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成長路徑的讀後感

成長路徑的讀後感

第一篇:成長路徑讀後感

成長路徑的讀後感

有幸得到一本書《成長?路徑》,在閒暇之時隨便拿過 來翻閲一下,本來認為也許是一些名家記錄自己成名經歷 的書籍,這樣的書太多了,沒想到一讀竟然捨不得放手,成長路徑讀後感。 我從小就不喜愛讀書,那不是我的興趣愛好,但是現 在讀書不僅是因興趣,還因為我覺得讀書可以獲取知識充 實人的大腦,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可以陶冶性情。當我覺 得自己落後和空虛時就會去讀書,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收 獲。過去讀的書都是大家之作,而這本書似乎和我以前讀 的書不同。這本書中的作者卻是極為平凡普通的,有的甚 至是身邊的人。他們所寫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優 美的語言,沒有驚奇的情節,但句句都是那麼的樸實真切。 他們是那麼的平凡而又偉大,他們是那麼的普通而又優秀。 在書中我認識了一位“勇者”—秦曉華。在他的文章中 我讀到了“勤奮、勇敢、執着”。秦曉華老師僅用五、六年 的時間就獲得了別人需要十年才能獲得的成功。這確實是 “驚人的速度”,我實在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這並不是偶然, 這與他的勤奮、勇敢、執着是分不開的。他熱愛讀書,即 使再忙,每天都會抽一兩個小時去讀書,而且多年一直保 持做筆記的習慣。把自己讀到的理論付之與實踐,然後反 思實踐的過程得到東西再次實踐。他如此的勤奮進取使得 他在讀書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法寶。他 是個思想者,他沿着頭腦中清晰的生涯規劃圖前進着,逐 漸走向人生成功的殿堂。一個平凡的弱小的“蒲公英”,心 中卻裝着偉大的夢想。秦曉華老師有“處處敢為人先的勇 氣”,我想這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敢闖”、“勇 於拼殺”的精神才會在實踐中逐漸成長起來。試想,沒有奔 赴戰場的機會和勇氣,怎麼會有凱旋的勝利?從書中我還 讀出了秦曉華老師有顆執着的心,我們教師要完成育人的 使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永遠在路上。是的,只 有不懈的讀書學習,不懈的實踐反思,不懈的再實踐,才 能完成使命實現夢想。 有人覺得讀書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正是因為讀書,讓 許許多多的人獲得了快樂,取得了成功。在書中有位讀書 的“狂者”—曹玉輝。他酷愛讀書,什麼書都讀,他意識到 讀書的重要,甚至作為一名校長時,他與老師、學生們一 起讀書。是他把讀書這種優良的習慣送進了校園。在讀書 中老師獲得了教育的智慧,學生們汲取了成長的力量。是 啊,只有通過讀書,我們才能從不懂走向懂,從無知走向 智慧。 讀書使我豁然開朗,反思使我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麼, 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吧,快樂的讀書學習,充實自己, 豐富自己,提高自己。讀書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 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讓書籍來不斷地完善自我吧,那樣, 我們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記得著名的唐代詩人韓俞在《師説》中説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從中不難窺見教師這一職業角色的特點即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惑。韓先生在幾千年前就這麼精闢地給教師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讓人佩服。就今天的教育而言,“傳道,授業,解惑”遠遠不能詮釋教師的內涵。教師除了扮演好傳授者的角色外,還要學會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合乎時代潮流的教師。徐州市教科所組織編寫的《成長曆程》向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教師成長的案例。他們都是平凡的教師,卻有着不平凡的教育之夢。思考、研究,學習、交流,執着、進取是他們共同的特徵。我不禁想起今天我們到底該做個怎樣的教師呢。細細想罷,我覺得做個智慧型合乎時代潮流的教師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讀後感《成長路徑讀後感》。

