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國小生作文技巧

國小生作文技巧

國小生作文寫做技巧,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國小生作文技巧

1.首先,要真實。

2.多用個種修辭方法。

3.開頭結尾要精彩,例1)首尾呼應。2)結尾用省略號意味深長。

4.多用形容詞,擬聲詞等。

5、其實國小作文很簡單的,只要你突出中心,有一定的脈落,並且多用一些修辭手法就很好了,特別是開頭最好用上修辭手法,並且最重要一點是感情真摯,最好是非常感人的例子就能打動老師,吸引老師的眼球了

6、“寫”作文的難點不在“寫”,而是在於“選”材料,作文的功夫不在“寫”上,而是在“選材”與“立意”上,好材料等於成功了一半,好的立意將會得到作文好的評價,這個道理要弄明白。也就是説,寫作文重點在選材上。

7、還有一點是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需要自己多體會,建議有空暇時可以看一些那些文章短小、哲理深的小文章,也許對你有啟發,有些觀點還可以寫在自己文章內。至於選材怎麼選,立意該如何,還是百度一下安老師手把手作文輔導中心,那裏有一些專業的知識,更多學員的原創作品,可以借鑑與學習。

審題是作文過程的第一步,這一步工作的好壞,將決定全篇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決定構思能否按正確方向展開。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作文由於審題不清而造成文不對題的情況屢見不鮮。而在作文基本功較好的情況下,只要文章符合題意,一般能保證二類文的成績。那麼如何審清題意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辨明文體

可以寫成多種文體的考題是比較少的,一般情況下,一個文題只有一種適合它的文體。審題的第一步是判斷文體。判斷文體應注意以下規律:

(1)記敍文文題的字面一般對記敍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國慶之夜》涉及了時間,《放學路上》涉及了地點,《我家來了客人》涉及到了地點、人物、事件,《家鄉變了》涉及到事物的發展和結局。題目當中直接帶有“人”、“事”、“記”等字樣,就更是記敍文的標誌了。

(2)議論文文題中經常會有“議”、“論”、“談”、“辯”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啟示”、“從......想到的”、“由......説起”等短語構成。有的議論文題目本身就是一個表明觀點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視》、《不要懼怕困難》,判斷起來就更加容易了。

(3)考查説明文的情況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對文體有所提示。應用文試題則明確要求寫通知、啟事、書信等等。

2.要看清題目要求。一般作文題都在"要求"一項裏對文體、字數、表達方式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必須把"要求"這項內容搞清楚,並且嚴格執行不能遺忘。

3.注意題目中的隱含內容

考題中明確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須照辦無誤,但有些要求是隱含在表面文字背後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來。比如《在陽光下成長》中的陽光,當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陽光,應理解為黨的關懷、集體的温暖、家人朋友間的親情等等。《我的腳印》一題也決不是要描寫真實的腳印,而應當寫成長道路上、進步過程中的有意義的事件。對一些給材料作文題目中提供的材料,更應當注意運用概括、引申、類比等方法,加以認真分析,理解題目的比喻或象徵意義。

二:妥善立意

審題完畢,就要根據題目要求妥善立意了。所謂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記敍文中,“立意”是文章通過寫人記事所要表述的中心思想;在議論文中,“立意”指的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論點。對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點: 一是要鮮明。文章歌頌什麼,批評什麼,主張什麼,反對什麼,應旗幟鮮明,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二是要正確。會考作文評級標準中對立意的要求是:記敍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議論文要"觀點正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實做到。

三是要力求新穎、深刻、有創意。這是在前二者基礎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爭寫出新意,寫出深度,不要過多重複別人已説過多次的話題,不要就事論事、淺嘗輒止。還要注意立意的時代性和針對性。

三:編寫提綱

在文章的中心確定下來之後,就要考慮選用哪些材料,怎樣組織材料,怎樣結構全文了。在這個思考過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編寫提綱。就像蓋房子之前要畫好圖紙一樣,寫作之前要先給文章搭個架子,把審題、立意、構思中落實下來的東西用文字條列出來。所以説,編寫提綱的過程實際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組織結構的過程。提綱要確實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簡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點。至於文章細部的安排,可在寫作過程中進一步落實。在寫作過程中,發現提綱有不當之處,還可進一步修改。編寫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由於文體的不同,提綱的寫法也應有所區別。如:記敍文可以按時間、空間的順序或事件發展的過程來編寫;議論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搭起架子,並體現論點、論據之間的關係;説明文則要抓住説明對象的特徵按空間、或時間、或邏輯順序編寫。

四:沉着行文

列好寫作提綱後,就要落筆行文了。行文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語言表達一篇文章有了明確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後,最終的成敗要取決於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會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對於語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順,沒有病句”。作文評分標準中語言一項明確規定,文中有1至3個病句尚可評為二類,有4至6個病句就屬於三類了。因此,語言的通順與否是極為重要的。各類不同文體對語言的要求我們在前面分體指導中都有具體説明,這裏不再重複。不論哪一種文體,語言的準確和簡潔都是必須要做到的。

