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思想品德説課稿【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説課稿【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説課稿【精品多篇】

思想政治課説課稿 篇一

1、本課的地位:

《改革開放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是九年級年級思想政治課教材第三課的第二框內容。第三課講《增強綜合國力》,這是對第二課《認識祖國地位》的進一步分析與講解。第三課包括三個框題,即:《綜合國力決定國家地位》、《改革開放增強了我國的國家地位》和《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本課是第一框題和第二框題的過渡和銜接部分。該框主要講述了3個知識點,即:改革的目的和作用、開放的目的和作用、改革開放的作用。改革開放的作用是這一框的核心內容。瞭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對於正確評價改革開放的成果、正確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及其從內心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等有重要的意義。

2、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改革開放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政府就致力於經濟建設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但是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我國經歷了10年“_”的浩劫,期間我國的綜合國力雖然也有短暫的提高,但是大部分時間是徘徊或下降。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行了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家地位。

本課的難點是:“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而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而且改革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因為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改革就是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使之與生產力相適應,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由於這些知識非常理論化、非常抽象,而且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瞭解非常少,再加上沒有學過生產力的概念,所以在學習中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

3、本課的特點:

學生根據自己家鄉——上海的巨大變化與現實情況,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課的觀點,而且本課也以事例見長,通過大量列舉活生生的例子加深學生對改革開放的瞭解與認識。

但是由於本書在某些知識(例如:生產力、生產關係)編排上的存在着一定的問題,這就給學生學習本課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生產力”這個政治常用術語在本課甚至第一課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對“生產力”的詳細講解是在本書的第七課《認清歷史趨勢》中的第一框題。這就阻礙了學生接受和深刻理解本課知識,也給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

4、本課的側重點:

本課的側重點在於理論知識和現實事例同在,通過鮮活的事例,使學生容易接受相關的知識和觀點。

5、本課的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我將本課內容的教學目標確定為3個方面。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改革開放”的目的、作用以及“改革開放”對“綜合國力”的影響。情感目標:通過教學,通過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巨大變化的事例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從內心去理解和支持改革開放,從內心去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第三:行為方面,引導學生樹立為國奉獻的意識,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把自己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思想政治説課稿 篇二

今天我要進行説課的內容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第三課第二框節中內容《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首先,我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單元第第三課第

二。個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消費及其類型,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節內容在經濟常識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行為這部分內容,後面是本教材的這重點內容,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為學好以後的經濟常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框題包含的一些經濟理論,是以後政治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後大學聯考的必考內容。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涵義,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內涵以及“艱苦奮鬥精神的時代意義”。

(二) 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內容,要求學生對照自己的消費觀念,引導學生克服自己身上的不理性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高學生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促使學生從情感上憎惡奢侈浪費,崇尚理性消費,崇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培養合作精神。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等觀念。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高一新課程標準,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能力,根據教材與學生實際,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並能正確評價從眾、求異、攀比和求實消費心理。

重點的依據:這是學生日常消費行為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多數學生消費心理存在誤區,需要重點講解。

2.教學難點: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懂得應該堅持怎樣的消費觀念。 難點的依據:旨在結合前面內容,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過渡):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講清疑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框題既定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在深入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了分析,教學重點是消費心理的面面觀 教學難點:消費心理對消費行為的影響以及正確認識艱苦奮鬥的現實意義。因為難,不在於知識有多深奧,而在於現代社會物質條件優越,再加上家長對獨生子女“全情付出”“有求必 應”,浪費之風在學生中大有市場,而“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成為中學生陌生的名詞。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教育,容易流於形式,成為空洞説教,落不到實處。因此是教學中的難點。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發展,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3分鐘)複習導入—提問上節課知識(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消費的類型和消費結構)

2.講授新課:(30分鐘)結合教材內容重難點和學生實際,設計生活中的兩段生活場景,通過設問的變化分別講解形形色色的消費心理,知道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踐行科學的消費原則。利用多媒體,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得知識興趣化。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從眾心理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求異心理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攀比心理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求實心理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5、佈置作業。

