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雙重悖論》讀後感

《雙重悖論》讀後感

目錄

《雙重悖論》讀後感
第一篇:《雙重悖論》讀後感第二篇:千年悖論讀後感第三篇:《科學悖論故事》讀後感第四篇:千年悖論讀後感第五篇:節約悖論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雙重悖論》讀後感

《雙重悖論》讀後感

“雙重悖論”一書的作者是研究中國腐敗問題的美國專家魏德安先生。腐敗一直與經濟增長密不可分,人們常認為,腐敗問題越嚴重,經濟增長越緩慢。但中國的腐敗具有特殊性,雖然腐敗的本質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沒有區別,但在對經濟的影響上卻大相徑庭。

作者認為,中國改革後“價格雙軌制”為腐敗官員的權力尋租行為提供了充裕的空間。同樣地,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在改革後蓬勃發展,因此,腐敗只是腐蝕了改革後經濟增長的部分,還未對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造成危害。但如果不能合理地抑制腐敗,中國經濟增長與腐敗並存的雙重悖論將不復存在。

國家控制應該從經濟中撤出來,不管這種撤出對今後的中國經濟發展是遏制還是推進,都能夠有效地減少腐敗。

在當今世界上,中國是唯一一個經受住腐敗加劇的考驗而沒有出現經濟增速大幅下滑的國家,因而具有獨特性。但通過中美對比,我們能發現中國的現狀與美國的歷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表明,如果從更廣闊的歷史視角考量中國的現狀,我們就會發現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腐敗問題惡化、快速的系統性變革與經濟增長並存的例子。

第二篇:千年悖論讀後感

千年悖論讀書報告

剛開始老師叫我們讀這本書的時候,説實話我的心裏是不太願意的。因為我覺得我的定性較差,叫我靜下心來讀一本關於歷史的書,這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當我看了這本書的簡介時,直覺告訴我這本書與我以往所認知的歷史書有所不同。

所以我抱着嘗試看一看的心態翻開了此書。當我花了兩天時間把這本書看完的時候,我覺得我當時的決定是對的。因為這不僅讓我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更重要的是我對歷史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作者張敞對歷史人物的解讀有不一樣的視角,完全把那些叱吒風雲的角色變做你我身邊的普通人,很容易讀。甚至可以説是淺白,改變了我對於歷史一貫的晦澀印象。

雖然説這本書的很多觀點都只是作者自己的觀點而已,不一定是真確的,但是他從另一種視角去看待歷史,並且以自己的方式解讀歷史。所以從這本書中我還是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

一般來説我們看待歷史是從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史學的高度來看的,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我們容易跟着史書和前人的訴説來看待歷史,從而忽略了真正的歷史。

例如説:人的命運總是與外界因素密切關聯着,甚至不為你左右,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比如,你所依附的王朝滅亡了,你作為一個個體會面臨着效死盡忠還是苟且求生的考驗;比如,一位婦女丈夫死了,她面臨着是忍辱再嫁,還是苦苦守節的兩難選擇;根據史書和前人的記載誓死盡忠和苦苦守節的才是好人,才是忠義之人。而反之 這成了人人唾棄之人。但是若是這些事放在現在苟且求生和再嫁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因此,作者在無處收留——吳三桂的心路歷程一篇文章中寫道:當吳三桂全力攀登在大明帝國這座巨大的山體上,以為隨着海拔的上升幸福就會臨近。可是,就在他興致勃勃地攀登半山腰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腳下的山體原來是座冰山。正在面臨着不可避免的緩慢消融。

