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一

“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觀看火箭發射。”就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前,現場觀看的人們打開了手機,情不自禁的開始倒計時,“倒計時和火箭點火幾乎一致!”

因為這次發射是在晚上,所以當倒計時到最後點火那一秒時,顧曉燕看到火光從火箭底部閃出,緊接着火焰和煙霧升騰而起,照亮了整個發射區域,她還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動。而幾秒鐘後,隨着低沉的轟鳴聲傳到了現場觀看發射的人羣中間,看着火箭逐漸騰空而起,那一刻,所有人都開始歡呼!

“太激動了,為祖國自豪!對中國航天驕傲!”已經距離發射結束約一小時了,感受到她激動的心情,“我們看到了神舟十三號飛向蒼穹的全過程!”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説,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説,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二

女媧乘風,攬明月高歌;吳生惆悵,倚桂樹輕歎。嫦娥衣帶飄舞,穿梭於星際間,拂過月亮的光輝,倒影在蒼遠的高空上,那層層疊疊的深藍吸引了我。我開始有了夢想,夢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在九霄之上與九天神女共舞高歌。

轉眼,翻看古代史冊,“成仙飛天”之縹緲;君子“飛車”之遙想;萬户紙鳶攜火箭。載着同我一樣的夢想,他升上高空,卻幻化成天花易冷,回憶不堪回首。

我徒步行走在悽惶的高山土坡,皇天厚土,給我一點温暖,我攥起一捧細沙,任它在我眼前飛舞瀰漫,大漠如獸如磐,誰可以告訴我,飛天不是玩笑?

我在晦暗中行走,看不清未來。

飛天乃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夙願,東方紅響徹天地,我看到黃河奔騰,我看到長江亙古,我看到長城盤踞。欣然,彷彿我看到了綠洲。神舟載人,楊利偉登天。那一刻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會感覺到他注視地球的目光。它承載着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的名字註定要被汗青銘刻。我聽見他的聲音,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渾厚;我看見他的身姿,那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挺拔。我知道了,飛天不再是夢。等待多少年,夢迴九霄。我向往,站在月球坑窪不平的表面感受自腳心傳來的夢想的温度。

腦海中,那時的世界,極致的黑與白,卻不想有如此色彩。

皓月當空,舉杯邀月,我立於庭院,透過繁亂的枝條,繽紛的落花,我凝望天上的瓊樓玉宇,輕喚一聲“嫦娥……”炎炎夏日,你可耐的了酷暑;瑟瑟寒風,你可受得了嚴冬。我想乘風而起,與那月下佳人,搗藥玉兔把酒言歡。

了卻我對你們的思念。

了卻古今華夏的夢想。

我見過祖國萬里風光,榭水樓台,煙雨江南,十方春色,萬里雪飄。可那都不是我所向往,我再次翻開史冊,手指拂過遠古時的“航天員”,晉朝時的神奇“飛車”,張衡時的“火箭”縮影,用手撫過夢想的衣襟,我合上書卷,點燃一支沉香,裊裊的青煙直上,飄到我夢想的地方。

在那裏,有誰可實現我的夢想?是你嗎?“神舟”,從酒泉出發,駛向未來。

月球的細壤,包裹着中國的旗幟,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抹上了一點鮮紅,終於,我圓夢了。

我看到嫦娥的衣襟拂過……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三

在聽完楊利偉叔叔的課後,讓我知道了什麼是中國航天精神,那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從神舟一號到2003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再到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順利安全迴歸,驗證了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了東風着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習爺爺説過:“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努力學習點亮“摘星星”的夢想!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四

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偉大的航天精神,伴隨着祖國的強大,見證着祖國的發展,是幾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走出來的一條勤奮敬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自主創新,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的發展道路。我們要以航天精神為引領,闊步邁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

以航天精神為引領,汲取勤奮敬業、無私奉獻的“孺子牛”之力。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懷着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默默無聞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無聲無息奉獻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這就是偉大的航天精神。我們當以航天精神為引領,不斷汲取勤奮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自覺樹牢“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思想。要心懷國之大者,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始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融入到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鬥之中。要以“在崗一分鐘、盡責六十秒”的履職意識和“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一心一意做好國家的勤務兵;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密切聯繫羣眾,緊緊依靠羣眾,全心全意做好羣眾的服務員。

以航天精神為引領,汲取開拓進取、自主創新的“拓荒牛”之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單人冒險到三人成行,從飛天夢想到太空漫步,中國航天事業的腳步從未停歇。依靠開拓進取,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依靠自主創新,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黨員幹部當以航天精神為引領,不斷汲取開拓進取、自主創新的精神品質,以“鋭意進取拓荒牛”的姿態謀求發展。要以“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勢在思想上“破冰”,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之態在行動上“突圍”,衝破心理“大山”、突破思維“峽谷”、打破行動“枷鎖”,在不斷地摸爬滾打中蹚出發展新思路,在不斷地探索實踐中謀出成事新舉措。

以航天精神為引領,汲取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之力。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偉大的航天事業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不計其數的航天人夜以繼日、接續奮鬥的結果。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前進道路上,充滿了未知挑戰和驚濤駭浪,我們要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要以航天精神為引領,汲取艱苦奮鬥、任勞任怨的精神品質,以“求真務實老黃牛”之態默默耕耘。要始終堅持以“實”字打底、“幹”字當先,堅持説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釘釘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幹,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好;以“愚公移山”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把黨和人民的事業長長久久推進下去,以千千萬萬人的“星星之火”燃起民族復興的“燎原之勢”,讓航天精神永放光芒!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及心得 篇五

_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火箭發射升空約40分鐘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觀看火箭發射。”就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前,現場觀看的人們打開了手機,情不自禁的開始倒計時,“倒計時和火箭點火幾乎一致!”

