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聽課記錄通用多篇

聽課記錄通用多篇

聽課記錄通用多篇

聽課記錄 篇一

授課教師:xxx

科目:語文

聽課時間:xx課時

聽課課題:生命的藥方

聽課地點: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情境導入

師:今日我們學的課文裏面也有一個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諾,他才十歲。德諾找到了他生命的藥方了嗎?讓我們一齊走進課文《生命的藥方》(出示課題)

二、通讀,初次感悟

問題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從哪兒讀明白的?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流利。

1、檢查生字詞:指名讀抽讀齊讀

①讀準字音

②讀懂詞語

2、想想課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藥方”是什麼?

3、交流

板書:歡樂、友情

“生命的藥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樣明白的?從誰的話中能夠看出“生命的藥方”指的是歡樂和友情?是德諾的媽媽,哦,是那位不幸的母親,為我們揭開了“生命的藥方”的真諦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走進德諾,感受孤獨

2、德諾的媽媽為什麼説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饋,隨機學習。

德諾十歲那年因為輸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夥伴們全都躲着他。

(1)指名讀。

(2)從哪個詞中體會到了他十分孤獨,十分無助?(全都躲)

(3)這些夥伴在德諾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處的?

聽課評析

xx病是經過血液等傳播,跟xx病患者一齊吃吃飯、握握手是不會被傳染的。其實,有許多像德諾這樣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支持,教師期望同學們都能像艾迪一樣給那些需要幫忙的人關心和愛護,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完美。

關於聽課記錄 篇二

11月30日,我們全體數學特崗教師在xxx老師的帶領下組織了一次聽課活動,這次活動中,我共聽了三位老師的公開課,這三位老師的課講的都很好,都有許多讓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對我的教育教學有了很大的觸動,下面就淺談一下我對這次聽課後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位老師是五中的xx老師,聽了她的課我感覺很舒服,她的語調語速適中,課堂的環節清晰,緊扣學習目標,符合我們學校提倡的目標教學法,學生在這節課發揮了主要作用,學生一直都在動,做到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這節課後我相信學生的練習能力一定得到了提高,對“冪的乘方”的性質一定掌握的很好。聽後,我感覺上課不是看老是動,而是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有的時候學生之間的幫助比我們對她們的講授更容易被接受,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第二位老師是三中的xxx老師,她講的是“直線、射線、線段”這節課是幾何知識,它是七年級學生剛開始接觸幾何知識所學的內容,幾何內容不是很好講,我是這樣認為的。這節課我也講過,但是感覺在講的時候總好像是學生都會的內容,講授的沒有那麼多。但是在做題之後反映出很多問題,回過頭想想是自己的重點和難點把握的不好,感覺內容很好學。這時就得需要自己在重新強調一次,但是這位老師在講的時候我感覺重點和難點把握的很好,知識點準確。這位老師給我印象最深就是她的問題,追問學生原因,每一道題讓學生自己知道為什麼,這一點我覺得很值得我來學習。因為我感覺我的學生很多時候都只是會做,但不知道理由,聽完徐老師的課之後,我現在在講課的'時候,也開始習慣追問理由,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位老師是七中的xxx老師,她一上齤台給我的感覺是很陽光,有耐心,她的鼓勵性語言很多,讓學生感覺親切,能振奮學生的精神,當遇到學生不會的時候,她提示性的語言很重要,能讓學生順着她的思路進行分析。應變能力很強,當學生都不會的時候,她會藉助小組的力量,大家的努力。

總之,這三位教師的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自己還應該更加的努力,“學無止境”。加強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與時俱進。

聽課記錄 篇三

聽課記錄範文

聽課對象:三(6)班 李音 老師

聽課內容:《廬山的雲霧》 第2課時

過程:

一、複習鞏固: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廬山的雲霧》這一課,讀課題,讀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讀)

複習生字詞。(字的結構、部首、讀音)

增 光 添 彩

(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寫成“小”)

籠(注意讀音)“返”的第4筆

遮 半包圍結構

師:課文介紹了廬山雲霧的哪些特點?

生:千姿百態、瞬息萬變(變化又多、又快、又美)。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廬山雲霧的特點嗎?

生:(暢所欲言)

二、質疑、引導學生學會品文的方法。

師、你覺得這節課我們該解決哪些問題?

生:

1、作者是怎樣把這兩個特點寫明白的?

2、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三、精讀課文:

師:讀課文,作者是怎樣把廬山雲霧的特點寫清楚的?

