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魯迅《風箏》讀後感(精品多篇)

魯迅《風箏》讀後感(精品多篇)

魯迅《風箏》讀後感(精品多篇)

《風箏》讀後感 篇一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或許,我的理解力可能還沒這麼強,讀完全文,我首先領悟到的是:不要扼殺兒童愛玩的天性。幾乎每一個兒童都愛玩遊戲,而幾乎每一個大人都極力反對兒童玩耍,魯迅先生另一篇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可見一斑,不僅是古代、近代,連當代也有這樣的事,甚至更“昌盛”。就拿我家從前住的那幢大樓來説,三天兩頭就聽見琴聲,不是提琴,便是鋼琴,還有古箏。我還經常聽説三四歲的稚童圍棋下得如何出神人化。我真不明白,難道有那麼多的莫扎特、嵇康……在我們身邊嗎?難道他們就沒有想過親手扎一隻風箏,讓它在藍天下遨遊嗎?難道沒有人敢站出來,稍稍反抗一下嗎?難道中國的下一代需要那麼多音樂家與優秀棋手嗎?這樣看來,魯迅那位瘦弱的小兄弟還是很自由,很勇敢的呢。

我真想告訴天下的父母們,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留一些時間給他們放風箏吧!

魯迅作品《風箏》讀後感 篇二

讀完《野草》其中一篇文章《風箏》後,這幾個小標題便湧入我的腦海,而後我稍稍瞭解了此文背景,感觸良多,便有了此文題記

是童年

十歲的孩子,也還在孩童時期,正是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時候,故鄉的孩童大多喜歡在春二月拉上小夥伴們放風箏。我的小兄弟也渴望着能放風箏,於是他就自己悄悄地自己做。

似童年

本來,我在孩童時期也應該如同其他孩子一般,有着童真,有着快樂,但卻因長輩的教育,認為那些自己本該有的歡樂,都是那些沒出息的孩子才會有的,那些玩樂都是他們才會去做的,於是便厭惡着去做,連帶着也不讓小兄弟玩。將長輩所説的話奉為至理併為之堅信的我全然忽視了小兄弟背後的絕望。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文中二人沒有了孩童的歡聲笑語,已然被他們的長輩規劃好的童年,是他們身上無形的枷鎖。文中的環境描寫,風箏的憔悴可憐以及文中我長大後的態度,都表示了文中我的無奈與悲哀。這是童年嗎?這是被禁錮了的,好似童年的童年。

非童年

等到我長大了,瞭解了童年的真諦,才明白自己小時候長輩所阻止的,正是孩童的天性;才明白自己所過的童年,是長輩又一次的糊塗賬;才明白自己那時候阻止小兄弟放風箏是錯誤的行為。我無可避免的對小兄弟產生了愧疚,雖説小兄弟説已經不記得了,但傷痛是存在過的,無論怎麼彌補總歸會有傷痕。有這樣灰舊的回憶又怎麼能説得上是童年?長大後回想之前的人生,要是沒有一份歡樂的回憶,怕是人生會有缺憾吧!反正就我自己而言,是不贊成這樣的童年能給孩子們帶來好的身心發展的。從文章字句中也不難看出作者也對這種童年方式是不贊同的。

護童年

作者把我與小兄弟的童年用風箏為線索引出,讓我們從文中揭開了黑暗面紗下的時代背影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天性。並且從作者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此制度的批判。對於這些時代糟粕,我們應該把它摒棄在外,並且引以為戒才行,萬萬不可再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毀了孩子幼時一份珍貴的寶藏。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孩童時期是培養一個人才能的最好的時期,如何做到呵護兒童的天性又能培養他們的才能呢?如果家長能在孩子們玩樂時恰當的引導他們的興趣愛好,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例如一些家長在發現了孩子的愛好後,就會鼓勵孩子,大力支持他們,陪伴孩子在自己未知的領域前行,這就是一種較好的方式。從古到今,都不泛有着對孩子干涉過多的大家長,這也讓許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樂趣。其實孩子們更需要家長們做他們童年幕後的護航使者,而不是領航的掌舵人!