做一份調查,回家以後,調查一下同學們家裏的日常收支消費支出,然後總結出一些經驗。

其次,我為什麼要這樣上課:

一、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二、教學 略的選用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經濟現象,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再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知識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於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並形成新的知識

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景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逐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也正是由於這些認識來自於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實踐活動中,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結束語: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夫人“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説課稿 篇三

一、説教學理念

1、活動、民主、自由;

2、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

3、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4、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二、説教材

1、教材地位:

《學會自我保護》是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五課的內容,那麼前一節從社會層面上講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但是,這還不能完全防止對未成年人不法侵害行為的發生,所以未成年人學會自我保護顯得特別重要,是第五課思想教育的落腳點。

2、結構:

防患於未然(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學會自我保護

及時報警

依法實施自我保護 學會請律師

(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尋求法律援助

3、重點與難點:

重點:(1)、自我保護的必要性; (2)、依法實施自我保護的方法;

難點: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4、教材的處理:

(1)、基於生活中熟知的事例,設置任務與問題,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2)、拓展自我保護的技巧。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防患於未然的必要性,提高防範侵害的警惕性;

(2)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依法自我保護的途徑和技巧。

2、能力目標

(1)初步理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具有防範侵害的意識和依法自保的態度;

(2)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充分認識自我保護的重要意義,珍愛生命,敢於、善於同違法犯罪做鬥爭,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説教法

1、案例教學法。通過展示案情設置情境衝突,引起師生討論、學生討論,在分析和研究案情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悟保護自我的方法,並進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初步的法律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情境教學法。通過開展視頻欣賞、案例分析等活動,我們的目的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理解,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

3、討論式教學:通過老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展開師生之間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活動式教學: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達到教學目的和效果。

五、説學生

1、未成年學生,社會閲歷較淺,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因而時常遭到不法侵害,怎樣讓學生增強掌握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是本課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2、從學生的認知規律看,他(她)們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遵循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努力創設情景,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六、説學法

1、運用"引導發現式"教學法。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思考提出的問題,提高學生判斷、分析能力。

2、合作學習法,使學生在思想的撞擊中產生智慧的火花,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3、參與學習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要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在教學中適度地創造參與機會,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快樂和諧、富有成就感的教學激勵中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七、説教學程序

(一)、案例討論,導入新課

要把枯燥的知識變得鮮活有趣,首先要引起學生的注意,所以在導課中我採用了一段視頻案例,講述一箇中學生智鬥竊賊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能保護自己健康成長,還能將違法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二)、情境薰陶,激發興趣

"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在現代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做到備學生,變難為易,由淺入深,基於此我採用了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比如:與陌生人打交道的影片、《背戴》FLASH、及時報警的文字案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再根據情境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意識到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性,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整體認知,掌握技巧

通過感悟、總結,使學生在自我保護方面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理性認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四)、學生體驗,解決問題

在課堂中我開闢了幾個小欄目,如"自救智多星",讓學生自主探究遇到自然災害、遇到不法行為、遇到困難時的正確做法;"模擬直撥",讓學生親身體驗如何打求救電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護訓練營",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既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主動實踐的機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創新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在課程最後為昇華主題,學生自我總結本課知識,依照尊重學生主體性原則,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情感昇華。

八、説教學評價

1、本堂課我認為自己教得很輕鬆,學生學得也很輕鬆,營造了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漫畫、錄象短片的形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具體了,使學生對本堂課感興趣,選取的事例接近生活,學生有話可説,而且還爭着要説,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實際需要,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能滿足學生髮展需要,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課堂形式多樣,教學效果好,做到了師生的互動和生生互動。

在本堂課中我鼓勵學生勇於創新,探究問題的答案的可呈現多樣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也敢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也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重在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我們的教育更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思想政治課説課稿 篇四

一、説教材:

1、本課題在課程標準中的規定:

本課題要求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  關係,處理民族  關係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學習這一框是我們學習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的前提,同時處理民族  關係的原則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

2、教學目標:

根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和高中學生現有知識水平,以及學生認知的規律,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瞭解我國的民族概況、懂得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理解我國新型民族  關係,處理民族  關係的原則及其相互關係以及如何鞏固新型的民族  關係。

(2)能力目標:

我國解決民族 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認識問題,評價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逐步自覺地承擔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的使命。

3、教學重難點及其依據:處理民族  關係的基本原則。

把它當作重點是因為只有瞭解了處理民族 問題的基本原則才能更好的理解國家在民族地區實行的大政方針,才知道在生活中運用處理民族  關係的原則來處理民族 問題。

把它當作難點是因為我們班的學生幾乎沒接觸過少數民族,學生即沒有理論基礎,又沒有實踐基礎上講解,學生較難理解。

二、説學情

我認為,要做到教學相長,實現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就必須準確地分析學情。

本課內容所教授的對象是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的思想活動具有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並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地理和政治基礎等方面的知識,認知能力和水平處在不斷上升的階段,並且在長期的培養下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強,善於獨立思考和有較好的團結協作精神,這些學情為學法的指導奠定了基礎。

三、説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促進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和發展。本節課以講授法為主,因為講授法能最廣泛地面對全體學生,保證學生學習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並輔之以情景導入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等。

情景導入法有助於學生較快的進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説學法

學法指導上我主要是突出“實踐”和“實用”兩個原則。因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而方法的價值在於運用。

因而在學法的指導上,主要是着眼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指導學生遵循認知的規律,通過自主探究法,討論學習法和分析歸納法來掌握知識。

自主探究法:

在做課前準備工作時,尋找日常生活中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實例,對其進行探究。

分析歸納法:

通過對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從而得出結論。

總結反思法:

將自己的探究成果與教師課堂上的點撥相結合,再次歸納總結並加以反思,使認識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理論層次。

五、説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5分鐘左右)

在上課前讓同學們看《走進西藏》的視頻。視頻展現了建國前貧困落後的西藏和建國後現代的西藏的對比,讓同學們思考“西藏實現歷史性跨越説明了什麼?”

導入設計的依據: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課堂,思考題設下懸念,以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

【講授新課】(34分鐘左右)

一、我國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的建立(6分鐘左右)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通過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各少數民族的圖片,接着提出一個討論題:“漢族人口占了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我們的祖國是漢族人的祖國。”後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歷史、地理和政治等相關知識分組討論來反駁這個觀點。最後由老師進行總結,概括出我國是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國家。

提示:各族人民共同開發了祖國遼闊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發展了祖國的經濟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衞了祖國的獨立和尊嚴

各族人民共同參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創立了新中國。

設計依據:

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直觀的瞭解我國的民族概括,加深印象。通過問題的討論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瞭解和所學內容的掌握。

(二)我國新型的民族  關係

通過一個問題“我國在長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麼樣的民族  關係呢?”引出這個知識點,再通過展示圖片(舊社會、新社會民族  關係對比),讓同學們瞭解我國的新型民族  關係:平等、團結、互助。

設計依據:

問題引出知識點,設下懸念,過度自然。通過新舊社會民族  關係的對比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  關係,有利於加深理解,易於掌握。

二、處理民族  關係的原則 (24分鐘左右)

這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要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一)民族平等 (8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先對其含義、原因和地位等進行講解,然後通過展示參加全國人大的少數民族代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少數民族代表的圖片及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在全國所佔的比例來體現我國的民族平等原則。最後,通過對“在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與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採取特殊支持和幫助是否矛盾?”問題的回答加深學生對這一原則的理解。

設計依據:

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有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後用兩個事例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以便於更容易地掌握這個知識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後對一個具有爭議性問題的回答,鞏固了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也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到我國的大政方針。將所學運用於生活實際。

(二)民族團結(8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又一重點,先對民族團結的含義、原因和地位進行簡要講解,然後通過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同志與南昌十七中的藏族同學一起喜迎藏曆木雞新年和各省市對西藏對口支援的材料加深學生的深刻印象,最後一個思考題“我們怎樣看待拉薩3 14暴動和烏魯木齊7 5事件?”結束本知識點的學習。

