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多篇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多篇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多篇

【編輯説】:高校應以永遠在路上的執着和韌勁,不斷提高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把思政課辦出特色、辦成精品、形成品牌,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範文一

1、加強黨的領導是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是我們黨在領導教育事業實踐中總結出的重要經驗,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黨的領導下,高校必須旗幟鮮明地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必須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擔負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加強統籌謀劃,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納入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將從嚴管理和科學治理結合起來,切實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學校黨委工作的重要議程和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

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教學部,下同)堅持馬院“姓馬”“姓黨”,把馬院打造成學校思想理論戰線的堅強陣地,把馬院教師培養鍛鍊成思想理論戰線的光榮戰士。根據思政課建設規律,結合學生成長需求,制定符合實際的思政課建設工作方案,着力在加強研究、科學規劃、系統設計上下功夫,為思政課建設的長遠有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於高校其他各人才培養單位來説,必須樹牢抓思想政治工作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的意識,把思想政治工作當作主責主業抓牢抓實,促使廣大教師結合專業課程和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思想價值引領,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二者有機結合、效用相互配合,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發力的大思政格局。

2、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並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為此,高校黨委需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不斷優化師資配備,為實現思政課中班教學、小班研學提供充足的師資保障;認真執行思政課教師任職資格准入制度,嚴把政治關,真正把堅守政治信仰、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的教師選進來;加強思政課教師的實踐教育,幫助其在實踐中瞭解國情、增進認同、提高境界、加深情懷、豐富思想;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思政課教師發展綜合保障體系,構建起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的思政課教師培養體系,幫助其不斷增長才幹、更新思維、擴展視野、樹立自信;以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為抓手,以優秀團隊建設為核心,搭建促進思政課教師全方位提高和發展的快車道,努力培養一批課上得好、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能手和積極提供決策支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研骨幹;加強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考核,強化紀律規矩意識,嚴把課堂教學紀律關,督促思政課教師在遵循“研究無禁區,教學有紀律”原則的前提下,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加強思政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幫助其成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教師榜樣;在生活待遇、職稱評審、榮譽嘉獎等方面給予思政課教師隊伍合理充分的考慮,使教師能夠安於從教、樂於從教。

3、落實“八個相統一”,推進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

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推進思政課建設守正創新,需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八個相統一”的重要要求堅決落到實處。

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政治性和學理性的高度統一,必須把講政治擺在首位。思政課教師應自覺堅定作為黨的教師的身份意識,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應樹立掌握理論、敬畏講台的意識,決不允許在課堂上出現“雜音”和“噪音”;高校應鼓勵思政課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創新授課方式,將邏輯縝密、體系嚴謹的學術話語轉變為學生容易接受、易於理解的話語,用馬克思主義的樸素真理感召學生,用理性的力量引導學生,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滋養學生。

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思政課不僅要傳授政治理論、歷史等知識,還要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價值取向。能否將正確的價值觀根植學生內心,使學生樹立起價值自信和價值自覺,是思政課成敗的基本判斷標準。同時,思政課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有嚴謹的學科框架、科學的方法論,有基本的行為規範和科學的思維範式,是一門系統的科學,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為此,必須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融入到思政課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充滿魅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結合對現實問題的追問與探尋,於無聲中為學生播下信仰的種子,澆灌價值的雨露。思政課不能是空洞乏味的“揮拳”與“吶喊”,應力求在“有意義”的同時也能“有意思”。

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建設性分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做好思政課建設,不斷完善思政課整體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教材教學體系、學科支撐體系、人才培養體系、綜合評價體系和條件保障體系。另一個維度是做好學生“三觀”建設,思政課是為學生人格和價值觀“塑形”的偉大工程,思政課教師要以飽含家國情懷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學生,將真善美的種子種進學生心裏。批判性也分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在理性質疑和批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理性批判。另一個維度是旗幟鮮明堅持真理,弘揚正氣。面對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思政課教師不能在課堂上藏着捂着、含糊不清,必須立場堅定地亮劍發聲、批駁謬誤、驅除邪氣。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馬克思説:“理論只要説服人,就能掌握羣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説服人。”思政課從根本上説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單純灌輸,必須以理服人。思政課從內涵上講是説理的課,關鍵是要提升思想性和理論性,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方法論講清楚,把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講清楚,使學生樂於學、學得進、學得好。思政課在堅持理論性的同時還必須重視實踐性。理論作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發展創新才有生命力,科學的理論在實踐中才能綻放智慧的光芒。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社會的熔爐中得到思想的洗禮、品格的錘鍊。

