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第1篇: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往往令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其實,家庭教育也可以是很愉快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希望有所幫助!

給孩子一個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不過,此時她仍會需要你的大力支持。舉個例子,雖然你的孩子很願意在星期六的早上去管絃樂隊排練,但如果你不送她去的話,她還是有可能中斷或放棄的。多數孩子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因此父母們必須對此做出投入。除非這個孩子與眾不同,不然孩子就會失去關注的焦點,不再集中精神去做事,轉而決定去看電視或小朋友們做遊戲去了。

接受現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與此相反的是,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在繪畫或體育上有某種天分,做父母的你就應該給他提供一切機會去發展他的才能。

逼迫是不對的,鼓勵才是有益的。不要在一個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就讓他去跑。但是,如果他想要跑起來時,你應該給予他你所能給的幫助。

找找是否有隱藏在暗中的困難存在

這話聽起來不言自明。但實際上,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間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願做家庭作業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説出心裏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

良好的環境同等重要。某些孩子在安靜的房間裏注意力最為集中,而有些卻喜歡熱鬧的背景環境。如果你的孩子説他不喜歡被獨自關在自己的房間裏,那麼就讓他在廚房邊上的餐桌上做作業。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積極地談論你自己的工作

結束了一整天令人心煩的工作之後已精疲力竭,這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這樣的狀態下,向你的孩子講述你工作中發生的令你高興的事情和令你不高興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激發他的憧憬和熱情,他會想:“如果我努力工作的話,我會像媽媽一樣成功。”如果你身陷於一份乏味的工作之中,的確沒有什麼值得與孩子們分享的,那麼就告訴他,如果你無法獲得一定的資格或學歷,你就無法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有時,孩子會從不願意像父母那樣生活的想法中找到動力。

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決不能衝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説些什麼了。相反,如果你耐下心來向他解釋為什麼你認為繼續練下去是重要的,他有可能會轉過神來同意你的看法。即使他仍不同意也沒關係,他很可能有自己的看法。父母也應傾聽孩子的意見,並告訴他,無論他怎麼做,他學過的東西都會收藏在他的經歷中,永遠不會浪費掉。

重視讚揚的作用

不斷給你的孩子以讚揚是極重要的'一條勸告,但讚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孩子一點也不傻。如果他給你看他剛做完的某個東西,你僅僅説了句“幹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並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你此時應説的是:“我很喜歡你在文章中論述這個觀點的方法,這樣説很發人深省。”或者“你的音階彈得非常流暢。”等等。於是,孩子知道了你的確對他的小小成績很感興趣,下次他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讚揚。

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這種做法讓孩子們在考試前變得十分焦躁不安,想着這次考試得失攸關,而一旦他們沒能考好,就又會變得鬱悶不樂。從理論上講,做得好本身就是一種獎勵,但是實際上,如果的確會有某種物質激勵存在的話,多數孩子會表現得很出色。因此,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如果他們做得好,應給他們一個小禮物以示讚賞和鼓勵。這樣做是積極的推動,而且如果他們未能實現預定的目標,也不會因此而過分愁眉苦臉。

讓他們不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小孩子們能得到足夠的來自父母的鼓勵,他們就會茁壯成長。經常衝着孩子大叫大嚷:“你又在那兒幹什麼呢?”的父母像是往他們孩子的心中刺了一劍似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傷害。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放鬆、聽音樂,或者什麼也不幹,只是發呆。然後呢,當我們的“電池”重新充足電時,我們將精神抖擻,準備好去面對下一個挑戰。孩子也是一樣。

第2篇: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這個網站八種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範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家長課堂:六種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式

(2014-05-04 14:31:05) 轉載▼

標籤: 分類: 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 轉載

原文地址:家長課堂:六種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式作者:

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更出色,常常會煞費苦心去選擇對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可是有時卻事倍功半。其實,要讓孩子成為出色的人,有六種教育方式必不可少。

在大多數家庭中,媽媽扮演着幫助孩子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們所需要的並不是等同的,作媽媽的必須考慮什麼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專家指出,一共有六種教育,是孩子們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養他們的愛心