2.準確使用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標點使用不準確,可能會導致文字的歧義;標點使用不規範,會影響全篇文章的表達效果。因此,行文中應給予足夠重視。使用標點要注意規則,如:句號、問號、感歎號、頓號、逗號、分號、冒號都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引號、括號、書名號的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後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開頭;破折號和省略號都應占兩格,一個破折號或省略號不能分處兩行。省略號要點足6個點等等。

3.書寫清楚工整,不寫錯別字。 作文的書寫情況,直接影響閲卷老師的總體印象,也就影響着作文成績。對這一點,考生必須有足夠的認識。作文評分標準規定,錯別字每2個字扣0.5分,最多扣3分;全文書寫極其潦草使人難以辯認的,扣2分,文中書寫潦草或格式不正確的扣1分。不要小看這1分、2分,有時候,這小小的分數之差可能直接影響你升學的最終結果。書寫的工整規範不是一日之功,應當在平時嚴格要求、自覺訓練。

4.注意掌握時間,限制字數。 一般地説,在整個作文過程中要注意三次時間。一次在開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作文時間共有多少,根據總時間決定行文的速度;一次在初步構思完成時,看用於正式行文的時間有多少;第三次在正文寫下一半時,看還有多少時間,從而決定是否按計劃展開全文,是否需要壓縮調整、簡化內容。 對作文的字數,題目一般都有明確規定,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規定上限,如“不得超過多少字”、“在多少字以內”;二是規定下限,如"不少於多少字"。這兩種情況必須嚴格執行限制字數。三是上下限都有規定,如“左右”,“之間”等,其左右的幅度要看中間數字本身:一般地説100至200字的,各不宜大於10字;300至500字的,各不宜大於20字;600至800字的,各不宜大於30字(標點符號應計算在內)。作文的字數,在總體佈局時應心中有數。一般來説,命題作文主體部分應占全文的70%,開頭和結尾各佔15%;給材料作文,開頭要引述材料的,開頭部分可增加到25%~30%,主體部分至少要保證65%,結尾可適當縮減。

五:檢查與修改

文章寫完以後,一定要檢查修改。修改文章,原則上應從思想內容、結構、語言三方面進行,但考試作文在寫完後不可能有時間做大的調整、改動,所以,修改的重點應是文面上的問題。對漏字、錯字、別字、病句等毛病,要及時糾正,使其減少到最低限度,以期避免不應有的損失。修改的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默讀”。逐字逐句讀下去,發現問題隨時修改。

作文臨場答卷是在有限時間內進行的,但答卷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考前的長時間的努力,反映着考生平時語文學習的功底。因此,要想臨場答卷取得滿意的效果,功在平時。如果説作文有“祕訣”的話,那就是魯迅先生所講過的:“要多看、多想、多讀、多寫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説:“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説:“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 2

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云。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説話,會説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説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説,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説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裏編的準 備寫成小説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説:“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緻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説《點 心》,併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説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説:“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裏,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説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裏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週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隨筆,隔週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敍、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緻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裏,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説:“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裏尋找。”有的説:“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裏、在車上 、在學校裏,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佈置的每週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佈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裏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佈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着對方的眼睛,不,準確地講,盯着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鍊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着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鑑。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 3

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緻入微的。他曾説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説《祝福》時,着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着眼”,表現了她的温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着眼”,但“眼角上 帶着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説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佈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準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準時把報紙、雜誌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着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繫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醜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湧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大學聯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着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佈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八年級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複習了。儘管父親説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着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大學聯考複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裏,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大學聯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佈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説:“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説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會在那裏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説,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説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羣。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閲讀。平時要廣泛閲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説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着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説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説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説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鋭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裏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説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複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説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箇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箇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着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藴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裏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藴。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裏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着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準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象。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説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説,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説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裏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説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閲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説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敍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敍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敍述變成間接敍述,儘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瞭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奶奶家的小院子

春天,百花齊放,瑰麗多姿。我奶奶家的小院子當然也不例外。

你瞧,那棵君子蘭,已經長出了橙黃色的花苞,一片片綠油油的葉子又細又長,美極了。爺爺説:“這棵君子蘭比你大一歲,你九歲,它十歲,因為種了十年才開花,很難得。”旁邊兩棵是桂花樹,這桂花是四季桂,花味芳香撲鼻,一有空我都要去聞一聞。其中一棵由兩根樹枝纏在一起,特別奇怪。高大的茶花樹也不甘示弱,開出了大朵大朵的茶花,粉紅的花瓣一層一層,金黃色的花蕊就像一位花仙子在跳舞。鐵樹開花結果是後代子孫的事了。人家桃樹一年開一次花,一年結一次果。可是它要一百年開一次花,一千年結一次果呀!太難得了,我真想看看。鐵樹的葉子根松樹一樣,尖尖的,是長在一根莖上的。蘆薈是一簇簇的,一根根豎着長,綠油油的,胖胖的,身上長滿了刺。有些大的蘆薈已經生出“小寶寶”啦!蘆薈還可以美容,我想,以後我們就不用到美容店去美容了。

