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

目錄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
第一篇:《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第二篇:中國教育隨筆第三篇:網絡教育隨筆——指南讀後感第四篇:隨筆讀後感第五篇:教育隨筆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

《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

暑假裏,閒暇時也讀讀書,一杯飄雪,一本書,書桌前沒有工作時的繁瑣,有的僅僅是書香、茉莉瀰漫的那份寧靜、愜意。近來讀了《中國最佳教育隨筆》總覺得又多了許多陌生而熟悉的朋友,他們靜靜的訴説着自己的故事、輕輕流淌着自己的情感就像在書的扉頁上寫的"當你打開書頁,你就辨認出了一種聲音:沉靜、悠遠、憂傷、熱烈、迷惘、激動,你期待又熟悉,或許就是你自己的聲音,……"

很喜歡錢理羣老師的《我的教師夢》,準確的説應該是對一位潛心教學研究,並充滿教育激情的一位學者的敬仰。他有兩個身份,一是教師,二是學者,但他反覆強調首先把自己看作一個教師,他有着深入骨髓的教師情節。在他看來,講台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錢老於2014年退休,卻迴歸中學和貴州,關注語文教育,西部農村教育。正如他所説的:"痴迷於此,痴心不變。"可見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如今在這個紛繁且有些浮躁的社會裏,也許常會聽到教師工資少、評職難的抱怨,但細細想來,在我們身邊、我們周圍也有不少心懷夢想,"只管耕耘、不顧收穫"的老師,從孩子入學的第一天,讀書的姿勢、聽課、作業的習慣、乃至課後孩子玩耍的安全,校外的自我保護都是老師點點滴滴耐心教導和培養。為了課堂效率、為了孩子的能力提高、思維發展,老師會在課前精心預設教案,一節課甚至會翻遍幾年來雜誌上名師的實錄與點評,不是為了照搬,是為了更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技能、讓孩子更大限度的得到提高和發展。也許有的老師到退休,也是國小一級,與小高的工資相差不少,也許因為沒有省市賽課的等級獎而永遠也不會是省市級的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甚至連校級都算不上。但怎麼也阻擋不了這些老師對教育教學的熱愛。課堂上與孩子心靈的碰撞,課後的交流反思、文章的發表,還有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臉都會是一種自足的享受……這夢裏,總有點傻傻的憨樣,但這夢裏流淌的永遠都是教育的激情,是青春的活力,是教育改革的嚮往……

最能理解的一位青年教師徐莉寫的《簡單而艱難地生活着》,只要是教師肯定都能理解,甚至會覺得心跳在了一塊兒。很有感觸的是她先生的抱怨:"總以為找個老師做妻子,孩子就有了着落,現在才知道不僅孩子沒有着落,連家都沒有着落了。"在看似家長裏短的閒聊中,分明能看到教師羣體真實的一面。她坦誠的書寫着自己的教師生活,有些無賴、焦慮、煩躁,更有迷惘。教師並不是千手觀音神通廣大,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瑣碎的教育工作、特別是現在幾乎是盛行的只要學生有一點風吹草動的,媒體就大呼小叫,教育有問題,學校有責任,老師脱不了干係。沉重的社會壓力,夾縫中生存的學校和老師能不《簡單而艱難地生活着》嗎?想起曹禺劇本里的一句話:"想想你忍不住要哭;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這就是生活,教師的生活。

最困惑的是還是那點點滴滴的教育問題。今年在**電視台一主持人發表的演説《大學聯考分數有那麼重要了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實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其實在幾年前的一篇《追問**大學聯考之痛》,就讓大家熱議了很久,沒想到幾年後還是這樣,就像來自一位教育者的反思日記《從思想到文化,究竟要走多遠?》裏説的:"大學聯考的內容不管如何改變,只要它的'篩選功能'不變,'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理念就不可能成為現實。大學聯考制度並不僅僅是一種教育制度,更是一種社會制度和文化制度。"還有感觸的是我們的課堂,在《為什麼還要上這堂課?》裏,北京某校一位特級教師上完課後,英美專家卻提問:看起來學生什麼都會了,為什麼還要上這堂課?外國同行説,他們想看中國學生在課堂上是怎麼學的,但他們只見老師不見學生,更像是一堂表演課。其實在我們現在這樣的課不也普遍嗎?常態課還好,觀摩課、賽課,更是眾力下的表演。其實我們已經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制度、這些表演的不妥,教改中的問題也不止這些,教研形式化、任務化、教育功利性等等,教育改革之路是一項複雜艱鉅重大的任務,也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吧。

