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

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國刑事案件發案不斷增多,而基層痕檢技術人員卻難以相應幅度增加。這種現象造成了技術人員大部分時間忙於出勤現場,沒有足夠精力深入細緻地分析研究現場,尤其是沒有時間在跟案服務中提高痕跡的利用率和利用價值,久而久之還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技術人員的工作責任心。要扭轉這種局面,筆者認為必須加強對基層偵查人員的相關痕檢技術培訓,建立以偵查員為基礎、技術員為骨幹的,分工協作的基層痕檢技術隊伍。一方面偵查員能夠通過自身的技術實踐活動及時全面地掌握現場和痕跡的第一手資料,同時與其它方面得來的情況結合起來對案情形成較為系統客觀的認識。偵查中也能夠隨時隨地注意發現嫌疑人或物,及時蒐集比對樣本進行初步檢驗,抓住稍縱即逝的破案戰機,將痕跡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技術人員可將主要精力放在較複雜現場的勘查、較疑難痕跡的提取檢驗以及大要案的跟案服務上,並對偵查員進行技術指導和開展技術研究,形成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層次化技術力量結構。

具體方法和措施如下:

(一)注重發現當前各類刑事案件現場的規律和特點,掌握勘查要領,努力提高痕跡的發現提取率。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犯罪的智能性、職業性、系列性、團伙性等特徵日趨明顯,現場越來越難提取到有價值的痕跡物證。對此,筆者認為只要痕檢技術人員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理為指導,在實踐中認真探索當前各類犯罪現場的規律和特點,將痕檢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與之融會貫通,依舊可以為偵查破案提供質量高、價值大的證據和線索。

例如:在勘查系列性案件現場時,要注意分析研究同類現場之間的共性和具體某一個現場的個性,可以發現其中現象之間、痕跡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繫,將犯罪分子各方面的情況分析判斷得更加具體準確。勘查團伙性犯罪案件現場時,通過對現場每個部位、各種痕跡的全面發現提取,研究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就能夠確定團伙犯罪的人數、分工、特點以及參加作案的各個成員在現場留下的痕跡。此外,也可以利用犯罪分子特別注意避免留下某一類痕跡時,卻往往會留下利用價值很高的另一類痕跡的規律,認真發現提取其它痕跡物證,同樣能夠為揭露和證實犯罪提供證據。

(二)建立和完善促進痕跡發揮作用的兩項制度,加強四種聯繫,努力提高痕跡的利用率。

痕檢的目的是要找到在犯罪現場上留下痕跡物證的人或物,不能只滿足於發現提取了犯罪痕跡,它的方法和內容應貫穿於整個偵查活動的全過程。所以,積極有效、切實可行的有關制度,與各方面廣泛而經常的聯繫是使痕跡在偵查中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的重要保證。

兩項制度包括跟案服務制度和痕跡檔案制度。跟案服務制度是指技術人員在勘查現場的基礎上對案情進行分析研究,對痕跡物證進行提取並初步檢驗後,根據案件情況的需要,直接參加調查訪問、摸底排隊、搜查布控等偵查活動,從中深化和糾正對案件的初步分析結論,將從現場得來的線索和物證運用到具體的偵查措施之中,隨時隨地注意發現嫌疑人和與案件有關的工具物品,蒐集嫌疑樣本,及時比對檢驗痕跡,主動地、高效率地為偵查破案服務的一種制度。

痕跡檔案制度是指技術人員將在短時間內未破的案件現場提取的痕跡分類、分系列儲存,一案一卷,逐一註明對痕跡各方面的分析判斷結論並根據案件的發破情況,經常補充整理,隨用隨查,保證偵查需要的制度。

四種聯繫是:第一,加強與上級刑事技術部門和各有關科研單位的聯繫,瞭解掌握刑事技術發展的狀況、先進新型技術器材的研製使用以及這些單位能夠解決技術檢驗鑑定問題的範圍等信息,以便在日常中借鑑利用,不斷開闊思路。第二,加強與本地區相鄰或相關公安機關及其刑事技術部門的聯繫,交流有關犯罪現場反映出的作案手段、作案工具以及提取痕跡物證情況,及時進行案件串並,互相提供嫌疑人員嫌疑物品的比對樣本,拓寬途徑。第三,加強與本部門其他技術人員、情報資料等人員的聯繫,利用他們各自的業務優勢,發揮痕跡作用。第四,加強與派出所、內保單位治安聯防組織的聯繫,蒐集線索,互通情報,為痕跡發揮作用創造條件。

