩子特別照顧,對其他不主動溝通與幫扶。

2、工作作風需改進,少數教師業務能力不強,學習態度不好。有的教師不愛讀書、不善於學習,理論水平低,知識陳舊,管理方法、教學方法落後,缺乏現代教育思想;對工作不深入調查研究,不全面瞭解具體的情況,大搞形式主義,真抓實幹做的少,對工作不用心,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不高,私心雜念較重。

3、質量意識待增強。個別教師敬業精神和進取心不強,職業倦怠,教學上應付,不思進取,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教學成績始終較差。

二、對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切實加強領導,促進師德建設。

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師德修養,做到愛崗敬業。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完善人格。

首先要成立組織,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讓領導小組切實負起

全校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督促責任。

其次,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思想素質、理論水平。

第三,各年級組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要認真組織全校教職工讀書學習活動。在學習方式方法上,一要抓住重點學,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知識,以學習促進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二要聯繫實際學。要把解放思想學習討論與個人工作及思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三要構建和諧幼兒校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科學發展的思想意識,掀起學習討論高潮。

2、培養樹立典型,帶動全體教師。

典型人物對眾人有較一定的影響,但對教師影響最大、最有説服力的還是他們身邊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先進人物,因此,我們要培養、樹立一批典型。要把近年來我校教育方面湧現出的先進人物、模範教師篩選出來,總結他們的工作成績,交流他們的先進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帶動作用,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通過我校“幫、帶”活動實現整個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開展業務學習,提升教學能力。

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迫切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教整理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瞭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參加理論學習、業務學習、外出培訓,堅持接受繼續教育。

4、表彰模範教師,弘揚師德正氣。對我校湧現出來的師德模範教師,學校要進行表彰鼓勵,把師德作為崗位聘任、評優樹模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人人敬業愛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的良好氛圍。 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於這一點,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每位教師要時刻按照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創新意識,善於動腦,勤于思考,開拓進取,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工作上一個新台階!

5、構建評價機制,科學評價教師。

圍繞市教體局開展的“三查三評”活動,落實對教師的評價。一是完善教師教學工作監測考評方案,以更有利於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每學期組織一次評議教師活動,精心設計評議材料和表格,主要通過三種形式進行:學生評議教師、領導班子成員評價教師和家長評議教師。從而確保對教師工作評價的科學、公平、公正。

6、爭取上級支持,加強薄弱學科。

學校可通過正常渠道與教體局、人事科、教研室的領導進行溝通,反映學校實際情況,爭取領導的理解與支持,儘快解決學科教師缺編現象,解決薄弱學科建設中的師資問題,以保證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總之,為了認真貫徹市教體局“以改革創新求發展,用特色內涵鑄輝煌”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廣大教師敬業愛崗,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一神聖事業中去。我校要繼續在教職員工中深入開展“三講三比三熱愛”的活動,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勇於創新,爭先創優,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學校外出考察報告三

為了瞭解、學習他校的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經驗,校長培訓班的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實驗中學考察學習。

我們首先聽了校長簡要對學校情況的介紹;然後由王校長帶領參觀了該校的有關教學樓、實驗樓、各功能室、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及整個校園,我們與其進行了廣泛的交談,提了許多問題,且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初到實驗中學第一印象是校園的規模大,建築結構合理,整個校園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此次考察實驗中學收穫概括有四點:

一、學校管理者個個“精幹”

從聽到的、看到的、瞭解到的,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向上、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領導集體。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在他們的身上都能一一得到體現。第一政治上,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有很高的理論與政策水平,有自覺的法制觀念;第二思想上,有艱苦奮鬥的作風,有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民主意識,有實效與績效觀念;第三道德上,有大公無私,忠於職守,守紀律,顧大局,平等待人,嚴以律己,有自知之明,心胸坦蕩;第四在知識上,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以及現代科學知識,特別是本專業的知識;第五在能力上,有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多謀善斷、應變和創新、人際關係、公關、組織協調等能力;第六在身體上,有健康的身體和旺盛的精力;第七在心理上,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所由這些決定了他們的領導集體是一個精明的領導集體,是一個能幹的領導集體。

在交談中使我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大搞創新教育,作為校長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轉換:

第一,必須由被動服從型向創新性發展。創新是對新時代中國小校長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名校長必須具有強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強烈的成就需要,他就會鋭意進取,敢於衝破妨礙創新的清規戒律,並養成求異思維以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校長自身的事業心和工作動機,也會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第二,必須由“禮讓風格型”向競爭型發展。今天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戰性,由此也導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競爭性。處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校長惟有具備競爭意識,敢於競爭,善於競爭,成為競爭的強者,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併成為一名真正專業的學校管理者。過去那種計劃經濟體制下“禮讓風格型”辦教育的校長形象,由於不利於學校的發展,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第三,必須由穩重守業型向開拓型發展。開拓而不是守業是對中國小校長角色轉換的又一個要求。校長不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動能力,注重謀求學校改革發展方略,不斷拓展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開拓型的中國小校長,在其社交活動中往往通過介紹學校狀況,展示學校的發展前景來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使學校經費緊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決,交往時能夠做到熱情大方、坦誠無私,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充分顯示自己的攻關才能。當然,在開拓學校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過程中,校長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尊嚴和風度,更不能違章操作,而應該努力保持一種既奮發進取又品德高尚的專業管理者形象。

第四,必須由教學管理型向科研型發展。新時期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教育行為對教育科研的依賴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長增加科研意識,自覺充當科研型校長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長都是自己主動抓教育科研,抓學校規劃和決策,健全校內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勵機制,甚至獨立承擔某項科研課題,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教育科研環境的。校長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成為教育科研的內行、專家。由於校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學校往往會出現教師人人蔘與科研、個個承擔課題的可喜局面,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推動了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

二、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師生的身心和學校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學校的佈局、牆壁的圖畫,樓內懸掛的偉人像、名人名言、警示及激勵性語言,潔淨的牆壁和美麗的校園無不體現着領導者環境育人的良苦用心。學生整潔統一的校服,見面問聲:“老師好!”教師謙遜的談吐,足以體現出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是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發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通過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來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這也是博興實驗中學領導明智的抉擇。

學校文化建設是通過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和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來開展工作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層次,學校的形象、個性、風貌往往通過精神文化建設體現出來的。

校園文化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是因為校園文化對學校的整個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校園文化的作用突出地體現在五個方面,即價值——指導體系、行為——規範體系、語言——符號體系、信仰——觀念體系、知識——技術體系。

從價值——指導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就是學校內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體系,顯然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行為導向,因此校園文化便帶有很強的教育和指導作用。如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在較為優化的校園環境中,學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個性到了發展,精神境界得到了昇華,這種潛在的影響對學生的成長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從行為——規範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又對人的行為規範產生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學校中每個人都清楚地明白,“在這裏事情應該怎麼辦”,從而促使組織成員不僅僅注重自我利益,更要考慮到學校的利益,就像有的學者所説的:“每個組織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設、理念和隱含的規劃來規範工作環境中員工的日常行為……除非組織的新成員學會按這些規則做事,否則他就不會真正成為組織的一員。不管是高級管理層,還是一線員工,只要有人違反這些規則,他就會受到大家的指責和嚴厲的懲罰。遵守這些規則是得到獎勵和向上流動的基本前提。”

從語言——符號體系的角度看,語言符號是人們文化交流的工具,有了鮮明的、健康的校園文化,大家就顯然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共同語言基礎上開展活動就會更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在教育實踐中我們也會看到,凡是具有強勢校園文化的學校,其校園文化活動往往就會形式多樣,既有高雅的活動,也有普及性的活動,參加者也往往涵蓋面廣,既有學生也有教師和學校領導者。在這裏,校園文化實際上起到了一種社會粘合劑的作用,它通過為組織成員提供共同的語言和相似的愛好而把整個組織聚合起來。

從信仰——觀念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歸根結底代表了一種被學校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念。校園文化越強的學校,師生員工對這種核心價值觀的信仰就越堅定,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就會增強,由此產生的行為方式也會趨於一致和自覺。從這個意義上講,校園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一所學校的思想旗幟。

從知識——技術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也具有積極性的意義,他對人的培養具有巨大的影響。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增知益智,促進學生認知的深化,使學生了解學科知識以外的未知世界,培養起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形成某種特長愛好,增進其社會實踐活動的才幹。

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學校的領導一方面要在學校中保持原有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吸收外界新鮮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使自身的組織文化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三、人力資源管理

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中,教師管理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進一步地講就是要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這就是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的一方面,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就有一段精闢的論述:能夠增大的資源只能是人力資源,所有其他的資源都受力學定理的制約。人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或者較差的利用這些資源,但這些資源絕不會產生出比投入的總量更大的產出。……在人類所有能夠運用的資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長和發展。

在考察的過程中,通過交談了解深感博興實驗中學的領導,在學校人力資源的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績,是令我們所矚目的。

四、校本課程的開展

走進實驗中學的校園,你隨處可見的是英語的標牌和警示性的語言,這是本校在開展校本培訓,開設校本課程的活動以後所取得的成就。

校本培訓這是一種近幾年開始興起的培訓方式,它是由學校組織,聘請大學或學院有關專家參與設計,針對學校實際制定培訓方案。校本培訓可以是講座型,即請校外專家到校定期開設系列講座,講座內容由學校和專家商定;也可請大學有關院、系單獨為本校開辦研究生課程班;還可以自己組織,由本校優秀教師介紹教學心得,或定期觀摩課堂教學等。校本培訓的優點是密切針對學校實際,培訓的時效性突出,因為它完全是學校自行策劃、自行組織的,另外培訓費也比較低,受益面也較廣。正基於此,實驗中學的領導者抓住這大好時機,具有超前意識地把這項工作率先開展起來,抓校本培訓,開設校本課程,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學校考察報告 篇三

3月27日(星期四),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的研究與探索,提高全市國小校長的管理水平,促進學校管理的科學化、辦學行為規範化,不斷提升管理智慧和實踐能力,提高辦學質量,更好地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在xx市教育局的組織及帶領下,來自全市各中學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參加了本次實踐考察活動。

