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多篇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多篇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多篇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1

1總則

1.1目的

為了提高xx省煙草公司xx縣公司送貨部(以下簡稱送貨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特制定《xx省煙草公司xx縣公司捲煙送貨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温州市煙草專賣局、xx省煙草公司xx縣公司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行業相關規定編制。

1.3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送貨部所屬範圍內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衞生、社會安全的突發公共事件。

1.4工作原則

按照“以人為本、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區域為主、職責明確、規範有序”的原則。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成立xx省煙草公司xx縣公司送貨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小組(以下簡稱送貨部應急小組):

組長:王孝清

副組長:陳欽凡

成員:許戰英許曹碧柯樹雄莊明澤陳志平

應急小組名單和聯繫方式見附錄3送貨部應急小組通信聯繫一覽表

2.2應急小組職責

⑴接受温州市煙草專賣局、xx省煙草公司温州市分公司(以下簡稱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落實應急管理、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的各項指令、指示;

⑵負責編制、修訂、審定捲煙送貨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報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審批;

⑶根據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發佈的突發公共事件預警要求,開展應急響應;

⑷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接受所屬部門突發公共事件的報告,並迅速作出判斷,及時上報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揮、協調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⑸組建應急處置隊伍,定期組織培訓和演練;

⑹編制應急經費預算,審查應急設備、器材、物資、物品的配置方案;

⑺負責所屬部門突發公共事件的調查、評估、報告和通報,協助有關部門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調查;

⑻負責組織應急值班,公佈值班電話,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

⑼審定並簽發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有關報告。

3有關應急預案

3.1用電事故應急預案

⑴發生電器失火後,第一目擊人應大聲呼喊,立即切斷事發地電源,利用附近的乾粉滅火器等專用滅火器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先期處置,並通知事發部門負責人。事發部門負責人應立即報告送貨部應急小組,並迅速組織人員參與滅火。

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應立即趕赴現場,及時組織滅火。火情繼續擴大的,迅速撥打119報警。如有人員受傷應首先搶救傷員,並撥打120救助。

火災無法控制時,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立即採取措施疏散人員和車輛,關閉供電系統,同時疏通消防通道,指定專人引導消防車進入現場。

⑵若發現有人觸電,第一目擊人應大聲呼喊,同時用絕緣工具幫助觸電者脱離電源,及時送貨部應急小組並撥打120急救電話;觸電者脱離電源後,視情況現場施救或送就近醫療機構急救;出現人員傷亡的,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及時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

觸電急救步驟和方法見附錄1。

⑶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組織展開事故調查,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事故起因、造成損失、處置結果等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2送貨部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⑴發現火情的第一目擊人應大聲呼喊,立即切斷事發地電源,利用附近的滅火器材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先期處置,並向及時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

⑵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並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置,本着“先救人後救火”的原則組織搶救被困人員,並視火情采取相應滅火措施。火情繼續擴大的,迅速撥打119報警,出現人員受傷的,撥打120救助。

⑶火情發展可能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時,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及時組織樓內人員撤離,切斷辦公樓總電源,關閉防火捲簾門,並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辦公樓,維護現場秩序。

⑷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及時組織疏散車輛,保持消防通道暢通,指定專人到路口引導消防車進入現場。

⑸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組織善後處理及事故調查工作,並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事故起因、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處置過程及結果等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3配送車輛交通事故(事件)應急預案

⑴發生機動車輛事故(事件),駕駛人員或隨車人員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先期處置,並立即送貨部應急小組及車隊長,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報警,通知保險公司。送貨部應急小組按照《市局(分公司)機動車輛事件(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應急處置;

⑵情況嚴重的,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出現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按規定報告省局(分公司)應急指揮部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

3.4雷擊災害應急預案

⑴接到雷擊天氣預警,送貨部應急小組應通過oa、電話等方式及時發佈預警,通知各部門切斷電源和網線,並根據政府相關部門要求採取預防措施。必要時組織員工撤離到安全區域。

⑵送貨部大樓發生雷擊災害,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立即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並迅速安排切斷大樓電源,斷開網線,組織樓內人員安全、有序撤離到安全區,積極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

⑶送貨部應急小組應保護災害現場,並隨時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處置進展。災害嚴重的,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按規定報告省局(公司)應急指揮部和地方政府。

⑷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組織善後處理及相關調查工作,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災害情況、處置過程及結果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災害嚴重的,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將災害情況及處置結果報告省局(公司)應急指揮部和地方政府。

3.5颱風、洪澇災害應急預案

(1)當接到氣象部門較大汛情、颱風(熱帶風暴)警報通知後,送貨部各部門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汛情、颱風(熱帶風暴)趨勢,組織、安排人員值班,並及時向送貨部應急小組提供汛情、颱風(熱帶風暴)動向和對我市煙草系統影響的有關情況。

(2)當接到市政府或氣象部門重大汛情、颱風(強熱帶風暴)預計未來24小時在我市登陸緊急警報通知後,送貨部應急小組領導進崗工作,聽取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汛情、颱風可能登陸地點、時間、颱風等級、降雨量及各項抗台防汛準備工作情況彙報,同時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彙報各項抗台防汛準備工作和措施。

(3)送貨部應急小組聽取彙報後立即組織、指揮各部門人員,對送貨部大樓各重點部位實行24小時值班。同時迅速召回一線工作員工,停止一切經營、市場管理活動,確保人員、車輛及物資安全。

(4)時刻關注颱風信息的發佈,動員全體配送職工全力以赴做好抗台防汛搶險工作。保持通訊、網絡信息系統暢通,及時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工作。

(5)由送貨部綜合部具體負責落實有關防颱防汛物資,如雨具、電筒、應急燈或蠟燭、沙包等,在每年6月底前完成。檢查工作由公司安保部門、送貨部應急小組在汛來臨之前,專門組織人員對送貨部大樓、送貨部倉庫一些易倒灌、易漏水、易漏電的危險部位作認真檢查,採取加固、修理、防漏等有效措施。

送貨部防颱防汛重點部位見附錄2。

(6)在台風頻發的7-10月期間,為確保國家財產安全,公司送貨部要做好防汛防潮防漏水的準備工作,把卷煙堆放在安全位置。因颱風造成電源或線路中斷,應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啟用應急燈、電筒或蠟燭照明,在使用蠟燭照明時應注意防火安全,應放在鐵盒或碗內,不能直接放在木板上或與易燃物過近的地方,不準在捲煙倉庫內使用蠟燭照明;因颱風造成停電或信息網絡中斷,信息中心人員應堅守崗位,確保計算機房裏的設備、設施安全,並做好數據備份工作。各部門必須在洪水來臨前確定本部門電源拉閘的最低警戒線;因颱風造成道路中斷,支援人員無法到達指定地點,應立即向指揮中心或當地政府彙報汛情,爭取得到當地政府部門支援。

