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公文範文精選 >

農村供水事業發展歷程

農村供水事業發展歷程

加快農村飲水安全  甘露潤澤千萬家

農村供水事業發展歷程

水是生命之源,飲水問題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生命健康和小康社會的實現,飲水安全在維護生命健康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40年來,我區農村供水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易到規範的發展歷程,農村飲水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讓羣眾走上了小康之路。

一、自我發展階段(1949——1979年)

這一時期的農村飲水主要靠農民自我解決,部分大型農村飲水項目,通過政府投資或補助、農民集資集勞來完成,農村飲水大多處於自發發展階段,國家缺乏大的政策鼓勵或支持,農村飲水質量完全依賴水源的質量,從整體來看,此時農村污染不嚴重,飲水質量基本滿足飲水需求。1949年以前,茌平根本沒有供水設施,解放後,各公社、大隊先後以村為單元,建設了土井、磚砌井、水窖等,農村羣眾可謂取水靠肩擔,井邊排“長龍;上世紀70年代初,對於廣大羣眾來説,提到飲用水,對過去情景、狀況,由此而對生產生活、工作的影響,對經濟發展的制約可謂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那時,茌平農村居民喝的都是井水,取水用的桶、扁擔是每户家中必備的生活工具。人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或黎明,或深夜不得不去村邊的水井取水、擔水、提水,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每天取水、擔水、提水就成了生活的“必修”課。1960年春,茌平遭遇特大旱災,1—4月降雨量僅20毫米,夏秋連旱,年降雨量僅395毫米,1972年春、夏連旱,伏天零星降雨50.9毫米,人畜遭遇飲水困難,水井邊取水的人羣排成“長龍”,有的羣眾只得下半夜或黎明捷足先行。人們生活飲用水,也都十分“惜水”,不敢大手大腳。有時為了取到水,井邊排隊的人多了,甲地到乙地,乙地到甲地的“地盤”邊“等水”的情形也是司空見慣的,深夜,熟睡的居民被打水、挑水的聲音驚醒也時有發生,為取水而爭吵甚至“動手”的現象也非個別。那時,每一天中,人們最惦記的、最擔心的就是家裏水缸中的水還有多少。因為用水不方便,艱難,人們洗衣服,甚至洗菜都只好到水井取“自來水”了。於是,揹着衣、被到井邊、河溝、水塘去洗也是經常的事了。有的為了洗衣被要到數公里外池塘,每天清晨、黃昏、深夜人們最擔心、最忙的就是水。

二、國家重視階段(1979——1990年)

20世紀70-90年代,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列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和在小型農田水利補助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等措施支持農村解決飲水困難。國務院於1984年批轉了《關於加快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的報告》以及《關於農村人畜飲水工作的暫行規定》,逐步規範了農村飲水解困工作,20世紀90年代,解決農村飲水困難正式納入國家規劃。1991年國家制定了《全國農村人畜飲水、鄉鎮供水10年規劃和“八五”計劃》。80年代初期,除茌平縣城區鑽深井開採飲用水外,其他地區仍沿襲機井提水,部分地區開始發展手壓井。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手壓井在茌平縣迅速發展,農村飲水基本上都是以手壓井提取淺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改革開放以後,1983年國家撥出專款改善貧水區和高氟區人畜飲水條件,水利部門先後為杜郎口、樂平、博平等4個飲水困難村及董莊、韓閣、丁莫3個高氟區,新打機飲水機井7眼,國家投資5萬元,羣眾自籌資金3萬元,建設了簡易的供水設施,解決了近0.5萬人的飲水問題。1985年前後,為改善茌平居民的飲水條件,先後在樂平、韓集等鄉鎮試點建設了一批農村供水水廠,水廠的建成結束了茌平縣農村沒有水廠的歷史,為解決居民生活飲水問題提供了新模式。1982年,茌平縣遭遇春、夏、秋連旱,河流斷流見底,地下水位下降,塘塘乾枯,春季10cm土壤含水只有7%,人缺水,畜無飲,水荒蔓延。“吃水難,吃水難,十里挑來水一擔,這樣的日子啥時完”,一曲曲含淚的歌謠,是當時缺水生活的真實寫照。全縣56多萬人中有一半飲水發生困難,面對嚴重的旱災,水利部門緊急啟動實施引水解困,向水荒開戰,引用黃水1.6億立方米,在大災之年,為穩定農村大局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飲水解困階段(1991——2004年)