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思政課有統一標準,思政課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加強思政課建設,確保教學的規範性、科學性、合理性,堅決杜絕打折扣、搞變通。同時,思政課開展的對象、環境、場景複雜多樣,差異性很大,思政課教學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思政課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做學生的貼心人,根據專業、年級、個性特點量身定做教學方案,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個體的充分尊重。堅決摒棄“一套方案吃天下,一個教案管長遠”,精準制導、靶向施教,精準用力,有效推動教與學的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是不能割裂的有機統一體。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關係是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關係。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對教學效果負責,不能完全聽憑學生喜好。在課程內容設置、流程安排、節奏把握等方面要起主導作用,佔據主動,掌控全場,通過系統的、有計劃的知識傳授、言傳身教等方式,達到引導學生成長的教學目的。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不會自發地在學生頭腦中生成,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專業化的指導,確保方向正確、節奏得當。思政課教師應準確把握灌輸教育的內涵,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填鴨式教學,而是應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系統化的學習和思考,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武裝頭腦,形成健康穩定的“三觀”,最終學會明辨是非,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政課教師還應高度重視啟發式教育,不能“一支粉筆打天下”,也不能成為PPT“點讀機”,而是積極開展教育規律研究,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內心困惑的答案,在啟發感悟中昇華思想和境界。

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一方面,思政課在培根鑄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顯性教育功能。因此,應尊重思政課教學規律,加強科學的教學設計,鼓勵思政課教師運用好網絡技術和新媒體平台,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培育思政課乃至思政工作方面的大師、名師,塑造思政課程品牌,將思政課打造成學生愛聽、老師願講、有影響力的“金課”。另一方面,注重思政課潛移默化的隱性教育作用,不斷深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改革,推進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政工作體系貫通於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一體化育人格局;注重挖掘其他專業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打造全課程育人體系,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政課有效對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切實解決部分教師只教書不育人,不願做、不會做學生工作的問題。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範文二

辦好思政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刻回答了學校思政課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央財經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教學研究團隊,探索出問題鏈教學法,努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為各高校進一步辦好思政課提供了有益借鑑。

問題鏈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問題鏈教學法是指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依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以問題為紐帶、以知識形成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主線、以師生合作互動為基本形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問題鏈教學法旨在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通過激發學生思維活力推動思政課教學提質增效。

實施問題鏈教學法,關鍵在設置問題,要領在問題成鏈。一是注重設置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的問題。教師要緊密結合不同階段、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通過問題創設出恰當的情景,依靠問題讓思政課吸引學生、打動學生,進而教育學生、引導學生。二是注重問題之間形成邏輯鏈條。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注重問題之間形成嚴密完整的邏輯鏈條,讓學生感受到邏輯的魅力和真理的力量。三是注重教師與學生圍繞問題互動。圍繞問題,教師悉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探求真知、增長才幹營造良好氛圍。

中央財經大學問題鏈教學法實施以來,較好解決了思政課“要麼遠離學生、要麼迎合學生”的難題,讓學生願意學、有收穫,讓老師樂於教、有成就。2018年,問題鏈教學法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問題鏈教學法的功能作用

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實踐證明,問題鏈教學法讓教師有熱情教、學生有興趣學,能夠實現思政課教與學良性互動、相得益彰,讓廣大師生擁有更多獲得感和成就感。

提高學生參與度。問題鏈教學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着眼於增強思政課親和力,不斷提高學生參與度。它一改以往思政課的單向灌輸教學模式,初步形成“主體與主體”的互動模式,把教學內容和學生關切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解答問題引導學生穿越理論障礙和思想迷霧,使教學從抽象走向具體、從概念走向事實;讓學生由課堂的“旁觀者”變為課堂的“主人翁”,感受深邃思想、深刻理論的魅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了提高學生參與度,授課教師提前精選問題,精心設計小組研討教學環節;學生積極參加分組辯論,思想受到啟發,認識得以深化。

增強教學針對性。問題鏈教學法的關鍵在設置問題,問題的質量關係到教學的效果。以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思考的問題,轉化為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有效迴應,讓高校思政課迴歸現實、貼近生活,是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增強思政課教學針對性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在設置問題鏈時,兼顧思政課教材重點難點和學生關注點,找準教材內容和學生思想之間的結合點,在教學結合點上精心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鏈。在設置問題鏈時,必須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能為了片面迎合學生的興趣而偏離教學大綱和教材,而是要牢牢守住底線和原則。