(7)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組織事故調查和善後處理工作,並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事故原因、處置過程及結果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情況嚴重的,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將事故情況及處置結果報告省局(公司)應急指揮部和地方政府。

3.6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食物中毒的臨牀表現。食物中毒通常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一般餐後少則半小時、多則48小時就可發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腸炎症狀外,還有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怕冷、發熱、乏力、瞠孔散大、視力模糊、吞嚥及呼吸困難等,中毒嚴重者可因腹瀉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國對食物中毒制定了詳細診斷標準,主要是以病人的潛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現為依據。最明顯的特徵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後,發病很快停止:潛伏期較短,發病急劇,病程亦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臨牀表現基本相似: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

(2)發現大規模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發現人員立即向綜合部主任彙報,確認核實後向送貨部應急小組和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及市疾病防控中心報告。

(3)食堂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調查。

(4)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警後,立即組織、指揮相關人員奔赴事發現場救助食物中毒人員,並及時聽取現場處理人員關於事故性質、發生地點、時間及各項救援工作安排情況彙報。同時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彙報事故情況,請求支援。

(5)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場人員報警後,要立即進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儘快排出毒物,同時制止在場所有人員就餐。

(6)救援組趕到現場後,負責組織、指揮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救援組人員應冷靜分析中毒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

a、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1至2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後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

b、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時間己超過2至3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儘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20克,用開水沖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採用番瀉葉15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c、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此外,還可採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救援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儘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

(7)救護組、後勤保障組負責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請求、接待社會救援部門幫助,負責救援車輛調度,準備好急救藥品等物資。撥打120急救電話,應講清楚單位街道、門牌號等詳細地址;事故性質(最好能講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涉及範圍;傷亡人數;目前救援情況;撥打電話人姓名、所在單位和電話號碼;然後派專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車的到來,指引急救車到現場的道路,以便迅速、準確到達事發現場。

(8)待事故處理完畢後,對食品、餐具及食品用工具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銷燬。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以免擴大中毒範圍。

(9)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組織事故調查,並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7配送車輛故障應急服務預案

(1)配送員一旦發現車輛故障後,送貨員或駕駛員應及時向所屬部門負責報告,並及時向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

(2)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確保送貨部儲備一輛以上配送車輛,及兩名以上駕駛員。及時安排增援車輛、裝卸人員和相應救援設備,立即趕往故障地點。

(3)調度員在送貨車調用時,要確保整個配送體系的順暢運作。待增援車到達故障現場後,應做好與故障車進行貨物的車與車對接工作,貨物對接時應保持高度警惕確保安全。

(4)若造成送貨時間推遲的,送貨部應急小組必須及時告知營銷中心應急小組,並由營銷中心應急小組安排客户經理向零售客户做好延遲送貨的解釋工作。

(5)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將配送車輛故障發生的經過、處置措施、相關故障處理記錄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8遭遇突發自然災害事件、交通中斷應急服務預案

(1)一旦發生交通中斷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及時與氣象部門聯繫,瞭解、掌握情況,估計送貨時間。配合營銷中心根據具體的天氣、道路情況協商解決零售户的訂貨時間。

(2)同時,送貨部應急小組通知客户經理向零售客户做好解釋工作,請求諒解並告知大致送貨時間。

(3)若在中轉站無法將捲煙送達零售客户時,捲煙暫存於中轉站倉庫,由專人保管。

(4)送貨員和駕駛員隨時待命,一旦交通恢復,立即送貨。

(5)捲煙配送車輛在送貨途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道路塌方、山體滑坡等,當天無法送達指定地點的,駕駛員向儲配部負責人報告,同時儲配部負責人應及時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等候指令。

(6)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應及時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經請示同意後可指令配送車輛原路返回,或指令車輛在途中過夜,等待救援。車輛在等待救援時,配送車組負責人應組織做好防盜防搶工作。

(7)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將事件發生的經過、處置措施、相關中斷處理記錄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9捲煙配送途中盜搶事故(事件)應急預案

⑴發生在送貨途中的搶劫案,歹徒往往會先襲擊再搶劫,此時重要的是駕駛員和送貨員遇到搶劫時,做到處驚不亂,互相配合,記住犯罪分子的作案人數、體貌特徵、穿戴衣服、口音習慣等線索供公安部門破案。在第一時間向公安部門和主管部門領導報警。在自己無法報警時,要不失時機地“呼喊”以求得附近羣眾的幫助報警,取得公安部門的迅速出警。

(2)如果被搶,駕駛員和送貨員要堅守崗位,盡力保護好現場,共同看好車輛、貨物,防止人多雜亂,現場被破壞和財物再受損失。

⑶條件許可時,送貨部應急小組應請求就近縣局(公司)支援。

⑷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將事件發生經過、處置結果等在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10攜款潛逃事件應急預案

⑴發生攜款潛逃事件,發現人應立即報告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時所在部門負責人應及時向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及時與有關部門負責人聯繫,核實情況,並及時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⑵送貨部應急小組應採取有效應急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失;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取證,並協助做好追款和攜款潛逃人家屬的工作。

⑶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將事件發生經過、處置結果和改進措施,在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3.11倉庫被盜事件應急預案

⑴發生盜竊事件時,倉庫值班人員應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同時向倉庫負責人報告,倉庫負責人應立即向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注意保護好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⑵發現正在行竊時,倉庫值班人員應立即向倉庫負責人報告,並撥打110報警,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盜竊行為,控制行竊人員;行竊人員脱逃的,值班人員應記住其體貌特徵,及逃逸方向、交通工具的車種、車型、顏色、牌號等,協助破案。倉庫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迅速向送貨部應急小組報告,並視情況組織追抓行竊人員,挽回損失。

⑶發生盜竊事件後,送貨部應對現場實行警戒,保護現場,配合有關部門對現場進行勘察。

⑷送貨部應急小組接到報告後,應立即趕赴現場核實情況,採取有效措施,並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⑸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事件調查,並將事件經過、損失情況、處置措施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書面報告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4應急處置

