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近代史人物論文(精品多篇)

近代史人物論文(精品多篇)

近代史人物論文(精品多篇)

字近代史人物論文 篇一

《淺談蔣介石》

關鍵詞:蔣介石 性格 對政治生涯影響

摘要: 由於任何時代具體的社會生活都是異常複雜,評價歷史人物是不應有固定的限制或一個適用於萬世不變的公式性的標準的。有的學者説:評價歷史人物,不僅要看其階級性和政治實踐,更重要的還要看個人素質。因為個人素質是由許多條件構成的,如經濟條件、政治條件、家庭教養、傳統道德觀念和知識文化素質等等。眾所周知,在階級社會中,任何個人都是一定階級關係和階級利益的代表者,任何個人的活動,都受到他們所屬的那個階級和社會階級鬥爭形勢的制約與規定。因此,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需要對他們進行階級分析。但僅以階級成份作為評價歷史人物的唯一標準,便極容易否定中國歷史上一切卓越的歷史人物,造成民族虛無主義,不利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幾乎只有統治階級的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中國歷史上對社會進步有過積極貢獻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等等差不多都屬於剝削階級。所以我們在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時應迴避中國傳統道德觀對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消極影響。

鑑於此,本文着重於對蔣介石個人性格的探討,而對眾所周知的關於蔣介石的生平政治實踐不在多費筆墨。

正文:蔣介石簡介

蔣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4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後兼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西安事變後接受抗日主張。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宣佈“引退”,同年敗退台灣後,歷任“總統”及國民黨總裁,1975年4月5日於台北去世。 蔣介石不論是成名之前還是之後,都飽受着生活帶來的折磨,以至於形成他殘暴,孤僻,專橫,狹隘,多疑,極端的性格。

首先讓我們探討下蔣介石的出身,按中國傳統來説蔣介石的出生是受到歧視的。他母親是二婚,當過尼姑,似乎不怎麼光彩。他爸爸是鹽商,在過去也不是什麼光彩職業。這對一個小孩來説就從小蒙上了陰影,很自然的滋生出自卑,孤僻的性格,這也成為蔣遭受人生苦痛,無法正視自己的根由,因為他從心裏就不願接受自己,不願做回真實的自我。

蔣從小頑劣,據記載,奉化有舊曆新正參拜宗祠後分芝麻糖的習俗,但蔣介石小時候不肯按次序領糖,要搶先。經別人阻止後,竟倒地弄得滿身污泥,然後往人羣中亂鑽,別人只好讓他先領。又據蔣介石同學蔣周蘭的女兒玉英説,蔣介石在私塾讀書,不守規矩,遭塾師打手心,但還未打着,就已倒地打滾哭鬧。他哥哥因為同他不是一個媽媽生的,對他媽媽非常不孝。據他養子蔣緯國晚年説,蔣在四五歲時,曾經誤將取暖用的『夾爐』當成坐的『板凳』,致使他的臀部和陰囊都受到了嚴重的灼傷,後來為了止痛在其陰囊上塗沫了豬油,因為狗的咬傷,喪失了生育的能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蔣的心靈,給遭受創傷的心又撒上了一把厚厚鹽。

蔣不斷遭受着來自家庭內部的折磨,家庭的矛盾讓他變得暴躁,多疑。據他養子蔣緯國晚年説,蔣懷疑毛福梅有外遇,一次抓住毛的頭髮,將毛從二樓拖到樓下, 毛向他跪下,請求不要將自己趕離家門,他還又踢又罵。他的小老婆姚冶誠好賭,他天天同姚吵架,氣不過就經常在日記裏咒姚為何不死。對於小舅子宋子文也特別討厭, 經常懷疑他居心不良,罵他跋扈,少年得志;罵姨夫孔祥熙是頭豬,罵外甥孫科是阿斗。