我校在陳xx校長帶領下,周xx副校長、李xx副校長、張xx教務主任、郭xx教務副主任、王xx教務副主任、鄭xx教研副主任一行7人蔘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實踐考察活動,先後參觀了xx六中(高中部)和xx蓮花中學,收到參觀學校的熱情接待。大家感受2所學校的不同校園文化建設,並聽取關於學校辦學理念等彙報,最後大家深入六中的課堂教學聽課學習,並與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具體內容包括教學精細化管理、有效教學、課題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化作業、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教學質量監測與評價等。

通過實踐考察活動,汲取新的教育觀念,創新工作方式,加強中學整個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進一步推進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的研究與探索,加強學科專業化建設,不斷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法規意識、政策水平、管理智慧和實踐能力,全面落實高效課堂、提高辦學質量,更好地推進我校教育改革與發展。

學校考察報告 篇四

20**年4月22日——4月24日,在教育局張局長、教研室陳主任的帶領下,全市30名國中校長對濰坊廣文中學、濰坊五中、壽光世紀學校進行了考察學習。這次學習感到很受震動:震驚一詞可以用來概括這次考察的感悟。震驚濰坊課程改課的深刻與全面;震驚濰坊教育的騰飛;震驚濰坊教育管理的前瞻與精細。

一、濰坊廣文中學:

1、學生素養:學生有着良好的行為習慣。從來沒有看到學生的打鬧、摟抱、説髒話。看到的是學生的文明禮貌,走路靜悄悄,幾人成行,特別是去運動場上體育課,學生排着隊,打折牌子,這個牌子是學生班級名稱。靜靜的,沒有吵鬧,但是每個學生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恰逢學校組織實驗技能考試。學生排着隊靜靜的在那裏等着。這是一種風景,這更是學生素養的高度體現,這一切源自學校課程的開發,源自學校德育大講堂對學生心靈的感染。

2、家長委員會參與了學生的管理。在我們進教室聽課的時候,看到有家長坐在教室裏聽課。下課後,對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起初認為是學校的老師,一問,才知道是學生家長。原來學生家長委員會,安排每天有一名家長在學校聽課,她説,他們的責任既是副班主任,又是班長的角色。幫助學校管理學生,同時對家長理解學校、理解教師做了有力的溝通。

把家庭教育延伸到學校,促進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廣大家長積極參與學校各項事務,對學校辦學行為、教師執教行為進行直接監督,促進了各項育人制度的有效落實。家長和學校一起攜手育人,共同築造出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課程開發極具特色。孩子的歸結點是課程。孩子,家庭給予物質營養;學校給予精神營養。

成功構建起了“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即“生本化的學科課程”、“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個性化的活動課程”。課程包括學科課程-——素質教育的根基;活動課程——個性特長的保障;特色課程——學校特色的依託整合教材。

教師以現有的教材為基礎,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部分,使學習內容更加適合學生。每學年為各學科提供3-5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各學科教師分工合作,共同整合教材,編制出適合學生的教材。整合教材還包括對教材內容進行結構體系的整合。例如,地理學科在學習國家區域地理時,整合為“低緯度的國家”、“中緯度的國家”、“高緯度的國家”三部分。是語文教研組為學生量體定製的不同題材的名篇,學生人手一冊,三年內熟讀背誦。

活動課程:發展學生的個性

“個性化的活動課程”包括“入校課程”、“國旗下講話課程”、“主題教育課程”、“班會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社團課程”、“節日課程”、“陽光60分課程”、“演講與口才課程”、“離校課程”等十大課程模塊,成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重要保障。

特色課程主要指引橋課程

“引橋課程”是指為學生學習新知尤其是重難點的突破,做好前置知識或背景的鋪墊。七年級學生的小初銜接、八年級學生的“兩極分化”、九年級學生高中學習的適應不良,都需要搭建引橋解決。“引橋課程”包含三個系列:一是小初引橋課程。旨在幫助七年級新生消除學習的前置障礙,()適應國中學習。其基本流程是:梳理與國中學習相關的前置知識-並進行分析-找到前置缺陷-建設引橋課程-實踐驗證並總結。一般新入校的七年級學生會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引橋課程。比如,英語學科中音標的學習就是小初引橋的重要內容。二是難點引橋課程,破解學習難點,減少“兩極分化”。各學科老師給學生搭建的“難點引橋”,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從思維障礙尋找切入點,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置於“前置知識”的鋪墊之下,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越過“障礙點”。基本流程是:“各學科梳理知識點→面向師生調研學習難點→研究難點背後的障礙點→建設引橋課程→實踐驗證並總結”。比如物理中在講槓桿原理前,讓學生先感知體驗一下鉗子、壓水井等。三是實施“高中引橋課程”,着眼於學生長遠發展,在九年級為其順利適應高中學習“搭橋”。學校為各科教師配齊高中教材,各學科教師把與高中學習有關的鋪墊,放在國中相應章節中處理,為將來高中學習奠定基礎。

4、學校校史館:系統規範,具有極厚的歷史沉澱。

學校校史館既體現了學校悠久的歷史,又凸顯了學校的管理、教學、課改等各個方面。學校深厚的歷史積澱彰顯一色。

二、濰坊五中

考察時間:4月23日

這所學校是全國合作教學培訓基地。多位專家和教育名人對學校予以指導過。

學校的校訓:做適合學生的教育

課堂教學

教室內兩面牆都有黑板,學生展示交流用。

作文:自評——互評——教師評

聽了語文、歷史、數學三節課,共同點:注重小組的合作。首先小組合作,發現問題提出來,學生予以解答。特別是歷史課,在選擇題的提問時,學生先回答,然後指出採用的什麼方法。老師一是對相關問題拓展,而是指出回答該問題時的關鍵詞語。材料分析題,特別注重方法,要求學生首先看問題,把要點劃出來;再看材料和註釋,捕捉有效信息;三是回憶有關知識點,列出答案。數學教師注重數學思想的應用。包括轉化、等積法、建模思想等。

濰坊五中深入研究了學生的學習規律,圍繞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構建,以“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研究為突破口,進行了堅持不懈地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三課型五環節教學”模式,改變了課堂結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課堂效益明顯提升。

自主、互助、學習型教學模式

自主,是指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規律有學生自己去探索應用,概念由學生自己去概括提煉,文本由學生自己去解讀感悟,實驗由學生自己去設計操作,作業由學生自己去佈置選擇。

互助,是基於小組內外互動的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

學習型,即由教為主變為學為主,由個體學習為主變為合作學習為主,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教師的講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學堂。

課型五步教學法

五步教學即:學(預習自學)──研(合作探究)──展(交流彙報)──教(精講提升)──達(當堂達成)。

新授課的教學模式是:情境導入、明確目標──學案導學、導引誘思──展示交流、點撥提升──當堂鞏固、課堂總結──達標檢測、佈置作業。

複習課的基本模式是:概括導入、確認目標──梳理知識、落實雙基──典題引導、點撥深化──達標練習、提升能力──反思歸納、課堂小結五個環節。

講評課的基本模式是:錯題統計、找準錯因──自主糾正、反思內化──展示思路、暴露問題──重點點撥、方法指導──變式訓練、二次達標。

主題性閲讀圖書

各個年級的語文配發語文學習相關的資料。

三、壽光世紀學校

1、名師眾多:特級教師4名,山東省教學能手、齊魯名師等21名,齊魯名師23人,濰坊市教學能手、特級教師、名師86人,壽光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185人。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西部中國小校長影子培訓項目基地”。2、校訓符合辦學特色和教育教學的發展規律。建校八年來,學校始終遵循校訓“每天進步一點點”,校風“責任、合作、創造”,以“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為核心理念,以培養有愛心、有責任感、有學習能力和有創新精神的人為育人目標,努力創辦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讚譽的基礎教育品牌學校,形成以“小班化、寄宿制”為特色,集生態化、人文化、信息化於一體的基礎教育品牌學校。

3、管理精細,處處體現學校管理的細微之處。如教室門前都有一個長長的走廊,上邊擺滿了學生自己帶來的'花。學生在上面做好了標籤,什麼類,如何種植等等。既美化了環境又讓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每個教室前面的書櫥上,都辦成了極具特色的宣傳櫃,分專欄、分系列。如烹飪系列。由學生自己收集,上邊是圖片,下邊是每種食物的烹飪方法。讓學生學到了很到知識。學校的管理體現在角角落落。

特別是學校的各種材料,都認真裝訂,歸納。有封面。

4、社團建設突出。學校針對學生的特點建立了很多的社團,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別是學校的綠色環保教育。我們在參觀學習中看到了學生在綠色環保中,親手製作的各種東西,很有創意。

學習啟迪:

1、抓住了教育管理的領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學的辦學思想統帥學校。住了教育管理的領先要素,更新理念,用科學的辦學思想統帥學校。

2、抓住了學校建設的關鍵要素,發展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3、抓住了學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優化課程,提高課程建設與實施質量。

4、國家(地方)課程生本化、學校課程特色化、學生活動課程化的路子,逐步構建起“生本化的國家課程、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個性化的活動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將課堂與課外、統一目標與特色目標、共性與個性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既保證了課堂的高效,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5、抓住了提升教學質量的決定性要素,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6、教學的根本在課堂,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濰坊市的課堂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很多學校已經構建了自己的“生本課堂”教學模式。

總之,對濰坊三處學校的學習和考察,感受頗深,我將結合學校的實際,借鑑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把我們自己的學校辦好,辦出特色。

學校考察報告 篇五

近年來,教師外出培訓已經成為校本培訓的常規項目。通過外出培訓,可以開闊教師視野,感受先進理念,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優化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校長外出考察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校長外出考察報告一

為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10月23日,東華鎮中心國小組織全鎮國小校長、中心國小中層領導和部分骨幹教師到橫石水鎮參觀考察學習。這次學習考察組織嚴密,目標明確,我深感受益匪淺,體會良多。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概述

1、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瞭解橫石水鎮村小和中心國小的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施情況,學習其先進經驗。

2、此次考察的學校有:聯雄國小、江古山國小和橫石水鎮中心國小

3、此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參觀校園,聽取校領導在教學常規管理方面的經驗、做法,並與他們就學校管理方面的經驗進行面對面交流。

4、對橫石水教育的總體印象: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講話還是深入參觀他們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 “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人本發展理念,有明確的“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目標。不管辦學條件如何,都努力在學校現有的條件基礎上追求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堅持從小事做起,精細化管理,重視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考察後的反思及收穫