在苛刻的封建道德倫理下,一個人很容易被推進自然人性與社會倫理的兩級之中,不是忠臣,便為叛亂,不是天使就為魔鬼。所以,吳三桂選擇了最佳方案:拖延。等到明朝的滅亡成了既成事實,他的效忠對象不存在之後,他就有了道義上的自由,也有了以後選擇的機遇。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了吳三桂是叛徒、是奸臣,無論教科書還是電視都在不斷地重複這一“事實”。但是在我們的周圍我們的世界這樣的人也有很多,只要他們成功了誰還會説他們呢?我想如果吳三桂當初沒有被康熙平定三藩,如果沒有被清朝所忌憚,那麼也許清朝的,那麼也許當權者會讓史官在史書中對他大肆讚揚那麼現在吳三桂在我們的心中也許是(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個英雄的形象也不一定。而且我覺得吳三桂是生不逢時,死的也不是時候。吳三桂若是死的早些,死在明朝滅亡前,那麼他的一生堪稱忠臣孝子的典範。或者,若是他生的晚些,生在清朝入主中原後,那麼他的一生不會過得那麼糾結,也不會揹負千古罵名。只可惜,吳三桂生不逢時,正巧趕上了新舊交替的節骨眼,正巧他又是一個朝野聞名的名將,所以沒有為明朝殉葬的人們,將自己所有的懦弱和自私的一面放大到了吳三桂一個人的身上,將江山社稷崩塌的責任推卸到了他一個人的身上。然後,他們一邊唾罵着吳

三桂,一邊如同吳三桂一樣迅速地投進大清的懷抱,心安理得地求取着個人的現世安穩。

一個生命力強盛的新政權勢必替代一個腐朽沒落的舊政權,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而吳三桂的選擇不正是順應了歷史潮流嗎?為什,他卻要揹負這千古罵名呢?孫中山的辛亥革命是順應歷史潮流,所以我們將他稱之為國父,毛澤東順應歷史潮流所以將我們帶入了新中國,所以我們在心中永遠記得他,他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麼。但是為什麼同樣是順應歷史潮流,而吳三桂卻落得這個全然不同的結局呢?其實這只是説明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歷史是勝者記錄的,對於敗者他們想這麼寫就怎麼寫,而他們一定會盡可能抹黑敗者,因為他們需要一個窮兇惡極的敗者來襯托出他們討伐敗者的行為是多麼高大和雄偉。

所以説,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我們對某一歷史現象與事件的評價,絕對不能以偏蓋全,一葉障目。在某些時候,蓋棺也不能妄下定論,例如文革時期的劉少奇;明朝的袁崇煥;甚至於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的哥白尼。史書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從心出發,理性地看待歷史,不要被固有的東西牽着走。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看待歷史。同樣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要光從表面或者一種固定的思維看待他人,我們也應該從心出發。我覺得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我們才可能交到更多知心的朋友。那麼我們才可能獲得更加輕鬆,更加自然和自由。

第三篇:《科學悖論故事》讀後感

《科學悖論故事》讀後感

科學,無窮無盡,許多深奧的道理,許多未解之謎,科學家們正探索着。從《科學悖論故事》這本書裏,我學到了很多至今為止世界上一直在爭論的科學原理。

這本書上的原理看上去很難理解,實際上我們生活中一直在接觸,像一些常用的語言、一些故事、一些名人名言,甚至是“1+1”這樣的,都有爭論。還有的是以前的科學家們設計的一些題目,都令人琢磨不透。比如數學上的“梅比烏斯帶”,不用翻面就能走過所有的面,我也一直想不通,看了書上的詳細解説,這才弄明白了:把一個長紙條彎折成一個圈,在接頭處,把一頭轉動180度,就形成了。也就是讓這個圈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連起來,就能走通了。

還有一些可以欺騙眼睛的圖片,我在電腦上查閲了,真的感覺那圖片在動,沒想到竟是近代科學家設計的。比如三根柱子,在牆的映襯下,看上去很像是方的,但仔細一看,發現是圓的。還有一幅圖,在一幅圖裏,有些人,一開始數是13人,然後他把部分人的上身換了一下,看上去沒變,但你再數確實12個人。更有一個最令我不解,就是五個大圓花,你盯着它看,發現它在轉動,而實際上他沒有轉動。看了這麼多的悖論,我有很多感想。我們要敢於質疑,敢於嘗試,去證實原理,去弄清自己的疑問。還要愛發明創新,多動腦,讓自己的思維出類拔萃。

第四篇:千年悖論讀後感

歷史不是獵奇的對象,歷史中包含着永恆的真理。在許多人心目中,歷史已經是“無用”的了,然而,對歷史無知的算不得真的現代人,因為不瞭解歷史的人,永遠不會了解現在和未來。

