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員工思想 >

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精選多篇)

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精選多篇)

第一篇: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

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

摘要:對於分散的虛擬團隊來説,可以發現在團隊生命期內領導者的角色會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團隊成員扮演。研究虛擬團隊一個好的出發點是研究團隊成員不同的任務、領導者、技術在虛擬團隊中所發揮的作用。虛擬團隊為領導能力的重新定義提供了特殊的機遇。

關鍵詞:虛擬團隊;領

導能力;領導者

1.虛擬團隊領導者面臨的問題

虛擬團隊已經成了工作團隊未來發展的方向[1]。迫於向全球市場提供先進的產品與服務的壓力,許多公司都選擇最優秀的項目人才並且不關心其出身如何。與任何團隊一樣,虛擬團隊也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將人們組織起來去完成互相關聯的任務,與傳統的團隊不同,基於全球戰略目標虛擬團隊工作跨越時區、空間和組織邊界,甚至常常是國界。通過使用先進的溝通技術,全球團隊正在培養“合作分離式工作(worktogetherapart)的能力以及在很少見面甚至從未見面的情況下完成指定任務的能力。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組織為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務而使用虛擬團隊,他們通常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如團隊的工作效率以及團隊領導的職責。虛擬團隊可以將關鍵人物組織起來,共同開展工作,這些人也許由於時間或交通費用的限制而不能見面。而且虛擬團隊通過吸收組織外部人員(如顧問、供應商、合作成員等)來擴大組織資源。虛擬團隊還可以僱傭或保留那些不能或不願搬家的最有能力的人。虛擬團隊還可以根據項目要求的變更而動態的改變隊員關係,並避免員工的流失。虛擬團隊還可以促進跨國公司開展廣泛的合作關係,尤其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則更有價值。

雖然虛擬團隊所面臨的一些挑戰與傳統團隊的相似,但是由於必須考慮時間維度和地點維度,所以這些挑戰的難度很大[2]。團隊領導者通常會發現獲得全隊上下對目標的一致認可非常困難,尤其是在團隊成立而隊員又無法見面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則更加嚴重。而且由於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和日常交往,虛擬團隊成員之間缺乏足夠的瞭解,這會頻繁的引起潛在的誤解與衝突的發生。為了克服這種困難,虛擬團隊通常要過分的依賴於使用溝通與信息技術。例如公司局域網、團隊會議電話、電子郵件、視頻會議及各種應用組件來增加團隊成員的相互瞭解。儘管廣泛的應用電子通訊技術促進了電子團隊(e-teaam)的迅速發展。但大多數組織仍然要靠出差和麪對面交往來建立團隊凝聚力。例如尤其是在團隊組建過程中,作為信任建立的主要因素的隊員之間的聯繫以及與團隊成員間的社會化都是組織所關心的問題。

2.虛擬團隊中的信任問題

敏捷信任可以在虛擬團隊成員中產生,並促進團隊共同理念形成。然而這種信任十分的不穩定而且不容易保持[3]。在虛擬團隊中,很難使團隊成員真正的相互瞭解而且有可能對信任水平產生消極影響。個別團隊成員仍會按照從前的習慣開展工作,這對於技術和個人觀念的創新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還存在技術障礙,因為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組織,掌握着不同的技術經驗,所以他們的技術水平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虛擬會議上偶爾的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對於建立團隊關係和挖成團隊任務是非常有幫助的。

虛擬團隊的成員不可能僅僅是將在傳統團隊中的行為移植到虛擬環境中就期望取得成功。例如傳統團隊通常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成員的溝通方式也基本相同。但是在虛擬團隊中,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在團隊成立之初就需要設計明確的溝通步驟。如一家大型飛機制造公司的國際團隊計劃者和工程師不僅是各國家之間的也是不同專家之間的衝突協調者。在交流實踐中清楚的培訓以及對不同文化的相應都是虛擬團隊成功的關鍵。團隊不能僅僅依賴於將成員的行為移植到全新的環境中,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加速虛擬團隊中錯誤的交流以及衝突和突然事件的發生。當信任很難建立、觀點很難表達、成員需要自我領導、溝通常常不明確時,在這種環境中領導能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在導致成功因素的持續研究中關於領導能力存在着不同的觀點。通常領導能力可被定義為一種個人特性,如特殊的行為、不同的風格、權力和影響的類型以及對偶發事件的處理能力。bruceavolioetal.(1999)討論了“全能”型領導能力[4],將前人的許多觀點整合到個人發展中。“全能”型領導能力是指對於工作、領導、追隨者以及為他們的發展開發正確的環境做出全面的思考。由於虛擬團隊的特點是高度自治而非直接控制,所以更相關的領導方式似乎應該是“遠程領導”。將領導能力視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和一個發展的過程有助於思考虛擬團隊的成員是如何影響團隊的發展和團隊行為的。將領導能力視為一個整體的系統意味着個體可以共享且輪流擔任領導的角色。目前關於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研究還很少,而且主要是集中於這一整個系統的某一小部分的研究。不同的研究中所提到的成功因素包括在團隊生命期開始時採取

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提供便利條件、頻繁的溝通、對其他團隊成員瞭解。例如飛機制造公司團隊的教練和地方管理者要使團隊成員保持工作熱情,虛擬的溝通已經成為團隊的常規活動。即使這樣,面對面的接觸仍有助於保持團隊的發展。

3.虛擬環境中的領導能力問題

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包括很多形式。團隊也許有或者沒有指定領導者,但是

為了推動團隊的發展必須有領導行為。不同的個體也許會在不同的時間執行這種領導行為。團隊中也許會存在團隊領導或協調者或教練。名稱不同,形式也會不同,團隊環境和文化也將存在差異。但是對於分散的虛擬團隊來説,可以發現在團隊生命期內領導者的角色會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團隊成員扮演。例如一個開發具有高度創新性產品的虛擬團隊需要在工作過程、項目事務、團隊發展和不同時期技術選擇等方面得到領導。zigurs(1998)認為研究虛擬團隊一個好的出發點是研究團隊成員不同的任務、領導者、技術在虛擬團隊中所發揮的作用[5]。

早期研究發現當虛擬團隊中引入技術因素,那麼團隊會產生一些有趣的行為。早期的研究儘管是關於面對面團隊而非虛擬團隊的,但是卻發現了在團隊中軟件可以完成某些任務包括領導者的任務。因此創造一個豐富的滿意的環境是的軟件能夠對團隊成員所需完成的任務起到彌補甚至是替代作用。

在傳統的團隊中可以從許多方面對領導者的表現進行觀察,包括他們在會議中所坐的位置、辦公室位置和佈局、肢體語言、音調變化、穿着風格等等。在虛擬的環境中這些線索有一些將不存在,而另外一種新的出現方式將會建立,成為遠程呈現,它是一種虛擬實在,能夠使人實時地以遠程的方式於某處出場(即虛擬出場)。此時,出場相當於“在場”,即你能夠在現場之外實時地感知現場,並有效地進行某種操作。其重點是用户在使用計算機協助溝通的環境中的感受。

steuer(1992)從生動性(vividness)和交互性(interactivity)兩個維度對遠程呈現進行了定義[6],生動性是電信媒介所產生的豐富的交流環境的能力,這意味着具有一定範圍的感官上的輸入(聲音、視覺、接觸等)以及信息帶寬。交互性是指用户對他們所使用的電信媒介的形式和內容的影響。人們將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體驗這種遠程呈現。技術能力僅僅是人們體驗遠程呈現的起始點而遠非終結點。通常情況下,媒介越生動交互性越強,團隊成員越有可能體會到遠程呈現。可以將這種遠程呈現的理念應用到虛擬團隊中,來表示每個團隊成員對其他成員的表現的感受程度。團隊成員都要經歷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所以虛擬團隊的領導者需要對某種程度上的遠程呈現具有一定的感受能力。但是與面對面的交往相同,領導能力的效果要受到領導者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在虛擬團隊中頻繁的交流要比傳統團隊更重要。團隊成員之間保持聯繫和遠程呈現遠比穩定的電子郵件聯繫重要。團隊領導者必須指導如何使用生動的具有較強交互性的媒介使得團隊成員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積極性,並能夠採取合適的方式促進團隊的發展。為了感受到某人的存在一個叫自然的方式就是尋找一種與面對面交往相當的技術。事實上,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這種系統,它可以實現人像的實時投影。這些系統往往應用於正式的具有大量觀眾的場合,它能夠保證觀眾對現場的演講者就有一定的印象。但是對於在虛擬世界中使用面對面呈現的替代技術至少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1)這項技術的價位以及質量仍然不是十分合理;(2)尋找現實世界的替代技術遺漏了對整個虛擬交互結構和方式的創新性思考。關鍵是不能希望在全新的環境中對面對面的交往進行完全的複製。這就帶來了第三個關鍵要素:過程以及它是如何對虛擬團隊的領導能力和效果產生影響的。

