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調研和思考(精選多篇)

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調研和思考(精選多篇)

目錄

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調研和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調研和思考第二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優化環境的調研思考第三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第四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第五篇: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調研和思考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城鄉兼容、功能完備的綜合經濟體。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我國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歷史階段的必然選擇。發展縣域經濟,需要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農村經濟,而努力解決好當前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因素,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是一項迫切的任務。

一、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金融機構內部因素

從金融部門的主觀而言,銀行、信用社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應值得肯定,但由於目前存在着一些急待改善和解決的體制或管理問題,致使銀行、信用社支持縣域經濟的力度相對弱化。

1.金融機構網點收縮,金融機構組織體系不能適應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據統計2014年底該縣金融機構網點共有44個,其中:工行2個、農行2個、建行1個、農發行1個、農村信用社21個、郵政儲蓄17個,比90年代金融機構最多的時候減少47個,比2014年末減少5個,其中農行2014年撤消2個,農信社2014年撤消3個,而且目前中國銀行已經撤消,工行、建行前幾年就降格為分理處,今年建行恢復縣支行。撤消的機構存款有的並給郵政儲蓄,商業銀行目前大部分存款上存,由於當前金融組織體系撤併,造成了大量的發展縣域經濟資金流失。截止2014年6月末,我縣各項存款為160573萬元,各項貸款為80136萬元,貸存比不到50%,剔除各類存款備付金後,尚有8000多萬元資金上存,形成資金外流。另外,農信社“一農”難支三農,農村資金需求滿足率低。長期以來農信社產權主體不明晰,歷史包袱沉重,員工素質不高,電子化建設水平低,結算手段落後,服務品種單一,獨自面對龐大的農村市場需求,其規模與實力顯得十分弱小。目前,農村信用社提供的服務產品僅侷限於傳統的存貸業務,而且受貸款方式、貸款期限、貸款政策取向的制約,使縣域中小企業、種養業加工大户和農業產業化大額資金需求難以滿足。

2.金融機構信貸權限上收,經營體系不能適應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縣基層工行、農行、建行三家基本上只有吸收存款和收貸收息的任務,對法人客户沒有自主審批和發放貸款的權力,對於存單質押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基層雖然有權自主營銷,在發放貸款時均需逐筆上報,基層行的信貸功能逐漸“萎縮”。如2014年末,工行、農行只發放了部分個人消費貸款(住房按揭貸款),建行也只發放了1筆工業貸款120萬元。由於貸款權限的收縮,一方面,不僅嚴重地影響到工、農、建三行根據市場需要靈活自主地拓展信貸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工、農、建三行在貸款管理不適應個性化的融資需要,其貸款准入門檻高、條件多,處於創業初始階段的個體私營者很難成為三行的信貸客户。

3.金融機構風險控制不活,制度體系不能適應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是對信貸業務考核重量化指標、輕定性分析。各商業銀行的上級行對基層行信貸考核方面,普遍以數字指標進行考核,沒有分析特定的主客觀原因,特別對於不良貸款率、收貸收息率等指標近乎指令性,對沒有完成的予以嚴厲處罰。如此嚴厲的考核辦法很容易人為造成該收的貸款不收,不該收的貸款要收的現象。二是獎懲辦法重責任追究、輕激勵措施。各行社在制定信貸內控制度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防範信貸風險,怎樣追究責任人,有的明確規定要追究終身責任,而對如何通過激勵機制,調動一線信貸人員的積極性涉及較少,信貸員拓展信貸業務所擔負的責任與應享受的權利極不對稱,信貸員開展信貸營銷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金融機構的這種經營理念、市場定位和管理體制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着矛盾,不利縣域經濟發展。

(二)外部環境因素

從外部環境客觀而言,金溪縣經濟欠發達,擔保體系尚未形成,社會信用基礎較差,使得銀行、信用社在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制約因素。