(三)對複雜、疑難的現場和痕跡堅持反覆觀察、反覆研究的原則,力爭將問題解決在基層,並在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理論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基層痕檢部門的技術水平。

近年來,由於手段狡猾的流竄犯、慣犯作案增多,而使犯罪現場特別是大案現場較為複雜且檢驗難度增加。這就要求基層痕檢技術人員必須使自身的技術水平適應現實的需要,充分利用基層單位接觸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多、鑽研鍛鍊的機會多、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多的優勢,認真對待每一個現場和痕跡。尤其是對大案或複雜疑難的現場和痕跡,要多觀察

、多實驗、多研究,在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出解決技術難題的方法和經驗,並將這些方法和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形成系統的理論。在積累了足夠資料的前提下,還應開展新技術的研究,然後再將這些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到實際中加以充實完善,使基層痕檢技術水平在實踐認識的不斷反覆中得以提高。

《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來源於網,歡迎閲讀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svt

、多實驗、多研究,在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摸索出解決技術難題的方法和經驗,並將這些方法和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形成系統的理論。在積累了足夠資料的前提下,還應開展新技術的研究,然後再將這些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到實際中加以充實完善,使基層痕檢技術水平在實踐認識的不斷反覆中得以提高。

《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來源於網,歡迎閲讀淺析提高偵查員痕檢能力的三大措施的調研報告。svt

第二篇:提高領導幹部三大能力

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提高領導幹部“三大能力”
當前,認真學習、全面實踐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進一步加強各 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努力建設能擔當歷史重任的高素質領導幹部隊伍。也就是説, 要按照“三個代表”要求提高領導幹部“三大能力”,即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統攬本地區 本部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上提高領導幹部的綜合素 質,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發展。 一、努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一是強化戰略觀念,注重對經濟工作的宏觀預測、戰略指導和政策導向。在市場經濟條 件下,地方政府從直接插手干預經濟活動轉向主要進行經濟預測、產業導向、規劃佈局、政 策引導、環境改善等方面,重點是搞好對經濟的調控、指導和服務。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幹部 儘快轉換角色,轉變領導方式,摒棄“瞎指揮”和只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應當更多地通過 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來指導經濟發展; 通過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法規、 改善和優化環境來促進經 濟發展;通過培育、總結先進典型來促進和帶動經濟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市場體系來引導 經濟發展。 二是強化市場觀念,自覺按市場規律辦事。市場經濟特別強調市場調節這隻“看不見的 手”的作用,依靠市場對資源配置起着基礎性作用。隨着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科學技術 的快速發展,資源配置的快速移動,市場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各級領導幹部應當有一種 儘快適應發展市場經濟要求的緊迫感,牢固樹立市場導向的觀念,無論是制定規劃、確立思 路,還是指導和調節經濟活動,都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國內外市場,自覺按市場規律辦事。 三是強化法律觀念,堅持依法辦事。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要將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真 正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 進而與世界經濟接軌, 地方政府必須着力創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 嚴格按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並制定和完善本地區的政策規章,運用法律、法規來規範經 濟活動,不斷增強領導幹部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質和能力,努力改善和優化投資環 境。 四是強化競爭觀念,在競爭中求發展。市場經濟也是競爭的經濟,有市場必有競爭。尤 其是我國加入 wto 後,國際市場的影響將更加直接,競爭將日趨激烈。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牢 固樹立市場競爭的意識,敢於和善於在競爭中求發展,增強區域經濟的生機活力。 五是強化開放的觀念,以大開放促大發展。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經濟的全球化是以 相互開放為前

