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在反思中成長》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在反思中成長》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目錄

《在反思中成長》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長》讀書筆記第二篇:《感恩中成長》讀書筆記第三篇:讀書筆記《在自我完善中不斷成長》第四篇:《童年》讀書筆記600字--在苦難中成長第五篇:反思中進步反思中成長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在反思中成長》讀書筆記

經常聽到家長們反映,説自己家的寶寶把老師的話視為聖旨,無論老師發表什麼樣的言論永遠都是“真理”。在日常生活當中,作為老師的我們,也難免會有這樣的語言習慣,即能怎麼樣或者必須不能怎麼樣,對錯都在老師的話語之間得出了鑑定。

我們班級裏的昆昆是個特別有正義感的孩子,很勇敢。如果班級裏某某小朋友受到別人的欺負時他總會像個小英雄一樣,保護別人。但他的方式總是會引起別的小朋友的反感,甚至有的時候會傷及到別人。一面為了想要發揚昆昆的正義感,但另一方面又想讓昆昆能夠換一種方式去“伸張正義”,我感到一些棘手。終於一件事情的發生,使得這個問題不得不去面對了。那天,昆昆正在和別的孩子一起觀察小烏龜呢,小烏龜爬在烏龜爸爸的身上,真有趣。也許是出於對烏龜寶寶的喜歡、可能也許是為了保護烏龜爸爸,突然,洋洋的小手不自覺的伸向了那兩隻烏龜,想要把它們拎出來,昆昆看見了,顯得特別的憤怒,一下子就把住了洋洋的手,並且把洋洋往自然角外面拽,想讓他趕緊離開小烏龜。洋洋被他都拽到地上了,可昆昆還是沒有一點鬆手的意思。我看到了這一情景趕緊制止了昆昆,昆昆特別着急地對我説:“老師,洋洋他傷害烏龜,我要保護他!!!!”看到這裏,我有點生氣,要讓昆昆道歉,可是昆昆依舊重複着那句話,他覺得他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可此時,我轉念一想,那句想要保護動物的鏗鏘有力的話語把我想要批評昆昆的話先吞了回去。我明白,簡單粗暴的方式去面對眼前的昆昆是什麼作用都起不了的,甚至還會引起他的反感。

我拉着昆昆的手,微笑着讓他坐到我的旁邊,輕輕地拍着他,剛剛還情緒激動的昆昆,此刻變得安靜了。我與昆昆討論起了這件事情,昆昆也很樂意把事情的經過講給我聽,在集體中,我表揚了昆昆的勇敢、正義,同時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和睦相處,知道動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讀《在反思中成長》一書時,也發現了類似這樣的案例,面對調皮的孩子,捉弄同伴無所不能,並且不認錯,細心的老師的做法給與了我處理此類事件的啟發。

首先可以利用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環境,也許這樣“調皮”孩子的家長也可能是非常權威性的,管教嚴厲,認為不打不成才,所以處理一切事情都是以武力來解決。這樣不正確的教養方式,一定要讓家長清楚地瞭解到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無利的;其次,老師還要抓住這個寶寶的“閃光點”,如我們班級的昆昆是個非常愛幫助別人的人,那麼老師可以讓昆昆擔當起“樂於助人”小標兵,給他戴上我們班級裏特有的標誌頭飾,讓昆昆繼續幫助別人,同時也鼓勵別的孩子努力幫助別人,爭取也當上“樂於助人”小標兵。讓昆昆經常得到表揚,以正面的方式教育他。

筆者所舉的這個例子,雖然很常見,雖然很簡單,但處理的方式卻值得我們去深思,如果我們反其道行之,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的“傷害行為”,相信孩子不僅不會有所改變,甚至還會“變本加厲”的更加粗暴。也許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會使得一個善良的孩子變得陌生。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孩子變成那樣,我們不需要單純直接地告訴孩子對或錯,只要你、我多用心、用愛心、用耐心,使孩子得到一些轉變。

第二篇:《感恩中成長》讀書筆記

讀了這篇在《感恩中成長》,我朦朦朧朧的似乎已經明白了為什麼要感謝別人;為什麼父母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明白了……

小時候,不管做錯什麼事,爸爸媽媽好像都知道,他們就像是我肚子中的蛔蟲,我在想什麼,他們也好像都知道。那時候我納悶極了,問爸爸吧,爸爸就開玩笑地説:“我就是在你肚子中的蛔蟲,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放的是什麼屁。”而問媽媽,她的答案就和爸爸不一樣了,媽媽就會回答我説:“那是因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在想什麼我都知道。”雖然我知道他們説的都不對,可事實真的好像是他們説的那樣……

