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多篇)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多篇)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多篇)

聶海勝感人事蹟 篇一

首位以將軍身份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7月,聶海勝晉升少將軍銜,這個湖北棗陽鄉村走出的農家子弟成為共和國將軍。

兩年後,4月,聶海勝入選神十飛行乘組。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還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鉅任務首次由同一人承擔。執行任務前,聶海勝的地面模擬訓練超過次。

206月11日下午,3位航天員踏上了飛天之路。從火箭起飛到太空遨遊,從進駐天宮到太空授課,☆☆從交會對接到安全着陸,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進行。經15天太空飛行,在圓滿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後,聶海勝和戰友們安全回到了祖國懷抱。聶海勝曾在一次講座中回憶起飛船返回的情景,“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時,速度極快,和空氣劇烈摩擦,變成一個火球,透過舷窗往只見熊熊大火,自己彷彿孫悟空在煉丹爐裏。”

與聶海勝一起執行“神十”任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曾評價説:“聶師兄在我眼裏穩重、踏實,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得嚴格,他要求我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肯定是一定會做到。給我的感覺,聶師兄就是我們乘組的定海神針,只要有他在,我們心裏就很踏實。”

聶海勝先進事蹟 篇二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着全國人民期待和重託,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於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於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籤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籤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説:“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聶海勝感人事蹟 篇三

58歲,對很多人來説,這是一個快要退休的年紀。但對於宇航員來説,卻是黃金年齡。前不久,神舟12號返回艙順利落地,指令長聶海勝一出艙,就受到了媒體的關注和國民的簇擁。每一位宇航員的成功都很不易,但聶海勝的成功,卻尤其不易。

1964年,在湖北襄陽的一個小村莊,聶海勝出生了,他家中兄弟姐妹眾多,他排行老六,是老幺,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生活很窮困,母親生下他的時候,乳汁不夠,四處向同村的哺乳婦女要乳汁,才把他養大。

到了上學的年紀,家裏面的負擔一下子變得大了起來,父母常常因為幾塊錢的學費發愁的睡不着,有時候,沒有學費,只能交幾隻兔子上去。在伙食上,家中常吃的只有黑麪饃饃和大醬,那種味道,直到現在提起,都讓他記憶猶新。

聶海勝從小就成績很好,後來考上重點高中,又考上空軍學院,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國家招收第一批航天員,聶海勝憑藉突出的表現被選中,加入了航天大隊。

此後,他一直不敢鬆懈。、、,聶海勝分別入選神舟5號、神舟7號、神舟9號備份宇航員,、年、,入選神舟6號、神舟10號和神舟12號正式宇航員。聶海勝成為了第一個從小村莊飛向太空的農民的兒子!

聶海勝的英雄事蹟簡介 篇四

6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佈消息: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

此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2021年,57歲的聶海勝擔任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完成三探蒼穹的載人航天任務。

同時,他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從貧困村裏的“放牛娃”

到三徵太空的航天英雄

原來逆襲的祕訣

就藏在他一路的成長故事裏

1

貧窮艱辛的童年

1964年,聶海勝出生於湖北某個貧困村裏。

彼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害,但糧食緊缺問題依然存在於聶海勝的家鄉——湖北棗陽,鄂北的“旱極”之一。

聶海勝家裏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

那時,他的家庭貧困程度甚至比同村的大多數家庭還要嚴重,吃不飽飯是常事。

因為讀國小時,聶海勝常穿着姐姐的花衣裳,同學們都笑話他。

即便過着這樣食不果腹的生活,他的父母也堅持供他讀書。

聶海勝在一篇自述文中回憶道:“家裏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也要讓我讀書。有一次交到老師手中的學費,竟是一隻兔子。”

聶海勝兄弟姐妹8人,而父親又在聶海勝16歲就早逝,家中重擔全壓在母親身上。

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幼小的他攬下了很多農活:放牛、割麥子、拾柴等。

聶海勝更是深知,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讀書這一條出路。

父親病逝後,每個假期,聶海勝都必須去搬木材、裝茶葉、幹農活賺十幾元錢用來補貼家用。

為了節省八毛的車票,聶海勝在售票口糾結了良久後還是決定走路回家。

可走出去一段路後,他又擔心會磨壞腳上的布鞋。

最終,他脱下了鞋,赤着腳走完了30多公里的路。

生活艱難,但聶海勝未曾抱怨,只是默默地為生活而努力着。

2

高中的飛天夢

父親去世後,聶海勝的名字曾多次出現在輟學名單上。

中學老師實在不忍這個好苗子輟學,便免除了他的學雜費,這才讓聶海勝的學業才得以繼續。

國中畢業後,聶海勝考上棗陽最好的高中——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當年全鎮只錄取了2名學生。