第一小節:

生: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雲霧,從“尤其”可以看出來。

“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體現了廬山雲霧的神奇美,人們漫步山道有虛

無縹緲的感覺。

(教師補充詞彙:繚繞、騰雲駕霧、飄飄欲仙)

師:讀完這一小節後,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彷彿自己如臨其境。

師:讀好這一小節,讀出美。

第二小節:(千姿百態)

生: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頭的雲霧(像白色絨帽)

半山的雲霧(像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雲霧(像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峯的雲霧(像巨大的天幕)

廬山的雲霧,美不勝收。

寫作順序由上往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位置上的雲霧,為什麼?

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分句,並談談喜歡的理由,説説自己的感受。)

師:仿照書上的句子來説説別的位置的雲霧。

(學生進行説話訓練,教師對學生的錯句進行糾正,適當補充詞彙。)

(讀第二小節)

第三小節:(瞬息萬變)

生:這一小節,作者運用了一些詞語,突出變化的快: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師: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都是作者的想象,你能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説説雲霧的瞬息萬變嗎?

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説好廬山雲霧的瞬息萬變。)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四、揭示中心: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麼呢?

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賞廬山雲霧的美景。

體現出作者喜愛廬山的雲霧,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板書:

山頭 絨帽

千態姿態 半山 像玉帶

廬山的雲霧

山谷 大海

奇麗

瞬息萬變 眼前„„剛剛„„

轉眼間„„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

評:這堂課的教學中,李老師自始至終都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質疑部分便慢慢指導學生該如何來品味一篇文章,讓學生通過以往地學習自己探索出品文的方法,而並未採取繁瑣地講解。在接下來的授課中,通過啟發、點撥,讓學生充分地想象、概括、説話、讀書,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你能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説説雲霧的瞬息萬變嗎?”。此外,李老師還注重學生語言、詞彙的積累,補充好詞、糾正學生的語病等等。學生學得

帶勁,課堂氣氛十分活潑。

聽 課 記 錄

聽課對象:三(6)班 李音 老師

聽課內容:習作3 《春遊》

過程:

一、看圖:

師:你覺得圖中哪些景物能體現春天的特點?

要求:按順序説,要體現三年級學生的水平。

生:燕子從南方回來了,報告着春天的消息。

麥苗、岸邊的小草長得正旺、柳條、河流、鴨子、花

二、學習例文:

師:有一位小朋友就用文字寫出了春天的特色。

請同學們用“~~~~~~”劃出觀察的地點

用“(三角形)”劃出看到的景物

生:麥田旁 麥苗 綠油油 泛起波浪

小河邊 桃花、小草、河水、鴨子

(清、緩慢、蕩起波紋)

師:作者又是怎樣寫出這些景物的特點的呢?

用圈把相關句子劃下來。

(劃句子)

師:你覺得這些句子好嗎?好在什麼地方?

生:

1、麥苗:不光寫出顏色,還寫出了它的動態美。

2、嬌嫩的景物 讓人不忍去破壞它。

3、鴨子:春江水暖鴨先知

動作寫出了鴨子的可愛。

師:作者選出了最能體現春天到來的動物,鴨子選得與眾不同。

齊讀例文。

三、指導習作:

師:那天春遊,哪些景物能體現春天的特色?該怎樣來寫?

歸納要點:

1、寫景不需要寫人或事。

2、有詳有略,選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來寫。

3、觀察景色的地點之間轉換要有連貫性。

學生口頭説景:(內容見板書)

可挑選景物有詳略地進行描寫。

四、板書:

陽光、空氣、風

花 柳樹 動物

五顏六色 千姿百態(杜鵑、紫藤)

柳枝吐翠 柳絮飛舞(枝、葉、絮)

柔軟

忙碌的蜜蜂、昆蟲

小河

評:課堂伊始,通過仔細觀察圖,進而説圖的方式,使學生能將自己説的內容與例文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發現例文的缺陷,為自己的寫作指明瞭方向。整堂課讓學生通過自己閲讀例文,來發現寫作手法與要點,而並未框定學生的寫作內容。給予了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易於寫出精彩的文章。“觀察景色的地點之間轉換要有連貫性。”這一寫作要點的歸納,也使學生明白文章的條理性十分

重要。

聽課記錄 篇四

聽課記錄(含點評)

時間:9月18日 星期四 第3節 聽課學校: 董恆甫高中 班級:高三3班 課題:《歸去來兮辭》 教時:1 執教者:沈豔老師 教學過程:

一、背古詩文

讀背詩歌並 默寫

二、朗讀《歸去來兮辭》

三、品味課文

1、棄官為民:心為形役、何等慶幸

2、劃分:歸途中 抵家時

四、討論鑑賞

1、師:歸途中作者的心情怎樣? 生:念切(恨、問)

