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之《美學散步》

讀書筆記之《美學散步》

第一篇:美學的散步-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美學散步》

讀《美學的散步》

美學離不開藝術,離不開藝術的創造和欣賞,離不開“看”和“聽”。——題記 平時我們常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般而言,我們都會認為美學所研究的是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更為科學地説,美學是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出發,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醜、崇高等審美範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造、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而傳統美學的任務,是研究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永恆的不變的標準。那麼讀完宗白華先生的《美學的散步》,我對美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拿起這本書,我就感覺到作者肯定是用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文筆帶領我們走進美學,果不其然,作者沒有構建什麼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那行雲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等我“散步”歸來,我發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昇華與淨化。

曾經聽人説,美的本質就是和諧,是和諧才造就了美。最近空閒之時閲讀了宗白華的《美學散步》,感觸頗深,終於領悟到美的真諦。是的,和諧就是美,和諧造就了美。這種和諧,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一體,物我兩忘,這是一種美。這種和諧,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高山流水,漁歌互答,也是一種美。這種和諧,是人的外表與心靈的和諧:心口相對,表裏如一,把酒臨風,寵辱皆忘,更是一種美。

人需要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環境裏。無論是杜牧描繪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繁華都市,還是陶淵明筆下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世外桃源,美好的自然環境,從來都是人們所向往的;人需要生活在一個有愛的社會裏。在交通通訊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孟子嚮往的“彼此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似的“小國寡民”生活,早已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特網已經把偌大的世界變變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從未謀面的網友,一個不經意的網上邀請,就可以把一個女大學生,從千里之外的武漢召喚到杭州。這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人們需要友情,渴望溝通;人更需要生活在一個真誠的世界裏。以真實的自我坦蕩面向社會,同時換取社會的真情回報。不錯,這些都是美的一些屬性,但是,美的真正內涵遠不是這些,美學研究不能脱離藝術,不能脱離藝術的創造與欣賞,不能脱離“看”和“聽”。學習美學首先得愛好美,要對藝術有廣泛的興趣,不僅僅是要有愛美之心,要有多方面的愛好,我們是中國人,要特別注意研究我們自己民族的極其豐富的美學遺產,研究中國美學不能只談詩文,要把眼光放寬些,注意到音樂、建築、舞蹈等等,探索它們是否有共同的趨向、特點,從中總結出中國自己民族藝術的共同的規律來。所以,讀完這本《美學的散步》,改變了我對美學的認識,或者是加深了對美學的瞭解,美學不僅僅是一般的一門關於美好的事物學問,美學是與藝術分不開的哲學。

那麼,藝術跟美學的聯繫又在哪裏呢?藝術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與感悟,那麼美在哪裏呢?美就在你自己心裏。畫家詩人創造的美,

就是他們的心靈創造的意象,獨闢的靈境,那麼什麼是意境呢?作者給我們分析到,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羣共存互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3)因人羣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理,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所以,美學也離不開藝術。

作者不僅他的強大理論依據去論證美學與藝術的聯繫,還用他的一以貫之的看法引導我們去欣賞中國的詩歌、繪畫、音樂,尤其是中國的書法。中國人哀樂的情感能在書法裏表現出來,像在詩歌、音樂裏那樣。別的民族寫字還沒有能達到這種境地的。作者認為,在西方美術史,往往拿西方各時代建築風格的變化來貫串,中國建築風格的變遷不大,不能用來區別各時代繪畫雕塑風格的變遷。而書法卻自殷代以來,風格的變遷很顯著,可以代替建築在西方美術史中的地位,憑藉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的特徵,因此,藝術的特徵也能反映一個時代的背景。

讀宗先生的《美學散步》,感到撲面而來的生命氣息,是生命的節奏和對人生的關懷。就像劉小楓總結的:“作為美學家,宗白華的基

本立場是探尋使人生的生活成為藝術品似的創造??在宗白華那裏,藝術問題首先是人生問題,藝術是一種人生觀,‘藝術式的人生'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在閲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着理性與感性的光芒。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築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後,欣賞它,讚美它,評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闢的美學見解。如他在評羅丹的雕刻時這樣寫到:“我這次看到了羅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種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調和,何等完滿,何等神祕不可思議!這大自然的全體不就是一個理性的數學,情緒的音樂,意志的波瀾麼?一言以蔽之,我感到這宇宙的圖畫是個大優美精神的表現。”讀了這樣的文字,誰會以為他是在評價藝術作品?而又有誰能説這不是在評藝術作品呢?

