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品德與生活 説課稿(共8篇)

品德與生活 説課稿(共8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品德與生活 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品德與生活 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品德與生活 説課稿(共8篇)

篇1: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是鄂教版國小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第二單元第4課內容。它所處的單元以《愛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包含“美的環境,好的心情”、“這兒怎麼了?”、“讓垃圾回家”三個活動主題。旨在使孩子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初步瞭解環境與人的生存關係,為其一生身心健康打下基礎。本節課主要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欣賞圖片,觀察、比較中認識身邊的環境,感受身邊的環境對自己、對大家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責任感,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説學情

隨着國家城鎮化的發展,很多家庭都住在環境優美的小區裏,然而,人們的環保意識卻越來越差,孩子們也對環境污染現象熟視無睹,隨地亂扔亂丟習以為常。

針對以上學情,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情感與態度:感受環境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對身邊的環境污染進行調查研究活動,愛護環境。

知識與技能: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懂得變廢為寶的可創性和利用性。

針對以上主題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調查、走訪等形式瞭解身邊的環境,激發環保慾望;從做遊戲中體會到美好環境是可以創造的。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環保意識並能付諸行動。

三、説教法

1、我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努力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2、我以體驗式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教學,把道理寓於活動之中,做到情理交融。

3、我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創設一定的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無形中促使學生把“知”轉化為“行”。

四、説學法

1、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感受家鄉的環境現狀。

2、學生通過比較、調查、走訪,深刻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

3、學生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中,激發環保慾望。從動手為垃圾找家的遊戲中體會到美好的環境可以自己創造。

五、説過程

1、情境導入,引發體驗

我首先精心挑選了美麗的風光圖片,通過放幻燈片,配上音樂,讓學生髮現美,感受美。

2、自主探索,嘗試體驗

(1)課前我讓學生走出校園,到河邊、街道、工廠等去走走、看看我們所處的環境。

(2)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加深對環境問題的認識。

(3)全班交流、展示。我相機補充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引導學生説出這些環境問題可能帶來的危害性。

(4)我藉機提出質疑:我們如何行動,才能改變這些環境現狀呢?學生自由暢談。

3、動手遊戲,加深體驗。

(1)我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讓他們説説垃圾的“家”。

(2)學生做“給垃圾分家”的遊戲。我們給垃圾分為兩個“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讓他們把垃圾圖片送回正確的“家”。

4、課外延伸,活動拓展

我先讓學生猜猜這些廢品搖身一變,能變成什麼?然後出示學生再製作的物品,如花籃、筆筒、錢包等,告訴學生變廢為寶,不僅環保又美觀。激發學生製作慾望,讓他們懂得美是可以創造的。

六、説反思

1、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孩子們在感受環境美、發現環境問題、送垃圾回家等課堂環節中都興趣盎然,參與度高,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2、教學形式多樣化。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運用了直觀教具,如幻燈片、垃圾圖片、變廢為寶的物品等,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也引導他們共同感受到了環境美,體會到小組合作的快樂,嘗試到探究的樂趣。

3、學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同學們近段時間以來,隨手亂扔亂丟現象嚴重,教室裏,操場上總能找到各種生活垃圾,什麼牛奶瓶、紙片、食品袋、方便麪渣,正好藉助這節課的東風,好好整頓整頓校園環境。

當然,課堂中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表情不夠放鬆,肢體語言太過僵硬等等,今後還要鍛鍊自己的膽量,提高自己的品德專業水平,力爭成為一名優秀的品德老師。

篇2: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早上好!我是石基中心國小的黃影暉。我説課的內容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要上二年級了》主題一《我的這一年》。

一、説教材

本單元圍繞一年級與二年級這個過渡時期讓兒童感知自己在這一年一年級生活的點滴變化以及展望二年級生活是怎麼樣的給兒童展開生活。作為本單元的開篇課,它主要讓兒童總結一年級的生活,為下面展望二年級的學習作鋪墊。

二、説學情

孩子們經過一年級的學習,各方面都產生了變化,也取得了一點一滴的進步。和幼兒園時期相比,孩子們的確是長大了,但對成人的依賴還是存在的。孩子們都願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進步與變化。課堂上充分給孩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多角度感知總結自己的變化與進步很重要。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他們對自己在這一年裏的變化只存在零碎的片段。可能集中在身高、體重這些身體的變化感知上。由於孩子年紀小,抽象思維能力差,直觀性和形象性的東西比較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合作能力、處理信息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情況分析,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現在我來説説本課具體的教學目標:

1.能用比較全面的方法感受自己和同學一年來的成長與變化。

2.學習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進步,體驗成長的快樂,增強對自我和他人的認識。

3.能收集適宜的物品用比較的方法來感受、説明自己的成長變化。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讓獐兒童充分感知自己這一年的成長和變化,併為此而高興。難點就是如何引導兒童具體地感知自己在這一年來的變化。

五、説教法學法

要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中我以兒童活動為中心,通過課前的調查、資料收集,課上的交流、遊戲,讓兒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兒童的體驗、感悟、內化中,一步步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而老師則作為引導者、合作者,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