保證教學連貫性。問題鏈教學法的一個鮮明特點是能保證教學連貫有序。通過對教學主題進行細化、分解而形成的問題體系,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展開,彰顯出科學理論的邏輯力量。為此,教學研究團隊編寫出版了“高校思政課‘問題鏈’教學詳案系列叢書”,教案的設計和編寫嚴格按照明確起點、正確引導、邏輯遞進的原則,把那些最終可以導向教材觀點和結論的問題作為教學起點,所有問題的選擇和設置最終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確保整個教學形成嚴密的邏輯閉環。

問題鏈教學法的實施路徑

實施問題鏈教學法,應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問題意識、增強內在邏輯、推進方式創新的路徑有效推進,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切實讓思政課活起來。

提高政治站位。高校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不折不扣地落實“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要求。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問題鏈教學法以夯實思想基礎為指向,致力於在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在教學目標設定、課程內容設置、教材選用等各個環節都始終堅持正確政治導向。

強化問題意識。問題鏈教學法注重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突破過去那種照本宣科、把教材觀點作為教學起點的教法,以學生感到困惑的問題、教材觀點和結論背後隱藏的問題為起點,沿着解疑釋惑的認知路徑展開教學,沿着層層遞進的問題鏈深化教學。這樣做,既體現了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又彰顯了邏輯的力量、理論的魅力,有力提升了教學效果。

增強內在邏輯。問題鏈教學法在設置問題體系時,圍繞授課內容將各個問題串連成一個邏輯鏈條,形成相互聯繫、層層深化的“問題簇”,問題與問題間、問題與答案間、問題內部各要素間有着清晰的內在邏輯關係。為確保問題體系和邏輯路徑科學合理,中央財經大學圍繞教學主題組建項目化教學團隊,教師不斷加強對教學問題的類型、性質和特點的邏輯分析與研究,提高解答問題的能力。

推進方式創新。高質量教學內容和多樣化教學方式相結合,才能讓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央財經大學着眼於大思政格局,搭建以問題鏈教學法為核心的“主課堂+”立體教學模式,推動主課堂與拓展課堂無縫對接。在實踐課堂方面,以“行走的課堂”為總題,以課堂實踐為主體,以暑期實踐和專業嵌入實踐為兩翼,創設“一主兩翼”實踐教學模式,推動教學向課外延伸拓展。在網絡課堂方面,打造“小馬樂道”微信公眾號、“形教視窗”等網絡平台,錄製慕課、教輔片、魅力微課系列等。在人文課堂方面,圍繞思政課教學目標開設思政選修課、人文通識課。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範文三

1.在講台上把初心使命講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鑄魂育人的靈魂課程,更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將初心使命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首先必須推動“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要將我們黨的理想信念有機地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計和課程講授之中,在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將其作為關鍵內容,堅持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家民族與個人的多重維度,從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相統一的角度,體現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時代價值。

講清楚以嘉興南湖為起點,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個時期承繼併發揚革命精神,形成了以“紅船精神”為源頭,以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為主要內容的革命精神譜系,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不斷奮鬥中的看家法寶、精神支撐、力量源泉和政治任務。

講清楚在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改革和建設的偉大曆程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各個時期的發展邏輯和歷史價值。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不同階段的貢獻,闡釋其理論底色和理論價值;以黨帶領人民開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闡釋其實踐指向和當代價值;以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豐富內容,闡釋其在當代中國文化形態中的導向地位和獨特價值。做到以歷史教育人、以理論説服人、以實踐感染人、以精神激勵人,進而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廣大學生中營造積極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良好氛圍。

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形成“大思政”格局。

首先,挖掘各門課程中的價值要素,使之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相契合。在各門學科課程教學中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闡釋好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統一性和一致性。闡釋好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在以“紅船精神”為源頭的革命精神激勵下創造性發展、奮鬥中演進、奉獻中成長的結晶,明確革命精神的價值導向。其次,在具有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相關課程中,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精神內涵貫穿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造、“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等思想的教育教學之中。

