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共2篇)

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共2篇)

第1篇: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

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共2篇)

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一本新作者的書就像去吃一家新開業的飯店。一般顧客會在第一餐後決定會不會再來,而且年紀越大的顧客越喜歡吃熟店,畢竟熟店的口感和價位均深得人心。

新店則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坐下來看了菜單明明過高卻不好意思站起來走人,菜吃起來太甜也不能退換那是江南特色。

讀書也是一樣,為了避免耗時,讀者一般選些名家大師的書來讀,這樣遇到好書的機率會更大些。

可生活自有它的精彩,傍晚遛彎時碰巧樓下新開了家餃子館,一試皮薄餡大、華潤清口、脣齒留香,這一晚上就有的美了。

看了一本不知名作者的書,字字璣珠、醍醐灌頂、篇篇都寫到心坎兒上了,讀了為之一振,整個人都精神了,這好些天就有的美了。

這本《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就給我這樣感覺,作者楊奇函是清華大學高材生,有留學經歷,生活積極向上,整本書就是一鍋濃濃的雞湯,正能量爆棚。

此書是作者平時學習生活的'所思所想,由於所處的工作環境和受教育的時代背景相近,此書深得我心。

書中對專業選擇、貧富差距、自我認知、友情愛情等都進行了詳盡的剖析,雖然言語直白,卻都是血淋淋的現實,就像書中説的:世界不公平,但很合理。我們幹不動時、消極抱怨時只能證明自己太low,除了完善進取外別無它路可尋。

作者的語言運用能力可能不如已成名的作家,但他思維敏鋭文字犀利且緊跟時代,特別適合給高校學生和職場菜鳥加油。

最後摘錄我喜歡的文句如下:

這就是真相,很多時候你捱罵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對,而是因為你太弱。當某個觀點或行為沒有違背社會基本共識的時候,對其判斷往往見仁見智。而如果各行為或者觀點發生碰撞,那麼評定往往模糊不清,東西南北,皆成角度。這個時候誰對誰錯,看的就是實力。

只有具備了特種兵的體格,才能淡定地跟流氓講規則。

每個人的所思所行都基於他的智力發育,教育背景,生活經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等一切精神內容的總合。每個人讀的書,捱得刀,走的路,愛的人都不一樣。你想跟他“説明白”“講清楚”,需要跨越的不是語言,而是語言背後的認知水平,以及決定認知水平的智商,教育,階層,信仰等等無數鴻溝。如果想僅僅依靠自己的思想儲備對別人實現價值觀同化是很難的,很多時候我們同對方吵來吵去,最後爭論的是“同一個事兒”就不錯了。

在對錯標準模糊、申訴制度不全的時候,實力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最可靠手段。

若要修道,不在山上,而在山下。沒有經歷過拷問和磨礪的“道”,都是虛假的、脆弱的。道如此,德亦如此。

作為孩子人生意見的最直接交換者和精神世界的最持久供應者,未來一定儘量爭取不因為自身視野的高度侷限和自身學識的廣度侷限而束縛了孩子的發展。

第2篇: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

小編覺得這篇讀《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有感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讀《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有感

介紹這本書前先講一個自己在教育孩子時失敗的例子。安安五歲時迷戀玩具,經常要買,不買就問為什麼,我沒有認真解釋,只是敷衍的説:“你有錢嗎?你掙錢嗎?我掙的錢我有決定權,每個月只能買一個玩具!”幾天後安安從爸爸包裏拿了五千元現金藏到自己的玩具箱裏,再想要玩具時從玩具箱裏拿出了二百元錢給我。我當時很生氣,在責備他之前突然想起自己四五歲時的一件事。親戚家新添了一個小寶寶,媽媽帶我前去探望,我從沒見過嬰兒用品,特別好奇,就趁大人們説着話的時候拿着奶嘴奶瓶把玩,之後自然是招致一頓訓斥,我當時很不服氣,並沒有人告訴我不能玩這些東西啊!應該提前告訴我,而不應上來就打我呀!想到這兒,我馬上平心靜氣的給安安補教了偷盜觀和金錢觀。

孩子是天然璞玉,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一定是家長的教導有了欠缺。這件事之後,我再也不敷衍搪塞安安的任何疑問,無論是對大人的行為、還是對某些字詞,都儘可能的當下解釋清楚。之後事情倒也簡單了,大部分的問題只需按對成人解釋方法就行,比如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錢應在滿足基本生活的基礎上有限滿足慾望並適當儲蓄。説通了孩子便會認同並執行。

之後我也反思自己的財富觀,發現還真是貧瘠。除了這些最基本的,還真沒有什麼可以教給孩子的。我剛工作時曾在大盤的最高點買過基金,腰斬後割肉,損失雖不多,但之後對股票基金等敬而遠之。平時只在微信和支付寶裏買穩健的理財產品。家庭收入靠工資,攢了錢就買房,目前還在還貸中。感覺自己並沒有費心做什麼事,家庭資產增值更多的是來自國家經濟上行的紅利。妥妥的懶人理懶財。但這種方法卻被我崇拜的連嶽上升到了“相信國運”的層次:同樣的收入,一類人在購置房產時,並不害怕債務,他們相信自己的未來並不會出現丟掉工作、收入降低、身體垮掉等等倒黴事;而另一類人相信自己會倒黴,相信中國經濟會垮台,未來很可怕,以至於無比驚恐退縮。這兩類人,經過十幾二十年,就分化為富裕與貧窮兩個階層了。

連嶽的觀點並非個例,美國學者拉塞爾·康威爾所著的《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也有同樣觀點。這本書中的文章都是100多年前的作者在各個州的演講稿。那時的美國正是黃金時代,各個行業蒸蒸日上。七十多歲拉塞爾穿梭在各個城市間宣揚自己的財富觀念。這本書中的例子都很有意思,可以看到百年前人們憑藉什麼發財。比如一位貴婦通過改良各種鈕釦、摁釦獲得專利從而腰纏萬貫。雖然例子不再具有實用性,可書中的觀點還是值得一讀的。

準備再學習一些財商書,希望自己小家的運氣能跟上國家的運氣,日後亦有可行的方法觀念給孩子。

平安小果果

標籤: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nkr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