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實例(多篇)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實例(多篇)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實例(多篇)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一

觀察時間:9.27

觀察地點:小五班教室

觀察幼兒:張雨恩(小小)

觀察實錄:

午餐快結束了,大部分幼兒已經出去散步了,只見小小等三、四個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進餐,我用眼神暗示他們稍快些。只見幾個幼兒馬上快速地嚼起飯來,只有小小一個人還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顧自地悠閒地進餐,不時還玩弄一會兒。“小小,加油呀,你看只有你一個人了,需要我幫忙嗎?” 小小看了我一眼,終於説,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張雨恩小朋友在班級中做任何事總是慢吞吞的,吃飯慢、穿衣慢、洗手慢。。。從不爭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蝸牛。姥姥反映在家也這樣,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動。不過,她做事較仔細,不慌不忙,不易衝動,比較冷靜,喜歡思考,觀望。

反思和措施 :

一、“積極鼓勵”策略

運用集體榮譽感去激發思遠,讓琰琰抓緊自己的動作,為集體爭光,並長此以往地影響她,讓琰琰逐步形成新的習慣。

二、“感受代價”策略

我們與她家人交流,希望他們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幫助小小較快地完成一件事。“衣服穿慢了,影響去公園玩的時間”、“飯吃慢了,會錯過好看的電視”等,以此激發她儘快完成的目的。

三、“濽移默化”策略

經常玩一些“爭上游”、“爭第一”的競賽遊戲,因為在遊戲中孩子能真正體會“準確快速”的內涵,在孩子感受獲勝後的愉悦時逐漸遠離“慢吞吞”。

其實,個性的轉變與發展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只要老師、家長能配合默契,能正確地看待孩子的個性,對待孩子不急躁,長時間地給予孩子良好環境的影響,孩子一定會有變化,會成長得非常好。

我們期待着琰琰的變化,相信她一定會有好轉。

小班個案分析 篇二

觀察個案背景:

幼兒姓名:徐xx 性別:男 年齡:5歲

情況分析:從孩子的阿姨那裏瞭解到,孩子從小由外婆一個人照顧。爸爸媽媽已經離婚。孩子在婆婆的這種教育下也漸漸形成了任性、愛打人、脾氣暴躁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隨着孩子的成長,媽媽擔心孩子的這些壞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能通過老師的幫助,改掉這些壞習慣,幫助孩子愉快而正常的參與活動,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跟蹤時間:20xx年9月

現象記錄:在自由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帶來自己喜歡的玩具,徐許傑最喜歡玩玩具了,只要一有空,總是圍在玩具櫃前張望、擺弄着。今天吃完飯,突然間聽到一聲響亮的聲音,“這是我的汽車,不是你的。”我扭頭看去,只見徐許傑一手把汽車拿在手裏,藏在身後,而一邊的龍龍心急的叫着。“徐許傑,你的玩具呢?”他對我的問題不作答,其他小朋友連忙説:他沒有帶玩具的。是啊!我這才想起來:徐許傑今天都沒有帶玩具來,於是,我問他:“你是不是最喜歡玩汽車呀?那你也把你最喜歡的玩具帶來幼兒園,和大家一起玩,好嗎?”看他不説話,我繼續説:“這是龍龍的汽車,如果你想玩,應該對龍龍説什麼呢?”在大家的幫助下,徐許傑不僅把玩具還給了龍龍,而且還對龍龍説:“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分析與措施:

1、與爸爸媽媽,家園一致地幫助徐許傑,教會他一些與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想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對同伴説一句有禮貌的話:“把你的玩具借給我玩一玩好嗎?”等等。

2、讓爸爸媽媽為他準備一樣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滿足孩子玩的願望。 跟蹤時間:2012年10月

現象記錄:大型玩具是孩子最喜歡玩的遊戲,每次遊戲前,我都要提醒他們聽到信號及時來排隊,比比誰的動作快。可是,總有幾個孩子要貪玩一會兒。記得徐許傑就是其中的一個,叫人頭疼。今天,當我一拍手,示意孩子排隊時,沒想到徐許傑確是第一個,他還興奮的提醒我:“我是第一個排隊的。”可還沒等我來得及高興時,他卻又走開了,走到隊伍的後面和其他孩子玩了

分析與措施:

1、肯定徐許傑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贊同他及時排隊的表現,增加他對自己的自豪感。 讓他進一步知道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

