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精品多篇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精品多篇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精品多篇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一

古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這句諺語深深地滲透了現代教育德育主體模式的理論;即培養學生最基本的政治原則和行為準則,使他們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習慣,在此基礎上形成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在這幾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真切的體會到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的重要性。我認為班級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形不成優秀的班集體;個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會有似錦的前程。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粗淺的實踐。

1、明確要求,制定計劃。

要求實際上就是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努力的方向。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要求方向,那麼行動就是盲目的。從高二年級上學期開始,我根據文科考試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是在寫字的特點,結合班級學生情況,從宏觀上向全班同學提出了三個一的要求;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一年之後單科成績。總分上一個新台階;爭做一個六好文明班。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首先組織全班同學學習政教處頒發的《甪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二十條》,然後讓學生自己明確要求,制定具體,明確的階段性計劃。這樣在理論上就有了一個綱,在行為上就不會迷失方向了。柯生燦同學不僅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還針對自己的字跡難認這一情況制定了練字的計劃。他首先計劃將字練得老師同學能夠認清,然後在此基礎上將字練得整潔美觀。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他的字寫得又快又好,卷面經常被老師評為樣卷在全班展覽。

2、加強監督,及時反饋。

中學生天性好玩,好動,計劃制定了,常常不能落實,這就無異於紙上談兵。所以落實劃是個關鍵。對整個班級,我採取的是量化評估制,根據年級組制定的評估細則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督促,一週公佈一次,對每個學生我提出了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法,也就是我國大教育家孔子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讓學生自己檢查自己的言行學習任務,發現失誤,立即採取有效措施補救。四零三寢室在開學時是個比較差的寢室,開學第一週班內評估得了倒數第一。這可是給這個寢室的女生一個比較大的刺激。晚上班主任下班時,我聽見她們在互相埋怨,我走進去對她們説:“是呀,女生寢室比男生差,可真是件讓人難堪的事情,但面對事實,推諉責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是每個同學能明確責任就好了。寢室是每個同學三點一線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每個同學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事情做好,這個環境就會好起來。今天晚上,你們找出了問題,從今天起,將這些問題解決,責任落實到人,下個周,你們寢室就不會落後了。”就這樣,經過督促反饋,這個寢室內務一直很好,而且保持到高三。

3、注意疏導, 防微杜漸。

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教師就像一個指揮員,在控制着事物的發展,而學生就像一個操作員,在掌握着發展的進程。作為一個指揮員既要能運籌帷幄,又要明察秋毫,洞察行為習慣形成過程中學生的思想障礙,及時加以疏導。所以老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世界的本領,而不是站在這個世界外面觀望,更不是站在這個世界對面牢騷,歎息,憤慨,既而棄之不管,這樣就可能使學生逐漸地沾染上不良習慣。我認為老師疏導的責任是很大的。學生的思想航船既可誤向河叉擱淺,也能導入大海乘風破浪。不能輕易地責備學生不該這樣,不該那樣,而要引導學生去這樣做,去那樣做,趨利避害,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陳前進同學是個尖子生,高二開學時在班上得過第一,後來一次考試發揮失常,從此一撅不振。他常常是滿臉怒氣,好象是誰欠了他東西似的。我及時找他談話,得知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和班長鬧彆扭。因為班長在寢室裏一句不經意的話刺激了他,他要復仇。他在腦子裏,在課桌上都深深的刻上了復仇這兩個字。我開導他説:“你是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學生,由於對一些事情處理不好,你的好勝心扭曲了,變成了一個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這種仇恨的心理影響了你的學習。其實,同學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不能談清楚的呢?你主動一點找他談一談,把事情説清楚不就可以了嗎?一個人在學識不斷增長的同時,對社會人生的理解也應不斷增長,心胸也就不斷開闊,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後來他們和好了。由於解除了 思想負擔,陳前進同學的成績也上升到了原來的位置,而且很穩定。元旦他給我送來了一張賀卡,我記得最深的一句話是:“老師,是你使我變仇恨為理解。我深深地感到,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作為老師,我們要能夠用遠大的目光,寬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培養班集體,讓學生逐步養成好習慣,順利成才。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二

一、要及早開始培養

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國小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注意培養,否則,當不良習慣養成後再糾正就困難了,國小生課堂常規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學習用品放置的位置;坐、站的姿勢要正確;課前發言要舉手,不隨便插;聽到預備鈴聲後,以最快的速度入座,靜候老師到來。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養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養成,它有一個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體,持續穩定地得到全面發展。

三、加強訓練,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説,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覆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之中。

四、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樹立榜樣不僅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揚上課認真聽講、開動腦筋、獨立完成作業、作業本整潔、認真檢查的學生,舉辦優秀作業展覽會。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

五、發揮“主導”與“主體”的和諧作用

在培養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必須要靠教師正確的、合理的、及時的引導。在學生學習行為出現異常時,及時與之探討互商對策,並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講”“灌”“壓”。只要師生關係融洽了,“主導”與“主體”的作用也就體現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指導者、監督者的身份來教育影響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使“主導”與“主體”之間達到和諧統一,從而取得最佳的培養效果。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三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説:“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習慣又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生。”所以在行為習慣,衞生習慣,學習習慣上我們做了努力並見到了成效;從計劃開展以來,在領導的多方關懷和指導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對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