1.社會信用環境欠佳,貸款安全係數低,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一些企業借承包、租賃、出讓等企業改制形式逃廢金融債務,懸空銀行貸款的現象時有發生。而有關部門單純從地方短期經濟利益出發,維護企業利益多,關照銀行利益少,考慮社會穩定多,考慮銀行損失少,在企業改制過程中放寬條件,導致銀行資產流失,企業逃廢債務情況嚴重。 金融機構為了維護金融債權,一方面、金融機構對於以前的工商企業、鄉鎮企業大部分逃廢債案件幾乎都採用訴訟方式解決,由於起訴費、申請執行費過高,加大了金融機構的貸款回收成本,另一方面、依法執行不到位,銀行向法院起訴往往的結果是“贏了官司輸了錢”,甚至由於借款人資產的流失導致“顆粒無收”,給“誠信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各商業銀行雖然把這些不良貸款劃轉到資產管理公司,但其“後遺症”逐漸顯現。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考慮貸款的安全性原則,支持縣域經濟的信心受挫。

2.銀、政、企缺乏有效溝通,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發放難,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一方面,金溪縣傳統的產業或改制或處於停產狀態,個私經濟處於初始發展階段,新型產業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但是在當前的新型產業中大部分是近幾年來招商引資企業,外地來金溪投資辦企業的較多,銀行業對

這部分企業的信譽度不瞭解,貸款風險掌握難。加之我縣社會各界儲蓄傾向高於消費傾向。因此,不論是從啟動生產的角度還是從啟動消費的角度看,銀行都很難找到有效的信貸增長點。 另一方面,近幾年各銀行的風險防範意識進一步增強,貸款較為審慎,而個體私營企業普遍存在經營規模小、盈利水平差、抗風險能力弱、財務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在無法滿足貸款條件的情況下,能起擔保作用的擔保公司又沒有成立,制約了貸款的發放。

3.不良貸款清收難,金融機構對縣域經濟有效投入低,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截止2014年6月末全縣不良貸款為36479萬元,不良貸款率為44.93%,從不良貸款形成的時間和分佈看,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不良貸款基本上已經剝離到資產管理公司。大部分還是市場經濟時期形成的,這些貸款基本集中在農墾企業、供銷企業和工商企業,所涉及的欠款企業多數停止生產經營活動,這部分貸款實際已成為損失。大量的信貸資金被沉澱,嚴重地影響到銀行信貸資金的循環與週轉。

4.金融機構受當前經營理念的影響,對經濟投入偏少,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2014年末全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78496萬元,比年初增加1583萬元,同比少增6397萬元。一是金融機構在支持縣域經濟方面往往偏重於有市場、效益好的“黃金客户”而一些急需資金的外來個體或私營業主由於資信程度不夠,又缺乏足夠的財產抵押和擔保條件,所以很難達到銀行貸款的條件;二是商業銀行基於貸款問責制和不良貸款負增長的規定,信貸行為偏好“風險最小化”,特別是一些引進的民營企業存在“貸款難”問題,銀行貸款檻高,條件嚴,融資困難大。

5.企業自身發展不理想,金融機構信貸投入積極性不高,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一是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外向型經濟人才和熟練技工匱乏,產品品種單一,附加值低,企業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從目前全縣現有招商企業總體來看,都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意識薄弱等等問題;二是企業市場開拓能力不足。主要表現為投資項目過於集中,招商結構趨於相似,出口或銷售市場佔有份額較小,企業發展能力受到制約。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地制約了金融信貸的投入。

二、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

1.加大社會信用環境整治力度,努力構築信用金溪新形象,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一是縣人民銀行在有信貸登記諮詢系統的基礎上,應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建立全縣個人徵信系統和金融債權管理信息系統,將企業和個人逃廢債信息和貸款欠息信息在有關媒體公佈,構建企業及個人信用信息平台,通過建立和完善信用評價制度,逐步健全企業及個人信用檔案。二是加強政府信用建設,發揮好示範作用。三是健全有關信用建設的法律法規,讓維護債權人利益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是銀政加強綜合治理, 認真落實各項社會承諾措施,建立良好的信用約束機制,加大對違約行為的責任追究和懲戒力度,對惡意逃債的企業及其高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聯合制裁,並通過新聞媒體對其進行公開“曝光”, 促進誠信制度建設,帶動本縣的信用風氣的根本好轉。同時建議政府將整治信用環境作為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抓出成效。要大張旗鼓地開展打造“信用金溪”工程建設,以推動全縣信用環境建設向縱深發展,為我縣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創造優良的社會信用環境。