此階段重要標誌是國家將農村飲水困難納入國家規劃,1991年國家制定了《全國農村人畜飲水、鄉鎮供水10年規劃和“八五”計劃》,1994年在《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納入了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內容,2005年國務院批准實施了《2005-2006年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規劃》,國家通過財政資金和以工代賑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隨着時間的推移,茌平已有的農村供水設施趨於簡陋,沒有消毒設施,加之管道鏽蝕老化,水質得不到有效保證。有的只是把地下水提取上來,只經過蓄水池的簡單沉澱,甚至有的連蓄水池都沒有,而是直接供給用户,水中泥砂等含量較高。羣眾認識對水的認識,只是認為“喝水就是解喝。”那些歷史上在冊的飲水困難村,建一機井安上自來水以後,羣眾就十分高興得説“我們喝上了自來水,人畜飲水再也不用車拉肩挑了”,感覺十分滿足;隨着茌平縣工業企業的迅猛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給地表水帶來了污染,對農村來説,每户建一眼30米左右自備水源井取水並不安全,生活污水、人畜糞便,加上農田有機化肥的耕施,農藥的噴灑,經雨水沖積,多數會慢慢滲入土壤,淺層水遭到污染,羣眾喝的水雖不鹹但不安全,多數羣眾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認識到飲水安全的重要性,迫切要求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四、村村通自來水階段(2005年——2006年)

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目標,堅持“集中供水的規模宜大不宜小,供水對象宜寬不宜窄,供水量宜多不宜少”的原則,突破鄉鎮區域限制,對所有小規模或單村供水工程實行了有效整合,確定了“一站供水、多村受益、專業管理、優質服務”的新模式。全縣規劃出35個供水區,每個區建一個供水站,覆蓋幾十個村莊,供水中心已由2005年的93處調整為35處,為民營供水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2005年以來,茌平水務局多方籌集資金,克服重重困難,累計鋪設水網管道8000多萬米,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立方米,使茌平羣眾徹底扔掉了儲水用的盆盆罐罐。截止2006年,全縣累計完成投資6000萬元,建成供水工程38處,惠及756個村、45.56萬人,普及率達到92%,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羣眾的生活質量,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亮點。為保證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水利部門堅持走“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用水户參與”的路子,大膽創新村村通自來水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調動了民間資本參與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形成了政府抓主導,民營唱主角的良好局面。同時按照“集中供水規模宜大不宜小,供水對象宜寬不宜窄,供水量宜多不宜少”的原則,突破鄉鎮區域限制,對小規模或單村供水工程實行有效整合,規範高標準供水中心6處,確保了供水工程持續健康發展。為加強村村通自來水的管理,茌平縣實行:政府搭台,民營資本唱戲”的模式,全縣共吸納社會資金1800萬元,大大緩解了工程建設資金不足問題,減免民營供水企業各項費用320萬元,既兑現了對投資者的優惠政策,又進一步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五、飲水安全啟動階段(2006-2008年)

此階段主要特徵是全面啟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由“解困”向“飲水安全”方向轉變,即由解決“水量”向水量與水質並進的安全轉變。國家制定並實施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規劃》、《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對促進農村飲水安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經過多年的努力,農村飲水不安全人數大幅減少,根據“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規劃解決 2.98 億農村人口(含國有農林場)飲水安全問題和 11.4 萬所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使全國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 80%左右,供水質量和工程管理水平顯著。