還有《給新老師的20條建議》、《學生的尊嚴是玻璃》、《關於教育與良心的對視》……都讓我獲益匪淺,時刻提醒着我"教師的'威嚴'對應着學生的'卑微'"!用愛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是教育永不變色的主題。

有人説:與好書為伴,尤如與智者同行。這些智者都是我們的同行,讀此書感覺就像是和身邊的朋友又一次心與心的交流,或五味雜陳、又或意猶未盡……

第二篇:中國教育隨筆

隨筆——中國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縱觀現在的多數家庭,多為一個或兩個子女,一個孩子至少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大人照看。一個孩子這麼多人圍着照顧,幾乎每個帶孩子的家長還是會直呼:帶孩子難啊!帶孩子累啊!為什麼呢?因為孩子晚上要起夜拉尿、喝奶;因為孩子經常生病上醫院;因為孩子可能吃飯要喂要追着逼着吃;因為孩子因好奇心會不斷的搞破壞;因為年幼的孩子大多隻會用哭鬧錶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都有超旺盛的精力,因為孩子無時無刻需要人陪着玩陪着睡;因為孩子不夠自信見到陌生人膽小;因為孩子好動總會接觸各種危險;因為孩子犯錯不知如何懲罰;因為孩子會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問得你不知所措;因為孩子會插上想像的翅膀亂塗亂畫把家裏弄得一塌糊塗;因為上一輩人和年輕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對會產生各種矛盾;因為孩子可能會玩電子產品上癮而不可自拔……太多太多了

以上種種問題,歸結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餵養問題;一類是教育問題

餵養問題是每個家長必須學習的,堅持科學的方法實施正確的餵養,孩子的吃,睡,拉及健康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問題在於家長能否切實的按照正確方法實施,不寵不溺不縱容……

教育的問題就是一個非常複雜且艱鉅的問題了,它關乎我們的未來,也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孩子為什麼如此難帶,不自信,不善於表達,不會溝通,不合羣,不能安靜專注沒耐心,自私不懂分享,愛發脾氣,會打架,不能自我控制,膽小怕生,不能獨立玩耍等等!在教育上出現的這麼多問題終究原因是家長不懂如何教育孩子,於是便開始想辦法,既然自己不會,那就交給懂教育的專業人士去教育孩子吧!所以就有了現在風靡的各種早教班、託班、培訓班。當聽到家長朋友説我孩子報了英語課、畫畫課、舞蹈課、樂器課……時,我往往只是很無奈的説一句:總比無聊着好吧!其實近些年來,家長的心態也慢慢平和下來,就是想找個地方讓孩子玩玩而已!那麼這種把教育孩子的事交給所謂的專業人士做是否真如想像中那麼好呢!我們都知道,如今國內的大大小小的教育機構,有哪個不是盈利為目的的呢(慈善機構除外)?不管什麼課程,便宜的幾十上百一節課,貴則二三百的比比皆是。當然,商家不會説我們的目的就是賺錢,她會讓您明白教育是要投資的,她們的硬件軟件可以幫助您的孩子提高自信心,激發各種藝術細胞,想象力,專注力,動手能力,運動機能,語言能力,外語能力,創造裏,思維能力,交際能力,情商,邏輯思維,觀察能力,空間智能等等!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快樂成長,聽着這些令人流口水的誘惑,誰不想孩子聰明伶俐有出息,家長們想與其讓孩子在家無聊或成天看電視,還不如去上課,培養各種能力,即使不想宣傳的那麼好,多少肯定還是有點用的。確實,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教他什麼給他什麼樣的環境對他是絕對有作用有影響的!家長們帶着這種心態加上推銷人員的輪番轟炸,可能幾萬塊大洋就被商家攬入囊中。

那麼再來説説這些神奇的課程真的能把孩子變成宣傳的那樣嗎?是不是培養了成千上萬個神童呢,答案是否定的,誰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誰都不願看到孩子不如別人。我不想單獨説某某某機構如何如何?即使是那些令我痛恨的學費高達幾十萬的一對一教育,因為這些機構的存在是有其社會原因社會背景導致的。可是請大家放大眼界,看看歐洲美國小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真正靠教育,賺錢的有多少?幾乎沒有?據瞭解,德國是嚴禁對兒童進行學前教育和額外加上課外補習班的,而這八千萬人口中去分享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諾貝爾獎。還有美國對幼兒的教育和保護,相信那些喜歡美劇的朋友,在美劇中多少看過,美國的社交基本是以家庭為單位,美國國中的教學內容在中國則在國小三年級就完成了。難道,美國人不怕輸在起跑線上?不是,是他們更懂如何教育!再看看我不太願意提及的小日本,國家對教育的嚴格程度可能僅次於軍事了。