1、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敢為人先,在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大膽嘗試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模式,闖出獨具特色的管理機制。山陽初級中學致力於追求管理的細緻和精緻。將考核分為三個層面:對行管人員要求自身工作必須過硬,實行行管人員和教師雙向檢查,實行行管人

員年級蹲點制、行管人員工作周檢制,與考核獎金掛鈎;對教師考核增加考核的震撼度和公平性,制定教師行為規範及考核條例和科學的獎金分配方法,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學生的管理也有一套細緻公平的考核,落實到每個班級的班主任,實行班主任津貼每週發放制,達到及時提醒的目的。管理強調教師自身到學生個體到學校整體質量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強調文化立校,值得我們借鑑。

2、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而言,必須具備高水平的綜合素質。具備高素質的管理才能是管理好學校的必要條件。高素質的管理者應是專家型、學者型的領導,不僅能機智靈活的處理學校的日常事務,更重要的要表現在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精通、指導和疏通上,並竭力用自身的知識魅力、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引領人,真正以行家裏手帶領學校向前發展。在範水鎮中心國小考察時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這所學校的校長和中層領導每人都上示範課,大家爭上示範課,開辦課堂超市,教師可以隨便步入領導、學科帶頭人的課堂聽課。學校管理者的身體力行營造出學校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考核措施抓得硬抓得實。

3、學生管理要從常規工作抓起,以小見大,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山陽中心國小、郭橋初級中學在此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鑑。山陽中心國小每週都有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檢查的重點,從學生輕輕走路、輕輕説話開始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因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 “會學”,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才 “肯學”;郭橋初級中學全校沒有一個後勤服務人員,住校學生人數多,學校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在全校只有一個值班老師的情況下,每班學生自覺認

真地上晚自習,全校可以一週不掃地,整個校園沒有一張廢紙,這些都和學校管理者重視常規工作的精細化分不開。

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橫石水之行,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穫卻不少。回來以後,我已組織全體教師就橫石水鎮的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彙報,並決定下段工作緊緊圍繞“紮實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精細作風”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優化教風,嚴格教學的流程管理,在備課、上課、聽課、評課、作業、輔導、考試、評卷等教學常規的管理上狠抓落實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把教學管理要求落實到位,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管理闖出一條新路子。

國小校長外出考察報告二

暑假前不久,我參加了孟津縣教育局組織的校長培訓班,去新安、欒川參觀了兩所學校,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整理如下。

一、“業務立校”的指導思想。

參觀的兩處國小,都是後來居上的名校。之所以成名,主要是業務工作抓出了實效。他們這種以業務立校、以業務揚名的指導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參觀很多地方的很多名校,立校立名的花樣繁多,真正鋪下身子研究業務、以業務立校的較少。學校是教學的場所,是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的地方,作為一校之長,在制定學校發展戰略時,切不可忘了自己的本質工作所在。

二、從小處做起,做出實效。

有一所學校,紮紮實實抓業務,也確實抓出了成效,讓參觀學習的各位校長由衷的感佩。他們的成效從哪裏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在哪裏?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沒有做到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教學管理中的“小事”的關注。他們的業務管理,不搞形式主義,不浮於表面,而是不斷髮現問題,然後不斷的解決問題。在這個“不斷”的過程中,他們逐漸逼近了問題的實質,實效也就顯現出來。比如後六中學,他們發現晨讀20分鐘的利用率很低,於是將晨讀作為校本課題立項,實實在在地進行了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的老師下午放學時把第二天晨讀的內容、要求、任務寫在黑板上。教師不只是籠統規定預習什麼,必須細化為一個個句子、一個個單詞,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落實,有檢查。晨讀下課前的五分鐘,老師會予以檢查,不合格的學生要在下午第四節自習課上繼續補習。要想在五分鐘內檢查全班的晨讀效果有困難,經過研究學校決定,每次抽查幾名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督促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在晨讀“讀什麼”、“如何檢查”上體現得最為深刻。當“讀什麼”、“如何檢查”真正落實到位後,即使教師不在教室裏盯着,學生也會自覺地讀書。這樣做的結果,是教師的工作負擔減輕了,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新安新城國小管理注重細節的功夫。他們沒有新奇的做法,只不過是把教學中的問題凸現出來,認真分析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進行認真的落實。這樣的教學管理,是真正幫助教師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給老師增添麻煩的,所以更能得到老師的擁護,更好的得到落實,也才能真正得到實效。

感悟:

特色辦學是任何一個學校發展的核心和根本,一個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發展潛力和持續發展動力的,所以特色始終是該校的一個辦學的宗旨。沒有規範,沒有質量,就沒有特色學校。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必須走“特色辦學”之路。當然我們

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特色學校”絕不等同於“特色項目學校”或“特長學校”,絕不只是簡單地教學生寫一手好字或習得某種技能,它更多地應着眼於文化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發展,最深層地追求人的發展。“特色項目”也不等同於“體育藝術”,可以是課程特色建設、特色德育資源開發、特色教育改革、特色師資隊伍建設等,學校必須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找準特色定位和突破口,確定優先發展特色項目。特色教育的着眼點在學生,只有服務於學生,服從於學生的認知需求,特色建設才有成效,特色品牌才能夠真正樹立起來。特色教育如常態教育一樣,也是一門藝術,特色建設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違背特色教育的規律最終必然走向沒落。“一個班的特色不是一個年級的特色,一個年級的特色也成就不了全校的特色!”一所學校,特色項目需要全員參與。只有全員的認可和參與,才有全員的擁戴和支持,有了全員的參與和支持,學校特色也就成了學校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這種習慣就是一種文化,一種品牌。

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學校特色發展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訴求。讓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發掘、提煉、建設、發展、凸顯本校辦學特色,科學設計和規劃學校發展藍圖,使我們孟津縣的學校也有各自的特色,優化學校教育資源,追求精緻發展,提高學校特色品位。

努力方向:

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研究自己,定好位,彰顯辦學特色。我們將着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

(一)、抓教師基本功的培訓。爭取人人有能力,人人有特長。例如:書寫、繪畫、朗讀、演講等等。

(二)加大教研力度。繼續堅持走出、請進來。本着“四多”的原則;多給教師學習的機會;多給教師鍛鍊的機會;多給教師研討的機會;多給教師展示的機會。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二、辦特色學校

(一)獨特性。指學校在具有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又有着與眾不同的個性與風格,即所謂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而我們西關學校目前的辦學特色還沒有完全形成,或者説特色還不鮮明,沒有自身的獨特性。所以首要的辦學思路是形成我們學校辦學的獨特性。

(二)整體性。即特色表現在某一項目、某一方面、某些地方還不夠,這僅僅是“亮點”而已,它表現出一所學校的全局優化和整體效能,體現在獨特風格的整體風貌和顯著的育人效益上。

(三)穩定性。就是指辦學獨特風格的形成、學校成果的取得能夠長期顯示、保持和發展,能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並在校內外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學校的核心理念早已形成,辦學特色正在形成,它標誌着學校教育個性和管理個性的成熟。所以,我們要保持這種辦學獨特風格的穩定性。要清楚的認識到穩定並非一成不變,創辦特色學校是個不斷積累、完善的過程,是不斷繼承發展的結果。體現了學校羣體在辦學理念和主觀追求上達到完美的統一,並且日趨成熟,形成相對穩定的趨勢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四)科學性。特色學校按照現代化學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把學校的發展建立在科學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從根本上、全局上謀劃,使學校達到不斷超越、

不斷創新的發展目標,形成較為完整的辦學思想和經驗,併為人們所接受,具有推廣價值。

三、借拆遷東風,科學規劃,建高規格、高標準的學校。

總之,這次外出考察感受頗深。所參觀的學校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優美的校容校貌、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藴、精細的管理模式、務實的工作作風、博大的創新精神,令人讚歎不已,讓人大開眼界。不僅開闊了辦學視野,而且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對今後進一步做好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將有很大的幫助。我將把學到的先進經驗落實到工作中,讓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國小校長外出考察報告三

20xx年7月18日—7月25日,十堰市教育局組織全市部分中國小校長任職資格崗位培訓,我有幸也參加了培訓。

7月22日,我們一行130多人赴房縣四所中國小校考察學習,重點考察學習了房縣東城國小。本次考察任務明確,組織嚴謹。考察團每到一所學校,都和學校領導認真交流了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特色學校創建、師資隊伍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同時也聽取了各校領導經營管理學校的辦學理念、思路及所取得的成就。考察學習中的所有信息和場面不斷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並且不時的在我的思想中與我校的辦學實際形成碰撞,使我感受頗深,回味無窮。下面我就學習考察的感悟彙報如下:

一、考察學校基本情況

房縣東城國小房縣東城國小是縣委縣政府於20xx年投資興建的一所全日制國小,位於城關鎮武當路東側,佔地64畝,建築面積16362平方米。房縣東城國小從20xx年秋季正式招生,現有教學班44個,在校學生2500人,教職工110人。大廳東面牆壁上的30多塊獎牌,這就是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所獲得的榮譽。房縣東城國小不僅是一所年輕的學校,更是一所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學校。

二、個人感悟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教育理念是學校管理、學校發展和邁向成功的靈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學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要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發展,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育人觀,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和人才觀。優勢人人皆有,關鍵在於發掘和培養。學習優勢教育就是要深刻認識,無條件尊重和賞識每個孩子的學習優勢,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讓學生髮揮優勢,自由學習,從而促進他們快樂學習,體驗成功、健康、幸福並個性化的成長。師生人人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並階段性地能夠放大優勢,體現優勢的持續發展,這就成了學校的發展優勢。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才能真正體現教育人文化的思想。

1、人文興校——學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傳承與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今天“以人為本,構建社會和諧”的教育價值觀,要求教育工作必須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具體的辦學行為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文化環境,

應該成為一所學校的重要使命。

(1)、校園文化應分為顯性和隱性文化。顯性文化可以把學校建設得越來越美麗,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這個階段房縣東城國小重的是“建設”,關心的是“標準”,關注的是“變化”,得到的是“積累”。隱性文化是通過建章立制,使全體師生明確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形成共同的發展目標,通過加強學習、宣傳,統一認識、統一思想,構建新的教育理念,達成共同的價值取向。

