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基層反映 >

基層反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亟需關心

基層反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亟需關心

基層反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亟需關心

基層反映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亟需關心

隨着大學生就業人數的增加,社會崗位的縮減,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出現了失衡,直接表現為部分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危機。“五因素”成為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一是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隨着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體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首先體現出來的是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改革致使國內各大高校的連年擴招,它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每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在持續攀升。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為909萬人,同比增長35萬人,成千上萬的畢業大軍不斷湧向社會,預計到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而社會有限的就業崗位與畢業生數量形成鮮明的對比,嚴重的供大於求成了大學生們難就業的根本原因。以**縣為例,2019年高校畢業生938人、2020年高校畢業生1125人、2021年高校畢業生1203人,我縣高校畢業生人數也是在逐年增加。

二是大學生就業制度和市場的不完善。我國現有的就業制度是以市場為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雖然教育部已經出台了相關政策,用於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大學生就業是一個複雜的工程,需要系統、完整的機制來保障實施。近幾年來,我國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加上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對大學生就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學生不願意放棄城市户口去村鎮工作,導致人才普遍從農村流向城市,從西部流向沿海地區,造成大城市人才擁堵,城鎮人才缺乏。此外,部門間的勞動力市場分割同樣會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以往的國有企業和國家機構都是畢業生的主要吸收者,在進行就業選擇的時候往往企業的環境、聲望和福利待遇成為畢業生首先考慮的問題,而隨着國企的轉型和改革,國家人事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公務員的數量大大減少,即使是這樣,部分畢業生選擇等待也不願意進入其他環境就業,這些畢業生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選擇了自願失業。

三是高等教育體制不完善。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是適應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大學生的就業制度明顯滯後。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不再是國家分配工作,而是市場和學生的雙向選擇,但高校的培養機制卻沒有市場化。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由於政府對於就業政策制度還不夠完善,導致學校設置的專業相似,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隨着近幾年的高校擴招,為了追求畢業率,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未經深入的調查研究,盲目開設熱門專業,導致人才輸出超過市場的需求,為了能夠多招學生,不顧專業結構、市場需求,而是立足本校已有的專業和師資力量,什麼樣的師資開設什麼樣的專業,什麼專業火就開設什麼專業,不管本校的實際情況,造成教育質量下降,導致學生專業能力不足,就業競爭力下降。高校的教材、教學設施、教學方式陳舊。目前高校的教學方式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以課堂教學、應試教育模式為主。以傳授書本上的知識為主,缺乏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導致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後,空有書本上的知識,而無法進行實際應用,從而無法受到用人單位的重用。

四是高校落後於社會的發展。目前很多顛覆性技術不是在學校裏產生的而是在企業產生的,絕大多數企業擁有的技術水平遠遠高於高等學校,他們所擁有的設備、裝備、理念都比學校裏培養學生的教材要先進。大學應該是引領社會的發展,讓學生的思想超前於社會,技術超前於社會然後培養的學生走向才會被社會接納才能引領社會的發展,但現在是社會走在了高校前面,社會比高校還先進,高校還在用淘汰的教材、設備培養學生。如此這般培養的學生又怎會被社會接納,必然的結果便是學生畢業後難以適應社會,造成就業困難。

五是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就業持有觀望的態度主動少,被動多。雖然我國高校培養方式已經變革,但部分學生的觀念並沒有一起轉變,仍然處於精英化教育時期,沒有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導致有些畢業生寧願失業也不願意就業。部分畢業生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沒有一個合理的評估,對職業生涯也沒有規劃,導致面臨就業問題時,不知該如何選擇。首先,面對崗位的選擇從眾心理嚴重。不明確自己的優勢與興趣愛好,選擇所謂的熱門行業和崗位,導致某些行業競爭激烈,而另一些崗位卻無人問津,造成資源浪費。其次,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遇到沒有達到心理預期的崗位就不願意就業,對於工作有着不切實際的追求,最終導致失業。再次,缺乏創新精神。大學生雖然缺乏社會工作經驗,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而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穩定的職業,進行終身就業。

六是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企業對應屆生的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應屆生就業更是首當其衝。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同比增加40萬,創歷史新高;再加上一些因為疫情離職的、二戰三戰研究生的、準備換工作的人,整體就業壓力增大。與此同時由於國外疫情嚴重,大量的留學生歸國使得就業形勢更加嚴峻,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約874萬人,不僅規模最大,而且相比上一年增加40萬人,增幅是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在國內高校畢業生規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時,畢業留學生的規模也在逐年增加。2015到2018年,學成回國的留學生分別為40.8萬、43.2萬、48.1萬和51.9萬,一直在穩步增加。2021年的規模在60萬人左右。大量的留學生回國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説,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兩者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這塊就業市場蛋糕越分越小。