媽媽們有必要向孩子説明,親切有禮地待人接物與學業方面出類拔萃同樣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養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眾,他擁有較高的協調自己與他人需要的能力,這類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遙遙領先。貝爾實驗室所進行的一系列調查表明:成果豐富的工程師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媽媽通常需要培養孩子們的交友技巧,一位朋友説他還是個孩子時,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難。當時一位隊友受傷了,這位朋友的媽媽堅持要他打個電話,問問那個男孩感覺怎樣。“媽媽,”他反對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他會知道的。”他的媽媽回答道。這個電話標誌着親密友誼的開始。“我的媽媽讓我明白:友誼起源於你對他人所表示的關切而不是要他人對你表示關切”。

二、多一些表揚和鼓勵

我們都知道表揚能使人創造奇蹟,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自責,使他們會為了獲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險。

表揚也有正確的方法與錯誤的方法。大多數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細數總總,而在表揚時卻言語含糊──“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因此表楊應具體些,與其説“你很勇敢”不如説“我為你摔倒了以後仍然爬上車而感到自豪。”這樣明確地説明了為什麼這種行為值得表揚。

每個人都有一個“要害區”,這個區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媽媽,你可能比誰都瞭解對於你的孩子來説什麼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體育或某一課程,如果你不瞭解,問一問沒什麼不對。

其次,由於孩子們來説,一時間內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揚,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一分鐘一百次鼓勵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鐘的表揚。

三、談論“禁忌”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裏,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毒品、酒精與性。一些媽媽擔心談論諸如此類的禁忌行為是在鼓勵他們這麼做。 但事實正好相反,調查發現:那些與父母作過坦誠交談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與酗酒。

媽媽們尤其可以有技巧地與孩子們談論這些敏感的話題。首先,讓你自己對這些現象有所瞭解,而後詢問你的孩子他們所知道的。

六、七歲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場上聽到這類事或在電視上看到這類事。指出你與他們談論這類事是為了讓他們瞭解其危險性,而不是不信任他們,讓他們明白你願意回答任何問題或與他們談論他們的煩惱。

四、將界限適當放寬

孩子們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這樣自尊自愛的種子才會得以生長。這種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着你不設定任何界限,設定界限是向孩子們顯示他對你來説很重要。當一個孩子越界時,向他們説明你對這種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感到失望。

隨着孩子的成長,界限自然要放寬些。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想與媽媽保持一定的距離。心理學家埃文索-貝斯索曾描寫道:男孩子們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車時,心裏就響起車子開動的轟鳴聲,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想冒險並表現他們所見過的男子漢的力量。隨着男孩子的長大,他們的界限也應適當地放寬些,作母親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媽媽是孩子們巨大的鼓勵之源。心理學家埃頓-萃絲在調查了250個學齡兒童後發現:近一半的孩子更想獲得一份媽媽而不是父親的工作。其中一個原因,貝斯索推測道:孩子們更想了解他們媽媽所做的事並想參觀他們媽媽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們需要一個道德指南針。這意味着不僅在重大問題上灌輸是非觀,而且在日常瑣事上灌輸是非觀。

一位媽媽看到她五歲大的兒子騎着他的朋友──鄰居七歲大男孩的車子。 “湯姆不用這輛車,”他兒子説,“他在學校。”他認為自己這麼做沒什麼不對,因為他的朋友不會介意。但這位媽媽堅持讓他的兒子把車子送回去:“在沒有徵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財物是不對的。”

當一位媽媽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正直、忠誠給予足夠的重視,她們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價值體系,這將成為孩子的無價之寶。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媽媽自身的行為,如果媽媽自身逃避責任,無視他人的權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為的嚮導。你也許不希望聽到這類話:“可是,媽媽,你就是這麼做的。”

六、與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時間內,媽媽們通常關注所謂重要的事──捕捉孩子們的情況,輔導功課。然而在我們這個生活節奏緊張的社會裏,孩子們渴望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更希望與媽媽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這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僅需擁有一種嬉耍的態度,一種願意把做功課的時間變成嬉戲或把做家務轉化為遊戲的態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q41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