提的,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要學會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積 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斷提高經濟的外向依存度。要大膽地走出去,敢於到國內 外市場中去競爭, 努力把產品銷出去, 鼓勵和組織有條件的企業直接向國外輸出技術和資金, 進而帶動產品和設備的出口。要積極引進來,包括知名企業、名牌產品、資金和先進技術、 人才、設備與管理方式,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六是強化效益觀念,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經濟效益,是發 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沒有效益就不會有發展,效益不高必然發展不快。從目前 曾都區經濟發展的情況看,質量和效益的狀況不容樂觀,國企改革的步代還不快,效益還不 明顯。因此,各級領導幹部抓經濟工作,心中必須裝着效益,眼睛必須盯着效益,把經濟效 益作為經濟工作的中心,努力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二、努力增強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 一是牢固樹立加快發展的觀念。 曾都區作為全省最大的縣級區, 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存 在的各種突出矛盾和問題, 歸結起來是發展不夠的問題, 即總量不大, 速度不快, 質量不高, 後勁不足。江總書記關於“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個就是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 展要求,因此,只有加快發展,才是解決曾都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最有效的方 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核心,各項任務的根本。抓住了發展這個主題,就牽住了經濟工作的 “牛鼻子”,這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體現。 二是要確定正確的發展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就是財富。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把握全 局,認清形勢,研究加快發展的工作思路,對發展重點、關鍵環節、工作目標要有科學明確 的定位。要做好這一點,關鍵是要“吃透兩頭”,在結合上做文章。一頭是吃透“上情”, 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 全面準確地把握中央的方針政策, 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 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善於從宏觀的角度,從全局的高度看待和分析問題,正確處理好當前
1

與長遠的關係、 局部與全局的關係, 把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置於國內外宏觀形勢和全市工作 大局中來思考、來謀劃。另一頭是吃透“下情”,就是要科學認識本地情況,真正弄清楚本 地的發展基礎、優勢條件、制約因素。把這“兩頭”吃透了,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結合” 的文章,即根據“上情”的精神,從“下情”的實際出發,把“上情”和“下情”這兩者有 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形

第三篇: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以下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給大家參考!

根據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安排,為了推進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切實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7月中下旬,由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調研專班在副主席帶領下,深入全市各區、市直有關部門和企業,就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8月31日,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主持召開市政協五屆十七次常委會議,圍繞此議題進行專題協商討論。副市長嚴國本出席了會議。現將有關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我市企業自主創新的基本情況

(一)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支持為依託、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較好地支撐了企業技術創新。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工程示範企業2家,中國博士後產業基地2個,國家級生產基地2個,省級星火科技示範企業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葛店開發區投資近千萬元建成的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孵化器),已成為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市金剛石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建設,延伸了金剛石產業鏈,促進了我市金剛石產業的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鄂州科技信息網已成為鄂州與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繫的紐帶。

(二)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間,我市共實施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劃228項,市級重點科技計劃91項,開發出國家和省級重點新產品36個,申請專利達211件,取得省級科技成果18項,評選市級科技進步獎34項。同時,與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聯合開展科技攻關,開發高新技術產品,解決了我市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市還引進農業新品種76個,推廣新技術120項,無公害以上農產品認證達到27個。

(三)自主創新產業不斷形成。我市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引進了一批高科技企業,改造了一批傳統產業,開發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已初步建成了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和農產品深加工等四大高新技術特色產業。目前,我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8家,其中經省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2.2億元,佔gdp的8.3%,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20%。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四)自主創新環境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了促進高新產業發展、加快產業化、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研人員創業等政策20餘項,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長;各級領導對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社會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圍日益濃厚。這些都為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儘管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周邊地區相比、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一是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在我市2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只有顧地塑膠一家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有的年銷售收入僅有幾百萬元,市場競爭力較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同時,由於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我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只有44%。二是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偏低。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薄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較低,技術創新對外依賴程度偏高。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中,僅有20%的企業開展了研發活動,僅有12%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對外科技依存度在60%以上。由於缺少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一些企業仍停留在賺取加工費、包裝費的水平上,僅僅憑藉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來贏得暫時的競爭優勢。

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創新主體動力不強。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有的在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科技創新是政府科技部門的事,企業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現成飯”;有的目光短淺,小富即安,滿足於現狀,無意於長遠發展;有的處於起步階段,基礎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風險;有的創新行為存在短期化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項目,走一步看一步,等等,這些都造成企業對科技創新不願投入、不敢投入。二是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市級科技三項經費支出佔本級財政支出的比例不到0.5%,區級科技經費支出僅為區科技局的辦公經費,遠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企業用於研發的費用較低,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低於全國0.84%的平均水平;科技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建立,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持不力,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尚未完全發揮作用,致使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梁子湖區甚至連一家銀行分支機構都沒有。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由於缺乏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激勵機制,我市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不強,“孔雀東南飛”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在人才總量、素質、結構分佈等方面不能適應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據統計,我市雖有5萬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但絕大多數分佈在教育、衞生、財會等領域,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科技人員只有1600餘人,每年通過各種形式引進的科技人才不到200人。四是創新激勵機制不優。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現有的科技政策還不完備,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力度還不夠大,特別是在財税、信貸、政府採購、土地供應、配套建設等方面,沒有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影響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而與我市緊臨的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其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税、信貸等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我市一些高新技術企業打算遷往該區發展。五是創新創業平台不健全。我市僅有一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不僅如此,孵化企業的數量和質量也有待提高;城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還處於籌備階段;科技投融資、技術產權交易平台還未建立;科技信息、科技評估、科技服務機構很不完備。這些直接影響了科技成果的引進和轉化。