結合教學目標,我把教學過程分成“發現我長大了”“尋找成長的足跡”“感受成長的變化”“收穫成長的果實”“分享成長的快樂”五個活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的開始如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中來,是一節課開頭成功的關鍵。在課的開始,我以神祕的語氣跟孩子們説:“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神祕的禮物,看你的小眼睛能不能有大發現!你看,照片中的人你認不認識?”接着我在投影儀上出示班中一位學生從出生到現在的一組照片,請孩子觀察。一開始出現孩子嬰兒時期的照片時,大部分孩子都看見照片中人物的可愛模樣,覺得很有意思而竊竊私語。緊接着我問:“你們認識他嗎?”我想在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會説不認識。而隨着照片中人物年歲逐增,人物的模樣逐漸變得清析,一張熟悉的臉就開始出現了。這時,孩子會越看越興奮,因為有發現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爭相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起來。隨着孩子説出這是我們班的XXX同學時,我成功地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到關注孩子的變化上。

在孩子們的情緒高漲之時,我小結説:“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小。在這一年裏,你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就讓我們一起尋找我的這一年裏成長的足跡吧。”

在歡樂的氣氛感染下,我引導孩子們從身高、體重、以前穿的衣服和鞋等方面,採用具體的數字、資料展示、口頭述説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對比,使兒童具體、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體在不停地生長變化。在課前,我引導孩子挖掘身邊的可利用資源來為我們的學習服務。平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有意識地收集有關成長的具體資料,如自己不同階段的照片,請父母幫忙在不同的時間段量一量身高和體重的變化,收集自己不同時間的衣物,用過的物品。在課上引導他們用各種有趣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對比,以產生具體的感知。如比一比各自在差不多時間裏的身高、體重,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鞋子。把小手再一次與開學前畫的小手相比較,孩子們都能驚喜地發現“我真的長大了不少了!”在這種歡樂的氣氛感染下,孩子們介紹會更積極,交流的結果將會更充實。教育就是這樣,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力法度創設孩子們樂於參與其中的活動形式,讓他們在活動中有所得,有所悟。而在整個活動中,也充分體現了品德教育的生活性。

就在孩子們感知自身身體變化之後,我利用生活鏡頭把孩子引進了另外一個感知活動裏。我把生活的鏡頭瞄準了班上一位經常做家務的同學。她在一天裏幫媽媽洗菜、掃地、拖地、洗碗等等。在片段裏,孩子們將會聽到她媽媽誇自己的孩子在這一年裏長大了,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了,減輕了父母的不少負擔。

一石激起千層浪,班裏許多孩子在這一年裏都在家裏幫助父母做過許多家務。我相機引導孩子:“你在家裏,父母和其他人誇過你長大了嗎?他們為什麼這麼誇你呀?”承接着孩子們的滔滔不絕,我先組織他們在小組裏交流,讓同學們都能感受自己的長大與進步,知道自己養成了哪些好習慣。而老師則作為參與者,細心聆聽着孩子們在這一年裏的進步與變化。兒童品德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

在兒童充分感知自己在身體、思想、行動的變化以後,我讓孩子們一同收穫成長的果實。在小組裏展示自己的成長紀錄袋。讓孩子們在相互交流展示的基礎上,全面感知同學們的變化。引導兒童在相互交流中進行自我評價和成長展示。用“找優點”的方式啟發兒童客觀、全面地評價別人,尤其是對那些平時容易得到消極評價或被忽視的兒童,老師注意引導兒童正確、全面地進行評價。在孩子們充分交流以後,我還適當啟發孩子們:“你今後哪方面還能做得更好呢?”給他們一個再進步的空間。

課的最後,我以分享成長的快樂作為課後的延伸活動。組織兒童辦一期“我長大了”展覽,並讓兒童把課堂上的展示拓展到生活中去。讓大家都能知道我的變化,為我祝福。併為下一節課《二年級生活怎麼樣》提示參觀學習的方向。

七、説板書

板書是學習的導遊圖,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探索。板書是老師的微型教

案,濃縮了教學思路。這樣的板書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內容清析,能讓學生一目瞭然本課的教學內容。

板書設計:

我的這一年

身體、思想、行動

變化

進步

綜觀整節課的設計,處處體現着生活性。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教學內容的主要源泉,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力求做到從學生的生活中來,迴歸學生的生活,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活動是教和學的共同中介。課堂上老師通過創設孩子樂於參與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有所得,有所悟,受到品德教育的薰陶。讓兒童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我想一節課下來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篇3: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一、説教材

《多對生活笑一笑》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第二課《擁有好心情》中的第三部分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內容主要針對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不如意現象,引導學生通過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發現生活中的快樂,解決生活中的煩惱。

二、設計理念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以及新課標理念,整堂課我設計了快樂傳遞、敞開心扉、選擇快樂、創造快樂等幾個環節。通過師生交流對話讓學生體會到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學會樂觀地對待生活。

三、教學目標

1、知道煩惱人人都有,煩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2、讓學生認識到面對同樣的事情,態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心情,因此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3、學會樂觀地對待生活。

引導學生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説教法

1、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去分析、交流。

2、通過情景薰陶法、遊戲激趣法、師生互動法、故事引入法等方法,最終讓學生學會笑對煩惱、笑對人生。

五、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節:

環節一、快樂傳遞

通過遊戲――擊鼓傳遞快樂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在快樂的氛圍中,享受快樂情緒,理解情緒的多變性。

環節二、敞開心扉

這一環節,我首先敞開自己的心扉,把一週的“心情晴雨表”作為重要的資源來學習,研究,讓學生髮現老師的快樂來自於什麼?再讓同學們將他們這一週來的心情分小組交流並填寫“心情晴雨表”,然後將有代表性的記錄表通過實物展示台展示出來,讓同學們在大家暢所欲言中感受到快樂原本來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環節三、選擇快樂