發生突發公共事件,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根據相關預案立即採取有效措施,迅速開展先期處置工作。在事發10分鐘內向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並按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指令,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5善後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結束後,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做好事故調查、核實損失、現場清理、恢復生產,並按市局(分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組織整改;按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6保障措施

6.1應急通訊

送貨部應急小組應在倉庫等重要部位醒目位置公佈報警電話。送貨部應急小組有關人員24小時開通移動電話,全體工作人員工作期間一律開通移動電話。

見附錄3緊急情況應急救援通信聯繫一覽表。

見附錄4送貨部應急小組通信聯繫一覽表

6.2應急物品保障

送貨部應急小組負責配備安全帽、手套、防毒面具、防身工具等必要的應急救援物品,指定專人保管和維護。

7宣傳、培訓和演習

7.1宣傳教育

送貨部應急小組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有關法律法規及應急救援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7.2技能培訓

送貨部應急小組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7.3預案演習

送貨部應急小組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預案演練活動,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應急處置技能。

8附則

8.1預案更新

本預案應由送貨部應急小組結合實施和演練情況,及時進行修訂,確保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8.2獎勵與責任

送貨部應急小組對在應急救援行動中表現突出、消除了重大險情的部門和個人提出獎勵建議;對有關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按照國家和行業有關規定提出處理意見。

8.3制定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xx縣煙草專賣局(公司)制定並負責解釋。

8.4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

本預案經xx縣煙草專賣局(公司)批准後實施。

附錄1觸電急救的步驟和方法

觸電急救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

觸電急救八字方針。急救的步驟和方法

(一)使觸電者脱離電源

1、脱離低壓電源的方法可用“拉、切、挑、墊”。

拉——就近切斷電源開關,撥出插銷或瓷插保險;

切——用帶有絕緣手柄的利器切斷電源線。

挑——如果導線拱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這時可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挑開導線或用乾燥的絕緣繩套拉導線或觸電者,使之脱離電源。

墊——如果觸電者由於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乾燥的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後再採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2、在使觸電者脱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1)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和其它潮濕的物品作為救護工具。

2)未採用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3)在拉拽觸電者脱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當觸電者位於高位時,應採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脱離電源後附地摔傷或摔死。

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後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二)觸電者脱離電源後的處理

1、觸電傷員的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平躺,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

2、觸電傷員如神志不清者,應就地仰面平躺,且確保氣道通暢,並用5秒時間,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3、需要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正確搶救,並撥打120設法聯繫醫療部門接替救治,同時向部門負責人及單位主管安全的領導彙報。

4、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5、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見圖1),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圖1看、聽、試

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起伏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三)心肺復甦法

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

a、通暢氣道;

圖2仰頭抬頦法

b、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c、胸外接壓(人工循環)。

1、通暢氣道:觸電傷員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用兩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圖3氣道狀況

通暢氣道可採用仰頭抬頜法(見圖2)。用一隻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隻手的手指將其下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同將頭部推向後仰,舌根隨之抬起,氣道即可通暢(判斷氣道是否通暢可參見3)。嚴禁用枕頭或其它物品墊在傷員頭下,頭部抬高前傾,會更加重氣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壓時流向腦部的血流減少,甚至消失。

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見圖4)

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後,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後試測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鬆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後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咀脣緊閉,防止漏氣。

3、胸外按壓

正確的按壓位置是保證胸外按壓效果的重要前提。

圖4口對口人工呼吸

確定正確按壓位置的步驟;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觸電傷員的右側肋弓下緣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處的中點;兩手指並齊,中指放在切跡中點(劍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隻手的掌根緊挨食指上緣,置於胸骨上,即為正確按壓位置。

正確的按壓姿勢是達到胸外按壓效果的基本保證。正確的按壓姿勢;

使觸電傷員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護人員立或跪在傷員?

側肩旁,救護人員的兩肩位於傷員胸骨正上方,兩臂伸直,

圖5按壓姿勢與用力方法

肘關節固定不屈,兩手掌根相疊,手指翹起,不接觸傷員胸壁;

以髖關節為支點,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將正常成人胸骨壓陷3~6釐米(兒童和瘦弱者酌減);

壓至要求程度後,立即全部放鬆,但放鬆時救護人員的掌根不得離開胸壁(見圖5)。

按壓必須有效,有效的標誌的按壓過程中可以觸及頸動脈搏動。

4、操作頻率:

胸外按壓要以均勻速度進行,每分鐘80次左右,每次按壓和放鬆的時間相等;

胸外按壓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時進行,其節奏為:單人搶救時,每按壓15次後吹氣2次(15:2),反覆進行;雙人搶救時,每按壓5次後由另一個人吹氣1次(5:1),反覆進行。

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按壓吹氣1分鐘後,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甦法搶救。

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鐘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秒。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

5、搶救過程中傷員的移動與轉院(見圖6):

圖6傷員的移動

心肺復甦應在現場就地堅持進行,不要為方便而隨意移動傷員,如確有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移動傷員或將傷員送醫院時,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並在其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移動或送醫院過程中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心肺復甦法搶救,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應創造條件,用塑料袋裝入砸碎冰屑作成帽狀包繞在傷員頭部,露出眼睛,使腦部濕度降低,爭取心肺腦完全復甦。

傷員好轉後的處理:

如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後均已恢復,可暫停心肺復甦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痺,要隨時準備再次搶救。

初期恢復後,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2

為確保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穩定社會秩序和校園秩序,根據xx市政府和市區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體描述

(一)組織與領導

組長:

成員:

全體成員將分別擔任應急預案中各工作組負責人或成員,校級領導幹部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中層領導幹部代履行職責。

校長是應急預案的總指揮,根據事故等級啟動應急預案和發佈解除救援行動的信息,各小組按統一指揮、分級響應、崗位責任、互相配合的運行原則,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做好穩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向上級或有關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並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當學校在救援時用到醫療救護等其他應急救援機構時,學校應急指揮應該成為聯合指揮中的一員。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提供救援所需的信息,配合其他部門開展應急救援。當在某個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則由負責該問題的最高領導做出最後決策。

(二)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領導小組成員在突發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辦公室做好預案的發放、登記、修改和重新修訂,定期組織教職工學習應急預案的內容;加強對教師師德規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

3、政教處要識別容易出現校內交通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總務處要經常性地對校車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

5、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各口要切實貫徹《交通管制的規定》,政教處做好學生和家長宣傳教育工作,辦公室做好教師的宣傳教育工作。