對此建議: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各地區各部門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抓緊抓實,以就業服務行動為牽引,以政策服務為着力點,以未就業畢業生和失業青年為幫扶重點,強化資源統籌、精準施策、兜底保障,用心用情用力把幫扶工作做紮實做到位,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平穩。要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真分析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着眼於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紮實做好統籌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宣傳和政策的落實工作。抓緊制定優惠政策的實施辦法為使更多的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更加深入地瞭解促進大學生就業優惠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加大優惠政策的宣傳力度,突出宣傳重點,創新宣傳手段和方式,提高宣傳效果。及時對各項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進行梳理,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基本內容、享受條件和申請辦法,及時通過網絡等各種渠道發佈,並編印成冊,免費發放給大學生和企業,幫助大學生和企業進一步瞭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要抓住大學生創業和鼓勵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這兩個優惠政策的重點,利用案例宣傳,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做好政策宣傳和闡釋工作。

二是要完善大學生就業制度,強化政策保障。各地區政府要統籌相關政策和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行政資源,各部門發揮各自的職能優勢,共同形成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合力。其中,大學生就業信息發佈平台的整合是政府資源整合的重中之重。要協調整合相關行政資源,切實打破部門界限和地區界限,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發佈平台,實現不同部門、地區間大學生就業信息和網絡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強化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使大學生能瞭解到更多的就業信息,同時也讓用人單位能招聘到滿意的畢業生。高校要統籌協調大學生見習制度和實習制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關注在校大學生的實習情況,完善大學生實習制度,未雨綢繆,使大學生在畢業前就具備崗位對口的實踐經歷。從當前的制度安排來看,藉助已實施的大學生見習制度平台,建立促進大學生實習的長效機制,是解決大學教育與社會脱節,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最終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有效方法。

三是完善高等教育體制和培養計劃。政府要統籌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在轉型升級中拓展大學生就業空間。通過體制創新構建有利於促進雲南經濟轉型提升的制度環境,切實破解產學研合作的各種障礙,加快創業創新平台的建設,集聚創新資源,激活創新要素,轉化創新成果,着力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創新。高校要統籌人才需求規劃與大學生培養計劃,實現大學生需求與供給的有效銜接。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的錯位,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破解這個錯位的有效方法,就是要統籌協調人才需求規劃與大學生培養計劃,實現大學生需求與供給的有效銜接。要根據雲南產業政策的發展規劃和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站在雲南省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加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才工作面臨的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分析現有人才資源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考慮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增強人才需求規劃編制的預見性和前瞻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大學生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用人需求更有效地實現對接。

四是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聯繫。面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高校需要審時度勢轉變辦學理念,積極拓展就業渠道,助力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比如,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優化專業結構,淘汰就業差、水平低的學科專業,促進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匹配,真正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實現由人才供給導向型向就業需求導向型轉化。同時加大職業技能培訓,深入實施“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擴大職業培訓規模,拓展新職業培訓,提供一批高質量培訓項目。組建專業化高素質職業指導師隊伍,開展職業指導師進校園進社區活動。

五是高校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宣傳和觀念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充分發揮畢業生的就業積極性,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基層是高校畢業生成長的重要平台。做好基層就業工作對於促進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推動我國鄉村振興事業、基層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把教育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為工作重點,在高校廣泛開展“逐夢青春”就業育人主題活動,讓青春之花盛開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積極動員高校畢業生參軍,“軍隊是淬鍊青年學生的大熔爐,要引導廣大畢業生把參軍入伍作為報效祖國直接有效的實踐路徑,動員和支持更多有志青年到軍營建功立業,在興軍報國中唱響青春之歌。”

六是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跟蹤服務工作。加快跟進實名服務,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到位、聯繫到位、幫扶到位,確保就業服務不斷線。紮實做好睏難幫扶,對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畢業生實施專項幫扶,對因疫情影響求職受阻的高校畢業生、海外留學回國畢業生,提供針對性就業幫扶和求職便利。

當然,高校畢業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終究離不開自身努力。廣大畢業生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價值觀,提前做好職業規劃,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就業方向和就業預期,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和高校所提供的各種招聘機會,爭取實現順利就業。需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定就業的基礎條件也沒有變。只要堅定信心、上下協同、精準施策,一定能更好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撰稿人:

2021年9月1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jiceng/4w551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