一、以思考、研究引領行動

培根説過:知識就是力量。有益的知識尤其是高科技知識是提升國家競爭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知識的取得一般是兩種途徑:一是直接經驗,即通過自己切身的實踐體會獲得;二是間接經驗,即通過學習他人的知識獲得。知識的高明之處並不是獲得多少,而是當它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顯現出來的魅力。不管是知識的取得還是知識的運用都取決於認識主體的人。而教育傳承着教書育人的職責,應該義不不容辭地培養符合社會、國際形勢的人才,那就是在知識經濟下,人才的標準更注重創新思維素質的培養。因此,學會思考學會批判性地學習應該是教育的價值所在。要使學生具有思考的能力,教師就應該學會培養自身思考的能力與素質。30位優秀教師不論是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還是遨遊在網絡海洋中都注重用自己的獨立思維去思考。他們能夠在不斷地學習、交流、行動中學會批判地建設自己。他們能夠進行經常性、系統性地反思與研究,使自身突破已有經驗、常規思維的限制,尋找符合教育實踐的真理與知識。他們懂得重新審視教師的專業素質,重新認識教育教學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與能力。因此,對於一個有生命力的教師的而言,應該學會思考,思考就是力量,思考就是機智,思考就是創新,思考就是發展,思考就是教師成長的法寶。

二、以學習、交流豐富智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漁”,“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就需要源源不斷的活水”。信息化、數字化為表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僅憑已有的知識、自身的修養就可以勝任。新時代的教師,永遠學習是個不變的主旋律。從學習的對象來看,可以向學生學習,從師生的交流對話中學到更多來自學生的智慧;可以向同行學習,從同行真誠平等的交流中學到更多有益的知識與經驗;可以向書本學習,從書的海洋中撿拾美麗的朵朵浪花;可以向報刊雜誌學習,從琳琅滿目的知識庫中汲取有益的營養;可以向網絡學習,從虛擬而神奇的網絡世界中搜集資源,平等交流,在蒐集中積累教育教學素材,在交流中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可供學習的對象很多,尤其是網絡學習,更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30位優秀教師大多都因網絡而得益。他們在網絡虛擬的論壇交流中受益匪淺,網絡成為他們學習、交流、提升自己的平台。徜徉在網絡的海洋中,他們懂得汲取、容納,他們懂得付出、展現,在真誠的學習與交流中收穫着幸福與感動。在這裏,可以與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乃至專家、導師實現零距離接觸,他們的點撥能讓我們醍醐灌頂,照亮心燈。網絡的神奇性在優秀教師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因結識而網絡而幸運,因“沉迷”網絡而幸福。因此,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學習都顯得客觀重要。時不我待,我們應該做個學習型的老師,讓自己在學習交流中收穫更多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三、以執着、進取挑戰自我

執着、進取永遠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優秀品質。對於教師而言,更需要執着的精神、進取的心態來要求自己、挑戰自己。30位優秀教師成長的案例向我們昭示了新時代的教師更需要執着、進取。用張老師的話來説:“甘於寂寞的人才不寂寞,不甘於寂寞的人才寂寞。”我想,甘於寂寞的人有的是默默無聞地工作,不斷地學習、思考、寫作,耕耘着自己的一方心靈樂土,雖不會收穫豐實碩果,也自得其樂,無怨無悔。不甘於寂寞的人才會尋找一些無聊的刺激來慰藉心靈的平衡,荒廢了時光,活得平庸、碌碌無為。對於教師而言,要有進取的心,要不甘落後與平庸。生活要知足,工作要不知足,正是因為不知足,我們才會不斷地學習,思考,努力完善自我。當前教育形勢下,面對複雜的學生羣體,靈活多變的新教材,考試評價制度的約束,學校管理規章制度的要求,社會價值觀的衝突,做一個享受教育快樂的成功者,任重道遠。教師更應該要從個體的成長層面,以執着進取的心態來面對教育中的“疑難雜症”,進取的心去會讓你永葆教育的熱情,執着的心會讓你努力豐富自己的個性素質,體驗教育詩意般的快樂。

曾記起這樣一句話:思想能走多遠,行動就會走多遠。也許它有點主觀唯心的思想,但它也藴含了深刻的哲理。那就是正確的思想能夠起到引領行動、促進行動的有效性。對於教師成長來説,潛心思考與研究,堅持學習與交流,不斷地執着、進取會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個有生命力的教師,一個大智大勇的教師。

