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多篇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多篇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多篇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一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自頒佈實施至今對規範事業單位會計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起着巨大的用。但隨着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事業單位市場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資金來源出現了多元化資金運用出現了多方位適用的會計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使得運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愈來愈顯示出不足及侷限性需要不斷加以改進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會計核算基礎實行統一的權責發生制

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一般採用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支業務核算可採用權責發生制。”在付實現制下事業單位以現金實際付為入和支出的依據支出只包括以現金實際支付的部分並不能反映那些當期已發生但尚未支付的債務部分債務成為“隱性債務”不利於防範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同時事業單位經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出現支項目不配比情況如固定資產的大修費並非每年都會發生而固定資產的使用損耗是逐年發生的。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的年度根據付實現制將修費直接計入支出造成當年支出增大結餘減少。況且實際工中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經常不易明確區分使得費用難以合分攤造成事業單位不能進行正確的成本和費用核算不僅不利於事業單位內部管不利於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使一部分國有資產價值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轉化為經營性業務的利潤或個人入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由此需要對事業單位採用統一的權責發生制接近於《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符合管念國際化和和會計制度統一化的發展趨勢。

二、改變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真實反映固定資產價值

事業單位以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同時反映固定資產價值且固定資產的賬面數額固定基金賬面數額一致。但是當購入舊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淨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隨着已付款額增加而增加;都使得固定資產賬面餘額不等於固定基金數額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設置失去了意義。同時事業單位不按照固定資產值和使用年限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由於不反映固定資產的減值沒有反映其資產淨值也就虛增了資產總量;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開展業務活動的成本不包括折舊費使得成本核算不完虛減了事業單位的成本支出。由此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的改進可以借鑑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設置“累計折舊”科目;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並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為固定資產值的減項充分體現固定資產淨值。購置固定資產時可直按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資產類科目;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借記“事業支出—折舊費”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當事業單位購置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或建造工程類固定資產時建議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歸相應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裝完畢或工程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賬户。

三、修購基金提取不合取消修購基金的計提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按照入的比例提取修購基金時借記“事業支出”貸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目的是用於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但其提取的基數是入而不是定資產餘額樣有的單位入多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多有的單位入少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少提取目的提取基數兩之間缺乏必然聯繫而單位實際發生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費用單位資產的狀況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單位定期進行定資產大修、設備購置的經費也應在年度單位預算中根據需要安排在費用實際發生時直接列入支出。至於對修購基金提取後什麼時候用、用多少會計制度中並沒有出明確規定助長了修購費用使用的盲目性、隨意性和浪費行為。另外從積累基金角度看提取修購基金實際上是對年終積累進行分割是在結轉事業結餘之前按指定其用途先分割列支一塊出來而事業基金本身就有調節年度預算支平衡的用修購費用完全可以在年初預算安排出現缺門時動用事業基金進行彌補沒有必要計提並單列修購基金。

四、接受捐贈的資產核算不當需改變其核算方法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時根據捐贈提供的有關單據或按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及接受捐贈時發生的有關費用確認入賬價值其會計分錄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接受非限定用途財物捐贈時入賬的計價依據固定資產相同不同的是接受捐贈時會計分錄為借記“銀行存款”或“材料”科目。貸記“其他入”科目而其他入是事業單位的一種入年末要將入結餘轉入“事業結餘”科目參事業單位的結餘分配。可見同樣是接受捐贈業務處方法卻存在差異一個是將接受的捐贈計入淨資產—個卻是計入單位入而對於事業單位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的核算現行制度又規定得不清晰如果也將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為其他入核算不僅不符合入確認的標準也違背了可比性則。由此種處方法不夠嚴密不應將接受捐贈的非限定用途財物為其他入進行核算。事業單位在接受未限定用途的其他財物時實質上是增加了事業單位的淨資產比照企業單位接受的捐贈資產計入所有權益“資本公積”的方法建議事業單位接受非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事業基金”賬户同樣將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專用基金”賬户以便更好地規範相同會計業務的核算。