2、及時與爸爸媽媽聯繫,請爸爸媽媽關注徐許傑能否控制自己這方面的情況,能及時加以引導和鼓勵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篇三

小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筆記

————記小沈的普通話進步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説:“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着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説:“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麼説呀?”他還是低着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説:“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説説老師早。他媽媽歎口氣説:“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説,在家裏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説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説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説,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裏遊,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説:“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説説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裏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説。由於他一直習慣了説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説一遍,他也跟着説一遍。由於我是準備着而行的所以手裏還拿着小金魚的圖片。我拿着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説:“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着方法試着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覆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説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説。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説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説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裏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提供在集體面前説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讓他到上面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面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面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老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説還是有一定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説:“小沈,如果你叫了,那老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説話時眼睛要看着別人,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託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説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覆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通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可以利用給孩子穿脱-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進步,在集體面前説話更加大膽了,現在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老師説老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説老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説或者只跟一個老師説,不過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

小班個案分析 篇四

觀察時間:20xx、6

材料投放:可樂瓶製成的各種動物

觀察記錄:

為了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我悄悄將材料放入了活動區。早餐過後,幼兒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貝貝和天天一同來到小貓、小狗、小兔前,拿起來看了看,貝貝把小貓、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籃裏東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後,將小狗轉了一圈,突然發現旁邊有食物,他拿起一個蘿蔔就往小狗嘴裏放,嘴裏自言自語的説:“我給你吃東西。”接着又從籃裏順手拿起一塊骨頭,放入小狗嘴裏。當他拿起第三個食物蘿蔔時,他停下了手看了看,開始翻食物的籃子一邊翻一邊説:“蘿蔔 、骨頭、小魚。”於是他換了一塊骨頭放入小狗的嘴裏。玩了一會,他又拿起小貓來喂,這時他發 現了勺子,他試着拿勺子喂小魚。貝貝在活動區裏轉了一圈後,見天天在喂小貓,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餵食,覺得挺好玩也抱起一隻小貓來喂。他找了找沒見有勺子,就一把搶過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師,他搶我的勺子。”我馬上走過去,只聽貝貝嘟喃着“我沒有勺子喂小貓了。”我忙對他説:“那我們來找找還有什麼工具可以用來喂小貓?”貝貝看了看籃子,搖了搖頭“沒有了”我拿起一個鑷子説:“試試看,鑷子行不行?”貝貝拿着鑷子慢慢地夾起了一條魚,放入了小貓的嘴裏。“老師,我喂小貓吃魚了。”貝貝高興的叫了起來。天天看到後,也跟着換了鑷子夾魚。

分析:

區域活動

內容、材料豐富,有利於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並適於幼兒個別溝通的優勢,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使教師能在幼兒自主遊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觀察幼兒,及時滿足個體的不同需要。

貝貝對遊戲材料進行無意識地罷弄,較長時間東看看,西瞧瞧,我認為作為教師應不急於引導,而給予他們充分探索的時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的材料,以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證了遊戲的正常進行。

小班個案分析 篇五

個案背景:

嬌嬌上幼兒園每天哭鬧致使她順理成章地成了幼兒園的“新聞人物”,相對於同齡兒童來説他確有不少特別之處,如:到幼兒園可以哭鬧一整天,在園一天可以一天不吃東西,一提到午睡或是寫字就大哭大鬧着要回家……儘管班級老師、其他老師、阿姨和他的家人怎麼勸慰都無濟於事。開學都快一個月了,嬌嬌的情緒還是那麼不穩定。連續哭鬧、絕食在持續了兩個星期之後終於結束了,但是接下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學習障礙、逆反心理引起了“破壞性行為”。

嬌嬌從來都沒上過幼兒園,對於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是陌生的,但是班上和她情況相同的孩子很多,可她卻在學習方面存在着比任何人都強的膽怯心理。一開始一提到要寫數字就是哭,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她願意拿筆了。可是要是老師不把着她的手,她又開始挺下來,或是把之前寫的全都擦了。等到上其他的課,她就和邊上的小朋友一刻不停地説話,沒人理她時,她便開始很起勁地自言自語。有時還特意搞寫小破壞,真讓讓人哭笑不得!