關於虛擬團隊中的有效過程研究已經具有了較長的歷史,試圖描述如何將團隊過程轉化為團隊結果的模型也越來越成熟。過程與結果具有一定的聯繫。許多團隊行為的研究認為為了提高團隊會議的質量我們能過做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提供會議日程安排,即過程結構。領導者(不論是團隊領導還是集體協調者,或者是外部管理者)往往是這個結構的源頭。在虛擬團隊中,正如上面所述,部分結構是通過技術來執行的,與此同時團隊成員或者團隊領導者有可能促進這種結構的保持。在結構與靈活性中進行平衡也許是虛擬團隊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挑戰。過程結構究竟是什麼,應用目前的工具他們如何對虛擬團隊起到支持作用?首先,現在市場上出現的支持工具可以分為三大類:支持溝通(communicationsupport)、信息過程(informationprocessing)、過程結構(processstructuring)。支持溝通為團隊成員交流信息和想法提供了大量的相似的工具,例如電子郵件、電子頭腦風暴、屏幕演示、在線討論、網上聊天等等。信息過程工具從另一方面幫助團隊評價信息,並主要用於對特殊問題的建模,例如多特性的效用分析、股東分析或者swot分析。過程結構工具各有不同,因為它是通過團隊交互來定義和/或加強團隊過程的。這種工具儘管不如前兩種工具常用,但是對於團隊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站向你推薦)過程結構應該為諸如日程安排、日程執行等團隊活動提供相應的工具。目前市場上很少有組件工具能夠完成過程結構任務,而過程結構是任何虛擬團隊領導過程的組成部分。“會議組件”類中的一些工具可用於日程安排,一個典型的團隊過程應該包括日程安排等問題,如問題定義、信息收集、問題分析、決策評議。這些工具仍未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多數虛擬團隊還是在使用自己比較熟悉的技術。這類工具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常見的項目管理軟件模型是特定活動的起始點,時間期限需要確定,資源也要進行配置。但是項目管理工具的功能往往是集中於團隊可交付使用的產品。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在這種模型中增加與最優團隊交互作用和團隊發展相關的過程部分。過程結構不得不打破靈活性和執行性之間的平衡,團隊領導能力需要打破這種平衡。組件工具應該能夠對每種信息進行分類,例如消息的類型、是否需要回復以及消息發送者的任務等。與此相反,結果越靈活,消息形式越簡單(如電子郵件往往沒有標題,只有幾行文字)。團隊規模越大越難對高靈活度的結構進行管理和維持。用於非結構化過程的非結構化工具很快將變得難於管理。正如面對面團隊,為了取得成功虛擬團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對過程結構進行明確的説明。作為過程結果的一部分,必須意識到隨着團隊的發展團隊過程也需要及時更新,這是團隊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領導能力通常也包含在團隊過程的更新範圍之內。虛擬團隊需要更高的軟件工具來提供無縫的過程結果,領導者需要學習如何使用這些工具。這一部分我們將討論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關於虛擬團隊領導能力的問題及技術。

溝通技術通常是按照其豐富性進行定義的。事實上人們在選擇媒介的時候也是主要考慮其豐富性的。如果所使用的媒介特性能夠滿足團隊工作任務,那麼對團隊績效能夠得到提高的期望也就不足為奇了。關鍵是我們如何定義媒介和任務的這些特點。媒介的豐富性主要是指具有反饋迅速、語言多樣化、個性化、多重線索等特徵。媒介能夠提供這些特徵的能力越強,那麼這個媒介越豐富。一般來説在眾多的媒介中,面對面交往是最豐富的媒介,這也是許多技術工具設計者所追尋的理想目標。對這種媒介豐富性觀點的批評越來越多,新的觀點開始出現。

carlson&zmud(1999)認為媒介的豐富性與人們對交流對象的瞭解程度有關,這包括溝通環境、溝通內容等[7]。也就是説不僅是因為媒介性質本身,還因為使用媒介的環境都會對媒介的豐富性產生影響。這種觀點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使用簡單的電子郵件可以向熟悉的人傳遞如此豐富的信息,以及為什麼與初次見面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取得商業聯繫是如此的困難。另一個取代媒介豐富性的觀點是所謂的媒介同步性。dennis&valacich(1999)認為團隊工作主要包括兩個基本的過程[7]:(1)傳輸,即信息的交換以及試圖理解信息的內容(2)收斂,即對信息交換的意義具有共同的認識。傳輸所需的媒介可具有較低的同步性,而收斂所需的媒介要具有較高的同步性。媒介的同步性是從符號多樣性、一致性、反饋性、演練性和可再加工能力等不同角度進行定義的。其中有些特性與媒介豐富性的觀點相同,而有些則是全新的尤其是最後兩個特性描述了使用者對消息的形式以及內容的把握能力。這些方法對於我們思考技術以及使用技術來優化虛擬團隊績效有何幫助?首先,這有助於我們應對飛速發展的技術革新,特別是那些基礎技術。第二,對於如何將技術能力與團隊特徵以及任務性質很好的進行匹配,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例如從媒介豐富性到媒介同步性的觀念的更新已經不僅僅把技術看作一個單一的連續體而是具有一組特性的集合。其中“一組”表示的是一系列的能力,即與團隊任務和團隊成員共同工作的經驗以及團隊領導能力保持同步。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也可通過技術加以表現;因此為了更好的應用技術領導者和團隊成員必須對技術有所瞭解。特別是與團隊任務相關時,不同的觀念決定了對技術理解能力的不同。對於如何將技術的特殊性質與團隊的特殊任務進行匹配,如何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發展健康的團隊關係和明確的溝通表述都需做出認真的思考。

4.虛擬團隊中領導能力內涵的重新定位

考慮到虛擬團隊成員個人能力的發展,不論你稱它為自我領導、自然領導、共同領導或者是轉換領導,可以相信虛擬團隊為領導能力的重新定義提供了特殊的機遇。領導者的職能歷來都是聽取意見反饋、鼓勵、激勵、獎勵(例如親自會見、表揚、傳統的“拍肩膀”以示鼓勵)。虛擬的環境對這些領導方式提供了全新的界定。領導能力的這些方面加強了團隊關係發展的重要性,因為許多團隊具有保持聯繫或團隊建設的職能。團隊關係在計算機輔助的會議上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研究電子會議的學者發現團隊成員往往十分關注他們的工作而不願花時間來相互認識。也許有人會説在虛擬團隊中關注工作任務要比傳統團隊更重要,因為很難將虛擬團隊中的團隊成員都集中在一起。但是反對意見更加引人注目,他們認為虛擬團隊需要比傳統團隊更注重發展團隊關係,因為虛擬團隊中至少現代的技術還不足以保證成員能夠有充分的見面機會以及充足的交流線索。有效的領導能力能夠對虛擬團隊中的關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當代技術的發展速度以及發展方向是不能預測的。同時也無法知道先進的新技術會如何迅速有效的應用到我們的管理實踐中來。過去的經驗表明技術發展要比我們能力的發展迅速得多。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隨着lotusnotes規模的飛速擴大羣件的觀念開始人格化。但是許多人對這種新型工具的認識和使用僅限於他們所熟悉的方面例如電子郵件或者簡單的信息數據庫。可以説經歷了巨大的文化變革之後人們才意識到lotusnotes實際上是一種合作工具。在文化轉換迅速的組織中羣件使用的革新非常活躍。通訊技術的持續發展有可能使虛擬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發展包括帶寬、無線網絡、聲音輸入、圖像內置、各裝置間的無縫通訊以及自動翻譯等。隨着硬件和網絡的發展,軟件也在得到不斷的創新例如智能代理、過濾工具、數據挖掘等等。這些發展已經不算是最新的了,但是在它們的使用以及可獲得程度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這些技術的發展對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有何啟示?回顧一下遠程呈現,通訊環境變得更加生動和互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遠程呈現巨大的發展潛力有可能減弱虛擬團隊成員分散性的影響。分散性既是實際的也是感覺上的同樣也是觀念上的事物。隨着接口變得更加人性化,也許甚至與實物大小一樣的,媒介選擇是否將不再成問題?虛擬和現實是否會變得相等?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是否與傳統團隊中的領導能力不再有區別?這有問題只有未來能解決,團隊現在仍需要工作。那些宣稱下一次技術進步就可以解決現存所有問題的言論聽起來雖然熟悉但是卻於事無補。新的工具或性能本身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對熟練掌握的工具進行合理的應用問題才能得到解決。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是一個社會系統,象任何一個社會系統一樣它能夠執行某些職能也有可能出現某種意義上的功能紊亂。也許與傳統團隊不同,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不受任何人的控制,但是他的實踐要受到團隊成員以及技術的影響。為了建立健康的相互影響,有幾項工作顯得非常重要:對虛擬團隊中的參與者提供培訓,不要指望傳統團隊中最好的實踐經驗可以直接應用到虛擬團隊中;以團隊建設為起點,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來建立人際關係確保團隊成員和已有的軟件能夠完成團隊任務實現團隊關係的發展;對於每個信息的通訊環境建立統一的標準以減少潛在的錯誤理解的可能性;通過使用合適的過程結構工具將團隊過程結構化,但是必須牢記靈活性,即用户可以按其所需的使用工具;對團隊關係的發展給予特殊的持續的關注;對意外事故做出預期,聽取團隊對意外事故的處理彙報。

