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弟子規讀後感500字多篇

弟子規讀後感500字多篇

弟子規讀後感500字多篇

《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是聖人對學生的訓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其次是要對自己謹慎約束,對人誠實可信。共同閲讀弟子規讀後感500字6篇,請您閲讀!

弟子規讀後感1

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單在孝方面就覺得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弟子規》的實質是孝在先,友愛兄弟姐妹,對己謹信,對人仁愛,有能力在學習知識。至於其中的實際做法,我們能做的,去做,不適應現在社會的方式,我們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規》的精髓不是多麼的讓我們一般人望塵莫及,而是時時刻刻在我們周圍,時時刻刻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不按照這個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難行。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文化,是我們傳統道德觀。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弟子規讀後感2

幸福是什麼?朋友的一個微笑,是幸福;兒女對父母的一聲問候,是幸福;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幸福……只要我們懂得珍惜,父慈子孝,夫義婦德,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眼前所擁有一切,都是我們幸福的理由。

在現今的社會,由於有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他們被家長寵愛,導致事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之心非常嚴重,從而導致了許多問題,大手大腳花錢,和父母頂嘴,因為一點小事和同學打架,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沒有責任心,等等等等,以致學校的教育也有了重重困難。,

我們家長的教育,既要教給孩子知識,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孩子學會禮儀,有禮貌的待人接物,可以促進孩子更好的發展。讓孩子學會感恩,對於身邊人的幫助,要有感恩回報之心,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温情;讓孩子明白“事雖小,勿擅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注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言而有信,説到就要做到,養成責任心,對自己的行為要有承擔,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以後,都能有所承擔。

通過《弟子規》,我看到了一種温馨和諧的教育方式,如果人人都能像弟子規裏那樣去做,將會有幸福的孩子,幸福的家長。而我們也將擁有一個安寧和諧的社會。

幸福還有多遠?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我感覺只要我們認真的學習《弟子規》,那麼我們就能把握住我們身邊的幸福,直到永遠。我真誠的感謝這本書,他不但帶我和孩子不斷的進步,而且也使我們能緊緊的抓住身邊的幸福。

弟子規讀後感3

在看《弟子規》的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結構就能明白它的含義,上老下子,強調着血緣延續的重要性。今天我們雖然是小輩,但是,今天的小輩也是將來的長輩,如果在我們做小輩的時候不孝順長輩,那將來我們做長輩了又怎麼能指望我們的小輩會來孝順我們呢?現在的我們,父母叫我們,我們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還會不耐煩。在爸爸媽媽教育、教訓我們的時候有幾個心裏是沒有牴觸情緒的?總覺得父母管我們管的太多了,總是和父母頂嘴。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找理由開脱,而我們需要父母為我們做什麼的時候,父母總是義不容辭。所以説“恩重如山”這四個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擔當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説過“卧冰求鯉”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王祥早年喪母,但他的繼母並不喜歡他,還常常在王祥的父親面前挑撥離間,説這個兒子不好,不孝順。所以,年幼的王祥不僅得不到母親的關愛,就連父愛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這樣,王祥也還是一如既往的對父母好,孝順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時候衣不解帶地伺候。繼母經常想要吃鯉魚,王祥都盡力滿足繼母的要求。一次,在一個大冬天,繼母生病了,想吃鯉魚,但是河水已經結了厚厚的一層冰,而繼母依然想吃鯉魚,王祥沒有辦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禱。突然冰裂開了,兩條鯉魚從河裏跳了出來。即使是對自己並不慈愛的繼母,王祥也一樣如此努力地滿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的傳統當中,孝是無條件的。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孝是相互的,父母對我們好,我們才要孝敬他們,那隱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為某些原因對你稍微差了一點,我們就不孝敬他們了。這在傳統當中是絕對不允許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為父母做過了什麼?對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我們怎能不孝敬他們呢?

弟子規讀後感4

《弟子規》,它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每一個人能瞭解你應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秀的賢子孝孫。

所以在古時候,他們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從小就瞭解應該如何把小孩教好。為什麼他們這麼重視?因為小孩一生出來,他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他很純潔。在這個時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惡,他就變成惡。你教他讀書,他就會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愛,他會友愛。你講故事給他聽,他能牢牢的記住。所以如果錯過小孩這一段學習的這個時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們也看到很多家長他們憂心忡忡,覺得自己的子女很難教,不曉得如何教起;也很擔心社會裏頭有那麼多的誘惑,即使在家裏好好教,都恐怕抵擋不住外頭的誘惑。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每一個做家長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麼省悟之心?有那種憂患意識,如何把自己的子女從家裏、從根本做起。每一個做家長的,他們能如此做,更進一步,做家長的也學習《弟子規》,你就可以以身作則做很好的表範,讓子女來效法,這樣可以説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會做人,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

弟子規讀後感5

説來慚愧,因為孩子的原因,我才接觸到《弟子規》,在與女兒一起閲讀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有一點點感悟和體會,在此與大家分享。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後來清朝賈存仁進行了修改,並改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的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全文包括總敍、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共有360句、1080個字。具體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學習上應有的禮儀與規範。

百善孝為先。《弟子規》告訴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做人應有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有了感恩的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將會變得更加親近、和諧,生命也將得到滋潤。而孝敬父母則是心存感恩的起碼錶現。

《弟子規》還告訴我們做人要誠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被視為人的第二張“身份證”,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事之本。《弟子規》還教導我們要有博愛的胸懷,“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對待大眾要有仁慈、關愛之心。“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指做人要注重道德修養的提高,而非外表容貌;確實才學豐厚,威望自然就高,而不是靠自吹自擂。