讀罷張敞的《千年悖論》,感覺有點像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他是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人,這個有決定了他文章的風格和餘秋雨又大有不同,《千年悖論》中的《無收留——吳三桂的心路歷程》、《一個帝王的生活史》、《蒙古無邊》、《神女生涯關於青樓女子的斷想》等呈現出了與現代歷史不同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説,《千年悖論》是餘秋雨文化苦旅的繼續,但它又具有餘秋雨所不具備的新鋭素質和冒險精神,因而,他賦予日漸沉悶的“大歷史文化散文”——一束嶄新的亮色。在人們對餘秋雨的創作日益感到失望的時候,讀一讀張敞,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在張敞眼中,歷史不再是編年體的流水帳,不再是土癟的學術名詞的集合,不再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概念化的解説,不再是根據現實利益的需要而進行的剪裁和虛構,而是根據人類內心的可能而構築起來的時間的流程。歷史(以及夾雜在歷史中的人物)在張敞筆下恢復了入的血色,冷漠的時間也因此有了人的温度。歷史不會因此而更加模糊和續斷,卻會因此而更加清晰和真實。

顯然,在蒼茫的歷史中,張敞重視的並非時間的物理屬性,而是人的精神屬性,是人們被裹脅在時代洪流裏的那點可憐的精神苦旅。至於洪承疇或者吳三桂、曾國藩或者愛新覺羅們、慕古者或者隱土們的生命結局,都是這種衝突的結果。結果早已在史書裏定型了,在這裏,最重要的已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本身。就像一場球賽,結果已經為人所知,但仍有好事者回過頭來去看比賽的過程,看每一個人在每分每秒的姿態、反應和抉擇究竟是如何推演出最後的大結局的。這種對歷史中的人性的悲憫,其實就是對自己的悲憫;這種對已逝事物的關懷,其實就是對未來的關懷。

接下來就讓我來談談我個人對《千年悖論》中各人物的見解以及對傳統文化的見解。

一、吳三桂

歷史上把吳三桂歸結為挑起康熙時期戰爭的罪魁禍首,認為是他要割據一方,所以才挑起對康熙帝的戰爭,發動三藩之亂。但其實不然。讀完《千年悖論》,才發現吳三桂是被迫的,根源就是儒家的三綱五常,人倫道德。吳三桂作為一名反叛名教綱常的人,引清兵入關,而不為明朝守節,此在當時是違背忠義一詞的。但是試想如果吳三桂為明朝而死,雖然死後獲得了名聲,但是他卻將失去陳圓圓,失去親人,失去他之後所獲得的一切。記得在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大兵就被教育,即使被俘,也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將生命視為最高的權力,而中國自歷代以來,只要能為國獻身,就是有價值的,我們想想有多少這樣的人枉死在朝代的更替之中,這些人完全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就捐軀了,根本就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以及對自己才能的利用。

在康熙帝執掌政權的時候,他不能對吳三桂當初的投奔報理解態度,完全是由於他接受的是正規的系統的漢文化教育。因此,他認為吳三桂賣主求榮,對他只有了深深的鄙薄和厭惡,還擔心他是不是會像對舊主一樣反叛自己。所以才對吳三桂發起了撤藩的命令。然而,作為吳三桂自己,他在當時已經失去了道義,如果失去兵權,那他將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對正統價值體

系構成了肆意的挑戰。最終,吳三桂猶豫是否繼續出兵,結果可想而知,就是兵敗,或許這也是對傳統文化中的儒家綱常不瞭解所致。兵敗後的吳三桂只有罵名和不顧君臣大義的罪名,而與他同時期的洪承疇卻是壽終正寢,原因可能是他交出了兵權,做了一個安安穩穩地平凡人。從這可以看出,如果開始對祖國有貢獻,但後來對統治有威脅的,就不會有好日子過,就如斯大林時期的卡廷慘案和大清洗,毛澤東時期的文化大革命。倒不如那些安安穩穩過日子的人,死後能留下一個好名聲。

