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多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多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筆記(多篇)

小班觀察記錄筆記 篇一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維的外殼。現代科學的突飛猛進,知識的快速發展對未來人才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發展語言不僅是幼兒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而且是發展心理,尤其是發展思維的重要前提。正如《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説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説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加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月,我們對幼兒的語言進行了大量的記錄。

一。小班幼兒年齡小,很多孩子剛剛脱離家庭,脱離父母的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境中,他們對於老師、同伴都比較陌生,還處於一個熟悉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規範。有一些孩子平時是爺爺奶奶帶的,平時都用土話交流。因此在語言課上經常出現半句普通話半句土話的回答,比如有這個一個問題:蘿蔔放在哪裏?我班幹天宇小朋友就説,蘿蔔放在“鋪讓(牀上)”。還有幾個幼兒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在吃午飯的時候,屠昕瑞小朋友就經常會説一句:“老師我吃不飽。”然後我們就非常奇怪的走過去發現他碗裏還有飯菜怎麼會説吃不飽呢?問他還要添嗎?他就搖搖頭,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吃飽了不會表達這個意思。 聽了真讓人哭笑不得。這樣的例子在小班裏舉不勝舉。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就給予孩子及時的糾正,告訴他們正確的該怎麼説,讓他們理解話的意思。

二。養成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講故事是孩子們非常喜歡聽的,我們經常在上午第3個活動後、中午睡覺前和下午放學前給幼兒講一兩個小故事。讓孩子們聽故事,然後我會以故事中的內容向孩子們提問,豐富詞彙,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與理解。一天我給孩子們講了《落葉飄飄》主題中的《會響的小路》,幼兒學説了故事中3種小動物走過小路發出的聲音,分別為:“窸窣窸窣、踢踏踢踏、吱嘎吱嘎。”幼兒並用動作模仿着走路。在最後討論時幼兒想象出其他許多小動物也來過小路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而且説的很棒,如:咔喳咔喳、叮咚叮咚的。小雨媽媽第二天還對我説,小雨回家也要在有落葉的路上走,説像小白兔一樣的在金黃色小路上跳舞。看來上課真的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啊,對很多事物都很感興趣,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在科學活動《酸酸甜甜的橘子》的課堂上,我問孩子們:“橘子可以剝來吃,那吃完了瓤,橘子皮可以用來做什麼啊?”陶綴馬上舉起小手説:“橘子皮曬乾了可以泡茶喝;橘子皮還可以做藥、可以制病,感冒咳嗽都可以吃。”像陶綴這樣的小朋友還有很多,他們思維活躍,知識豐富,語言表達很有條理,時常讓老師感到驚喜。還有很多幼兒能從開始的2個字3個字的回答,現在能夠用長句完整的連起來説了。如經常在看圖講故事中問幼兒你看到了什麼?剛入園時幼兒會説:“蘋果。”現在幼兒能夠説:“我看到了一個紅紅的蘋果。”幼兒已經慢慢學會用完整的話來回答問題了。三月過去了,孩子們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想,只要我們老師能用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針對孩子的不同差異實施合理的教育,在活動中多給與孩子説話的機會,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培養,我們的孩子的語言將會有更大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好。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二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嘛!”我停下手中正在整理的卡片,循着聲音一看,原來是明明上廁所出來請蘇老師給他提褲子。見此情形我跟蘇老師建議道:“教明明自己解決嘛,他都3歲多了,可以學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明明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裏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明明聽了後,低着頭一言不發而且僵在那裏也不做動作,見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明明學着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讓蘇老師先幫他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鍊明明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給小朋友端飯,改成了一組一組的自己來端,當輪到明明那一組時我見他排在隊列中猶豫着,便鼓勵他説:“明明好棒勒!自己端飯嘛!”明明伸出手端起了飯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明明的飯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重新舀了一碗飯,並叮囑他小心一點,把碗捧好慢慢的走,並告訴他剛剛只是個小意外沒有關係的,明明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明明竟然自己主動學着提褲子了,有時見他沒整理好,老師幫着糾正一下,明明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調整着,有此表現老師真想説:“寶貝你真棒!”