(2)、文化校園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理性追求過程,又是一種校園文化的成熟形態,它不僅體現為一種外在的文化現象或文化活動,而更注重展現其內在的文化氛圍。從校園文化建設到文化校園創建,這個過程關聯着學校的教育理念、目標誌向等。它必將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進一步提升。文化校園必然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歸宿。

2、重實際,創特色

特色學校創建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創辦特色學校的過程正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過程,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過程。所以房縣東城國小這一特色學校已具備以下特徵:

(1)、特色學校是個性化的學校,具有獨特性。學校不論大小,都有其同類學校的共性,也有其自己的個性。特色學校是一種在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竭力創造富有個性特徵的辦學風貌的學校。特色學校的獨特性帶有創造意識。獨特的辦學思想、獨特的內容、獨特的辦學策略都是創造性勞動的成果。這種獨特性首先應有學校特色,它是特色學校形成的基礎,圍繞個別特色創建一種學校組織的整體精神並在學校活動中充分的貫徹始終,從而使學校在各個方面辦出特色,這是特色學校形成的基本軌跡。

(2)、特色學校是成功的學校,具有先進性。它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成功地確立了辦學價值觀。辦學價值觀是辦學的靈魂,並且這種辦學價值觀又被特色學校本身的成功所證明是正確的。第二,成功地培養了大批人才,特色學校就是靠培養多元化人才被社會認可的。第三,成功地確立了優化的辦學模式。特色學校的形成過程,就是某種辦學模式不斷形成優化的過程,其確立標誌着這種辦學模式的定型和完善。

(3)、特色學校是成熟的學校,具有穩定性。它必須具有穩定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有穩定的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有穩定的學校文化和學校傳統,並最終能穩定發展,穩定前進,求永遠前進、永遠成功。但它需要一個不斷髮展、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其知名度的過程。

三、主要經驗

1、管理體系科學

管理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房縣東城國小給我的印象是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實效化。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層級管理,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既保證了校長的宏觀調控權力,又能極大的調動中層幹部、班主任老師、科任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學校管理層有較高的素質。管理層素質越高,學校也就辦得越有特色。管理層的核心就是校長,校長辦學要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説,要把學校辦成一個什麼樣的學校,要搞出什麼樣的特色,校長要有自己的主見。

作為校長,應該具備廣闊的視野和前沿的理念,能敏鋭地捕捉前沿課題,準確把握教學改革的新動向,善於分析和借鑑成功的辦學經驗,掌握先進的學校管理知識,立足於社會大背景,確立學校改革的方針和舉措,以科學的教育觀謀劃學校的發展,以科學的發展來引領學校的發展和教育的創新。校長要具備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要管理好一所學校,必須注重從教育方針、法規、制度等方面來開發自己,在開發自我,熟悉政策法規、法律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學校的新發展、新思路,從而引領教職工朝着新的目標前進,創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形成體現風格的辦學特色,把學校的優勢、強項最大化。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取得更大的成功。

2、服務意識到位。

房縣東城國小以真誠無私的奉獻贏得學生信賴,家長的尊重,社會的信任。更好地為學生、家長、社會服務。

學校的教育就是為社區服務,每個教師必須樹立服務意識。他們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學期開學一月內,家訪率必須達到100%,必須親自登門家訪,充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瞭解學生在家表現,並及時將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通報家長,達到家校共同育人的目的。在教育教學中如需要同家長溝通的,也必須是親自登

門拜訪,不允許打電話叫家長到學校。從這一小事,就充分體現了學校濃厚的服務意識。

房縣東城國小在全體教師中廣泛樹立服務意識,提倡“走進學生”、“蹲下身來看孩子”,實施個性化的教育、個別化的輔導,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使教育全面走向生本。

房縣東城國小的優質服務理念還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精心創設了滿足學生學習、運動、身心發展多種功能需求的育人環境,將牆壁、花草、庭院、雕塑都提煉為育人元素,充分利用一切空間資源,為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成長提供最佳環境和廣闊舞台。

本次考察任務明確,組織嚴謹,受到了當地教育部門的熱情接待,達到了預期效果。考察團一行19人,先後訪問了山東壽光市六所中國小,南京市雨花台區一所中學、一所國小,上海市一所中學、一所國小、一所私立學校、一所幼兒園。考察團每到一所學校,都和學校領導認真交流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新課程理念、特色學校創建、師資隊伍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同時也聽取了各校領導經營管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思路及所取得的成就。考察學習中的所有信息和場面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並且不時地在我們思想中與我們的辦學實際形成碰撞,使我們感受頗深,回味無窮,也深受鼓舞。下面就學習考察的感悟彙報如下:

一、樹理念、建文化、創特色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中長期規劃的指導思想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所以學校辦學的戰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戰略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戰略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那麼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提高教育質量就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任務,所以創造良好的教育勢在必行。

1、與時俱進、樹立人才培養的新理念。

教育理念是學校管理、學校發展和邁向成功的靈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學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要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發展,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育人觀,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和人才觀。實現教育思想的大轉變,必須創新多元

人才的培養方式,即人才培養的道理就像體育比賽一樣,如果我們只設置一個項目,就只能產生一個冠軍,如果我們設置一百個項目,就會產生一百個冠軍。在這種多元化的育人理念下,學校才能實現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人才培養目標。這種新的辦學理念體現了全新的人才觀和價值觀,為師生的成長、發展及學校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考察中的所見所聞堅定了我們的辦學信念,也充分證明了我校提出的“學習優勢教育”是符合我校實際、遵循育人規律、體現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人人皆有,關鍵在於發掘和培養。學習優勢教育就是要深刻認識,無條件尊重和賞識每個孩子的學習優勢,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讓學生髮揮優勢,自由學習,自主構建,創造與應用知識,從而促進他們快樂學習,體驗成功、健康、幸福並個性化的成長。師生人人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並階段性地能夠放大優勢,體現優勢的持續發展,這就自然成了學校的發展優勢。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才能真正體現“教育以教師為本,辦學以學生為本”的人本思想。

2、文化興校——學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學校是傳承文化的陣地。一個學校物質上、生源上都可以暫時落後,但在文化上不可以落後。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傳承與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今天“以人為本,構建社會和諧”的教育價值觀要求教育工作必須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具體的辦學行為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文化環境,應該成為一所學校的重要使命。傳承文化的思路應該歸納為縱橫兩條線。橫線是從中外文化的差異看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的不同點,而縱線是從歷史的角度考慮文化的作用,考慮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和貢獻。同時要關注傳承文化一定要克服負面的文化影響阻力,捨棄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東西。我校就要圍繞辦學的核心理念,提出文化工程建設,即在建設主體方面打造領導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服務文化;在文化結構方面,建立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在校園文化方面,建設德育文化、環境文化、課程文化、特色文化。重視以辦學理念相融共生的文化環境建設,突出辦學特色的觀念文化建設,加強文化品質的學習型組織建設,讓具有較強生命力的學校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軟實力,真正實現學校的內涵發展,促使學校成功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使文化興校成為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文化興校要抓住兩個關鍵:從校園文化到文化校園。

1)、校園文化應分為顯性和隱性文化。顯性文化可以把學校建設得越來越美麗,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這個階段我們注重的是“建設”,關心的是“標

人才的培養方式,即人才培養的道理就像體育比賽一樣,如果我們只設置一個項目,就只能產生一個冠軍,如果我們設置一百個項目,就會產生一百個冠軍。在這種多元化的育人理念下,學校才能實現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人才培養目標。這種新的辦學理念體現了全新的人才觀和價值觀,為師生的成長、發展及學校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考察中的所見所聞堅定了我們的辦學信念,也充分證明了我校提出的“學習優勢教育”是符合我校實際、遵循育人規律、體現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人人皆有,關鍵在於發掘和培養。學習優勢教育就是要深刻認識,無條件尊重和賞識每個孩子的學習優勢,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讓學生髮揮優勢,自由學習,自主構建,創造與應用知識,從而促進他們快樂學習,體驗成功、健康、幸福並個性化的成長。師生人人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並階段性地能夠放大優勢,體現優勢的持續發展,這就自然成了學校的發展優勢。由此可見,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才能真正體現“教育以教師為本,辦學以學生為本”的人本思想。

2、文化興校——學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學校是傳承文化的陣地。一個學校物質上、生源上都可以暫時落後,但在文化上不可以落後。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傳承與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今天“以人為本,構建社會和諧”的教育價值觀要求教育工作必須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具體的辦學行為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文化環境,應該成為一所學校的重要使命。傳承文化的思路應該歸納為縱橫兩條線。橫線是從中外文化的差異看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的不同點,而縱線是從歷史的角度考慮文化的作用,考慮漢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和貢獻。同時要關注傳承文化一定要克服負面的文化影響阻力,捨棄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東西。我校就要圍繞辦學的核心理念,提出文化工程建設,即在建設主體方面打造領導文化、教師文化、學生文化、服務文化;在文化結構方面,建立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在校園文化方面,建設德育文化、環境文化、課程文化、特色文化。重視以辦學理念相融共生的文化環境建設,突出辦學特色的觀念文化建設,加強文化品質的學習型組織建設,讓具有較強生命力的學校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軟實力,真正實現學校的內涵發展,促使學校成功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使文化興校成為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文化興校要抓住兩個關鍵:從校園文化到文化校園。

1)、校園文化應分為顯性和隱性文化。顯性文化可以把學校建設得越來越美麗,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這個階段我們注重的是“建設”,關心的是“標

準”,關注的是“變化”,得到的是“積累”。隱性文化是通過建章立制,使全體師生明確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形成共同的發展目標,通過加強學習、宣傳,統一認識、統一思想,構建新的教育理念,達成共同的價值取向。

2)、文化校園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理性追求過程,又是一種校園文化的成熟形態,它不僅體現為一種外在的文化現象或文化活動,而更注重展現其內在的文化機理、厚重的文化積澱、持久的文化傳承、深邃的文化理念,使之逐步成為特定區域內、特定人的內在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存方式,並可持續地對後來人產生巨大的影響。文化校園的形成過程中,更看重的是人文底藴的積澱,注重的是人的文化自覺性,關鍵的是從人與文化關係去思考人的成長和發展,強調的是自然、自覺、自信、自律。我校要抓住“校安工程”的良好契機,高站位決策校園文化建設,讓其逐步朝着文化校園的奮鬥目標邁進。從校園文化建設到文化校園創建,這個過程關聯着學校的教育理念、目標誌向和功能定位等。它必將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進一步提升。文化校園必然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歸宿。