二 蒙古

看完蒙古無邊一章,疑惑我們文明人為什麼會輸給野蠻人?是實力?是文化?可是在實力上大宋王朝並不落後。那就是文化了,作為一個泱泱的文化大國,面對蠻夷的入侵卻只是推三阻四,只會在內部搞矛盾,缺乏一種團結的力量,這讓我看到了,世界上永遠是簡單戰勝複雜,只是人們看不到而已,歷史是不會原諒人們的記憶力,相信這個故事還會再重演。

當蒙古佔領大宋王朝後,他們卻沉迷於酒肉聲色,忘卻了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他們不但沒有守衞好這文化,讓它流失於歐洲大陸,對歐洲大陸傳來的文化視而不見,這可謂是對文化的一種漠視。中國文化以其固有的優越感及情感對這一切新的刺激無動於衷,它只是以譏嘲的眼光淡淡地掃一下,皺皺眉頭,又重新埋頭於對自身的關注之中。在蒙古人退卻之後留下的只有我們對蒙古人的仇恨,因為此時的中國文化陷入了停滯的狀態。就好像我們現代人對待文化大革命一樣,文化大革命把中國文化破壞殆盡,這使得當代人對於它有強烈的仇恨心理,但是這也是正常的,歷史總是在重演,文革的事情就是毛澤東對於形勢的錯誤判斷,正如元朝對於自身安危的漠視。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一直處於碰撞之中,元滅宋,自身卻被漢文化給同化了,這是由於漢文化起源早,而且數量上也佔絕對優勢。漢文化圈的擴大使得許多有特色的文化生態都消失殆盡,在沒有對手,沒有挑戰,沒有衝擊和抗衡的情況下,有的只是不斷的擴展、同化、吞沒、使中國傳統文化缺少了更新發展的機遇,於是就形成了千年不變的格局和驕傲自大的心性。這在大躍進時期就很好地體現了出來,現在的我們回想起來也覺得可笑,但是這確實是當時存在過的事情。現在的我們對於現代中國文化也同樣還具有優越感,尤其是共黨所宣稱的社會主義是最優越的,世界最終都將走向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對文化的盲目崇拜,難道美國文化就沒有優點了?如果社會主義真的是想象中的那麼好,如果社會主義真的那麼好,為什麼中國人要看美國大片,為什麼那麼多人想留學出國,假如中國要談文化霸權,那麼我們同化周邊小國,建立孔子學院,這是否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文化侵略呢?可能只有我們領導人自己知道,我不便多談。

現在的蒙古族已經大部分被漢文化給同化了,雖然獲得了優越的生活條件,思想觀念,但是卻失去了最重要的文化特色,這可謂是一種悲哀。

三 朱元璋

朱元璋作為一個農民出身的帝王,身上包含了許多農民的劣根性,即使在他登上王位後,他也還是依靠自己腦中的想法來管理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一個人

的品性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一個帝王的性格,決定的就是整個國家的命運。從秦始皇到毛澤東都是如此,而且這個巨大而沉重的影響會十分久遠,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無法擺脱。

朱元璋成為皇帝之後,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殘害了許多開國元老來解除對他地位的威脅,這是他建立權威型政治的需要,雖然血腥,下作,但是卻未受到歷史的批判和苛責,這可謂是文化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有權力就能制定維護自己統治的文化,為自己辯解。即使是這樣的殺戮,卻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前赴後繼地去為朱家帝國辦事,這種沉默是為了什麼?地位?名譽?金錢?聲望?恐怕都不是,是因為中國人缺乏一種反抗精神,他們只會一味地想,抗議逃避都是沒用的,只是浪費精力,所以還不如告訴他,殺我我是毫無怨言的,這真是我們祖先的悲哀啊……就好像一頭被圈養在豬圈裏的豬,只知道吃睡,時間一到,就任人宰割,毫不反抗,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麻木與不仁啊!對這樣逆來順受的不合理現象為什麼不主動反抗,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傳統文化中的那些消極、保守、落後的東西在強硬的政策下面被放大到整個國家裏面去了,正如我們現在學習馬克思,學習黨的歷史……這是何等的強迫與無奈啊!