讓學生先聽故事《哭婆婆變成了笑婆婆》後進行交流並體會到換個角度看問題,能使人豁然開朗,輕鬆起來,快樂起來。

隨後,(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以兩個人面對同樣的半瓶水,表現出不同的態度為例,讓學生明白心情自己主宰,快樂可以選擇。

環節四、創造快樂

這一環節,先播入錄像,讓學生感受到給予別人快樂,自己會更快樂。接着通過事例引導學生領悟到要樂觀地接受無法改變的現實並以愉快地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

環節五、播放音樂,結合板書進行小結

六、説板書設計:

通過一張笑臉,形象的表達遇到煩惱,如果選擇樂觀的人生態度,每天都將有着成功、歡樂、自信陪伴,啟發學生正確對待挫折。

我的説課內容可能有許多不妥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篇4: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課程標準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今天我將把自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融入《誠實的孩子人人誇》這一主題中進行説課。

一、把握意圖説教材

《誠實的孩子人人誇》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教材上冊第三單元《做誠實的好孩子》的第二個活動主題。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一個主題《誠實故事會》後,初步懂得分辨是非,認識到説謊害處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這個主題我主要讓學生從正面感受誠實行為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養成願意自覺落實誠實行為的良好品質。

二、結合學情定目標

誠實這個話題對於學生來説,十分熟悉,在他們呀呀學語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有意識地向他們進行薰陶。但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誠實同時又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因為他們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其自制力有限,自覺性不高,在不能很好地處理生活中的矛盾的時候,為了避免來自教師、家長方面的壓力,學生採用説謊的辦法來逃避批評的現象還較為常見。針對這種現實狀況,結合主題內容,我確定如下活動目標:

1、能夠清楚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感受誠實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快樂。

2、敢於承認錯誤,不説謊話。

3、自覺遵守誠實的行為要求,在生活中做誠實的孩子。

活動重點是:感受誠實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的快樂。難點是:在生活中做誠實的孩子。

三、獨出心裁教與學

在這個活動主題中,我遵循學生的生活邏輯和“漸進性”原則,在教法上,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談話法、啟發法、分析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在活動過程中,學生採用了體驗法、討論法、遊戲法把誠實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而不是紙上談兵。

四、緊扣主題設流程

品德與生活的組織與實施都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主,在本節課中,我預設了四個活動:

(一) 續編故事,感悟誠實

(二) 彙報交流,尋找誠實

(三) 行為對比,樹立誠實

(四) 剖析自我,踐行誠實

活動一:續編故事,感悟誠實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一中,我安排三個環節:

1、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喜羊羊作為主人公激發興趣,創設情境,直接引入。“羊村裏要放學了,村長正在佈置作業,喜羊羊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作業沒聽清楚,就飛快地跑出教室。第二天,村長讓交作業,這時喜羊羊才發現自己少做了一項作業。你們説,喜羊羊應該怎麼跟村長説呢?”

2、續編故事不同的結尾,引導學生思考哪種結尾編得好,討論為什麼好。

3、明理導入,點明主題――誠實的孩子人人誇。

品德與生活課程引入的設計要指向主題,切忌帶大帽子、繞圈子。我想通過“喜羊羊忘記做作業”這個情境創設,能充分激活學生的興奮點,這樣自然、巧妙地調動起學生直接參與體驗的積極性,在交流討論故事結尾的過程中,學生也得到了隱性的“誠實”教育。

活動二:彙報交流,尋找誠實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一活動我着眼於“誇”字,預設了三個環節:

1、學生尋找自己和同學誠實的行為;

2、在小組內開火車講述自己誠實的故事,讚美身邊誠實的孩子。

3、每組選一個代表發言,在班級彙報交流。

4、昇華情感,欣賞歌曲《好孩子要誠實》。在學生“誇”的過程,教師注重體現“評”的導向性和具體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地分析誠實行為,正確評價自己和同伴。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學生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學生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我想這一活動避免簡單説教,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這些正面的教育事例,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了“潤物細無聲”的誠實教育,從而把“誇”化為誠實行為的動力。

活動三:行為對比,樹立誠實

道德認識是在活動和實踐中得到深化的,品德與生活課應注重活動性、實踐性教學,要真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活動三中,我利有教材中的圖例,開展 “誠實迷宮”的遊戲,把故事中的、生活中的誠實的事和説謊的事組合在一起,編製成迷宮圖,學生要根據對誠實行為的正確理解才能走出迷宮。在遊戲中,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當“誠實小醫生”,分析説謊的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樹立誠實做法。

我想通過這一環節激活教材圖例的使有功能,創新活動形式,用行為對比,辨析判斷,促進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寓教於樂,教會孩子明辨是非。走迷宮的過程即在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選擇和道德行為上積極干預,使學生經歷了一個較完整的品德生成過程,把教材呈現的較簡單的活動做得豐富與充實。

活動四:剖析自我,踐行誠實

“以活動促發展”是活動教學的基本指導思想,所以第四個活動――剖析自我,踐行誠實,我先請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不誠實的行為,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説謊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並從根本上克服自身説謊的行為。為了保證學生真正去承認錯誤,教師向學生家長髮一封調查問卷,請家長給予反饋;如果是向同學或教師承認説謊,可請知道真相的教師或同學在這位勇敢的同學的日記本上貼上自己製作的“誠實”笑臉,並簽上自己的名字。