西北民族大學作為一所紮根甘肅、立足西北的民族高校,思政工作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對當地革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挖掘。甘肅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省份,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史上書寫過重要篇章,這裏是紅軍長征的行經之地和三大主力紅軍會師之地,具有豐富而厚重的革命精神資源,也不乏具有民族地區特點的革命精神素材。西北民族大學作為培養少數民族高素質人才、研究我國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論、傳承和弘揚我國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十分注重在學理性、層次性、鮮活性民族文化“富礦”上挖掘。長期以來,西北民族大學將這些革命精神和民族文化資源融入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的各類課程教學之中,豐富了革命精神教育的內容,以創新的教學形式、接地氣的教學素材促進了課程質量的提升和育人工作的新發展。

2.在舞台上把初心使命演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新時代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鮮活的形式展現紅色文化,培育校園紅色底藴,將紅色基因在民族高校傳承發揚。

在藝術創作中展現初心使命。西北民族大學將思政課程搬上藝術舞台,在創作中充分展現革命精神,力爭思政課程創優,排演了一系列由教師指導、由眾多學生參演、受到師生和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的、展現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高質量經典藝術作品,實現了民族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突破和創新。話劇《雨花台》和《江姐》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創作過程中,從組織排演到一場場公演,參演同學始終以飽含深情、細緻入微、動人心扉的演繹描摹出共產黨人的碧血丹心,用精湛的演技再現了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歷史篇章,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各個歷史時期為國家為民族不懈奮鬥的可貴精神。

在新媒體傳播中展示初心使命。西北民族大學積極做好傳承紅色基因的網絡建設,不僅開設了專門的紅色文化主題教育網站,還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和手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鮮活的形式展現我們黨不同時期的革命精神,力爭在新時代將紅色基因的種子厚植於新媒體唱響主旋律的廣袤土壤之中。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體現初心使命。將初心使命融入思政工作全過程,就要探索承載形式的多樣化。為此,西北民族大學開展“紅色基因傳承行動”教育活動,組建研究社團開展理論研討,組織弘揚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徵文比賽、歌詠比賽等。

在2019年5月16日的延安專場演出《黃河大合唱》大型交響音樂會上,西北民族大學交響樂團、合唱團師生200餘人組成的演出團隊唱響《黃河大合唱》,八個樂章一氣呵成,氣勢恢宏,獲得現場觀眾長時間熱烈的掌聲。《黃河大合唱》的排演是西北民族大學將思政課程搬上藝術舞台的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用有信仰、有生命、有温度的藝術載體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為偉大祖國奮鬥拼搏的情懷,充滿感染力的藝術作品讓在場觀眾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也為在場的黨員重温了初心使命。

3.在實踐中把初心使命付諸行動

民族高等教育承擔着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使命。民族高等教育的思政工作,要走向各民族羣眾的廣闊天地,投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西北民族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緊密聯繫,與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聯繫,堅持“立足西北,服務民族”,長期積澱涵化出以“黃土地”和“黃河”為表徵,以“樸實無華、甘於清貧、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和以“志存高遠、奔流不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為核心的大學精神。長期以來,西北民族大學秉持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為民族地區培養具有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自豪感,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提供智力支撐等重要保障。努力將學校建成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高地,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模範之地,服務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特色智庫。

為了這份堅守與追求,西北民族大學運用文化教育資源,將思政工作做到社會大學、做到田野課堂、做到百姓家裏。長期以來,學校通過組織思想政治理論專家到各地為幹部羣眾宣講黨的方針政策,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政策解讀;通過為民族地區提供政策諮詢和建議規劃,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通過組織藝術團隊到地方進行演出,宣傳革命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016年,西北民族大學268名師生分派為15支教育關愛服務小分隊到基礎教育薄弱、教育資源匱乏的貧困縣(鄉),協助當地教育部門開展教師培訓,幫助當地優化教育資源、提升教學質量。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學組織醫學類專業教師和學生志願者,分赴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農村基層開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傳、基本醫療衞生知識普及等活動,捐送藥品和醫療器械,協助建設鄉(村)醫療站。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學組織師生分赴陝西渭南、青海剛察縣、新疆和田地區、甘肅甘南州、西藏日喀則地區開展特色農作物種植技術下鄉、畜牧業經濟助力精準扶貧調研、民族醫藥傳承及發展策略研究、畜牧業發展及糞污處理現狀調研和民族地區畜禽養殖發展現狀調研實踐活動。

在更廣闊、更生動、更有現實觀照的“大課堂”上,思想政治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經過長期實踐,西北民族大學的思政課不斷創新,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力量,得到廣大民族地區的肯定和好評,走出了一條民族高等教育支持民族地區建設的實踐之路。