再説説世界上成功的教育案例,大家可以百度google,中國的蔡笑晚,王乃慶,德國的卡爾威特,美國的斯特娜夫人,日本的鈴木鎮一等等等等,哪一個成功的教育案例不是你家庭教

育為核心的呢?哪一個是上培訓班,培訓出來的神童呢?在這裏,不得不提起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女士,他為世界各地的部分問題兒童提供了愛和自由是令人尊敬的令人敬佩的,但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正常的孩子,他天生就具備了那些創造力,專注力想象力,以及所謂的八大智能,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就看你看不看得到他們天才的能力,就看你如何耐心挖掘他們的能力。

再者,你盈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與其説是學習的地方,更多的則是攀比的地方,那就像是讓孩子提早步入社會,讓他們提早感知社會的冷暖。我曾經也是一名幼兒教育者,對孩子們懷有無私的愛,對教育孩子懷有無比熱情,帶着那麼多可愛的孩子上課玩遊戲,我真的真的很開心,很幸福!可是最後,我離開了,因為我傷心呢了,因為我心寒了!為什麼傷心?魏老闆?無限的慾望逼的我們,能,不能,單純地愛孩子了,為什麼心寒了?因為我發現我錯了,很多孩子,來上課並不開心,很多老師,敷衍了事只拼業績。我的心在滴血,所以我離開了,離開了這個令我充滿愛和熱血的行業,決定投身於家庭教育!

最後,説到家庭教育,我也在學習,首先,最最基本的就是陪伴,有家人陪伴成長是前提,

第三篇:網絡教育隨筆——指南讀後感

教育隨筆(2)

作為保育員,我本沒有直接教育孩子的機會,但我仍願在《指南》的引導下,在平凡的崗位上獻出自己的愛。

保育員的職責之一便是關心、耐心、細心、熱心對待幼兒,全面、細緻地照顧幼兒每日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方面闡釋了孩子成長中必須培養的諸多能力。世間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個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要在《指南》這個培養孩子的共性指標指引下,根據自己孩子的不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全方位愛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現在在哪裏,將來要到哪裏,怎樣幫助孩子達成目標,而所有這些,《指南》都能給我非常有效的指導。

保育員職責還包括一些看似零散,實則重要的課目,如打掃廁所,保證飲用水安全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要求我身體力行,這才能充分了解幼兒的成長。《指南》指出:教育無處不在,即便是一句看似普通的話也可以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保育員,我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使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關注幼兒的活動表現,善於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也就達成了《指南》提出的育兒目標。

幼兒教育看似簡單,可他需要我們一線教師的艱苦付出。《指南》告訴我們,幼兒教師應銘記自己的職責,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我一直提醒自己:一個孩子出了問題對我來説只是六十分之一,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卻是百分之百。全心,全力,全面地培養孩子才是《指南》的精髓所在。

讓我們在《指南》的領導下,助力孩子成長的風帆。

第四篇:隨筆讀後感

隨筆讀後感

培根隨筆讀後感

《培根隨筆》為英國17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隨筆讀後感。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説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在《論友誼》中,培根説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話題,本文着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讀後感《隨筆讀後感》。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所以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綻放出真正的光輝。

2.

《綠山牆的安妮》讀後隨筆

“嗚嗚……”汽笛長鳴,火車在鐵軌上飛快地駛過,留下一位大約十來歲的女孩。紅頭髮,尖下巴,大眼睛,大嘴巴,蒼白瘦小,臉上長滿雀斑,充滿朝氣與活力,她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安妮。

坐在馬修的車上,安妮任想象自由的飛翔:高大的蘋果樹栽在道路兩旁,盛開着雪白而芬芳的花朵,這是“白色的歡樂之路”;蜿蜒曲折的池塘有着忽隱忽現、不可名狀的色澤變化,這是“閃光的小湖”。“情人的小徑”“悠閒的曠野”“柳池”這些浪漫的詞語也就只有如安妮這般天真可愛的少女才能想出來吧!

她的可愛,她的樂觀,她無暇的想象,都讓我深深的着迷。每一次她的激動、欣喜和孩子氣都讓我與她貼的更近。她那奇特瑰麗的幻想和想象,她在困境中堅守的神奇的精神境界,她那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都無法不讓人喜歡上她,迫切地想去認識她,她便是安妮?雪莉!

“我能聽到小溪的洪亮笑聲一路傳到這裏。你留神過小溪有多麼快活嗎?他們總是在歡笑。即使在嚴冬,我都能聽到它們在冰層下面的笑聲。”

淚水伴着歡笑,安妮慢慢的長大,紅色的頭髮漸漸變成茶褐色,幼稚的女孩已經成為了少女,我透過字裏行間,注視着這位迷人的姑娘,生活的磨難並沒有打-倒她,反而使她收穫了快樂與幸福。

合上書,我彷彿看見安妮在情人的小徑獨自起舞,揚起了高傲的脖頸,目光中閃爍着對生活的希望,哦!安妮·雪莉!