最後,我想説: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種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於美學中,亙古不變的是芳香四溢、超凡脱俗的藝術!

第二篇:《美學散步》讀書筆記

《美學散步》之讀書筆記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於文學,宗白華偏於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衝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讚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裏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

一. 關於“詩(文學)和畫的分界”

一般説來,將拉奧孔的嘴巴雕刻得張大或微開顯然不會過多影響人們對創作者的能力的評判。觀眾評價這件藝術品是按照內心所獲得的感受,即以是否產生或產生何種程度的審美愉悦感來評價它的優劣程度,進而以此評價創作者的能力。假設有兩座拉奧孔的雕像,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微開着嘴巴的拉奧孔比張大嘴巴的拉奧孔更能激起人們的美感(理由見《美學散步》6-7頁 萊辛語),人們便認定前者更有藝術性,而將拉奧孔的嘴巴雕成微開狀的那位創作者更富有創作才能。在此條件下,便可以説,藝術反映人的能力。“藝術是一種技術,古代藝術家本就是技術家”(24頁)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是藝術的特殊目的”,“藝術”的一定是“美”的,“美”的卻不一定是“藝術”的。因為“藝術”反映的是人的能力,那些未經人加工的自然狀態下的事物、風景,就不是“藝術”-雖然它們也會使人產生美感。

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指出:“如果説荀子強調的是‘性無偽則不能自美’;那麼莊子強調的卻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雖然藝術必然是人為的(有人的因素在其中的),然而前者(荀子-儒家)“強調藝術的人工製作和外在功利”,後者(莊子-道家)“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藝術的獨立。”我認為此處道家所強調的“自然”,應歸因於對過分“人為”的糾正,即認為藝術不能囿於狹窄實用的功利框架。至於“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認為這種“大美”不能被稱為“藝術”。我們看到無垠的天、廣闊的地、瑰麗的晚霞、壯美的山川時,不會認為它們是“藝術品”,雖然也會由衷地感歎它們的“美”。“藝術品”必然是人為的,是人加工過的東西。若説某座山“鬼斧神工”,那只是將“造物主”擬人化了,反映的還是人的能力。若將這些天、地、晚霞、山川繪成圖畫、拍成照片,那便成為藝術品,因為圖畫、照片才反映人的能力,而事物本身-未經人加工過的-並不是藝術品。因此莊子所説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説的是天與地使渺小的人產生的“崇高感”,這是自然地會在人心中產生的“美感”,我們不必牽強地認為在人類誕生前早已存在的天與地是“藝術品”,雖然它們確是“美”的。

“詩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藝術的美,一是自然的美。”(14頁)這已經很好的説明了“藝術”與“自然”的區分了。

“藝術須能表現人生的有價值的內容?必須同時表現美(7頁)”,這一點可以從美就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面來理解。有用的不一定都是美的,蘇格拉底所説的“糞筐也是美的”之所以不被認同,在於有用的東西還需引起人的愉悦感,才能被稱為美的。

藝術創作可以遵循規律,也可以突破規律。如既有對稱美,又有不對稱美。但“表現人

生的有價值的內容”和“表現美”卻是藝術所必須具備的,失去其一,便不能成為藝術。宗白華在引用萊辛的話中有這樣一段:“文學追趕藝術描繪身體美的另一條路,就是這樣:它把‘美’轉化做魅惑力。魅惑力就是美在‘流動’之中。因此它對於畫家不像對於詩人那麼便當。畫家只能叫人猜到‘動’,事實上他的形象是不動的。因此在它那裏魅惑力就會變成了做鬼臉。”但是在文學裏魅惑力是魅惑力,它是流動的美,它來來去去,我們盼望能再度地看到它。又因為我們一般地能夠較為容易地生動地回憶‘動作’,超過單純的形式或色彩,所以魅惑力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對我們的作用要更強烈些。”(9-10頁)在中國畫裏,同樣地,繪畫(藝術)可以將文學裏的難以追逐的“美”轉化做“魅惑力”。就意而言,與畫相配的詩並不一定具有“明確表達的含義”,如王維的《藍田煙雨圖》所配的詩,它表現的意境既與王維的詩意相似又不盡相同,看上去是闡釋了詩,實際給人的感覺又是增添或模糊了畫面原先並不具有的意味。也就是説,這首詩既是一種闡釋和理解,又是一種再創作。不同的詩人可能因對這幅畫有不同的體會而寫出不同的詩句,不同的畫家也會對此詩有不同的體會而畫出不同的畫來-新創作的畫又會表現出新的意境,由此詩配畫,畫配詩,延綿不絕。這也可以説明詩與畫並不是一回事,卻是可以圓滿結合,“相互交流交浸”,以至交融完滿的。