6、校醫室常備一定應急醫療物資;教導處確保醫生值班。

7、值日領導履行值日工作職責,堅守學校,有事外出必須自己調班,否則不得離開。

8、辦公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並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領導幹部、級部主任、班主任、值班人員確保24小時內電話暢通。各級部交一份學生家長通訊錄複印件到學生宿舍。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三)啟用應急預案的情況

1、重傷2人以上;

2、死亡1人以上。

二、應急響應過程

(一)接警與通知

事故發生後,在場人員(包括領導幹部、教師員工、臨時工、學生)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的事故的情況報告校長,校長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況後,首先通知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和值班領導,然後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通知門衞防止肇事車輛外逃。值班領導和政教處領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校長還要將事故有關情況上報教育局和醫療機構,通報應該包括以下信息:發生事故的學校名稱和地址;通報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

(二)現場應急搶救、現場保護

組長:當天值班的領導幹部

成員:組織活動的領導、教師、級部主任、班主任、校醫、司機。

1、在場人員(包括領導幹部、教師員工、臨時工、學生)應首先檢查師生受傷情況。如果有師生受傷,根據先重後輕的原則立即對受傷師生進行應急救護處置。同時,叫旁邊教師或學生聯繫校長,校長接到報警後,馬上通知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和值班領導趕赴現場,德育副校長在趕赴現場的同時通知搶救組成員迅速到現場並撥打110交通事故電話。校醫到達後,馬上對受傷師生進行救護處置,儘快確認傷者中哪些需要送醫院救治。如需送醫院救治,由校醫確定送到哪一所醫院,搶救小組組長馬上通知本校司機或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受傷人員較多時,由副組長通知本校教師動用其私人小車運送傷者。在急救車到達前,校醫負責受傷學生救護處置。組長通知學校門衞要確保急救車、交警車輛進校後有人引導。急救車到達後,組長應立刻向急救人員報告情況,派班主任和校醫隨車參與救治(教師受傷送院要派工會領導)。

2、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事故情況和學生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長到醫院,工會通知教師家屬發生什麼事故和被送往的醫院地址,請家屬到醫院。

3、政教主任組織級部主任和在事發現場人員調查事件發生的過程,用分隔調查形式,不誘導;並實事求是做好書面記錄,被調查人員要簽名。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好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事故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三)聯絡、教育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1、接到校長通知啟動預案後,辦公室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部門、部門負責人和報告人。報告內容經校長審查同意後送交教育局。屬校方責任保險事故還要及時報知保險公司。之後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報上級主管部門。

2、辦公室主任和級部主任、班主任分別做好教師和學生教育工作,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絕對不能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對情緒反應較大者安排心理教師進行輔導;如有新聞媒體要求採訪,必須經過校長或上級部門同意,由小組統一對外發布消息。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採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3、辦公室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寫出書面報告。

(四)家長接待和後勤支援

組長:孫京平

成員:王新國、韓玉奎、級部主任、班主任

1、組長根據校長通知啟動本組工作及通知門衞防止肇事車輛外逃。

2、看望、援助、救助傷亡師生家庭。如有個別家長來訪,政教主任、級部主任、班主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根據學生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條款規定,總務主任、工會主席分別協助處理傷亡學生和教師的善後工作,安排住院師生的家屬的食宿。

3、要依法調解安撫,不要信口開河,隨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則。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決。學校在無力調解學校學生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時,組長報請上級部門介入調解解決。

4、事故處理結尾階段,文祕辦主任起草《協議書》。《協議書》要寫清協議雙方的身份;事故的簡要經過,包括事發時間、地點、雙方達成的補償協議;雙方簽名等內容。整理病歷卡複印件、醫藥費發票原件和複印件報保險公司理賠。

5、安全辦組織保安人員嚴格核查外來人員身份,不準非當事人家長和閒人進入校園,保證校園的治安秩序的穩定。根據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辦法》有關條款規定,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者侵犯學校、學校教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權益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五)事故調查

組長:劉長真

成員:工會主席、上級指派的領導,事件涉及的部門領導。

1、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及調查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記錄,形成書面報告。

2、並向教育局報告事故處理結果。對違反本預案,不履行應急救援工作的,發佈假消息的,不服從應急救援指揮的人員進行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制度、政策、設施等存在的問題,制定防範措施。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3

為了加強秋遊活動的安全管理,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確保無事故發生,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秋遊安全應急預案。

一、活動領導小組:

二、安全保衞人員:

衞生保健人員:

三、事故防範制度:

1、嚴格執行外出活動前的申報制度,事先應向校領導和主管部門提交書面報告(包括活動地點、行進路線、安全組織措施、緊急情況預案等內容),獲得批准後方可進行。書面報告由校長室存檔備案。

2、對班主任及全體學生進行事前安全教育,增強師生遵紀守規和安全防範意識。

四、制定活動方案

見《秋遊活動方案》

五、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人員職責:

(1)與有關部門簽訂好協議,並督促其嚴格執行協議條款;

(2)全面關注師生的安全;

(3)預先排查安全隱患;

(4)及時處理偶發事件。

2、後勤人員職責:

(1)為本次活動做好後勤服務工作;

(2)嚴格按照《中國小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執行,安排好合理的行走路線,確定適合的活動項目。

3、保衞人員職責:

(1)統一着裝,佩戴警棍等安全設備,全面負責本次活動的安全工作;

(2)安排、指揮學生集隊及安全疏散工作;

(3)及時處理偶發事件。

4、年級組長職責:

(1)做好組織、協調、統一指揮工作,對本年級活動的整體安排做到心中有數,瞭解各班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及時瞭解所分管年級師生的活動、安全情況;

(2)督促各班負責人按時到崗;

(3)全面關注學生的安全;

(4)及時處理偶發事件。

5、帶班老師職責:

(1)活動前要加強安全教育。安全內容:乘車安全、活動安全、飲食安全等。

(2)和家長做好溝通,瞭解有特異體質的學生;

(3)組織學生帶些常用藥品;

(4)精心設計、安排學生的活動;

(5)指導學生的活動,並維護活動秩序,做好疏散工作;

(6)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況;

(7)要密切關注學生,不讓學生走出自己的視野,離開活動目的地必須清點人數;

(8)關注學生用餐安全衞生情況;

(9)發現意外情況及時彙報,妥善處理偶發事件;

(10)活動後關注孩子的接送、回家情況。

6、衞生保健負責人職責:

(1)向帶班教師瞭解有特異體質的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保健工作

(2)關注學生用餐安全衞生情況;

(3)及時妥善處理偶發事件。

7、安全教育負責人職責:

(1)事前要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交通安全、活動安全、飲食安全,重點落實在當發生突發事件時該怎樣處理。

(2)班主任活動前要加強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內容:交通安全、活動安全、飲食安全。重點落實在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更為細緻的安全教育與行為規範的指導。

六、安全措施:

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活動前各班對學生進行專題安全教育,特別注意交通安全、飲食衞生、遊戲安全等容易引發事故環節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2、活動必須保持高度統一性,活動全過程(活動線路、集合、返校時間、安全規定等)服從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學校指派行政領導全程參與年級指導,班主任與配班教師共同做好本班組織管理工作。

3、各班要教育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準隨意離開隊伍單獨活動,排隊有序。往返前認真清點人數,告知學生往返時間,集合地點。行程時排好隊伍,每班至少有兩位教師負責管理。到達地點後,把學生組織成若干個活動小組,並有序地開展活動,活動時要文明、相互關心、注意安全,不搞有安全隱患的活動,不到有安全隱患的地點玩耍、嬉戲。

4、教育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綠化,嚴禁學生攀摘花草樹木,亂丟垃圾和隨地大小便,每生自帶保潔袋,返回時清理好環境衞生。

5、組織集體外出活動,必須堅持自願原則,事先要對學生體質情況進行摸排,勸阻身體不適或患有疾病的學生參加本次活動。

6、做好“告家長書”回執工作。活動前與家長取得聯繫,將活動的時間、地點、要求等告知家長,徵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7、凡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到位、玩忽職守等原因造成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8、嚴格檢查學生所帶的食品,確保食品安全。

9、所有教師在活動期間應保持通訊暢通,班主任應備好學生家長聯繫電話。

六、出現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1、一般性事故,班主任可根據情況自行解決。

2、重大事故,帶班教師應及時向活動安全領導小組彙報。

3、學校活動安全領導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後,根據事故情況應儘快向公安、醫療等部門上報,同時組織人員進行搶救,要用學到的安全知識進行自救。以最短時間,最快速度開展工作,並通知學生家長。或根據事故具體情況及時送到急救中心或打120。

4、公安、醫療人員進行搶救時,現場有關老師要協助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5、採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4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危害,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應急處理工作,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依據有關規定,結合我鄉衞生系統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等,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劃分為一般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特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1、一般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是指發生在局部,尚未引起擴散或傳播,還沒有達到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標準的突發事件。

2、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是指在較大範圍內發生,出現疫情擴散,尚未達到特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突發事件。

3、特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是指影響大、範圍廣、涉及人數多、危害嚴重的'突發事件。

二、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的組成

我院突發衞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小組,由衞生院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醫療、衞生防疫、婦幼保健、各村衞生站等主要負責人組成。應急處理指揮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衞生院。

三、主要工作職責

1、衞生院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實施監督管理。防保科承擔責任範圍內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管理任務。

2、防保科在衞生院的領導下,負責對疫情的報告,醫療機構、留驗站的隔離、消毒、防護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公共場所消毒,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疫點的環境消毒,生產、經營和使用的消毒產品、防護用品的質量等進行監督檢查。

3、衞生院設立發熱門診和留觀室,實行首診負責制。

4、衞生院在接到下級衞生部門的報告後,應立即瞭解情況,掌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動態,確定事件類別、性質和嚴重程度,並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需要,組織應急救治隊伍和有關技術人員赴現場,指導和協助當地處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並及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5、迅速組織開展醫療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判定事件的性質、類別和嚴重程度,同時分析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發展趨勢,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制定和實施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6、對重大中毒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危害範圍做出判斷,判明引起事件的毒物種類及數量,提出現場處置方案,指導和組織羣眾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5

為了切實做好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根據上級文件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本工作預案。

一、工作目標

普及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完善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統的發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針和原則

我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三、傳染病防治工作領導機構和職責

組 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各班班主任和生化教師

職責是:負責領導、組織、指揮、協調本學校內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學校傳染病防控的措施並組織實施;協助學校做好疫情的善後處理工作。

四、預防措施

1、組織開展校園愛國衞生運動,加強公共場所衞生的監督管理。學校公共場所應保持環境清潔、通風換氣,對公眾經常接觸的部位和用品進行定期消毒。

2、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網絡、宣傳櫥窗、黑板報、廣播、主題班會等宣傳陣地,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衞生防病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師生員工自我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3、建立各項衞生工作責任制,完善監督制度,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並指定教師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檢工作,認真填寫學生日檢統計表,保證學校預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4、定期組織人員對供水系統進行清洗消毒,保障飲用水衞生符合國家衞生標準。

5、在疾病防控機構的幫助下,定期組織師生員工體檢和做好對學生進行各種疫苗接種工作。

6、加強學校醫務室醫務人員的培訓,不斷學習更新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診療水平。

五、監測

1、建立疫情監測制度,形成校領導--校醫--班主任--班長--宿舍長的學生健康監測網絡。建立學生健康管理檔案,班級要有晨檢記錄本,學校醫務室要有就診登記本,學校要有傳染病疫情報告記錄本。

2、日常監測。由班主任或校醫每日早晨觀察、詢問、瞭解、發現和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並做好登記。如發現學生中有發熱、頭痛、腹瀉、嘔吐、皮疹、黃 -1-

疸、精神萎靡等症狀;或傳染病及疑似傳染病;或症狀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應立即報告,同時做好記錄。

3、對因病缺勤、缺課學生進行監測。班主任應當及時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學生,應及時瞭解其患病情況,可能的病因和病情發展情況,如懷疑是傳染病、食物中毒、或不明原因的疾病,應及時向學校領導報告。

4、學校領導接到報告後,應向各級醫療機構或疾病控制機構提供監測信息,經醫療機構或疾病控制機構確認為傳染病後,及時做出響應級別的預警。並上報縣教體局安全辦

六、應急措施

一旦學校發生羣體性傳染病疫情,應採取以下應急措施:

1、疫情報告

(1)學校師生員工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都應立即向學校醫務室報告。

(2)校醫對可疑病人進行首次診治,並上報學校有關領導。學校領導根據傳染病類別、發病人數、病情等疫情程度,2小時內向屬地防疫機構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逐級上報。

