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1

近期劉強東在牛津大學的一次演講,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加訪談,我覺得比今夜的比賽要精彩得多,關於貧窮:勇於面對,一切靠自己

劉強東是江蘇宿遷人,1992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去北京讀大學的時候,窮到什麼程度呢?

所有的親戚、朋友,還有全村的村民,大家兩分錢、五分錢地湊,最多給一塊錢,湊了500塊錢;全體村民把所有雞蛋都拿出來送給他,一共76個雞蛋。

就這樣,劉強東帶着500塊錢和76個雞蛋去了北京,那是他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離開老家宿遷。

到了學校以後,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生存下去,家裏和村裏不可能再給一分錢了,從此一切只能靠自己。

所以,劉強東跑去做家教,去學校食堂門口刷廣告,抄信封,一封能賺6分錢,後來還去推銷書,拿着書單跑寫字樓...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班上有幾個家裏條件不是很好的同學,確實比我們要成熟很多,也更努力,一有時間就出去兼職,而我們整天就是混日子,玩遊戲。

如今,這幾位同學混得都不差。

每個人的出身和家庭是無法選擇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實際上,人在年輕時窮一點並不是多壞的事,這更容易讓人成熟,知道努力奮鬥的意義。

劉強東如今依然住辦公室,每天工作16個小時,努力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血液裏,停不下來。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2

35歲現象:被嫌棄的中年人

為什麼35歲的職場人被人嫌棄呢?

首先是體力: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大多已經在職場上被壓榨了多年,身體已經沒年輕人那麼耐幹了,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就在心裏告訴自己要注意保養了,而那些愣頭青能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還樂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已經有了家庭,這就意味着多了很多牽絆,你下班就想着準點回家給孩子做飯,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那些剛畢業,或者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裏全是工作,為了夢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潛力:很多公司寧願給新人漲薪1000元,也不給老員工漲500元,因為年輕人可挖的潛力更大,性價比高,而中年人身上的培養價值已然不大,更多地是在靠經驗工作。

中年職場人最大的優勢:經驗、人脈、資源。

尷尬的是,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他們只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然後將這經驗用了十年而已,成長空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人脈和資源更是少的可憐。

除非你可以自己帶客户、資源過去,能夠給新公司帶來可看到的實際收益,不然還真難以找到滿意的下家。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掌控力,在職場上待久了,或多或少會沾染上一些職場老油條的習性,沒有年輕人那麼聽話。

公司給年輕人畫大餅,他們會聽得熱血沸騰,很賣力地幹,但職場老鳥一聽,就在心裏説:又騙我,我待了多少家公司了,都這樣。

而且,他們還可能將這些職場經驗分享給團隊裏的年輕人。這樣,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下降。

中年人跳槽、換工作其實挺尷尬的,就是因為有很多的限制在裏面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3

一個在上市公司做策劃總監的朋友老呂告訴我,他能有今天,全靠當七年級份會議紀要。

老呂當年剛到北京工作時,野心勃勃地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因為資歷太淺,策劃經理只是派給他一堆整理文件、收發快遞的打雜活兒。

老呂不但高高興興把這些瑣碎活兒都接應下來,還在公司前台那加放了一個快遞架,按照工位區給每層做了對應標籤。之前大家來找快遞的時候都是蹲在地上找半天,狼狽不説,還經常翻亂。這下,所有人拿快遞的時候都對老呂連連稱讚。

後來,一個甲方公司召集了三家廣告公司在會議室比稿,老呂被經理帶去旁聽。回來以後,公司突然接到甲方電話,委婉地問老呂公司會議錄音是否還在。

老呂后來才知道,那天甲方公司內部因為一個問題起了爭執,但錄音筆正好壞了,想着或許來比稿的廣告公司能有備份錄音做個證據。

老呂不但拿出了錄音,還把每一項工作對應的責任部門、責任人全給列成了表格給甲方發了過去,比任何一家公司都快。因為他平時為了方便各個部門做計劃,早就養成了這種把會議紀要內容分離出一份細緻表格發給各個部門經理的習慣。

甲方當時就單獨約了老呂,誠心邀請他來甲方公司任職。之後老呂在甲方公司如魚得水,一直做到策劃總監。

不少人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看不上端茶倒水,看不上機械重複,卻從未想過,即便是看上去再沒有意義的工作,也能分出個高下來。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麼工作,而是你對這份工作到底持有一種怎樣的態度。而你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你是否配得上更好的工作。

能把不喜歡的工作也做好,是一種高級的修行。這一路能賜予你的,何止是更好的機會,更是過好任何一種人生的能力。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4

努力本身不值錢,沒有人會為“苦勞”買單

職場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aba公司的陳奇雄,在一次華東大區經理的競選上,遺憾落敗。

他找到領導哭訴:“我在公司整整12年了,沒日沒夜,天天加班,週末去拜訪客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我這麼努力,難道你們都沒看在眼裏嗎?還只給我一個小小的主管?”

