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資本論》讀後感(精選多篇)

《資本論》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資本論讀後感

《資本論》讀後感(精選多篇)

以後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裏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資本論讀後感。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從《資本論》裏,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通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g_

怎麼辦?不知道。 t^

由科技發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係發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着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必須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儘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約的社會。可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hh

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並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於敵人太強!

《資本論》為何要寫那麼長?

我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讀了《資本論》。如果不讀《資本論》,我就會一直覺的馬克思很偉大,很正確,也就可以很順心地在這樣的一個社會上生活,沒有了那麼多的煩惱。

要讀《資本論》的初衷,是覺得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靈魂,馬克思的理論一定很偉大,很正確,很嚴密,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提高自己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讀過之後,才覺得馬克思這個人很不公平,有許多理論都是很沒有道理的,我説他的理論是強盜的哲學,一點都不過分,讀後感《資本論讀後感》。有了這種思想,對有些事就看不慣,就想説,而説了又有許多本本主義者的反對,就給自己增加了許多煩心的事。

當然也有人認為《資本論》那麼長,很厚重,很嚴密。這些人或者根本沒有看過《資本論》,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騙性,或者就是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麼《資本論》為何要寫那麼長?我的感覺是:因為他的許多理論沒有道理,又想把他説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讓人相信這種沒有道理的理論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編造許多的理由,就需要編造許多騙人的鬼話,就必然要把文章寫長了。

為了證明我説的正確,就讓我們來看看馬克思關於“剩餘價值率”這個理論的論述。

要説明剩餘價值,就要先説明總價值,於是馬克思給出一個產品總價值的公式:

c'=c+v+m

在這個公式中,cˊ是在生產過程中完成的產品總價值,c是資本家預付的不變資本即生產資料的價值,v+m是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新生產的價值,其中v是工人生產的並用來補償勞動力耗費的價值,即工資;m是由工人生產而被資本家無償地佔有了的剩餘價值。大家應當注意到:這個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勞動,而不包含資本家的勞動,是因為馬克思不承認資本家也是勞動者,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沒有付出任何的勞動,是完全的不勞而獲。請問這是符合客觀實際的嗎?

在平時的辯論中,也有許多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認為資本家是勞動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勞動。我也寫了《論資本家也是勞動者》這樣的文章,但是這篇文章並沒有引起人們的爭議,就説明絕大多數人對資本家的勞動都是認可的。可是馬克思就不認可,所以在這個公式中也不考慮這個因素。這個事實,能夠説明馬克思這個人是很公正的嗎?能夠説明馬克思這個公式是很嚴密的嗎?顯然不是!!

再來看馬克思關於“剩餘價值率”的理論,他又給出這樣一個公式:

剩餘價值率= m÷ v=剩餘勞動÷必要勞動。

並且着重説明:“剩餘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的剝削程度的準確表現。”按照馬克思的這種説法,因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生產的新增價值,所以應當全部歸工人所有,而資本家的所得只能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點點的剩餘,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錢,那也是對工人的剝削。

那麼資本家預付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呢?馬克思説這個部分應當為0,這就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總價值中,馬克思已經把資本家的勞動完全否定了,在這裏,馬克思還要把資本家預付的生產資料在價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勞動才創造價值,而包括勞動工具在內的所有的生產資料都不會創造價值,“在價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為什麼還要到資本家那裏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資本家就應當白白地為工人準備好了一切生產條件,然後由工人在這種生產條件下進行生產,而生產的結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許資本家留下那怕1分錢的剩餘,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剝削。請問世界上還有這麼不講道理的理論嗎?這不是強盜的哲學,又會是什麼樣的哲學呢?

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勞動工具的認識已經逐步地清晰起來,認為使用生產工具的本質就是人對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風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學技術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與自然力共同創造價值,而且在現代生產活動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來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來越小。而且這裏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資本家。所以剩餘價值的來源是自然力的結果,而不是對人的剝削。這一事實,更進一步證明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剝削論是多麼的荒謬。

如若不信,請大家去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七章:剩餘價值率。

在那裏,大家可以看到,馬克思為了否定生產資料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是多麼的費盡心機,竟然為了這個錯誤的理論而寫了12200多字,而其中關於“最後一小時”的論述,更是無聊的扯淡,就難怪他的這部書會是這麼長。但是因為理論本身是站不住腳的,所以無論怎麼長,怎麼論述,都會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實他自己也是做賊心慮,所以自己就説:“乍一看來,假定不變資本等於0是很奇怪的。”“這種方法雖然很簡單,但他所依據的看法對讀者並不習慣”等等。

第二篇:《資本論》讀後感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裏發現了《資本論》的電子書,於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閲讀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麼壞處。兩週之後,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裏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讓人不寒而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了,原來錢可以是那麼複雜的東西!以後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裏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從《資本論》裏,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通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

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麼辦?不知道。

由科技發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係發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着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必須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儘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約的社會。可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

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並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於敵人太強!