2008年,茌平全面啟動農村自來水質量提升工程,投資260萬元,新建了6處高標準供水中心,從“有水喝”到“喝好水”,在水源地選擇上,首先考慮的是水源水質,對每一處水源地工程,技術人員都進行認真的調查,全部用電測找水的辦法,多處設點,反覆比較,直至找到最好的水為止;水源井打成後,再取水化驗。對於實在找不到理想水源的,採取了遠距離引水的方法,如振興辦事處,轄區內的水質普遍苦鹹,因此,該處工程的水源全部引用城區優質巖溶水,走開了城鄉一體化供水的路子,樂平鎮也是這樣,通過引水,讓羣眾喝上了達標水、優質水、安全水。在這期間,富有代表性的是茌平樂平供水中心,該中心始建於2006年,佔地6.5畝,是一家民營供水企業,中心以“為茌平縣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優質的供水服務”為己任,大力抓好水源地建設,努力拓展供水管網,積極深化承諾服務,依法嚴格供水管理,供水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步。在經營模式上,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供水服務樂平、振興、信發、杜郎口、胡屯、温陳、6個鄉鎮(街道),服務城鄉人口16萬人,基本形成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新格局。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成立了專業維修養護隊伍和供水管理隊伍,實行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用規模效益來保證工程可持續利用。

樂平供水中心的成立,打破了行政區劃,通過集中供水,專業服務,自負盈虧等新模式,在茌平站穩了腳跟,實現了供水事業的良性運轉,該中心特點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水質優,供優質水才能徹底解決飲水安全,以此為出發點,通過近幾年摸索探討,農村經濟在不斷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羣眾對飲水安全的追求,成為中心不斷提升自我的內在動力,藉助茌東引水管道在樂平經過的區位優勢,引用東阿巖溶泉水取得成功,東阿巖溶水含多種礦物質,是遠近聞名的天然純淨水和健康水,引水成功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歡迎,取得了明顯效果。二是規模大,在做總體規劃時,徵得市、縣領導同意,打破了行政區劃界限,擴大服務範圍,採取集中供水,工程建設預留充足的發展空間,從設計到施工一步到位。三是體制新。目前的鄉鎮供水工程多以屬公益性事業管理為主,依靠上級扶持資金建設完工後,安排幾個人管理,往往會造成只建不管或都管都不管的局面。一旦管理不善,就連起碼的辦公經費也擠不出來,工程損壞了更是拿不出資金來及時維修。管理經費一旦不足,管護人員就失去信心,使工程效益不能得到長期發揮。供水工程是一項投資較大的工程,除去上級應給予的相應的扶持外,還需大量的投資,鄉鎮財政資金薄弱,所以工程建設的資金問題是困擾工程進展的一大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積極推動市場化運作,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在這方面該中心抓住了機遇,在運行機制上大膽創新,從屬公益性管理的供水事業中解脱出來,積極發動企業職工入股,辦成了私營股份制供水企業,即解決了工程建設的投資問題,又增加了職工對工程管理的責任感,使工程效益得到長期發揮。

六、飲水安全提升階段(2008——2019年)

2008年,國家實施了“飲水安全”工程,茌平縣抓住這一時機,集中建設樂平、杜郎口、振興、胡屯等高標準水處理中心,安裝了除鐵、錳、氟化物設備,對全縣的自來水管網進行了聯網建設,同時藉助1999年“引東濟聊”工程的有利時機,將譽為“天然飲用礦泉水”的東阿泉引入到了茌平縣境內,目前,徒駭河以東的信發、振興、樂平、杜郎口、胡屯、温陳等鄉鎮(街道)通上了東阿水,質量達標,水質較好;徒駭河以西的鄉鎮水源是自備井且淺井數量巨多,不僅水量不足、保證率低,而且缺乏必要的水處理設施,大部分水含鐵、氟化物、硫酸鹽超標。為了切實搞好全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徹底解決茌平縣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縣水利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認為農村供水工程必須走“規模化建設,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的路子,從實際出發,打破行政區劃界線,一縣一網,因地制宜,高標準、高起步地做大做強供水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用規模和效益來保證工程的可持續利用,實現飲水安全的目標。