三、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

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我市要建設創新型城市,必須首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自主創新的緊迫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要使我市成為武漢城市圈內優勢明顯、極具活力、快速發展的增長極,我們只有真抓實幹,急起直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在企業生存、經濟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把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廣大企業要切實轉變創新觀念,認清發展形勢,克服“等、靠、要”的傳統思想,增強做大做強的信心和勇氣,潛心研究和實施技術創新策略,拋棄違法侵權行為,緊跟科技潮流,主動參與競爭,努力實現產品由“製造”到“創造”的跨越式發展。

(二)突出企業,強化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

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根據國際經驗,技術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例在1%以下的企業,是很難長期生存的,比例為2%左右的企業僅可以簡單維持,只有比例達到5%的企業才有競爭力。由此可見,我市企業要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必須不斷加大科技投入。要立足市情,認真制定鼓勵企業投入的政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堅持財政資金與企業科技項目掛鈎,激勵企業增加科研經費,使規模以上企業技術研發經費佔當年銷售額的比例達到1%,大中型企業達到2%,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真正使企業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二是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研發機構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基礎。要大力支持葛店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或技術中心,提高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鼓勵多個相關企業共建研發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借鑑香港等地經驗,建議由各級政府出資建立研發中心,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使我市企業成為高新技術產品的中試基地;同時,加速對現有各類科技成果的轉化進程,帶動企業自主創新。

(三)完善政策,構建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一是加大財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戰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來的競爭力。建議市政府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契機,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使科技三項經費達到本級財政支出的1.5%。根據我市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的實際,建議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資金來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科研單位和其他社會資金多方參與,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持,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要建立健全企業科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加大財政補貼、獎勵力度,對研發機構健全、研發投入比例高、發明專利多、新產品開發多的企業,政府用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獎勵。二是積極爭取税收激勵政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14年)》明確提出,要“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税政策”。我市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組織税務、科技部門積極爭取各項税收優惠政策,如企業研發投入實行税前扣除,允許企業加速研發儀器設備折舊,對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實行税收優惠等,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要以建設武漢城市圈為契機,把葛店高新區融入武漢東湖高新區作為我市融入武漢城市圈的着力點,加強產業和政策融合,爭取葛店高新區享受國家級高新區的税收優惠政策,以增強我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吸引力。三是暢通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要建立銀企工作溝通機制,由政府部門牽頭,定期組織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聯繫會,溝通情況,加深理解,真誠相待,互相支持,促進銀企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要進一步完善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工作機制,加大資本注入力度,擴大擔保規模,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四)夯實基礎,提供自主創新的人才支撐

自主創新,人才為本。培養使用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一是建立選拔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選拔培養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科技意識和管理水平。建議由政府科技部門組織講座,每年邀請專家學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費對全市科技企業管理者和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形勢和管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業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繫,一方面採取定向委託培養的方式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有計劃地輸送技術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深造、學習、取經,同時,大力引進、聘用實用新型人才,借智借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人事部門要隨時收集人才市場供給和企業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庫,適時組織供需見面會,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配套服務。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大力培養企業急需的各類實用技術人才。二是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有關部門對企業引進人才,要在安家落户、醫療養老、子女入學就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高層次的技術帶頭人,財政可給予專項補貼;要完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要給予重獎,併為其進行高層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創造機會;要建立多層次的科技獎勵體系,除了政府每年對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員進行獎勵外,鼓勵各部門、各企業設立相關科技創新獎項。在對科技人員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還應進行精神和政治獎勵,如:在評選市勞模時,優先考慮優秀科技工作者;在選舉人大代表、推薦政協委員時,優先考慮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等,以此增強科技人員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各企業要為科技人員的工作、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既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又要寬容創新失敗,努力營造參與創新和支持創新的社會氛圍。