我想通過一次活動就讓我們的學生完全做到不再説謊,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學生真正認識到誠實的重要性,家校攜起手來,從旁引導,教育才能取得長遠的效果。這應該是一堂沒有畫句號的課,學生們的誠實行動要持續進行,在日常生活中落實。

五、審視預案促反思

根據自己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理解和把握,我認為一個支持學生髮展的教學設計,要追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實效。在《誠實的孩子人人誇》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思考並實踐着開放式、活動化、對話式的教學策略,冷靜而充滿智慧地關注學情,樹立“以學為中心”,創造“以價值觀確立”為核心的課堂,活動間呈現遞進化,評價過程提升學生能力,活化教材的育人價值。

篇5: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河北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天氣變化早知道》,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敬請各位專家指導!

一、探索自然奧祕,學會健康生活——説教材分析

《天氣變化早知道》是本冊“大自然探祕”主題單元的最後一課。大自然神祕莫測,今天陽光燦爛,明天也許就大雨傾盆;天氣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提前知道天氣的變化,我們就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惡劣天氣的傷害,從而健康快樂的生活。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預報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多種渠道瞭解未來的天氣情況,並能根據天氣變化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惡劣天氣的傷害。

3、引導學生收集天氣預報資料,並進行簡單整理。

教學重點:

1、知道天氣預報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關注天氣預報,適應天氣變化,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關注天氣預報,適應天氣變化,學會自我保護。

二、創設生活情境,感受學習快樂——説教學方法

根據目標定位,我確定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情境體驗:如創設學生熟知的學校生活情境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家庭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暴風雨天氣情境,引導學生做好惡劣天氣的防範工作;利用電視、網絡、電話、手機短信等信息渠道現場查詢未來天氣情況,感受現代信息技術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等。

2、情感薰陶:播放軍民齊心協力戰勝洪水與暴風雪災害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惡劣天氣對人類的影響,感受人類憑藉團結與智慧戰勝自然災害的偉大力量。

3、合作探究:小組內交流課前收集氣象諺語的情況,並推薦代表上台展示;小組合作製作氣象符號,並説説符號所表達的意思,讓學生在合作中鞏固新知,學會交往與表達。

三、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説教學過程

《品德與生活》課標提出:《品德與生活》課程必須源於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學校情境,聚焦生活話題

上課伊始,我講了一個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小故事:放學時,突然狂風大作下起了傾盆大雨,沒有帶任何雨具的林林發現好朋友明明撐着雨傘,穿着雨衣,覺得非常奇怪。明明怎麼知道今天會下雨呢?圍繞這個生活話題開展討論,讓學生感受提前知道天氣預報的好處,激發學生對天氣預報的興趣。

(二)再現生活場景,體驗實踐快樂

緊接着,我拋出了第二個生活話題:你知道哪些瞭解未來天氣情況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我引導他們將各種方法進行了現場展示:説到打電話的方法時,我請一個學生現場撥打96121,並通過擴音設備讓所有學生聽清楚具體預報內容,再説説未來三天的天氣情況及由此帶來的生活變化;説到發短信的方法時,我根據本地的天氣特點,現場展示了一條有關雷陣雨的天氣預報短信,並創設情境,讓學生説説雷陣雨前應該做好哪些防範工作;説到看電視的方法時,我現場播放了一段天氣預報的視頻,並引導學生如何關注本地的天氣情況;説到上網查詢的方法時,我利用網絡向學生現場展示了查詢的過程,使學生充分體驗到信息技術的方便與快捷……同時,我還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根據星星、月亮、雲、植物的變化和動物的活動,也能提前知道天氣的變化,並適當補充學生感興趣的信息,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觀察生活,探究生活的慾望。

(三)開展小組合作,張揚個性風采

認識氣象符號能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瞭解天氣信息,因此,在瞭解常見的氣象符號後,我出示了未來三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畫出氣象符號,最後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代表展示本組作品並予以介紹。整個環節循序漸進,層層深入,不僅鞏固了新知,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四)拓展文本內涵,昇華主題思想

提前知道天氣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可以避免惡劣天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可是,有些惡劣天氣,人們即使提前知道了,也不能完全避免災害的發生。於是,我給學生播放了1998年和20xx年發生在湖南的特大洪水和暴風雪災害。看完視頻,學生有的説:災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準備。有的説:解放軍戰士和武警真勇敢,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有的説:災難再大,也沒有我們人厲害,只要團結,我們什麼困難都能戰勝……討論中,不僅使本堂課“提前知道天氣情況的好處”這個目標得以落實,而且提升了本課的主題思想,使學生了解了“人定勝天”的道理。

四、巧用生活資源,豐富課堂信息——説資源利用

本課時教學中,我對資源的利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信息技術手段的利用。如用手機現場撥打96121天氣查詢電話;利用網絡進行未來一週網上天氣查詢;播放有關天氣預報、洪災和暴風雪災害的視頻;利用展示台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氣象諺語、課上製作的氣象符號等。