第三篇:資本論讀後感

我今天下午看了《資本論》,感觸也是比較多的,他主要的特點是彙集了各家之所長,再加上他理解的東西,通過學習,給我的理解帶來了幫助。

一、 勞動價值論

(1)價值:

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決定的。作者從商品入手,闡述了價值,他認為商品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為交換商品的籌碼,等價交換其他所需要的東西。他還分析了價值的形式和貨幣,認為從他的交換形式是從個別的偶然現象到一般的價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貨幣,貨幣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會生產的不同階段。

(2)剩餘價值

隨着技術、勞動力和工具的發展人們製造商品已經滿足自己的生活,還有剩餘的商品可以換成貨幣,貨幣積蓄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形成了資本。資本是從勞動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來的,他説增加剩餘價值可以有兩種方法,就是延長工作時間和縮短必要的勞動時間,但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延長工作時間的方法已經不適合了,現在國家的勞動時間已經規範化,但是我們資本家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效率,來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還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產方式、管理組織形式、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等等來提高工人們的勞動效率。

(3)資本的積累

資本積累就是把一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它不是滿足資本家自己的嗜慾,他是為了投入資本來賺更多的錢,投入新的生產,剩餘價值可以分為生產資料和可變資本,不是像《國富論》把剩餘價值都可以轉化為可變的資本。

資本的積累造成階級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一方造成生產過剩,另一方則造成生存的壓力,他説:“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奪,是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瘋狂的貪慾的趨勢下完成的。”可見他對資本家深惡痛絕,但是我們為這本書是為資本家寫的,對資本家怎樣剝削工人有指導作用。

二、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學説

他主要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進行分析,將社會生產分為:生產資料的生產和和消費品的生產,他認為全部商品的價值總量是同價格總量相符的,然後價值(社會的)可以變為價格(個別的),這要經過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

三、 關於地租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大多數土地由少部分人佔有,所以土地資源面對工業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現在農民把一部分工資交給資產階級,自己卻當一個田户,這是小塊土地所有制佔統治地位的國家的穀物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所造成的,在資產階級社會制度下,小塊土地所有制,不斷的衰退,它排斥了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的社會形式、資本社會的積聚和大規模的畜牧和科學的不斷擴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導着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也為我們公民指導着我們自我價值實現的目的。

第四篇:資本論讀後感

資本論讀後感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資本論》是馬克思耗盡畢生心血的結晶。《資本論》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統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統的、邏輯嚴密的經濟學著作。它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揭示了它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客觀規律。它不僅是一部經濟學鉅著,而且是一部哲學鉅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鉅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是“工人階級的聖經”。 關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

關於《資本論》的內容,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捲開篇時指出;“在第一卷,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

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並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裏,它還要由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過程則是第二卷的研究對象。在第二卷中,特別是把流通過程作為再生產過程的媒介來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至於這個第三卷的內容,它不能是對這個統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説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在自己的現實運動中就是以這些具體形式互相對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來説,資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和在流通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只是表現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這是馬克思對《資本論》前三卷研究對象、內容和理論結構的概括和説明。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資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餘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範疇上升到具體範疇的科學敍述

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通過矛盾形態演化、範疇演進和規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資本論》問世後,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而且得到資產階級學者的承認。英國《經濟學家》週刊2014年12月21日發表的文章《共-產主義後的馬克思》,文章中承認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影響力。文章中一些論斷還是客觀的,給人啟發的。文章講到了1999年,bbc評尋千年偉人”,卡爾·馬克思名列榜首,而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則分列二、

三、四名,表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位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學術界的尊重。”文章明確指出:“馬克思在許多方

面都是正確的:比如資本主義的許多問題、全球化和國際市嘗經濟週期和經濟決定思想的方式等。馬克思很有先見之明。”“馬克思遭到了誤解。東歐和前蘇聯實行的共-產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扭曲。”“請你務必丟棄前蘇聯和東歐實施的共-產主義,但千萬不要丟棄馬克思。”“這位偉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都是正確的,他應該得到更多的承認。”文章説:“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力遠遠不止於人數日益減少的自封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的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領域都廣為流傳。”由此,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與偉大。

第五篇:資本論讀後感

資本論讀後感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

勞動價值論是指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內容,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二是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