由於封建傳統的影響,蔣介石過早的成家,1901年,奉蔣母之命,14歲的蔣介石與鄰村女子毛福梅,在老家浙江省奉化縣溪口結為夫妻。毛家一邊務農,一邊經商,在當地算是殷實之家。毛福梅的兩個哥哥也進過學堂,讀書識字。但毛家以傳統女性的標準管教女兒,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毛福梅裹着小腳,還不識字。她又比蔣介石大5歲。此時的蔣介石,已讀過9年書。兩人無論在年齡、思想還是在感情上差距都很大,這也就造成了蔣的婚姻悲劇,從此蔣也就開始走上了逃離的道路,逃離自己的現實生活,逃離與自己沒什麼感情的妻子,以至於後來毛福梅遭遇日軍轟炸身亡,蔣介石依然可以與日本人狼狽苟且! 不幸的婚姻,不幸的家庭,更易讓從小就走在社會邊緣的人走向孤僻,走向極端,他能讓人在某些特殊時刻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而一旦自己發跡了,有了機會便會想方設法置仇敵於死地。這就是一個變態的心理,在遭受不斷的創傷後的變態!

1921年前,戴季陶作為蔣的最好的朋友,其實很看不起蔣。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亂罵」,蔣介石一時激動,閃過與戴拚命的念頭,但他旋即冷靜下來,檢討自己,「彼平時以我為惡劣,輕侮我之心理,於此可以推知」,「我豈可不痛自警惕乎」!1921年9月6日,蔣介石「隨友涉足花叢」,遇見舊時相識,遭到冷眼,自感無趣,在日記中提醒自己交朋友要謹慎,否則就會被引入歧途,重蹈覆轍。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蔣逐漸走向影忍,逐漸變得成熟的過程。

作為一個統帥,最高指揮者,蔣也很常見的有一些與他們的通病,那就是聽不進忠言逆耳,忍不了別人的批評,自以為是。 1943年7月的某日,史迪威日記中記錄了一位中國內閣官員的談話,其中這樣評論蔣介石——“他想成為一名合乎道德的君主,一名宗教領袖,一位哲人。但他沒受過教育!如果他受過4年大學教育,他也許就能理解現代世界的情況,但我們清楚地看到他對此一無所知。他根本不懂。假如他懂的話,情況是會好一些的,因為他想幹好。沒人對他講真話„„沒人。他不愛聽不快的事,於是所有人只講他愛聽的。不可能和他講理„„跟孫中山可以„„但這個人!如果誰頂撞了他,他會勃然大怒。所有人都繞着圈子避開危險和難題。他不瞭解事情的進展情況。他大量發佈命令„„如同雪片一般„„每個人都唯唯諾諾,他從不知道實際上做到了哪些事。他害怕 老百姓,怕人們議論。於是他竭力阻止他們講話。這很愚蠢。這就像是不打死響尾蛇卻又不想讓它發出響動。”他非常偏執。在宜昌事件中一片驚慌。他極為緊張,甚至將茶壺和花瓶摔到來訪者身上。史迪威在與軍政部長何應欽開會時,驚訝地發現蔣竟然沒有與何討論過重要的「索茜計劃」,「顯然,如果何不知道,軍政部裏是沒人知道了,那麼,蔣介石同誰協商呢?同廚師,也許,或是他的夥伴,上帝。這高於一切。這個自大的小東西將決定幾個國家的命運。」他嘲弄、感歎——「這個偉大的獨 裁 者,他讓他的部隊忍飢挨餓,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他[蔣]以為他是主的化身。實際上他是個頑固的小蠢驢。」12月16日,宋美齡宋藹齡兩人當面告訴史迪威,「她們已近乎精神崩潰。不能入睡。梅説昨天夜裏她祈求了他[蔣]。對我説她做了『一切努力,就差殺了他』。埃拉説,他在煩的時候就裝出一副高貴的姿態。」

正是這樣一種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蔣介石的失敗,他還是一個很重視內心的人,自我反省讓他更加要去忍受如潮水般襲來的家庭,工作上的創痛。他比起劉邦他少了廣開言路,少了信任,比其曹操他少了求賢若渴的情懷,少了眾多的謀士,少了獨立自主。註定他會失敗,他無法正視自己,無法從殘暴,孤僻,專橫,狹隘,多疑,極端的性格中走出,因為遭受太多的創傷,出生與家庭給了他沉重的包袱,如果不是宋美齡的鼎力相助,那他更無法面對。所以一個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性格有着極大關係,與生活的背景有着極大的關係!想成就一番偉業,首先要完善個人性格,努力改變自己成長的環境,讓自己融入到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去。這也算是我學習中國近代史人物分析專題這門課的心得體會吧!

