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2021學習葉嘉瑩先進事蹟材料

2021學習葉嘉瑩先進事蹟材料

2021學習葉嘉瑩先進事蹟材料

葉嘉瑩是著名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穿裙子的士”,受聘於台灣大學、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執教。一起來學習先生的事蹟吧!下面小編整理2021學習葉嘉瑩先進事蹟材料5篇,歡迎閲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葉嘉瑩先進事蹟1

1948年春,葉嘉瑩離開北平南下結婚,之後便再沒機會見到顧隨。葉嘉瑩在懷念顧隨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離開北平)三十年來我的一個最大的願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謁先生於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葉嘉瑩第一次回國探親,她才得知顧隨早於1960年在天津病逝。

關於婚姻,對於很多女人來説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説絕大部分,但是對於葉嘉瑩來説,只是不願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儘管她不願提起,然而這段婚姻還是給她帶來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葉嘉瑩在上海和趙鍾孫結婚,對於這段婚姻沒有愛情的基礎,婚後也沒有產生任何的愛情,兩人的結合不過是葉嘉瑩一時錯誤的選擇,這一錯,便錯了一生。

婚後兩人沒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兒後,初為人母的快樂還未來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問題入了獄,剛剛安下的家也被抄了個乾淨,葉嘉瑩後來也連母帶子的被抓入獄,後來她找到警察局長寫了自白書出來,帶着四個月大的孩子居無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過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為了生活她到處去找工作,同時去很多所學校任教,夜以繼日的像個機器一樣工作,勉強能夠養活女兒和自己,丈夫出獄後,葉嘉瑩還未來得及歡喜,另一個陰影立馬籠罩上來,丈夫性情大變樣,心理扭曲,對葉嘉瑩多次實施家暴,在千難萬險中都堅強的走過來的葉嘉瑩,看見自己遍體鱗傷的那一刻陷入了絕望,她多次產生了自殺的想法,卻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隨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來越大,對詩詞的研究愈加深刻,葉嘉瑩的教學事業也逐步上升,由中學轉到台灣大學任教,後來作為交換教師去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國詩詞愛好者的喜歡。

1966年,葉嘉瑩帶着兩個女兒來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國把父親接到美國,在美國定居,不料遭到阻擊,無法返回美國,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兒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時間,葉嘉瑩一個人承受了很多壓力,幾乎要把她壓垮。

首先是語言關,加拿大的UBC大學要求葉嘉瑩用英文給學生們講授中國古典詩詞,雖然之前在美國的時候已經接觸了英語,但是要用它來授課談何容易,但是為了生計,她只得答應下來;

第二個是生計,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舉,兩個女兒要從美國接來加拿大,父親也要接來加拿大,丈夫也要來加拿大,於是葉嘉瑩獨自一人到處找合適的房子,添傢俱和生活用品,這些繁雜的工作在對於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的弱女子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三是家庭關係,錯的人永遠不能指望他會改變,儘管葉嘉瑩無數次的容忍,寬容,沉默,丈夫既無用又大男子主義的惡劣性情絲毫都不知收斂,家內家外什麼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義的虛榮心和存在感怎麼捍衞?那就家暴好了,通過對妻子發威來顯示做丈夫權威的作風。這讓葉嘉瑩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悶都寫進了詩裏:

異國霜紅又滿枝,飄零今更甚年時。初心已負原難白,獨木危傾強自支。忍吏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驗,留向天涯哭水湄。

獨木危傾強自支,多麼無助,多麼無力又多麼無可奈何呀!

因為在授課方式和學術成就得到了UBC大學的肯定,不到半年時間,葉嘉瑩就被授予了終生聘約,本以為一生的苦難已經結束,不料人生最大的痛苦還在後面,

1971年,父親因病去世,葉嘉瑩悲痛萬分,從此葉嘉瑩的人生就沒有了來處,寫下一首輓詩《父歿》後,開啟了自己的歐洲之行。

老父天涯歿,餘生海外懸。更無根可託,空有淚如泉。昆弟今雖在,鄉書遠莫傳。植碑芳草碧,何日是歸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長,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兒又出事了。在送母親去機場參加亞洲學會回來的路上,夫婦倆開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出了車禍,雙雙身亡。

女兒的驟然離去,讓葉嘉瑩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見任何人,她知道:

人與人的理解談何容易,哪裏有什麼感同身受。那切膚之痛旁人是無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勸慰的話都是那麼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她寧願自己忍!