領導冷眼對他説:“你的工資不是按‘努力’來算的。你的‘努力’更加不是公司給你升職的理由。”

職場中,你有多努力,多大苦勞,這不是老闆最需要的。

你真實的價值,實際產出的功勞,才是升職加薪的關鍵。

就像你去買包子,只會在乎包子好不好吃,老闆做包子的過程多艱辛、多努力,和你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知乎上有個提問:努力工作的員工會讓老闆感動嗎?

高贊答案很精闢。

“作為老闆,我當然可以被你感動,只要你不用我為這份感動買單。”

感動老闆沒有任何作用,你自身沒有核心價值、核心競爭力,累死也得不到多少實際好處。

説白了,大家都是出來“賣”的。想要別人出錢“買”你,得看你的價值在什麼方面。

一個企業裏,一般有這麼幾類員工:

1、利益連接者:沒有他們,沒客户、沒渠道、沒優待;

2、核心管理層:沒他們,沒錢賺;

3、技術骨幹:沒有他們企業散架;

4、普通員工;

5、外包工、合同工、不穩定分子。

前三類人是老闆的心頭肉,他們掌握着核心價值。而動不動就拿努力説事的,基本是4和5。

當沒有什麼可以出賣時,就出賣努力吧。

老闆做生意,是為了掙錢,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為員工,遠離核心價值的努力是無效的,它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情。即使用再多的力氣,也無法讓你再上一個台階。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5

有前途的人 從來不辜負別人的信任

這些年,很多人説,二本畢業,和別人比有先天劣勢。

的確,名校畢業,名氣和人脈都有天然優勢。

但有一點,和學歷、能力,甚至經驗都沒什麼關係,就是靠譜。

靠譜,可以掩蓋很多方面的缺陷,哪怕你笨一點,別人也願意提點你,因為帶一個不靠譜的人,心太累。

那種感覺就像揹着一個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爆炸,每次佈置完任務,你都惴惴不安,生怕哪個環節出了紕漏。

在反覆溝通的過程裏,彼此的信任度會越來越低,以至於日後的合作,心裏都會留下陰影。

我有個沒過試用期就被辭掉的前同事,就是這種人。

所有跟他有接觸的同事,都在反應一個問題,就是一件事要反覆跟他磨合,一次説了n個問題,他只能改掉其中的幾個,漏掉的還需要再次溝通。

時間久了,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譜,交給他任何工作都擔心他做不好,總要額外花時間去監督他,有時候還不得不找人做個備選方案,就怕他隨時抽風。後來,誰也不願意再和他合作。

這個同事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想要修復形象,認真幹了好幾個月,可惜還是沒過試用期。

其實道理很簡單,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人的印象是很難改變的,一旦別人覺得你不靠譜,想要重建就很難了。

所以,每每想起這些年遇見過的各種偷奸耍滑的職場人,都覺得他們挺傻的。

總是自作聰明地敷衍同事和老闆,覺得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到最後只會給自己和別人惹來更多麻煩。

相反,真正用心的人,才是精明的勤奮者。

他們明白,在職場,態度比能力重要。

他們不在應該費心的時候惜力,更不會活得眼裏只有自己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6

只有競爭對手,沒有合作伙伴

在學校裏,名次是衡量我們學習水平的最重要標準。

如果一場考試平均分是60分,我們考了80分,就會對自己滿意;如果一場考試平均分是90分,我們考了80分,就會檢討自己為什麼會落後。

雖然同樣是考80分,因為名次的不同,我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就發生了變化。

學校裏的競爭模式裏面,每個人都是單打獨鬥的英雄,你只要把別人比下去就有勝算。這種思想發展到職場上就是:眼裏只有競爭對手,沒有合作伙伴。

然而,職場上沒有個人英雄。有時候你花三五年摸索出來的一條經驗,可能你的前輩花三五分鐘就能跟你解釋清楚,只有懂得向外借力,才能加快自己的成長步伐。

我有一個做文案的交流羣,大家常在羣裏交流一個文案技巧和接單資源。

小方是裏面比較沉默的一個,有一次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做了五年文案了,感覺並沒有比做過一兩年的人強多少,我是不適合這一行嗎?