參考文獻:

[1]馬勇《50年來的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研究》

[2]吳晗:《論歷史人物評價》,1962年3月23日《人民日報》

[3]簡修煒:《關於歷史人物評價的幾個理論問題》,《史學月刊》1987年第3期

[4]降大任:《評價歷史人物宜用“階段論”》,1983年6月29日《光明日報》 彭明:《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歷史教學》1980年第6期

近代史人物張學良論文3000字 篇二

《歷史轉折中的張學良》

作者簡介:金鑲玉(1992.03-),女,漢,遼寧遼陽人,齊魯工業大學文法學院,14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研究生,方向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摘要:張學良與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比較,他執政時間不算長,總共也只有9年時間,卻經歷了數次重大歷史轉折――東北易幟、中東路事件、調停中原大戰、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等事關中國國家命運的大事變。每一次都與近代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這也因此鑄就了他在20世紀中國歷史上偉大愛國主義者的傳奇地位。在這五次重大歷史事件中,張學良都處於決策核心位置,既是導演又是主角。作為歷史經歷者和創造者,張學良在這些轉折中都扮演着主要角色。在重大歷史轉折關頭,張學良既有成功的壯舉,也有決策的重大失誤。前者讓他頭帶光環,後者卻讓他身背罵名。人們通常用兩件事對張學良的一生做出評價,一個是九一八,另一個便是西安事變。九一八使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後者讓他名垂青史,千秋功罪,在這一刻有了定評。

關鍵詞:張學良;近現代史;西安事變

一、張學良與九一八事變

上大學以前,每年的九一八那一天,都會聽到警笛聲,已經成為了習慣。時光荏苒,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多年,可是曾經遭受過巨大苦難的中國人民一時一刻也不敢忘記那段屈辱不堪的歲月。在每年的9月18日這一天,各地的人們都會舉行撞鐘儀式和拉響警報,以此告誡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尤其是東北地區。作為一個遼寧人,對九一八有着深刻的感慨,由此也就自然而然的追溯到當年九一八事變的主要歷史人物――張學良。

(一)歷史事件回顧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炸燬南滿鐵路並嫁禍中國軍隊,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製造了九一八事變。期間,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大規模入侵我國東北地區,開始了瘋狂的侵華戰爭。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國民黨、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不戰而退,致使東北主要城市淪入敵手。

我們不能忘記日本帝國主義是怎樣統治東北人民的: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後,在政治上,建立偽滿洲帝國,由日本人控制進行實質性統治。同時,還從日本大量移民東北,掠奪農民土地,妄圖改變東北民族成分,變東北為日本國;在經濟上,極力推行“經濟統制”政策,進行土地、礦產、資源掠奪,控制所有軍需物資,使東北經濟成為日本經濟的附庸,為日本帝國主義擴大侵略戰爭服務;在軍事上,為加強殖民統治,不斷增兵東北,兇殘地鎮壓、圍剿以東北抗聯為代表的反日武裝和援抗民眾;在思想上,極力推行愚民政策,控制人們思想,銷蝕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在文化上,篡改中國歷史、地理,強迫學習日語,摧殘中華民族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實行殖民地文化統治。

(二)客觀人物評價

東北的淪陷是“不抵抗主義”造成的,是張學良的重大決策失誤,這是人們普遍的看法。如果實行抵抗,日本關東軍一夜佔領瀋陽、4個多月佔領東北的局面是不會出現的。毋庸置疑,是不抵抗方針才造成了“九一八”東北淪陷的歷史悲劇。