2、學生生活經驗的運用。如開展如何防範雷陣雨的討論、小組合作製作氣象符號、課前收集氣象諺語等。

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的利用,使教學變得更加形象、直觀,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運用使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生活的快樂再現於課堂,課堂的精彩迴歸於生活,真正實現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以上是我對《天氣變化早知道》教學的設計與思考,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篇6: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縣學街國小的樑傑,很榮幸有機會得到各位的指導。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中的第二活動主題《紅綠燈、在站崗》。

在説課之前我想請各位評委看一小段錄像。(播放《關愛生命,安全出行》)這是現實生活中誰也不願意見到、也不難見到的一種畫面,因此,我們能深刻理解新課標中提出“認識常見的交通和安全標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的重要意義。

以新課標作為重要依據,這節課的細化目標為:

認知目標:讓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交通信號及交警手勢;

行為目標: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的一種表現,也是一個人有責任感的體現。

其實,這些也是讓“學會照顧自己”的教育內涵的具體表現。因此,這一節課,無論是知識的學習、還是自護能力的培養,乃至於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激發,對於保證兒童健康安全地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點、難點:只有讓學生明白了什麼是交通標誌、信號、交警手勢,他們才懂得怎樣遵守交通規則,因此,讓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交通信號及交警手勢,這是本課的重點。讓學生髮現自己周圍的一些違反交通規則的事例,形成較強的辨析能力,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這是本課的難點。

學情分析:依據本課教材的特點,考慮到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因此這一節課我充分利用兒童喜歡的動畫、圖片、視頻,利用多媒體直觀動態的教學手段,通過遊戲、比賽來展開教學。

首先,構建與孩子現實生活的聯繫。

孩子們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發展的。如課前孩子們收集交通標誌、觀察遵守和違反交通規則的事例,將交警叔叔“請”到課堂為孩子們介紹有關知識等。重視課堂教學和學生生活的聯繫,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

其次,道德準則存在於兒童的生活中。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是我們生存於社會的道德準則之一。孩子們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情感,只有源於孩子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以及情景辨析、角色遊戲等,都能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外引導孩子們良好品德的積累與形成。

再則,引導孩子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在本課中,“紅綠燈”是所有交通規則的代名詞,它引出的是關於一系列公共道德和秩序、健康與生命,深刻而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科學、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懂得平安、和諧生活的重要性,為其一生身心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本課中,我進行了四個環節的教學。

首先,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唱歌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了,輕鬆愉快的開場歌曲是孩子們在一年級就學過的《紅眼睛,綠眼睛》,歌中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行”。從這優美的歌聲中本課的主角“紅綠燈”正式在課堂出現,也在第一時間抓住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為後面“交通警察”、“交通標誌”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第二,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在這個環節中我按照教學目標,設定了三個學習環節。

(一)學習交通信號的含義,帶着“小黃帽這樣過馬路安全嗎?應該怎樣做呢?”的問題老師播放《小黃帽》的錄像,川流不息的馬路、刺耳的汽車鳴笛聲和小黃帽不按交通信號燈的提示穿行於道路上、翻越護欄等等屢次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從視覺上讓孩子們體會到:這樣做太危險了,過馬路應該先看指示燈,紅燈停、綠燈行,沒有人行橫道應該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翻越欄杆是錯誤的。

隨後的現場情景再現,是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創設的一個環節,我們學校地處裕華路繁華地段,每天上學放學車輛很多,經常看到很多孩子不顧兩邊的車輛橫衝直撞,很是危險。因此,課前我將學生的座位進行特殊的排列,空餘處形成一個人行橫道,請學生們模擬遊戲,讓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呈現在課堂上,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解決了實際問題,這也正是品德課的根本——源於生活而回歸生活。

(二)學做交警手勢

在這個環節中,我向孩子們介紹了一個重要的人物:“交通警察。“信號燈能保護我們的安全,在我們身邊還有一個保護神,他不分嚴寒酷暑每天在道路上指揮各種車輛安全通行,疏導交通,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對,是交警叔叔,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跟交警叔叔學做指揮手勢吧!”接着,我用課件展示交警指揮道路交通的規範手勢。

交通警察威武,神氣,孩子們都很崇拜,大多數孩子從小就有着當警察的理想,所以在模仿交警做手勢的時候,我不僅僅只是請幾個孩子來學,而是先請大家一起學,然後再請每小隊派一位同學來比一比。比的同學認真,為他們加油的小隊同學也認真,大家都參與了遊戲,都對交通警察的手勢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我想下次在馬路上即使孩子們看到了自己不熟悉的交警手勢,也會留一個心眼,會問清楚手勢的意思,那麼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又有了一個延伸。

(三)學習交通標誌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們強調孩子的親身經歷和認知經驗。讓孩子們充分的交流和互動,小組合作、成果展示,以達到資源共享、評價互動的目的,再通過課件演示和總結交通標誌的三種類型:指示標誌——黃底黑圖,表示允許;禁令標誌——藍底白圖,有的帶斜槓,表示禁止;警告標誌——白底紅圖,表示警告,要注意……。隨後的教學中,我用課件出示了一組交通標誌圖,採用比賽的形式進行搶答,這既是對回答正確的孩子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是對其他同學的一種激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和感受到:交通標誌、信號燈、交警手勢,他們都是無聲的語言,認識了它們,我們出行就更安全了。

第三個環節,拓展思路、明辨是非。

本着實踐性和開放性的原則,我以出判斷題的形式來增強孩子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裏設計的十道題有的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有的是學生還沒有涉及但應該熟知和了解的。

