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最堅固的門》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最堅固的門》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讀《最堅固的門》有感

《最堅固的門》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讀《最堅固的門》有感

楊村學校王彤

今天老師發了幾張國小生學習報,我拿着讀了起來,越讀越入迷,這上面的故事太精彩了,特別是那篇《最堅固的門》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海裏。

世界上最堅固的門是什麼做的?金剛鑽?鑽石?還是鋁合金?這些都不是,而是一扇玻璃門。在一箇中學的大廳裏有一扇木門,同學們進進出出都用腳把它踢開,又把它合上,教導主任想盡千方百計,但都無濟於事。校長把這扇木門換成了玻璃門,從此,再也沒有同學進出都去踢這扇門了,於是,它變成了最堅固的門。

為什麼一扇玻璃門會變成最堅固的門呢?因為教導主任是強制同學們不去踢木門,而校長卻是用一種真誠的信任,讓同學們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而校長對人的信任,不就像這扇玻璃門一樣堅固、永不破碎嗎?

我想起了發生在我身上的兩件事,一件是發生在我和同桌之間的事。

那是很炎熱的一天??“咦?我的橡皮擦呢?ⅹⅹⅹ(我)你幫我找找!”我的同桌正在幫我忙,反正也是做好事,“好吧!”我熱情地説。我正忙着幫他找,可又想了想,他會不會懷疑我吧,我得問問他:“你不會是懷疑我吧!”“你!不可能,你是什麼人我知道,絕對不是你,放心吧!”聽了這句話,我心裏美滋滋的。

當你得到信任的時候,就像明媚、歡快的陽光灑進玻璃門裏一樣舒暢和愉悦。但當你失去信任的時候,就像冰雹砸在玻璃門上,一下子就破碎了,心裏涼冰冰的。

“我的複習資料呢?到電腦房的人除了我就只有你彤彤了,彤彤!是不是你拿走了我的複習資料!”媽媽大聲地我説。“沒有!”我説。“還沒有?絕對是你,這進進出出只有我倆,不是你還能是誰?是你唄,快拿出來,不然我告訴你們老師。”“我真的沒有拿!”我嗚咽着説。身為家人,我最親愛的媽媽居然不相信我,那滋味就像有人潑了我一盆冷水一樣,心與心之間溝通的那道舶來玻璃門“砰”的破碎了,成了透明的蝴蝶在空中飛舞。

人與人的心間之間要有彼此對對方真誠的信任,信任是生活中的調味品,讓信任的愉快,豐富在我們美好的人生中吧!

第二篇:《做最成功的自己》讀書筆記

《做最成功的自己》讀書筆記

以前也讀過一些勵志的書,看過後總覺得書中説的都是一些空話,只是泛泛的進行了一些要如何做,如何計劃等等的説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讀了壽長華《做最成功的自己》這本書後,感覺很不同,他提到為什麼人們渴望成功?成功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成功者與我們有什麼不—樣?成功究竟能帶給人們怎樣的成就感與滿足感?為什麼我們一再地碌碌無為,而成功者卻能號令天下?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影響一個領域、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請翻開本書,你所有的疑問都會得到解答!本書通過生動而新穎的故事,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分析成功者和我們的相同之處,類比出他們和我們的不同之處,對我們如何做最成功的自己將十分有意義。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們走向成功之路。