《弟子規》不僅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教我們如何做學問,如何學習。“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告訴我們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身體力行,知行並重。“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則告訴我們讀書學習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同時,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又告訴我們在制定讀書學習計劃的時候可以設一個適當寬鬆的期限,但在實際執行時卻要加緊用功,不可懈怠,日積月累地功夫到了,困頓疑惑的地方便迎刃而解。學習過程中如有疑問,要隨時記錄,以便在有機會時向良師益友請教,求取正確答案。

《弟子規》還在與人交往、個人穿戴儀容乃至飲食、衞生等方面有明確的規範要求。“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弟子規》集孔子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我國璀璨文化的結晶,雖時過數百年,依然不失為當今人之行為典範。需要注意的是,“弟子規”中的“弟子”應做廣義理解,他可以是子女、學生,也可以指公司的員工、社會之公民,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學習了《弟子規》,我被它所藴藏的深厚內涵所打動,其中的禮儀規範正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擁有一顆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才是一個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人。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負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育有德之人的重任,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而傳承《弟子規》的關鍵在於身體力行,因此,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與身邊的朋友、同事相處做起,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愛崗敬業、謙虛友愛、關愛每一名學生,共建和諧校園,共育國之棟樑!

弟子規讀後感6

《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

《弟子規》是一部真正能教育我們做人處事、治學平身的生活細則。讓我們從細微之處着手,從小處做起。

看今朝,當今社會乃知識社會,凡可以啟發人的道理,決會憑空消失,卻被人視為財富。知識勝於財富,裝滿滿腹的知識勝於裝滿滿屋的鈔票!當然了,這只是個人的看法而已,也有反駁這話者,蘿蔔青菜個有所愛,是好是壞自己去挑。

“泛愛眾”,它讓我明白泛愛就是博愛,就是與人在一起相處,要講平等博愛。我想到了一個故事:雷馬斯所在的村子發了洪水,無情地洪水很快吞噬了這個村子。雷馬斯爬上了樹,可是水位越漲越高,不一會兒就淹到了他的脖子那兒了,就在他絕望之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撐船而來,救了雷馬斯。雷馬斯到了安全之地後,深情地對那個救他於危難之中的人説:“我該怎樣報答你?”那個人説:“我不需要回報,只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盡力去幫助他們。”每當雷馬斯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他總是盡力地幫助他們……

陽光沐浴着大地,所以大地要感謝太陽;大地養育着生機,所以萬物要感謝大地;雨水滋潤着土壤,所以土壤要感謝雨水。鳥兒因為有了天空而更加快樂;花朵因為有了綠葉而更加嬌豔;人生因為有了困難而更加精彩。而我們呢?

爹精娘血,懷胎十月;赤赤條條,送到世界。高級動物,精神不滅。路該咋走?人該咋做?八榮八恥,當今準則。知道美醜,懂得善惡;分辨真假,不再冷漠。人心人道,人禽有別。人格人德,山峯一座。萬千家庭,泱泱大國;兩條大河,我的祖國。炎黃子孫,中華熱血;祖祖輩輩,美名遠播。高天厚土,生我育我;黃土本質,我的膚色;方正文字,傳承學説;禮儀之邦,千秋家國。蘇武牧羊,不改氣節;岳飛刺字,精忠報國。無論何處,莫失國格。身在他鄉,魂牽祖國。烏鴉反哺,杜鵑啼血,羔羊跪奶,遊子愛國。數籍忘典,世人唾説;大恩不報,天誅地滅!父老鄉親,老師同學,黨政軍民,工農商學。鄉音鄉土,鄉情難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衣食父母,興旺百業。樹高千丈,終有落葉。遠離土地,大風摧折!回報大地,熱愛生活。天下為公,一唱百合。服務人民,嘔心瀝血。公僕本色,與民同樂。民為國本,食為民天;愛民愛國,代代相傳。赤子之情,利民為先。仁寶致富,不忘家園;樂義富裕,嚮往明天;隆平育種,王選字盤;蔭及子孫,豐功萬年。西方世界,科學領先。塑我民魂,敢於超前。愚昧受騙,科學明眼。揚長避短,創新家園。追求科學,功倍事半。迷信害人,精神鴉片。移風易俗,入土為安。文明新風,子孫歡顏。勞動光榮,啃老無顏。非法所得,寢食不安。誠信為本,偽劣自完。君子愛財,不賄不騙。天道酬勤,君子當健。強身健體,親近自然;風雨無礙,紅光滿面;貪圖安逸,病態綿綿。日出日落,唯事勤勉。四季春風,創業人間。坐吃山空,地覆天翻。市場經濟,有備無患。修橋鋪路,首功一件;樂善好施,古今依然。你來我往,經常見面;互相幫助,輕舟一點。鄰里有事,大家濟難。團隊精神,一往無前。 一盤散沙,力孤勢單。無情無義,禍害明天;殃及子孫,無患也難。綠水青山,金山銀山;莫為子孫,留下遺憾。目光遠大,子孫稱羨;目光短小,遺臭萬年。公平效益,忠孝難全。唯有品格,照徹人間。文化多樣,幾多理念;自然和諧,社會和諧,人人和諧;億萬人民,共同生活;法律道德,不可或缺。一個星球,一個祖國;和平發展,人人安樂。艱苦創業,美滿生活。自強不息,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貧賤不移。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佛説三生,主説來世;唯物一生,天涯過客。歸去來兮,光明磊落!

古代流行弟子規,今天仍然流行,它不怕人認為那是老傳統的,現在什麼世紀了還讀。總之弟子規是好的經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nge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