輕鬆(物)

2、抵家後的快樂體現在哪裏? 家園之樂:(1)家人歡聚之樂(2)室中獨處之樂

(3)遊園忘返之樂 聯繫高一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3、“雲”、“鳥”與情之關係? 內心寫照

無心的雲,急切的鳥回家——歸隱

4、“鬆”“菊”在文中的用意? 品質的象徵:高潔、孤傲、堅貞

5、寫法:託物言志

五、佈置作業

聽課記錄 篇五

《送元二使安西》聽評課記錄

日照第四實驗國小

趙輝

呂鳳榮:《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詩歌的前兩句寫的是送別的地點、時間。環境雖美,但送別友人,心情卻十分沉重。後兩句寫別前勸酒,實際是敬酒贈言,表達了詩人對老朋友的關懷及深厚的友情。通過情境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然的進入送別題材的古詩意境中。

周瑞芳:趙老師在教學中力求將文字符號化為一種情感符號,將敍述轉化為一種有生命體驗的聯想和想象,通過“讀、想、議、寫”等教學方式,實現師生、生生互動,讓拓展思維與豐富積累並行。

宋麗娜:通過情景對話,去解讀和領悟王維的內心,這既是一種想象語言訓練,又是對朋友情的感悟。實際上還表達了學生自己的心聲,文與人、人與己的相遇交融。

亓玉霞:引導學生理解詩的詞句,感悟詩句、走進詩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詩內涵、體會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環。整個環節的設計是“以讀為本”,始終讓“讀”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以讀代講,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層進式的以情“引讀”,學生心潮逐浪高的“復讀”。以“以讀代講”的魅力,去引領學生進行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感受王維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

趙輝:在這次古詩教學中,我大膽嘗試了“讀,唱,吟,舞”的

方式教學古詩。首先為學生創設情境。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捨,登程後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捨去。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酒”中。所以開始導入問孩子們:家人在什麼時候喝酒。學生很快進入到“幸福酒”的氛圍中,對比引出此詩中的送別酒。滲透了古人飲酒送別,折柳贈別的習俗。

劉青:當學生的情感急需待發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抒寫自己情懷的舞台,讓學生的情感盡情揮灑,達到了課已盡,意未了的效果。

付成桂:以一首詩帶動學生對同類詩的瞭解,既拓展了學生視野,又增加了學生積累,讓其進一步瞭解了不管是怎樣的送別詩,所體現的詩境都是人間真情。

周魯豔:指導古詩誦讀從“平長仄短”“尾韻拖長”“依字行腔”的最基本的讀法要求做起。就在那平長仄短之間,就在那曼聲唱和之間,就在那尾音的顫動。修飾。延綿之中,感受到了詩人的心境,溝通了與詩人的情感。

相麗:“有比較才有鑑別”,利用比較閲讀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活躍思維,學會思考。同一個詩人寫的詩要比較,通過比較,我們會發現詩的特點,進入詩的境界。

卞玉潔:看圖理解字詞,是創造了直觀、生動情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詞,理解詩句的意思,為下面悟詩情奠定了基礎

10篇聽課記錄 篇六

聽課記錄1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曲線運動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尋找生活中的曲線運動,提出問題。

2.猜測物體在經過某一位置(某一時刻)時的速度方向,實驗探究,理論分析,得出結論。

3.推廣應用,提出問題:做曲線運動的條件。4.實驗探究,形成結論,分析事例。

優點: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學、如何做,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教學目標非常明確,而且學案切合學生實際,課件的製作非常實用。

缺點:

1、本節課老師一直沒有板書課題。

2、老師教具準備應加以改進。

建議:建議老師不會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多用小黑板,以便節省不必要的抄題時間。老師 上課是真正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很少,實驗班應儘量放手讓學生去思考。

聽課記錄2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設計驗證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和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

2、通過對平拋軌跡的分析,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與處理能力;

3、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發現規律;

4、分組實驗。優點:

1、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目標明確;

2、通過訓練入手,讓學生總結規律,教師評析,符合教學規律;

3、語言親切自然,有親和力。

4、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學生參與慾望強烈。

缺點:兩個比較法的課件是蒐集而來,有缺點,關於豎直方向的比較應該兩次的高度不同而不是課件中的平拋速度不同;關於水平方向的比較應該是兩次平拋的速度不同而不是課件中的高度不同。建議: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最後沒有使學生意識到這一點(教師未點明),使部分學生感覺本節課沒有收穫,認為只有具體知識才是收穫。

聽課記錄3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圓周運動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讓學生了解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共性和個性,展示一些物體的圓周運動情景。

2、通過生活實例或多媒體資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有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週期之別。

