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推進“全省區域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發展調查和思考

推進“全省區域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發展調查和思考

精準定位 錯位發展 促進產業鏈式集聚

推進“全省區域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發展調查和思考

——推進“全省區域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發展調查和思考

產業融合,是實現城際合作互利共贏的有效載體。近年來,隨着交通瓶頸突破帶來的區域經濟發展新變局和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持續推進,尤其是2010年全省工業發展大會、2013年全省第二次工業發展大會後,省內各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和城市新區快速興起,新的城市格局逐漸形成。早在2012年12月,銅仁市就制定通過《印思德組羣城市發展》規劃,着手推進印江、思南、德江3縣抱團發展的戰略佈局。規劃啟動4年來,除杭瑞高速建成通車外,3地間在行政管理、基礎產業、公共服務和資源要素等領域均處在探索階段。按照縣委安排,我們圍繞推進“全省區域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佈局問題,深入3縣經濟發展部門和產業園區進行了調查走訪和座談交流,現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一)縣域經濟概況。1.印江縣2015年GDP71.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9:20.7:48。建成3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全縣茶園面積35萬畝,“梵淨山”茶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食用菌生產基地規模達8000萬棒,發展核桃19.2萬畝;扶持發展萬户小老闆266户、微型企業766家;成功創建了一批優秀旅遊景區,推出了1批旅遊文化精品,榮獲“中國最美文化生態旅遊縣”稱號。2.思南縣2015年完成GDP105.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5:27:48。建成3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培育國家級示範專業合作社3家,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373家,初步形成以茶葉、中藥材、石材、化工、農特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和生態畜牧、茶葉、果蔬三大農業主導產業,是“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3.德江縣完成GDP84.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7.8:20.3:51.9。省級、市級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共9個,發展生態茶園21.9畝、核桃23.5萬畝、中藥材14.8萬畝、天麻120萬平米,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62個,建成阿里巴巴、雲智速遞、汽車物流園等物流企業,烏江白果坨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獲國家林業部批覆。

(二)省級經濟開發區。1.貴州印江經濟開發區位於杭瑞高速印江匝道口,規劃面積9.75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平方公里。入駐企業和項目主要有:①梵淨山金頂水泥有限公司年產120萬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和低温餘熱發電項目;②貴州聚優鋼化玻璃有限公司年產50萬平方米鋼化玻璃項目;③印江自治縣聖墩鑫隆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欄1萬頭、屠宰加工50萬頭肉豬項目;④印江自治縣淨山食品廠年產5000噸紅皮脆菜項目;⑤貴州印江承明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對高檔真皮鞋生產項目;⑥貴州凱琦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00萬隻鍵盤、400萬隻鼠標生產線項目;⑦貴州增榮茶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年產5000台茶葉機械設備製造項目;⑧印江自治縣梵淨山翠峯茶業有限公司年產萬噸精製茶葉加工項目;⑨印江自治縣依仁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紅薯粉生產項目;⑩印江自治縣飛龍紙業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高檔生活用紙項目。2.貴州思南經濟開發區緊鄰杭瑞高速(沿榕高速)思南西匝道口,規劃面積9.83平面公里,建成面積3平方公里。入駐企業和項目主要有:①貴州思南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年產銷70577售120萬噸水泥項目;②貴州思南興黔船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000載重噸船舶及護理項目;③貴州巨鼎實業有限公司年加工80萬㎡石材項目;④貴州福安烏江石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8萬㎡大理石開發項目;⑤貴州大博金太陽能光電有限公司年產3000盞燈具及2000輛電動車項目;⑥思南縣潤豐礦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重晶石、方解石投資項目;⑦貴州省思南縣蠶桑科技園年產500噸蛾公酒、100噸桑葉茶、10萬牀蠶絲被、100萬片桑葉面膜項目;⑧思南縣五盛肥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5萬噸化肥項目;⑨思南縣南塑包裝有限公司年產4000萬條編織袋項目;⑩貴州保東服飾有限公司年生產50萬套服飾項目。3.貴州德江經濟開發區分為北區和南區,北區位於縣城北,南區位於沿榕高速德江南匝道口,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建成面積2.3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和項目主要有:①黔東北機電產城一體化園汽車配件、建築配件、PVC管 PPR管、PE管、小五金件項目;②德江縣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00噸中藥飲片/天麻酒項目;③貴州資兆建材公司年產120萬噸熟料水泥生產項目;④貴州頤年春酒業股份公司年產2000噸白酒生產項目;⑤貴州迪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萬套件裝備、箱包生產項目;⑥貴州億源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肉製品生產項目;⑦貴州黔東油脂集團德江星星油脂公司年加工5000噸菜油項目;⑧德江德源科技有限公司鋁材包裝箱(袋)項目。