有關“九一八”東北淪陷,傳統觀點是張學良奉行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造成的。自從張學良説是“我下的所謂不抵抗命令”後,事實上”在“九一八”事變前後也確實沒有發現蔣介石發出“不抵抗”指示,但這不等於説沒有制定“不抵抗”的方針。在這一時期蔣介石實行的總方針是“攘外必先安內”,在事變發生前後又有“避免衝突”的指示,直到長城抗戰前,蔣從未發出有關任何抵抗的指示。在外敵入侵的情況下,作為國家最高統帥並不糾正,實際上就是對“不抵抗”的默認。因此,蔣介石雖然沒有直接發出“不抵抗”指示,但他仍是“不抵抗”的第一責任人。

張學良為什麼會實行不抵抗政策?一是,對日本發動侵略的形勢、目的估計不足,判斷錯誤。二是,對東北軍自身實力估計不足,他消極地汲取中東路戰爭的教訓,認為沒有全國的支持,東北軍不足以對抗外敵,他最早提出全國抗戰論正是這種思想的反映;三是,他這個時期身體不好也影響了他個人意志的形成;四是,聽命於中央“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張實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這四點導致他最終實行“不抵抗”政策。關於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有自覺實行與被動地執行的不同看法,這雖然存在程度不同的判斷。而實際上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實行不抵抗政策,張學良作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地區的封疆大吏,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他是難辭其咎的。

九一八事變使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張學良對蔣介石的妥協政策深感不滿,與蔣介石逐漸有了分歧,為後來的西安事變埋下了導火索。

二、張學良與西安事變

談中國近代史,離不開國共兩黨,而研究國共兩黨史,離不開西安事變,因它是兩黨關係的轉折點。西安事變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後還在打內戰的局面,是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戰的轉折點。同時,西安事變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分水嶺”,它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由此拉開了中國從長期內戰到全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序幕。

總之,張學良兵諫西安,再次扭轉中國歷史的走向,成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正是因為這一點,張學良在東北人心中的形象很高大,永遠都是“少帥”,是東北人的驕傲。

(一)歷史事件回顧

九一八事變後民族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全國人民普遍要求抗日救亡,而蔣介石卻頑固地堅持剿共內戰政策,並要張學良及東北軍去執行。張學良經多次力諫無效後,只有選擇兵諫這一途徑,其目的為了結束內戰、實現全民族的共同抗日。張學良判斷國內政治始終是以對國家、民族、民眾有利為準則。事變前,他由於不滿意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已經與共產黨建立了聯繫,並達成逼蔣共同抗日的共識。發動事變也是出以逼迫蔣介石領導全國抗戰為目的。事變發生後立即公佈“八項主張”,向國人闡明這一政治觀點,並約共產黨派人到西安共商國是。在形勢錯綜複雜、談判極其困難的情形下,他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在共產黨人周恩來的協助下,最終使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二)客觀人物評價

從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上看,西安事變是蔣介石逼出來的;從張堅定地實行和平解決事變的行為上看,張學良是為了國家大局考慮的;從張親自送蔣回南京來看,張學良已經做好了自我犧牲的準備,最終以他個人失去半個世紀的人身自由為代價,換來國內的和平和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出現。

西安事變使10年內戰的局面停止了,使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願望得以實現,一場全國規模的抗日戰爭是從這裏開始得到充分體現。西安事變使國共兩大政黨結束相互對抗,再次合作,共同領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並取得偉大勝利。西安事變確定了張學良在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歷史地位。

三、結語

張學良的傳奇一生為人們津津樂道,至今仍然是東北地區的佳話,儘管他的一生譭譽參半,但是總體上説來還是功大於過。他一生都為中華民族的利益所努力奮鬥,為此他花費了自己的家庭、財產、整個東北軍集團和他自己的自由,他自己的一切的一切。張學良是現代愛國主義者的典範,儘管愛國主義征程中也有過挫折,但暇不掩瑜,他為祖國和平統一,為東北的建設,為抗日復土的民族解放大業所立下的豐功偉績,以及那種心地純潔的愛國主義和舉世罕見的犧牲自我精神將永垂青史。(作者單位:齊魯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唐德剛,王書君。張學良世紀傳奇口述實錄[M]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23)