教育對策:

(一)家園教育的一致: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繫,及時交流孩子在家以及在園的情況,進行分析,嘗試商討着逐一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二)教師的引導和支持:教師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和她多説説話,讓她瞭解自己的家庭情況,更懂事些。等她的情緒完全穩定下來後逐步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嘗試遵守課堂常規。及時杜絕她的不良的需要,逐步減弱她的逆反心理。及時調查瞭解她出現“破壞性行為”的根本原因,正確對待她的特殊行為,滿足她適當的要求,並提供及時的幫助。平時積極鼓勵她主動與教師交流,告訴她有什麼需要可以求助老師或同伴。

(三)發揮同伴的作用:請周圍的孩子多和她玩玩,讓她體驗到幼兒園的樂趣,讓同伴多給她幫助和鼓勵。(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葛榮琦特別關心她,而鄰組的王雨特別喜歡鼓勵她,就把王雨調到他們組,希望能夠激發她對學習的興趣。)利用每週評選“小組長”及“閃亮之星”等機會,對她的表現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幫助她逐步建立起自信。

觀察情況(一):

那天中午快午睡了,其他孩子都紛紛進了午睡室,可她就是不肯進,我便知道她的情緒又有所反覆了。於是我便輕輕地走過去,笑着説:“嬌嬌,我們該睡覺啦!”“我的褲子濕掉了。”她邊説邊抓住了褲襠。於是我伸手一摸,“咦,沒有濕啊!”“一點點,褲子濕了,我要回家換了!”聽了這話我才反應過來,想想她腦子還是挺靈的。為了取消她這個念頭,於是我説:“你的褲子沒有濕,就算濕了可以叫爸爸幫你送來啊!”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還是被我半哄半騙地上牀睡覺了。

午睡結束了,在老師的催促聲中,孩子們一個個地起牀了。等當我給其他孩子扎辮子時,嬌嬌開始哭着喊:“老師,我的褲子拉濕了……”我的天,居然是站在位置上拉出來的,我有些惱火,但還是努力控制住了。於是我忙走過去説:“濕了沒關係,等下老師幫你換,你先別哭,等下被別的小朋友知道就難為情啦!”可沒想到,她卻不領情,繼續哭着喊:“褲子濕了,我要回家去換,我要回家……”我察覺她又要開始鬧了,於是將她叫到了午睡室。為了徹底斷絕她這種念頭,我便把她捂在被窩裏,將她的長褲放在空調底下吹,短褲由陳老師洗了之後也晾起來。她哭了一陣後,見我不去理她,就知趣地停下了。

分 析:

1.嬌嬌是我遇到過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哪怕以前在託班都沒遇上過能連續哭鬧這麼久,並且還絕食的小朋友。她的哭鬧是由於沒有上過幼兒園,過了兩星期後,基本上能夠穩定下來,但遇上不順心的事,或碰到困難就要反覆。

2.她的絕食在很大程度上和她的家庭教育是相關聯的。由於家庭情況特殊,她從小是在她舅媽家長大的,在家吃飯也是憑心情而定,有時她弟弟在,還有點督促作用,可是一旦到了家裏,就又都由着她了,想不吃就不吃,而且一般都是媽媽喂的。

3.在學習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她從未上過幼兒園,確實不具備某些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家裏都對她百依百順,她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讓她學了,故特別容易受挫。另外,她的情緒剛剛穩定下來,讓她坐下來學東西或許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過程的鞏固,再另作要求。

4.“找回家的藉口來尿褲子”足以説明她的思維還是挺敏鋭的。可是她沒有將它用在適當之處。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不想喝牛奶就把它打翻、不想吃飯就往碗裏吐口水等等。可以看出,她是個聰明的孩子,能夠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只是方法不夠恰當而已。只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日後能在學習方面激發她的發散性思維。

觀察情況(二):

一次美術活動中,我請孩子們畫蛋糕。等我一步步仔細地講解示範後,就開始請幼兒作畫了。孩子們拿到畫紙後都紛紛畫了起來。照例,我還是先走到嬌嬌那兒。我見她在開始動手畫了,便有有些欣喜。(平時她一拿到畫紙不是發愣就是説“我不會畫”)可我一看畫面太小了些,於是我裝作很興奮的表情説:“呀,嬌嬌畫的蛋糕可真好看,要是畫得再大些,祖國媽媽一定會更喜歡的!”聽了我的鼓勵後,嬌嬌反了個面又開始重新作畫。於是我放心地離開了。等我轉了一圈後,卻發現有部分孩子畫的蛋糕沒有突出層次,看了感覺像畫高樓一樣,於是我請他們停下來將這一問題提了一下。之後我便説:“如果有這種情況的。,就在反面重新畫一個。”