分析措施:

其實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什麼事還是想自己去幹,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也可能是嘗試自己做時,把事情辦遭過受到了責怪,令孩子缺乏自信,因而孩子久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而作為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的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凡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並培養孩子從中學習經驗教訓,鍛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她們就會擺脱成人的照顧,向着自主邁出一大步,變得越來越獨立了。

小班教育教學筆記 篇三

人們常説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幼兒園小班教學筆記。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這個學期來了有一位叫甜甜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説:“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説下,甜甜滿眼含淚地鬆開姥姥的手。甜甜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説:“甜甜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本站·》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甜甜,教學反思《幼兒園小班教學筆記》。在活動區遊戲時,甜甜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甜甜,你喜歡玩什麼?“她説:”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甜甜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着講着,甜甜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説:”甜甜,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甜甜講故事,甜甜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甜甜進餐的緊張心情,李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甜甜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甜甜,你怎麼啦?”“我吃不下”,“甜甜,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甜甜,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甜甜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裏還拿着幾本書,她對我説:”饒老師,太謝謝你們了,甜甜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説,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甜甜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説,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説,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四

觀察對象:迪迪

觀察內容:今天在課間休息時,我無意間看見朱迪在吃瓜子,於是靈機一動把他叫到我身邊,問他“你怎麼又帶瓜子來園啊?既然帶了也不能自己一個人吃吧,把你的瓜子也贈送給別的小朋友吃點吧。”繼而轉向其他小朋友説:“迪迪要跟你們大家做好朋友,還帶來了瓜子給你們吃,你們喜歡他嗎?同時順勢引導小朋友一起謝謝迪迪。得到了小朋友的讚賞迪迪也非常的高興。我問他:“知道朋友為什麼喜歡你嗎?”他説:“因為我也對他們好”。

分析及措施:

迪迪是個很頑皮的孩子,在班級裏很不受大家的歡迎,通過我的這次引導,迪迪與班級小朋友之間有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發現了迪迪可愛的一面,他也和班裏所有孩子一樣,希望得到班級所有小朋友的喜愛我追捧。

通過我的這次引導,我要讓他們知道,你對別人好,人家也會對你好的簡單道理。教給他們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於他與別人融洽的相處,更好的與人交往。

小班觀察記錄筆記 篇五

今天卞許諾媽媽抱着許諾進教室後,媽媽和許諾坐好後插積木,一進門當我看到她時我就擔心,因為許諾不但年齡小而且又是一個很文靜的小姑娘。可是我想不到的是,當媽媽説和許諾再見的時候,許諾沒有什麼變化,直到媽媽走許諾沒哭一聲,我表揚了許諾,告訴她是最棒的寶寶。中午吃飯、睡覺都很好。正當我竊喜的時候,第二天許諾就表現的情緒很不穩定,並且時常哭,吃飯、睡覺也是等哭完了再去做,在我們的安慰下,第四天她雖然偶然想起情緒不好,但是過後開始和小朋友玩了,並且和我們説的話也多了。

觀察分析

像許諾這樣的孩子第一天入園時沒有哭鬧,因為家長之前可能對許諾説過幼兒園的很多好處,使得許諾對幼兒園的嚮往才會出現第一天上幼兒園就表現和別的幼兒不同(不哭不鬧),不過這個現象只是暫時的,畢竟幼兒園和家裏不一樣,都有一定的時間約束,比如按時上課、遊戲、吃飯、睡覺等,在這些約束下,

許諾對幼兒園的印象可能就沒有像家長講的那麼好,再過後的幾天就會像別的幼兒一樣需要一段的適應期。像景皓這樣的孩子雖然哭聲不大,但是他不玩玩具、不和老師做遊戲等,不參加幼兒園的任何活動,並且哭聲不大,有時情緒很好,有時暗自流淚,總是在抽泣。

我們往往對這樣的孩子無能為力,説什麼他也不接受,他們哭鬧的時間可能長一點。但是每個幼兒的適應能力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多多配合,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做孩子喜歡的人,這樣幼兒就會比較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幼兒第一次上幼兒園產生的哭鬧現象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採取的措施:針對以上孩子出現的入園哭鬧現象,我們應該採取針對性的教育。

1、讓家長明白“無論什麼情況,都要堅持送她到園,放下她就走,逗留只會增加她對家長的依賴感,哭得更厲害。

2、近段時間不必對孩子提起一些影響孩子情緒的話。比如: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老師批評你了嗎?或是説“不聽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管你”,“不聽話就不來接你”,這無形中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

3、對膽小內向的孩子,我們在園應多去安慰她,可以抱抱他們,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蹲下來同他們輕聲説,甚至親親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愛,感受到在幼兒園的快樂。