《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虛擬團隊中的領導能力及其內涵定位的分析。

第二篇:虛擬建設的由來及其內涵分析

虛擬建設的由來及其內涵分析

1、虛擬建設由來及其應用

virtual construction(vc),可稱為虛擬建設,或虛擬建造,本文對此不加區分,統稱為虛擬建設。虛擬建設來源於兩大方面:

1.1 來源於以虛擬現實(vr)等為核心的現代計算機技術在建築業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起源於美國,是包括圖形/圖像處理、人體器官位置跟蹤、音響處理、交互傳感、網絡通訊及建模技術在內的綜合性極強的高新信息技術,“它為人機交互對話提供了更直接的真實的三維界面,並能在多維信息空間上創建一個虛擬信息環境,使用户具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1].

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工程建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 863 高新技術計劃將 vr 技術列為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此後 vr 技術在我國得以發展。以下是建築業應用 vr 技術取得的一些成果:

graphisoft 公司開發了以“虛擬建築”為核心的 archi cad 軟件,對設計項目的三維計算機模型可視、可編輯、可定義。ahmed f. waly 等人利用虛擬現實建模技術(vr modeling techniques)和麪向對象的 cad 技術開發了集成虛擬計劃工具——虛擬建設環境(vce),該工具可以經濟而逼真地模擬主要施工過程,並可檢驗各種行動方案[2].

二灘電站的展示部分採用了虛擬現實技術,用户可以輕鬆瀏覽二灘環境及大壩的任意一個部位[2].國內在對施工過程中結構的仿真和可視化計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模擬各種施工過程[3].上海正大廣場工程是我國首次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於建築工程的項目。

技術層面的虛擬建設可以在下列方面得到應用:(1)規劃設計階段:採用計算機信息通訊、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人機界面、計算機模擬仿真、虛擬現實等多種技術,可以逼真地展現建成後的項目是否與周圍環境匹配,以優化規劃方案;建立三維虛擬場景,使建築、結構、設備設計協同進行;通過改變視點和光源設計、修改材質等,方便設計師和顧客溝通和評價處於設計階段的各種方案;藉助於 vr 瀏覽器虛擬巡遊建築物各組成部分,從而提高設計效果和設計質量;檢驗建築設計的可施工性等。(2)施工階段:通過虛擬仿真在施工前對施工全過程或關鍵過程進行模擬施工,以驗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或優化施工方案;對重要結構進行計算機模擬試驗以分析影響項目的安全因素,達到控制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可視化施

工計劃進度和實際形象進度等。這些應用都將大大提高建設項目的實施效果和管理效率。

1.2 由虛擬企業引申而來

虛擬企業又稱為虛擬組織、虛擬公司等,本文對此不加區分。

“虛擬企業”一詞由肯尼斯。普瑞斯等人於 1991 年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首先提出。“虛擬企業可以視為一些相互獨立的業務過程或企業等多個夥伴組成的暫時性聯盟,每一個夥伴各自在諸如設計、製造、銷售等領域為聯盟貢獻出自己的核心能力,並相互聯合起來實現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擔,以把握快速變化的市場機遇。”[4]自此以後,關於虛擬企業的理論研究成為管理科學中一個研究前沿和熱點,並已經在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5].

虛擬建設的概念由虛擬企業引申而來,是虛擬企業理論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具體應用。美國發明者協會於 1996 年首先提出了虛擬建設的概念。

國內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歐美髮達國家近年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強建設項目全壽命週期中各組織間的溝通和合作問題上[7],即研究如何利用 3-d cad、4-d cad、vr 等計算機技術將建設項目管理的各項職能進行集成。主要研究項目有:oscon 項目、atlas 項目、space 項目、cavalcade 項目、wisper 項目、osmos 項目、divercity 項目,不少項目已有成果報道等。

(2)目前國內的研究成果有:徐友全做了題為《虛擬建設模式(virtual construction)的研究》的博士,論文從虛擬企業理論出發研究了虛擬建設模式的思想、組織、方法和手段。論文研究的主要創新點是:虛擬建設模式的思想;虛擬建設模式的組織設計原則;虛擬建設模式的組織模型、組建步驟及協調中心的組織和任務;虛擬建設模式信息系統(pis/nt)的概念和功能[5].何清華在《虛擬組織在建築業中的應用——虛擬建設》一文中總結出虛擬組織必須具備的特點,然後提出將虛擬組織應用於建築業的可行性及挑戰性;最後提出虛擬建設的組織模式、特點及對建築業所帶來的意義。彭勇在《虛擬建設——新型的工程項目管理組織模式》中分析了虛擬建設產生的背景,提出了虛擬建設的概念和內涵,並概述了虛擬建設實施過程中信息分類的方法等。

2 、虛擬建設內涵

集成的虛擬建設要點如下:(1)工程項目是虛擬建設的對象和載體,項目建設通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過程來實現,這些過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條產品供應鏈;同時,項目建設過程也是一個價值增值過程,因此也形成一條價值鏈,鏈上的每一環對應着實現價值增值的一項或數項能力。圖中價值鏈上的圓圈即表示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環環相扣的過程,同時也表示實施項目所需的設計、施工等能力。(2)由於科技進步、社會分工細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絕大多數企業不具備項目建設所需的全部專業能力,即只是上述供應鏈中的一環或幾環(如我國鮮有具備設計+施工能力的企業),如果沒有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的協作(分包商可以看作是總包商的協作單位),根本無法完成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部任務。而從市場需求看,顧客對企業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顧客要求企業能提供形成建築產品的全過程服務。因此,為滿足顧客需求,這些企業唯有跨越組織界限,在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業間開展合作,以“虛擬組織”形式來整合和利用外部資源,從而擴展自己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進行組織管理層面的虛擬建設。圖中核心企業可稱為頭腦企業,是智力、知識密集型企業,其技術先進,管理科學,在供應鏈中佔據核心位置;夥伴企業可稱為軀幹企業,處於供應鏈中的其他位置,但能以自己的專業特長為項目實施全過程貢獻力量,是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3)虛擬建設成員可以組成項目聯營體,也可以形成總分包關係,基於合同契約進行合作。為了取得組織管理的成功,應綜合運用各種現代管理技術:如戰略聯盟、並行工程、企業流程再造、優化方法、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並利用可視化、vr 等 it 技術對建設項目管理的各項職能進行集成,增強建設項目全壽命週期中各組織間的溝通和合作,達到高效進行項目管理的目的。(4)對於具體工程項目實施,應藉助於計算機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建模,設計方案優化,可視化設計、施工效果,施工過程模擬,施工方案可實施性檢驗等,即要進行技術層面的虛擬建設。這一層面的虛擬建設建立在現代各項科學技術基礎之上,如:計算機模擬仿真技術,cad 技術,vr 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各種現代設計、施工技術,以及各種集成技術等。

3 、發展建議

目前我國建築業企業實施虛擬建設的狀況是:初步涉及技術層面的虛擬建設,已有應用成果報道;組織管理層面的虛擬建設處於理論研究的初始階段,未見應用成果報道。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1)理論研究重視不夠;(2)與其他行業相比較,建築業利用現代科技成果的步伐緩慢,技術層面的虛擬建設急需大力推廣;

(3)組織管理層面的虛擬建設涉及管理、經營理念,需要增強建設項目全壽命週期中各組織間的溝通和合作,相對較難實施。

針對上述情況,虛擬建設的實現可以從技術層面入手,進而過渡到組織管理層面,最終實現技術和管理的集成。短時期內,我國建築業企業應從技術層面入手,加大現代科技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在工程項目建設中的應用,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同時在企業發展方面,着力發展培養核心能力,特別是要學習、借鑑先進生產和管理的思想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虛擬建設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樑民、劉珍平、張培仁等。虛擬現實在水壩系統中的實現。計算機應用,1999,19(8)。

[2] ahmed f. waly, wslid y. thabet. a virtu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or p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4 (12): 139-154.