3、根據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弧長與時間的值保持不變的特點,進而引出線速度的大小與方向。

優點:老師在課堂中採用實驗演示、多媒體、電腦動畫模擬輔助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形象直觀的認識,降低難度。結合課件引導學生認識到“線速度、角速度和週期間的關係”這幾個物理量,之間是有聯繫的,並引導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缺點:

1、學習線速度的概念,應向學生指出線速度就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

2、練習時應放手讓學生做題,老師不應在旁邊指點。

建議:在講解圓周運動快慢與轉動快慢及週期時,有必要引入相關的物理量加以描述。

聽課記錄4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引入新課

2、學生實驗引出向心力的定義

3、學生觀察得到向心力的方向

4、引導學生分析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5、通過三個典型題目引導學生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6、實驗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7、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出向心加速度

優點:

1、課堂有知識落實有當堂練習,落實得好,聯繫的實。

2、課堂樸實,實實在在,沒有任何玄虛。

3、注重文本教學,突出了文本與會考的鏈接。

4、目標設置合理,並且整節課緊緊圍繞着當堂的目標來進行。缺點: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較少。

建議:應給學生留些思維的空間、空白的地方,不要面面俱到。

聽課記錄5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教學過程及方法:

1.人類對行星運動規律原因認識的過程:追尋得出太陽與行星間引力的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中交流和獨創的意義;

2.引力的推導: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優點:

1、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根據行星與太陽之間距離和行星饒太陽旋轉的週期數據通過EXCEL軟件探究行星饒太陽旋轉的加速度與半徑的關係;

2、老師通過嚴謹合理的數學推導得,學生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真正理解其中道理,更容易接受。

缺點:節奏過快,有些成績差的學生較吃力。

建議:老師多進行板書講解,以免用多媒體使教學過快。

聽課記錄6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教學過程及方法:

1、通過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比較認識彈性勢能

2、根據彈性勢能與彈力所做的功的關係設計理論探究方案、用重力這個恆力對彈簧做功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設計實驗探究方案

優點:

1、老師的這節課體現了探究形式的多樣性,對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有積極意義 課流程設計很科學,自然流暢,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語言教態好,板書字體美

缺點:實驗探究的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測定重物的最低位置,由於是在重物運動過程中記錄該位置,難度較大。

建議:

1、教師設計實驗時應選取一些課堂上易於觀察,實驗誤差受影響不大的實驗。

2、選擇勁度係數適當小一些的彈簧實驗效果比較好。

聽課記錄7 科目:語文

課程章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導入新課。聽錄音:《陽光總在風雨後》

2、用多媒體介紹作者生平

3、詩文品味:聽配樂朗讀、同學結合錄音又感情的朗讀、找同學讀、談談你是怎樣理解欺騙兩個字的

4、積累名句

優點:

1、開課娓娓導入,給學生以平靜而實在感。

2、朗讀時,給學生以方向感,平靜和諧而有效。

3、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參與度高,師生互動,效率高。缺點:分析課文的問題設計不夠精煉。

建議:

1、課堂教學要避免全是教師評點,應多讓學生講。

2、要力求學生帶着問題去感悟文本。

聽課記錄8 科目:語文

課程章節: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初讀課文,整體把握,掃除字詞障礙

2、深入學習課文,體會設喻説理的特點及其好處

3、在全文學習的基礎上,評價人物形象

4、欣賞簡潔生動的語言特色,以及三層排比的巧妙結構 優點:1.語言親切自然,有親和力。

2.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學生參與慾望強烈。

3.突出了文言文複習特點,誦讀和文言現象落實到位。

缺點:課堂容量過大,課堂結尾收場匆匆,時間安排就會給人感覺有點“敗筆”。建議:課程內容較多,安排成兩節課較好。

聽課記錄9

科目:物理

課程章節:動能和動能定理 教學過程及方法:

1.設置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2.探究和驗證過程中掌握觀察、總結、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方法。

3.經歷科學規律探究的過程、認識探究的意義、嘗試探究的方法、培養探究的能力。優點:

1、善於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利用實驗演示激發學生興趣;

2、充分利用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適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由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中構建物理模型,體現了物理知識“從 生活中來,又迴歸社會”的教學理念;

缺點:對一些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在語言描述上重複過多。

建議:在學生進行探究操作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結論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

聽課記錄10 科目:數學

課程科目:點到直線的距離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2、自主探索推導公式

3、變式訓練學會應用

4、學生小結教師點評

5、課外練習鞏固提高

優點:

1、整堂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學生的課堂習慣 非常好,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課堂效果較好。