四 正德皇 朱厚照 萬曆皇 朱翊鈞

以我之見,朱厚照是一個敢於反叛中國傳統文化習慣的人,他對於帝位毫不吝惜,對於祖制毫不在乎,而他的族孫朱翊鈞卻是另一個反面。朱厚照面對大臣的逼迫,擺出了自己的威嚴,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有悖於祖制。而朱翊鈞卻在年輕時全盤接受了,在他剛取得皇位時事事聽從文臣們的意見,但是在文臣們對他的政治活力日益扼殺時,他也發出了反抗的呼聲,他這時候已經完全沒有了自己的自由,連自己想要解決的政治問題也被千百條祖制給牢牢束縛住。正如現在的中國,想要進行改革,這個步伐是十分艱難的,朱鎔基在位時,改革收到一定成效,但是最終還是被壓了下去;現當今,温家寶總理提出要將改革進行到底,否則文革必將重現,這話説的很有遠見,但是改革的步伐能進行下去嗎?我們不是要堅持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還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嗎?如果不發展新的主義,改革何時才能繼續下去。現如今,重慶出了個薄熙來,喜歡唱紅打黑,這難道不是對文化的一種盲目的崇拜嗎?要是這樣下去,我想社會就必將再陷入文革時期的紅衞兵,一切都以黨的指示來行動,完全會失去自己的主見,而有自己主見的人必將被聲討聲所打倒,就如朱翊鈞的下場,他最終選擇了不理世事,對自己的木偶形象失去了興趣,他罷工了……

五 曾國潘

儒家集大成者——曾國藩。他不像其餘為了考功名得名望而讀書的人,他是一個為了使自己到達最完美境界和實現最壯美人生而學儒的人。他有開闊的視野和遠見,有堅強的意志力。但是他卻缺少了做人的樂趣,他努力剋制自己的慾望,做着一個不切實際的夢。人非聖賢,何無七情六慾。曾國潘最終也敗在了這個上面。一人之力無法挽救整個局面,一人之力無法改變社會之現狀。不過曾國潘卻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果能善於利用,必將成就大事。

晚年的曾國潘為什麼陷入了悲觀和失望?我想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也是傳

統文化的錯。作為部分,傳統文化有它的博大精深,但是作為整體,卻是反科學的,因為時代的原因,曾國潘也只能鬱鬱而終了。他的一生也證明了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可是他為人類精神作出的榜樣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假如我們能夠好好利用傳統文化,只取局部,或許我們就能走在時代的前沿。

六 大清王朝

大清王朝在入關後成就最大兩位莫過於康熙帝與乾隆帝,他們兩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頗深,但是我們可曾想過,滿人入漢,他們的文化去哪兒了?或許這就是漢文化對外民族文化的一種極大侵略,乾隆皇帝之後滿族皇帝們已經完全漢化了,可以説他們比漢族皇帝還要漢族。可是這或許不是一件好事情,舉個例子,當他們崇拜中國文化時,西方儀器在他們眼裏已經毫無價值了,而且還頑固地奉勸西方人信奉儒學,在收不到效果的時候就認為他們頑固不化。這恰恰證明了當時統治者目光短淺,他們的自滿,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自滿,他們的短視,也是一種文化的短視。在英國艦隊打開中國大門時,很好地印證了這個道理。

當前的部分中國人也十分推崇共產主義理論思想,認為這是世界最先進的理論,世界的一切都將會在共產主義的指導下進行。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將和過去的王朝毫無分別,後面也將會覆滅在文化的自滿之中。

七 科舉制

科舉制可謂是我們歷史上的最偉大的創舉之。它的演變成了如今的中大學聯考,成為了入學的條件,中學中寫作的八股文形式能為你取得高分,毫無特色可言,大學聯考中老師也教你要寫什麼文,該怎麼寫,完全是陷入了毫無個人發揮的境地。上課所學的內容我想除了加減乘除,其他應該都毫無用處。與大唐王朝之後的人一樣,我們現在也陷入了科舉制的深埋之中,當我們拿起書本的那一刻起,一個沉重的命運就加載在了我們身上,那就是功名。這是一場賭博,雖然不像封建時期那樣殘酷,但是依然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科舉制不僅在中國如此,國外的考試製度也是受了它的影響而產生,這可謂是中國走出國門最大的一種榮譽吧!