[2] 薛峯。論張學良的和平統一觀[J]東北大學學報,2007(1)

[3] 肖建傑。論張學良的國家復興觀[J]延安大學學報,2005(24)

字近代史人物論文 篇三

《孫中山先生》

摘要: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之父,他於1895年的廣州起義真正開始了革命活動,直接採取了武裝鬥爭的形式來進行反清革命,並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革命黨”的旗幟。1905年孫中山建立了同盟會,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確定為革命政綱,在《民報》上提出了提出“三民主義”學説,即“民族、民權、民生”,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打響,並取得革命的首次勝利。為此,辛亥革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抹。

關鍵詞:民主革命、同盟會、辛亥革命、復辟、護法運動

引言:孫中山本人曾經講過:革命是萬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

正文: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又是卓越的革命實踐家。為了實現中國的自由、獨立和富強,他不辭辛勞,奔走顛簸,跑遍整個世界。他的思想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老一輩革命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孫中山先生也並不是天生的革命家,他的思想經歷了一個從改良到革命的轉變過程。 1894年的孫中山,思想上還很搖擺,處於革命與改良的十字路口。他曾經上書李鴻章,提出了一個發展工商業、改革教育制度和選拔人才制度的理想藍圖,用他的話來説就是要做到“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這個主張顯然是温和的社會改良主張。遺憾的是,李鴻章對孫中山的上書態度極為冷淡。甲午戰爭中國一敗塗地,孫中山非常失望,他看到清政府的腐敗已經無可救藥,意識到不推翻這樣腐敗的政府,是難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在和平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的情況下,在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孫中山才斷然決然地起來革命。由此放棄對清政府的幻想,毅然決然走上革命的道路。“吾因愛平和而愈愛革命,何也?革命、平和。兩相對待;無革命,則亦無平和,腐敗而已,苦痛而已。”這是孫中山內心的真實寫照, 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個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的團體——興中會。孫中山起草的興中會章程,明確揭示了中國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他在1905年成立同盟會時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革命主張。1895年的廣州起義,因為事先泄密,這次起義以失敗告終。陸皓東等多位重要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這是孫中山用革命的手段來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理想的第一次。同年11月,孫中山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 從此,孫中山真正開始了革命活動,直接採取了武裝鬥爭的形式來進行反清革命,並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革命黨”的旗幟。

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再度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確定為革命政綱,並將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他在《民報》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説,即“民族、民權、民生”,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而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進行國民革命,舉所誓之四綱,力圖創立“中華民國”,並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序。

1907年 5月22日,由孫中山指派許雪秋及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領導發動的潮州黃岡起義爆發,因寡不敵眾,力戰6日而敗;27日下午,起義軍宣佈解散,總指揮陳湧波、餘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自1907年7月至1911年,孫中山多次授命其他革命同志,在全國各地發動起義,甚至經越南親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最終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才再度踏足中國國土。 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花在旅途之上,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僅在1907年至1911年間,就領導革命黨人連續組織了8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反動統治,鼓舞和激發了廣大羣眾的革命熱情,培養和鍛鍊了大批幹部,推動了革命形勢的向前發展,加速了清王朝覆滅的到來。直至1911年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全世界。武昌起義,革命才取得第一次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紛紛響應。它敲響了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覆滅的喪鐘,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這槍炮聲留給後輩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也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文化財富,更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為此,辛亥革命被傳誦至今。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的卓越貢獻和光輝的業績,這場革命所產生的偉大而深遠的影響,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它所留下來的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也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它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意義,它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永載史冊,彪炳千秋。