二. 關於“美從何處尋”

世界對於個人來説就是一個對象化了的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或無數個世界-沒有兩個人的思維是相同的,因而對於世界的印象也是不同的,於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美麗心靈》中的納什就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這可能是唯心主義,然而人確是憑自己的感覺去認知世界的。

許多個夜晚在《東風破》(流行歌曲 周杰倫作曲)的旋律裏入睡,悠揚的二胡聲每每將我帶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識的世界,引動無盡的夾雜着哀愁與温暖的回憶與追思。“一個造出新節奏的人,就是一個拓展了我們的情感並使它更為高明的人”(18頁)如果一首新歌的新曲也算新節奏,那作曲家就是“高明的人”。這種新節奏也得符合人的審美心理-至少是部分人。沒有人的心緒和思維是相同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剎那”的心緒和思維也是不同的,那麼就有無數的“新節奏”等着人們去創造,去發現,來滿足這無數的心緒和思維,以應和它的節奏,引起它的共鳴和感觸。這種共鳴和感觸很多時候是由“回憶”引起的。當節奏與某一時候的心境相吻合,回憶便復甦,人便彷佛進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識的世界。“我們一般地能夠較為容易地生動地回憶‘動作’,超過單純的形式或色彩,所以魅惑力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對我們的作用要更強烈些。” (10頁)那麼對於音樂的“節奏”的“回憶”效果也説明了“節奏”所具有的“魅惑力”不亞於文學和繪畫,甚至超過它們的影響力。人的心靈是一個多麼奇妙的世界。

關於“美從何處尋”,我認為“美感”是人的心理現象。當我們説某樣事物是“美”的時候,其實是將自己的心理感受對象化到事物上去了,也就是“移情”,進而以為“美”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屬性了。事物是否“美”,取決於它在人心裏引起的感受,沒有絕對相同的感受,也就沒有絕對相同的“美”和“美感”。

事物(世界)是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存在於每個人的主觀世界裏的對外在世界的印象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東西,但它存在於心理世界中,是“美”所由產生的主觀(心理)基礎。而真實的事物(有形或無形,可感或不可感)-沒有任何人為色彩的-存在於客觀世界之中,它構成我們感知“美”的客觀(物質)基礎。“美感”(心理感受)存在於人的心理世界中。

三. 關於“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

宗白華認為“美感的養成在於能空,對物象造成距離。”強調“隔”在美感上的重要,這大概就是所謂“距離美”。朦朦朧朧隱隱約約,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確能產生獨特的意境,引人遐想萬千。這是空間上的“隔”。至於時間上的“隔”,我想起曾看過的一篇文章,講印度人約會非常散漫,極不守時,讓別人在約定時間後等上一兩個小時是常有的事-而印度人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對,照他們看來,等待是一件樂事。在等人時,可以有無盡的想象,想象對方的容貌和表情,想象見面時的親熱和愉悦,何樂而不為。當然這對於嚴謹的德國人來説沒準會被認為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宋人趙師秀有詩“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一幅悠閒淡然的圖景。與朋友約好下棋,等到夜半朋友還沒到,便獨自敲着棋子,挑下燈花,卻不顯得惆悵,這大概也是等待時想象的快樂吧。“時間”與“空間”上的“隔”都給藝術增添了想象的成分,而這想象又造成心靈的“空”,也成藝術的空靈。王國維所説的“隔”則是指詩詞中的生僻詞句典故,不懂這些詞句典故便不能領會作者表達的意思,這就使觀者產生隔離感(往往不是距離美),這種隔離感不是想象可以彌補的,除非去查資料,而這樣就容易導致閲讀的不連續,破壞了意境的營造。這大概也是王國維反對“隔”,提倡“不隔”的原因。因此並非所有的距離都能產生美,它應該處於合適的範圍內,既不是完全如一的現象還原,也不至於大到不可捉摸,無可名狀。合適的距離才能使藝術空靈而不流於空乏,充實而不至於擠兑想象的空間。“一個藝術品,沒有欣賞者的想象力的活躍,是死的,沒有生命的。”(39頁)藝術家需要想象創作,藝術品也需要欣賞者的想象才能達到最大的昇華。