為了科舉,我們學了多少年,到頭來有多少是自己用的到的呢?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真正的素質教育的出現往往會被所謂的學者以及家長所扼殺,在他們眼裏,學生在學習時就應該學老師講的,課本講的,不應該看與學習無關的書本,不應該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這樣的教育的出現,讓我們的素質教育如何能發展下去。讓我們放眼外國,他們完全是在啟蒙之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並不是去強迫他們學習這個,學習那個。試看現在的大學教育,一些金融,管理的專業越來越熱門,而那些學習語言,文化等的專業卻成了偏門,這是為什麼?依我個人觀點可能是因為現在人們學習的功利性越來越強,已經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是一種退化,這讓我們的文明陷入了一種絕境當中,如果沒有人去學習文化,我們的民族會走向何方?我們的文化還會存在多久?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八 神女——青樓女子

青樓,在現在被人們認為是一個骯髒的地方;娼妓,在現在也被認為是一個最低賤卑微的職業。我們是曾想過,過去的賣淫卻是極其崇高的,毫無功利色彩,她們是聖潔的,是受人尊敬的。但是當文明發展了,人們用一層層的外衣來包裹

自己,這些自私因子使得人們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性成為了人間最醜惡的一件事物,這或許是由於我們的社會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原因,男人成為了世界的主宰,為了自己的利益發明瞭“女戒”,“男女授受不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託詞,把女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這可謂是對人身的一種禁錮,但是現在社會開放了,可是作為性工作者的地位卻還是依然在社會的最底層,記得人大會議上,就有議員提出要將賣淫合法化,我覺得未嘗不是一種進步。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既然古時人們剛開化時期,性是一種最為神聖的事情,未開化的野蠻人腦中絕沒有現在人的勾心鬥角,一定是最為純潔的,他們都可以把性作為最為崇高是事情,未嘗開化了的我們,作為現代文明的引導者,我們卻不能接受了?

首先,妓女合法化本身就具有可行性,例如歐洲色情業完全合法化的國家是荷蘭和德國,又以荷蘭最具代表性。由於政府的因勢利導政策,使得荷蘭的色情業以及毒品相關的情況受到世人的關注。荷蘭對色情業進行正規、有序的管理,雙方均可從中獲利,另外,這種政策也使性犯罪的數量處於較低的水平。在德國,他們制定法律來保護妓女的工作權利,並使她們也享有社會安全福利。

其次,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特別是女性地位的提高,妓女這一職業的存在是對女性整體尊嚴的打擊。為了維護妓女本身的權益,同樣也是維護了更多婦女的利益,應當承認妓女也是女性的一種合理職業,併成為一種合法職業。女性有權支配她們的身體,使她們既不屬於男性,也不屬於女性,僅僅屬於她們自己。為什麼現在艾滋病、性病的傳播日益加劇,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性工作者不受社會保障,沒有正規的醫療和健康檢查。面對社會的擠壓,她們只有深藏於地下,採取流動工作,這樣就更加不利於管理了。

總之,妓女問題不是法律的制止所能解決的,從道德上批判妓女和嫖客都有不公之嫌。如果採取妓女合法化,才會有更好的控制,防止疾病傳播、貪污腐敗等等的不良現象,促進社會的進步發展。如若得到一個乾淨的社會,想必只有等到女性普遍知識水平以及地位的不斷提高才能實現。當下的男權社會之中,女性性服務業要怎樣才能消除呢?我也不得而知了。

九 隱士與我們

隱士們在我的印象裏是身居山野之中,不問世事,超脱於世俗之人。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古代有些士人為了獲得重視,為了出仕,而故意隱於山林間,等待着朝廷的召見,這可謂是隱士們的悲哀。但是這又是何原因呢?儒家認為,讀書人如果符合條件,就應該入仕,以此來推行孔子之道。之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儒學的入世觀讓我們中國的知識分子更加具有影響力,難怪我們現在大力在國外開辦孔子學院。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美輪美奐的大道理沒有任何實用的技術性訓練,高眼界,低技能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產生這個原因的特點就是中國文化對個人人格標準的設定太高,對人格範式的設計過於完美,這使人到了一個無法成就自我的一個地步,讓世人都成為了文化的附庸,沒有一點創新。相比於西方的知識分子的不受功名利祿影響的狀況,我們是不是應該慚愧一下。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隨心所欲,談論着各種時髦的話題,接收着來自媒體的各種信息。我們已經不再有偉大的解放志向,也沒了為國為民奔走的焦慮,更沒了為聖賢傳播絕學的空想。我們的這一代知識分子已經沒了古時候的求學熱情,

