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經典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經典成語故事精彩多篇

經典成語故事 篇一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裏學雞叫,然後把剛剛入睡的長工們喊起來下地幹活。日子一長,長工們對雞叫得這樣早產生了懷疑。小長工小寶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裏,他獨自躲在大車後邊觀察院內動靜,不一會兒,只見周扒皮悄悄來到雞窩跟前,伸長脖子學雞叫,隨後又用棍子捅雞窩,直到公雞都叫了起來,他才離開。

小寶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長工們,大家非常氣憤,都到地裏睡覺去了。天亮後,周扒皮到地裏一看,長工們都在睡覺,他舉起棍子又罵又打。長工們不甘心受壓迫,他們想了個對付周扒皮的辦法:當天夜裏,正當周扒皮在雞窩跟前學雞叫的時候,躲在暗處的小寶喊了聲:“捉賊!”早已準備好的長工們紛紛跑來,對着周扒皮一陣亂打。地主婆聞聲趕來,説明被打的是老東家,大家這才住手,並故意表現出驚訝的樣子。地主婆無可奈何地扶着狼狽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裏去,長工們見狀都高興得笑起來。

成語故事典故 篇二

劉禹錫是唐朝中期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在朝廷任職期間,曾在政冶上謀求改革,失敗後降了職,被貶到偏僻的地方去當刺史(官職名),晚年才回京城。回京途經揚州時,他的朋友李紳為他舉行宴會。李紳當過“司空”(官職名),家裏很富有,也很講究排場。宴會上喝酒談笑,李紳又讓歌女出來演唱,並要她們向劉禹錫殷勤地敬酒。面對這種豪華場面,劉禹錫情不自禁地吟了首詩:

高髻雲鬟宮樣粧,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成語“司空見慣”就是由詩句“司空見慣渾閒事”壓縮而成的。“司空”

原詩中指李紳。“見慣”是看得習慣了。現在“司空”已經失去了具體意義,這句成語用來形容看得太多、便不足為奇。

類似的成語還有“屢見不鮮”。“屢”表明次數多;“鮮”是新鮮、新奇。也就是説,見多了就不覺得新鮮了。

中國成語故事 篇三

東漢時期,潁川地方有個叫陳實的人,生在貧家,自幼好學,辦事公道。後來在太邱縣做了縣官,更是廉潔奉公,斷事公平,百姓很佩服他。他的生活十分簡樸,家裏沒有僕人。他的大兒子元方,小兒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陳實出門辦事,大兒子在前邊拉車,小兒子拿着手杖在後面,路上行人見了,無不稱讚他們。

有一次,家裏來了一位客人,問季方説:“你的父親有何功德?他的名聲為啥這樣高啊?”季方答道:

“我父親比如一棵生在泰山之傍的桂樹,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源泉所潤。在這種情況下,桂樹哪裏知道泰山之高、源泉之深呢?所以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功德。”他的一席話把客人説得面紅耳赤。

元方的名氣也十分大,後來他被朝廷任命為侍中,又想讓他當司徒官,但是他不幹,朝廷又封他為尚書令。因為陳實、元方、季方的聲望極高,當時豫州的城牆上,都畫着他們父子三人的圖像,讓百姓學他們的品德。

元方有個兒子叫長文,季方有個兒子叫孝先。有一次,他們為自己父親的功德而爭論起來,都説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來爭去沒有結果,便一同來請祖父陳實裁決。陳實想了一會兒,對兩個孫子説:“元方難為兄,季方難弟。他倆的功德都高,難以分出上下啊!”