設計依據:

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有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後用兩個事例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以便於更容易地掌握這個知識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最後一個問題分析以便於學生系統地理解和掌握這個知識點,從而正確認識這一問題,理解國家對這一民族分裂活動採取措施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將所學運用於生活。

(三)各民族共同繁榮(8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最後一個重點,與前面類似,先對其含義、原因和地位進行講解,然後通過一組西藏自治區統計局的數據和我省幫助畲鄉發展的事例讓我國加深對這一原則的瞭解,最後,通過“探究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意義?”這一問題加深我們對西部大開發這一政策的瞭解,同時加深了我們對各民族共同繁榮這一原則的理解。

設計依據:

先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有利於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後用一組數據講解非常直觀,同時具有很好的説服力,而我省幫助畲鄉發展的事例也是結合我省實際,較貼切我們的生活,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鞏固了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也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到我國的大政方針。做到理論聯繫實際,聯繫生活。

三個原則之間不是孤立的,因此我們應該強調三原則間的關係。以便更好的瞭解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加深同學們綜合運用三原則處理民族 問題的能力。

三者互相聯繫、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三、珍惜、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4分鐘左右)

這主要是使學生能將所學轉化為所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作為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各應怎樣珍惜、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民族  關係?讓學生尋找日常生活中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實例,對其進行探究。將所學用到生活中,轉化為所用。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民族  關係。最後有老師總結,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應該怎樣做。為學生一個系統的認識。

【課堂鞏固】(2分鐘左右)

用兩個練習題來鞏固今天的所學內容,藉助習題,對習題加以適當引申, 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句歌詞表明我國( )

A.各民族的獨特文化都得到尊重

B.當前已不存在民族 問題

C.各民族發展的不平衡已經清除

D.各民族完全平等

2.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這句話不能反映的是 ( )

A.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

C.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  關係的基本政策

D.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

【課後思考】(2分鐘左右)

針對西藏民族改革50年這一契機,我設計了一道思考題,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結合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分析正確地處理民族  關係在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的貢獻。

【課堂小結】(2分鐘左右)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所學歸納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的、整體的認識。最後在一首《愛我中華》的音樂聲中歡快的結束本課的學習。

六、説教學效果預測

在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處理上,我都使用了大量的素材,讓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收穫。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還會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及時地調整和修改預設內容。

思想政治説課稿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為高二哲學第四課的第一框,承擔着與第二、第三課銜接的任務,是第二課和第三課所學知識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個辯證法知識的最後總結,因此,從理論上講,該部分內容十分重要。

另外,由於本節課的內容中包含了豐富的方法論意義,對於學生正確地對待人生和社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從現實角度講,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內容結構:

本框是按照什麼是內外-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內外因是任何起到這樣的作用的邏輯組織教材的。

(三)教學目標

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中,把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定性為相互關聯的三個層次,即知識、能力和覺悟。根據這一精神和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針對學生學習哲學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為了落實雙基我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目標有)識記兩個基本概念:內因、外因。

理解一條基本原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掌握一種基本的工作方法:用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分析問題。

2、能力目標:(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學習,注重探究學習,結合本課實際,我着重培養學生的)

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即“懂”和“信”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會”和“用”。

3、覺悟目標:

通過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自身實際,學生成長中的內外因問題,主觀努力與外部環境問題,順境逆境問題等。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覺悟。

(四)教學重點

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之所以把它確立為本節課的重點,是因為搞好這一問題的教學,不僅可以為下一框,更重要的是為下冊的教學奠定基礎;它既是這一節課中所學內容的落腳點,也是培養學生覺悟的出發點,放在整個的哲學中,它也是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原理之一;從學以致用,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來看,這一原理是對學生影響極大的基本觀點。所以必須作為重點來處理。

(五)教學難點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之所以把它確定為教學難點,是因為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在理解這一問題時可能會存在許多的疑點,特別是人生前途命運的具體問題,疑點就更多。如果不突破這一難點,下一框關於正確對待主觀努力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正確對待機遇等問題的教學,就比較難取得實際教育效果。