奶奶家的院子真是個四季花香園,因為那裏一年四季百花齊放

家中的笑聲

我是個獨生女,也是爸爸的掌上明珠。爸爸每次下班總要給我帶些好吃的。

一天晚上,我的肚皮都餓癟了,看看時針已指向九點了,爸爸怎麼還不回來。我只好拿起一本作文選無心地翻看起來,自言自語地説:“爸爸今天又會帶什麼好吃的回來呢?”這時,門被打開了。爸爸闖了進來,手裏還拿着一個黑包。我連忙拿來翻,爸爸可沒有把我這個“小饞貓”忘記,給我帶回了一個桔子。桔子跟拳頭一般大小,桔黃色的皮上有幾個“疙瘩”,剝開一看,數一數一共有十一片桔瓣,像十一個小娃娃圍在一起説悄悄話。扒下一片,咬一口,猶如一股清泉流出,甜津津的。我想:爸爸平時最喜歡我,好吃的總是讓給我, 6

這次應該把桔子讓爸爸吃才對。可是爸爸平時最喜歡我,他肯定不會吃的。我眼珠骨碌碌一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歪着頭,手捂着嘴,跺着腳喊:“爸爸,爸爸,你快過來。”爸爸急忙跑來。“這桔子酸死了。”我裝着生氣的樣子。爸爸一邊搶過我的桔子,一邊説:“酸的不吃,爸爸吃。”説完,扒下一片放進嘴裏,奇怪,桔子是甜的。沒等爸爸反應過來,我就高興得跳了起來。拍着手喊:“爸爸上當了!爸爸上當了!”我和爸爸幾乎同時笑出了聲,這甜美、温馨的笑聲在房間裏迴盪。

(3)鄉村景色

清晨,屋後有一片竹園,園裏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細,青翠碧綠,鬱鬱葱葱,竹葉密密層層,竹園全被綠色籠罩着。

太陽出來時,竹園綠色的縫隙中灑進一道道金光,隨着微風吹來,像是在對我點頭微笑。

距離房子不遠處還有一座很大的池塘,裏面正盛開着荷花。那亭亭玉立、高雅清香的荷花,令人讚不絕口。荷花的顏色有粉紅的,也有乳白的,花朵很大,花瓣頂端尖,中間寬,靠近花蕊的地方逐漸變細;越是長在裏面的花瓣越小、越嫩、越豔。荷花的葉子很大,頂在頭上,像一頂綠色的遮陽帽,鋪在水面,又像漂着的一張綠毯。站在塘邊觀看荷花,常會聞到一陣陣淡淡清香,使人不想離開。

鄉村好玩的好看的景色太多了,這裏有山丘上的蜜桃園,有清澈的小河流,還有田裏的稻苗,田間的小路和野花,更有爬上樹的絲瓜藤,香香甜甜的大西瓜……我已經眼花繚亂了。

傍晚,辛勤勞作一天的農民們紛紛回家了,暮色中的鄉村別有一番景色,家家炊煙繚繞,飯香撲鼻,村民們三三兩兩蹲坐在地頭上、石凳上,嘮叨着生活的小事,看上去自在而滿足。

我喜歡這種鄉間的祥和安寧,我喜歡這種濃厚淳樸和自然的鄉土氣息

豐收季節

我喜歡秋!那是金黃的季節;那是豐收的季節;那是美麗的季節;那是我最喜愛的季節。秋悄悄的走來了。我走在大路上,金黃的樹葉悠悠的隨風飛舞,然後在悠悠的落下來。那金黃色的樹葉,接替了夏天綠色的樹葉,那金黃色的樹葉給大地披上了外衣。

秋悄悄的跑來了。來到小巷裏,房檐底下掛滿了鮮紅的小辣椒,紅的像火,紅的像霞。那鮮紅的顏色,好像是在迎接秋的到來。

秋悄悄的溜來了。

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一陣風吹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不過,我不怪罪秋,難道這不是秋的特點嗎?難道這不是秋的性格嗎?

秋悄悄的飛來了。來到田野裏,農民伯伯正在收糧食輕悄悄地,汗水浸透了農民的衣服,一陣秋風吹過,雖帶有一絲涼意,但吹在農民伯伯的身上,那是涼爽的。看到豐收後的成果,我想起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詩中名句。

我那愛着的秋。她輕悄悄地飄來了……

7

標籤: 國小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n7j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