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範文 >

礦井透水徵兆相關知識及應採取的措施

礦井透水徵兆相關知識及應採取的措施

礦井透水徵兆相關知識

礦井透水徵兆相關知識及應採取的措施

一、礦井透(突)水徵兆

1、煤壁“掛汗”,多成尖形水珠。

2、煤壁“掛紅”,呈鐵鏽色,這是老空積水的徵兆。

3、空氣變冷,煤壁發涼(水的導熱係數比煤巖體大)。

4、採掘工作面出現霧氣,當採掘工作面氣温較高時,從煤巖壁滲出的積水就會被蒸發而形成霧氣,這預示着煤巖壁前方或側面不遠處有含水體。

5、工作面煤巖壁發出水叫聲,含水層或積水區內的高壓水在向煤巖壁裂隙擠壓時,與煤巖壁摩擦會發出“嘶嘶”的聲響,有時能聽到“嘩嘩”的空洞泄水聲,這是突水的危險徵兆。

6、工作面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並出現滲水現象。

7、工作面出現壓力水流(或稱水線),工作面出現呈一定壓力的水流流出(或射出),這表明水源已經較近,應密切注意水流情況。若出現水渾濁,説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則水源尚遠。

8、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有臭雞蛋味,説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區積水。

9、煤層發潮、發暗,煤層變濕。

10、底板鼓起,產生裂隙,裂隙並逐漸增加,由於承壓水作用,使巷道或採掘工作面底板出現鼓起現象。

11、煤壁片幫、潰水、水色發渾。

12、在探放水過程中煤巖鬆軟、片幫、來壓或者鑽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鑽孔噴水和頂鑽。

13、底板湧水,水量由小變大。

上述透(突)水徵兆,在具體透(突)水過程中並不一定全部表現出來,應當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判斷,做到有備無患。

二、不同水源的突水特點

1、工作面底板灰巖水突水特點

採掘工作面壓力增大,發生片幫及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時可達500mm以上)。工作面底板產生裂隙並逐漸增大,沿裂隙或煤幫向外滲水,隨着裂隙增大,水量增加,當底板滲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煤幫滲水可能停止,此時水色時清時濁(底板活動時水變混濁,底板穩定時水色變清)。有時出現頂底板破裂,沿裂縫有高壓水噴出,並伴有“嘶嘶”聲或刺耳水聲,底板發生“底爆”,伴有巨響,水大量湧出,水色乳白或呈黃色。

2、頂板鬆散孔隙含水層突水特點

突水部位開始出現發潮,滴水、淋水逐漸增大,仔細觀察可發現水中有少量細砂,水色時清時混,總的趨勢是水量、砂量逐漸增大,直至出現大量潰水、潰砂;如果隔離煤柱留設過小,工作面頂板冒落後,裂隙溝通鬆散孔隙含水層,湧水量突增並出現流砂,流砂常呈間歇性,水色時清時濁。

3、斷層水突水特點

在斷層附近巖層較為破碎,所以一般會出現工作面壓力、淋水增大現象。斷層水一般補給較充足,多屬“活水”,很少有“掛紅”現象,水味發甜,在巖巷掘進遇到斷層水,有時能在巖縫中見到“淤泥”,底部出現射流現象,水呈現黃色。

4、採空區積水突水特點

採空區積水多屬積水時間長,水中溶解的雜質多,水量補給較差的水源,一般稱為“死水”。其特點是出現“掛紅”,水的酸度大,水味發澀,有大量H2S氣體(臭雞蛋味),突水水勢迅猛,水流速度快。

三、發現透水徵兆應採取的措施

1、發現工作面有透水徵兆時,應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採掘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同時彙報礦調度室,並採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2、在探放水鑽進時,發現煤巖鬆軟、片幫、來壓或者鑽眼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和頂鑽等透水徵兆時,應當立即停止鑽進,但不得拔出鑽桿,應當立即向礦井調度室彙報,派人監測水情。發現情況危急,應當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脅區域的人員到安全地點,然後採取安全措施,進行處理。

3、礦調度室接到水情報告後,應當立即啟動本礦井水害應急預案,根據來水方向、地點、水量等因素,確定人員安全撤離的路徑,通知井下受水患影響地點的人員馬上撤離到安全地點或者升井,向值班負責人和礦井主要負責人彙報,並將水患情況通報周邊所有礦井。

4、礦井應當根據水患的影響程度,及時調整井下通風系統,避免風流紊亂、有害氣體超限。

四、處理井下水災事故的一般原則

1、必須瞭解水災的地點、性質、估計突出水量、靜止水位、突水後湧水量、影響範圍、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

2、掌握災區範圍,如發生事故前人員分佈,井下有生存條件的地點,進入該地點的可能通道。

3、按積水量、湧水量組織強排,同時發動羣眾調查地表水體,排除有影響的地表水體,必要時可採用灌漿堵水。

4、加強排水與搶救中的通風,切斷災區電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聚積和湧出。

5、排水後,要防止冒頂和二次水災事故發生。

6、搬運和搶救遇難者,必須按醫療防護措施進行。

五、避災及自救互救

(一)撤退時的注意事項

1、透水後,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地點、水源、湧水量、發生原因、影響程度等情況,根據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規定的撤退路線,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而不能進入透水點附近及下山獨頭巷道。

2、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固定物體,儘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流,以防被水衝倒、卷跑,並迅速躲避到附近硐室內,拐彎巷道或其他安全地點,防止被水中流動的矸石和木料撞傷。

3、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便礦救援人員能及時發現組織營救。

4、如透水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當水量湧入獨頭上山的下部時,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現場作業人員可以撤到未被水淹沒的上山上部暫避。

6、當透水事故發生後,人員撤離路線受阻時,如出現冒頂和湧水堵塞去路不能冒險強行通過,應選擇安全地點暫避待救。

(二)被圍困時應及時組織自救互救行動

1、當現場人員被湧水圍困無法退出時,應迅速進入預先築好的避難硐室中避災,或選擇合適地點快速建築臨時避難硐室避災,迫不得已時,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間待救。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明顯的標誌。

2、對避災地點要進行安全檢查和必要的維護,支護不好的要利用附近材料進行處理維持。如老窯透水,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須在避難硐室處建臨時擋牆或吊掛風簾,防止被湧出的有毒有害氣體傷害。

3、在避災期間,遇險礦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情緒安定、自信樂觀、意志堅強,要作好長時間避災的準備,除輪流擔任崗哨觀察水情的人員外,其餘人員均應靜卧,以減少體力和空氣消耗。

4、在避災地點進行避災待救時,應用敲擊的方法有規律、不間斷地發出呼救信號,向營救人員指示躲避處的位置。

5、被困期間斷絕食物後,即使在飢餓難忍的情況下,也應努力剋制自己,決不嚼食雜物充飢,需要飲用井下水時,應選擇適宜的水源,並用紗布或衣服過濾。

6、所帶乾糧和礦燈應集中統一分配,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qiyeguanli/g9m1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