儘管從根本上來説,辛亥革命是失敗的,但它依然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專制是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制度,所要創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儘管困難重重,歷盡艱險,但革命先驅者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嘔心瀝血,努力發掘那些曾經在數千年漫長歲月裏凝聚、團結、鼓舞、振奮億萬國人的經濟、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質的各種積極因素,以此來喚起“我同胞之國民”,共同救亡圖強, 通過艱辛的奮鬥終於達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遭受剝削壓迫、貧困苦難的根源,它嚴重地阻礙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到了近代則大大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奴役。徹底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是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統治下極端貧困和落後狀態中解放出來的前提。在民族危亡嚴重時刻的二十世紀初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提出推翻清朝專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主張,這就開闢了幾千年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開始了近代中國人民鬥爭的新階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下的是一種敢闖、敢幹、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一種寶貴的人文精神。參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羣以近代知識分子和思想進步的資產階級為主導的愛國進步羣體,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懷着一心救國赤子情懷,投身到民主革命當中,發動了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表現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風,給人們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在短短的三個月內,頒佈了三十幾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陽曆,限期剪辮子,廢除跪拜,禁止纏足,禁止吸食鴉片,禁止刑訊,銷燬刑具,頒佈一些關於“振興實業,改良商貨”的通告等,無一不帶有移風易俗,革故鼎新,發揚資產階級的民主精神。用孫中山名義公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了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權利,雖然主要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毫無疑義是帶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國家根本大法。它的公佈,為人民的民主權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據,大大有利於民主精神的發揚。

辛亥革命失敗後,革命形勢處於低潮。孫中山並不氣餒,繼續為革命事業奔走。他勉勵革命黨入“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1913年8月間,孫中山來到日本召集流亡東京的革命黨人,總結經驗,策劃新的鬥爭。經過積極籌備,孫中山在東京建立了中華革命黨,制定《革命方略》,組織中華革命軍,不斷派人聯絡軍隊,組織武裝反袁鬥爭。當袁世凱完全投靠日本帝國主義,接受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並加緊復辟帝制時,孫中山在日本一再揭露袁世凱的罪惡陰謀,兩次發表《討袁宣言》,號召全國人民粉碎帝制復辟,重建民國。在中華革命黨的參與發動下,國內各省紛紛起義,並發表宣言、通電,形成聲勢浩大的討袁運動,在舉國反對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直到1916年4月,孫中山回到國內繼續領導護法運動。 1924年冬,孫中山扶病北上,發表北上宣言。要求“召集國民會議,以謀中國之統一和建設”。孫中山到北京後,繼續為召開國民會議、反對段祺瑞的賣國政策進行鬥爭。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孫中山因原發膽管腺癌轉移到肝部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9歲。彌留之際,他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孫中山幾乎是孑然一人引進西方民主的火種,他燃起的辛亥革命的烈火,不僅推翻清王朝,而且結束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創建了新生民主共和國,將帝王時代帶到現今世界,實現20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飛躍。他在革命生涯中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與時俱進的膽識,促使他在時局變化的重要關頭,能夠在諸多方面走在時代前列,表現出政治敏感性和革命堅韌性,引領着時代的潮流。他堅持“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國宗旨,但他追求的共和國模式以及革命方法和手段卻不斷變化。他是全面推動中國進入現代化的先驅,是對中國經濟現代化進行總體規劃的開山祖。他提出的和平發展、改革創新、學習外國一切先進經驗和長處,與世界接軌等思想和策略,為中國現代化初步探明瞭道路和方法。他所探求和繪製的中國現代化道路和方案,既反映着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客觀趨勢,反映着全國人民的衷心願望,同時也表達出他對中國現代化的獨特見解。

從孫中山先生的畢生的革命活動中可以得出結論,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之父,是中國現代化的開創人,又是國家統一的堅定捍衞者,也是社會主義嚮往者。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又是世界性的巨人。可以説,孫中山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是無人可以替代,也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就是現在也仍舊帶有啟導和借鑑的積極意義,仍舊帶有開拓未來的潛力。

參考文獻:

《孫中山傳》——尚明軒——文化藝術出版社

《民權與國族》——孫中山——上海遠東出版社

《上海報業:為孫中山革命活動鼓舞與歡呼》——張駿/周楠——解放日報

《文化之旅》 ——王志光——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3rnj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