2、應急措施

(1)對疑似傳染病的病人,在明確診斷前,安排在指定場所(醫務室)進行醫學觀察,不能確診的,應送當地醫疾機構診治。

(2)經醫療保健機構、衞生防疫部門確診為傳染病者,應及時予以隔離治療(應當辦理休學手續),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3)對引起傳染病傳播的可疑物品要進行封存,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防止疾病擴散,等待防疫部門來檢測和處理。

(4)對被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學校醫務人員指導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消毒處理。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學校校醫務室應採取必要的檢查和預防措施,並進行醫學觀察。

(5)傳染病人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未經學校和醫務人員同意,任何同學、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暫時停止大規模的集體活動,必要時全校暫停上課;加強對校門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員的進出。

(7)學校在接到當地政府、縣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關重大傳染病疫情的預警報告後,應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啟動後,各級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應按預案規定的職責要求,立即到達規定崗位,聽從指揮。

(8)學校領導發現傳染病人後,應採取積極的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穩定學生的情緒,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的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6

為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衞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衞生工作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突發事件類型

1.校內發生的各類中毒事件。

2.校內所發生的各類傳染病疫情。

3.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4.學校所在地區所突發的食品安全、動物疫情等公共衞生事件。

三、預案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校各部門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工作原則

1.認真做好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預防工作,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落實事件責任制,明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人的職責。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治與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3.出現突發事件,必須按照四早要求,保證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備處置。

五、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衞生防止應急預案制定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監督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師生因病缺勤、病因追蹤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查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情況,發現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早期發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衞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衞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衞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

7.及時向當地醫院或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衞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殘留等工作。

六、突發事件預防

(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衞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經常校園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增加學校衞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衞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三)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衞生規範化管理。

1.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2.加強廁所衞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3.大力開展愛國衞生運動,重點搞好教室、辦公室、功能室和校園環境衞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衞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4.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疫苗接種率,防止疫苗相關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5.學校應當依法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加工、運輸、儲存、使用、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誤引起突發事件。

(四)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衞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衞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衞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衞生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物、三無產品、劣質食物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七、突發事件

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學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他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學校建立考勤監測制度,安排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分別由學校辦公室和各班班主任進行登記彙總並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繫,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衞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二)突發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並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並開通疫情監控聯繫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衞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照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暢通。出現集中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衞生事件時,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領導小組要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兩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職責的情況。

八、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一)突發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應急預案

1.做好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和公共衞生工作,宣傳防治知識,防範突發事件的發生。

2.建立重大、緊急疫情信息報告制度,對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傳染性、流行性疾病,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及時向衞生防疫部門和區教體局報告,聽取衞生防疫部門的處理意見。

3.對傳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師生交叉感染和擴散。

4.在校園、教室內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對可能受到危害的師生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堅決杜絕染病學生帶病來校,必須由醫院出具診斷證明已康復並不再存在傳染危害後方準來校上課。

6.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共同配合預防和診治。學生病癒回校後,任課老師要做好補課輔導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預案

1.凡就餐後,師生出現不明病因的肚痛、胸悶、噁心、乏力昏沉、嘔吐、水瀉等症狀,各班主任、值班領導應馬上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

2.迅速與醫院聯繫、診治,採取救護措施,並向當地教育局、政府及衞生防疫部門報告(包括:時間、地點、中毒人數、主要臨牀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護現場,做好預留食品、蔬菜的取樣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於沖洗,以備衞生部門檢驗。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師生名單,並查詢他們的身體狀況。

5.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迅速與家長聯繫。

6.如實彙報有關情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診治、調查、事故處理工作。

(三)預防接種炎症反應或事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1.迅速報告衞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儘快採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九、保障實施

(一)組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二)財力和物資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為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7

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預案——縣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及時處理和迅速控制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的規定,制定本預案。

一、職責

(一)縣級衞生監督機構

1、總結、統計分析本地食物中毒發生情況,上報市級衞生監督機構和同級衞生行政部門,並提出相應預防、控制措施。

2、對轄區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二)各級醫療機構

醫療衞生機構應當對因食物中毒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例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例記錄的複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指定的醫療機構。

二、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和控制的準備

(二)食物中毒事件組織準備

縣衞生行政部門應做好法定報告人的食物中毒報告管理和培訓工作,制訂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後的應急方案,落實人員責任制和緊急事件值班制度。縣衞生行政部門應指定有相應技術和能力的實驗室做好隨時接收和檢驗中毒樣品的準備。各有關衞生、醫療機構應制定食物中毒報告和搶救、處理制度,保證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和控制所需要的人員、交通、通訊、調查和採樣設備的基本需要。

(二)食物中毒事件現場調查常備用品準備

表1食物中毒現場調查常備用品

種類主要物品

採樣工具

注射器、肛拭子、消毒棉籤、消毒紗布、調匙、勺子、鑷子、剪刀、屠工用刀、酒精燈、標號用品、75酒精、其他消毒滅菌器具等

樣品容器滅菌塑料袋、廣口瓶、滅菌試管、滅菌糞便盒、樣品冷藏設備等

防護用品工作衣或隔離衣、口罩、白帽子、手套、靴子等

調查用表食物中毒個案調查登記表、調查結果彙總表、衞生監督文書等

檢驗設備毒物快速分析設備、深部温度計等

取證工具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

參考資料各種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食品衞生相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有關專業技術參考資料等

食物中毒現場調查常備用品應指定一個科室負責配備保管,並保持用品齊全,需要消毒用品由檢驗室負責消毒,每週消毒一次。檢驗室應常備毒物檢驗試劑,配製好的試劑應單獨存放,國家法定長假和重大活動開始前,微生物檢驗室應準備充足樣品保存液和培養基。

(三)食物中毒事件搶救物品準備

各級醫療單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催吐、洗胃、導瀉設備和特殊治療藥品,並不斷補充更××,用於食物中毒事件搶救和治療。

三、報告登記

(一)報告

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縣衞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縣衞生行政部門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當及時填寫《食物中毒報告登記表》,並報告縣人民政府和上級衞生行政部門。縣衞生行政部門對發生管轄範圍內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實施緊急報告制度:

1、中毒人數超過30人的,當於6小時內報告縣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衞生行政部門;

2、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應當於6小時內上報衞生部,並同時報告縣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衞生行政部門;

3中毒事故發生在學校、地區性或者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的應當於6小時內上報衞生部,並同時報告縣人民政府和上級政府衞生行政部門;

4、其它需要實施緊急報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縣衞生行政部門接到跨轄區的食物中毒事故報告,應通知有關轄區衞生行政部門,並同時向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衞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登記

接報後,根據《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要求,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處理報告登記表》,記錄中毒事故有關內容:

1、發生單位及地?