最後,昇華情感,明理導行。

這一環節中我首先播放剛才老師們在我説課前看到的錄像:緊張的音樂配上各種車輛的喧鬧聲、緊急的剎車聲,車禍的慘烈情景,讓學生們震驚、震撼。此時畫面一轉:一個七歲本應和孩子們一樣享受自由、健康、快樂、幸福童年的小女孩,因一次車禍,截斷下肢,只能靠一個球皮行走。

我問我的孩子們: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籃球女孩的事例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看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更何況是跟她差不了幾歲的孩子。因而在看完以後引導孩子談自己的感受,便是水到渠成了,珍愛生命的意識也在其中自然生成。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就摒棄了那種老師講述故事情節、講道理的呆板局面,便於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孩子的體驗也更為真切。

課的最後大家齊讀一則《安全童謠》,老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好多的交通標誌、信號燈,學習了交警叔叔的指揮手勢,希望大家學會保護自己、照顧自己,做個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好孩子,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整堂課的氣氛既輕鬆又嚴肅,我以資料積累、環境創設作為背景教學手段,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人、物、事、景,邊遊戲、邊合作、邊討論、邊創造。我們在自主的探索與積累中,在真誠的信任與關心中,先激情、再明理,後導行,一步步落實教學目標。我相信,上過此課的孩子及孩子的親人、朋友們將會一生平安!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

篇7: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老師們好,我是一位上過國小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老師,今天我就把以前教學的一些拙略的方法説出來,和老師們一起學習,欠妥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提出寶貴意見。

一.説教材:我所説的內容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第二單元上學路上的第二課《好好走路》,它是在學生在掌握了認路和尋路的方法後,讓學生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使學生了解並能夠自覺遵守。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安全上學。

二.説意圖:近幾年中國小生的交通事故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這些交通事故大多都是由於學生不遵守交通規則(如亂穿馬路、亂闖紅燈、在馬路上玩耍、打鬧等)引起的。在講這一課時我面對的是國小的學生,亮巖國小前有一條馬路,這條馬路車量多,而且曾經有發生交通事故案例,這無疑是該校學生在安全上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還有孩子們都是來自不同的村子,鄉村小馬路也常有摩托車狂奔的現象,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始終以怎樣安全走路為主線,讓學生意識到危險就在我們身邊,所以必須遵守交通法規,從而知道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

三.學情分析: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識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説教學目標

1.學生在活動中有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的行為規範。

2.學生懂得遵守交通規則,初步瞭解道路交通安全法規。

3.瞭解安全常識,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標誌。

4.學生在活動懂得在放學途中要注意安全,要互相幫助,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5.學生具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每天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6.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五.説教學重點難點

1.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標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上學。

2.有自我約束能力和良好的行為規範,瞭解交通法規。

六.説教學準備

學生——蒐集瞭解常見的交通標誌圖,並觀察自己上學路上的交通情況。

教師——一段“上學路上”的錄像;製作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牌及表演用的頭飾。安全通道標誌、拐彎標誌、禁止鳴笛標誌、紅綠燈標誌、禁止車輛通行標誌等等。

七.説教法、學法

1.教法在新課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來,並且在與學生之間不斷地發生互動、對話、交流、溝通中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本課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遊戲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展開教學。

2.學法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及重視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於以上觀點在本課教學中,我着重體現表演展示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情境學習法等幾種學法的指導,寓教於樂。

八.教學程序

(一)、錄像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交警叔叔嗎?今天我們也來噹噹“小交警”,大家高興嗎?

2.“小交警”正式執行任務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做得對不對?遊戲表演小交警指揮交通。看看是我們指揮的好還是交警叔叔指揮的

(播放課件):畫面內容:來來往往的車流人流,井然有序。(交警叔叔指揮得好)

3.在上學路上,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學生交流彙報。)

揭題:好好走路

(二)、聯繫實際,明理導行;初步瞭解交通法規。基於整體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層層推進、深化教學目標。

1.創境繼續導入:

活動一:

(1).膨!啊!(出示課件發生車禍)一輛汽車與一羣不守交通規則的孩子撞在了一起,頓時小朋友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我們該做什麼?我們應注意什麼?

(2)、你們平時放學回家是怎樣過馬路的?説一説馬路上的危險有哪些?或者看到的聽到的。(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有好玩的地方,也有買好吃的,還有很多很多吸引我們的事物,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總結:咱們都要記住,一定要按時回家,還有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平安回家,讓大人放心。

2.遊戲模擬

活動二:

“十字路口”怎樣走為了讓孩子在實踐中感悟生活。教學伊始,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逼真的“十字路口”情境:教室裏的桌椅分成四個小組,形成一個十字路口。然後讓學生帶上我製作好的頭飾:小汽車、自行車等來進行模擬走一走的活動,活動結束後請下面的同學來評價他們走的好不好,學生的回答是:“不好,車和行人都撞到了一起”。是呀,這只是在教室裏的模擬遊戲,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們想一想這多麼危險啊!如果我們在“十字路口”設置紅綠燈這樣的交通標誌會怎麼樣呢?我們再來試一試。兩次不同結果的對比,使孩子深刻地認識到交通標誌的重要性,在親身的體驗中,學生產生了想要更多地瞭解交通標誌的願望,引發生注意與思考。

總結:咱們都要記住,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平安回家,

活動三:交通標誌大揭密:

1、師點擊課件,出示交通標誌。

2、課前,老師請小朋友們收集了交通標誌,並和爸爸媽媽把交通標誌製作成頭飾,請把標誌拿出來,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説給我聽,我説給你聽!