(一)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與現時代存在巨大的差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於130多年前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着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脱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體力勞動。工業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生產中的體力勞動。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的分析,但由於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説:“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同整個生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工業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是主要的勞動形式。因此,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新勞動在創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工業化初期,隨着產業革命和生產力發展,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之初,面對的就是無

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鋭鬥爭,勞動價值論創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是結合在一起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因此,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來研究。

(二)當代勞動特徵的變化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湧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於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第一,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又被稱為服務業,在第三產業從事的勞動可稱為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問題,是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時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經濟現象。第三產業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迅速發展,則是馬克思未曾預料到的經濟現象。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程度已成為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統計,在西方發達國家和亞洲的一些新興國家,第三產業產值所佔的比重已達60%~70%。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已佔到gdp的1/3以上,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大大提高,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向理論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服務性勞動是否是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是否都創造價值?

第二,科學研究勞動。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在進人知識經濟、新經濟時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對生產的裝備應用程度和在經濟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學研究工作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生產經營中通過提高已有產品的生產效率或發明出新的產品,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使全社會的商品價值總量大大增加。如果堅持認為所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勞動都不創造價值,就會嚴重壓抑和打擊這些人員的積極性。

第三,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與當時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相適應,馬克思重在研究和論述物質生產勞動。馬克思也提過“精神生產力”這一概念,但沒有進一步研究和論述。現代經濟條件下,人們物質生活的消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消費結構從温飽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滿足和享受,精神產品的生產部門得到很大發展,也承擔着越來越重要的生產任務,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精神勞動是一種艱辛的、探索性的複雜勞動,它創造了精神產品,而這種精神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僻求。對於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説,應當把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作為重要的課題來研究和探討。

第四,經管管理勞動。隨着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範圍擴大,產品日益精細、豐富,就越來越需要科學的組織與管理,經營管理勞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着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現代高科技時代,對管理的要求更高.,現代經濟社會的管理者,必須具備專門化的知識儲備。同普通工人的簡單勞動相比,管理活動是管理人員從事的複雜勞動,管理勞動不是一般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高級的腦力勞動。因此管理勞動不僅創造價值,而且隨着社會進步,其創造的價值會遠遠高於普通勞動者的勞動。

三、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可行性

(一)勞動價值論中的經濟範疇會隨着現實的社會經濟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馬克思同歷史上的經濟學家,特別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方法論上的重要分水嶺在於:馬克思認為,經濟範疇是經濟現實關係的科學抽象,而隨着經濟的現實關係的變化,經濟範疇也應當相應發生變化。馬克思指出,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經濟生活、社會經濟結構、生產方式都不是“結晶體”,而是一個“變化的機體”。因而,人們認識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變化規律的範疇,也不是永恆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和否定的過程中。有些經濟範疇的內涵,會隨着經濟現實的變化不斷更新其內容和性質,有些經濟範疇只説明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現象,隨着歷史的發展,實質上它已不再適用,這時它只會作為人們認識經濟現象的歷史痕跡保留下來,而一些新的經(本站向你推薦)濟範疇會代替舊的經濟範疇。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是立足於商品經濟社會的,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係的一種理論反映。沒有商品經濟社會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勞動價值論。我們應該看到,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是長期的、有階段性的,這一發展過程必然決定着勞動價值論要隨着歷史發展不斷地向前推進。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隨着實踐發展而不斷髮展的科學體系,創新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係的一種確切反映,是科學體系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 馬克思為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和創新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有關生產勞動的論述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啟示,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他接着説,“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着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

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上面論述表明:馬克思關於生產勞動範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範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係,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藉以體現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係。”馬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在今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着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展和變化,必須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三) 我國學術界的五次爭論為勞動價位論的發展和創新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建國以來的五十多年,我國學術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大範圍討論有五次,包括涉及“兩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規律”和“生產勞動”等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的前三次討論,以及20世紀90年代初期關於“價值創造源泉”問題、世紀之交由“深化勞動和勞動價值論認識”再掀熱潮的後兩次討論。

我國經濟學界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五十年間的五次討論,留給人們的思考和關注是深刻雋永而又經久不息的。總的來説,儘管每次爭論的主題不完全相同,但爭論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從科學指導思想的基礎上,跟隨時代的變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取得的成就來看,勞動外延的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可。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科技人員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企業主的勞動是否也有創造價值的一面,這些問題從馬克思的有關社會勞動和管理勞動的二重性的論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證據。而且從邏輯的推演和歷史演進的角度,這些勞動成為價值的源泉並不真正構成問題。幾十年來關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爭論取得的重大進展。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指明瞭方向,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理論財富,為創新勞動價值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jp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