已經沒了一種政治參與熱情和政治敏感心理。獨善其身是我們對這個社會的最好理解。在權威政治的壓迫下,我們已經沒了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跟隨着黨的步伐在前進,偶爾有在自己想法的文學家,例如北京大學文學系的於潔,例如自由民主人士劉曉波。只要有悖於社會主義事業的人都被打倒了,這樣下去我們的思想會往哪個方向走,我們的文化又會處於何種的境地?

我們這一代充滿了浮躁,缺少有重量的挫折,我們直接而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已經把傳統的文化禮儀差不多都丟棄了,有的只是現代人是思想觀念,這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要是是進步,為什麼不讓我們知識分子談論國事,誇讚他國制度,古時變法各學各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為何我們現在卻要固守自己的文化,貶低他國的文化?要是是退步,為什麼還要提倡人與人要拉近距離,要讓我們內心存在一種感恩的心?

總之,我們只有真誠地對待自己的感受,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這樣才會獲得更好的回報。套用一句話就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在我寫讀後感時,我感受到的不是一種文化,而是一種霸權主義,一種對現實的深刻剖析,我們這一代缺乏的不是技術和知識,而是一種作為人的一種反叛的革命精神,生命對於我們是一種倉促的偶然,死才是絕不爽約的客人。

第五篇: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是卡恩斯最早提出來的,什麼是節約悖論?根據凱恩斯的公民收入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看上去這個理論十分讓人費解,怎麼節約反而會使社會蕭條,浪費使社會繁榮了?

對於這次央視提出的倡導的全民節約,眾所周知,節儉是一種美德。從理論上講,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微觀上分析,節儉是個人積累財富最常用的方式,某個家庭勤儉持家,減少浪費,增加儲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根據凱恩斯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節儉對於經濟增長並沒有什麼好處,節儉只會使收入減少,不會影響均衡儲蓄。原因是在存在非自願失業的蕭條經濟中,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大家都儘量多儲蓄,但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會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節儉減少了支出,迫使廠家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於是存在一個節約悖論:儲蓄為個人致富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個國家加大儲蓄,將使整個社會陷入蕭條和貧困。用更極端一點的話説:揮霍導致繁榮,節約導致蕭條。

到底對於我國我們是節約好還是不節約好呢?其實個人認為,央視這次提出的全民節約指的並不是直接指的是節約消費,而是指的是節約我們的資源,我國的國情要求我們節約資源,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生態先天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隨着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努力解決資源不足的矛盾,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們十分緊迫的任務。中國的現狀是:一方面,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仍主要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資源產出效率較低,節約潛力很大。目前,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8個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40%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5~25個百分點,礦產資源總回收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

有了這樣嚴峻的情況,央視提出全民節約並不與凱恩斯的節約悖論相矛盾,兩個人提出的對象不同,一個是指消費而一個是指資源,消費並不是浪費。凱恩斯的理論中指的根本不是節約而是儲蓄資本太大,沒有將儲蓄轉為投資,無法提高和擴大生產力。如果片面的將央視的全民節約理解為節約消費,我想一旦很多人實行的話將會是我國的儲蓄資金過大,從而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下降。

綜上所訴我認為凱恩斯的節約悖論與這次央視倡導的全民節約並不相互矛盾,節約不等於不消費,我們要節約資源不浪費資源,消費在自己的範圍內足夠了。

jeyoo小編推薦其他範文:

管理悖論

雙重性格

7.4雙重認證,雙重保障!

雙重角色”帶來“雙重效應

企業信息化的悖論

標籤: 讀後感 悖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7jd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