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青年們雖然身處的具體歷史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的使命不變,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的責任不變。廣大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高校的思政課要不斷拓寬視野、增添載體、豐富內容,引導青年學子接續奮鬥,激勵各民族學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民族事業之中,讓他們在學生時代不負青春,不負使命。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範文四

“理論是鹽,很重要,但是我們不能給學生直接吃鹽,要把鹽溶進水、食物裏面去。”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思政部主任原玉廷介紹説,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多琢磨“放鹽”的技術和藝術,少些空洞的説教,多些情感的薰陶。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思政課的“3+3+3”教學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思政課。

影像、音樂和詩詞是“3+3+3”中的第三個“3”,也是該學院很多思政課老師講授思政課必備的三樣素材。這樣的授課和備課對老師來講難言輕鬆——要時常留意各類紀錄片、文獻片、經典電影,甚至近年來流行的抖音視頻。用“詩詞”滋養教學內容,不僅提高學生文學素養,還能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之美,這種教學方法特別對愛好詩詞學生的胃口。講授“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時,“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同志的這首《贈父詩》讓不少學生感同身受。音樂是人類最動聽的語言,能夠拉近彼此間的心靈距離。在講述“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時,老師用四張電影海報給學生展現了古今中外的經典愛情故事,當“梁祝”“羅密歐與朱麗葉”“泰坦尼克號”“山楂樹之戀”這些電影的主題曲在教室裏緩緩流淌時,學生已然融會貫通掌握了課堂知識……

典型案例、警句格言和寓言故事是“3+3+3”中的第二個“3”,也是老師們講授思政課必備的另外三樣素材。原玉廷介紹説,老師們在授課時大量引用“感動中國”推出的先進典型,及學院評選出的“自強之星”,用他們的事蹟去感染和引導學生。在“人生的青春之問”課上,不少同學被本校法學院大四學生楊欣雨去貴州畢節支教的情節感動,課後主動向老師詢問支教的事情。2017級會計專業的高園園在學姐的激勵下,已通過新青年支教團的面試,準備今年暑假趕赴貴州畢節支教。“寓言故事雖小,卻藴含大智慧。”該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四學生樑琨説,秦晉芳老師的第一堂課便打動了他。那堂課老師講的是“人生的青春之問”,開場就講了“缺失的一角”的寓言故事,告訴大家“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典型案例、警句格言和寓言故事”+“影像、音樂和詩詞”,其實都是為了第一個“3”,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實”。“基本概念是教學內容的核心,基本原理是教學內容的主體,基本事實是教學內容的支撐。”山西大學商務學院院長趙隨民身兼該校教師發展處處長。在他看來,教師的成長最關鍵是從講好一門課開始。思政課教師必須注重思政課的理論傳授,不能把思政課上成娛樂課,所以教師在講述基礎課時要嚴格按照教材和大綱,把人生觀、理想、中國精神、核心價值觀、道德和法律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事實講清楚,這是課程的靈魂與精髓。他説,將深奧的理論知識融進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故事,再通過唯美的、現代的藝術方法傳遞給學生,學生才願意敞開心靈去吸收,去反思,去接納。

如果説健康營養的食物是對學生身體的滋養,那麼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就是對學生心靈的滋養、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塑造。從2008年始的“四位一體”到2011年始的“3+3+3”教學模式改革,再到2018年全面提升的學習手冊與實踐手冊、課堂教學專題化、實踐教學項目化、網絡教學智能化的“兩冊三化”模式,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思政課改革從未停下腳步。原玉廷介紹説,每個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會有四本學習與實踐手冊,裏面有所需學習的知識點、有學生學習的感悟與思考、有老師暖心的批語,承載了學生滿滿的青春記憶與人生思考。樑琨告訴記者:“四本學習與實踐手冊是大學四年學習成長的積累,可以助力應對未來生活的挑戰。”

“思政課不僅是普及知識,更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入學適應、生涯發展等生活困難,解答人生意義、家國情懷、精神信仰等思想困惑。”趙隨民説,這要求教師要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同行者”,去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感、所惑,結合思政課專業知識,迴應學生的訴求。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範文五

內容提要:作為塑造青年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思政課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理論武裝,堅持用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思政課要強化價值引領;作為實踐教育的重要途徑,思政課要引導青年大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實現知、情、意、行有機統一。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紮實辦好思政課,從理論武裝、價值引領、實踐養成等方面持續推進思政課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理論武裝