她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詩,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際,又是詩歌給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許是一個人一生要經歷的災難也是有限的,葉嘉瑩之後的人生倒是沒有什麼大災大難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再有什麼也只是一陣小風罷了。

1990年,葉嘉瑩從UBC大學光榮地退休了。得知葉嘉瑩退休後,國內不少大學,包括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都先後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葉嘉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留在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決定建立一箇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由葉嘉瑩擔任研究所所長,葉嘉瑩開始雷厲風行的去海外籌款,還把自己在美國領到的九十多萬人民幣退休金捐贈出來,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領到獎學金的同學,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一點微薄的金錢,而是透過“駝庵”的名稱,瞭解到薪火相傳的重要意義和責任。

南開大學也對這個一生漂泊,半世艱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報,為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校園裏修建了一座以她的號為名的四合院式的書院——迦陵學舍,以此作為葉嘉瑩的歸宿,庭院種滿了蓮花,蓮心不死,先生永在!

葉嘉瑩先進事蹟2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一部傳記電影,導演陳傳興此前曾策劃拍攝了在兩岸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台灣最重要的文學家、作家的一生,隨着《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成功上映,標誌着陳傳興“詩歌三部曲”創作終章。

導演陳傳興介紹,為拍攝全景式反映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又活得光亮的一生”,電影拍攝團隊用時3年,分別在兩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葉嘉瑩先生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採訪了葉嘉瑩先生的親友、學生40餘位,力圖還原葉嘉瑩先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如詩一般鏗鏘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內心中因為有古典詩詞作為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得足夠光亮,到了晚年,她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為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陳傳興説,這是葉嘉瑩先生最讓他感動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攝這部傳記電影的驅動力。他希望透過《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傳遞一個核心的觀念:中國需要有詩。在任何時代,不管是和平、戰爭、苦難的時代,詩人的存在為什麼都是不可或缺?

“葉老師一直在我的拍攝名單裏”

2009年,陳傳興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一部在兩岸、香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主題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在台灣、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幾位文學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還參與了詩人鄭愁予和周夢蝶兩集的拍攝。

“葉老師作為‘詩詞的女兒’,她的生命光輝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領我。”雖然不是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出身,但是陳傳興對中國古典詩詞有一種天然的心靈親近。

上世紀80年代初,陳傳興在台灣一家書店偶然看到葉嘉瑩先生早期詩詞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談詞》,從此就書不離身,愛不釋手。“到法國留學時,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這次為《掬水月在手》的電影宣發來到大陸,14天隔離期中,我還不時翻看這本書。我覺得每每翻看中國古典詩詞,都會帶給我一種美感,給予我滋養。”

儘管此前為拍片,陳傳興多次往來大陸,但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對大陸、對古都北京收穫別樣的感受。

“我原來不知道北京的鐘樓和鼓樓離得這麼近,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剎海一個茶館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濃郁的蘆葦在眼前飄蕩開,好似時光穿梭,我跟着當年的葉先生,穿過什剎海的衚衕,到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家裏吃飯。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讓我跨越兩岸的時光機,來講述兩岸的一段過往,葉老師就是聯結兩岸的一座橋。”

葉嘉瑩先進事蹟3

葉嘉瑩1923年生於北京察院衚衕,1948年跟隨身為國民黨軍官的丈夫遷往台灣。最初她任教於台灣彰化女中,之後受台靜農先生賞識,1954年至1969年先後被聘於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69年,葉嘉瑩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國定居,並受邀在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離家幾萬裏,思鄉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這是1974年,葉先生申請回國探親,寫下洋洋灑灑近2000字的《祖國行長歌》中的長詞節選。在陳傳興看來,葉先生對祖國的深情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義和使命感,是最打動他的。

“上世紀80年代初,沒回國定居前,她都是自費往來於祖國和加拿大之間,為大陸的公眾講授詩詞、傳授吟誦的方法,2019年她向執教的南開大學捐贈1700餘萬元的個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我覺得是時候,把葉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過影像語言,講給觀眾聽。”詩詞、家國、血緣,在葉嘉瑩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織,陳傳興希望用影像語言,把自己和葉嘉瑩先生同樣從中國詩詞文化中獲取的人生滋養,分享和傳遞給更多的兩岸觀眾。

在電影中,陳傳興也完成了一次大膽的實驗:“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一種中國自己的電影美學敍述方式?”