第二篇:《成長路徑》讀後感

有幸得到一本書《成長·路徑》,在閒暇之時隨便拿過來翻閲一下,本來認為也許是一些名家記錄自己成名經歷的書籍,這樣的書太多了,沒想到一讀竟然捨不得放手。

我從小就比較喜愛讀書,那是我的興趣愛好,但是現在讀書不僅是因興趣,還因為我覺得讀書可以獲取知識充實人的大腦,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可以陶冶性情。當我覺得自己落後和空虛時就會去讀書,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過去讀的書都是大家之作,而這本書似乎和我以前讀的書不同。這本書中的作者卻是極為平凡普通的,有的甚至是身邊的人。他們所寫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驚奇的情節,但句句都是那麼的樸實真切。他們是那麼的平凡而又偉大,他們是那麼的普通而又優秀。

在書中我認識了一位“勇者”—秦曉華。在他的文章中我讀到了“勤奮、勇敢、執着”。秦曉華老師僅用五、六年的時間就獲得了別人需要十年才能獲得的成功。這確實是“驚人的速度”,我實在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這並不是偶然,這與他的勤奮、勇敢、執着是分不開的。他熱愛讀書,即使再忙,每天都會抽一兩個小時去讀書,而且多年一直保持做筆記的習慣。把自己讀到的理論付之與實踐,然後反思實踐的過程得到東西再次實踐。他如此的勤奮進取使得他在讀書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法寶。他是個思想者,他沿着頭腦中清晰的生涯規劃圖前進着,逐漸走向人生成功的殿堂。一個平凡的弱小的“蒲公英”,心中卻裝着偉大的夢想。秦曉華老師有“處處敢為人先的勇氣”,我想這是他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有“敢闖”、“勇於拼殺”的精神才會在實踐中逐漸成長起來。試想,沒有奔赴戰場的機會和勇氣,怎麼會有凱旋的勝利?從書中我還讀出了秦曉華老師有顆執着的心,我們教師要完成育人的使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永遠在路上。是的,只有不懈的讀書學習,不懈的實踐反思,不懈的再實踐,才能完成使命實現夢想。

有人覺得讀書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正是因為讀書,讓許許多多的人獲得了快樂,取得了成功。在書中有位讀書的“狂者”—曹玉輝。他酷愛讀書,什麼書都讀,他意識到讀書的重要,甚至作為一名校長時,他與老師、學生們一起讀書。是他把讀書這種優良的習慣送進了校園。在讀書中老師獲得了教育的智慧,學生們汲取了成長的力量。是啊,只有通過讀書,我們才能從不懂走向懂,從無知走向智慧。

放下手中的書,我反思着:在學校裏我從事着數學教學,是位年輕的教師,又怎能不讀書學習呢?有人説教數學的老師不需要讀太多的書。其實不然呀!同學們學起數學其實更覺得枯燥乏味,只有老師引導得有方,學生就不覺得無味。那麼就需要老師的博學多才了。我曾經聽過優秀教師潘小明、華應龍的數學課,不僅設計引導得當,而且語言豐富優美,聽他們講數學課,一點不覺得數學枯燥乏味,相反,是一種享受。有人把教師比作是營養師,每天都要為孩子們做飯。要讓孩子們吃上可口的飯菜,還得有營養,色香味俱全,那營養師就得懂得營養的搭配,還要了解孩子的喜好。那我們教師呢?是否更應該讀書學習呀?

讀書使我豁然開朗,反思使我知道下一步該幹什麼,年輕的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吧,快樂的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豐富自己,提高自己。讀書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讓書籍來不斷地完善自我吧,那樣,我們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第三篇:成長路徑讀後感

教師應有的幾個習慣

——《成長〃路徑》讀後感

好書就是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最近讀《成長〃路徑》這本書,讓我看到理想教育所閃現的奇異光彩,在心靈上近距離接觸了徐州幾位名師,感悟他們的教育思想,領略他們的教學風采。這本為我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讓我感受到教師的成功將取決於自己良好的職業“習慣”。

我們思考和行為的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形成固定的習慣,我們教師要讓自己養成什麼樣的工作習慣呢?通過看這幾位名師的成長路徑,我認為教師應培養自己以下幾個習慣。