(五)部門聯動,打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一項量大面廣而又持久的宏偉事業,需要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一是營造服務環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方針和政策措施,不斷加大服務力度,加強宏觀引導,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務;要加快推進行政審批配套改革,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切實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和工作負擔。發改委、經委、財政局、科技局要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二是營造創新環境。要抓緊建設專家與技術、研發與製造公共平台,加快建設省級市級開發區、科技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創新平台,大力發展為企業服務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為企業解決人才、技術、資金不足的問題,切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三是營造法制環境。要增強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避免知識產權流失。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確立市知識產權局在保護知識產權過程中的牽頭地位,強化執法工作,打擊專利侵權行為,切實維護專利發明人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四是營造社會環境。在政府採購中,要優先選用地產自主創新產品,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科技、科協等單位要經常組織開展科普宣傳、科技下鄉、科普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等形式的科普活動,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學素質。各新聞媒體要開闢專欄,大力宣傳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業,營造濃厚的激勵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輿論氛圍。

第四篇:關於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總書記總書記在《努力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到新水平》一文中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富有創造力的人才才能建設創新型國家,富有創造力的學生才能成為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因此,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我校黨支部按照天心區教育局黨委的部署,認真開展“五進五問一獻策” 的特色調研活動,把提高教師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工作加以實施,意義深遠,符合時代對當今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提升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案例:國小生問老師:“老師,天上有一個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太陽?”老師:“瞎説,‘國無二君,天無二日’,怎麼會有兩個太陽。”完了,小孩的創新思維就這樣被泯滅了,天上可能就有兩個太陽,五個太陽。宇宙無限,銀河系太陽系可能有很多,我們的教師——身為學生思維的開拓者、知識的引路人,不但不將孩子奇特的想象力加以延伸與發揮,反而就這樣隨隨便便地給抹殺掉了。而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其實,每一位國小生都是有創新思維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用到它,孩子們大量的創新思維被我們不注重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師給壓抑、扼殺,終究埋沒了。由此可見,教師本身的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難以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原因。有資料顯示,按照美國的一個標準衡量,現在教師中創新能力能達到30分的不足60%,10分以下的佔18%,有的教師甚至得到負分。試想一個創新教育能力薄弱的教師,能教出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嗎?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培養創新型人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成為每個國家優先發展的課題。正如總書記總書記在“12·15”重要講話中説得那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贏得發展、造福人類,必須注重自主創新。” 教師作為第一線的人才培育工作者,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尤顯重要,如何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教育管理層面的熱點話題。

二、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現狀

我校於獲得全國“發展與創新教育十五課題實驗學校”、成為中國發明協會中國小創造教育分會實驗基地、成為“全國宋慶齡青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及“市知識產權試點學校”、獲“市創新型學校”、 “市科技示範校”稱號……榮譽的背後, 是不懈的努力與執着的追求。自從學校打造“創造教育”特色、走“科技興校”的道路以來,全校師生都十分重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與此同時,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教師的自主創新能力,筆者發現,我校教師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教師的敬業精神強,但競爭意識和獨立精神要提高;2、能熱愛學習,做到學習經常化,但學用結合要加強;3、研究活動經常,但鑽研精神不夠,對教育教學不能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4、絕大部分教師工作積極主動,熱情高,但理性思考不夠;5、注重學科知識傳授,但學科評價不夠科學、全面;6、較多的走經驗型道路,但由經驗上升為理論,走研究型道路的不多;7、有旺盛的工作熱情,但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還需不斷加強;8、有點盲目地信奉權威、傳統和書本,想象力還需進一步豐富,知識面還要更為寬廣,靈活正確地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等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制約教師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不良因素

制約教師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就我校教師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衡量教師創造性活動的標準不夠科學。大學聯考指揮棒下的學科知識傳授要求、社會及家長對孩子的學分期望,制約着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活動,影響了教師創造力的發揮。我國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教學目標的智育單一性和教學活動的重結果而不重過程的傾向。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公眾把考試的成績作為衡量一個教師優劣的重要標準,造成教師之間激烈的病態競爭。如今素質教育浪潮湧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紛紛出台了許多政策採取了各種措施,如學生素質競賽、特長訓練、素質教育評估等,但是抓升學率、及格率,甚至與績效工資掛鈎的現象依然沒變。這樣一來,教師在夾縫中生存,無所適從,疲於應付,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

2、實施創造教育的堅持與堅守不夠。培養獨立思考與不斷反思的習慣是教師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但這些都依賴於教師個體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動自發地去摸索、去磨練。如果學校的激勵機制不能燃起教師個體的創造激情,學校的管理服務不能儘教師所需,那教師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是空談。所以學校管理要更為科學,既需要制度管理,也需要人文感染,才能燃起教師自主發展的內驅力。