3、重實際,創特色

特色學校創建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創辦特色學校的過程正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過程,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過程。所以特色學校必須具備以下特徵:

1)、特色學校是個性化的學校,具有獨特性。學校不論大小,都有其同類學校的共性,也有其自己的個性。特色學校是一種在尋求服從於一般學校共性的基礎上竭力創造富有個性特徵的辦學風貌的學校。特色學校的獨特性帶有創造意識。獨特的辦學思想、獨特的內容、獨特的辦學策略都是創造性勞動的成果。這種獨特性具有整體效應,“以點帶面”、“以局部帶整體”、“以核心帶全局”,最終使學校在全方位、多角度都能反映出這種獨特性,成為一種綜合效應。首先應有學校特色,它是特色學校形成的基礎,圍繞個別特色創建一種學校組織的整體精神並在學校活動中充分的貫徹始終,從而使學校在各個方面辦出特色,這是特色學校形成的基本軌跡。但具有學校特色的學校不一定最終能成為特色學校,需幾任領導和全體教師努力共建。

2)、特色學校是成功的學校,具有先進性。它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成功地確立了辦學價值觀。辦學價值觀是辦學的靈魂,並且這種辦學價值觀又被特色學校本身的成功所證明是正確的。第二,成功地培養了大批人才,特色學校就是靠培養多元化人才被社會認可的。

第三,成功地確立了優化的辦學模式。特色學校的形成過程,就是某種辦學模式不斷形成優化的過程,其確立標誌着這種辦學模式的定型和完善。

3)、特色學校是成熟的學校,具有穩定性。它必須具有穩定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有穩定的辦學機制和辦學模式,有穩定的學校文化和學校傳統,並最終能穩定發展,穩定前進,求永遠前進、永遠成功。但它需要一個不斷髮展、不斷積累、不斷提高其知名度的過程。

綜上所述,特色學校的創建需要有個性的領導集體和有特長的教師隊伍;需要和諧的學校文化和有效的辦學機制。它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髮展的過程。追求特色,不能急功近利,打造特色,不能故弄玄虛。在考察中我們親眼目睹了上海世博園國小、南京雨花台外國語國小和山東壽光逢苑國小,它們的特色項目很有個性,很有文化性,很有持續發展性。從而使我校也堅定了思想認識,我們要緊緊抓住現有特色項目的建設,把特色的亮點不斷放大,讓其持續穩定的發展。點亮多盞燈,照亮師生前行的路,讓他們欣賞路上的風景,體驗路上的成功,為不斷的前行鼓足勇氣和充滿信心。

二、抓科研,強隊伍,提質量。

校本教研是學校針對自身的教學問題而實施的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研究。它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有着直接的指導意義,能夠大面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有效開展校本教研需要有校本教研策略。

1、立制度(建立研學制度)。校本教研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所以推行校本教研,必須建立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學制度。(1)理論學習制度。學校要積極開展集中學習、組室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為教師提供學習教育理論、理念的平台,做到理論學習與資料收集相結合;要積極為教師提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平台,做到外出學習與校內彙報相結合,真正實現為自我提升而學習。(2)學校領導聽課和參與教研活動制度。學校領導聽課要有計劃、有目的,聽誰的課,什麼時候聽,聽課前後要做哪些準備工作,都要列入自己每週的工作日程。通過有針對性的聽課,課後要與任課教師及時交換意見,及時反饋、溝通,做出導向性評價,促進課堂模式的生成和不斷提升。(3)強化集體備課,實現資源共享,做到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打造良好的研學環境,培養具有良好素養的師資隊伍。山東壽光教育局和上海建平中學做得很到位。

2、重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提出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自我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理

念還要求教師的教學反思要延伸到學生的學習反思,擴大教學反思的範圍,提高教學反思的品牌。通過師生不斷的反思,更新教與學的觀念,改變教學行為,轉變學習方式,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習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教育的最高境界:“教是為了不教。”南京雨花台中學和上海建平中學把此項工作做得很紮實。

3、講科學。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靈魂,校本教研只有紮根於教育科研的土壤上才能枝繁葉茂。開展校本教研,必須有一個統領的核心課題,才能更加明顯地提高成效。壽光教育局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利於突破知識教育的諸多侷限性,走進知識內核是基()於實踐的邏輯學習和意義學習,而不只符號學習。上海建平中學的課程整合、走班上課、校本教材開發,充分證明了適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目前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核心課題是“導學案習得法”。它不僅是開展校本教研、校本教材研發的載體、手段和方法,同時也是體現學習優勢教育的新理念,更能促進我校課堂教學的嶄新模式的生成。它要求教師積極開展“導學案”的應用性和實用性的研究,增強教科研意識,以“導學案”帶動課堂改革,以課改促進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凝聚人心,及時積累、總結、反思、推廣,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增強學校辦學的生命力。培養更多的名師,努力創建地區特色名校。

總之,學校要把校本教研工作作為學校發展和前進的基礎,將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校本培訓有機融為一體,大面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大力整合教育資源,實現校本教研的策略性大轉變,促進“三名”工程的創建,開創杭錦教育燦爛的明天。

本次外出考察,感悟頗多,體會很深。從思想上給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我校將堅定不移地走文化興校之路,秉持“學習優勢教育”的理念,推進特色學校創建,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深入教科研領域,探索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課改模式,努力打造更多的名師,培養大批特長人才,為杭錦教育振興、壯大添磚加瓦,為“三名”工程的大力實施錦上添花,爭取在三至五年時間內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項目明顯、基礎教育實力雄厚的地區特色名校。

兩點建議:一是大力度整合教育資源,招聘成熟教師,從根本上解決結構性教師短缺的現實問題。二是進一步統一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為,逐步形成辦杭錦大教育的格局。

學校考察報告 篇六

xx英才學校位於xx市xx縣城西,始建於XX年,XX年成為魏書生教育思想實驗校。以中華傳統教育為德育依託,教育碩果累累,自建校至今連年獲得xx縣會考第一名,被河北省評為“明星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在此之前,一直有一些問題困惑着我們教育工作者:究竟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最能觸摸學生的心靈的教育?把升學率作為學校立校之本是唯一的途徑嗎?而現在,又是什麼高招妙計能讓一所僅建校十年的學校有這樣驕人的教育成果?帶着這一系列的問題,XX年4月24日由進修學校副校長王瑞富帶隊,屈亞非、王玉林一行三人來到xx英才學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考察學習。在考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帶着期待、帶着渴望、帶着肩負的責任,認真聽取了英才學校領導的介紹,並深入課堂與師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現把我們所見、所聞、所感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走進xx英才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的橫幅,折射着xx英才學校的辦學理念。一進學知樓,弟子規巨幅橫匾、走廊牆壁上的圖片、格言、標語等無不給人啟示,讓人駐足思考,處處彰顯着濃郁的育人氛圍。

二、主要收穫

是什麼讓英才發展如此之快?

用xx英才學校校長張中山的話説:“xx英才學校發展的四個關鍵詞:魏書生、弟子規、解放軍、細節。看似沒什麼關聯,但就是這四個關鍵詞成為英才學校前行的理念,成為英才學校成功的法寶。英才學校開辦了十年,我是第四任校長,其發展是連續性的,就是因為英才用這四個關鍵詞打造了英才特有的文化。”的確,根據我們與校方領導座談及一週來的現場考察學習,我們感悟很深,收穫很大。

1、管理、服務精細。

xx英才學校編印的英才學校工作手冊,從工作計劃到辦事流程均制定了科學而又嚴格的規章制度,做到各個部門處室、每個人職責分明。

xx英才學校學生德行教育的“七個一”:① 每天早晨一次誦讀(弟子規);②每天中午唱一次軍歌(午後第一節課前五分鐘);③每晚一篇“道德長跑日記”(晚自習下課前);④每天一小時特長活動(全面育人發展特長);⑤每週升一次班旗(爭做升旗班);⑥每“回家周”做一次孝親作業(感恩體驗);⑦每月一張消費清單(廉潔從教之一)。“七個一”裏的每個“一”,都是細節;從“一”做起,就是抓住了細節,抓到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處。如果只從大道理上講,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就缺少抓手,就把德育變成了“遠、大、空”;從“一”做起,就使德育成為“近、小、實”,讓學生可觀可感,可學可做,天長日久,好習慣自然養成。

英才人深刻領會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精髓,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具體的説是民主、科學。英才人用科學管理的態度,服務的精神,創設出和諧的教育,打造了英才的品牌。魏書生説:“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英才學校,幫助就是服務,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學校為家長服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才學校特別重視服務者自身的品行修煉。xx英才學校校長列舉了教師的七大好習慣:①預案習慣。凡是活動必有預案,做預案之前必看上次活動反思,彌補漏洞,做足細節,創新預案,嚴格落實,達到“日畢”“日新”。②反思習慣。上課過後,教學反思;活動之後,管理反思;出現問題,原因反思;成功之後,經驗反思;人人寫工作日誌,人人寫工作反思,不貳過。③師表習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不計得失,不計報酬;廉潔從教,不收財物,拒絕吃請;衣着得體,儀態端莊,穿校服,戴胸牌;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兩人為伍,三人成列;在走廊輕聲慢步,靠右通行。④禮儀習慣。員工見面打招呼,接待家長如貴賓,遇到客人問好禮讓、主動問詢做引領;接打電話講禮儀;就餐時不説話,保持桌面乾淨,吃完掛凳;工作場合以職務相稱;進入他人辦公室先敲門,輕推輕拉,不碰門玻璃。⑤守紀習慣。嚴守制度,執行流程;不在辦公場合吃零食;不在工作時間談論工作以外的事情;不在教學樓內喧譁;不帶手機進教室,開會關閉手機;搬動桌椅,輕挪輕放,用過之後,放回原處。⑥常規習慣。桌面整潔,桌下乾淨;案頭統一擺放桌牌、水杯、“五本書”;晚上拖地、消毒、上鎖,白天清掃保潔。⑦節約習慣。節約用電,隨手關燈,及時關閉用電器電源;節約用水,及時關閉水龍頭;節約糧食,不剩飯菜;節約辦公用紙,雙面打印;用品不積壓,申購以舊換新。英才教師的好習慣不僅如此,考察學習期間我們還發現教師們很多其他好習慣。如廉潔從教、按月及時給家長返學生消費清單、課前候課等,自覺自如。

在考察期間,我們接觸的學校領導和老師都是彬彬有禮,真誠待人,令我們感動。到處看到的都是教師們用真心真愛,真誠的為學生服務的場景,哪裏有學生,哪裏就有百般呵護學生的教師身影。該校注重細節的管理,服務的精細,“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在這裏得到真正的體現,這是英才學校的寶貴精神財富。家長把孩子放在這個學校上學,是何等的放心、踏實。難怪,目前全國有18個省市自治區的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裏上學。

2、打造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xx英才學校有學生踐行一日常規三字歌:

號聲響 即身起 做內務 忙漱洗 被疊方 物有序 自己事 應自理;

……

晚自習應抓緊 好時光 要珍惜 或複習或預習摒雜念 守紀律;

學生道德長跑日記參考十二問:我跑步了嗎?我禮讓了嗎?我彎腰了嗎?我感恩了嗎?我瞭解國家大事了嗎?我與高尚的人、高尚的書對話了嗎?我發現了哪些真善美呢?我做了一件什麼樣的好事呢?我的複習筆記整理了嗎?我預習新知了嗎?我的錯題集上還有錯誤嗎?捫心自問,今天的我比昨天優秀了嗎?