有好幾次,我玩電腦從8:50一直玩到晚上10:00中,這時候正是媽媽回到家的時間,媽媽推開房門,看見我又在玩電腦,我看的出,媽媽的心中頓時有一股怒氣湧上心頭,臉上所表現出來的並不是包容,而是生氣。媽媽開始罵我了,聽:“這麼晚了,還在玩電腦,快去睡覺,電腦快關掉……”儘管我再怎麼解釋,媽媽也不聽,因為害怕,我二話不説就關掉了電腦,走出房間,我就哭着跑道了奶奶的房間。

後來,我想明白,媽媽是為我好,所以對我那樣兇,我知道,媽媽也不忍心。所以在此我想對媽媽説:“媽媽,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母愛的偉大,讓我知道了沉迷在電腦中,在網絡中的危害性,所以我再次真誠的感謝你,媽媽,謝謝你!”

平日裏,奶奶總是毫無怨言地幹着很平常的一些家務活:洗衣,燒飯,拖地……

有一次早晨,奶奶要去上班,臨走時叫我喂狗食,我滿口答應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下午了,現在已經是1:43了。正玩得高興,奶奶就打電話回來了,還説要下大雨了,讓我關窗。我看看窗户外面,根本沒有下,我就又戴上耳機,看起了《數碼寶貝》。突然,只聽窗外雷聲大作,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大暴雨。因為那時候看到很精彩的地方,心裏還僥倖地想不可能淋濕衣服,所以就沒有去關窗。一直到下完雨了,我的《數碼寶貝》也看完了,我才想到去關窗,收衣服和喂狗食。

走到走廊,我驚呆了,地上都出現了一條“小溪”準確的説是兩條,而且沙發的顏色也變深了。我一摸衣服,糟糕了,全部濕透了!我先把沒有濕的衣服和已經濕了的衣服分隔開,然後把沒有濕的衣服摺疊好,接着,我把濕透了的衣服放在一堆,準備拿下去用吹風機吹乾。我關好窗就下樓了。

到了樓下,我插上吹風機,拿了一件濕裙子,吹了起來。可吹到一半,我就不吹了,感覺很無趣,我想去喂狗食,可因為害怕狗,和王露瑤來叫我玩的原因,我把這些事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把門一關就去玩了,沒有管奶奶讓我做好的事情和濕的衣服,就玩去了。

奶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樓去看衣服,奶奶看見

後,向我瞭解狀況,我就把事情的一五一十都跟她説了,奶奶知道後,有點生氣,對我説:“你既沒關窗,又沒喂狗食,記住,答應別人要做到,這次算了吧!”我聽了,感動極了,馬上點頭,一句話也沒説。奶奶看見我這傻樣,笑了,説:“傻孩子。”

奶奶所給予我的是包容,而媽媽給予我的和奶奶完全不同。所以在此,我也要好好感謝奶奶的包容,讓我在感恩中成長,感恩奶奶的教誨,讓我有了奮鬥的目標,感謝奶奶……我也要感謝媽媽……

學會感恩,學會報答,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其實,感恩有時候是容易學會的,一份小小的心意,一個鞠躬,就能報答對方,感恩別人,但是人也是要知足的;不過有時候,感恩是很難學會的……

俗話説的好,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滴水換回一片大海,就在於你願不願意交出那時僅剩的一滴水了,不過,不能太貪婪。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飲水思源的古訓家喻户曉,千古絕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能表現出兒女對父母的恩惠感激不盡的感情,讓感恩的思想深深根植於每個華夏子孫的心中。

第三篇:讀書筆記《在自我完善中不斷成長》

在自我完善中不斷成長——讀《教師最需要什麼》有感

在本書序言《教師最需要什麼》一文中這樣寫道:教師到底需要什麼?是金錢?是名利?是學生好的成績?還是家長的尊敬、社會的推崇??其實教師最需要的是一種快樂!是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發展自我、創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才是教師最大的快樂,是超越物慾、私慾、權欲

之上的精神境界,是教師成為名師乃至教育家不可或缺的思想根基。

一、反思自我——教師自我成長的前提

“五日三省吾身”。古人尚能通過自省認識自我,把握自我,追求個人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教師,善於反思自我尤為重要。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華東師大葉瀾教授認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持續進行教學反思是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青年教師專業水平的

至真法寶。

反思教學中的成功點,可以幫助我們積累成功的經驗,串起教學中閃光的珠鏈。反思教學中的失誤點,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失敗的原因,進而取長補短、長善救失。反思教學中的疑惑點,可以讓我們體味到“教然後知其困”,從而激發我們探求的原動力。反思教學中的思維點,可以促使我們去設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反思教學中的感悟點,可以幫助我們及時捕捉靈感的火花,不斷積累思維的結晶。