如書中的第一篇(千古流芳的精神領袖——亞伯拉罕·林肯)中的:窮小子愛讀書講的是1827年,在林肯17歲的時候,他和我們大多數不願意在農村待的青年沒什麼不同,他到處打零工,和那些工友們吹吹牛、説説笑話,然後在勞累中沉沉睡去,絲毫看不出他有任何會成為大人物的跡象。要説他有什麼特別之 處,那就是,當那些工友們胳膊底下夾着酒瓶子和煙捲兒的時候,他的胳膊底下夾着書。然後你會看到,無論多晚,多麼勞累,他都要在別人睡着以後打開書本看一會兒。1847年他當選國會議員,填寫自傳表,在“你的教育程度如何”一欄內,他的回答是“不全”二字。林肯不像今天的我們,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是走了一條相當艱難的自學之路。林肯在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以後,曾説過:“我在有了相當年紀時,所知並不多。不過我能讀、能寫、略懂算則,如此而已。此後我就沒有再上學了。在如此貧乏的教育基礎上,我能夠達到現在這一點小成果,完全是日後在基於需要的情況下,時時自修取得的知識。”可以説,是知識點燃了窮人的晉身夢想。雖然學校教育的大門只是斷斷續續地向林肯敞開,但林肯在求學中,養成了人類極其珍貴的特質——對知識的熱愛,對學問的渴求。除了書本以外,林肯還注意通過多種途徑求得知識,後來他把這種知識叫做“隨手撿來的學問”。兒童時期的林肯非常熱切地希望見到陌生人。家裏一有陌生客人來,他就跑進小木屋,希望聽到一些新的見聞,然後就會不由自主地問起一連串問

題。常常是一個問題剛問完,另一個又出現了,第三個問題又接踵而至。這使父親很不耐煩,便敲着他的小腦袋喝罵道:“住嘴!纏着客人問東問西,煩死了,你能不能有點禮貌?滾開!”等等,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讀書有益於身心健康,讀書可以淨化思想、昇華人格品德。無論是做哪項事情和工作,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要有自己奮鬥的目標。只要擁有積極的態度,樂觀面對人生;遠離被動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對自己負責,把握自己的命運;積極嘗試,邂逅機遇;充分準備,把握機遇;積極爭取,創造機遇;積極地推銷自己。

有的時候外部條件是無法改變的,應該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用智慧來區分二者的不同。去追隨心靈的選擇,做最成功的自己。成功之路有許多條,成功的定義也有許多種,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的價值,就是一種成功,一種超越,就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和快樂。“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潛質,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動選擇,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真正的成功人士並不是僅僅靠知識、創意等外在素質贏得成功的,他們成功的關鍵在於,他們具備了某些最為根本的、最有價值的素質和品格,他們獲得成功的內因幾乎都圍繞着一個“成功同心圓”來實施。有了一個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對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説,最重要的人生態度包括積極、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氣、胸懷等六種,還要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應用到追尋理想、發現興趣、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交流、合作溝通等六種最基本的行為方式中,只有按照這樣的邏輯順序尋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個人才能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因此,我們不必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而鬱悶,更不要再虛度自己的年華,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是成功的。我們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我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成功的自己。

第三篇:最新教師讀書筆記範文四例

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子,他説:“只關心種子而忘了耕地,等於撒下種子喂麻雀。”他還説:“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這席話讓我讀懂了老師和學生之間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每一次心靈的碰撞都有利於建立和諧、輕鬆、愉快的師生關係;有助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有助於創設情意融融的情感氛圍;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在上週的英語課上,我深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那天教學lesson 10 一課,重點句型是“how many ……?”“there are ……”,從一開始,我就通過不少實物,一物接一物地替換教學,“how many books/pens/pencils are there?” 學生都答得不錯,但當我讓學生來提“how many ……?”這個問句時,很多學生都無法開口。我多次重複“read after me.”,但只感到學生像馱着重物的駱駝一般,備受壓抑,兩眼無神,臉上無光,頭越來越低,課根本無發繼續下去。第二節課我來到另一個班,教學同樣的內容,一個小小的變化使得這節課學生興趣倍增,課堂上我發現學生也有不少的pens/books/rulers 等等,於是我請學生來考考miss zeng看miss zeng能不能猜出你手中有多少pens/books/rulers 等等。這一來,學生都非常踴躍,老師猜錯了,同學猜對了,學生立刻體驗到一種成功感,臉上光彩萬千。同時“how many ……?”這個句型也就順理成章地學好了。