一:用心工作,熱愛教育事業。

用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個凡是不用心的人,一生難以作出什麼成績,必將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用心工作”這四個字,平淡得就像一杯白開水,但越簡單,越平淡,越藴含無限的力量。《成長〃路徑》書中介紹大馬路國小劉傑老師,如此年輕就成為特級教師,其實就是天道酬勤的最好解釋,看看劉傑老師的成長曆程,我們能感受到她在平凡的工作中執着的付出,只有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著名作家陳學昭説:“工作着是美麗的。”用心工作,可以給自身的職業生涯帶來光明,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只有用心工作的人,才能品味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才會有成就感。

《成長〃路徑》書中所有的教師都值得我學習,他們的成功,就是從對工作認真,對小事的熱忱開始的,他們在常人忽視的工作熱情中,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陽光大道。我記得富蘭克林説過:如果你熱愛工作,你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你周圍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裏感受到工作熱情,這不,從文字中,我們就已經感受到他們一顆怦然的熱愛教育事業的心,紀伯倫説過:“一切知識都是徒勞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成長〃路徑》書中幾位教師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大愛,而我們呢?生命會停止,思想會

變舊,技術會不斷更新,唯有心中的熱情和愛,經久不衰,我想這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會作為指路燈,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用心工作吧,這樣我們會盡可能地實現人生價值。

教師是一個永遠年輕的職業,因為我們的學生永遠年輕,因為我們永遠可以和童年相伴,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我們怎能沒有激情?生活中,有夢想就年輕,有熱情就有力量,所以我不可以給自己一個停滯不前的藉口,讓目標點燃內心熱情,永遠往前走,心懷一個偉大的夢想——向前!

二:養成讀書的習慣。

看《成長〃路徑》一書,更讓我確定我們在崗位上立志成長,唯一的方法就是讀書,我們讓自己進步的唯一路徑還是讀書。讀書,能讓人長見識、明是非、堅心志,一個不讀書的人,哪怕只有20歲,他已經老了。讀書讓我們永葆青春,讓我們永葆熱情,讓我們富有思想,讓我們富有智慧,書中這些原本再普通不過的老師,皆樂在書中,樂在寫中,併成於書中,成於寫中,最終都成為不一般的人,讓我們也向他們一樣用激情點燃教育的信念,用讀書昇華教育人生。

讀書而有後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想做優秀老師,必先做優秀讀者,去向名師,特級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和技巧,不如學習他們的教學智慧,這種智慧,來源於對教學內容的諳熟和理解,來源於長期的閲讀和思考形成的經驗,來源於讀書富裕的靈氣和智慧。

我們的孩子們將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們的學校快四倍的速度變化着,如果教師不能把準時代的脈搏,不斷地讀書,拓展視野,增長學識,不僅不能教好學生,反而會因為自己的落伍而妨礙學生的發展。可見,讀書是教師的立身之本。

三:養成規劃自己的習慣。

一個良好、合理的工作計劃,可以使工作時間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成長〃路徑》書中所有的教師都給自己規劃了合理的工作前景,正是有了這種規劃,所以才有了成功的教育事業。

針對我自己研究的課題《構建國小高年級美術課師生聯動互進和諧課堂的實踐研究》,我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年工作計劃:

1 學習相關教育理論著作:

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份,閲讀《愛心與教育》並隨時做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一篇。

2014年9月至12月份,閲讀《斯賓塞快樂教育全書》並隨時做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兩篇。

2014年2月至5月份,閲讀《如何形成教學藝術》並隨時做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兩篇。

2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份,課堂教學案例或個案分析一篇。

2014年10月至12月份,課堂教學案例或個案分析兩篇。

2014年2月至5月份,課堂教學案例或個案分析兩篇。

隨時隨地學習相關教育理論著作,寫讀書筆記並付諸與課堂實踐。按照教師個人課題立項通知書的要求,登錄課題管理博客。

四:養成“此時此刻就動手”的職業習慣。

《成長〃路徑》書中,展現出的教師精神人人都有這種“此時此刻就動手”的職業習慣,有處處為先的勇氣,有堅持到底的毅力。

“千學不如一練,”不僅要敢於顯現自己,而且要在摔打中鍛鍊成長,過去我有安於現狀的思想,有一種惰性,膽怯在公眾露臉的心理,我認識到這是一名教師不應有的,所以我要改變自己,現在就要着手理論和實踐的研究。