二、發展自我——教師自我成長的關鍵

讓我們在立足崗位中發展自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於教師而言,立足崗位就是要求我們做好教育教學中的每一件小事,既教書又育人 。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精心設計,勇於創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堅持把教育教學中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注意到教育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你

就會逐步成長。

讓我們在融入羣體中發展自我。新課程理念強調我們應該學會合作。面對每一次成功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但也是團隊協作的結果。融入羣體,我們可以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我們可以坦誠想中年教師學習,我們可以主動與青年教師交流。融入羣體,我們可以汲取無窮的養料;融入羣體,我們可以獲得無私

的幫助;融入羣體,我們可以加快自我成長。

讓我們廣泛閲讀中發展自我。“讀一本好書,就好像與高尚的人談話”。讀教育理論類書籍,可以提高我們的理論水平;讀專業知識類書籍,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讀教研類書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教研水平;讀時文類書籍,能陶冶我們的情操??開卷有益,多讀書,讀好書,讓讀書伴我們成長。

三、超越自我——教師自我成長的昇華

超越自我需要樹立堅定的職業理想。一個具有堅定職業理想的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願意終生獻身於教育事業,並致力於提高自身教育素質,以滿足社會對教育的期望,

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及專業服務水平、能力。

超越自我需要充滿自信。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情,實現追求的目標。自信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必備的心理品質。屠格涅夫強調:“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能相信你。”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指出:“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能,要開發自己大腦的潛能,開發大腦的智力資源,第一要堅信的,就是堅信自己有巨大的潛能。”這是何等的自信。成就事業需要

自信,超越自我需要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力量和毅力。但是,自信絕非自負,更非痴妄,

自信只有建立在充實和自強不息的基礎之上才有意義。

超越自我需要勇於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勇於創新是青年教師超越自我的必然途徑。對於青年教師而言,創新就是要與時俱進,不斷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就是要積極探索新課改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就是要創造性地使用教學資源,不斷創設

教學亮點;就是要敢於挑戰權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超越自我需要塑造崇高的教師人格。所謂教師人格是指教師作為教育職業活動的主體,在職業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優良的情感及意志結構、合理的心理結構、穩定的道德意識和個體內在的行為傾向。教師人格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條件,是社會進步的價值尺度,是自我完善的最高

境界。不斷加強人格修養,塑造崇高的教師人格,是青年教師超越自我的必然選擇。

“我想、我做、我成功”,這是開拓者不變的誓言。讓我們在反思自我中把握自我,在落實行動中發

展自我,在超越自我中昇華自我。努力成為一名終身自我完善型的老師。

top

第四篇:《童年》讀書筆記600字--在苦難中成長

《童年》讀書筆記600字--在苦難中成長

時光緩慢而悠長的從指尖溜走,幾十年後,已成為文學巨匠的高爾基是否會突然回想起那段懵懂、痛苦、微澀的童年呢?當他細細回想之時,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父親在阿廖沙很小的時候便離開了,在外祖父家沒有童話裏的那些美好,慘無人道的小市民生活,記憶中祖父揮舞的皮鞭,帶血的傷痕,母親日漸蒼老的臉,都讓他感到冰冷。而那為他捱打的“小茨岡”,外祖母眼中的幸福天堂,是阿廖沙夢想的模樣。外祖母心中的上帝真美。

昨日依舊,記憶猶存。

流血的傷痕結痂了,漸漸癒合,阿廖沙還記得捱打的滋味嗎?時間平復了傷口,卻未沖淡童年的記憶。房子換了又換,小時候的那些玩伴,也都日漸走遠。唯一使阿廖沙快樂的便是外祖母了,她敢於主持正義,勤勞能幹,用故事開啟了阿廖沙的文學之路,算是“苦中作樂”吧,往事不堪回首,唯有淚雙流。

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荒謬可笑,最後淒涼。那些鉛一般沉重的醜事,曾佔據過他幼小的心。舅舅們吵着分家,為母親的嫁粧大打出手,外祖父殘忍的打外祖母,母親離家出走,即使短暫的歡聚也無法撫慰受傷的心靈。

幾年後,阿廖沙已三年級,與朋友一起偷、搶、遊蕩,近視的格里戈裏流落街頭又瞎了雙眼,母親與繼父爭執不休,祖父祖母各過各的,最後的最後,母親漸漸變成了“啞巴”,一天天躺在牀上,慢慢死去。