青年大學生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對實現人生目標有着強烈渴望。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強,是他們的特點,也是他們的優點。作為塑造青年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思政課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理論武裝,堅持用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築牢思想根基。

深化理論研究闡釋。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説服人。要把徹底的理論講透徹,必須深化研究闡釋、學懂弄通做實。要加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新型智庫建設力度,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組織力量開展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圍繞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攻關,為辦好思政課打下堅實理論基礎。近年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羣建設,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項課題,形成了一批理論研究成果。

抓好理論學習教育。理論武裝是在人的頭腦裏搞建設,是塑造靈魂的工程。青年大學生堅持什麼樣的理想信念,樹立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什麼樣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待和分析問題,決定其人生髮展方向。思政課是事關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課程,必須重視理論學習教育。要繼續大力推進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遵循不同學段、年齡段大學生的認知規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講透徹,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講清楚。採取啟發式、案例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抓好理論學習教育,努力提高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與針對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把_x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本科生、研究生教學課程體系,深入推進小班教學、中班研討、大班講座,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

主動迴應學生關切。網絡是青年大學生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信息紛繁複雜,既有主旋律,也有雜音噪音。思政課要直面雜音噪音的干擾,主動迴應青年大學生的問題和困惑,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讓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究解答,將問題掰開了、揉碎了,把事實和道理講清講透。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調研青年大學生所思所想所行,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內容,努力使課堂講授有的放矢、直抵人心。

強化價值引領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思政課要強化價值引領。

健全課程體系。堅持思政課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其他課程的育人作用,健全課程體系,解決好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兩張皮”問題,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效應。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藴含的思政元素,將其作為教材講義必學章節、課堂講授重要內容和學生考核關鍵知識。建立健全課程育人評價機制,把課程育人效果作為教學督導和教師績效考核、晉職晉級的評價內容。

拓展平台載體。思政課要以開放姿態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統籌課上課下、線上線下、校內校外,促進學校、社會、家庭之間的協同,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推動人人上講台,鼓勵領導幹部、教學名師、優秀輔導員、優秀青年大學生走上思政課講台。做到處處是思政課堂,發揮博物館、校史館的育人功能,依託城市社區、農村鄉鎮、工礦企業、高新科技園等場所建立多種形式的育人基地,在思政課堂、思政教材之外構築青年大學生成長空間。實現時時有思政教學,把開學第一課、畢業典禮發言等變成宣傳黨的政策主張、闡釋理想信念的重要講堂;抓住五四青年節、國慶節、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時間節點,開展中國夢、愛國主義等主題教育;製作網絡課程、開設網絡專欄、創作網絡文化產品,讓思政課聯網上線,隨時可聽可看可學。

創新方法手段。不斷創新話語表達和傳播手段,運用青年大學生願意聽、聽得懂的語言,通過個性化表達、可視化呈現、智能化推送、互動化傳播,把有意義的內容講得有意思,讓思政課教學立體鮮活、可感可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展教書育人獎等評選,組織“五四奮鬥的青春”分享會、“新時代、新徵程、新使命”演講比賽,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突出實踐養成

青年大學生普遍磨礪不足、鍛鍊不夠,有些人在學習和生活中容易產生眼高手低的問題。作為實踐教育的重要途徑,思政課要把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個人小目標與國家大目標結合起來,引導青年大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實現知、情、意、行有機統一。

磨礪意志品質。針對一些青年大學生存在的意志薄弱、擔當精神不足等問題,思政課要發揮好磨礪意志、淬鍊品質的作用,紮實開展軍事理論與訓練、勞動鍛鍊、創新創業等實踐教學,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青年大學生的耐挫能力和堅強意志,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紮實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鼓勵青年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錘鍊意志品質,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

深化認知認同。針對思政課教學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理論與實際相脱節問題,思政課教學要根據青年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發揮其主體性作用,綜合運用小組研學、課堂辯論、情景展示、基層調研等實踐教學手段,幫助他們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深化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認識,厚植對黨、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

增長學識才幹。針對一些青年大學生存在的動手能力弱、社會經驗不足問題,思政課要整合實踐資源、拓展實踐平台、豐富實踐內容、創新實踐形式,廣泛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願服務、科技發明等實踐教育教學,引導青年大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增長學識才幹、施展個人才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深入開展“青年學子紅色築夢之旅”、社區掛職鍛鍊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大學生開展脱貧調研、鄉村振興策劃等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通過實踐深化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13q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