2.實行金融服務優惠政策,改善金融服務環境。各行、社在對縣域經濟環境、誠信環境、市場環境深入開展調查的基礎上,向上級行(社)及時推薦項目,做好對授信客户的風險評估,做好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和對已承諾貸款項目的後續服務。並希望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打造好本地誠信環境同時,及時全面向各行、社推薦優質信貸項目,與銀行業共擔推薦項目風險,並承擔5—10%的風險損失;出台有關行政規費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建議政府督促物價部門組織對全縣收費項目的清理整頓,查處一些亂收費的違規事項;制訂《降低抵押物評估、登記有關税費及抵押登記時限與銀行信貸合同相銜接一致的指導意見》,對銀行在清收處置抵貸資產過程中涉及的部分行政手續、規費標準給予減免等優惠政策。對再次辦理登記手續免收土地權屬調查費、地籍測繪費、房屋他項權利登記費;指導中介機構減半收取資產評估費,對再次評估的項目按照收費標準的30%收取評估費,在正常情況下同一資產進行二次抵押不強制要求重新評估;抵押登記機關保持抵押登記合同中的抵押時間與銀行信貸合同中的貸款時間相吻合;抵押物過户到銀行免收有關税費。

3.出台中小企業評級辦法、中小企業授信標準和中小企業授信快通道等符合縣域實際、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制度辦法。中小企業評級辦法對評級時企業應當提供的各種資料予以了細化,對評級對象的企業性質、信用等級予以了統一,對評級指標中所涉企業的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經營管理、履約情況及發展能力等均給予了詳細設定,為各銀行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中小企業評級提供了統一的標準。中小企業授信標準對銀行在開展企業授信時,授信企業必須符合的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誠信和納税記錄,以及企業的財務狀況、擔保措施等予以全面細化,為銀行開展授信業務提供具體的指引。

4.企業需要深化改革重塑誠信形象。企業是否建立明晰的產權和規範的經營管理體制,能否以真實的財務報表準確反映公司運營的實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外部形象和信用。做為金融信用環境建設的另一重要參與方,企業應當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財務管理制

第二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優化環境的調研思考

為創造有利於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建立優化發展環境的良好機制,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進行探索。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

湖北省鶴峯縣作為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縮小與沿海經濟

發達地區的差距,必須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大力發展工業。這就要求我縣必須有一個比沿海、比外地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做保障。近年來,由於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縣經濟發展環境比過去有了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部門和單位的領導對治理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服務全縣發展大局的意識不強;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現象依然存在;亂檢查、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現象有所抬頭;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等行為屢禁不止;強裝強卸、敲詐勒索等干擾、破壞、侵害企業生產經營秩序和經營者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行為是有發生。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對外開放的形象,破壞了投資環境,阻礙了經濟發展,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就會喪失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因此,各級各部門和全縣廣大幹部羣眾一定要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開放、抓機遇、抓發展的思想觀念,從講政治的高度,從全縣發展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大意。