4、請幼兒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來幼兒園,讓孩子在精神上有一個依託,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和恐懼感得到緩解。

5、為幼兒準備好品種多、數量多已消毒好的適合小班幼兒的玩具、圖書,讓幼兒一來幼兒園就能盡情地玩,產生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6、另外還要準備一些小紅花或是漂亮的小貼畫,便於獎勵那些表現好的幼兒,鼓勵他們天天上幼兒園。7、活動時應多采取一些順口的兒歌引導孩子,比如:手指歌。

孩子們的入園情況雖然不同,但是隻要我們多給他們一點愛,多去關注、多去關心,我想他們會慢慢適應,會慢慢讓你越來越喜歡。

小班觀察記錄筆記 篇六

今天,我們吃的是麪條。小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筷子夾起麪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麪條。我這是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説:“我們要使勁吃飯,回家可沒有以前那麼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後,他説:“媽媽説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説:“對!我們小磊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麪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夾了一大口麪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着我的筷子什麼時候往他嘴裏放。餵了幾口他説:“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麪條就吃完了。拿着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説:“老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並且要求他以後爭取在家裏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着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記錄

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小磊小朋友在家裏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並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着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父母餵養要一定關係。但是在今天老師的餵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並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説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採取措施

繼續採取第一階段的措施方法,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飯情況。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後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剛由中班升上大班的大一班,38名幼兒,活潑聰明可愛,幼兒的自我意識很強,大膽創造,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七

觀察過程分析與措施:

4月x日的趣味百花園自主遊戲活動中在進行了簡單的熱身活動後,孩子們選擇鐵桶玩了起來,溪溪和桐桐分別推着鐵桶往草坡的方向滾動着玩,於此同時,然然和其他幾名小夥伴同樣朝着操場的方向滾着鐵桶,結果,兩個鐵桶碰在了一起,桐桐手夾在了鐵桶中間,桐桐着急的向溪溪喊起來“我的手,我的手被夾住了”,兩組小夥伴面面相覷,溪溪讓大家不要動,然後把鐵桶向後滾,桐桐的小手從鬆動的鐵桶中拿了出來,索性並無大礙,於是兩組小朋友繼續滾桶,開始進行遊戲,並且互不相讓的進行滾鐵桶比賽,隨着雙方用力的不同,鐵桶一會兒滾到這邊,一會兒滾到那邊。在進行了大約兩分鐘左右時間的比賽後,桐桐因為力氣很大以絕對性的優勢步步推進,溪溪則不斷在後面追趕者桐桐。此時湉湉推着鐵桶過來説“這個遊戲比賽不公平”,溪溪是女孩子,桐桐是男孩子,而且桐桐力氣非常大”。於是兩人立刻停止了滾桶,開始討論起這個問題,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着,與此同時,“圍觀”得小朋友越來越多,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朵朵説“湉湉為什麼説比賽不公平呀”,昊昊回答“因為桐桐是男孩子力氣很大,溪溪是女孩子,力氣肯定沒有桐桐大,所以很容易輸”。.。孩子們繼續討論着,並制定了新的規則:男生和男生比賽,女生和女生比賽。隨着遊戲的比賽的進展,小朋友們發現加入他人遊戲會更加有趣。隨後,男孩子加入了女孩子的行列中一起進行了競賽遊戲,彷彿輸贏已經不重要了,而是大家在一起共同遊戲帶來的快樂更加重要。

幼兒發展分析:

桐桐的年齡比溪溪大,但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大聲呼叫,説明他的依賴性比較強,反而溪溪作為女孩子,表現出更機智、更沉穩,桐桐沒有及時向教師和他人求助,而是選擇向溪溪説,除了兩人在一起遊戲外,可能還存在有對溪溪的依賴因素。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講,他們可能只是一時興起進行比賽,但對於比賽的規則和基本常識並不是很瞭解,而且也沒有做詳細的溝通和計劃,湉湉的提議引起了孩子們的反思和討論,在之後的日常活動中,孩子們開始嘗試自主討論制定比賽的規則,也意識到了規則的重要性。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八

觀察記錄:

早晨的區域活動時間,區域就“娃娃家”人又是最多!“我要做媽媽,我要做媽媽”!周蔡彥説“那我要做爸爸”xx小朋友擠了進來。“那我們一起送寶寶上學吧”兩個“小爸媽”高高興興的牽着他們的寶貝去上學啦!“你不要忘記做飯你今天當奶奶啦!周蔡彥對着旁邊的陳心怡小朋友説。

