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陳太丘與友期行原文、註釋及賞析【精品多篇】

陳太丘與友期行原文、註釋及賞析【精品多篇】

陳太丘與友期行原文、註釋及賞析【精品多篇】

《陳太丘與友期》閲讀答案 篇一

陳太丘與友期 (9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2分)

(1)太丘與友期行( )

(2)去後乃至( )

(3)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

(4)尊君在不 ( )

小題2: 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小題3:學習這短文能讓我們明白為人的一些道理,這些道理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即 和 。(2分)

小題4: 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説説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答案:①約定②才③玩耍④通否。

小題2:答案: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着人家的兒子罵他父親,就是失禮。

小題3:答案:①信②禮

小題4:答案;不失禮,照理來説是失禮的,但元方勇於指出他人錯誤,他僅僅七歲,不該對他要求那麼高。可以看出他是個懂理識義、直率、正直不阿的孩子。

小題1:試題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約”“時期”“希望”等意思,本句中為“約”;“乃”在古文中用法比較多,本文中為“才”,“戲”是名詞動用:做遊戲,“不”通“否”,表示疑問。

小題2:

試題分析:將句中關鍵字詞解釋清楚,兩個“君”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個是對對方的尊稱,第二個指自己的父親。“期”,意為“相約”,“日中”,即“中午”,“信”,指“信用”。

小題3:

試題分析:全文的核心問題就在元方“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句話中,從中找到兩字即可。

小題4:

試題分析:此題答案不必唯一,禮與無禮,關鍵在於分析的角度,站在元方“指錯”的角度與站在彼此輩分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

《陳太丘與友期》閲讀答案 篇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①期日中 ② 已去 ③ 下車引之 ④友人慚

【小題2】與“相委而去”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俄而雪驟。B.學而時習之 C.不義而富且貴D.切問而近思)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2分)

(2)元方入門不顧。(1分)

【小題4】友人的言行遭到元方批評,由此可知,做人要 。(2分)

答案

【小題1】(4分)①約定 ②離開 ③拉 ④慚愧

【小題2】(2分)B

【小題3】(3分)①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家嗎?” ②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小題4】(2分)講誠信、(1分)有禮貌(1分)。(意對即可)

《陳太丘與友期》閲讀答案 篇三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加點詞。(4分)

(1)陳太丘與友期行▲ (2)尊君在不▲ (3)去後乃至▲ (4)下車引之▲

2、翻譯句子。(3分)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

3、讀了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哪些為人處世的啟示?請寫出兩點。(3分)

答案:

1、(4分)(1)約定(2)同“否” (3)離開(4)拉

2、(3分)(你父親)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好一起走,(卻)丟下我離開了。(“期”、“委”、“去”重點詞要解釋正確)

3、(3分)為人處世要講禮貌,講誠信。要知錯就改。(其他有理的也可以)

(寫出一個啟示得2分,兩個得滿分。)

陳太丘與友期中心思想

陳太丘依照約會行事,當他的朋友失約時,他決然捨去,一點也不姑息。七歲兒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這父子二人身上體現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誠信為本的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z7n1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