2、發病時間、中毒人數、死亡人數

3、可疑中毒食品及進食時間、進食人數

4、病人中毒表現、就診或所處地點、救治措施及病人情況

四、組織開展現場調查

(一)食物中毒現場調查處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和要求

1、儘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經過:

確定食物中毒的病例。

查明導致中毒的食品。

確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

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來源及其污染、殘存或增殖原因)。

2、提出和採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協助醫療機構對中毒病人進行救治。

4、收集對違法者實施處罰的證據。

5、提出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措施和建議。

6、積累食物中毒資料,為改善食品衞生管理提供依據。

(二)調查前的準備

縣衞生行政部門在接到食物中毒的報告後,應立即着手在2小時內組成調查處理小組,攜帶表1所列的調查物品趕赴現場。調查處理小組應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由食品衞生監督人員、檢驗人員和流行病學醫師組成。調查人員應分頭對病人和中毒現場進行調查。

(三)現場衞生學、流行病學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對病人、同餐進食者的調查;對可疑食品加工現場的衞生學調查;採樣進行現場快速檢驗和實驗室檢查;根據初步調查結果提出可能的發生經過及防止中毒擴散的控制措施等。

對上述內容的調查應進行必要的分組和分工,各方面調查應儘可能同時進行,必要時組成現場領導小組,分別就病人搶救、現場調查、後勤保障等方面進行協調指揮。

1、對病人和進食者的調查

調查人員在協助搶救病人的同時,應向病人詳細瞭解有關發病經過;重點觀察與詢問患者的自覺症狀、精神狀態、臨牀表現以及嘔吐、排泄物的性狀;登記發病時間、可疑餐次(無可疑餐次應調查發病前72小時或之前的進餐食譜情況)的進餐時間、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等,並將調查結果認真登記在《食物中毒個案調查登記表》中。調查完畢後請被調查者在個案調查登記表上簽字認可。

對病人的調查應注意以下環節:

對疑難中毒事故的調查應對有關可疑食物列表分別進行詢問調查,調查時注意調查和分析發病者與未發病者的進食食物的差別。

應十分重視首發病例,並詳細記錄發病前的症狀、發病的日期和具體時間。儘可能調查到所發生的全部病例以及與該起事件有關人員(廚師、原料處理人員和食品採購人員等)的發病情況。如發病人數較多,可先隨機選擇部分人員進行調查。

選擇最瞭解事件情況的有關人員(包括病人),詳細瞭解有關食物的來源、加工方法、加工過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調料、食品容器)、存放條件和食用方法、進食人員及食用量等情況。

通過調查綜合提出以下信息:(1)發病人數。(2)可疑餐次的`同餐進食人數及去向。(3)共同進食的食品。(4)臨牀表現及共同點。(5)用藥情況和治療效果。(6)需要進一步採取搶救的控制措施。

調查時應注意瞭解是否存在食物之外的其他可能與發病有關的因素,以排除或確定非食源性疾病。對可疑刑事中毒案件要將情況通報給當地公安部門。

2、對可疑食品的加工過程調查

向食品加工製作場所的主管人員或企業負責人詳細瞭解可疑食物加工、製作的流程,將可疑食物各加工操作環節繪製成操作流程圖,註明各環節加工製作人員的姓名,分析並標出可能存在或產生某種危害的加工操作環節。

對可疑食品加工製作過程進行初步檢查,重點檢查食品原(配)料及其來源,加工方法是否殺滅或消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加工過程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的交叉污染,是否有不適當的貯存(例如:非滅菌食品在室温存放超過4小時),以及剩餘食品是否重××加熱後食用等內容。

瞭解廚師和其他參與食品加工製作人員的健康狀況,以排除或發現食物被食品加工人員所攜帶的病原污染的可能性。

請加工製作人員回憶可疑食物的加工製作方法,必要時通過觀察其實際加工製作的情況或食品加工時間——温度的實際測定結果,對可疑食品加工製作環節進行危害分析。

按可疑食品原料來源和加工製作環節,選擇並採集食品原(配)料、食品加工設備和工(容)具等樣品進行檢驗。

對現場調查過程中發現的食品污染和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記錄,必要時進行照相、錄像。

3、採集樣品

現場調查人員應盡一切努力完成對中毒發生現場可疑中毒食品的樣品採集工作,根據具體情況採集病人排泄物、血液等樣本。食物中毒檢驗樣品及採樣方法見表2。

表2食物中毒檢驗樣品及採樣方法

樣品種類採樣數量採樣方法

糞便2ml(g)置樣品容器內

嘔吐物50—200g置樣品容器內

血液不少於3ml靜脈無菌採樣

尿液30-50ml取清潔中段尿

固體食品200—500g切取一部分置樣品容器內

液體食品200—500g搖勻後置樣品容器內

其他樣品根據檢驗需要視情況採集可能含有毒物的樣品

樣品採集時應注意以下環節:

採樣的品種

一般按病人出現的臨牀症狀和檢驗目的選擇樣品種類。樣本一般包括病人的嘔吐物、血液、尿液、大便、剩餘的食品、食品容器和加工用具表面塗抹等,可能條件下還應採集廚師和直接接觸食品人員的手拭、肛拭等。

採樣可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如:對腹瀉病人要注意採集糞便和肛拭;對發熱病人注意採集血液樣品;對懷疑化學性食物中毒應採集血液和尿液;無剩餘可疑食品時應採集相關容器、用具、抹布等塗抹樣品。

採樣方法樣品應按照無菌採樣方法採集。備檢樣品應置冰箱內保存(温度通常控制在4℃左右);採樣時應註明樣品名稱、來源、建議檢驗項目等。

採樣人數

對一起發病規模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一般採集10—20名具有典型症狀的病人的檢驗樣品,同時應採集部分具有相同進食史但未發病者的同類樣品作為對照。

4、調查情況的初步分析

病例確定通過現場核實的發病情況和進食情況分析,提出確定病例的標準,按確定的病例標準對現已發現或報告的可疑病例進行鑑別。

病例確定標準可參考以下方面:(1)計算病人出現的各種臨牀症狀與體徵的頻率,確定病人的突出症狀與伴隨症狀。(2)按臨牀發病情況,確定病人中毒的輕重。(3)按是否有醫師診斷確定病例是否為臨牀診斷病例。