2、老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起,有許 多地方值得學習。

缺點:課堂中雖説注意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對單個學生提問,但個別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一些個別的知識點讓學生一起回答,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建議:老師應加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

聽課記錄 篇七

聽課內容:

幾何題目講評

形式:

一節課講了三道大題,都是以學生寫,學生評改,老師引導提問的方式進行的。

聽教師:

邱老師的教學風格很純熟,指示清晰,看得出來是一位經驗豐富非常優秀的教師。

下面講講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點。

1、簡潔,簡便。所以在同學講了幾種方法,迂迴曲折之後要給予提醒,這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是有好處的。而且講的學生聲音太小,畫線又多又亂,看着很不舒服。

2、用日常經驗理解難懂的概念

邱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n邊形的對角線有多少條。同學們想了一下,也做了許多猜想和演算,還是未能得出。邱老師運用“握手”的概念,説明“握手的時候,雙方伸出手,但只算一次”,所以從一個角發出的a條對角線,應該要除以二。那麼有n邊形n個角,就應該是an除以2。那麼一個角發出的a條對角線之前學生已經用圖形推導過了是“a=n—3”,所以總的對角線數量應該是n(n—3)除以2。不過邱老師沒有板書,所以有些學生只是聽不一定能聽得懂。

3、提醒學生步驟要明確,步步推導,不要缺少重要的部分。另外邱老師做的比較好的地方還在於他認真地走到學生中間,知道哪些學生在哪些步驟上出錯,犯了哪種錯誤,能夠點名説出,引起學生的注意。這也是非常好的地方。

邱老師作為級長,他的聲音指示都是清晰易懂明白的,而且能從學生角度出發,照顧學生的感受,對激勵學生,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有重要的影響。

聽學生:

數學困難真是困難。但是解決困難以後,卻是非常快樂的。

1、直線思考,沒有列舉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有很多,不應該是在給完一種方法之後才提出來。因為這不符合人的思維方式。人進行思考的時候,首先是觀察,再尋找規則,進行運用,驗算。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想的過程就是思維發散的過程。當然考試的時候時間有限,找到一種方法就要匆匆用上。但是久而久之,會養成不良的習慣,也就是思維定勢。但事實上,題目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學生在遇到更有難度的題目的時候就會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出現“卡殼”的情況。事實上,可以這樣講,在算面積的時候,我們有很多方法,要視乎條件而定。有……方法,這種要證的條件看起來有點多,我們先放一放。這一種方法比較簡便,應該用這一種。好像有一種更為簡單,而且特別,這種也不錯。最後選擇自己最好用的,最熟練的。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普遍的,就是思緒太亂,找不到頭緒。覺得條件太多了,不知道從哪裏入手比較好。這個時候就應該由繁入簡,先把關係找出來,你是要找邊的關係,還是角的關係,還是邊角關係,心中要有數。、

2、會運用規則,但不懂規則。

或者説是不能理解規則,更進一步,是不能用自己的話詮釋規則。所有的同學都知道找對角線的總數要減去重疊的數目。但是並沒有一位同學能聯想到類似“握手”的詮釋。這是一種類比的思維,也是我們人運用工具,學習規則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同學們好像沉浸在規則裏,卻把規則的推導,把規則到底是怎麼來的給忽略了。就算不能用數學的方法進行推導,用生活中的原理來做詮釋也是一種好方法,千萬不要捨近求遠。這是針對解題的。如果你是學習,那當然可以慢慢來。

啟示:

做數學題有點像在森林裏迷路了。大家都在找路(觀察、運用、驗算)。有的人很快就能找到。有的人另闢蹊徑,有的人利用工具(輔助線等等),有的人還在徘徊不定。但是大家都很急切,因為找不到出口,生存就成了難題(聽不懂,意味着不會做,也就意味着成績差,這是非常明顯的,影響着自信,對自己產生懷疑)。

學語文就好像建房子。首先搭建一個架構,往裏面放東西。多簡單的居所也能住人,當然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住豪華的大房子的。每一個人的房子風格各異。所以大家學語文不急,睡個覺,起牀再裝飾一下。剛開始大家都差不多,沒看出哪個特別好,哪個特別差。(當然這是對於智力水平正常的同學來講)

所以我看到很多學生做數學題,有的喜歡用鉛筆,畫了又擦掉。有的喜歡用黑色的水筆做標記,想到哪裏就畫到哪裏。有的簡單的就動手指。我的建議是,便於區分,你可以用其他顏色的筆來做標記。或者把圖拆解開來,畫在旁邊。一定要找最省力,最清晰地方法。你以為你日常所做的已經足夠了,其實是不夠的。因為習慣的養成,思維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jkm1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