3、創新氛圍的外部環境有待加強。學校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孩子的行為習慣、獨立性較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家長忙於生計,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不聞不問,多數家長片面地看待創造教育,持不支持的態度,認為實施創造教育是不務正業,認為創造教育僅僅就是做幾個小發明作品而已,不但沒什麼用,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

4、學校教師配置不足。教師不

足造成教師的工作任務重,不利於教師根據每位孩子的個性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加之教育成效難以在短期內顯現,教育效果往往是呈波浪起伏,所以教師工作的成就感得不到很好地滿足,久而久之對教師工作的熱情和情緒造成一定影響。

5、人力、物力、財力及聯繫教師實際、對教師創造性開展工作有指導性的先進理論短缺也是一大因素。

四、提高教師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1、提高學校領導的管理水平。管理是發現、發展人的重要手段,領導是率先垂範的排頭兵,要能做到一切為師生的發展服務,使管理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為一體;領導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服務者,要在科學管理中融入人情,如同志、朋友情,使管理富有人情味;領導更是學校發展的推進者,為了使創新型教師脱穎而出,要破除論資排輩選拔人才的管理模式,鼓勵人人創新,大膽啟用富有創造力的青年教師。

2、加強教師創新理念的培訓。要組織教師反覆深入地學習現代教學思想和創新教育理念,要求師生樹立為創造而教和“為創造而學”的志向。要用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代替傳統教育舊的三中心:即用“以兒童及其發展為中心”代替“以教師為中心”,“以兒童的知識經驗和建構方式為中心”代替“以書本為中心”,“以學生課堂活動與課外實踐為中心”代替“以課堂為中心”。要使書本成為兒童學習的載體與中介,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成為兒童獨立探索和全面和諧發展的場所,從而建構起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書本為載體和中介,以課堂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兼顧課外學習,旨在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的素質教育新模式。

3、建立以尊重、理解和寬容為內涵的新型師生民主。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使學生如沐春風,從喜歡教師到喜歡學習,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要關愛每一個孩子,不但不批評不會回答問題的孩子,而且以“你能行”、“説錯了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説”等鼓勵的話語來激勵孩子,使他們敢於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要以教材為中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設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索、主動發現;要平等參與到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和問題中,並引導和啟發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要關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討論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發現其中的規律,不斷提升學生創造性學習的水平;要多用“誰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請你説出你是怎樣想的”……代替 “你給我説説”“你給我講講”“誰能比他説得好”的指令性的話語。

4、鼓勵教師以自己的方式處理教學問題,勇於、善於和敢於衝破原有模式。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創造性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肯於革新,創造性能力才會有長足的發展。要鼓勵教師注重自己的個性品格修煉,不盲目崇拜、盲目套用,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能創造性地解決教學問題。要鼓勵教師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上既要注重學習借鑑他人,又要根據教學實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創造出自己的教學風格。

5、加快觀念轉變,使教師教育觀念現代化。沒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就沒有教育實踐的最優化。教育觀念的更新必須與時共進。要通過專業知識培訓,使教師的知識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更合理,逐步適應知識綜合化、社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要求,提高他們從科學的系統的高度來駕馭教育內容的能力;要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創造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培養教師的創造心理素質,發展他們的研究精神,強化創新意識;要通過教育理論培訓,掌握最新的教育發展動態,在教學上積極大膽地進行創新改革,促使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在課堂教學、日常教育中創造性地寬容學生,不壓制集體的意志和個人的意見,對學生髮揮出來的創造力善於高度評價,建立有助於個人自尊心的人際關係。

6、構建創造論壇等交流、溝通機制。學校建立學術研討陣地,定期舉行,讓教師在這一陣地,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對聽過的一堂課或一個報告、讀過的一本教育書籍或一個教育故事、教育過的一個學生、上過的一堂課、目睹的一個教育現象、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問題等對象的分析研究,探討教育教學的走向和策略,交流思想和體會,讓學術論壇為學校教育注入一股鮮活的力量。

7、組織開展課外科技活動。要鼓勵教師組織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搞一些小發明、小創造、小製作;組織學生到野外採集一些標本;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科技展覽會等,使學生自覺地學科學、用科學,通過科學的操作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要激勵教師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實施創新教育,建構一個立體化的社區大教育網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他人學習、向社會學習,在常規性實踐基礎上,增加創造性探索,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探究其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