四. 關於“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

這一部分大致反映了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思想,關於他的美學思想我不再歸納羅列,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我仍是冒昧地斷章取義,將其中一些我不大認同的觀點舉出來,並寫出自己的觀點。在第38頁第三段中,宗白華先生論述了“美”與“真”、“善”的關係,要求藝術滿足思想,“要能從藝術中認識社會生活、社會階級鬥爭和社會發展規律。”這只不過是“藝術為政治服務”、“文以載道”的另一種表述形式。中國古代的青銅器確實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但這不應該是我們藉由欣賞美的途徑。藝術品有“積澱”的美,但藝術家並不一定也沒必要載主觀上刻意加入這種“社會生活、社會階級鬥爭和社會發展規律”,而我們要作的欣賞、審美不是建立在分析藝術的這些功用的基礎上的。我們沒必要以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的眼光去尋找其中的深刻含義(雖然瞭解這些含義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它的美),我們要做的是發現“樹”的形式美,而不需像植物學家和工匠那樣做細緻的分析。藝術性是藝術品的必然要求,思想性卻不總是伴隨藝術左右,這與“藝術須能表現人生的有價值的內容”不能混同。藝術不能承載太多與它自身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東西,那樣只會增添它的負擔,偏離它自身原來的發展軌道,走向政治化,走向藝術自身的毀滅和終結。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為藝術而藝術”只能是個美麗的幻想。

五.關於“中國藝術境界之誕生”

“意境是藝術家的獨創,是從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觸時突然的領悟和震動中誕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觀的描述,像一照相機的攝影。”(79頁)這説明了繪畫(藝術)與照相機的區別。攝影所得的照片記錄的只是一種機械的真實,將一瞬間的光與影定格下來,在這一意義上説,照片比繪畫更能反映現實,它幾乎是絲毫不差(差別的只是精度)地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將現象還原至本來面目。繪畫若在這一點上與其一較短長,必然技藝不如。這也許是十九世紀以來寫實主義繪畫不在佔據主流的原因之一。中國傳統山水畫論認為“似

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俱盛”,崇尚“氣韻生動”。這種“氣韻”並不是虛幻而與現實毫無瓜葛的,這種“真”同樣要求“對自然現象作大量詳盡的觀察和對畫面構圖作細緻嚴謹的安排。”(李澤厚:《美的歷程》 169頁)中國五代畫家荊浩驚異於太行山之美,作了數萬本草圖,“方得其真”。這種“真”自然不是簡單的真實,畫家在作畫時,每一刻的心緒都不同,每一筆都是不同心緒的反映,繪成整體便是無數不同心緒的集合。可以説繪畫既是空間(平面)上點﹑線﹑色彩等的組合,又反映了時間上的心理凝積過程。在這一意義上説,一幅畫包含了無數幅畫,是無數個心理活動凝積的產物。因此畫是“流動”的,即“美在流動之中”(9頁)。

或認為就算攝影所得的照片不是“流動”的,那麼錄像總該是“流動”的,它真實記錄了事件的前後過程,應該是最真實的“真”。我認為錄像只是有限張(或者無數張)照片的連續展示而已,它在本質上仍然是相片,仍然只是機械的真實。無論多長的錄像,它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註定它不能反應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一幅畫或許只描繪了一幅圖景,卻可以藴藏着無限的剎那,而相片雖然也可以讓人聯想,卻因為它過於形象,反而或多或少剝奪了欣賞者想象的權利,想象的空間喪失了,藝術性也就隨之削減了。

攝影的過程是機器的運作,只能反映“物理的目睹的實質(85頁)”,繪畫是畫家用畫具混合了自己的心緒、情感、記憶創作出的給欣賞者以無盡想象空間的藝術品。這也許已經決定了二者在藝術性上的區分了。

第三篇:讀書筆記 美學散步

讀書筆記——《美學散步》

11文祕(2)班 黃琳 20號

書名:美學散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年05月第一版 作者:宗白華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它的題目吸引了我,在我的觀念裏,美學是很抽象的,但是在這部書裏,宗白華卻把美學與實體聯繫了起來,讓我對美學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翻開目錄,映入眼簾的就是“中國古代美學”、“中國書法”、“中國古代音樂”、“民族精神”等字樣,完全是對中國古典藝術中美的研究,頓時就讓我有了興趣。看到正文的時候,更是被作者的語言深深地打動了,閒閒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遊美學的境界,彷彿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接着,作者以一首小詩開始了“美從何處尋”的話題,在這裏,我找到了自我,或許一開始覺得美離我很遙遠,什麼是美,我很茫然,但是,在看了這一章之後,我有所覺悟了,其實美無處不在,在大自然中,在科學中,在我們的情感與思維中,我們無須刻意地去追尋,只需要做好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讓美充實我們的內心。