[3] 袁向榮、高勇利、卜建清。結構工程及虛擬現實技術。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14,13(3)。

[4] 陳劍、馮蔚東著。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13)。

[5] 陳劍、馮蔚東著。虛擬企業構建與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9)。

[6] 彭勇、邢文。虛擬建設——新型工程項目管理組織模式。建築管理現代化,2014(2)。

[7] anthony er, james mann, khaled-al rasheed, benjamin hays. construction scheduling using 3-d cad and walk-thru.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 2014(1)。

[8] 徐友全。虛擬建設模式的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上海:同濟大學,2014.

第三篇:論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虛擬團隊中的作用

文章標題:論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虛擬團隊中的作用

摘要:全球虛擬團隊是一個分佈在國際間的、為共同目標而工作的組羣,該組羣執行的是非例行的暫時性工作,組羣依靠信息和通訊技術進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在全球性組織中應用ict卻增加了團隊協作的複雜性,並且可能對團隊效能造成影響。

[本站文章文

祕114網,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關鍵詞:信息和通訊技術;全球虛擬團隊;跨國公司

(一)全球虛擬團隊的興起

信息和通訊技術(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多元文化的勞動力以及各種正在急劇變化着的、旨在提高員工參與性的組織結構設計方法使得現代的組織機構正面臨着許多重大的挑戰。在這些新的組織結構設計方法中,最為重要的進展之一是團隊結構(team-basedstructure)的實施。虛擬組織(virtualorganization)(davidow&malone,1992)就是新的有機組織結構方案的代表。虛擬組織的組成模塊是虛擬團隊(virtualteams)(wong&burton,2014)。在跨國組織中,這些全球虛擬團隊(globalvirtualteams,gvts)的成員一般分散在世界各地(lipnack&stamps,1997)。全球虛擬團隊是一個分佈在國際間的、為共同目標而工作的組羣,該組羣執行的是非例行的暫時性工作,組羣依靠信息和通訊技術進行交流和信息共享。

gartner公司的研究表明,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人蔘與到某種形式的遠程電子工作中來(solomon,2014)。一項由mcdonough、kannn&barczak(2014)所進行的實證研究顯示,虛擬團隊的應用正在迅速增加。現代組織對gvts日益廣泛的應用,為傳統的管理理論和實踐既創造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在一個組織中實施團隊結構,特別是建立gvts,所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藉助於gvts,各組織可以將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最佳的專業技能結合起來,而不必顧忌地理位置或者交通運輸的限制,也不必考慮成本費用問題(kirkman、rosen,gibson、tesluk&mcpherson,2014)。這樣,組織在應用gvts的的同時就能接觸到更多的技能,並且可以縮短開發時間。因此人們認為這些團隊能提高組織績效、增進平等交流、提高僱員的參與性。在研發部門,gvts也被用於並行工程,後者有助於企業節省新產品的營銷時間(carletta、anderson&mcewan,2014;bal&foster,2014;bal&gundry,1999;may&carter,2014;may、carter&joyner,2014;pawer&sharifi,1997)。

(二)ict應用和基礎設施在全球虛擬組織中的應用

許多西方學者已經研究討論過ict基礎設施(ict’sinfrastructure)在gvts中的作用(malhotraetal.,2014;may&carter,2014;suchan&hayzak,2014)。一般而言,gvts在團隊成員居住國家的限制下,以及技術基礎設施能力制約下進行工作。suchan&hayzak(2014)強認為ict技術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對於虛擬團隊的成功與否極為關鍵。

系統的基礎設施可以是一項像lotusnotes那樣的合作技術(suchan&hayzak,2014),或者是一項像互聯網筆記本項目庫那種專門為團隊開發的技術(malhotraetal.,2014),或者是一個團隊演示員(teamdemonstrator)(may&carter,2014)。因此,對於任何特定的gvt來説,團隊基礎設施的性質決定了技術採用問題的重要性。當一個gvt依賴於標準的、已被廣泛接受的技術時,技術採用問題就不再必要了。技術基礎設施為gvt成員提供了多種溝通渠道,並制定了規範(malhotraetal.,2014)。

(1)技術採用是許多全球虛擬團隊研究關心的主要問題。

技術採用(technologyappropriation),也就是虛擬團隊對技術的採納和使用,是許多全球虛擬團隊研究關心的主要問題。調適性結構化理論(desanctis&poole,1994)也許是團體和組織背景下應用得最為廣泛的技術採用理論。該模型在majchrzaketal(2014)、maznevski&choduba(2014)以及quareshi(1998;2014)

的研究中隨處可見。不過,他們的研究對上述理論進行了修正,或者對其進行了一些改動,以描述虛擬團隊對技術的採用。

技術採用模型的建立源於對一個成功的虛擬團隊案例分析(majchrzaketal.,2014b)。這個模型反映的是一種結構上的調整,在調整中,通過組羣的技術應用,三種結構來源(技術、組羣和組織環境)的結合過程從既

存結構演變為突現結構。這種結合過程並不是完全線性的,而是牽涉到許多無法予以論證的事件,這往往使失調現象暫時有所增加。但是,在這種的情況下,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技術採用模型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通過採用過程和三種結構的失調,致使團隊增加對技術的使用。隨着時間的增長,團隊將適度地使用技術,在項目過程中,使用水平有高峯也有低谷,但是卻從未顯示出一貫的增長趨勢(majchrzaketal.,2014)。這種理論融合了另外兩個採用模型:一致性模型和調適性結構化理論(desanctis&poole,1994)。而qureshi(1998)認為存在三種類型的適應過程:技術適應、工作適應和社會適應。技術適應是關於技術使用方法學習的。工作適應涉及到各種組織所接受的各種規範和觀念,這些組織與新的行為方式一起進入電子社會空間,而這些新的行為方式是伴隨着相比ftf環境下更加正式的相互影響,以及政治色彩更弱的非正式相互影響而產生的。當價值觀念、規範和觀念隨着時間的發展而產生出來,並且人們學會了依此而行動,社會適應就產生了。

(2)媒體選擇是全球虛擬團隊應用ict涉及的另外一個問題。

媒體選擇(mediaselection)是gvt成員應用ict的另一個問題。如pauleen&yoong(2014)發現,電子郵件充當了虛擬團隊的基礎溝通方式,但是,為了方便起見,虛擬團隊在更加非正式的溝通中使用聊天(icq)作為會話的一種方式。suchan&hayzak(2014)發現,聲音郵件和lotus數據庫是團隊用來進行溝通的主要技術。對視頻會議的迴避可以用缺少良好的技術基礎設施來部分地予以解釋,另外一部分的解釋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團隊成員感到“我們對彼此已經足夠了解,以至於我們不再需要視頻。當珍妮為某事而猶豫不決時,我沒有必要看見她的臉”(suchan&hayzak,2014)。媒體選擇在這個團隊中被視為是一項工作;因此,在每一天開始時都要制定媒體戰略。majchrzaketal.

(2014a)對不同任務下的技術使用作了研究,他假設“當一個分散的虛擬團隊在執行高度模糊的任務時,成員們將更多地使用個人媒體而不是ct媒體(ct-basedmedia);但是當任務模糊程度降低時,成員們卻將更多地使用ct”(majchrzaketal.,2014)。他們發現,就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對於比較含糊的工作,團隊成員傾向於使用面對面媒體和電話,而對於比較常規性的工作,他們更加傾向於使用同步合作技術。然而,團隊成員顯然也有能力適應模糊任務所需要的技術,如在他們工作的第一階段,頭腦風暴是在ftf會議中進行的,而以後卻是通過使用合作技術來實現的。robeyetal.(2014)在一項對使用各種媒體(包括電話、聲音郵件、傳真、電子郵件、視頻會議和ftf會議)的虛擬團隊的研究中,分析了虛擬團隊內遠程溝通媒體的選擇,該研究並沒有使用專用羣件。媒體選擇建立在緊急性強、個人偏好、文件管理以及使用便利的基礎上,但是個人的選擇並不相同。然而,ftf會議對團隊成員的社會聯繫的影響更大。

maznevski&chudoba(2014)對媒體選擇行為的觀測與媒體豐富性理論是一致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找到訊息特徵和媒體選擇之間的確切的一致性,這意味着社會環境在媒體選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團隊結構特徵的影響也非常重要。這些結構特徵是決定組羣過程的結構因素。案例分析中的三個團隊顯示出的結構特徵是:技術(可得性、豐富性、社會存在性、可接受性)、任務(必要的互相依賴性、複雜性)、組織(組織文化、組織結構)和組羣(所跨界限、成員經歷、成員背景)。他們強調,任務的相互依賴性越高,可能發生的溝通事件就越多。另外,他們認為,由於訊息的複雜性增加了邊界、文化、組織和所跨專業的數量,在跨越上述界限時,需要運用更加豐富的媒體。有一項實證研究涉及到64個團隊,其重點在於技術對於團隊績效的影響(barker,2014)。四個團隊使用不同的同步合作技術:僅文本(text-only)、僅音頻(audio-only)、文本加視頻(textwithvideo)以及音頻加視頻(audiowithvideo)。結果發現,文本組羣和音頻組羣的任務完成質量不相上下,視頻與音頻的結合卻提高了團隊績效。