我建議他多跟羣裏的同行交流經驗,拿自己現有的經驗去換自己需要的東西。後來小方有意識地與同行互動,並把自己的富餘資源分享出來。

一段時間過後,小方嚐到了甜頭。

他説,原來只是想着,好不容易摸索出來的經驗,為什麼要便宜別人呢?卻沒有想到,別人需要我的幫助,我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即使是存在競爭關係,我們也可以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害怕別人分蛋糕的人,其實是格局不夠大。只盯着眼前得失,看不到更長遠的發展,就會失去把蛋糕做大的機會。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優勢,團隊合作精神是職場上的必備素質,與人合作才能提升工作價值。

職場上的發展從來不看名次,看的是價值,你創造的價值越大,成長的機會才越多。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7

司馬懿的一生無疑是成功的,魏蜀吳三家,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大佬爭鬥了大半輩子的天下,結果被他司馬家族給撿漏了。

這其中有機遇,但更有實力,而司馬懿就是司馬家族的頭狼。

司馬懿做人做事,有兩句比較經典的話,哈叔今天同大家分享下。

一路走來,沒有敵人

司馬懿的特點是忍,也可以説是城府深,是能裝,怎麼説都好,反正就是他這個人一般人猜不透。

在《軍師聯盟》裏,楊修是司馬懿的死對頭,兩人一個是曹植派系的,一個支持曹丕。

楊修多次想置司馬懿於死地,但在楊修因為雞肋事件被曹操下令處斬後,司馬懿向曹操請示想去探望楊修。

曹操便問他,為何要去看楊修?

司馬懿説,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

也就是説,我司馬懿不會和楊修計較,他雖然想整我,但我不會將他作為敵人。

曹操聽到這話以後,對司馬懿有種打心裏的喜歡和欣賞。

司馬懿前期的對手主要是楊修,後來與諸葛亮也是較量了好幾次,對於諸葛亮,司馬懿很是尊重。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騙了司馬懿,蜀漢大軍撤離,司馬懿來到諸葛亮病逝的營帳內,以水代酒祭拜諸葛亮。

他説,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你這一生就像這水一般,清清白白,雖然你我為敵六載,但我卻一直視你為知音,孔明,讓我尊你一聲,先生。

還有一個故事,我發現司馬懿特別喜歡去和將死之人告別。

曹睿有個男寵叫辟邪,在曹睿死後,辟邪就被下獄了,司馬懿是唯一去看他的人。

這個辟邪得勢的時候沒少找司馬懿麻煩,但司馬懿卻去獄中的時候給他帶了一件衣服,保全了他最後的尊嚴。

做人做事,留有餘地,對對手和敵人保持尊敬和敬畏,這就是司馬懿混跡職場的哲學。

有句老話説,我們應該感謝給你帶來苦難的人,因為這樣會使人更加強大。

職場勵志心得體會篇8

當時,我每個月的工資是4500,刨去每月2500元的房租、480元的交通費還有雜七雜八的水電,實際夠我吃喝的也就1500元左右。

公司地處二環內的商業區,周圍飯館不多,所以物價特別高。我每天午飯平均要30元,一個月下來也是個負擔。

每次有同事一塊約着吃飯,我都找理由推脱掉。

因為他們吃飯關注的是味道,而我關注的是價格,實在是丟人。

錢包的拮据,讓我也顧不上什麼人際社交了!

同公司市場部有個小姑娘,跟我同歲,在美國留學。她每天開着寶馬來上班,身上穿得衣服每天都不重樣。聽同事私下裏説,她爸爸是大公司的老闆,特有錢。

在北京,如果被人議論説特有錢,説明這個人身家起碼上億。即使非富,也是即貴。

在大公司上班,我總有一種懸着一口氣的緊張感。好像沒了這口氣,我連抬頭看人的勇氣都會消失。每次下班,湧進地鐵的人流,我才會回到現實。

地鐵,是北京的社會圖鑑。

在這裏,無論是站着的還是坐着的,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大家都卸下了面具,臉上統一着一個神態——疲憊。

有的人皺着眉低頭不斷地刷手機;有的人眼皮一闔放鬆地入睡;有的人一臉冷漠地看着窗外一閃而過的廣告牌;有的人焦躁地站在出口,期待着第一個擠下車。

焦躁、疲憊、頹廢、冷漠,每一天都在北京的地鐵上呈現。

有一次在地鐵上,我聽到一對小姑娘的對話。

一個説:

你知道我有段時間多窮嗎。我晚上沒錢買菜買飯,就從超市買一塊豆腐,買點辣醬,拿豆腐蘸醬吃;吃完了就立馬上牀睡覺,這樣就不會感到餓了。

説話的姑娘語氣輕鬆,而我替她心酸不已。

耳邊聽着姑娘的辛酸,眼前不斷閃現一塊塊炫麗的廣告牌。廣告上的代言人是個微博粉絲過千萬的小鮮肉,他受到萬人追捧,演一部戲能拿到幾千萬。

同是90後,有的人名利雙收,活得光鮮亮麗;有的人還在因為生活的拮据,去為五斗米不斷折腰。

有的人已經在為到達終點喝彩,而有的人還在為站上起跑線奮力拼搏。

唉,人比人該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q1z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