(三)省級產業園區。1.印江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2.1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64户,將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大數據電子信息作為主導產業培育,分三個產業集聚區域。①小云特色產業園:緊鄰杭瑞高速印江匝道口,以特色食品、電子輕工、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為主;②塘池建材產業園:緊鄰杭瑞高速印江東匝道口,以建材裝飾、旅遊商品製造及建材家居和汽車交易專業市場為主;③木黃—天堂產業園:毗鄰印沿鬆高速木黃匝道口,以茶、菌、酒、水、中藥材及健康飲料等大健康產業為主;2.思南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8.16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0户,將裝備製造業、新型建材、特色食品作為主導產業培育,分三個產業集聚區域:①雙塘產城融合產業園:緊鄰杭瑞高速(沿榕高速)思南西匝道口,以農特產品加工及現代商貿物流業為主,致力於推進產城融合,建設城市新區;②關中壩景城融合產業園:緊鄰思南烏江碼頭,以船舶製造為主的裝備製造業、港口物流及健康休閒產業;③燈油壩教城融合產業園:毗鄰沿榕高速思南南匝道口,發展以石材為主的新型建材產業,建設教育園區與邵家橋新城區融合,實現“產教一體”。3.德江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72户,將大數據、大健康和裝備製造業作為主導產業培育,分三個產業集聚區域。①城周產業集聚區:北區緊鄰縣城區及沿榕高速德江北匝道口、南區鏈接沿榕高速德江南匝道口,以機電產業園,健康生物製品產業園、加工製造產業園及汽車專業市場為主,配套建設大數據中心。②煎茶特色產業園:緊鄰杭瑞高速煎茶匝道口,以農特產品加工及健康美食產業為主。③共和物流園,緊靠共和烏江碼頭,以港口加工、商貿物流及休閒健康產業為主。

二、推進產業組羣發展的制約因素

隨着杭瑞高速、沿榕高速開通和印思快速幹道、印德快速通道破土動工,三縣組羣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日趨成熟,但由於行政區域分割、政策保障不足、協調推進機制缺乏以及產業趨同等因素制約,3縣組羣同城化步伐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經濟總量太小,延緩了同城化發展。三縣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區位優勢和經濟總量稍好的思南縣,受到德江縣區位的良好預期影響,首位作用很難發揮,其中心城市地位沒有得到周邊城市的足夠重視和認可,對區域發展的牽引帶動作用較弱,“虹吸”效應有限。

(二)缺乏協調機制,制約同城化發展。在現行缺乏有效的行政協調機制的推動下,三縣政府出於對自己區域利益尤其是幹部政績的考慮,在重大項目的選擇和建設上,更多會從地方財政收入效益考慮,重競爭、輕合作的做法較為普遍。主張什麼事情自己幹、自己得,以確保本縣的經濟增長、收益增加、績效提升,難以推動跨縣域的資源共享、要素互動和利益均沾的橫向聯合合作。

(三)規劃思路不統一,阻礙城市組羣發展。由於利益機制驅動,印思德三縣的產業——發展規劃均將本縣的發展放在首位,而兼顧其他城市較少,沒有站在印思德融合的高度來統籌規劃,產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佈局各成體系,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經常脱節,規劃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差,尤其是三縣交界區域的規劃欠缺整體性、互補性和協調性,導致土地利用和產業發展長期處於較低水平,阻礙了印思德同城化組羣發展。

(四)產業分工不合理,影響了同城化發展。三縣之間的產業發展缺乏協調配合,導致產業趨同、互不融合。思南製造業主要集中在造船、石材等方面,而德江、印江則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等方面,關聯程度不高,無法形成跨縣域的完整產業鏈。電子、大數據、特色食品等產業都是三縣支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更多的是競爭關係,尤其是在招商引資政策上競爭激烈。總體上來看,印思德三縣產業沒有形成強大合力的一體化發展態勢,致使投資和生產分散,降低了印思德產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影響了同城化發展。