(三)便於理解gvts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ict應用的理論

下面闡述以溝通和信息共享為目的的ict應用的理論,因為這些理論能更好地理解gvts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於團隊成員間以溝通為目的的計算機使用的理論包括媒體豐富性理論(mediarichnesstheory)(daft&lengel1986;daftetal.,1987;lengel&daft,1988)、社會影響理論(socialinfluencetheory)(schmitz&fulk,1991)、社會存在理論(socialpresencetheory)(sproull&keisler,1986)以及社會行為理論(socialactionframework)(ngwenyama&lyytinen1997)。fulk&boyd(1991)對個人和團體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進行溝通的理論作了研究。這些理論並不把icts看成是一種用於完成工作任務的任務技術,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溝通技術,這種技術為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服務,並且是團隊過程的一部分。因此,就像溝通一樣,icts對於過程收益和過程損耗有着極為重要的影響,對於團隊效能也起着明顯的作用。

(1)媒體豐富性理論

媒體豐富性理論認為,一個媒體傳達的信息越多,溝通就將變得越豐富(daft&lengel1986;daftetal.,1987;lengel&daft,1988)。該理論還認為,從本質上講,媒體具有從最貧乏的到最豐富的等級性質:面對面、電話、書面的有特定對象的文件、無特定對象的文件(daft&lengel1986;daftetal.,1987;lengel&daft,1988)。信息渠道容量受四個標準的影響:(1)同時處理多種信號的能力,包括實體存在、聲音的感染力、肢體手勢、語言、數字和圖表符號;(2)建立雙向溝通和接收即時反饋的能力;(3)建立個人焦點的能力;(4)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daft&lengel(1986)以及daftetal.(1987)在傳統媒體渠道的基礎上建立了這一理論,並且他們沒有將icts包括進媒體渠道。但是,他們聲稱,運用相同的標準,根據渠道的豐富性,視頻會議、電視會議以及電子郵件都是可替代的。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管理者們在模糊溝通中偏好豐富型媒體,但是傾向於使用貧瘠型媒體來傳達明確信息(daftetal.,1987),不過一些實證研究的結果與這一理論卻並不完全一致(hollingsheadetal.,1993;ngwenyama&lyytinen1997;suh,1999)。

hollingsheadetal.(1993)修正了該理論框架,並且對任務-技術適配性進行了更加詳細的闡述。他們的任務技術適配性矩陣有兩條軸:第一條代表任務類型;第二條代表媒體渠道類型。在媒體的信息豐富型和任務需求的信息豐富型之間存在多種類型。如果媒體對於眼下的任務來説過於豐富或者過於貧瘠,團體的效率就會降低。這一理論已經部分地經受了實證檢驗,但是修正後的媒體豐富性理論和任務適配性理論卻並沒有得到實證支持(suh,1999)。

媒體豐富性理論是個體層面上的理性選擇行為的解釋,但是一些實證研究結果與媒體豐富性理論卻並不相符(ngwenyama&lyytinen1997)。lee(1994)認為,豐富性和貧瘠性並不是電子郵件媒體的內在屬性。雖然一些研究人員並不贊同媒體豐富性理論,但是媒體豐富性理論還是為人們所廣泛接受。

(2)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模型

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模型的提出,是為了糾正媒體豐富性理論的研究結果偏差(schmitz&fulk,1991)。該模型認為,媒體觀念部分是由社會形成,除渠道自身的特點以外,媒體渠道觀念也影響着媒體選擇。該理論預測,媒體選擇將被個人偏好所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仍然被限制在在社會進程的一定範圍之內。如媒體選擇可能與團體或者組織的類型相一致,就可能被合作者的聲明,以及組織和團隊的技術使用標準所影響。因此,媒體選擇可能並不完全是一個理性的決策,相反,要受到社會準則和進程的影響(fulk&boyd,1991)。該模型將主要在特定的團隊成員中間得到高度同質的應用,在各種團隊中間也會得到多種不同的應用。新成員將被社會化,並適應團隊的技術使用規範,這是社會化進程的一部分。

(3)社會存在理論

社會存在理論是對媒體豐富性理論進行擴展的又一理論。該理論認為,媒體傳達視覺和非語言訊號的能力越強,個人的社會存在性就越高(sproull&keisler,1986)。社會存在指的是在溝通事件中人們相互影響的真實性,它是個人對於溝通渠道的主觀感受。根據每種渠道傳達的社會存在性,各種溝通渠道聯繫成一個閉聯集。這裏,類似媒體豐富性理論,閉聯集的一邊是ftf,另外一邊是書信。

sproull&keisler(1986)着重強調了情景線索的缺乏,尤其是在溝通過程中使用電子郵件的時候。社會存在性理論認為,電子媒介渠道相比傳統的ftf和電話渠道來説更為狹窄。社會情景線索的缺乏、背景(自然環境)的缺乏以及非語言行為的缺乏將同時減少溝通的靜態線索和動態線索。使用電子郵件時,相互作用將變得更加非個性化,更加以任務為導向。為了緩和這種非個性化特徵,運用字符圖釋可以幫助表達感覺和感情,並且有助於增加動態線索。sproull&keisler(1986)還發現,減弱社會訊號對於溝通會起到一種解除管制的作用。確切地説,研究對象高估了它們的作用,也高估了它們所接受的信息的數量。減弱社會訊號帶來的另外一個效應是地位平等化。不過,該研究中也出現了恣意行為(如欺騙、傳達壞消息和違反社會傳統等)。

(4)社會行為理論

社會行為理論是ngwenyama&lyytinen(1997)提出的,他們對羣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羣件所支持的四種行為;通過icts進行溝通僅僅是羣件的應用之一。他們認為,在羣件中存在下述四種社會行為:工具行為、溝通行為、論證行為以及戰略行為。工具行為通過控制、操縱和改造實物造物(如在共享數據庫中生成新的文件),作用於最後結果。溝通行為對成員間共識的達成和維持提供支持,計算機媒介溝通(cmc)為該行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論證行為通過諸如投票系統或者匿名投訴的方式,對目標進行詳細的説明和評估,使團隊在價值觀念和規範上達成共識。戰略行為通過影響組羣行為來達到共同目標,例如對共享數據空間設置准入限制。在工作過程中,羣件在上述社會行為中發揮功用。

(四)ict應用和基礎設施在全球虛擬組織中的地位

雖然組建gvts能帶來明顯的收益,然而這些團隊在溝通中卻面臨着更大的困難。具體而言,傳統的交流機制將會消失或者遭至扭曲,有聲的或者非語言的交流訊號也將被改變(kayworth&leidner,2014)。另外,由於團隊成員分佈在多個時區,後勤工作將更加繁雜;會議和行程的安排將非常困難,這使得gvt成員之間信任感的建立(jarvenpaa、knoll&leidner,1998),以及由虛擬的團隊協作所帶來的孤獨感與冷漠感的克服,成為了gvts面臨的又一難題(kirkmanetal.,2014)。比較而言,虛擬團隊的另外一箇中心問題是互知(mutualknowledge)的建立(cramton,2014)。與保持互知相聯繫的問題包括:交流失敗和情景信息保存失敗;團隊成員間經常性的信息分配不均,這種不均給認識信息重要性和理解信息價值製造了困難。另外一些困難還包括:過程收益最大化和過程損耗最小化,以確保團隊成員同時掌握技術上的和人際溝通的技巧,以及虛擬團隊績效的評估與確認(kirmanetal.,2014)。在組織背景下,應用icts所帶來的好處之一是產生更為強大的跨地域和跨組織邊界的合作能力,不過在全球性組織中應用ict卻增加了團隊協作的複雜性,並且可能對團隊效能造成影響。

《論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虛擬團隊中的作用》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論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虛擬團隊中的作用。