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着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啦,“來來來,你看奶奶做了什麼好吃的給你”奶奶急急忙忙的端出來好多好吃的,“寶寶你看這是香蕉,黃色的香蕉,這個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噢,還有葡萄也是圓圓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會對身體好”周蔡彥小媽媽對着她的寶寶温柔的説了起來。“你要乖乖吃飯哦,吃完飯我帶你去遊樂園玩”xx小爸爸對着寶寶説。

分析評價:

小班的寶寶們最熟悉不過的就是角色遊戲,將孩子們的生活搬進遊戲啦,今天我看到孩子們在遊戲中儼然就是一位“爸爸媽媽”在遊戲中能正確的區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並能學着去照顧別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是一個充滿了温暖,一個生活化的區域,裏面投放的材料也應是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東西,我發現我們教學活動中的所涉及的一些生活性的東西添放到區域活動中能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與學習,這比在課堂中反覆練習來的更加的有用。所以以後我還會將更多生活化的東西搬進遊戲,將遊戲中好的東西進入課堂,讓生活更遊戲化,讓遊戲更生活化。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九

觀察背景:

輪胎和梯子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樣物品,都是貼近幼兒生活、深受幼兒喜愛的户外遊戲材料。在我們的軍體遊戲中,經過我們對孩子們的觀察,每天孩子們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在一起進行遊戲,讓我們來看看會有怎麼樣的創意呢?

觀察目標:

1、觀察幼兒如何玩轉輪胎。

2、能把輪胎和梯子組合起來,建立合作意識。

觀察過程分析與措施:

在我們綠色童軍營一次大兵PK小兵的趣味遊戲裏,我們和教官進行了一次翻輪胎大賽。在比賽前,我們進行了一次討論和計劃,説説如何才能贏教官。孩子們各種奇思妙想就此產生了。

瞳瞳説:“我們可以讓教官翻超級大輪胎。這樣他比較重,就不一定能贏我們。”

狄莫説:“我覺得教官是大人,他可以晚我們幾秒才出發。”

睿睿説:“我們可以設障礙物給教官。”

小凡説:“我們滾輪胎時候要用力向前,不能停。”

天天説:“我們做個遊戲計劃吧。”

於是,孩子們把自己的想法畫在了紙上,計劃完成後,大家又聚在了一起,互相溝通,你一句我一句。

在當天早上,孩子們終於等來了教官,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教官下“挑戰書”。翻輪胎大賽正式開始。孩子們聽見口令之後,翻滾着輪胎頭也不回的勇往直前,雖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都是用自己的的力氣抬起輪胎翻滾,教官跟在孩子後面,也是一邊鼓勵他們,一邊翻滾着大幾倍的輪胎。最終幾個回合,小兵翻輪胎接力賽贏了教官,孩子們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輪胎和梯子的邂逅:

孩子們贏了教官之後,對輪胎的遊戲的興趣提高了不少,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慨慨而談,覺得除了翻滾輪胎,還可以和輪胎玩更好玩的遊戲,這次,他們把目光看向了梯子,大家又再次聚集起來商量如何把梯子加入到輪胎遊戲中。

小昕説:“我們贏了教官,好開心。我覺得我是大力士。”

小凡説:“我們發現新的玩法,可以試着把梯子架在輪胎上。”

狄莫説:“我們一起試試。”

經過孩子們的嘗試之後,有的孩子走的時候搖搖擺擺,不太敢大步走,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很好,一下子就能快速通過。孩子們再次嘗試把幾個輪胎疊搭在起來,有兩個,有三個,高高低低。最後大家一起合作,把梯子抬上了的輪胎上,這樣有模有樣的“賽道”就搭建好了。大家還興高采烈的去嘗試上去走走,頓時發現可好玩了,走着走着,他們發現要站在梯子上學會平衡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逐步掌握平衡方法。

觀察分析與反思:

孩子們在遊戲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自由創想,玩出樂趣。輪胎與梯子更貼近孩子的生活,既環保又能發展孩子的鑽、爬、跑、跳、平衡等能力。在遊戲中,輪胎和梯子的組合玩法給孩子們很大的身體挑戰,滿足孩子們好玩、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使孩子們發現舊輪胎也能玩出新花樣,讓孩子體驗創造性樂趣,培養了孩子挑戰精神及合作、勇敢良好品質。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十