這時,有些孩子已經畫好了。於是我開始批閲他們的作品。快批完時,王雨拿着一張畫交到了我手上,説:“王老師,這是嬌嬌畫的。”我一看,楞了,咦,怎麼好好的畫上面多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線條,紙還是被揉皺過的。我有些不解,跑過去問她,怎麼會這樣。可是她就是不説話。只聽王雨説她不要這畫兒了。分 析:

1.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指導,嬌嬌的情緒已經基本穩定了,學習障礙以及逆反心理也有所克服。但在遇到某些情況的時候,她還是不肯説出口。

2.嬌嬌在班上是個特殊的孩子,特別希望受到關注和幫助。及時的鼓勵對她來説也迫切需要。從她舅媽平日的交談中,也能看出家人對她的態度肯定的居多。凡事就是哄和騙,一味討好。因此,在家中很少受挫。但在以上案例中,她之前雖然受到過肯定,但一遇上困難就不知如何去解決了。

3.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有一定的疏忽,對她的持續關注還不夠。因為她後來畫的

蛋糕就像我提到的高樓式的。我説請這樣的小朋友反個面再畫,可她已經兩面都畫過了。也許她只是試圖破壞這張畫想要重新畫過,可惜教師只是忙於其他,沒有關注到她的需要。

觀察情況(三):

那天下午是區域活動,嬌嬌選擇了彩繪紡。真沒想到,嬌嬌的進步那麼大,不但平日的繪畫活動她能夠大膽地參與了,而且,在彩繪紡裏,她表現得特別認真。只見她左手小心翼翼地扶着貝殼,右手稍稍顫抖地拿着毛筆,認真地描繪起了小女孩在草地山玩耍的情景。我輕輕地走過去,不禁讚歎道:“呀,今天嬌嬌畫的又好又仔細,真棒!”聽了我的表揚,嬌嬌更高興了,更加認真地畫了起來。”儘管手上沾滿了顏料,她還是忙得不亦樂乎。我暗自決定,等下評選閃亮之星的時候記得評選她。

很快,區域活動結束了,伴隨着個別孩子一猶未盡的歎息聲,各個區域開始忙着收拾了。我正在收拾彩繪紡裏的顏料,可衞生間裏傳來了一個孩子的告狀聲:“老師,俞嬌嬌把手上的顏料擦到我的小毛巾上了。”我一看,傻了,一塊白白的小毛巾,變成五彩印花布了。情急之下,忍不住大呵一聲:“嬌嬌,幹嗎把顏料擦到王雨的毛巾上去啦?”她只是咬咬嘴脣,什麼也不説。我更生氣了,不由分説地把她拉到了水池邊,“來,你把她的毛巾洗白來!”。她還是不説話,只是站在那邊。

到了快放學時,我請孩子們過來塞褲子。嬌嬌故意沒排在我這邊,於是我把她叫了過來。我邊給她塞褲子,邊和她閒扯,説她頭上的頭花漂亮啦,説她長得漂亮了啦,她也漸漸地高興起來。於是我用平和地口吻問起了剛才的事,她朝我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説:“我不想擦她的毛巾的,我找不到自己的毛巾就擦了她的。”我這才恍然大悟,然後追問:“是自己的名字不認識,是嗎?”她點點頭。“等下老師帶你去認一下,但是你以後碰到這樣的事情可以來問老師,千萬不能把別人的毛巾弄髒啊!你去跟她道個歉,好嗎?”她點頭答應了。

分 析:

1.嬌嬌有以上的表現,説明她對老師還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當然,我也有操之過急的嫌疑,不給她多一點的時間去解釋。

2.雖然她這次的“破壞性行為”事出有因,但她最後的處事方式還是説明了她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只要自己的小手乾淨,就不惜弄髒他人的毛巾。

3. 事情發生後,她選擇的方法是逃避,所以塞褲子時沒有排在我這隊。通過詢問後她才説出事實真相,看來她與他人主動交往的能力還需要加強。

基本成效:

通過一學期的跟蹤觀察、對策實施後,嬌嬌小朋友變了。他能夠很好地適應並且喜歡上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在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夠自己穿脱衣褲,天冷時節能嘗試學習整理自己的褲子。吃飯時,雖然飯量不多,還存在着較為嚴重的挑食現象,但是當她遇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時,會及時告訴小組長或老師;吃飯吃不下時,也不會出現以前的故意吐在碗裏的現象。

教學活動中,特別美術活動中,她能夠發揮她的發散性思維,想出與眾不同的畫面。音樂活動中,她也能大膽地上台表現。有時當她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時,會找人説話,但只要給予眼神的暗示,她便能儘量控制住自己的行為,看得出來,她還是比較有上進心的,同時也同樣喜歡被讚揚的感覺。藉助教師及同伴的肯定,她也逐步建立起了自信,在以後的評選小組長及閃亮之星時,能夠大膽地推薦自己。

在遊戲及日常活動中,能和小朋友和睦相處,有時也主動地將自己家中的一些事情告訴老師。和老師、同伴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此外,先揚後抑在她身上也有一定的奏效。每當給她提出要求或是要詢問一些她不太願意説的事情時,先對她表揚有一番,然後再提出要求,這樣,她就能很快地接受了。

像嬌嬌這樣特殊的孩子,也許我們在整個教育生涯中遇上的不會很多。但是一個足以讓我們“頭疼”了好一陣子。對嬌嬌跟蹤觀察、悉心指導的這一過程,讓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愛心、耐心、細心”是種多麼不可或缺的品質。也讓我聯想到了“剪冬青的聯想”——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冬青,需要教師因材施教!

小班户外遊戲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篇六

時間:20xx年3月24日

地點:户外操場

被觀察者:王博俊

觀察內容:我和鴨子做遊戲

觀察記錄:

俊俊帶着鴨子,在安吉梯上走過,突然看到前方有人搭好的蹺蹺板,於是帶着鴨子來到了蹺蹺板上,當他把鴨子放在蹺蹺板,準備一起玩耍時發現,鴨子一放好,他用腳一翹,鴨子馬上滑落下來,試了三次仍然失敗,於是我説:是否可以給鴨子找個座位呢?

於是他發現用輪胎代替座位,在讓鴨子坐上去前,俊俊放穩輪胎後,在蹺蹺板的一端顛了幾下,發現輪胎掉不下來了以後,把鴨子放了上去,玩了一會兒,他也想給自己找個座位,於是,也找來了一個輪胎,自己坐了進去,翹了幾下以後,他想讓鴨子坐的再高一些,於是又開始重複第一次的嘗試,但自己不再坐進輪胎中,站在蹺蹺板的一端和鴨子玩耍。

分析與建議:俊俊是個小班的孩子,在遊戲中,他把鴨子作為自己的一個好夥伴,從安居梯到蹺蹺板,時刻把它比做成一個有生命的個體。

在玩蹺蹺板的時候,因為他對平衡的概念是不知道的,所以哪怕鴨子一直從蹺蹺板上滑落,他也要多次嘗試不放棄,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他,會立刻篩選出適合給鴨子的座位“輪胎”進行代替,在和鴨子玩耍之前,他還站在蹺蹺板的一端顛一下,發現穩固不滑落後再把鴨子放上去,可見他是一個多細心的孩子,隨着他自身的生活經驗的遷移,他發現自己也需要一個座位,因為蹺蹺板是有兩個座位的,於是他再次找一個輪胎過來自己坐了進去,玩了一會後,他發現又想給鴨子的座位增高了,他會根據自己的遊戲進程進行一些調整。

遊戲中作為蹺蹺板的“板”有些窄,可提供一些寬一點的,蹺蹺板的下方,輪胎放置兩個就能更好的體驗蹺蹺板的樂趣。

小班個案分析 篇七

陽恆是我們班的開心果,活潑開朗的一個小男孩。陽恆在家裏吃飯從來不自己動手,就是等着爸爸媽媽來喂他,不喂他他就寧願餓肚子。於是我就想了個辦法改變鍾陽恆的這一行為。今天我看見他旁邊的小朋友在大口大口地吃飯,可是鍾陽恆就看着這份飯菜一動不動,突然我看到了眼前的糖果 (陽恆非常喜歡的零食),於是我就跟他説:“你今天自己吃飯我就獎給你糖果。”他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分析:

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孩子在家都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剛離開家人的照顧,很多幼兒還不是很適應。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幼兒的行為,然後根據問題的情節嚴重給孩子一個慢慢糾正的過程,千萬不能批評。給幼兒自己體會自己吃完飯的成就感。事後也要和家長多交流、溝通,以便家園一致,促進孩子的進步。

反思:

現在的幼兒都在優越的條件中長大,這些行為習慣的養成不得不讓人感慨。我們要與家長多交流,告訴家長几個有效的方法,如:學小兔、大嘴寶寶等,讓家長也鼓勵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告訴家長孩子自己吃完飯時,要及時給他表揚,如小紅花等。希望在家長和老師的一起努力下,讓孩子慢慢養成自己吃飯的良好習慣,也適當改變幼兒的挑食習慣。

小班個案分析 篇八

小班個案分析——不良就餐習慣

基本情況:姓名:菲菲 性別:女 年齡:3歲

前提:

1、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就餐,在家幾乎都是父母餵飯。不喜歡自己吃,愛偏食,就餐習慣不是很好。

2、為了讓小朋友們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不偏食、班級就平時小朋友們的就餐表現對於特別就餐困難的幼兒進行了指導。

一、觀察現象

小朋友們們的就餐大都表現為使用餐具不正確、坐姿不正確。對於不喜歡的食物不吃或挑出。就餐時掉飯粒的現象突出,就餐不安靜。注意力不集中,就餐的時間偏長。菲菲小朋友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時,就會吃的很快也很乾淨。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時,她就會一直坐着,不動一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飯的時候不專心,很容易被別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

就餐習慣很不穩定。

二、分析原因

菲菲小朋友的個子長得很大,所以她的飲食一直是她父母所擔心的事情。記得剛來班級的時候,她的媽媽就説“不擔心別的事情就擔心她吃飯,在家時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地喂才能吃得進去。所以挑食的她,媽媽總是做她喜歡吃的食物來吃。可是在幼兒園,食物是經過營養搭配來制定食譜的。所以難免會有她不愛吃的東西。她的個子長得快,這樣偏食一定會對她的身體有一定影響的。這正是她的媽媽所擔心的事情,每天問她的就餐情況比問別的事情都要多。我們也在積極的想辦法幫助菲菲渡過這個難關。

三、對策、措施

針對該名幼兒的實際情況,我首先給所有小朋友講了一個故事《淘氣的大公雞》説的是一個小弟弟因為就餐習慣不好,被一隻大公雞啄得到處跑的故事。讓小朋友們懂得就餐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像小弟弟那樣。又通過繪畫講小苗生長的過程,通過二組圖片形象地演示空氣、陽光、水什麼都不少的小苗就會長得很高很快。而缺少這些東西的小苗就長得不高也不壯。讓小朋友們懂得必要的飲食營養是不可缺少的。每當菲菲自己獨力地吃完一頓飯的時候,我都會讓小朋友們給她鼓掌併發給她一朵小紅花。並讓她去當小班長看看誰沒有把飯吃完和把飯粒掉在了桌子上。有的時候我發現是她不愛吃的食物時,就讓她為老師做一些事情來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給小朋友們發書或玩具。前提是要把這些飯菜吃完,這樣她就會很自願地吃完這些飯菜,並高興地為老師做事。

四、效果與反思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名幼兒有了很大的進步。吃飯的時候偏食的現象幾乎沒有了,也不往地上或桌上掉飯粒了。每次吃完還會大聲地告訴老師:“我今天都吃沒了”,很自豪地樣子。從這個案例中我領悟到,小朋友們的實際情況不同,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採取措施,從正面來調動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如果單一地批評他們只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效果則相反。讓他們在自已成功的喜悦中來把不足和毛病改掉。這樣的方法則會更加符合幼兒的心理和他們的發展需要。

小班個案分析 篇九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韓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這個孩子是剛來的,在我們班年齡是最小的)見此情形我説:“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裏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説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幹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後,低着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詩彤學着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鍊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韓詩彤,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着,我便便鼓勵她説:“詩彤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詩彤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詩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並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後慢慢地走,並告訴她沒關係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詩彤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詩彤竟然自己主動學着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着整理一下,詩彤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實韓詩彤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幹,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 ,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鍛鍊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脱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y311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