通過幾天的耳聞、目睹、親身感受,英才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都很到位。從升旗儀式、大課間、日常禮儀、內務整理、物品擺放、就餐程序、上課坐姿、聽課狀態、師生配合、認真作業、全心做事等方面,都能彰顯他們良好的素質。而我們感觸最深的是在餐廳。師生近兩千人就餐,他們井然有序的排隊、打飯、整個就餐過程鴉雀無聲,而且沒有浪費一粒糧食。所有這些都是亮麗的風景,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體現了“校園無小事,事事有育人”。

3、常規教學注重雙基紮實有效。

每節課靈活機動地貫穿魏書生的“三段六步”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注重雙基教學,穩步提升教學質量,紮實有效。

在師資不很穩定等問題的困擾下,連年奪得xx縣會考冠軍,沒有老師們勇於奉獻、以校為家的英才精神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是難以達到的,我們旁聽了《編寫提綱》的語文課,《代入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組》和《方案設計專題複習》的數學課,物理複習的習題課,雖然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是在注重雙基,抓知識點嚴密訓練方面,引導學生突出重點,找題眼,抓突破口,突破難點等共同特點得到了很好的展現,課堂上學生受到教育、獲得知識、得到發展;我們聽課受啟發、有收穫——更是享受。

4、家長學校拓寬了家校合作渠道。

為了開發家庭教育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xx英才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首先是實實在在地辦好家長學校,把家長委員會建到班級上,以提高家校的聯繫和溝通,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便於家長配合學校育子成人成才;其次是想方設法拓寬家校合作渠道,如家訪、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校聯繫卡、家校通訊、“家校手拉手共育英才”活動、請專家為家長做家庭教育講座,為全校1600多名家長贈送《德育報:家庭教育週刊》等等。這些活動對密切家校聯繫,有效地指導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為學校的德育工作發揮着巨大的作用。考察學習期間,我們聆聽了《德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張國宏為900多名家長做的家庭教育講座,對家長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啟發。

5、特色課啟迪着每個學生的心靈

每週一節的國學課是xx英才學校固定不變的教學安排。以弟子規為藍本,涉及到感恩、勤學、修身等方方面面。一節《大樹》課讓在場的學生、老師們感觸很深,每個人都淚花盈盈。讓學生知道感恩、學會責任、懂得珍惜。老師動情的講解、身臨其境的演説,使聽者在靈魂深處引起共鳴。學生哭了,哭得那樣動情,學生們流下的是悔過的淚水,是洗刷過去污泥的淚水,學生們用晶瑩的淚水之花在心靈深處涅槃重生,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進取的動力。這一點讓我們感到教育的力量和塑造靈魂的責任。

我們聽完兩節國學課,在流下激動淚水的同時,回顧我們本地的教育,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已經迷失了方向,並且迷失了很久、很久……

在教育的新理念層出不窮,教育改革眼花繚亂,教育口號喧囂熱鬧、捨本逐末、逐漸失去本真的今天,教育家魏書生一再強調:守住!守住!!再守住!!!英才學校沒有追新風、趕時髦,真正堅守住了教育的根,並且深深的紮在校園的土壤裏,紮在教師、學生、家長的心田裏。魏書生説:“每個人內心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裏面有豐富的教育資源。”英才人不但充分開發和利用了學生內心世界的教育資源,還敏鋭的發現珍藏在其中的寶貴“筋脈”(上連幾千年中華民族的血脈,今連你、我、他),並智慧的把這根“筋脈”製成了“琴絃”,用它彈奏出美妙的交響曲,領導、教師、學生,無不受到感化,為之感動,報與感恩。形成了其獨特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以學習踐行弟子規為突破口,開設了生動的特色課:國學課,電視課。師生學習踐行弟子規:早洗禮(誦讀、演講),晚反思(填寫道德長跑日記),假日行動(留孝心作業),成為美妙的“三步曲”,做到知行情合一,收到了神奇的效果。使老師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學習、做事,都有了強大的內驅力。也難怪,這個學校自建校起從第一屆國中畢業生開始,連年會考全縣第一;在xx市舉行的七年級八年級期末統考中,全市174所中學,七門學科全市第一,其它學科都排在全市前五名;XX年教師節,建校才八年就獲國家表彰,受到政治局常委們接見,並躋身於全國500強,成為全國的名校。

影片《和諧拯救危機》裏面説:只有中國的《弟子規》能夠拯救世界,挽救地球不被毀滅。不説《弟子規》是否真的有那麼神奇的力量,但是,我們堅信,《弟子規》一定能夠拯救一個人的心靈世界,使人變得更加“真、善、美”,世界由此變為和諧。

三、幾點啟示

1、德育為先,育人為本,促進高效,提高質量。

教育的一切出發點是育人,落腳點是育人,歸宿點是育人,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特色並繼承和發揚。結合實際,把德育工作做到適時、適度、作足、作細、作精,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適應高效課堂的內趨力,以人為本,創和諧教育。

2、用心工作,用智慧辦教育。創造性的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克服困難,辦讓領導放心、羣眾滿意的教育。

3、辦學從調動積極性入手,尤其是調動教師發揚積極奉獻的精神,爭取社會大力支持、家長努力配合。去營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環境、內部氛圍。

4、管理以有效為準。不論是教學的高效課堂模式,還是德育的細緻深入有效;不管是教師的培養培訓,還是學生的安全、全面健康、發展。工作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以有效、有實效、又高效為檢驗標準。

5、結合自身實際,要求從嚴、品味從高、工作從實、從細。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特點的規範化創辦特色學校之路。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事業的追求在於求真。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僅是在教書,更重要的是在教書的過程中育人、培養人。為師之人,當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學生。讓我們共同為中華民族教育事業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努力!

學校考察報告 篇七

按照總校的統一部署,考察了較有代表性的三所民辦學校,分別是臨沂雙月園學校、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私立青島白姍學校。

考察的基本情況

一、校園的基本情況

臨沂雙月園學校坐落在造型別致、互相依託、互相映稱的建築羣中,校園面積約佔整個建築羣的八分之一,獨具匠心的校園文化建設尤為突出,給人的感覺是校園文化氣息濃厚,建築羣美輪美奐,大方氣派。

私立青島白姍學校,屬私人辦學,佔地50餘畝,1千人的設計規模,面積雖小,但設施齊全。給人的感覺是玲瓏精緻、功能齊全又彰顯人性化。

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依山而建,坡度不大,校園既寬敞平坦,又錯落有致,建築設計功能齊全,實用性強,給人的感覺是緊湊實用,視野開闊。

二、接待領導的基本觀點、態度

雙月園學校的高校長和高中部的張主任(校長)接待了我們,高校長流露出在多方苦苦探索辦學出路後,一無所獲的無奈。他們的觀點是在現有政策下,民辦學校只能每況愈下。校長的態度是悲觀失望。

私立青島白姍學校招辦的一位姓高的同志介紹説,他們是坐等生源,生源相對穩定,師資充足,校長在開拓國際生源市場上下了不少功夫,他們的觀點是民辦學校辦學要精緻,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各方面管理細緻到位,讓每位學生家長滿意,先求精後求多。他們對民辦學校的態度是前景比較樂觀。

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的彭校長和招辦的汪主任接待了我們,他們領導班子年輕充滿活力,思路清晰,校外各方面的關係處理得好,特別是與教育、人事部門的領導相處地好。他們的觀點是,民辦教育有困難,只要廣開辦學渠道,發揮自己的優勢,藉助政府支持,前景雖不容樂觀但也沒必要太悲觀。他們的態度是對前途充滿信心。

三、各自的辦學特色

雙月園學校是**年創建的,佔地560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是省級規範化學校,從幼兒園至高中一貫制。雖然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特長教育活動,但作為他們的特色或優勢是藝術特長生培養,主要是美術生的培養,在美術生大學聯考方面成績比較突出。學生出路基本上還是大學聯考,去年也辦過法國留學班,但藝術生文化成績太差,效果也不是太好。由於沒有明顯的辦學優勢,雖然高中學費已降至1.6萬元,但在校生數還是在下降,已從4千人降至2千人。

青島白珊學校創建於**年,最先是辦了國小,逐漸擴大校舍,滾動發展,先後辦起了幼兒園、國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實行每班28人的小班制,國際部用英語授課,以國外孩子為主,班額為16人,有的班僅有8個孩子。其辦學特色,一是精製管理使每一個學生和家長滿意,二是強化英語,在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二年級開設"雙語教學試驗班",每週英語課達到12-15節,其中外教授課7-9節。試驗班的英語課不僅教授英語語言知識,而且涉及數學、科學、地理、歷史、藝術、計算機等領域。三是國際交流項目多,與美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合作,在白珊學校設立雙語幼兒園,與新加坡TMC教育集團合作,設立白珊劍橋高中,併成為劍橋考試委員會確定的劍橋普通水準考試中心。