觀察背景:

結合本園特色和教研開創了泥塑區。泥塑區遊戲所需材料主要有:白泥、川泥、紫砂泥、輔助工具、泥漿、環保紙、墊板、桌布、水源、顏料。在環境創設方面:主要為幼兒提供牆面、桌面、圖例的支持,供幼兒遊戲,在遊戲中發現的問題,解決的過程在牆面上體現。本班幼兒在小班的時候特別喜歡玩紙粘土,並且捏出來的造型都可圈可點,到了中班開創了泥塑區,孩子們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喜歡用陶泥製作各式各樣的作品。在遊戲中我們主要是和孩子們一起進行遊戲,一些簡單的技法需要教會他們,然後在捏泥的過程中進行指導。

觀察目標:幼兒在區域活動時自主遊戲情況

觀察過程分析與措施:

今天活動區時間開始了,有四個小朋友選擇了泥塑區,分別是潼潼、一一、小葵和帥帥。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所有的遊戲材料都是需要孩子們自己動手擺放,所以他們四個先一起鋪好了桌布,然後潼潼取陶泥,一一負責拿工具和圖例,帥帥和小葵拿泥漿和打水,很快,他們四個都坐了下來。然後我們開始商量今天做什麼作品。潼潼先説自己要把前兩天做的作品塗上顏色,再捏新的作品。剩下的三個小朋友説捏雪人,然後帥帥看到了圖例上的奧特曼就説自己想做一個奧特曼,可是他們三個人又想一起做,然後我就説:“那我們把做好的奧特曼和雪人放在一起,叫做奧特曼與下雪天,好不好?”他們聽了都特別開心的説:“好”。

然後就開始了遊戲,首先根據圖例他們會判斷出自己先捏什麼,後捏什麼,然後再根據教會他們的技法一一拼湊起來,捏了幾分鐘後,小葵先提問了:“胡老師,為什麼我剛捏了一個身體,陶泥就快沒有了呀?”我沒有直接回答她,而且一一搶先回答説:“小葵,老師説過,每一袋泥就做一個作品,你捏的雪人的身體太大了,所以泥都用沒了。”説完,我幫助小葵一起把泥又重新分了一下,然後重新做了起來。在遊戲中我發現他們如果誰拿不到水瓶用水,其他人都會幫忙傳遞一下,相對於小班來説,中班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初步萌發了合作的意識,在遊戲中經常一起做,一起完成任務。

還有在遊戲中帥帥發現自己在連接奧特曼的身體的時候總是粘不住,會掉,我告訴他如果有什麼困難了不僅僅可以來找我問,還可以看看牆面上的照片可不可以幫他解決問題,最後他通過牆面上其他小朋友解決的方法,也解決了自己的困難,這是其他小朋友之前來泥塑區玩的時候發現的問題和困難,我們都及時的記錄下來,並且做成孩子們容易理解的形式,讓他們通過牆面獲得好的方法和經驗,支持他們進行遊戲。

最後活動區結束的時候,他們一起把所有遊戲材料都收了起來,拿着奧特曼和雪人進行了分享,在分享的時候,潼潼説:“他們三個一起捏的,我自己在塗顏色,我也想跟他們一起捏。”我説:“沒有關係,以後去泥塑區還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完成一個作品。”最後很多小朋友表示想到泥塑區進行遊戲。

分析與措施:

泥塑區進行遊戲是結合了我園的傳統文化特色,讓孩子們有機會體驗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班中老師也進行過相關的培訓學習。

在玩陶泥動的過程中首先發展的是孩子們的小肌肉能力,這種細小、要求精緻的活動對他們的小肌肉發展特別有利,其次培養了孩子們自主遊戲的發展,因為在活動中老師的參與成分並不高,只是一方面是教一些技法,另一方面組織一下游戲規則,所以孩子們的主動性的到了大大的發揮,遊戲中靠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

因為泥塑區也是剛剛處在起步階段,很多內容我們還沒有實踐,在活動中對於出現的一些新的狀況,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探索,然後把更好的方法和技巧傳遞給孩子們,使作品更精緻、使活動更完善。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會及時反思和調整遊戲的玩法和技法,讓孩子們喜歡上玩陶泥,樂於動手、敢於創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renn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