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文章寫作與修改4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與處理第一節從素材到寫作內容

文章寫作與修改4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與處理第一節從素材到寫作內容

肖海濱專欄: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研究資料彙編·選修課

文章寫作與修改4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與處理第一節從素材到寫作內容

文章寫作與修改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與處理

第一節 從素材到寫作內容

關於“話題探究”

本節探究的話題是有關原始素材轉換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羅中立的油畫《我的父親》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轉換成作品的?這對我們的寫作素材轉換教學有什麼樣的啟示?

先探究第一個問題,《我的父親》是怎樣產生的。

根據作者自己的介紹,這一素材是作者從“一位守糞的農民”身上發現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發現的。表面看來,這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發現,受到觸動,迸發靈感,創作出傑作。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問題並不如此簡單。“除了我平常對農民的瞭解、接觸之外”,這話雖然好像不經意地在文章的開頭一筆帶過,但我們卻不能輕易放過去,因為這裏很清楚地説出了作者之所以能發現並轉換素材的主觀原因。試想,一個與農民從不接觸,對農民一點也不瞭解的人,能對農民有深厚的感情和關注農民的興趣嗎?這樣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農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開始繼續觀察並在觀察中不斷調整視角,不斷髮現“意義”,不斷使自己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提升。倘若如此,這幅畫就沒有產生的可能了。所以,這表面的偶然中藴藏着深層的必然。

這一點,是作者能夠敏感地發現素材的至關重要的主觀因素,也可以説是作者發現素材必備的心理基礎。

具備了這樣的心理基礎,作者就會帶着極大的關愛之心去接觸素材,去發掘素材,去發現素材的種種細微之處:“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動態”,“他呆滯、麻木的神態”,“一雙牛羊般的眼睛”,這些就構成了作者對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裏一陣猛烈的震動,同情、憐憫、感慨??一起狂亂地向我襲來,楊白勞、祥林嫂、閏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亂糟糟地擠到了眼前”,這説明作者已經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感情的波瀾湧動起來。於是,作者迸發出了“要為他們吶喊”的創作衝動。至此,一部畫作即將產生的情感心理基礎已經具備了。

但是,“畫了守糞農民,以後又畫了一個巴山老赤衞隊員的農民,最後才畫了《我的父親》”,發現最初素材並受到觸動之後,緊接着還需要讓自己的原始“觸動”不斷髮酵、蒸餾、過濾,還需要理性認識的不斷調整變化,還需要“立意”的不斷昇華,最後才能創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達到素材轉換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為經過了上面所説的這樣一種曲折複雜的過程,油畫《我的父親》才如此真切地畫出了中國農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膚的抖動”,“特有的煙葉味和汗腥味”,“沉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細小的毛孔裏滲出的汗珠”,“乾裂焦灼的嘴脣”,“僅剩下的一顆牙齒”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現出中國農民父親“淳厚、善良、辛苦”的內在神韻,才具有如此逼視人的魂魄的藝術震撼力!

結合以上油畫創作的事例,引導學生探究第二個問題:這一典型事例對我們寫作素材的轉換有什麼啟示?“知識導引”裏已有了具體概括,這裏再強調幾點: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觸動”的基礎上,產生強烈的創作衝動。其二,作者要善於通過“中心印象”去發現並挖掘素材的內在“意義”。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斷的調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斷的深化,讓素材表現的“意義”不斷昇華,最終表現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繪畫如此,寫文章也是如此。

“知識導引”的解讀與處理

什麼是素材?一般認為,素材就是文學、藝術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經總括和提煉的實際生活現象。“素材”一旦進入文章之後就成為“題材”,構成文學和藝術作品的材料。從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徑來看,素材又可表現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現象)和間接的符

號材料(如圖文資料)。廣義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觀大千世界裏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稱得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是,從寫作過程本身來看,選材是寫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轉換使用問題上,我們應該着重處理好以下幾方面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首先,面對豐富多彩的素材,要善於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善於通過自己的“中心印象”去發現素材的內在“意義”,而且這裏的“意義”與自己文章的“立意”應該是和諧相通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題材”的轉換,才能真正將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並使之成為文章的有機部分。也正因為這樣,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的地納入文章後,會發生原本難以想象的巨大變化,會產生難以預測的重大作用。這可以説是一條素材轉化的基本原則。