五、所得税帳務處不妥應調其核算方法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通過經營活動取得的入應該在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會計分錄為借:結餘分配—應交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種情況下把所得税為對事業單位益的一種分配。而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所得税是企業為取得入而發生的一項費用會計分錄為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種所得税費用觀越來越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也更接近於國際上的處方式。應該説事業單位交納所得税也是一種支出而不是對益的分配會計處應該企業保持一致即:增設“所得税”科目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時會計分錄同樣是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

六、全面反映財務信息增加現金流量報表

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金流量表為企業管部門編制現金預算的依據已經成為企業的三大會計報表之一其資產負債表提供事業單位一定時點財務狀況是靜態財務信息入支出總表反映事業單位一定期間的財務成果提供結餘的構成是動態信息二都不能反映財務狀況變動的因。現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間現金流入流出的動態財務信息表明經營、投資、籌資活動過程中現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説明了資產、負債、淨資產的變動因是資產負債表和入支出總表的補充和説明。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是付實現制而沒有規定編制現金流量表隨着事業單位將核算基礎改為權責發生制有必要編制現金流量表。通過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動態地反映其未來的現金流量預測其變化發展趨勢可以評價事業單位投資和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有效地防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二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自頒佈實施至今,對規範事業單位會計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起着巨大的作用。但隨着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事業單位與市場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資金來源出現了多元化,資金運用出現了多方位,適用的會計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使得運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制度愈來愈顯示出不足及侷限性,需要不斷加以改進,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會計核算基礎,實行統一的權責發生制

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可採用權責發生制。”在收付實現制下,事業單位以現金實際收付作為收入和支出的依據,支出只包括以現金實際支付的部分,並不能反映那些當期已發生但尚未支付的債務,這部分債務成為“隱性債務”,不利於防範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同時,事業單位經常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出現收支項目不配比情況,如固定資產的大修理費並非每年都會發生,而固定資產的使用損耗是逐年發生的。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大修理的年度,根據收付實現制將修理費直接計入支出,造成當年支出增大,結餘減少。況且,實際工作中經營性業務和非經營性業務經常不易明確區分,這使得費用難以合理分攤,造成事業單位不能進行正確的成本和費用核算,這不僅不利於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不利於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使一部分國有資產價值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轉化為經營性業務的利潤或個人收入,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由此,需要對事業單位採用統一的權責發生制,接近於《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符合管理理念國際化和和會計制度統一化的發展趨勢。

二、改變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真實反映固定資產價值

事業單位以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同時反映固定資產價值,且固定資產的賬面數額與固定基金賬面數額一致。但是,當購入舊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淨值;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隨着已付款額增加而增加;這都使得固定資產賬面餘額不等於固定基金數額,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設置失去了意義。同時,事業單位不按照固定資產原值和使用年限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由於不反映固定資產的減值,沒有反映其資產淨值,也就虛增了資產總量;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開展業務活動的成本不包括折舊費,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虛減了事業單位的成本支出。由此,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方式的改進可以借鑑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設置“累計折舊”科目;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並列入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固定資產原值的減項,充分體現固定資產淨值。購置固定資產時,可直按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資產類科目;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借記“事業支出—折舊費”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當事業單位購置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或者建造工程類固定資產時,建議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歸集相應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裝完畢或工程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賬户。

三、修購基金提取不合理,取消修購基金的計提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按照收入的比例提取修購基金時,借記“事業支出”,貸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目的是用於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但其提取的基數是收入而不是定資產餘額,這樣有的單位收入多,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多,有的單位收入少,提取的修購基金就少,提取目的與提取基數兩者之間缺乏必然聯繫,而單位實際發生固定資產的維修和購置費用與單位資產的狀況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單位定期進行定資產大修理、設備購置的經費也應在年度單位預算中根據需要安排,在費用實際發生時直接列入支出。至於對修購基金提取後什麼時候用、用多少會計制度中並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助長了修購費用使用的盲目性、隨意性和浪費行為。另外,從積累基金角度看,提取修購基金實際上是對年終積累進行分割,是在結轉事業結餘之前按指定其用途先分割列支一塊出來,而事業基金本身就有調節年度預算收支平衡的作用,修購費用完全可以在年初預算安排出現缺門時動用事業基金進行彌補,沒有必要計提並單列修購基金。