《風箏》讀後感 篇三

翻開《自由風箏》,十四歲的作者變得叛逆,認為家裏什麼都不好。

他的兩位“同病相憐”的夥伴慫恿他離家出走,他同意了。

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長風公園,看明德叔放風箏,不知怎麼搞的“龍圖騰”風箏掛在了樹枝上,他就把風箏線剪斷了,明德叔帶他看了風箏的下場,他醒悟了,不再離家出走了,而他的夥伴卻走了。

最後落了個很慘的下場……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這根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

也許,你離開家會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曇花一現,一會就沒了。

再者説,他們帶的錢又不多,幾天就花完了,花完後幹什麼呢?打工?他們才十幾歲,沒人會找他們幹活的。

沒有工作,沒有錢,怎麼辦?他們為了吃飯、生活,一定會另闢蹊徑,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斷了線的風箏”最後的下場……“被一根線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風箏時,有人會想。

但他們想過麼,風箏線就像是風箏的家人,沒有了它風箏會怎樣?跌落到臭水溝,永遠飛不起來?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隻風箏的話,從本質上講,那個拉住你的線,不是束縛你的線,而是放飛你的線。

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夠飛得起來,因為有了這根線,我們才能飛得高飛得遠飛得穩妥飛得踏實。

要明白,家人的嘮叨是為了牽住自己,不讓自己有下墜或是遠走高飛的傾向,風箏總是嚮往着無邊的天空,風箏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終究明白沒有線,沒有人牽着它,它是飛不起來的。

我就如風箏,我需要那根牽着我的線!

《風箏》讀後感 篇四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讀課外書了,只要是有文字的東西都會伸長着脖子看一看,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魯迅的文章了。

今天寫了一篇樣稿,我又想起來了魯迅的《風箏》,隨手借鑑進去。我很喜歡風箏,春天有風的時候,帶上自己喜歡的風箏來到空地上,讓風穩穩地把它託到天上。看到它在湛藍的天空中變成一個小黑點,快樂的感覺在明媚的天氣裏也彷彿飛起來了。此刻心中的愜意恐怕只有我自己才能體會到。

初次讀《風箏》這篇文章,我詫異不已,原來魯迅先生是不喜歡風箏的,他在文章説:“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它,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玩具有很多種,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喜歡就不喜歡吧,但是他説是沒出息孩子所玩的玩藝,我就感覺哪裏好像不太對,總是説不清為什麼。

今天在思考關於遊戲的習作主題,再次想到風箏,再次想到魯迅先生的嫌惡。魯迅先生的嫌惡還是不合理呀,那富蘭克林也喜歡玩風箏,還在雨天放風箏,最後發明了避雷針呢!這完全是魯迅先生的偏見呀!

從頭到尾再細讀《風箏》,魯迅的小兄弟喜歡風箏,他十歲左右,多病,還很瘦,買不起風箏,魯迅也不讓他放。“他張着小嘴,呆看着天空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跳躍。”弟弟是多麼喜歡風箏呀,但是,弟弟的這些行為在哥哥眼中就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哥哥突然發現弟弟在後花園製作一個“胡蝶”風箏,裏面有竹骨、有做眼睛的風輪、有裝飾用的紅紙條,都快完工了。魯迅是怎麼做的呢?“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讀到這裏我感受到作為哥哥的野蠻和強悍,他在這裏犯了一個強加於人的錯誤,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不允許別人喜歡,這違背了大聖人孔子的教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弟弟年齡小,他可以使用武力來貫徹自己的意思,若是他碰到比自己強悍的人怎麼辦?若是對方也強加給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該怎麼辦?回想現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家長強加給孩子的,國家強加給個人的,每一個都是那麼強悍,那麼囂張,想起來真的讓人窒息了。

當時魯迅也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等到他中年以後,常常懊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他希望弟弟能夠寬恕自己的行為,能夠讓自己好受一些,但是當他説起這樣事物的時候,弟弟絲毫沒有印象了,反而驚異地笑着説:“有這樣的事情嗎?”聽了這樣的話,魯迅的心情更沉重了。小時候讀到這裏的時候以為是魯迅先生以為弟弟忘記這件事情而寬恕自己,自己心裏過意不去,所以才心情更沉重了。但是,最近魯迅的文章又讀了一些,這個沉重並非我理解的這樣的。

從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可以看出,他小時候也是充滿童趣的,但是隨着家境的破落,他過早成熟了。童年的生活是艱辛和心酸的。弟弟是那麼喜愛風箏,但是作為哥哥卻剝奪了他的愛好,於是大家都在一種沒有快樂的氛圍裏面度過了童年。讓魯迅後來悔恨的是,自己沒有快樂了,為什麼還要剝奪瘦弱多病的弟弟的快樂呢?自己連寬恕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弟弟已經忘記了這些事情,所以他永遠揹着這樣一個剝奪別人快樂的負擔了。

《風箏》中,弟弟無疑是一個悲劇人物,他喜歡風箏沒有錢就自己做,好不容易找來材料快要完工的時候,被哥哥無情地毀壞了,愛好被扼殺,理想被嘲諷,他應該是絕望和憤怒終生難忘的。但事實並非如此,當哥哥準備求得寬恕的時候,他早已忘記了這件事情。弟弟是受害者,但卻不自知,這才是魯迅更沉重的原因。