五:有微笑的習慣。

《成長〃路徑》書中的老師們都是有愛心的,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才能教出有愛心的學生,一個會感恩的老師才能教出會感恩的學生,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讓我們感恩天地〃父母的愛,感恩師長〃朋友的幫助,並把自己的愛傳播給學生,讓世界充滿温情。讓我們用自己美麗的人格魅力,給予學生成長一種獨特的力量!所以讓我們學會微笑,讓學生們時刻感受到温暖,並將這份美好的感情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老師們,讀《成長〃路徑》這本書,您會看到一羣真實的老師,一份真實的生活,他們有成功有失敗,有痛苦有歡樂,有迷茫有清醒。這本書裏展示給我們的是一羣教育界的探索者,不斷超越自我的普通老師。

讀《成長〃路徑》這本書,您會感到我們作為一名教師,都應該這麼做,也都可以這麼做。

讀《成長〃路徑》這本書,您會了解教師生命的意義和光彩!

我在博多〃舍費爾的書上讀到一句話:“生命太短,不應微不足道。”讓我們放手去做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努力不懈,一方面從中學習,一方面自我實現。讓教師這個職業,成就我們輝煌的人生吧!

第四篇:對教師專業成長路徑的思考

對教師專業成長路徑的思考

寧國中學 陳光輝

成立名師工作室就是要培養師德高尚,教育理念先進,專業素養厚實,教學視野開闊,教研能力出眾的優秀教師。作為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就應該做一個有激情有信仰的教師,做有教育思想的教師,做有教育智慧的老師,做有個性魅力的教師,做一個有較高人生境界的老師。要提升做教育工作的境界,做學問的境界,做人的境界。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職業規劃之後,接下來就要解決專業成長的路徑。名師工作室培養高端教師的路徑有哪些呢?

1、開展“名師好課堂”活動。開展這項活動直接目的是探索高端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路徑;終極目的是由名師資源帶動全體教師的培養,通過所有教師的成長反哺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最終服務學生。作為高端教師,他的課堂一定是“省時高效輕負擔”的,他的課堂一定受到學生歡迎,得到同行認可的;他的課堂一定是有創意的,教學形式活潑多樣的;他的課堂應該是一堂發現之旅,師生共同參入學習,碰撞智慧,享受學習的快樂;當然這樣的課堂也追求適當的安靜,給學生思考、沉澱的時間。

“名師好課堂”操作模式可分三種:一是展示模式,通過名師“好課”的教學示範展示引發教師深度參與和互動。二是評課模式,工作室的成員都帶上自己的“好課”參與“好課堂”評議活動。三是評秀模式,就是各成員學校將“好課”作為重要指標來推出評選名師。顯然,作為名師工作室這一載體,更側重於前兩種模式。

2、開展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研究既是工作室開展活動的重要形式也是成為高端教師,提升教研能力的路徑;還是在教育教

學理論的指導下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重要抓手。工作室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成為各自申報課題的主持人。通過主持課題,熟悉教育科研的過程方法,取得有效高層次的科研成果,組建自己的團隊,帶動更多的教師走上教學教研並重的專業成長之路。

3、開展專業閲讀和專業寫作(略)

4、通過專業發展共同體活動相互促進。本工作室策劃、成立以來,通過閲讀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專著、撰寫讀書心得;制訂學員規劃,明確專業成長的目標方向;相互交流開展課題研究的進展,分享教科研的經驗方法;參入“名師好課堂”活動,共同探討什麼樣的課才是“好課”;按片到各校輪流舉辦活動,加強了跨學科的學習與交流;關注學科間聯繫,提高教學設計教育科研與實施能力。通過建立工作室的qq羣,上傳文件、下載資料、資源共享。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的主頁、宣傳幅射、影響更多的教師。

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是實實在在,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相信這樣的活動堅持下去,工作室的成員在專業發展上一定能取得顯著進步。

第五篇:項目經理的成長路徑

項目經理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方向,但同時也充滿各種挑戰,怎樣才能快速成長呢?