鏡頭定格在外祖父與阿廖沙身上:“阿廖沙,你可不是獎章,總把你掛在脖子上我可受不了,去,去,走吧,到人間謀生去吧……”十歲的他走入了人間,嚐盡了一切世態炎涼。

多年以後,曾經的阿廖沙成為一代作家,在備受矚目的生活中,也學會在閒暇時翻看自己的着作《童年》……他的眉頭動了一下,十指相扣,靜默着回憶他那些灰飛煙滅的苦難與童年。

他含淚的思量。

在苦難中成長,在苦難中學會堅強。

第五篇:反思中進步反思中成長

反思中進步反思中成長

——《長城》教學反思

公安縣毛家港國小楊 晉

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十年以來,我一直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身為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適應教學中時刻變化的新情況,才能照亮學生成長之路中的每一個標誌,才能做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下面我以在鎮內“課內比教學”活動中執教《長城》一課的教學為例,談一下我對國小語文(本站推薦:)教學的幾點感受:

一、創造性的處理教材,做好課前準備。

《長城》這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覺到,長城對現在四年級的學生來説,在情感上、空間上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所以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我把着力點放在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距離上,通過教學實踐,我感覺到這種處理還是比較恰當的。

課堂上我並不逐段學習,而是採用了迴文教學的設計:“抓課文中心句,提煉兩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 我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圍繞“從哪兒體會到長城氣魄雄偉?為什麼説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這兩個問

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習。讓同學在初讀課文後談對長城的印象,然後在文找出一句能概括長城的一句話。學生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在教學中,學生對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層層遞進,朗讀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考慮到學生對長城的認識並不全面,僅靠課文中兩幅插圖和課文描述,學生不能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對此,我在佈置學生蒐集資料的同時,也整理了大量的有關長城的圖片、視頻資料並製作成課件,結合對課文的學習逐步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二、良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基礎。

一堂課的導入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卻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起始環節,好的課堂導入猶如優美樂曲中的前奏,精彩戲曲中的序幕,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堂學習。好的課堂導入,能夠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教學活動中來,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長城》的教學中,我採用音樂導入法。先讓同學們邊欣賞音樂《長城長》這首歌曲,邊欣賞長城的圖片,然後讓同學們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長城的資料。在音樂渲染的情境中交流資料,容易使同學們產生直觀而美好的理解,感覺長城不是那麼遙遠,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三、開展多種形式朗讀,提高閲讀教學效果。 新課標明確指出:朗讀教學是閲讀教學的根本。可見,它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實踐證明,有效地開展朗讀教學,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又有助於學生情感的傳遞。第一自然段遠看長城氣魄雄偉,初讀了解了長城“長”的特點,然後結合文中的插圖和課件,學生不僅理解了“蜿蜒盤旋”這個詞語的意思,還發現了長城“曲折”的特點。通過個人讀、男生讀、齊讀等形式讀出了長城的雄偉氣勢。第三自然段為了讓學生從內心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不易,通過個人讀、分組讀、齊讀等形式去感悟,為了提升學生的情感,教師還在音樂渲染中進行範讀,創設情景“透過厚厚的城磚,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引導同學們想象,活躍了思維,啟迪了靈感。讓學生由衷認識到“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對於教材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

四、適當的補充素材,提高教學實效性。

在學習第一段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長城的“長”,我補充了三個素材:“在中國地圖上,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一共經過了八個省市,有一萬三千多裏。”“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裏,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有二百五十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於圍繞操場跑上26000圈。”通過這些具體數字更能讓孩子

們清楚體驗到長城的長,使教學目的性更強也更有效。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這一點與學生在情感上的距離是非常大的,如何讓學生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我先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説説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然後抓住“抬、陡峭、無數、兩三千斤”等詞語,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體會,特別是“兩三千斤”,我讓他們先説説自己的體重是多少,那一塊石頭相當於相當於咱們四年級一班全體同學的體重的總和。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肩抬手扛着這巨大的條石在陡峭的山嶺上勞動是多麼艱難的事,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

在學完課文後,我又補充了一段世界各國領導登長城的圖片和他們對長城的讚歎的資料,加深了孩子對長城知名度的瞭解,更加能夠感悟出長城的偉大、民族的偉大。讓學生也情不自禁地對長城發出了由衷地讚歎。

回顧《長城》的教學過程,有成功的經驗,但也存在不足。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這是本人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實踐。我們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讓學生更加主動、歡暢地在語文課堂中汲取營養,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成長起來。

我們向你推薦更多文章:

《成長的喜悦》讀書筆記

《教師專業成長》讀書筆記

《成長的書香》讀書筆記

《完整的成長》讀書筆記

《教師專業成長》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wlv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