弟弟身上有着阿Q的影子,阿Q總是喜歡容易忘記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和事情,當傷害者表示懺悔的時候,被傷害的卻忘記了自己曾經是被傷害的,這裏折射着人性的弱點,總是喜歡遺忘。

也許《風箏》所描寫的這些事情是虛構的,但是《風箏》中給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魯迅的文章值得我們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讀。還有兩天,就是魯迅先生逝世85週年了,但是他的文章所折射出的一些社會問題、人性問題仍然還在我們身邊,一點都沒有遠去過。

《風箏》讀後感 篇五

《理想風箏》,光是念題目,就有着新鮮而深刻涵義。

每人都有理想,一位老師少了只腿,可他不氣餒,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越飛越高。他一瘸男人,比躺在病牀上埋怨着自己的腿的人強多了。身為老師,瘸了是非常麻煩的。也許,他的理想是好好當一位老師,那麼,他的理想系在了風箏上,每次都特別的高,飛得特別的好,他的理想離他根本就不遠了。

“圓木仗”是他的好助手,沒有它,劉老師不可能那麼那麼的偉大,説不定了它,劉老師就還在病牀上呻吟呢!那在現實中,這根枴杖就是我們精神的支柱。劉老師瘸了還能這麼的精神,我們呢,四肢齊全,可對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沒邁過一步,對嗎?

也曾試過把理想系在風箏上,讓它飛高飛遠,讓自己的理想靠自己走,自己向理想走去,可卻沒有達到:

我寫過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是懺悔,要自己好好學習,相當於計劃表,可當我想做這件事時,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把它給撕了。

我實在想不通,劉老師的理想率已經少了一大半,他卻能挺過去,而我,懶惰得連自己條件充足了還不知足,還跟自己的理想慪氣,我真不應該呀!

但願我自己理想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了曲折挺胸抬頭;驕傲了,自己改過;飛高了,永不知足!朝自己的理想飛吧!

魯迅《風箏》讀後感 篇六

《風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 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為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為是“笑柄,可鄙的”

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着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着”,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裏。

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為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敍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為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為守規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風箏》讀後感 篇七

我特別喜歡風箏,喜歡拿風箏在草地上奔跑,歡喜地看着它在廣闊的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我對風箏有着一種由衷的喜愛。但是你可知道童年時期的魯迅對風箏卻是十分厭惡的。他認為風箏是那些沒出息孩子的玩意。那時的少年魯迅有一位約十歲的小兄弟特別喜愛風箏。一天,他看見後園的角落裏孤零零的躺着一隻撕破了的蝴蝶風箏,便小心翼翼地拿起,細心地把風箏補好。正好路過的魯迅看見了,不僅把風箏的翅膀折斷,還將風箏狠狠地擲在地下,踏扁了……當他們離開了多年後,魯迅已是中年,他偶然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籍,童年的往事喚起了他的回憶,原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想到這裏,他心裏湧起了一股愧疚,心也彷彿成了鉛。

看了《風箏》這一本書,我馬上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由於父母對於我們有很高的期望,所以從小就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每天放學回家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寫爸爸出的練習題。稍大了一些,就幫我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我每天的業餘時間幾乎都在公交車上來回奔波。有時我真想快些長大,好脱離這樣的生活。

有一天雙休日,我上完了課,踏着沉重的步伐,一臉疲憊地回到家。在喝水時無意中透過窗户,看見一羣小夥伴在院子裏跳皮筋,玩得可帶勁了。頓時我忘記了疲勞,腳也好像不酸了,跳皮筋可是我的強項呀。我滿心歡喜地對爸爸説:“樓下的小朋友在跳皮筋,我也想去,行嗎?”|爸爸毫不猶豫地説:“不行!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天天就只知道玩,長大會沒出息。你快去學習。”不管我再三請求,爸爸都沒有答應。我十分無奈,呆立在窗口遠遠地看見夥伴們快樂地嬉戲,而此時的我心裏卻在痛苦地哭泣。我無力地低下了頭。過了好一會,當我抬起頭時,好像看見了一隻風箏孤獨地在灰濛濛的空中游蕩。

爸爸媽媽,你們可否聽到我們心靈的呼喚?逛公園、放風箏、老鷹捉小雞……難道它們真的離我們這麼遠嗎?正當的遊戲,可以讓同學相互瞭解,更能增進友誼,能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童年就應該是快樂、無憂的!願天下每一個小孩都能像五彩繽紛的風箏一樣,能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願每一個兒童都能留下一個金色的童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o5g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