四、接受捐贈的資產核算不當,需改變其核算方法

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接受固定資產捐贈時,根據捐贈者提供的有關單據或按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格及接受捐贈時發生的有關費用確認入賬價值,其會計分錄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接受非限定用途財物捐贈時,入賬的計價依據與固定資產相同,不同的是接受捐贈時會計分錄為借記“銀行存款”或“材料”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而其他收入是事業單位的一種收入,年末要將收入結餘轉入“事業結餘”科目,參與事業單位的結餘分配。可見,同樣是接受捐贈業務,處理方法卻存在差異,一個是將接受的捐贈計入淨資產,—個卻是計入單位收入,而對於事業單位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的核算,現行制度又規定得不清晰,如果也將接受限定用途財物捐贈作為其他收入核算,這不僅不符合收入確認的標準,也違背了可比性原則。由此,這種處理方法不夠嚴密,不應將接受捐贈的非限定用途財物作為其他收入進行核算。事業單位在接受未限定用途的其他財物時,實質上是增加了事業單位的淨資產,比照企業單位接受的捐贈資產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的方法,建議事業單位接受非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事業基金”賬户,同樣,將限定用途的財物捐贈計入“專用基金”賬户,以便更好地規範相同會計業務的核算。

五、所得税帳務處理不妥,應調整其核算方法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通過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應該在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會計分錄為借:結餘分配—應交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這種情況下,把所得税作為對事業單位收益的一種分配。而在企業會計制度中,所得税是企業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一項費用,會計分錄為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這種所得税費用觀越來越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也更接近於國際上的處理方式。應該説事業單位交納所得税也是一種支出而不是對收益的分配,會計處理應該與企業保持一致,即:增設“所得税”科目,年終計算應交所得税時,會計分錄同樣是借:所得税,貸:應交税金—應交所得税。

六、全面反映財務信息,增加現金流量報表

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金流量表作為企業管理部門編制現金預算的依據,已經成為企業的三大會計報表之一,其資產負債表提供事業單位一定時點財務狀況,是靜態財務信息,收入支出總表反映事業單位一定期間的財務成果,提供結餘的構成,是動態信息,二者都不能反映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現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間現金流入流出的動態財務信息,表明經營、投資、籌資活動過程中現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説明了資產、負債、淨資產的變動原因,是資產負債表和收入支出總表的補充和説明。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而沒有規定編制現金流量表,隨着事業單位將核算基礎改為權責發生制,有必要編制現金流量表。通過編制現金流量表,可以動態地反映其未來的現金流量,預測其變化發展趨勢,可以評價事業單位投資和理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影響,有效地防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篇三

預算會計作為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和考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預算會計是在1950年10月制訂並開始實行的,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歷了多次修訂和改革,現行的預算會計是在1997年進行重大改革以後,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

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現狀與改革

1.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範圍存在的問題

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政府預算對資源的集中程度很髙,分配帶有濃厚的供給制色彩,這就是我國獨有的以預算收支為中心進行核算的預算會計體系。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會計發生了顯着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徵,主要有:事業單位除財政撥款外還有自己的事業收人;事業單位雖然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但卻具有一定的經營性,並實行經濟核算;事業單位雖然不提供物質產品,但向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和勞務,它具有一定的生產性。

1.2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借鑑

美國政府的會計體系包括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是以與政府相關的各項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包括:①行政活動,即政府行政機構展開的政務活動;②權益活動,即政府舉辦各種國有企業的活動;③事業活動,即政府舉辦的國有學校、醫院等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美國的政府會計體系比我國預算會計體系適用範圍要寬,還包括了國有企業。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會計類似於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非營利組織分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屬於政府會計體系;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則不屬於政府會計體系。美國將非營利組織區別對待,這種作法值得我們借鑑,當然各國有各國的具體國情,區分的標準當然可以各有不同。