敦煌壁畫、晉祠、五台山佛光寺……長短句、慢詞、小令,2個小時的電影中,陳傳興試圖用最中國的元素,寫意悠緩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觀眾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脈絡以及各種文化元素之間的聯結。

陳傳興説,他相信在詩的國度裏,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謂語言、文化、國家、時間的隔閡,同時通過詩詞,為兩岸民眾打開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之門。

遺憾於在台灣,已經鮮有年輕人知道葉嘉瑩先生、熱愛古典詩詞。拍攝《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實際也是在了陳傳興他自己的一個心願,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使命。

隨着《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公映,陳傳興“詩人三部曲”終曲。談到為何要耗費10年的時間,以漫長的生命時光,去探尋詩人的精神世界?陳傳興給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詩人的人生,想表達和述説的,其實是中國文化在經歷不同歷史時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時間,專注拍攝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傳統派詩人,好似有陳傳興沒有明説的私心。他希望用詩歌重要的黏合劑,把中華文化和歷史以及整個華語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葉嘉瑩先進事蹟4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學啟蒙。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南下,杳無音訊。失去了父親的聯繫和經濟來源,葉嘉瑩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避難、艱難度日。她17歲時,母親突發重病,死在求醫回家的路上。

葉嘉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強忍着悲痛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她數十天閉門不出,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幸運的是,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嘉瑩能夠繼續學習,如願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並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畢業。

畢業後,因才華出眾,葉嘉瑩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在此期間,她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趙東蓀,雖然心底毫無波瀾,但看對方為自己來回奔波丟了工作,於心不忍。於是,1948年,葉嘉瑩放棄了北平的工作,跟趙東蓀去往南京結婚。剛到南京不久,局勢便出現動盪。24歲的葉嘉瑩跟隨丈夫來到台灣,在彰化女中當教師,並生下大女兒。

當時,白色恐怖籠罩台灣,丈夫含冤入獄,不久後她和女兒也被囚禁起來。等到釋放時,發現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倆只能寄宿在親戚家裏,忍受着各種閒言碎語。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來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歎身無託,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葉嘉瑩一邊在私立女中教書,一邊撫養女兒,有時不得不把女兒帶到課堂上去。整整三年,葉嘉瑩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輕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獄了,性情卻變得暴戾,時不時對着葉嘉瑩拳打腳踢。同時一家人的生計重擔,也全部壓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為獨立撐起家庭的“女強人”,為了老父和兩個讀書的女兒,她辛苦教書維持整個家庭,極盡忍耐。

為了掙錢,她同時在台北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三所學校任教。課業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氣喘,胸口時常隱隱作痛。那是葉嘉瑩一生中最昏暗的時刻,在極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殺。

但憑藉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骨子裏的堅韌內核,葉嘉瑩最終還是超脱了那份痛苦,從詩詞中找到寄託。無論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負,一站上講台,葉嘉瑩就變得神采飛揚,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

葉嘉瑩先進事蹟5

1954年,葉嘉瑩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機。在老師的推薦下,她到台灣大學教詩詞曲,做專職教授,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她把對古詩詞的那種摯愛,沁透在每一堂課中,很快有了名氣,被多民學府聘為兼職教授,並被邀請到海外講課。

剛到北美,舉目無親,語言不通,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女兒需要養育,還有八十多歲的老父需要供養,加上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開支全靠她一個人。她不得不硬着頭皮四處求職。幾經輾轉,最終留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剛接受邀請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她,還不會英語,面對北美的學生,她必須儘快學會用英語講課。就這樣,已經人到中年的她,白天要上課教學,回家要操持家務,還要遭受待業在家的丈夫的謾罵與呵斥。

她只有在家人熟睡之後才能自學英文,每天要查英語單詞到凌晨兩三點鐘。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刻苦學習和辛勤鑽研,葉嘉瑩已經可以流利地用英文講述中國文學了,西方學生也都聽得很入迷。

通過鑽研,她發現了把西方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學解釋結合起來的方法,在詩詞研究的道路上為自己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vpy1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