唯有創新,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唯有創新,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唯有創新,我們的人類才有希望。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棟樑。我們教師要着眼於未來,培養並提高自己自主創新能力,做祖國需要的“創新型”教師,做天心教育需要的實施“教育強區”的排頭兵。

第五篇: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安排,為了推進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切實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7月中下旬,由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調研專班在副主席帶領下,深入全市各區、市直有關部門和企業,就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8月31日,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主持召

開市政協五屆十七次常委會議,圍繞此議題進行專題協商討論。副市長嚴國本出席了會議。現將有關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我市企業自主創新的基本情況

(一)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支持為依託、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較好地支撐了企業技術創新。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工程示範企業2家,中國博士後產業基地2個,國家級生產基地2個,省級星火科技示範企業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葛店開發區投資近千萬元建成的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孵化器),已成為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市金剛石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建設,延伸了金剛石產業鏈,促進了我市金剛石產業的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鄂州科技信息網已成為鄂州與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繫的紐帶。

(二)自主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間,我市共實施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劃228項,市級重點科技計劃91項,開發出國家和省級重點新產品36個,申請專利達211件,取得省級科技成果18項,評選市級科技進步獎34項。同時,與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聯合開展科技攻關,開發高新技術產品,解決了我市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市還引進農業新品種76個,推廣新技術120項,無公害以上農產品認證達到27個。

(三)自主創新產業不斷形成。我市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引進了一批高科技企業,改造了一批傳統產業,開發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已初步建成了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和農產品深加工等四大高新技術特色產業。目前,我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8家,其中經省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2.2億元,佔gdp的8.3%,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20%。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四)自主創新環境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了促進高新產業發展、加快產業化、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研人員創業等政策20餘項,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長;各級領導對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社會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圍日益濃厚。這些都為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儘管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周邊地區相比、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一是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在我市2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只有顧地塑膠一家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有的年銷售收入僅有幾百萬元,市場競爭力較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同時,由於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我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只有44%。二是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偏低。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薄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較低,技術創新對外依賴程度偏高。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中,僅有20%的企業開展了研發活動,僅有12%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對外科技依存度在60%以上。由於缺少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一些企業仍停留在賺取加工費、包裝費的水平上,僅僅憑藉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來贏得暫時的競爭優勢。

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創新主體動力不強。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有的在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科技創新是政府科技部門的事,企業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現成飯”;有的目光短淺,小富即安,滿足於現狀,無意於長遠發展;有的處於起步階段,基礎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風險;有的創新行為存在短期化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項目,走一步看一步,等等,這些都造成企業對科技創新不願投入、不敢投入。二是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市級科技三項經費支出佔本級財政支出的比例不到0.5%,區級科技經費支出僅為區科技局的辦公經費,遠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企業用於研發的費用較低,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低於全國0.84%的平均水平;科技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建立,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持不力,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尚未完全發揮作用,致使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梁子湖區甚至連一家

銀行分支機構都沒有。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由於缺乏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激勵機制,我市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不強,“孔雀東南飛”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在人才總量、素質、結構分佈等方面不能適應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據統計,我市雖有5萬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但絕大多數分

布在教育、衞生、財會等領域,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科技人員只有1600餘人,每年通過各種形式引進的科技人才不到200人。四是創新激勵機制不優。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現有的科技政策還不完備,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力度還不夠大,特別是在財税、信貸、政府採購、土地供應、配套建設等方面,沒有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影響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而與我市緊臨的武漢市東湖開發區,其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税、信貸等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我市一些高新技術企業打算遷往該區發展。五是創新創業平台不健全。我市僅有一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不僅如此,孵化企業的數量和質量也有待提高;城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還處於籌備階段;科技投融資、技術產權交易平台還未建立;科技信息、科技評估、科技服務機構很不完備。這些直接影響了科技成果的引進和轉化。

三、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

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我市要建設創新型城市,必須首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自主創新的緊迫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要使我市成為武漢城市圈內優勢明顯、極具活力、快速發展的增長極,我們只有真抓實幹,急起直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在企業生存、經濟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把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廣大企業要切實轉變創新觀念,認清發展形勢,克服“等、靠、要”的傳統思想,增強做大做強的信心和勇氣,潛心研究和實施技術創新策略,拋棄違法侵權行為,緊跟科技潮流,主動參與競爭,努力實現產品由“製造”到“創造”的跨越式發展。