二、學生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二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從總體上看,正處於急劇發展、變化和成熟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但不成熟且在變化,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獲得較好的統一。不進行積極的主動的思維活動,就不能有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難以從理性的高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教法

根據新課標強調師生共同參與課堂的建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因此我從學生身邊是事例入手通過設計提問,創造氛圍,啟迪思維,層層設問,啟發學生思考和歸納,運用各種具體形象的材料將抽象的哲學原理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四、學法

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俗話説: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作為一堂成功的教學課,不僅要讓學生理解並熟練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學法指導中我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理論聯繫實際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能從生活中感悟哲理,又會用哲理指導生活。

思維訓練法——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由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我首先榮幸邀請到衢州三中的一位老教師來到班級給學生簡單介紹三中發展史。以此來導入。我認為這樣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來導入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體現了哲學從生活中來這一新課程理念。

2、講述新課

(1)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老教師介紹完後,我緊接着問:我們衢州三中是在不斷髮展的,那麼三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裏我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得出許多原因,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髮言後我作適當的記錄,並作相應的補充(教學、內部管理、區政府等)。然後我讓學生區分哪些屬於內部原因哪些屬於外部原因。以此自然得出內因外因的概念和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2)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

在此基礎上我跟蹤提問:內外因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那它們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相同嗎?這樣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繼續以三中的發展為例,並設置幾個問題:學校是什麼樣性質的單位,它是朝什麼方向發展的?為什麼學校會有這樣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這樣層層設問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回答,我給學生舉了個企業的例子,並分析企業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通過這樣的示範,讓學生舉一反三同樣來説明學校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從而讓學生得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又順利突破了本框題的重點之一。

(3)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學生討論過的基礎上,我提出凝問,三中的要進一步發展除了教與學等內因,其他的一些外因又起什麼作用呢?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我提示,三中的發展能離開區委區政府、區文教局等的支持嗎?從而讓學生得出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因為這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內容,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確這個“條件”的含義,作為學生幫助者的教師,我為學生準備了一則材料“桔生於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並附以地圖説明,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淮南淮北不同的氣候條件,以及這些氣候條件對橘子生長的作用,淮南氣候條件適宜,長出的橘子又大又甜;淮北氣候不適宜,長出的橘子又小又酸。從而得出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緩的作用。我認為這樣通過和地理知識的`結合讓學生來分析外因的作用,既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地位,又體現了文科綜合的特點,並以此突破本節課的又一重點。

(4)外因是通過內因的來起作用的

明確了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後,此時學生也還是停留在知其然,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既不知道外因是如何起作用的,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為此我為學生選擇了一副漫畫:一個人想跳崖,但是又不敢跳,後來獅子的出現,這個人就跳過去。我讓學生分析為什麼剛開始在猶豫,後來又為什麼跳過去了。説明外因是如何其作用的。學生分析後我總結:想條和不敢跳是內因的兩個方面,開始時想跳這方面小於不敢跳,因此這個人處在猶豫階段,既沒跳;當他後面出現了一頭獅子,既外因,獅子的出現加強了想跳這一方面,從而使想跳大於不想跳,於是這個人一躍而起。從而得出:外因是通過加強或削弱內部矛盾一方面的力量,使得內部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從而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

這樣通過漫畫材料的分析既形象又直觀且有趣味性,使學生學的快,達到輕鬆學習愉快學習的目的。而本節課難點也突破了。

至此課的內容上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也為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我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讓學生從內外因角度來談談神舟六號成功發射的原因。學生討論發言後,我進行總結。

3、課堂小結

我用課件展示內容框架,總説分説一目瞭然。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掌握本框內容

六、作業

為了培養學生運用哲學原理來指導生活,我為學生設計的課後作業是:通過分析上次階段性考試成敗的原因,談談如何為下次階段性考試作準備。這樣也體現了生活中的哲學這一理念。

七、板書設計

整堂課的板書,主要內容由課件展示,板書主要用於記錄學生討論的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86k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