2009年—2012年,上級共下達茌平縣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資金1500餘萬元,縣水務局新建了樂平、杜口、振興、胡屯等高標準供水中心,供水保障率得到顯著提高,羣眾飲水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健康幸福指數得到切實提升,東阿水是優質的巖溶水,深層地下水是處於天然狀態的優質地下水源,水質好,不受污染,經過簡單處理後,可以直接作為飲用水源。信源水庫水源經常規處理即可達到飲用水標準。為此,按照“能大不小,能合不分,合理佈局”的原則,結合茌平實際,確定了“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的水源利用規劃,充分利用東阿水和信源水庫水源向茌平縣西部供應優質水,選取西部水源較好的鄉鎮,新打深井,安裝水處理設施,將所有飲水不安全村全部涵蓋其中,徹底解決全縣飲水不安全問題。

茌平連年將飲水安全工程列入全縣“十大惠農”工程,將其列入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對部分錳、鐵等超標水源,配套除鐵、錳設備,確保了廣大羣眾用上安全水、衞生水,徹底改善農村人口飲水條件,提高農村人口飲水質量;在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上,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大膽創新飲水安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調動了民間資本參與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政府抓協調、民營唱主角的良好局面,確保了飲水安全工程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為進一步提升供水水質,確保廣大農民羣眾飲水安全,2010年,茌平縣水務局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投資1306萬元,在馮屯、胡屯、杜口、韓屯等鄉鎮規範了4處供水中心,鋪設自來水管道350千米,完成土石方12.48萬立方米,工程運行後,解決了6.1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讓受益羣眾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在各供水中心完善的供水管網、較高的自來水普及率和入户率基礎上,茌平水務局抓住機遇,精心組織,科學施工,貫通連接主管網,2013年投資567萬元,對農村供水工程進行聯網建設,鋪設至温陳街道的主管網8.5公里。2014年投資1479萬元,鋪設主管道使胡屯鎮、韓屯鎮用上了優質東阿水,按照“規模化建設、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管理、企業化經營”思路,做大做強供水工程,提高服務水平,讓更多羣眾喝上優質水。

2015年上級下達茌平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主要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項目、規劃外村莊飲水安全工程。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2.7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工程總投資1361萬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從信源水廠連接PE管道11.8公里,建設1座1000m3清水池,對樂平、振興、菜屯3個鄉鎮部分村進行管網延伸。2015年水質檢測中心項目建設43項指標的水質檢測中心一處。2015年規劃外飲水安全項目解決12個村莊0.5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工程投資164萬元。

2019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把堅決打贏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列為全市全力辦好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要求2019年底前必須完成。孫愛軍書記先後7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飲水安全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列為剛性任務,視為政治責任。市裏專門成立了飲水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了日彙總、週報告、月通報制度;對於我縣來講,縣委、縣政府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視,7月3日,縣委書記郭飛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縣政府先後3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認真研究,明確提出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牢牢抓在手上,縣裏成立了由朱縣長任組長,縣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各鄉鎮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確定由張亞部長親自主抓,進一步加強了組織領導,凝聚成工作合力,下定決心、下大氣力、全力以赴打贏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攻堅戰。根據省、市要求,前期,縣水利局編制完成了《茌平縣堅決打贏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行動方案》,主要內容是利用東邢水庫水源建設自來水廠,對徒駭河以西鄉鎮鋪設主管網統一供水,對徒駭河以東鄉鎮供水主管網進行改造延伸,工程計劃分步實施,總投資約1.5億元,4月22日,縣政府以茌政字〔2019〕31 號文件批覆了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主體為縣土儲集團,併成立項目公司,負責承建、運營、管理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縣水利局作為項目責任單位,做好項目指導、監督工作,目前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徹底解決我縣飲水安全問題,讓羣眾喝上乾淨水、放心水,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十年風雨兼程,三十年滄桑聚變。茌平農村供水事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村居民飲用水從古老的井水到如今用上安全、衞生、潔淨的自來水,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居民用水“同質同源同網”,人們深刻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時代的鉅變,真切體會到了只有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能富強,人們才能幸福,沿着改革開放這條光明大道,堅定不移的走下去,茌平農村供水事業將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茌平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標籤: 供水 農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gongwenfanwenjingxuan/9j9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