第四篇:論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虛擬團隊中的作用

摘要:全球虛擬團隊是一個分佈在國際間的、為共同目標而工作的組羣,該組羣執行的是非例行的暫時性工作,組羣依靠信息和通訊技術進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在全球性組織中應用ict卻增加了團隊協作的複雜性,並且可能對團隊效能造成影響。

,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關鍵詞:信息和通訊技術;全球虛擬團隊;跨國公司

(一)全球虛擬團隊的興起

信息和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多元文化的勞動力以及各種正在急劇變化着的、旨在提高員工參與性的組織結構設計方法使得現代的組織機構正面臨着許多重大的挑戰。在這些新的組織結構設計方法中,最為重要的進展之一是團隊結構(teambased structure)的實施。虛擬組織(virtual organization)(davidow & malone, 1992)就是新的有機組織結構方案的代表。虛擬組織的組成模塊是虛擬團隊(virtual teams)(wong & burton, 2014)。在跨國組織中,這些全球虛擬團隊(global virtual teams, gvts)的成員一般分散在世界各地(lipnack & stamps, 1997)。全球虛擬團隊是一個分佈在國際間的、為共同目標而工作的組羣,該組羣執行的是非例行的暫時性工作,組羣依靠信息和通訊技術進行交流和信息共享。

gartner公司的研究表明,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人蔘與到某種形式的遠程電子工作中來(solomon, 2014)。一項由mcdonough、kannn & barczak(2014)所進行的實證研究顯示,虛擬團隊的應用正在迅速增加。現代組織對gvts日益廣泛的應用,為傳統的管理理論和實踐既創造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在一個組織中實施團隊結構,特別是建立gvts,所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藉助於gvts,各組織可以將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最佳的專業技能結合起來,而不必顧忌地理位置或者交通運輸的限制,也不必考慮成本費用問題(kirkman、rosen, gibson、tesluk & mcpherson, 2014)。這樣,組織在應用gvts的的同時就能接觸到更多的技能,並且可以縮短開發時間。因此人們認為這些團隊能提高組織績效、增進平等交流、提高僱員的參與性。在研發部門,gvts也被用於並行工程,後者有助於企業節省新產品的營銷時間(carletta、anderson & mcewan, 2014; bal & foster, 2014; bal & gundry, 1999; may & carter, 2014; may、carter & joyner, 2014; pawer & sharifi, 1997)。

(二)ict應用和基礎設施在全球虛擬組織中的應用

許多西方學者已經研究討論過ict基礎設施(ict’s infrastructure)在gvts中的作用(malhotra et al., 2014; may & carter, 2014; suchan & hayzak, 2014)。一般而言,gvts在團隊成員居住國家的限制下,以及技術基礎設施能力制約下進行工作。suchan & hayzak(2014)強認為ict技術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對於虛擬團隊的成功與否極為關鍵。

系統的基礎設施可以是一項像lotus notes那樣的合作技術(suchan & hayzak, 2014),或者是一項像互聯網筆記本項目庫那種專門為團隊開發的技術(malhotra et al., 2014),或者是一個團隊演示員(team demonstrator)(may & carter, 2014)。因此,對於任何特定的gvt來説,團隊基礎設施的性質決定了技術採用問題的重要性。當一個gvt依賴於標準的、已被廣泛接受的技術時,技術採用問題就不再必要了。技術基礎設施為gvt成員提供了多種溝通渠道,並制定了規範(malhotra et al., 2014)。

(1)技術採用是許多全球虛擬團隊研究關心的主要問題。

技術採用(technology appropriation),也就是虛擬團隊對技術的採納和使用,是許多全球虛擬團隊研究關心的主要問題。調適性結構化理論(desanctis & poole, 1994)也許是團體和組織背景下應用得最為廣泛的技術採用理論。該模型在majchrzak et al(2014)、maznevski & choduba(2014)以及quareshi(1998; 2014)的研究中隨處可見。不過,他們的研究對上述理論進行了修正,或者對其進行了一些改動,以描述虛擬團隊對技術的採用。

技術採用模型的建立源於對一個成功的虛擬團隊案例分析(majchrzak et al., 2014b)。這個模型反映的是一種結構上的調整,在調整中,通過組羣的技術應用,三種結構來源(技術、組羣和組織環境)的結合過程從既存結構演變為突現結構。這種結合過程並不是完全線性的,而是牽涉到許多無法予以論證的事件,這往往使失調現象暫時有所增加。但是,在這種的情況下,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技術採用模型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通過採用過程和三種結構的失調,致使團隊增加對技術的使用。隨着時間的增長,團隊將適度地使用技術,在項目過程中,使用水平有高峯也有低谷,但是卻從未顯示出一貫的增長趨勢(majchrzak et al., 2014)。這種理論融合了另外兩個採用模型:一致性模型和調適性結構化理論(desanctis & poole, 1994)。而qureshi(1998)認為存在三種類型的適應過程:技術適應、工作適應和社會適應。技術適應是關於技術使用方法學習的。工作適應涉及到各種組織所接受的各種規範和觀念,這些組織與新的行為方式一起進入電子社會空間,而這些新的行為方式是伴隨着相比ftf環境下更加正式的相互影響,以及政治色彩更弱的非正式相互影響而產生的。當價值觀念、規範和觀念隨着時間的發展而產生出來,並且人們學會了依此而行動,社會適應就產生了。

(2)媒體選擇是全球虛擬團隊應用ict涉及的另外一個問題。

媒體選擇(media selection)是gvt成員應用ict的另一個問題。如pauleen & yoong(2014)發現,電子郵件充當了虛擬團隊的基礎溝通方式,但是,為了方便起見,虛擬團隊在更加非正式的溝通中使用聊天(icq)作為會話的一種方式。suchan & hayzak(2014)發現,聲音郵件和lotus數據庫是團隊用來進行溝通的主要技術。對視頻會議的迴避可以用缺少良好的技術基礎設施來部分地予以解釋,另外一部分的解釋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團隊成員感到“我們對彼此已經足夠了解,以至於我們不再需要視頻。當珍妮為某事而猶豫不決時,我沒有必要看見她的臉”(suchan & hayzak, 2014)。媒體選擇在這個團隊中被視為是一項工作;因此,在每一天開始時都要制定媒體戰略。majchrzak et al.

(2014a)對不同任務下的技術使用作了研究,他假設“當一個分散的虛擬團隊在執行高度模糊的任務時,成員們將更多地使用個人媒體而不是ct媒體(ctbased media);但是當任務模糊程度降低時,成員們卻將更多地使用ct”(majchrzak et al., 2014)。他們發現,就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對於比較含糊的工作,團隊成員傾向於使用面對面媒體和電話,而對於比較常規性的工作,他們更加傾向於使用同步合作技術。然而,團隊成員顯然也有能力適應模糊任務所需要的技術,如在他們工作的第一階段,頭腦風暴是在ftf會議中進行的,而以後卻是通過使用合作技術來實現的。robey et al.(2014)在一項對使用各種媒體(包括電話、聲音郵件、傳真、電子郵件、視頻會議和ftf會議)的虛擬團隊的研究中,分析了虛擬團隊內遠程溝通媒體的選擇,該研究並沒有使用專用羣件。媒體選擇建立在緊急性強、個人偏好、文件管理以及使用便利的基礎上,但是個人的選擇並不相同。然而,ftf會議對團隊成員的社會聯繫的影響更大。

maznevski & chudoba(2014)對媒體選擇行為的觀測與媒體豐富性理論是一致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找到訊息特徵和媒體選擇之間的確切的一致性,這意味着社會環境在媒體選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團隊結構特徵的影響也非常重要。這些結構特徵是決定組羣過程的結構因素。案例分析中的三個團隊顯示出的結構特徵是:技術(可得性、豐富性、社會存在性、可接受性)、任務(必要的互相依賴性、複雜性)、組織(組織文化、組織結構)和組羣(所跨界限、成員經歷、成員背景)。他們強調,任務的相互依賴性越高,可能發生的溝通事件就越多。另外,他們認為,由於訊息的複雜性增加了邊界、文化、組織和所跨專業的數量,在跨越上述界限時,需要運用更加豐富的媒體。有一項實證研究涉及到64個團隊,其重點在於技術對於團隊績效的影響(barker, 2014)。四個團隊使用不同的同步合作技術:僅文本(textonly)、僅音頻(audioonly)、文本加視頻(text with video)以及音頻加視頻(audio with video)。結果發現,文本組羣和音頻組羣的任務完成質量不相上下,視頻與音頻的結合卻提高了團隊績效。