三、對策和建議

(一)做好頂層設計。制定《印思德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按照印思德三縣聯合打造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體定位,以印思快速通道、黔北機場開工建設為契機,按照“一軸兩帶四核多園區”的空間佈局,着力突破空間、交通、要素瓶頸,打造具有較高水平的產業集聚區。一軸:以印思城際快速通道為內軸和以連接沿線5個產業集聚區的杭瑞高速為外軸(包括印江縣城、思南縣城和塘池產業園、小云產業園、關中壩產業園、雙塘產業園、煎茶產業園)兩帶:一是沿榕高速產業帶(包括德江縣城—高家灣產業園、雙塘產業園、燈油壩產業園),二是烏江沿線產業帶(燈油壩產業園、思南縣城—關中壩產業園、白果坨國家級濕地公園—共和物流園),同時打通“印江—潮砥—黔北機場”“印江—潮砥—共和—德江”快速通道,在潮砥建設水陸空一體聯運集聚區。四核:以印江、思南、德江“縣城—園區”為中心的城鎮經濟圈和以黔北機場為核心的區域合作經濟圈(黔北機場距三個縣城車程均在30分鐘以內)。

(二)搭建合作平台。市級牽頭引領。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市工信委、商務局、科技局、國土局、規劃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務局、旅遊委、教育局、大數據辦、金融辦、桃園公司等部門和三縣縣委書記、縣長參加的印思德同城化領導小組,籌集不少於10億元的印思德同城化基金,組建成立投資公司,整合三縣開發區及投資公司資源,按照“管委會+公司”模式組建辦事機構、搭建合作平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三縣黨政聯席會議,負責部署同城化建設的總體發展規劃、主要政策、重大舉措和重要事項。同時積極爭取省市有關部門和第四方的支持。建立產業發展聯動機制,立足三縣優勢基礎產業,聯合開展招商,推動重點產業對接和各產業鏈的相互延伸,共同打造完整的產業鏈,以大企業為龍頭,建立產業聯盟,創建一批製造業合作園區、特色產業協作區和重點產業共建區。打破行政區劃界限,聯手建設“飛地”產業園區和功能區,在共建基礎設施、共建招商引資平台、共建項目和配套服務體系方面先行先試,由印江、思南、德江三縣聯合編制黔北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印江、德江兩縣聯合編制潮砥水陸空一體聯運集聚區規劃,將該區域打造成為繼三縣縣城之外新的增長極和區域融合發展的典範,把共建區建成印思德同城化的示範區。

(三)推進錯位發展。把印江的發展放在三地同城化發展大局中來謀劃和推進,在產業分工佈局、推動政策共享、區域市場共建、公共服務體系對接乃至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有選擇有重點地與思南、德江開展深度對接合作、適當錯位發展。印江要進一步凸顯在電子產品、特色食品、電子商務等產業集羣式發展上的優勢,深度挖掘和培育茶、酒、水等特色優勢產業,整合提升書法文化、長壽文化和茶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在實現產業分工發展基礎上,加強產業協作,以重大項目為龍頭,以產業鏈為支撐,利用同城化便利,聯合打造上中下游產業聯繫緊密、相互配套、競爭力強的大型產業集羣,培育一批骨幹企業。用好印思快速幹道開通後,思南縣城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整合延伸產業鏈。同時,利用思南交通更加便捷的有利條件“借船出海”。要主動參與到黔北機場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和建設中去,積極爭取建設印江至黔北機場快速通道,將印江獨特的自然風貌、人文資源、飲食文化和特色產業優勢對外展示的窗口遷移,努力將黔北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成為三縣優勢企業總部聚集地和區域融合發展的示範區,並最終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常住辦公地點。

(四)培育支柱產業。積極扶持傳統產業,加強產業招商,努力爭取更多政策支持,着力培育5大支柱產業。深耕傳統優勢產業。積極爭取貴茶集團總部落户我縣,採取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有效模式,建立起龍頭企業與小微企業間牢固的利用連接機制,努力將我縣茶葉產業培育成為產值超10億元的支柱產業。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推進標準廠房招商,進一步擴大芯萬科電子產業園“以商招商”成果,力爭引進1—2户電子類品牌骨幹企業,繼續延伸產業鏈條,擴大招商成果,將我縣電子產品加工業培育成為另一個產值超10億元產業。加快推進資源招商,充分挖掘我縣優質水資源潛力“念好水文章”,極力爭取農夫山泉等大企業、大集團投資印江,着力開發健康飲料飲品,將我縣水產業培養成為又一支柱產業。夯實基礎“靠山吃山”,依託梵淨山優質旅遊資源,堅持生態保護性開發,紮實做好基礎建設,用好用活天然旅遊資源,精心策劃包裝推介,培育旅遊產業化發展新增長點。深入到千家萬户家庭中去,遍訪農家美食,邀請美食專家學者進行包裝設計,對其所需食材進行產業化開發,通過一年一度舉辦“土家美食節”等文化推廣活動,將我縣美食打造成為吸引遊客和網上銷售的主打產品,並培養成為利國利民的支柱產業。

標籤: 示範區 全省 產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85k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