比如,發現一位普通“守糞農民”這一素材時,畫家羅中立正是通過“守糞農民”那“一雙牛羊般的眼睛”這一“中心印象”而發現了中國農民的“淳厚、善良、辛苦”的“意義”,才深受觸動;進而產生了“我要為他們吶喊”的“立意”衝動,從而創作了這幅令人震撼的油畫。而針對油畫《父親》這一素材,“例文一”和“例文二”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感觸,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同的風格,主要原因就在於兩位作者各自的視角不同,發現的素材“意義”不同。在引導學生進行“素材”轉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素材”的豐富多彩的“意義”或非同尋常的“亮點”,並以此為“切入點”立出自己要表達的寫作之“意”,然後寫出自己的文章──而且一定是比較成功的文章。當然,“意義”的發現,“亮點”的尋找,也需要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發現“意義”、尋找“亮點”的能力,也會在不斷的變化中得到發展、提高。

其實,與寫作教學息息相關的文學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經由作者的“意義發現”與創造性轉換而成為不朽的文章“題材”,進而創造出不朽名作這樣的事例,在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不勝枚舉。一個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藝術家塑造成為典型的藝術形象,一件原本尋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藝術家納入他的藝術作品中,常常會產生化腐朽為神奇、變短暫為永恆的藝術魅力。據周遐壽(周作人)先生的《魯迅小説裏的人物》(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介紹,魯迅小説中的許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

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當年常去魯迅紹興故宅對面新台門所在的東昌坊口的小酒店裏喝酒。他曾經偷過書,並説過我們耳熟能詳的“理論”:偷書不算偷,叫竊。不過被打斷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綽號叫“跛鼓”的。魯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的原型,集中了幾個人的特點,塑造了“孔乙己”這一可笑可憐可歎的人物。

當然,“雜取種種,合成一個”,在將原型人物轉換為藝術形象的過程中,也傾注了魯迅先生高超的藝術匠心。魯迅先生在《我怎樣做起小説來》中就很具體地道出了其中三昧:“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原生態的小人物,經過魯迅生花的妙筆,便轉換成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裏不朽的藝術典型,具有了永恆的藝術魅力。這也為我們在如何轉換、使用素材的寫作教學中提供了經典範本。

以上是原始素材轉換的兩種基本途徑:1.提煉和強化;2.文學意義的典型化。這兩種情況在中學生寫作裏都是可以出現的。我們允許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虛構(事實上很少學生沒有在自己作文裏虛構過),在技能訓練方面則更應該注意前者。

“例文借鑑”的點評與交流

[例文一]點評:

《汗水中的啟迪》,全文以“總、分、總”的結構來佈局謀篇,文章劈頭就是一連串急促的追問,陡然掀起文章的波瀾,發人深省;緊接着總説素材(畫面)給自己留下的強烈的印象──“渾身散發着泥土的氣息,眉宇間充滿着慈愛、温和、淳樸、辛勞”,這已經深深

地抓住了素材的“中心印象”。

本文的開頭頗有先聲奪人之勢。接下去的具體聯想,同樣緊緊抓住素材的中心印象而向外自然地輻射出去,既扣住自己立意的中心,又適當聯繫生活實際,很好地轉換了原始素材,表現了自己文章的立意。而結尾處的“在沉思中皺起了眉頭”一語,暗示了作者由眼前的畫面而產生的強烈的責任感,足以令人在回味中積極進取。

本文文字練達,富有表現力,尤其值得稱道。

但是,高要求來看,本文的內容有些單薄,還不夠充實。

[例文二]點評:

《父親──油畫〈父親〉評價》一文,是一篇感情充沛、熱情洋溢的佳作。

文章首先在一種親切的詢問中引出了油畫作品,緊接着在強烈的情感中富有創造性地描述了油畫內容,形象地濃縮了油畫的精華,為下面的具體賞析作了很好的鋪墊。然後從“呼吸”“喘息”“神情”等方面展開深入賞析。在賞析的整個過程中,在文章的字裏行間,都滲透着作者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至於文末所產生的要為這樣的“父親”、這樣的祖國而奮鬥的決心,因為有前文的激情做基礎,不僅沒有絲毫的突兀感,反而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本篇文字,激情飛揚,催人振奮,發人深省。作為中學生,實在難得。

不過,如從純粹評論文章的要求來看,本文似乎有點“熱烈的感受有餘,冷靜的評價不足”(當然,也要考慮到作者寫作的年代)。

[例文三]點評:

《小丑》是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著名諷刺散文詩,寫的是一位極其愚蠢而又非常鄙俗的“小丑”,因為別人瞧不起他,於是就想了一條高招,對受大家喜歡的名人名作,統統加以徹底否定,一律進行猛烈抨擊。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稱讚什麼人,他都對這人給予徹底否定,極盡醜化之能事。最後他竟然成功了,“一個大喊大叫反對過權威的人──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權威了,而年輕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像這種自己毫無建樹而專靠否定別人而混出一些名堂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且都有着各具時代特色、民族特色的不同表現形式。但是,像作品中這位“小丑”這樣典型、誇張的真實生活人物,恐怕不大可能確有其人。如此典型、誇張的人物表現,必定是擷取了生活中大量的素材,然後經過作者的集中、加工、提煉,才能塑造出來的。

“寫作實踐”的具體操作與參考答案

“寫作實踐”在具體操作上,要緊緊配合着“知識導引”所重點討論的素材知識和素材轉換的特點規律,以其中典型的素材轉換事例為借鑑,課前讓學生認真預習以後,師生再進行交流。交流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一起討論所提供的素材給自己留下的“中心印象”,再一起探討其中與文章“立意”相關的“意義”,然後趁熱打鐵,讓學生任選一個素材(或全選,或就三個素材分三個小組分別來寫),在單位時間內(利用平常作文的時間)完成一篇作文,緊跟着教師批閲講評,最後師生一起總結這次寫作實踐的經驗或教訓,力求掌握其中的規律。

第一題,關於讀後感的寫作

讀後感是感想式的議論文,要結合自身體會和現實事例來闡明針對某一文本“讀”後悟出的道理。讀後感的寫作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細細品讀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從讀中產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領會原文的精神,就無從真正激發出有實在內容的感想。

2.在整體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礎上,找出適合自己的“感觸點”,也就是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點”去深入挖掘,並用這一“點”去統攝全篇,使感觸的內容集中緊湊;千萬不要“廣種博採”,面面俱到;更不要寫成原文內容不分輕重緩急的轉述或不疼不癢的評述。

對這個“點”的理解也不要過分拘泥,這一“點”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內容,也可以是原作的次要內容,甚至某一個情節、一個細節、一個人物(也許還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句閃光的話等等,都可以;總之,要真正凸顯出某一個亮“點”,然後集中挖掘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與思考。

3.扣緊自己的“感觸點”,展開聯想,聯繫生活實際,萬不可出現一些遊離於“感觸點”之外的枝蔓。

寫讀後感的重點就是聯繫實際發表感想的部分。對生活實際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這裏的生活實際,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社會的;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歷史的;可以是國內的,也可以是國外的。總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中心,還要具有時代感。

4.在表達方式上,以議論為主,兼顧與敍述、抒情的有機結合。

[參考例文]

照片的主體部分是一張歷盡滄桑受盡苦難的臉,歲月早已冷酷地在上面刻滿了皺紋,歲月早已無情地乾涸了上面的一切潤澤,歲月早已殘忍地凝固了上面的一切活力,可是,無論多麼漫長的歲月,都沒有風乾那雙早已失神的眼睛──那一雙歷盡苦難滄桑而依然水汪汪的淚眼!不管這眼神中流露出了多少的無奈、無望、無助,那永遠的汪汪的眼淚,卻分明在頑強地告訴我們:只要生命還沒有結束,我就要向蒼天,向大地,向人間,不停地控訴!而下面那雙早已經枯乾了的嶙嶙的雙手,仍在緊緊地合攏着,還在做着最後的祈求:仁慈的上帝呀,請還我青春,還我尊嚴,還我天理,還我人道!那張被縱橫交錯的絲網緊緊纏絞封閉的雙脣,裏面分明有一腔鼓動着奔湧着的無窮的張力,要讓那乾澀的雙脣爆發出巖漿石火一般的呼喊:仁慈的地母啊,請還我生命,還我清白,還我人格,還我公道!??

望着這張臉,所有的炎黃子孫,無論是誰,都不能不靈魂震顫,因為她濃縮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苦難!因為她濃縮了祖國母親的屈辱!因為她濃縮了一部滄桑中華的百年史!

如果再結合後面血淚橫流的文字材料,我們就可以更加了解到許多撕心裂肺的冤魂故事,一腔鬱結之氣又會跌宕起伏在九曲迴腸中,伴着觀看照片時的強烈感覺奔突而出,直衝鬥牛!

“六十多年過去了,這茫茫20萬忍辱負重的女人,她們中的大部分也許已成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將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深深埋在心底”,一步步地行進着自己“悄無聲息的蹤跡”。這難言的苦痛,這無以訴説的屈辱,這九曲迴腸的冤情,何時是個盡頭!