在高中,班上有50名學生,卻彙集着各個鄉鎮的尖子生。

來自教育條件不好地區的聶海勝只能刻苦學習,自己的成績始終穩定在15名上下。

即便學習成績優異,但在當時的大背景下,許多人關心綠色作文網的仍然是如何更快工作養活全家,但聶海勝的理想遠不止於此。

在讀書之餘,聶海勝也保持着優秀的身體素質,聶海勝的堂哥曾回憶道:“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和他一起推車運牛草。他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遊不過他。”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性格使得聶海勝的人緣極好,在少年時期,聶海勝就給同學們樹立了優秀的榜樣

那時,當同學們聚在一起談論夢想時,聶海勝説:“自己小時候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長了一雙翅膀,在天空飛翔。”他的夢想是當兵,當飛行員最好。

3

從飛天到航天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時,正趕上空軍招飛,懷揣着飛天夢想的他報了名。

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聶海勝成功考入長春飛行學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聶海勝的平衡能力強,彷彿是為飛行而生的人。不過,在超強的平衡能力背後,除了有天生的原因,也離不開他刻苦訓練。

在那時,訓練設備遠不如現在先進。

訓練時,手和腳容易磨起泡是常有的事,血水不停地滲,聶海勝從來不叫苦。

聶海勝開的還是飛行難度更高的殲擊機,對平衡能力要求極高,聶海勝是同期學員中第一個單飛此類飛機的人。

聶海勝先後駕駛過殲五、殲六、殲七3種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8年,聶海勝入選中國首批航天員,完成了從“航空”向“航天”的轉變,並參與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全過程。

2005年,聶海勝與費俊龍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

2013年,首次擔任指令長的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共同上天,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021年,神州十二號上,聶海勝三徵太空,擔任指令長,登上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4

終身學習,時刻備戰

如今,年歲漸長的聶海勝,依舊沒有忘記飛天的初心,每天堅持鍛鍊、控制飲食,時時刻刻以航天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正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學習堅持,聶海勝才能神五、神七、神九,三次備飛。神六、神十,神十二,三探蒼穹。

其實在最初,大多數孩子的天賦之間,都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但漸漸由於堅持和選擇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

當初那個農家放牛娃,一步步走到眾人前,成了所有人都敬佩的航天英雄,聶海勝用他57年的人生告訴我們:

優秀,從來都有跡可循

成功,也可以被模仿複製

夢想、堅持和讀書

就是開啟人生精彩之路的鑰匙。

聶海勝人物先進事蹟 篇五

在北京,聶海勝有個温馨的家,妻子聶捷琳也是一名軍人,跟他在同一個單位,是搞醫學研究的。女兒聶天翔非常活潑可愛。跟所有航天員的家庭一樣,這個三口之家,是圍繞着“範文參考網TOP100範文排行航天”二字運轉的,也非常和睦,這是飛行員的傳統。

當初接受航天員選拔時,聶海勝的體重就稍稍有點超標。於是,如何幫他“減重”成為整個家庭十分關注的課題。航天員在訓練中身體消耗很大,不吃東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減重?只有通過加大運動量來實現。妻子聶捷琳説:“這幾年,他在體能訓練上的付出,比別人要大得多。我們全家跟着他都成了‘運動員’。”

聶捷琳是一位細心的女人,除了給丈夫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支持以外,她每天都和女兒為聶海勝疊幸運星,希望這樣能夠給聶海勝帶來平安和幸運。聶捷琳對遠在湖北的婆婆也照顧得非常好,每個月定期給老人寄200元錢,逢年過節寄1000元,還常常把老人接到北京玩,但老人對北京的生活不習慣。

2005年10月,“神六”發射成功後,在湖北省棗陽市楊壋鎮聶海勝家門口,襄陽市委、市政府,棗陽市委、市政府,舉辦了隆重的文藝演出進行慶祝。當地政府授予聶海勝家為“航天之家”稱號,並授予聶海勝的母親“英雄母親”稱號。

如今,執飛“神十”,聶海勝將成為我國飛向太空的最年長航天員。而她最敬重的母親已於2009年去世。當時,聶海勝因在執行任務沒有辦法來趕回老家。聶海勝説他只能以刻苦地訓練來回饋老人的真情。

2005年第一次飛天以來的8年間範文參考網,當他的普通同齡人經歷着正常的生理衰退時,聶海勝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骨骼代謝變化不大,出色的心肺和心血管功能更是普通人無法相比。這是一項屬於聶海勝的中國紀錄。這是一個職業航天員時刻準備出征的狀態。

2013年4月,聶海勝以優秀成績入選“神十”飛行乘組。在擔任指令長的同時,他還將承擔手控交會對接的操作任務。在我國載人航天飛行史上,這兩項艱鉅任務首次由同一人承擔。

一年前,劉旺手控操作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時,聶海勝在地面提供技術支持。這一次要自己上陣了,他很有信心:“壓力肯定有,但我們經歷了千錘百煉,絕對不會被壓力打垮!”

這是名副其實的千錘百煉:執行任務前,聶海勝的地面模擬訓練已超過2000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o59l6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