(三)便於理解gvts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的ict應用的理論

下面闡述以溝通和信息共享為目的的ict應用的理論,因為這些理論能更好地理解gvts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關於團隊成員間以溝通為目的的計算機使用的理論包括媒體豐富性理論(media richness theory)(daft & lengel 1986; daft et al., 1987; lengel & daft, 1988)、社會影響理論(social influence theory)(schmitz & fulk, 1991)、社會存在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sproull & keisler, 1986)以及社會行為理論(social action framework)(ngwenyama & lyytinen 1997)。fulk & boyd(1991)對個人和團體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進行溝通的理論作了研究。這些理論並不把icts看成是一種用於完成工作任務的任務技術,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溝通技術,這種技術為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服務,並且是團隊過程的一部分。因此,就像溝通一樣,icts對於過程收益和過程損耗有着極為重要的影響,對於團隊效能也起着明顯的作用。

(1)媒體豐富性理論

媒體豐富性理論認為,一個媒體傳達的信息越多,溝通就將變得越豐富(daft & lengel 1986; daft et al., 1987; lengel & daft, 1988)。該理論還認為,從本質上講,媒體具有從最貧乏的到最豐富的等級性質:面對面、電話、書面的有特定對象的文件、無特定對象的文件(daft & lengel 1986; daft et al., 1987; lengel & daft, 1988)。信息渠道容量受四個標準的影響:(1)同時處理多種信號的能力,包括實體存在、聲音的感染力、肢體手勢、語言、數字和圖表符號;(2)建立雙向溝通和接收即時反饋的能力;(3)建立個人焦點的能力;(4)使用多種語言的能力。daft & lengel(1986)以及daft et al.(1987)在傳統媒體渠道的基礎上建立了這一理論,並且他們沒有將icts包括進媒體渠道。但是,他們聲稱,運用相同的標準,根據渠道的豐富性,視頻會議、電視會議以及電子郵件都是可替代的。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管理者們在模糊溝通中偏好豐富型媒體,但是傾向於使用貧瘠型媒體來傳達明確信息(daft et al., 1987),不過一些實證研究的結果與這一理論卻並不完全一致(hollingshead et al., 1993; ngwenyama & lyytinen 1997; suh, 1999)。

hollingshead et al.(1993)修正了該理論框架,並且對任務-技術適配性進行了更加詳細的闡述。他們的任務技術適配性矩陣有兩條軸:第一條代表任務類型;第二條代表媒體渠道類型。在媒體的信息豐富型和任務需求的信息豐富型之間存在多種類型。如果媒體對於眼下的任務來説過於豐富或者過於貧瘠,團體的效率就會降低。這一理論已經部分地經受了實證檢驗,但是修正後的媒體豐富性理論和任務適配性理論卻並沒有得到實證支持(suh, 1999)。

媒體豐富性理論是個體層面上的理性選擇行為的解釋,但是一些實證研究結果與媒體豐富性理論卻並不相符(ngwenyama & lyytinen 1997)。lee(1994)認為,豐富性和貧瘠性並不是電子郵件媒體的內在屬性。雖然一些研究人員並不贊同媒體豐富性理論,但是媒體豐富性理論還是為人們所廣泛接受。

(2)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模型

技術應用的社會影響模型的提出,是為了糾正媒體豐富性理論的研究結果偏差(schmitz & fulk, 1991)。該模型認為,媒體觀念部分是由社會形成,除渠道自身的特點以外,媒體渠道觀念也影響着媒體選擇。該理論預測,媒體選擇將被個人偏好所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仍然被限制在在社會進程的一定範圍之內。如媒體選擇可能與團體或者組織的類型相一致,就可能被合作者的聲明,以及組織和團隊的技術使用標準所影響。因此,媒體選擇可能並不完全是一個理性的決策,相反,要受到社會準則和進程的影響(fulk & boyd, 1991)。該模型將主要在特定的團隊成員中間得到高度同質的應用,在各種團隊中間也會得到多種不同的應用。新成員將被社會化,並適應團隊的技術使用規範,這是社會化進程的一部分。

(3)社會存在理論

社會存在理論是對媒體豐富性理論進行擴展的又一理論。該理論認為,媒體傳達視覺和非語言訊號的能力越強,個人的社會存在性就越高(sproull & keisler, 1986)。社會存在指的是在溝通事件中人們相互影響的真實性,它是個人對於溝通渠道的主觀感受。根據每種渠道傳達的社會存在性,各種溝通渠道聯繫成一個閉聯集。這裏,類似媒體豐富性理論,閉聯集的一邊是ftf,另外一邊是書信。

sproull & keisler(1986)着重強調了情景線索的缺乏,尤其是在溝通過程中使用電子郵件的時候。社會存在性理論認為,電子媒介渠道相比傳統的ftf和電話渠道來説更為狹窄。社會情景線索的缺乏、背景(自然環境)的缺乏以及非語言行為的缺乏將同時減少溝通的靜態線索和動態線索。使用電子郵件時,相互作用將變得更加非個性化,更加以任務為導向。為了緩和這種非個性化特徵,運用字符圖釋可以幫助表達感覺和感情,並且有助於增加動態線索。sproull & keisler(1986)還發現,減弱社會訊號對於溝通會起到一種解除管制的作用。確切地説,研究對象高估了它們的作用,也高估了它們所接受的信息的數量。減弱社會訊號帶來的另外一個效應是地位平等化。不過,該研究中也出現了恣意行為(如欺騙、傳達壞消息和違反社會傳統等)。

(4)社會行為理論

社會行為理論是ngwenyama & lyytinen(1997)提出的,他們對羣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羣件所支持的四種行為;通過icts進行溝通僅僅是羣件的應用之一。他們認為,在羣件中存在下述四種社會行為:工具行為、溝通行為、論證行為以及戰略行為。工具行為通過控制、操縱和改造實物造物(如在共享數據庫中生成新的文件),作用於最後結果。溝通行為對成員間共識的達成和維持提供支持,計算機媒介溝通(cmc)為該行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論證行為通過諸如投票系統或者匿名投訴的方式,對目標進行詳細的説明和評估,使團隊在價值觀念和規範上達成共識。戰略行為通過影響組羣行為來達到共同目標,例如對共享數據空間設置准入限制。在工作過程中,羣件在上述社會行為中發揮功用。

(四)ict應用和基礎設施在全球虛擬組織中的地位

雖然組建gvts能帶來明顯的收益,然而這些團隊在溝通中卻面臨着更大的困難。具體而言,傳統的交流機制將會消失或者遭至扭曲,有聲的或者非語言的交流訊號也將被改變(kayworth &leidner, 2014)。另外,由於團隊成員分佈在多個時區,後勤工作將更加繁雜;會議和行程的安排將非常困難,這使得gvt成員之間信任感的建立(jarvenpaa、knoll & leidner, 1998),以及由虛擬的團隊協作所帶來的孤獨感與冷漠感的克服,成為了gvts面臨的又一難題(kirkman et al., 2014)。比較而言,虛擬團隊的另外一箇中心問題是互知(mutual knowledge)的建立(cramton, 2014)。與保持互知相聯繫的問題包括:交流失敗和情景信息保存失敗;團隊成員間經常性的信息分配不均,這種不均給認識信息重要性和理解信息價值製造了困難。另外一些困難還包括:過程收益最大化和過程損耗最小化,以確保團隊成員同時掌握技術上的和人際溝通的技巧,以及虛擬團隊績效的評估與確認(kirman et al., 2014)。在組織背景下,應用icts所帶來的好處之一是產生更為強大的跨地域和跨組織邊界的合作能力,不過在全球性組織中應用ict卻增加了團隊協作的複雜性,並且可能對團隊效能造成影響。