兩個孫子滿意而去了。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後漢書·荀韓陳列傳》和《世説新語·德行》。後來“難兄難弟”的含義,已經發生變化。現在則用它指兩個人同樣惡劣,或二人處於相似的困難境地。

有關成語故事 篇四

有一年的夏天,一位姓應的縣令邀請一位朋友來家裏飲酒,朋友接到邀請非常高興,心想:縣令大人邀請我,這是何等的榮幸啊。於是,便欣然前往。

縣令早早地就準備好了酒席,只等這位朋友來了。兩個人見面之後,寒暄了幾句便入席了,準備痛飲幾杯。可是,朋友剛拿起酒杯,就發現杯中隱約有條蛇在蠕動,這可把他嚇壞了,額頭上頓時冒出冷汗來。

這酒是喝還是不喝呢?朋友舉着酒杯猶豫了許久,心想:“縣令是我的上司,這次又是他特地請我來的,怎好不喝呢!”最後,朋友只好硬着頭皮喝了幾口。

可是,他剛一放下酒杯,縣令就命僕人再次斟滿,朋友只好再三推託,藉故起身告辭了。

朋友回到家裏,越想越覺得剛剛飲下的酒裏有蛇,隨後立即感到了有條蛇正在自己的肚子裏不停地蠕動。他越是這樣想,越是覺得胸腹疼痛異常,難以忍受,最後就連吃飯、喝水也變得非常的困難了。

家裏人一看,着急壞了,趕緊請來大夫診治。可是服了許多藥之後,還是不見他的病情好轉。

過了很多天,縣令有事到朋友家,剛一進門就得知朋友已經生病多日。縣令隨即關心地詢問病情,朋友這才講明那天飲酒時發現酒杯中有蛇的事情。

縣令安慰了他幾句就回家了。縣令坐在客廳裏反覆回憶和思考,怎麼也弄不明白,朋友的酒杯裏怎麼會有蛇呢。

就在這時,北牆上的那條紅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朋友坐的位置上,取來一杯酒,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他向酒杯中一看,杯中果然有弓的影子,如若不細細觀看,還真得像一條正在蠕動的蛇。

此時,縣令終於明白了,馬上命人用馬車把朋友接過來,讓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細觀看酒杯裏的影子,並説:“你看,杯中的蛇不過是牆上那張弓的倒影罷了,現在你可以放心了!”

朋友這下終於弄清了原委,疑慮立刻消失了。回到家後,他的病很快也就痊癒了。

“杯弓蛇影”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説有些人誤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比喻因錯覺而疑神疑鬼,自已驚擾自已。小朋友,你們知道了嗎?

有關成語故事 篇五

偉大詩人李白(公元701一762)生活在大唐帝國由全盛轉入衰落的重要歷史時期,他一生創作了1100多首詩歌。他的成就驚動了當時文壇及整個社會。前輩詩人賀之章一見到他就稱其為“滴仙人”(其意思被貶到人間的仙人)。他的詩,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雄奇奔故,是唐代詩歌的一座高峯。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其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天水附近),隋朝末年,他的祖先在戰亂中背井離鄉,流落到碎葉(現在獨聯體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我國唐代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李白便出生在碎葉。幾年以後,幼年的李白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一帶)青蓮鄉。

李白到了青蓮鄉,父親對他教育極嚴,讓他讀詩書,閲史籍。幼年的李白極聰明,過目不忘,凡讀過的詩書,都能吟誦。因此,少年時,李白就顯露了才華,常常吟詩作賦。

據説,在一個夏季的夜晚、他同家人坐在院護裏乘涼,不知不覺地睡着了。就在朦朦朧朧的睡夢中,他夢見自己所用的一支支毛筆,都開出了絢麗的花朵;緊接着一張張自紙,像大雪片一祥,飛落到他跟前。李白興奮不已,興致勃勃,抓起筆來,才思如潮,一氣呵成,寫下了無數佳作。家人也為此歡呼雀躍,他激動地笑出了聲。與他一起乘涼的家人將他推醒,睜眼一看,仍是滿天星辰。他揉着雙眼,方覺自己是做了一個夢。

他長大後,刻苦攻讀,大膽創作,堅持不懈,用他那支生花妙筆,為人類寫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他那些美麗的詩篇,是我國和世界文學中寶貴的遺產。所以,李白不僅在中國文學史,而且在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後來,人們根據上述的故事概括出“夢筆生花”這一典故,並用來比喻文人才思大進,文筆秀麗俊逸。此典故出自五代王仁裕所著《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3ypd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