緊接着,在《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宗先生談到,精神的淡泊,是藝術空靈化的基本條件。 現在想想,在如今的社會中,許多人創作已經不只是在追求精神上的薰陶,而是置身語世俗之中無法自拔。想想東晉陶淵明那樣淡泊,不追求名利,寧可隱居在林中,與大自然作伴,創作自己的詩,不隨波逐流。而在現在的社會,各種書籍氾濫成災,獨到見解卻越來越少,使得當今文藝作品的價值倒是淡化了不少。而陶淵明的作品我們都愛讀都愛看,那是因為他的作品純粹,他個人精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藝術上的空靈化,因此才揮灑出那麼多佳作,流傳至今並廣為傳頌。這才是真正的美。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特別分析了晉人的美。比如魏晉的書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他們的作品超然絕俗、毫無雕飾,體現出一種自然與豪放之美;再看,此時期詩人的代表陶淵明“採取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的“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池塘生春草”無不體現出晉人超然的處世態度,他們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而非物質。再比如,晉人之繪畫:顧愷之畫絕、才絕、痴絕,痴

絕尤不可及。這些都足以證明晉人追求生活上的情趣,這是多大的一種超然與灑脱,當今之人,有幾人能做到呢?

“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後的回念。”就像書名一樣,我在散步中,體驗了全新的一種美。

第四篇:宗白華《美學散步》讀書筆記

宗白華《美學散步》讀書筆記

11文祕2班 葉 萌 20141004236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於文學,宗白華偏於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宗白華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

因此,閲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宗老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裏走走。

宗白華美的態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於空寂處見流行,於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於“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的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中國古代的繪畫,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來表現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廣博深廣的人生意味,體現了包納萬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懷。宗白華用詳實豐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國詩畫、書法所表現的虛空要素以及從此形成的宇宙意識,他認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中國藝術最後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空中則盪漾着“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在這片虛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負載着無盡的深意。同時,他還提出,中國繪畫中往往可以感到線條的力量,流動的線條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體轉化為飛動的線條,這就是我國古代繪畫帶有舞蹈意

味的原因,敦煌壁畫《飛天》很好説明了這一點。正是因為重視線條,我們看到了“筆墨”對於作畫的重要。筆墨技法表現在“骨力、骨法、骨氣”上,“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出的一種力量。這是和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骨節相同的因此我們見得每一幅國畫都有一種堅固的形象組織和堅定的內在生命力量。我們應該透過“骨”去領略“風”,這才能得到享不盡的愉悦之感。

《美學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説一幅畫要湧動着宇宙萬物的“氣”的節奏、和諧,給人一種音樂感;而“遷得妙想”則是通往“氣韻生動”的途徑。所謂遷得妙想,就是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用本心去體味外物的內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內部,經過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對象的真正特質和精神。

第五篇:美學散步之讀後感

《 美學散步》之讀後感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在現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又是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應該讀的。

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衝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讚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裏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

《美學散步》裏的一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因此,閲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我們就好像到這個大花園裏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的亭台樓榭、花樹池石。以及他所謂的美和意境。作者都給我們做了分析,所謂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1)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羣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3)因人羣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5)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界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藝術境界主於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折射是無所謂美的。所以説一片自然風景是一個心靈的境界。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品。所以中國藝術家不滿足於純客觀的機械式的模寫,而總是要在對對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調。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元。

同時,作者用他的這種一以貫之的看法引導我們去欣賞中國的詩歌、繪畫、音樂,尤其是中國的書法。中國人哀樂的情感能在書法裏表現出來,像在詩歌、音樂裏那樣。別的民族寫字還沒有能達到這種境地的。作者認為,寫西方美術史,往往拿西方各時代建築風格的變化來貫串,中國建築風格的變遷不大,不能用來區別各時代繪畫雕塑風格的變遷。而書法卻自殷代以來,風格的變遷很顯著,可以代替建築在西方美術史中的地位,憑藉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的特徵。

總之,在這部書裏,宗白華用他抒情的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中國和西方那些偉大藝術家的心靈,去體味那些風流瀟灑的晉人的心靈,待得我們散步歸來,發覺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昇華與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pwlw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