1.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改革建議

(1)事業單位會計應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與行政單位一起合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會計歷來分為營利性會計即企業會計和非營利性會計即預算會計兩大類,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性質足以讓事業單位會計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

(2)事業單位會計不應再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而應與企業會計一起合稱“企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根據事業單位也需要“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的改革方案,從總體上來説,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指標將越來越重要。企業會計中的諸多一般原則如權責發生制原貝!1,配比原則等也將越來越多地可以適用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也逐漸向企業會計靠攏,而不是向預算會計靠攏。

(3)事業單位會計既不應再歸屬於預算會計體系,也不應歸屬於企業會計體系,而應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事業單位以其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區別於企業,又以其不具有社會管理職能而區別於政府。由此,事業單位會計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結餘而不是利潤,是淨資產而不是所有者權益;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也需要採用資本保持概念,需要進行成本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另外,事業單位還存在着眾多不同的行業,例如髙等學校、體育館、電視台等等。事業單位行業之多及其狀況的複雜性不亞於企業,中國1997年制定發佈《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滿足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與改革

2.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

建國以來,我國預算會計長期以收付實現制度為會計核算基礎,它充分體現了國家預算管理這個重心。近幾年來,我國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使現行的主要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可以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因此,預算會計運用權責發生制,既是國際上政府會計改革的趨勢,更是適合我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2.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存在的問題

(1)不完整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信息無法為編制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提供準確的依據。長期以來,我國預算會計只注重財政資金的收支核算,對各單位佔用的長期資產關注不夠。例如: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造的基建項目不在單位會計中反映,已人賬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只在固定資產報廢減少時才在賬簿中按賬面原價註銷,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虛列了資產的價值,難以為編制預算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2)無法進行準確的成本和費用的核算。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長期債務不預提利息,對無形資產不確認、不計量或在確認時一次性攤銷等,使得在不同會計期間成本高低懸殊,不能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相關成本,不能適應開展績效預算管理的需要。

2.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改革我國當前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另加少量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的格局。從未來發展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是必然的趨勢。這種轉換在操作上難度很大,但是權責發生制提供的信息量是收付實現制所達不到的。

我國當前還不具備權責發生制實施涉及到的許多基本條件,相對完全的權責發生制的實施可能還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種情況,我國可以借鑑加拿大的經驗,採取漸進式改革,具體來説,由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逐步推進。

這期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採取不同程度的修正。

第一個步驟,可以考慮對以下幾個項目採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並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非金融(實物)資產只在需要安排支出時才加以反映,但是不進行資本化(即不提折舊、不攤銷)。比如説國債轉貸資金,已經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撥款或者補貼等。

(2)負債方面。對那些確認期內已發生,但預計今後期間才會實際收付現金的交易和事項,應採用權責發生制。對於這類應付款項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第二個步驟,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資金運動,預算會計應更全面地採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不僅對金融資產全面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對於可確認並可計量的非金融資產也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比如説固定資產,應對其購置成本進行資本化,在實際使用耗費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分攤固定資產成本。具體來説,對於單位各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提取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核算。

(2)負債方面。應對所有可確認、可計量的負債項目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我國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強預算管理,逐步引人權責發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實行權責發生制對數據要求很高,難度也很大,作為發展中國家,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結合項目預算時的上報工作,對政府的各類資源進行登記人賬,做好改革的基礎工作,以便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改革時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3.結論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是1998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本文在研究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體系、核算基礎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還借鑑了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作法,採用對比分析方法,指出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範圍界定的原則。並且,認為我國應借鑑國外的經驗,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在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改革方面,提出了幾點我國可以借鑑的改革經驗。指出了我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的總體方式是漸進式的設想,並提出轉變的兩個步驟和每個步驟應該轉換的項目。

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改革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不僅需要理論上的不斷豐富和完善,還要求多方面的協調配合,更需要宏觀制度保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4qy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