(二)突出企業,強化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

一是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根據國際經驗,技術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例在1%以下的企業,是很難長期生存的,比例為2%左右的企業僅可以簡單維持,只有比例達到5%的企業才有競爭力。由此可見,我市企業要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必須不斷加大科技投入。要立足市情,認真制定鼓勵企業投入的政策措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堅持財政資金與企業科技項目掛鈎,激勵企業增加科研經費,使規模以上企業技術研發經費佔當年銷售額的比例達到1%,大中型企業達到2%,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真正使企業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二是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研發機構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基礎。要大力支持葛店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或技術中心,提高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鼓勵多個相關企業共建研發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借鑑香港等地經驗,建議由各級政府出資建立(請收藏好範文 網:)研發中心,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發機構,使我市企業成為高新技術產品的中試基地;同時,加速對現有各類科技成果的轉化進程,帶動企業自主創新。

(三)完善政策,構建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一是加大財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戰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來的競爭力。建議市政府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契機,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使科技三項經費達到本級財政支出的1.5%。根據我市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的實際,建議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資金來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科研單位和其他社會資金多方參與,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持,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要建立健全企業科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加大財政補貼、獎勵力度,對研發機構健全、研發投入比例高、發明專利多、新產品開發多的企業,政府用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獎勵。二是積極爭取税收激勵政策。《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14年)》明確提出,要“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税政策”。我市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組織税務、科技部門積極爭取各項税收優惠政策,如企業研發投入實行税前扣除,允許企業加速研發儀器設備折舊,對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實行税收優惠等,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要以建設武漢城市圈為契機,把葛店高新區融入武漢東湖高新區作為我市融入武漢城市圈的着力點,加強產業和政策融合,爭取葛店高新區享受國家級高新區的税收優惠政策,以增強我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吸引力。三是暢通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要建立銀企工作溝通機制,由政府部門牽頭,定期組織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聯繫會,溝通情況,加深理解,真誠相待,互相支持,促進銀企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要進一步完善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工作機制,加大資本注入力度,擴大擔保規模,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四)夯實基礎,提供自主創新的人才支撐

自主創新,人才為本。培養使用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一是建立選拔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選拔培養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科技意識和管理水平。建議由政府科技部門組織講座,每年邀請專家學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費對全市科技企業管理者和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形勢和管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業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繫,一方面採取定向委託培養的方式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有計劃地輸送技術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深造、學習、取經,同時,大力引進、聘用實用新型人才,借智借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人事部門要隨時收集人才市場供給和企業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庫,適時組織供需見面會,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配套服務。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大力培養企業急需的各類實用技術人才。二是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有關部門對企業引進人才,要在安家落户、醫療養老、子女入學就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高層次的技術帶頭人,財政可給予專項補貼;要完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要給予重獎,併為其進行高層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創造機會;要建立多層次的科技獎勵體系,除了政府每年對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員進行獎勵外,鼓勵各部門、各企業設立相關科技創新獎項。在對科技人員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還應進行精神和政治獎勵,如:在評選市勞模時,優先考慮優秀科技工作者;在選舉人大代表、推薦政協委員時,優先考慮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等,以此增強科技人員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各企業要為科技人員的工作、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既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又要寬容創新失敗,努力營造參與創新和支持創新的社會氛圍。

(五)部門聯動,打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一項量大面廣而又持久的宏偉事業,需要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一是營造服務環境。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方針和政策措施,不斷加大服務力度,加強宏觀引導,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務;要加快推進行政審批配套改革,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切實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和工作負擔。發改委、經委、財政局、科技局要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和資金,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二是營造創新環境。要抓緊建設專家與技術、研發與製造公共平台,加快建設省級市級開發區、科技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創新平台,大力發展為企業服務的各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企業之間、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為企業解決人才、技術、資金不足的問題,切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三是營造法制環境。要增強科技企業和科技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避免知識產權流失。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確立市知識產權局在保護知識產權過程中的牽頭地位,強化執法工作,打擊專利侵權行為,切實維護專利發明人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四是營造社會環境。在政府採購中,要優先選用地產自主創新產品,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科技、科協等單位要經常組織開展科普宣傳、科技下鄉、科普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等形式的科普活動,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學素質。各新聞媒體要開闢專欄,大力宣傳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業,營造濃厚的激勵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輿論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98g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