就這樣,在一次次的真實的情感交流中,學生就覺得自己與老師是朋友,師生之間產生了情感共鳴,學生就很容易地主動走進了情意融融的學習活動中,正所謂 “英語教學應體現語言的交流,語言交流的精髓之處在於互通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還説;“要進入學生這個神祕之宮的大門,教師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變成孩子。”這堂課愉快完成了任務,是因為我變成了孩子,不再居高臨下,蹲下身來以平視的眼光、平等的語言、親近的心態與他們進行了交流與溝通。老師們,當你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這些名言,並將其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時,你會感覺到你和孩子已敞開心扉,那是一種多麼和諧的平等與信任啊!

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二:《走向主體性德育》

時下,根據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家長、教師、學者、專家都在積極地探討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問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走向主體性德育》中寫得好:“學生和成人一樣,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尊嚴、有思想感情的人。只有把學生真正當人看,才能避免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抑制人的主體性發展的弊端產生。”的確,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主人地位沒有怎麼體現出來,主體參與機會太少了。在社會上,所有有關孩子的事項,我們很少徵求孩子的意見。在學校裏,重要的學習、娛樂活動主要是由校方決定,學生將服從學校的安排。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愛給孩子作決定。在父母看來,孩子沒有能力對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成年人往往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孩子訂了若干個品德培養的目標。當然這些做法無疑是為了孩子好,是真心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優良道德品質的現代人。但是,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您的目標和要求孩子們瞭解嗎?理解嗎?同意嗎?制定這些德育目標時,孩子們參與了嗎?

幸福是一種感受和體驗,也是一種實在的生活境遇。人之所以能在生活中克服千難萬險,最根本在於人有精神動力或精神支柱,而追求幸福是最根本的精神動力。

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既是感受幸福的過程也是創造幸福的過程。知識和文化修養是感受和創造幸福的關鍵,教師是培養祖國人才的核心力量,因此學習就顯得更為重要,就應該“把終身學習看作是生存的需要和實現幸福的重要途徑。”這也是《創造幸福的教師生活》一文所倡導的理念。我們很難斷言,有知識、有文化教養的人一定比缺乏知識和文化教養的人幸福,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會同意活着比死了好,健康比疾病好,自由比奴役好,教育比無知好……,有知識有文化比無知和沒文化更容易達到幸福,對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起決定作用的是知識文化,它對一個人的生活具有深厚意藴。因此我們教師就更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 充電”,實現“工作、學習、生活一體化”。誠然我們的基本狀態是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工作和學習矛盾十分突出,但這並不應成為我們不加強學習的理由,我們應該把學習視為每天的一項重要工作,每天不斷繼續學習,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才能用知識創造出更高層次的幸福。通過學習才能形成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對人類生活充滿愛的心態。我們在平凡中見到了偉大,在平淡中見到了持久。在媽媽平凡的瑣碎的對自己的照料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在體力勞動後喝杯白開水感受着甘露般的清香與甜蜜;在握住一雙温暖的手時,體會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人間真情;在與學生交談時感受到了最純真的童心,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的尊敬和愛,更感受到了獲得教育的幸福。

學習不是外在的異化自己的工具,而是實現人的幸福的基本力量,我們應該永遠敞開心胸,讓宇宙的每一處風、每一種信息都吹入胸膛,那麼這樣我們就能獲得更美更好的幸福,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會創造幸福的人,即是一個會創造幸福生活的教師。

第四篇:《最美的聲音》讀書筆記

親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親情,就像一盞燈,照亮你應走的人生;親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温暖你的心靈。

親情,舊像一顆蜜糖,給你甜蜜的味道;親情,就像沙漠中的一汪清泉,可以在你困難時幫助你;親情,就像一艘輪船,載着你起程遠航。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最美的聲音》讓我感到親情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們的背後,我們永遠都是他們心中最牽掛的孩子。