第五篇:企業目標定位的內涵及應用分析

?企業目標定位的內涵及應用分析

?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業的目標定位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管理工程,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和關鍵。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科學的目標定位,這個企業就會處於一種盲目的、不確定的發 展狀態,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不斷創新的企業所取代。如果企業的目標定 位準確、科學,企業就可以做大、做強,可以用科學的目標激勵員工,增強凝聚 力,用科學的目標統領企業的各項工作,使企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以保持企 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企業的目標定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可根據市場的變 化,產品、技術的更新作調整,有時是局部的,有時是戰略性的,因此要時刻保 持企業目標定位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基於此,本文試圖對企業目標定位的基本理 論展開探討。 2、企業投資效益定位 企業是一個經營實體,它的主要目標是投資收益最大化。追求利潤是企業永 恆不變的法則,也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作為一個投資主體必須從市場經濟的 角度出發,站在經濟實體的位置考慮,對投資的每一個項目,花出的每一分錢都 必須從收益最大化的角度,縱向的、橫向的、短期的、長期的去分析。企業投資 決策應該拋棄計劃經濟時期所形成的,過多的從社會角度考慮問題的觀念,拋棄 “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保持平衡的投資理念。沒有長期效益的投資,企業就會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沉沒。轉變投資觀念,認清大勢比什麼都重要,新的觀念能給 企業帶來新的生機,賦予企業活力。目前,中國企業在投資效益分析方面做的還 不夠,對於每一項投入缺少科學的、經濟的、長期的、比較分析論證,導致一些 無效投入較多,這不僅造成寶貴的資金浪費,企業發展也無後勁和市場競爭力。 作者曾參與調研的某企業,從1983年以來,據初步估算,技改資金投入約48億元 ,大中修投入近14億元,彌補礦山虧損,生活後勤、學校、醫院等補貼近20億元。 該企業龐大的資金投入,並沒有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後勁和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而是面臨大部分設備將被淘汰,主導產品不確定,虧損單位無扭虧希望,需繼續 扶持。長期以來,該企業深受投資定位不準之苦,總是被眼前的局部利益所迷 惑,搞短期行為。具體而言,其投資效益定位不準確的表現形式為:集中投資。 3、企業產品定位;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個出名的大企業都是靠自己的品牌,靠品牌的質量、 技術等在社會上形成共識形象,使消費者滿意,增加企業自身知名度,在市場 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主導產品,沒有屬於自己的品 牌,那麼,這個企業就不會有屬於自己的市場,不會獲得最大的效益,不會有 得到公眾認可的企業形象。企業把主導產品或自己的品牌做好、做精、做大, 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向多品種、多元化發展的基礎。企業沒 有強大的品牌,沒有雄厚的財力,先進的技術,如果去盲目發展,看什麼有利 可圖就上什麼項目,生產什麼產品,這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忌諱的,將會導 致企業盲目跟着市場轉,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企業的產品將會被市場無情的淘 汰。產品定位是對市場定位的具體化和落實,以市場定位為基礎,受市場定位 指導,但比市場定位更深入和細緻。 目前,從全球來看,由於技術進步和投資戰略的發展,無論是大型企業, 還是中、小型企業,都在主導產品專業化、系列化方向發展,以實現企業產 品結構的整體優化。企業的主導產品是什麼?多大規模是國內一流?多大規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力、財力去研究、開發、創新,發展企業的品牌,形成該企業的特色。企業 總不能靠別人的技術,靠模仿加工別人的產品長期發展自己的企業。這不是一 個“大”企業,更不是一個成熟的強大企業的行為。因此,一是在發展規劃 中確定企業的主導產品;在主導產品確立後,企業技術中心,應加大研究開發 力度,獨創別人沒有的產品,生產自己的質量精品、形象精品,樹立企業特色。 4、企業目標市場定位 企業的發展,必須同自己確立的目標市場緊密相聯。根據產品,確定目標 市場的方向;根據產品、產量,定位目標市場的大小或根據目標市場的大小, 確定自己的產品產量。企業的產品或發展,若不同目標市場相聯繫,就只能是 盲目擴張。理論上説,一個企業從誕生起,就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市場定位: 一是目標市場的區域定位,省內、國內或國際某一區域市場。現在經濟全 球化速度進一步加快,由於原材料供應全球化及消費的全球化,企業的目標市 場應盯住全球大市場,而不能僅僅盯住中國或眼前的局部小市場; 二是目標市場的客户定位。即定位於企業或是定位於人羣,無論是企業或 人羣都應及時瞭解、研究他們在市場發展中的需求變化,並根據變化重新確定 自己的市場目標定位,決不可一成不變。 一些企業的產品由於品種較多,目標市場的定位不是單一的。以某鋼鐵企 業的棒材為例,首先,其目標市場主要在農村,但農村市場沒去開拓,主要由 流通企業間接佔領,研究幾乎是空白;從主導產品來看,消費主要在企業,但 該企業的直供户太少,需求量不大,沒有專職人員研究哪些企業可與之直供, 缺乏對主導產品信息的瞭解,更沒有明確幾年內企業目標市場的發展定位。從 區域市場來看,該企業的目標市場主要在湖北,主導產品50%—60%銷售在湖北, 潛力還有很大,但哪些產品還能繼續開拓市場,下一步目標市場在哪兒、份額 佔多大,幾年佔領目標市場等,還沒有作認真研究分析,更沒有明確的市場目 標計劃。 其次,其他省份的目標市場,每年銷量多大,該企業應占多大比例, 如何進一步擴大比例,穩定目標市場,只是跟着感覺走,市場好,多銷, 市場疲軟,就少銷或不銷。第三,國際區域市場至今還沒有研究開發。 這同企業在該行業的地位及產品的產量極不相稱。加入wto後,中國享受 關税減讓和消除非關税壁壘帶來的好處,這是中國產品出口東南亞國家特 別是向新加坡等高進口關税市場出口產品極為有利的時機。當然,加入wto企 業也有不利的一面,不説進入國際市場困難重重,就是國內市場也面臨着被 國內同行及跨國公司瓜分份額的巨大壓力。因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 市場,各經濟強國都在千方百計搶佔這塊市場,取得最大市場份額和最大經濟 效益。因此,該企業應儘早研究國際區域或目標市場,順利開拓國際市場, 彌補過去無出口產品的空缺與不足,擴大市場競爭領域,減輕在國內的競爭 壓力。作為一個大企業,沒有一定的出口是不行的,這不單是利益問題,而 是提高競爭實力,提高知名度,鍛鍊外貿隊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一 些企業研究國際區域市場暫時還缺乏人才,但不一定自己去花費人力、財力 去研究,可向國內及國外專業研究機構諮詢、瞭解,購買信息以達到了解目 標市場的目的。 5、企業持續發展定位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企業在產品、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不斷為適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國著名管理專家愛迪思在其經典名著《企業生命週期》內把企業的生命周 期劃分為九個時期,即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穩定期、 貴族期、官僚早期和官僚期、死亡期,企業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各有不同 的特徵和問題。雖然愛迪思《企業生命週期》理論的考察對象是美國企業, 但對中國企業也是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任何一個企業都有一個從初創、發展、 興盛、走向衰亡的過程。但對於投資者來説,目標在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時 間長短,相對來説,時間越長,投資效益就會越大。因此,在企業建立之初, 投資者都以主導產品的技術先進程度為前提,決定創業。 從上述理論看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企業發展戰略決策的核心。 若一個企業不能長期的保持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活力,不能使自己的產品、技 術、處於不斷創新之中,那麼,這個企業的衰亡過程就會縮短,投資效益就 會降低。以鋼鐵行業為例,從世界範圍來説,已是夕陽產業。但對於發展中 國家,還將存在一個時期和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看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 的快慢。從中國來看,會有大部分鋼鐵企業在競爭中倒閉破產或轉型。 因此,在考慮主業持續發展的同時,為了企業的長遠利益,保證其可持 續發展,必須考慮上新的產品、技術項目,這些項目既能擴大收入,又能解 決富餘人員。<br>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管是否做好了準備,這是 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不適應國際競爭新環境的企業,在這場較量中折戟 沉沙是在所難免的。因此,企業必須放眼長遠,用具有全球性的戰略思維, 參與世界競爭,努力使自己變成世界級大企業。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 鍵在於企業要學會戰略轉移,“會擴張也會轉移和退出”。不斷淘汰舊的產 品、技術,開發創立新的產品、技術,還要吸收機體以外的資金、技術、人 才;不斷從國外市場上吸引外資入股、合資辦新的企業,對原有的企業補充 新鮮血液,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活力,這將是企業今後發展需要認真思考 的問題。 6、結束語; 從市場上尋求具有需求和消費能力的目標人羣,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和 競爭對手對其滿足的情況,企業目標定位就是從這裏開始自己的管理旅程。 目標是一個組織各項管理活動所指向的終點,每一個組織都應有自己的目標, 那就是追求效率。如果一個組織不能始終做到這一點,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 存在價值。 企業目標定位是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確定的企業 各項活動的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是企業經營思想或宗旨的具體化。企業 目標為企業決策指明瞭方向,是企業計劃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企業經營 成效的標準。正確、科學的企業目標定位,可以使企業做大、做強、持續 健康發展,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所以企業的目標定位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1]王方華,呂巍.企業戰略管理[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2](美)馬麗. 庫爾特,創業行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3]熊曉傑.贏家之道[m].廣州出版社,2014年5月. 作者簡介:王紅兵(1975—),男,湖北宜城人,武漢商貿職業學院部門主任,研究生在讀。<br>

來源:《湘潮》(下半月)2014年第9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yuangongsixiang/38z1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