1.學習和能力增長模型

有意識地去發展自己才能快速成長。成人學習的特點是隻有在知道並掌握如何學習、何時何地學習以及學習什麼樣的新知識和技能以後,才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下圖是一個能力發展模型。

能力發展首先要突破“不知道沒有能力”。認識項目管理是一個職業方向,通過了解項目管理實踐和知識,“知道沒有能力”,從而可以開始有計劃地建設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項目管理,達到“知道有能力”,並在不斷應用中,運用自如,到達“不知道具有能力”的大師境界。

項目管理隨着it應用的發展,不斷出現新的技術、工具、管理理念和最佳實踐。因此項目管理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研討調查,分析自己的能力,與新的項目管理標杆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一步建設能力提升自己,進入反覆循環的過程。

2.承擔責任是能力的關鍵

承擔責任是一種態度,是構成項目經理能力的關鍵。作為職業經理人,態度取決一切。沒有負責任的態度,再多的知識和技能,也是沒有意義的。通過下圖的成功能力模型,説明項目經理能力的構成,指導項目經理如何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

項目經理的關鍵是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的態度,就是一種能力。而且承擔責任的態度,是人生職業發展的核心要點。2014年在紐約fordham 商學院的mba畢業典禮上,一位資深的有着近40年商業經驗的華爾街金融家,談他自己的人生職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時,強調了兩點,我非常贊同,一是“take charge”, 這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 特別是在別人都不願意,不敢負責任的時候,勇於站出來負責,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得到鍛鍊,也學會承擔責任;二是“do the right thing”, 這是悟性和經驗的結合,是一個可以從總體和全局上把握事態的能力,在複雜的環境面前,理清關鍵點,把握事務相關關係和順序。以上兩點是敢於負責和能夠負責,相互配合,相互支撐。

與態度相結合的是知識和技能。其中知識的獲得是比較容易的,一般通過課程和自學得到,因特網的發展為學習知識也提供了方便。技能則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知識不等於有技能。例如你可以通讀所有的法律知識,卻不能保證你能上法庭幫助客户打贏官司,再如老外可以從網上得到中國菜譜和詳細的烹飪説明,卻未必能做出地道的中國菜。技能中含有很多體會和訣竅(know now),需要實踐和師傅的指點,才能領會和掌握。項目管理的知識和技能也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如何獲得項目管理的技能是難點。

3.項目經理的培養

項目經理的培養有兩個方面。首先選擇項目經理職業的個人,要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負責,有明確的自覺成長意識,根據成功能力模型的三個要素,擬定自己的發展計劃。比如在實際的項目工作中解決問題、承擔責任,學習項目管理的知識,並在具體的項目工作中,應用項目管理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企業需要明確項目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定位,培養項目經理是企業建立項目管理體系和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ibm公司和hp公司有很清晰的項目經理培養方案。項目管理是公司運營管理的核心組

成部分,項目經理是運營管理中的關鍵角色。從人力資源管理上,確立項目經理是公司的職業通道之一,並制定了項目經理職業發展規劃。該規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明確的項目經理職位序列: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資深項目經理等,定義了每個職位的職責和能力,根據項目經理的關鍵能力體系指標,對項目經理進行能力評估,確定每個項目經理在序列上的位置。二是制定提升路徑,讓項目經理明確,經過什麼樣的培訓和鍛鍊,可以從項目經理晉級到高級項目經理,從高級項目經理晉級到資深項目經理。

系列的項目經理培訓課程有三個方面。一是項目經理的入門課程,針對剛開始項目管理工作的員工:項目管理基礎、項目管理應用等。二是項目管理專項課程,例如項目中的談判、管理電子商務項目、管理全球項目。三是項目經理職業軟技能的課程,例如領導力課程、高效團隊、解決問題和決策、諮詢技術等。培訓課程讓項目經理可以迅速獲得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課堂的討論和經驗分享也可以讓學員有一些技能的體會。

項目經理成長的關鍵是實戰技能的提高。工作中的鍛鍊(on-job-training)和師徒制培養是培養有效的方法。項目經理是幹出來的,也就是説在成功能力模型中的技能的獲得來自於實踐。項目管理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科學知識可以來自書本和課堂,藝術部分必須經過實踐。師徒制培養可以幫助項目經理快速提升項目管理的實踐經驗,能夠幫助他們從有項目管理經驗的師傅那裏更多地學習和體會項目管理的應用。另外建議在公司成立一個項目管理俱樂部,定期組織項目經理進行討論,共同分享項目管理方面的體會。

標籤: 讀後感 路徑 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dr31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