因為這次發射是在晚上,所以當倒計時到最後點火那一秒時,顧曉燕看到火光從火箭底部閃出,緊接着火焰和煙霧升騰而起,照亮了整個發射區域,她還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動。而幾秒鐘後,隨着低沉的轟鳴聲傳到了現場觀看發射的人羣中間,看着火箭逐漸騰空而起,那一刻,所有人都開始歡呼!

“太激動了,為祖國自豪!對中國航天驕傲!”已經距離發射結束約一小時了,感受到她激動的心情,“我們看到了神舟十三號飛向蒼穹的全過程!”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及心得 篇六

在觀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三位航天員出倉時都朝氣蓬勃,笑容滿面,雖然剛回地球,因為重力變化的原因行動困難,但仍能和現場工作人員和鏡頭揮手打招呼、比心,絲毫不顯疲態,返回的過程非常順利。三名航天員接受了簡單的採訪,言語中滿是自豪之情,帶動現場的工作人員們也是熱情洋溢。上一批航天員在太空遨遊工作了半年之久,下一批航天員已經準備出發,我國的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一帆風順,反映出了我們對於星辰大海的執着追求,和航天精神的代代相傳。哈工大一直以來都和我國的航天事業緊密相連,儘管我們的專業不是從事航天行業的,但不妨礙我們關注並且熱愛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人説,隨着網絡、元宇宙的日益發展,人類只會專注於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虛擬的世界。但是,正是有着我國這些要強的航天人的執着與堅守,一代代的不懈奮鬥甚至犧牲精神,才能有一次次的“感覺良好”,和人類對星辰大海的矢志不渝的前進步伐。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七

夢尋九天,嚮往星河燦爛;神舟凱旋,續寫嶄新篇章。世界上本沒有奇蹟,中國航天人以矢志不渝的奮鬥書寫了後來居上的神話,以一次又一次令世人驚豔的加速度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神舟”問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探尋九天的夢想從未停歇,奮鬥的征程不曾止步,中國航天的精彩故事不斷續寫。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中國航天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圖景中的壯麗一幀,中國航天員的從容豪邁就是新時代人民精神面貌的生動展現。一代又一代中國航天人,秉承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把“國家需要,我就去做”當做人生信條,把過去千百年來的浪漫想象一個個變成了現實,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中國航天人!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八

歷時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三號三名航天員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王亞平由此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這不僅標誌着中國航天事業的跨越式邁進,更彰顯了中國女性自強不息的豪情壯志和颯爽英姿。我國女航天人用堅強的“她力量”、非凡的“她智慧”、無畏的“她擔當”助力火箭騰飛,探索浩宇蒼穹,在時代潮頭中盡顯巾幗風采。

是熱愛與激情,讓堅強的“她力量”指引追夢航向。有人説,中國航天人在用生命追星攬月,在九天之上刻下中國印記。這種説法毫不誇張,載人航天是一項高風險作業,從發射到着陸容不得一絲一毫閃失。特別是對女性航天員而言,她們在雪山、沙漠、水底的高負荷訓練,對身體極限的挑戰強度絲毫不遜於男性航天員。艙內一分鐘,艙外十年功。她們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所以個人利益得失變得渺小,家國情懷變得偉岸。王亞平漫步太空時的一句“感覺良好”,其背後承載着無數不為人知的艱辛與不易。作為女性,力量與體能較男性而言存在先天弱勢,但太空環境不會因女性而改變。王亞平用行動給出了縮小“男女差距”的最佳答案——“就是練”。從持續六個小時的水下訓練、極度壓迫的離心機訓練,到心理素質訓練、缺氧耐力檢測、心臟負荷能力訓練……航天路猶如一條艱苦卓絕的長征路,她們卻滿懷激情與熱愛永不止步。

是探索與創新,讓非凡的“她智慧”跑出中國速度。被稱為“航天員女教頭”的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説,我們要做無名英雄,載人航天就是要以平凡成就非凡,以無名造就有名。“她力量”的迸發少不了“她智慧”的助推,姬濤、張潤紅、何京江……這些名字我們可能並不熟悉,正是她們在航天器的設計、製造、發射等環節中突破了無數“卡脖子”關鍵技術,在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任務中傾注了全部心血。中國航天女副總工程師姬濤在不惑之年便滿頭銀絲,張潤紅把自己“嫁”給航天事業無怨無悔,“數據女王”何京江紮根大涼山腹地深耕航天測控十數載。她們不曾炫耀自己的身份,不曾宣傳自己的姓名,只是在“全天候”的工作中默默詮釋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在一次次問鼎蒼穹中盡顯中國智慧。

是攻堅與奮鬥,讓無畏的“她擔當”綻放時代光華。自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立項至今,浩瀚蒼穹中最耀眼的莫過於那抹中國紅。從“神一”到“神十三”,從“一日遊”到“半年居”,五星紅旗高揚九天並非一日之功的奇蹟。航天之花的綻放離不開無數航天科研人員的深耕細耘、攻堅奮鬥,離不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航天巾幗的熱忱與幹勁,“她擔當”根植于傑出的女航天人羣體之中。在“遍地無人煙,風吹石頭跑”的茫茫戈壁,衞星發射中心氣温低至幾十度。面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挑戰,90後助理工程師徐娟在低温高壓中獨立完成敲指令、佈設備、放網線等工作,為航天通信保駕護航。95後系統指揮員周承鈺在無窮盡的嘈雜和熱浪裏,實現着配氣台、工作站、箭上對接的精準操作。正是她們的堅持與堅韌讓神舟飛船、空間實驗室、目標飛行器驚豔了世界,穩紮穩打步入空間站新時代,為人類探索星河帶去更多信心與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o635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