讀到這樣的文字,任憑你是如何的“太上忘情”,也會淚雨滂沱;任憑你是如何悠然恬淡,也會怒火中燒;任憑你是如何覺遠慧能,也會拍案而起;任憑你是如何心如止水,也會血脈賁張!

第二題,這段材料最讓我們觸目驚心的一點是:“鐵絲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撐開,孔雀想收也收不起來了。”

那從遠古翩翩飛來的神祕的精靈,那從神奇的童話裏飛來的美麗的“孔雀公主”,那人們心中永遠華貴聖潔的象徵,那永遠色彩繽紛的孔雀開屏,無論如何都不能與這冰冷的鐵絲纏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現實就是如此!

以此作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該素材的“牛鼻子”。

這樣的素材,可以用來譴責暴殄天物的野蠻行徑,可以用來批判見利忘義的奸商惡行,也可以拿來證明“動物保護法”的及時英明,更可以聯想到以下兩個話題:“關愛生命、敬畏生命”和“人與自然”的話題。學生可以自由發揮。

第三題,這也是一則從材料中挖掘寫作素材的寫作訓練,可讓學生自由討論,然後選擇他們最有感觸的一點,寫一篇議論文。

[參考例文]

酷熱的夏天,公共場所提供免費飲用水,每個水桶旁只放了兩三個塑料杯,喝水的人把杯子高高舉起,離嘴二三十釐米,仰着頭讓水流進嘴裏,這樣就不會“污染”水杯,可以讓後來者放心喝水。

這段材料給我以很大的震動。我不能不從這件日常小事中看到普通的印度人身上良好的人文素養,不能不為他們良好的社會公德所折服。

表面上看,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是,這看似簡單,實際上也確實不難做到的小事,要真正持之以恆地實施起來,則未必容易。

不妨對比一下,如果這樣的公共飲水設施放在我們的某些地方會怎樣呢?恐怕這水桶會不時地“失蹤”一些或損壞一些;水杯子不準備一大摞也肯定不行,準備了,恐怕許多人喝水的時候不光不會“離嘴二三十釐米”,而且喝完後會隨手一扔,又會增加環境污染。

有一位教育家,曾深有感觸地講了自己在國外受到汽車司機教育的故事:他和我國某校校長在瑞典考察教育,一位外國司機為他們開車,途中該校長口中產生一痰,為了衞生他自以為很文明地將痰拿紙包好後悄悄從窗口拋出,然而這位司機從後視鏡看到了,司機立即將車停靠到道邊;下車跑步撿回我們的校長扔的痰紙,拿回來後放在自己的腳下,繼續開車前行。後來陪同的國外教育大臣講:“我們的司機是寧可髒自己的汽車,也不污染公路和城市!”司機的行為極大地教育了兩位教育專家。

一位在長白山旅遊的外國少年,身上揹着一個裝垃圾的袋子,一邊觀賞着沿途的風景,一邊隨手拾揀着地上的塑料袋、飲料瓶、碎紙片??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説美麗的長白山在他心中有着童話一般的神奇,他不想讓眼前的這些垃圾污染了心中聖潔的童話。

一位國人在澳大利亞,與一位澳籍華人一起到公海上撈蝦,每一次拉上網來,澳籍華人總是揀很少的幾條大的留下,其餘大部分都再放回大海。國人問:這是在公海上,沒有人看得見。澳籍華人説:有些事是不需要別人看見的。

上述的這些事,毫無疑問,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事。然而,你又能説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嗎?其實,社會無小事,事事現素質。文明、禮貌、公德心之類的文明修養常常就藴藏在這些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

通過這一件件小事,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的社會尚有許多不足。

君不見眾人蜂擁而上擠公交車的情景嗎?君不見隨地拋下的垃圾嗎?君不見公共場合有人肆無忌憚地大聲喧譁嗎?君不見名勝古蹟的“某某到此一遊”嗎?君不見某些“飆車族霸王車”隨意闖紅燈嗎?君不見大街小巷比比皆是的“小廣告”嗎?君不見盛夏之時的袒胸露背嗎???

總之,這一則素材引發了我極其豐富的聯想。當今的中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世界在走向中國,中國也在走向世界。那麼,在人類的地球村裏,我們中國人將以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世界人面前呢?這是每一箇中國人特別是青年學生必須正視的問題。

“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古人的這一教誨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教學建議

這一節是全章始發章節,後面的章節是本節的發展與深化。任何教學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學生在本節練習中可能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不要緊,但教師要注意收集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備後面的章節使用。學生對自己的語例會感到親切,而對同一素材的螺旋式思考會給他們留下更深的印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e61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