白姍學校由於辦學定位準,特色突出,在社會上聲譽較好,招生主要靠家長口碑相傳,生源以青島市為主,雖然收費較高(中國小從2.1萬—2.4萬,國際部3—4萬),在校生數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五個學部穩定在600人左右,由於經過選拔,生源質量不太差。

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創建於2003年,佔地213畝,與新疆大光華學校同由一個投資人所建,是一所集學前班、國小、國中、高一、高二於一體的寄宿制涉外學校,現有在校生約1千人,其中韓國學生約200人。收費情況,國內學生2.2萬—2.6萬,韓國學生3—5萬。在辦好基礎教育的同時,正籌建大學。

其特色除國小國中強化英語外,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高中學生從高一就入新疆大光華學校的學籍,學生去新疆大光華讀高三且在新疆參加大學聯考,享受與當地學生同樣招生政策。二是招收韓籍學生,他們可回國讀大學也可在我國享受更優惠條件讀名牌大學。

四、他們的經驗教訓

1、三個學校普遍認為招生打廣告效果不是太好。有的校長説,招生廣告太多太泛,山東家長已不信招生廣告,他們主要是靠家長和學生宣傳招生。

2、雙月園學校和青島白姍學校認為,從管理和激烈的大學聯考競爭來看,因為高中學生可塑性差,如果學習基礎太差,很難趕上去,聽不懂課,就調皮,難以管理,大學聯考很難出成績,所以辦高中困難更大。

3、雙月園學校強調體育班不能辦,難以管理。藝術生要重視文化課的學習。

4、私立青島白姍學校認為寧願少招學生,也要控制學生的質量,難以管理或根本就可不能教好的學生,情願不要,也不要出現幾年後,無法向家長交待的局面。一旦把學生招進來,就要精製管理,管理到位,讓每個學生有明顯進步,讓每個家長滿意。

5、私立青島白姍學校和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認為招生應以本地市為主。

6、雙月園學校認為,受當前民辦學校教師政策和公辦學校不斷提高教師工資的影響,招聘高質量教師越來越困難,出現了不少民辦學校教師向公辦迴流的現象,教師隊伍不穩,成了民辦學校發展的一大憂患。

7、三所學校都認為,必須要有競爭力的辦學特色,民辦學校才有出路。

考察情況分析

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因素,有國家政策、法制保障環境、學校的辦學資金及運作情況、學校內部管理和主要領導人的決策能力、政府的支持度、高收入家庭對孩子的個性化、高要求的教育需求、周邊地區人們的觀念等,我想從老師、學生、辦學特色三個方面,結合考察幾所民辦學校的情況,分析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有關因素。

一、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教師方面的因素:1)政府對民辦學校教師的政策,特別是教師的編制、各種保險、待遇等,不利於招聘或穩定教師,這是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2)學校與教師的權力和相互制約的不對等性,使教師的權益難以保障,容易挫傷教師的積極性。3)辭退教師缺少必要的監督、約束機制,使教師沒有安全感,難以作長遠打算,容易有臨時思想。4)簽約式的管理機制,過多的制度化、強制性管理,極少的親情化、人文性管理和過少的教師交往性活動,使教師有一種總是在路上的感覺,沒有歸屬感。5)重人治、輕法治,重管、輕理,缺少民主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差。6)教師年老後或體弱多病等原因,或者與青壯年教師相比逐漸失去競爭力,難以勝任一線工作,學校一旦不願與之續約,年長教師的去向難以預測。所以,因為沒有政策或制度保障,教師對將來感到迷惘後怕,普遍有後顧之憂。7)學生普遍較差的行為習慣、學習成績,和單一的僅看成績的評價方式,使教師難有成就感,自尊心經常受挫,精神狀態不佳。8)個別教師或招生人員由於素質低,或者不善於交往,或者沒掌握溝通交流的技巧,在招生中,不講方式、策略,不分場合、時機,過分迫切地請求家長,近乎於祈求,或者言語失真,講話隨意,損壞了學校的形象,影響了學校的招生。因為在家長的眼裏,教師就代表學校,所以,與家長打交道,不是僅憑學歷高就能説服家長的。9)近幾年國家對公辦學校教師的待遇多次提高,還要繼續提高,民辦學校的高薪待遇已漸漸失去優勢,減少了對公辦學校教師的吸引力。10)政策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和民辦學校本身用人機制的影響及教師本人的原因,使民辦學校教師的流動性過大,掌握學生的情況,沒有連續性,學生難以適應,家長意見很大。

二、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生源方面的因素:1)隨着免費義務教育的逐漸普及,較高收費標準的民辦學校生源受到影響。2)低出生率,青少年人口數量減少,使國小、國中的生源難以保障,相反卻為公辦學校的小班化帶來了可能性。3)高中總體生源雖然暫時還沒減少,但公辦學校的急劇擴招,已出現了供需的大體平衡。加之,國家對職業學校支持力度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生源向職業學校分流。這使高中生源也逐漸出現了不足。4)公辦學名校辦民校的“假民校”,形成了與民辦學校極不平等的競爭格局,嚴重影響、干擾了民辦學校的生源市場。5)隨着公辦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民辦學校硬件設施逐漸失去吸引學生的優勢。6)多數家長投資越來越理智,他們認為,如果僅為了使孩子升學的話,沒必要多花錢去民辦學校學習。7)個別民辦學校,為了利益急於擴大規模,本着“公辦學校不要,我要,只要交錢就要”的思想,沒有把握好生源質量,又缺乏對這類學生的管理經驗,大量不願學習的學生湊在一起,“三人成虎”膽量變得特大,難以管理,秩序混亂,於是出現了規模擴大的快,學生流失的更快的現象。8)由於管理、資金等各種原因,有的民辦學校倒閉了,影響了民辦學校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他們有可能得出民辦學校遲早要垮的結論,從而不願把孩子送到學校來。9)有的民辦學校疏於對學生日常行為和養成性教育,和嚴格的統一的生活管理,學生攀比風氣盛行,或者缺乏濃厚的學習氛圍,甚至出現以強欺弱,拉幫結夥的現象,在社會上造成不好影響,許多高收入的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不願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10)地方保護主義限制了公辦學校學生報考民辦學校。有的地區規定,如果學生報考外區縣或民辦學校,就不算畢業學校的升學率,老師沒有獎金,並且要追究領導的責任。

三、辦學特色在民辦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許多民辦學校除了校園建設各具特色外,教育理念、課程設置、管理模式、教育方式等仍然是千校一面。道理非常簡單,既然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教育基本相同,如果家長僅為了讓孩子有學念、能升學,家長為什麼多花錢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呢?

一提質量立校,可能有人會認為質量就是考試成績,於是兩眼緊釘住學生的成績,而沒有先解決學生願學的問題或沒有弄明白學生不願學的原因。分析民辦學校的生源狀況,讀得起民辦學校的多是家庭富裕、條件優越的孩子,通常他們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學習基礎都普遍較差,如果單純與公辦學校比學生的學習成績,民辦學校沒有優勢,而實事上,有的民辦學校教學成績已相當不錯了,大學聯考成績可謂輝煌,而絲毫沒有給招生帶來新的變化。

如果單靠文化課成績立校,民辦學校通常要付出巨大的經濟待價,因為招好教師不如招好學生出成績快,所以花錢買好學生的做法,被許多學校採用,這樣即使出了成績,也難以得到社會認可。如果優惠生的比例過大,會大大增大辦學成本,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一般學校難以運用。況且,質量立校的提法,適於任何學校,只具有普遍意義,缺少針對性和指導性。所以,民辦學校不但要以質量立校,更就應該以特色發展。要有鮮明的、具有競爭力的、區別於一般學校的辦學特色,其辦學特色一是公辦學校沒有的或難以做好的,二是公辦學校雖然有,但水平很低,我們能做得更好,三是要適應時代或國際發展的需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適度超前性。四是眼睛既要向內,挖潛自身優勢,又要向外擴展尋找可利用或合作的資源,既要面向國內又要面向國際。把自身的優勢和市場及家長的需要結合起來。

學校發展策略

回顧我校的發展,我們的辦學優勢,一是集團雄厚的資金支持,二是學校內部的規範管理。我們還應進一步改善現有工作,把各項工作做精做細做精緻,做好每一細節,辦精品學校,同時,依託集團財力支持和良好的國內外聲譽,挖掘和培植我們的優勢,注重特色建設,廣開辦學渠道,提高辦學效益,給集團以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

一、完善教師的評價方式,不但要看教師的教學成績,更要看教師的教育服務的態度和質量、家長、學生的滿意程度,制定綜合、多元的評價體系,改變單一的關注分數而使教師在分數面前不斷感受失敗的現狀,使教師自覺地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綜合發展,使每個教師都令家長滿意、受學生歡迎。我們應關注學生的成長,更應該關注教師的生存狀態、發展需要。成功每一個學生,更要成功每一個教師,教師工作狀態決定了我們的教育質量。

二、招聘老師、招收學生要嚴把入門關。招聘教師要注重考察教師的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和責任心及與學生的溝通能力,在管理水平和知識水平上要優先考慮管理水平。招收學生不能採取“人家不要的我要”、“人家不收的我收”,而是要慎重選擇,講究起點,講究可塑性,難以管理或根本教育不好的學生,寧願拒收,也不要事後再開除。教師一旦錄用、學生一旦錄取,就要擔負起培養教師、教育學生的重任,辭退教師、開除學生要特別慎重,特別是本地區的教師和學生尤其要注意,他們離校後的言論對學校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抵消了廣告宣傳,直接影響了招聘、招生工作。

三、對要求轉學的學生要努力做好工作,對非正常轉學的學生,學校要有專門人員,調查清楚學生轉學的真正原因,及時發現我們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改進我們的工作。

四、努力構建“家校共同體”,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繫,通過讓家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參與班級活動等形式,使廣大家長的權利得到尊重。把學校的管理、優勢、取得的成績、辦學方向等,以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幫助家長較全面的瞭解學校、瞭解公司。經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及時改進我們的工作,以滿足他們對孩子的個性化的教育需求。要善於發揮各行業家長的作用,宣傳學校、宣傳招生,減少招生廣告的資金投入。