第五篇:教育隨筆

今天是5月11日,五月份的第一個週日,雖然我對於洋節不是很感冒,但是對於這個節日,我還是從內心當中感到相當的感激的,畢竟它給了我們這幫羞於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中國人的一個藉口,一個向自己媽媽説出“我愛您”的機會!

昨天,我們三、四班召開了本學期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家長會,雖然天公不作美,會議期間,大雨下個不停,但是我相信與會的各位家長都有很深的感觸——太累了(累心),時間太長了(從12點半一直到了2:點半)!

面對家長會,我們兩個半一共113個孩子,只有4個孩子的家長沒有到場,只有一個家長沒有和我溝通,不到場的原因,這一點讓我非常高興,就憑着這一點,我相信,我的學生能夠體會到家長對他的那份殷切的期望。

這個家長會,可能很多家長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類型的家長會,我準備的內容很多,僅我的發言稿,錯略一看,竟然超過了萬字,ppt就超過了100頁,家長會之前,有很多領導和同事,問我準備這麼多,能講完嗎?我説,好不容易一次家長會,怎麼着也得讓家長全方位的瞭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怎麼着也得帶着點收穫回家啊!

在準備家長會材料的期間,不客氣的講,真的是煞費苦心,整個準備的時間跨度就到了接近1個月的時間,材料的準備也是完全針對現在的孩子和家長所欠缺的東西,我大體統計了一下,本次家長會我準備了給家長的三封信(孩子寫給家長的信、進入一中歷次考試成績、家長和學生互動的一封信)、給期會考試優秀學生頒發的各種獎勵、各個家庭的影集視頻的製作、孩子入學以來很多很多的圖片資料,還有一年來我的一種工作的回顧,通過這次家長會,我認為不僅對家長、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對於我來講也是一種提高。

再次把話題轉回到家長會上,可能很多家長對於家長會的認識,僅僅侷限於成績,是嘛,高中不講成績講什麼,不説成績孩子怎麼能考上一個好大學,但是,我從內心裏面一直喊,成績就真的那麼重要嗎?重要的都犧牲了您和孩子之間的那種親情的交流了,難道現在和孩子之間都只剩下學習了嗎?如果真的是這樣,您的孩子將來大學畢業以後,您又拿什麼來和您孩子溝通呢?再看看,家長會上家長和孩子填寫的那份互動問答吧,有多少人是100%的應對率呢?估計很少,當我看着孩子連家長的生日都寫不出來的時候,您知道我內心的感受嗎?

想一想,我們中國的家長真的很悲哀,為孩子的付出,世界第一流,為孩子攢錢,為孩子攢房子、為孩子買名牌,我曾經見過一個家長,自己用着最古老的諾基亞手機,卻給孩子用上最新潮的蘋果手機,但是還落不了孩子的好,中國的家長真的很可憐,我們付出那麼多,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竟然還比不了一位電影明星,您不覺得自己可憐嗎?

可能有的家長説,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和上一輩的父母學來的,也有可能,但是時代不同了,我們上學的時候,父母只是為了我們吃飽、穿暖而着想,現在,如果您還這樣為您的孩子考慮的話,是不是有點過時了,現在還有誰讓自己的孩子餓肚子的,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了,物質完善了,就應該再考慮一下精神方面的需求了。

但,再回頭一想,我們中國的家長又是那麼可恨,為了孩子的學習,竟然犧牲了孩子很多很多本該是孩子自身成長的機會,上着上萬的輔導班、回家以後還得檢查作業、聽寫、背誦,還有,一邊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一邊不停的玩手機、看電視、打撲克、打麻將,一邊要求孩子做一個社會上有用的人,一邊插隊搶座、隨地吐痰、闖紅燈,一邊要求孩子孝敬父母,一邊卻不願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值得可恨嗎?

所以説,我們家長朋友們需要反思的事情有很多啊!

家長會,只是一個形式,我不奢望家長朋友們能從中改變多少,但,至少我希望您能從中或多或少的感悟到點什麼,也讓您的孩子能夠跟您學到點什麼,這就足夠了!

我非常願意看到我們兩個班的孩子都能變成最優秀的孩子,更希望看到我們兩個班的家長,變成最優秀的家長,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為之奮鬥三年的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家長朋友們!

最後,祝願三、四班的所有孩子的母親節日快樂,祝願天下的母親身體健康,永遠年輕!

向您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

標籤: 讀後感 隨筆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5k5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