對尚未報告或就診的病例進一步進行登記調查。

對病例的初步流行病學分析(1)按病例發病繪製發病流行曲線,分析病例發病時間的分佈特點及聯繫,確定可能的致病因素。(2)繪製病例發病場所或地點分佈圖,分析病例發病地區分佈特點及其聯繫,確定可能的發病場所或地點。

分析事件可能的發生原因

根據確定的病例標準和病例流行病學分佈的特點,應提出是否是同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意見,並就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可疑中毒食品及其來源、中毒原因,進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時間、地點等提出假設,以指導搶救病人和進一步開展的調查及中毒控制工作。

(四)中毒的控制和處理

對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應儘早採取控制和預防措施

縣衞生監督機構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報告後,應當採取下列措施:

1、組織衞生機構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2、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採取臨時控制措施;

3、組織調查小組進行現場衞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填寫《食物中毒個案調查登記表》和《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表》,撰寫調查報告,並按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縣衞生監督機構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採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1、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2、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擴散,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經檢驗,屬於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燬或監督銷燬;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縣衞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衞生監督程序》的有關規定對食物中毒事故進行調查處理,調查工作應當由衞生行政部門2名以上衞生監督員依法進行。

五、技術處理

(一)及時報告當地衞生行政部門。

(二)對病人採取緊急處理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採取病人血液、尿液、吐瀉物標本,以備送檢。迅速排毒處理,包括催吐、洗胃和導瀉。對症治療和特殊治療。

2、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保護現場、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食品。採取剩餘可疑中毒食品,以備檢驗。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3、根據不同的中毒食品,對中毒場所採取相應的消毒處理。

六、食物中毒診斷依據

(一)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發病。停止使用該種食品後,發病很快停止。

(二)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臨牀表現基本相似。

(三)潛伏期一般較短,病程以致病病原的種類和中毒個體差異而不同。

(四)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

(五)從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樣品中檢出能引起與中毒臨牀表現一致病原。

(六)未取得足夠的實驗室診斷時,可判定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時可由3名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食品衞生專家進行評定。

七、實驗室檢驗

(一)送檢樣品應在適宜的保存温度和條件下,以最短的時間送檢實驗室檢驗。不能及時送樣的應在現場對樣品進行冷藏。

(二)檢驗項目的選擇根據本起中毒病人臨牀和流行病學資料分析,儘快推斷致病因素的性質和中毒原因,確定檢驗項目。

(三)實驗室在收到中毒樣品後應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檢驗,並儘快出具檢驗報告。當估計到實驗室條件不足,應果斷地請求有條件的部門予以支持。

(四)必要時對可疑中毒樣品進行動物毒性實驗,現場應急情況下可採用簡易動物毒性試驗。

八、綜合分析和善後處理

(一)對食物中毒事件調查過程中收集的臨牀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可疑食品加工製作情況調查資料和實驗室檢驗資料應及時進行彙總分析,並按有關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判定依據和原則做出綜合判定。

(二)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對中毒食品和肇事單位做出相應處理。

(三)根據中毒原因和致病因素對中毒場所及有關食品加工環境、物品提出消毒和善後處理意見。

食物中毒現場調查工作結束後,及時填報《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表》,並撰寫食物中毒調查專題總結報告,存檔備查並按規定報告有關部門。專題總結報告的內容應包括:食物中毒發生經過(中毒食品、致病因素及中毒原因)、臨牀和流行病學特點、治療和病人預後情況、分析和結論、控制和預防控制的建議以及參加調查人員等。

附:××縣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小組人員名單

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篇8

為了提高我縣學校對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防控制能力,減輕或消除引起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法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學校衞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我縣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應急工作預案。

一、工作目標

(一)普及各類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範意識。

(二)完善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把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校園公共衞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預警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發生。

(二)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防、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衞計局、教體局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做好防控工作。

(三)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疫情及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一)根據縣政府和縣衞計局、教體局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傳染病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三)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四)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五)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衞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衞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宿舍、食堂、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衞生。

(六)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七)及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體局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衞計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信息報告

(一)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衞生報告程序,學校一旦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以及其他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向學校醫務室報告,學校醫務室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在2小時內用書面傳真形式(或電話)向教體局報告,並同時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三)在學校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並確保信息暢通。

五、應急處置措施

(一)一般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1.各班啟動報告和零報告制度。

2.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各部門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聽從縣政府及衞計局、教體局的管理。

3.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食堂應加強消毒,並加強除四害工作。

4.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

(二)重大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教導處負責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師生自我保護認識和防護能力。

2.教室領導負責對全體學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醫療衞生機構做好隔窗、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三)特大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發生屬於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教室領導對缺課原因,及時上報。

2.學校避免人羣的聚集和流動。

3.學校負責對教室、活動室、食堂、圖書堂、廁所等場地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四)校內疫情。一旦發生傳染病流行,應在縣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啟動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

1.主任、年級組長或在場教師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學校的傳染病防控應急總指揮部。

2.校長及值班領導要立即趕到現場,統一指揮,並在第一時間報告政府、衞計紀部門等;並做好疫情的續報工作,在傳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後,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3.教室領導負責傳染病流行時加強對發熱症狀的同學及時處理並立即將發病學生送往醫院,協助醫療衞生機構治療,聯繫學生父母,安撫他們的情緒,取得父母的合作。

4.安排衞生消毒相關事宜及後勤保障。

5.教導處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6.學校領導和教師(非密切接觸者)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父母的聯繫。

7.突發傳染病疫情得到控制後,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8.對傳染病防控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要進行整改,防止事件再發生。

六、應急保障

學校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於增添相關設備,配備所需藥品,改善學校衞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尤其是改善學生食堂、廁所、宿舍衞生條件,為學生提供安全衞生的飲用水和洗漱設施,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確保學校公共衞生防控措施的落實。

七、善後與恢復工作

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後,工作重點應馬上轉向善後與恢復行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

(一)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

(二)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性質及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學校和教體局應認真做好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有關人員的善後工作。

(三)對突發事件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存在的衞生隱患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並進行整改。加強經常性的宣傳教育,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

(四)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對因傳染病流行而致暫時集體停課的,必須對教室、閲覽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後,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學生,必須在恢復健康,並經有關衞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後方可復學;因水源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的學校,其水源必須經衞生部門檢測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八、責任追究

教體局與學校要對所發生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對在學校傳染病暴發疫情及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81z3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