我們是農村的孩子,為什麼要認識交通標誌呢?

(學生交流解決。)告訴孩子們,認識交通標誌對我們進城去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幫助。

小結:認識交通標誌對於指導我們遵守交通規則十分重要。我們遇到不認識的標誌可以向交警叔叔詢問;村裏沒有交通標誌,過馬路時應怎樣做?(引出一看二慢三通過)

3、誰願意上來把自己的標誌展示給大家看?説一説交通標誌上畫了什麼?是什麼標誌?在哪兒見過?有什麼作用?

總結:這些標誌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有益的幫助,讓我們記住它們!

《品德與生活》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對交通方面的認識最直接、最能接受的就是交通標誌。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了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事先製成課件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用頭飾、講述等方式出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標誌。在課堂上對學生課前的信息蒐集進行了一個很好的運用,不僅能夠鍛鍊學生蒐集資料、獲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這一節的設計既對本課內容進行了拓展,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學的高潮,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品德的昇華。

活動四:教學生以歌謠的形式紮實牢記交通安全知識

A、學兒歌

走路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左右瞧。

記住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走。

隧道天橋最安全,與車爭道最危險。

遵守交規習慣好,健康平安幸福長。

B、交通規則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過馬路不要太着急。

你拍二,我拍二,騎車不要把人帶。

你拍三,我拍三,走人行橫道才心安。

你拍四,我拍四,先下後上真懂事。

你拍五,我拍五,不做馬路小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交通安全來學透。

你拍七,我拍七,開車不要耍脾氣。

你拍八,我拍八,路邊護欄不亂爬。

你拍九,我拍九,施工場地繞道走。

你拍十,我拍十,安全習慣要保持。

C、順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要牢記,從小養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遊戲。

(2)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過,莫與車輛去搶道。騎車更要守規則,不能心急闖紅燈

(4)乘車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隊;手頭不能伸窗外,扶緊把手莫忘記。

(5)公共汽車真繁忙,迎送乘客去各方。

(6)乘車定要守秩序,交通法規不能忘。

(7)依次上車莫擁擠,扶老攜幼高風尚。

將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兒歌歌謠加入,不僅有效地活躍了活動氣氛,而且再一次為學生敲響了警鐘。

D、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給小孩買自行車的家長很多,於是孩子們都喜歡在公路上飆車,這裏也要講講交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明確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車。根據醫學、生理學和心理學資料分析表明,一個人的發育期通常要滿十二、十三歲,才能初步達到上述最低要求。因此交通規則從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出發,規定十二週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上路。

E、本課的結束部分,我利用課件播放音樂《祝你平安》並進行全課總結,小朋友們,我們要記住今天所學的知識,還要將知識告訴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人人都會看標誌,人人都遵守交通規則,人人都幸福平安。

九.總結激勵,延伸導行。

今天很高興地看到大家能戰勝困難,按時回家。你們瞧,我特意給你們帶來了我的圖案。如果你覺得自己每週能按時回家,就把我的圖案貼在你家。(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笑臉圖)放學時間到了,要和小朋友們説再見了。我相信我們下次再見的時候,你們每個人都已養成了按時回家好好走路的好習慣。

十.板書設計

本課的學習者是剛入學不久的一年級的國小生,識字不多,因此我的板書設計以圖為主。左邊是一個注意危險的交通標誌,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右邊是代表家的樓房,中間劃上箭頭,告訴孩子們,只有把交通規則牢牢地記在心中,才能好好走路平安回家。

十一.下面是我對“課課滲透法制教育”的一點見解:

在本課教學前我先讓學生去了解自己身邊的人發生過或知道哪些交通事故,這些交通事故給自己本身和他人帶來了哪些傷害。通過學生的調查、相互彙報,學生們深深的體會到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嚴重的後果,有的學生在介紹自己親人發生交通事故時甚至失聲痛哭,這無疑給每個學生心靈中敲響了警鐘,從而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而且在課前還為學生講述了一段本校學生違反交通規則的事例,讓學生髮現自身在遵守交通法規方面出現的問題,並加以討論,明辨是非。這正符合了《課程標準》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要求。

正如魯賓斯坦曾經指出的那樣:“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於使人同生活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品德教育只有根植於生活世界,併為生活世界服務,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一句話,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延續,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並加以巧妙運用,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從小知法,懂法,守法。

1.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篇8:品德與生活説課稿

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個主題《我換牙了》第二課時《保護牙齒》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思想五個方面對本課設計做介紹: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的第一個主題《我換牙了》第二課時的內容。教材《我換牙了》是針對正處在換牙時期的學生而設計的。本課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動畫和兒歌來教育國小生愛護牙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學生成為一個講衞生的好孩子。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起着導向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知道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瞭解一些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在新課程標準的嚮導下,我制定本次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瞭解牙齒的保健措施指導學生從小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會正確刷牙。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怎樣保護牙齒,在合作交流中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從護牙開始,培養學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知道牙齒的重要作用,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

2、難點:通過本次活動引起國小生對牙齒保護的重視,達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牙齒模型、餅乾、塑料杯、清水、生雞蛋、學生牙刷等

二、説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教學中應努力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問題,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時時有教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採用的教法有:

1、示範講解法

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範講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我結合牙齒模型,示範講解刷牙的方法,激發學生嘗試的慾望,讓學生在模擬刷牙的基礎上,按刷牙程序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2、多媒體演示法

教學活動中我把故事、歌曲、及兒歌製成課件,從而激發學生興趣,直觀生動的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始終沉浸在愉悦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使學生獲得對此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

對於兒童來説,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對他有意義的真正的生活,對於《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教學來説,只有引導兒童關注和實踐他自己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意義的教學,只有指導兒童學習和學會健康、科學、幸福的生活,才會成為有效的教學。因此,為確實保證兒童通過積極參與有意義的、真實的活動來獲得發展,而不是僅僅依靠聽講或形式的活動來學習,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十分注重課程的活動性,通過活動過程與兒童積極活動,給予他們支持、合作等實現對兒童的引導和指導。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瞭解換牙的常識,體會到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覺的基礎上,我以護牙為主線,採用“猜猜謎語,引入主題——活動探究,認識乳牙和恆牙——合作交流,感受換牙——聯繫實際,初識護牙——形象總結,課外延伸”五個環節來進行教學,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緊張、恐懼、害怕,初步認識牙齒保健的基本常識以及護牙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克服牙齒檢查與治療帶來的恐懼心理。

第二個環節的設計,我首先是讓學生了解換牙的原因。通過圖片和視頻,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去發現換牙的奧祕。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了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自己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自己長大的標誌之一。其次讓孩子交流討論護牙的好習慣和壞習慣,初步瞭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第三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合作交流,瞭解哪些食物對牙齒有利,哪些食物對牙齒有害。

第四和第五個環節,是這課的一個重點,讓學生了解漱口和刷牙是保護牙齒的法寶,養成飯後及時漱口和早晚刷牙的好習慣。首先通過吃餅乾,讓孩子親身體驗到漱口的作用,同時藉助視頻資料,孩子也瞭解到蟲牙的形成。其次通過醋泡雞蛋的實驗瞭解刷牙的重要,藉助觀看視頻和動手實踐,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最後的總結鞏固環節,我通過“保護牙齒大闖關”這一活動,讓孩子辨析正誤,同時也鞏固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為培養或促進其良好的護牙習慣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幫助。

三、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採用了分組討論、觀看動畫和動手實踐欣賞歌曲的感受,提高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主題

二、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抓住學生心理,貼近學生生活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在課開始先請大家一起猜了四個謎語,學生自然而然地將自己融入課堂中初步瞭解保護牙齒重要性,並説出自己保護牙齒的方法。本環節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形式,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巧妙地導入了本課《保護牙齒》(並板書課題:保護牙齒)。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猜謎語,激發興趣,為後面的活動預設一個鋪墊。

(二)觀察牙齒,瞭解重要性。

讓學生討論交流,平時生活中小朋友們存在的一些好習慣和壞習慣。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穿針引線,精當點撥。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在師生的對話交流中,糾正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習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面也比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在真實生動的畫面前,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時改掉這些不良習慣,會產生怎樣的後果,而且,學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鍛鍊與提高。

(三)瞭解牙齒健康與飲食的關係,做到合理飲食。

首先出示了一些孩子們平時常吃的食物,問孩子“哪些食物是你最愛吃的?”有的孩子就回答“奶油蛋糕、可樂、辣條、糖”緊接着我就説“你們愛吃的食物可能並不是對牙齒有利的食物。”接下來就讓同桌兩人合作找出哪些食物對牙齒有利,哪些對牙齒有害。從而給孩子一個飲食上的引導:保護牙齒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酸的辣的甜的等刺激性食物。這些話題都是孩子們所經歷過的、熟悉的,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生活進行教育,在自身生活體驗上學習,努力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這樣兒童覺得是在進行和探討自己的生活,因而會充滿興趣地進行探討。

(四)養成漱口的好習慣。

請學生品嚐餅乾,觀察牙齒的變化。隨後漱口,然後觀察杯子裏水的變化。本環節通過實際操作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淡化了説教。讓他們吃餅乾,漱口後看杯中渾濁的漱口水,引導他們説出,從剛才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人只要吃過東西,牙縫裏就會留有殘渣,如果不清除乾淨,就會長蛀牙,讓他們體會到漱口的重要性。

(五)探究活動,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通過醋泡雞蛋的實驗,讓孩子瞭解到用醋泡過的雞蛋會變軟,用水泡過的硬,從而引出刷牙的重要。首先讓學生演示各自的刷牙方法,老師觀察後,選出2-3名不同刷法的學生站起來演示,然後提出疑問:小朋友的刷牙方法有這麼多種,到底哪種是正確的呢?播放刷牙的視頻,然後同桌兩人探究刷牙方法,請2-3名學生在牙齒模型上演示,其他同學當小牙醫,判斷正誤。最後把刷牙方法總結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本環節圍繞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認識基礎,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從初試刷牙方法到師生共同探究,再到學生之間互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最後以“兒歌”這種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鞏固了刷牙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

(六)、形象總結,鞏固延伸。

通過“保護牙齒大闖關”這一活動,既總結了這一課所學的知識,又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最後以欣賞一幅健康美麗的笑臉圖,來引導學生過健康的生活,創造美好的生活,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五、教學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將自己定位於各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鬆、愉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達到教學目的。但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在備課和説課的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標籤: 説課稿 品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e3vn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