文章主要講了:大學時,同寢室有一個家住哈爾賓的同學,他的父母都是聾啞人。為了生活,他的父母吃盡了苦也受盡了別人的白眼冷遇。為了他能上好學讀書,把心都放在他的身上,創造最好的條件。大愛無言,而那份無言的愛,就是人間最美的聲音。

我感受到了親情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們的背後,我們永遠都是他們心中最牽掛的孩子。大愛無言,而那份無言的愛,就是人間最美的聲音。意思就是説:親情,無論我們走到哪裏,父母永遠都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永遠都是父母心中的最愛。聲音就是愛,有聲音的世界就是熱鬧的,沒有聲音的世界將會變的安靜。

在生活中,正是由於親情、友情、愛情,才使我們更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也正是由於你對朋友、父母、師長以至陌生人付出許許多多的愛心,才使你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只要關愛了別人,當你孤獨,有困難時,別人也同樣來關愛你,愛護你。

最後,我希望大家能關心別人,多多給你們身邊的人一些關愛,這樣你也會快樂,也會幸福。

第五篇:教師最需要什麼讀書筆記

教師最需要什麼讀書筆記

李紅

每拿到一本新書,看之前,我都要先仔細端詳一番,看看書的封面設計,看看作者介紹,看看前言或者是書序,再看看目錄。你看我多俗,雖然書內容質量的高低和這些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總情不自禁的在看書之前先想象一番,就像去一個地方旅行,在去之前總喜歡帶着愉悦的心情先想象一下旅途的愉快,雖然有時結果會和預先想象的並不一樣。書籍同樣如此,有時候被封面吸引了,滿懷歡喜的去讀,結果是如吃了過期的棉花糖一樣,黏在嘴裏,吐不出來,更咽不下(好 範文網)去。當然了也有的書,雖然封面一般但是內容卻非常吸引人。

這本書的名字起的很有趣叫“教師最需要什麼”,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同事開玩笑説“需要啥,教師最需要的就是錢”。哈哈,終歸是開玩笑的説,就是缺錢如缺血般,作者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再説了,雖説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錢也不是萬能的,有好多東西是錢買不來的。那麼作者想告訴我們教師最需要什麼呢?

這本書的作者叫趙忠國,本書已被選入中外教育家最有價值的建議叢書中。“教師到底需要什麼?是金錢?是名利?是學生的好成績?還是家長的尊敬、社會的推崇??其實教師最需要的事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創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樂,這種快樂會淨化你的心境,使你越來越感受到活的有價值、有意義、越來越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諦。”這是趙老師的觀點。咦,觀點有點獨特,比我想象中的要貼合實際些,增加了一份認真讀下去的慾望。 認識自我是教師成長的的基礎,發現自己是教師成長的第一步,創造自我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成就自我是教師人生的最高境界。今天我們教師需要這樣的快樂。這是趙老師在序言中的話語,這些話讓我喜歡上了此書。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作為教師,我快樂嗎?不可否認,教育生活中,有不少值得我們快樂的事情,如:和孩子們在一起時心中那份純淨的感覺讓自己欣慰,孩子們尤其是差生在自己的幫助下有了進步,自己會開心的不得了,自己班級中的學生考了好的分數、自己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績 等等,都讓自己感到快樂,但也是這些快樂的因素,有時又成為吞齧我們快樂的元兇,看看趙老師説的,我們需要一種成就自我的快樂或許就是我們快樂的真諦吧。“師之品味,猶如教師的靈魂。師之人情味,是教師至善至美的情感。師之生活 1

味,是教育真正的返璞歸真。師之書卷味,代表着教師的智慧。師之韻味,體現教師課堂獨具的特色。”這就是趙老師觀點中的“五味教師”看來這本書不但告訴了我們教師最需要什麼,還告訴了我們要怎樣做教師。對這本書了迫切讀下去的感覺。

總體感覺這是一本不錯的書,願在閲讀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滋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kll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