五、樹立學校家庭化意識。全日寄宿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像父母一樣教育、管理、照顧、服務於學生。增強學生生活區的管理力量,增大管理力度,提高生活教師的招聘條件,加強對生活教師培訓。多與學生溝通、交談,瞭解學生的思想,體會學生對發生在身邊事的感受,扮演好家長角色,幫學生解決交往、自理、自立等方面的問題。對學生施以真情真愛,把學校辦成充滿着和諧與温馨的家園,增大對學生的吸引力。

六、加強與社會各方面的聯繫,處理好各種關係,把宣傳、溝通交流等工作平時做好。一是加強與政府聯繫,特別是人事部門的聯繫,取得他們的支持。二是加強與教育部門,特別是業務主管部門的聯繫,得到他們的智力支持。三是加強與提供生源的學校聯繫,開展多種互惠互利的活動,有針對性地宣傳學校。四是加強與家長的聯繫,以家長的親身體會,宣傳學校,藉助家長的力量幫助招生。

七、發揮我們機制靈活、家長資金充足的優勢,為學生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組織學生參加普文普理大學聯考、藝體特長大學聯考、自主招生、保送、優先錄取等基礎上,為學生創設更為廣闊的成才出路。

1、利用中國小一貫制的優勢,在英語教學方面辦出特色,探索雙語教學的途徑,力爭向外語學院保送學生,為學生出國留學克服語言障礙,在雙語教學方面走在前頭。

2、融合東西方教育思想精華,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奠定基礎,採取與國外機構聯合辦學、吸引國外孩子入學、送孩子去國外留學等多種形式,廣開辦學渠道,精心打造我們的辦學特色。

中國正逐漸走向世界、世界越來越需要中國,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突出,國際經貿關係日益繁榮,在發達國家形成了瞭解中國、學習漢語的熱潮,世界急需既有專業知識,又精通兩個貿易國語言的人才,這為我們立足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材提供了可能。

招收與我國經貿關係密切、廣泛的發達國家的學生,這是提高辦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外籍學生的收費標準高,又不受我國大學聯考制度的約束,我們可以細化學校內部管理,以靈活多樣的課程設計和針對性的生活管理,滿足外籍學生特殊的教育需求,適應他們的生活需求,吸引並留住外籍學生。

八、建議在四個學部的基礎上,成立國際部。主要負責出國留學、培訓外籍學生語言、管理雙語教師等工作。

九、借鑑許多教育集團的做法,可以在穩定基礎教育的同時,擴建高等教育,建議集團創建外語學院,理由為,一是語言教育需要的硬件設施少,無需像理工科那樣在實驗室建設方面需要大的投資。二是外語教師相對好聘,學生也容易畢業,比開設其它專業相對容易。三是以英語為主,可以開設多種小語種,滿足語言教育的多元需要。四是面向外籍教師、學生,實施漢語培訓,滿足外籍人員的漢語學習需要。

學校考察報告 篇八

三月二十五日,我校派主管教學校長和教務處、招生處主任等一行十二人赴商都職校考察學習。在商都職校張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先後觀看了學校的升旗儀式、參觀了學校教學樓、實訓樓、農機實訓場地,同時聽課二十一節,整體感受到商中校園整潔、有序、出操迅速規範,學生彬彬有禮,教師儀表大方,教學務實有效,彰顯出學校的嚴格管理和良好的教學氛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通過參觀考察,我們深切感受到商都職業中學發展變化,也學習到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可謂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一、商都職業中學的基本情況

烏盟商都職業中學組建於1998年秋,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現有教職工244人,在校生2248名,45個教學班。開設有建築、機電、汽車駕駛與維修、醫護、美工、財會、旅遊、農學、化工、幼師、採礦、焊接、計算機十三個專業,是烏蘭察布市辦學規模最大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大學聯考成績從20**年起連續九年蟬聯全市冠軍,對口二本升學率達53%以上。2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年-20**年連續四年被烏蘭察布市教育局授予“育才獎”。

二、商都職業中學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1、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社會集資辦學,基本形成了“學校和社會一體化”辦學模式。學校主要堅持以大學聯考升學為宗旨,立足大學聯考質量,滿足百姓願望,調整專業設置,完善學校管理,確立了政府支持,社會集資辦學的“學校和社會一體化”辦學模式,提升了社會聲譽,提高了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滿足了百姓願望。商都職中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通過社會集資,商業化運作的方式,先後集資蓋起了公寓樓、實訓樓、食堂,為學校的發展奠定的強有力的基礎。

2、師資隊伍建設與激勵機制緊密相連。商中不惜重金大量引進人才,學校244名教職工中,職高部正式教師只有40餘人,其餘教師全部是聘用的專業教師,月薪大約在5000元以上。學校絕大部分教師是聘用的,為此學校管理制度逐步規範嚴格,實行與教師簽訂責任書、招生及學生鞏固與教職工待遇掛鈎辦法、教職工量化考核辦法、考勤制度、班級工作考核細則、大學聯考獎勵辦法、宿舍管理獎罰等一系列措施,所有的制度中基本原則是以獎代罰,既體現人文關懷又極大的激發了教師工作積極性,既強化引進環節向社會廣納賢才,同時注重校內教研學習。

3、學校主要堅持以大學聯考升學為宗旨,立足大學聯考質量,滿足百姓願望。去年他們的二本升學率為53%,其中去年職高區外本科共招8人,商都職高走了5人。商都職校教職工子女80%以上在本校上職高,全縣會考中等以上的學生到職校就讀的很多。去年本校團委書記的女兒以709分的成績考入西北農林。

4、實行春季招生時,烏蘭察布市政府出台文件,凡不參加會考直接去職校註冊的學生,算鞏固率而不計入會考人數。商都職校今年春季招生達520多人。本校國中畢業300人,其中260人不參加會考而到高中部直接註冊上課,這樣這些學生在職校的學制就是三年半了。

5、專業設置科學合理,科學編班兼顧公平。學校依據大學聯考設置專業13個,依據教學實際按照文化課分班,大膽嘗試高一文化打基礎,高二分班學專業,高三強化抓複習。這樣做既夯實了學生的基礎,又解決了教師不足的問題,還兼顧到了教學分班不均的問題,科任教師得以公平競爭。

5、深化用人機制,調動一線教師積極性。按照“科學設崗、宏觀調控,優化結構、精幹高效,按崗聘用、規範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實現了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教師激勵機制簡單有效,傾向一線教師的考核辦法,大大激發了教師工作積極性,教師不願當幹部,一心撲在一線教書。

6、商都職校的管理嚴、細、實,教師工作量大。他們成立了陣容龐大的督導處(其他處室人很少),每節課對學校的各方面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彙總得出每個人的月考核係數,作為發放超工作量的依據。

三、考察學習的幾點體會

1、辦學理念前衞,學校領導班子團結、穩定、有力量。學校集資辦學、高薪聘用專業人才、教師考核量化激勵機制的理念,為學校發展創造了先機和活力。學校領導班子十四年不換,為學校長遠發展建設了一支穩定而同心同德的有經驗的教師隊伍。

2、內設機構、內部管理、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到位。學校機構設置合理,精幹高效,工作職責明確,相關制度健全。真正實現了多勞多得、優勞優酬、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的分配原則,並向教學一線傾斜,使崗位津貼的激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激發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嚴格的學校管理煥發了活力。學校管理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執行到位,收效顯著,增強了學校活力。教職工考核制度傾向一線教師公平合理,福利待遇與考核掛鈎;學校專門設立了督查處,對班級學生違紀情況和教職工上班上課情況進行督察和考核,把考核結果作為教職工津貼發放、評先評優、晉職晉級和年度聘任的依據。

4、專業設置科學合理,科學編班兼顧公平。學校依據大學聯考設置專業13個,依據教學實際按照文化課分班,大膽嘗試高一文化打基礎,高二分班學專業,高三強化抓複習。既將學生基礎夯實了,又解決了教師不足的問題,又兼顧到了教學分班不均的問題。

5、政府的大力支持激發了動力。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政府財力增強,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商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職業學校招生普遍困難的情況下,商都縣政府、教育局對商中的招生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把職高招生劃撥任務納入學校校長考核,實行春季招生,走在普通中學之前,這樣既保證了學校的生源數量,又有效確保了生源的質量,為學校有發展創造了好的基礎。

四、我校的現狀

1、社會上重普教、輕職教觀念根深蒂固,職教辦學難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就我旗來説,由於受到傳統觀念、應試教育等影響,社會對職業教育存有偏見,社會上重普高,輕職高,重學歷,輕技能的現象仍較為普遍。讀普高,考名校仍是許多家長和學生的執着追求。加之勞動力市場準入制度的不完善,很多國中畢業生未經職業培訓就能上崗,客觀上對中職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2、職業教育投入不足。一般説,中職學校學生培養成本是普通高中學生的3-5倍,招生成本又比較高。所以儘管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但對旗縣級職業學校來説,仍然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專業教師、“雙師型”教師緊缺。師資隊伍特別是專業教師、實習實訓教師、雙師型教師的培訓、培養還需不斷加強。由於過去我旗職業教師主要以種殖、養殖等傳統涉農專業為主,“雙師型”教師比例低,機電、汽修等專業“雙師型”教師緊缺。

4、重視大學聯考的力度還不夠。

5、我校招生範圍小及中職招生秩序混亂導致學生外流現象嚴重。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需要政府的扶持,需要政府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現在學校發展面臨很大困難,經費短缺,實習實訓設備少、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債務制約着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急需政府化解,學校輕裝上陣才能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還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特別是實習實訓設備的購置,爭取經過3—5年的努力,使我校的機電、計算機應用、汽修汽駕、幼師、財會等重點專業的實習實訓設備達到自治區西部一流的水平。

2、要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培養一批各學科的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對某些緊缺學科的教師,必要時可以通過政府儲備,建立起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以培養和引進為重點,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優秀技術人才到職業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設立中職學校緊缺專業教師特聘專項經費,安排“雙師型”教師培養和獎勵經費。建立職業學校教師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方面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職業學校任教。

3、嚴格招生制度。轉變學校考核觀念,把會考獎勵與職高的入學率與學校的考核,校長的考核掛鈎。爭取旗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探索春季招生模式,使九年級學生提前分流,以保障職高招生。

4、提高辦學質量。力爭考出幾名區外本科,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5、實現高中、國中分區教學。

6、培訓工作還需要政府各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dpj6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