根據觀察現在國小生已經能夠做到日常行為中一些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如:見到老師問聲好,借人東西説謝謝,不亂拿不亂丟等等。學校裏不文明現象基本很少見了,學校一片欣欣向榮,整體呈現出一種別樣的氣息。學生的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已經普遍形成,當然要100%落實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還得常抓不懈,持之以恆。我們堅信,積跬步,必至千里;積小流,必成江海;學生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總有一天必定形成。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良好的衞生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長期訓練,不斷鞏固,需要教師學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漸養成,在習慣養成教育中尤其重要卻最容易被忽視的往往是學生良好衞生習慣的培養。而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

在多方實驗中,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衞生習慣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少能讓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手,怎麼洗,怎樣讓細菌離自己最遠,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最後也比較欣慰的是在學習方面同學們更有長足的進步,從早讀到預習到聽課再到寫作業,組成了“一條龍“戰線。每班學生早晨到校後自覺自主讀書、中午到校後能自主寫字。經過師生努力學生學習意識能力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每學一節新課前,都能依據預習提綱自覺地進行預習,用預習本記下預習到的知識及不懂的地方,並能提出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

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開展寫良好習慣研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而且發揮了其高智、啟德、健體、審美的多種功能,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學生的習慣養成,離成功的還存在着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再接再厲。雖然我們在這麼多天來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如有的`學生的思想不夠重視、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今後學生要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共同探討新方法,交流學習體會和學習材料,互相幫助。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學習能力,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四

一種好習慣,就是一種能力、一種毅力、一種品格、一種修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讓我們關注學生的發展,讓他們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樹立遠大的理想,日後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一、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俗話説“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師在要求學生養成好習慣的同時,自己得首先做出榜樣,做到身體力行。

二、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行為習慣,要抓好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必須從嚴要求,嚴格執行紀律。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習慣則埋沒人才、毀人一生。為加強班級德育工作,應該認真按計劃執行。根據班上學生實際,利用班會、晨會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三、開展活動,注重反覆,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尤其是對國小低年級學生,他們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到鞏固為止。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篇五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説:“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也就是説,從小養成怎樣的習慣,成人後就會形成怎樣的品性。葉聖陶先生也曾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一個人自幼就應該通過教育形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都具有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將伴隨我們的學習、生活、做人、處世,它以一種無形的方式干預着我們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從而主宰我們的人生。然而,一個人的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後天成長中慢慢養成的。如何才能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教師從細節入手,潛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一、改變固有環境,培養良好習慣

一個孩子性格與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農村國小,孩子所處環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上受到很大的侷限性,主要表現在:

大環境的特殊性。農村地區相對來講,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與人之間交流較少,是一個不利於孩子好動和發展好奇心的環境,容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家庭環境的特殊性。由於當前農村家庭青壯年父母外出務工,孩子大多留守與老人生活,成為留守兒童,孩子缺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文化知識的教育,致使影響孩子性格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處於一個自我形成與發展的狀態,無法得到很好的引導。因此,教師要營造環境,製造氛圍,儘可能地彌補孩子在這種大環境下的教育缺失,給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幫助、心靈上的慰藉。教師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追求上進,希望獲得別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與讚揚的孩子,他們不想犯錯更不想與老師作對,他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的固化習慣所致。因此,作為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這樣既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又有利於教師的心理健康。當教師在面對學生壞習慣時,首先表現出的不能是憤怒與暴力,而應用理解、用愛心讓其改掉,這樣問題也就簡單化,處理起來也就更順暢了。因此,用平和的心態,正確的面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是關鍵。

二、建設良好班級,營造學習環境

“昔孟母,擇鄰處”,説明早在古代我們的祖輩就十分注重學習環境對行為習慣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班集體的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與優良班風的形成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繫,一個個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就會組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一個班級具有了良好的班風,其中個別行為習慣差的學生由於從眾心理的作用自然就會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一個班風氣不正,習慣好的學生也會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向壞的方面發展。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注重班集體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和有效的方法。教師在建設班風班貌時,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打好基礎,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條件。

三、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良好的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生活習慣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高低,有時也可能成為別人判斷一個人品質優劣的標準。教師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為教育的着力點來抓。大量事實證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一種自然的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説話不注意,出口成“髒”;行為習慣不好,到處亂扔;和同學説話方式不注意,發生糾紛,甚至大打出手等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積極開展各類有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養成的活動。如:開展“尋找活雷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向身邊的好榜樣學習的習慣;堅持做“今天我真棒”小結活動,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做好事,幫助他人的好習慣;每週要求學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返校後同學間相互交流,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勞動,在勞動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以身作則,用榜樣力量培養習慣

有人説:“優良的示範是最好的説服。”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的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教師才能帶出一批有良好習慣的學生,想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就要做什麼樣的老師。比如,培養學生喜歡閲讀,首先教師應發揮示範作用,要用師者的行為營造一種讀書的氛圍。學生經常看到教師專心致志、興趣盎然地讀書,自然會被教師的行為所感染。在課堂裏,我們可以把書中精彩的片斷聲情並茂地讀給學生,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久而久之,教室裏會瀰漫着濃濃的讀書氛圍。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可以給學生安排合理的讀書時間,並在教室裏設圖書角、閲讀天地等,為孩子們課內外閲讀提供方便,圖書角的書可以發動學生捐贈,定期進行更換。用切實可行的方法,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良好的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了。

總之,學生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要從小培養,從點滴處培養。教師不應追求分數、工作繁忙而忽略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髮展,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放下分數的壓力,更多地去關注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積極、樂觀、健康的人才,讓每一個孩子在校園裏昂首闊步。為他們展開梨花盛開的前路,採摘碩果的未來還會遙遠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87m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