二、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幾項措施思考

(一)改進服務方式,優化服務環境。一是實行服務承諾制。各執法執紀部門要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在發展工業徵用土地、辦理各種證件手續、徵繳税費、供電供水、治安環境等方面,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服務措施,作出服務承諾,印製承諾書,直接發放到企業,利用廣播電視和永久性承諾標示牌,公開承諾內容,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實行政務公開制。進一步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功能,入駐中心的各有關部門都要印製《辦證指南》和《服務告知單》,將各類行政審批、註冊登記等所需材料和有關前置審批手續及有關政策法規張貼在醒目位置,並印製成手冊,發放給企業和個人,增加辦事透明度。三是實行服務限期制。對各種具體行政行為要制定出具體的時間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辦結,提高行政效率。四是實行首問負責制。最先受理企業或個人行政申請的部門或人員要提供全程服務;對涉及多個部門的問題,要明確主管部門,其他部門積極配合。五是實行熱線電話預約制,打破時空界限,無論是(請你關注:)下班時間還是節假日,只要有約,立即安排人員按約辦理。六是實行引進企業引進單位全程跟蹤服務制。對引進的東西合作招商引資企業,由引辦單位負責,全程辦理各類手續,解決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

(二)嚴格禁止“四亂”行為,嚴肅查處“四亂”案件。一要嚴格控制和規範對企業進行的各類檢查評比活動。除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有明確規定的檢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企業進行檢查。對符合規定的檢查,檢查單位要寫出書面報告,經縣優化經濟環境辦公室審核後,由縣長審批。同時,任何單位不準以任何名義和藉口,隨意向企業攤派和集資。二要擴大實行企業掛牌保護和定費制度範圍。對年納税額在5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以及常年用工在1000人以上的工業企業實行掛牌保護;每年年初由縣優化經濟環境辦公室牽頭,組織有關職能部門統一核定應交費基數,由企業主動到指定窗口交納。除此之外,任何部門不準到這些企業檢查收費。三要對收費、罰款項目進行再清理。能合併的堅決予以合併,該降低標準的要降低標準,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各職能部門要將保留的收費項目報縣優化經濟環境辦公室核准備案,印發到企業,接受社會監督。紀委、監察局、民營經濟發展局要組織有關部門對上述規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設立舉報電話,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執法犯法的行為,要從嚴查處。凡違反規定的,發現一起,對單位要通報批評,對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黨政紀處分,對當事人調離執法崗位,影響惡劣的堅決開除公職。

(三)大力整治企業治安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縣公安、法院、檢察院等政法部門,要着力協調解決因徵地、用工、污染等誘發的企地糾紛,對破壞、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為害一方的地痞、無賴、村霸、流氓惡勢力,從快、從嚴、從重打擊;對欺行霸市、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盜竊哄搶、強裝強卸、強買強賣以及威脅、傷害企業經營者或客商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嚴厲打擊。工商、税務、技術監督、市場中心等部門要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依法嚴厲打擊製假販假、惡意競爭等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紀委、政法委、監察局要加強對政法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加大對有關案件的查處力度。對以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為名、行斂財謀私之實的腐敗分子,要堅決清除出執法隊伍,影響特別惡劣的,堅決開除公職,決不姑

息遷就。對涉企“四亂”案件以及破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刑事案件不重視、有案不查、查而不結或查處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堅決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當事人的責任,給予黨政紀處分。縣政府將對外來投資者頒發“綠卡”,不經縣長批准,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對持有“綠卡”的外商進行檢查和處罰。

(四)營造文明誠信的信用環境。一是加強全民誠實守信

教育。以誠信教育為核心,全面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文明素質。各級各部門要信守承諾,以誠招商,以信服人。各級幹部和執法執紀人員要做誠實守信的模範,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各類企業和經營者要認真對待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重合同,守信用,合法經營,堅決反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二是開展信用創建。工商部門每年開展一次“重合同、守信用”企業評選活動,引導企業誠實守信,信守合同,遵守借貸信用。金融部門每年對貸款企業進行一次信用資質評價,加強銀政、銀企合作,逐步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三是嚴格失信懲戒。開展以打擊假冒偽劣、打擊商業欺詐等為重點的市場經濟秩序整頓,逐步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對誠信度高的企業要予以保護,對誠信度差的企業要公開曝光。

(五)認真組織開展公眾評議行風活動。縣優化經濟環境辦公室要會同縣糾風辦;對全縣執法執紀部門、經濟管理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和壟斷性經營行業,每季度組織一次公眾評議活動,評議有無“四亂”現象,有無吃拿卡要行為;有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扯皮推諉現象。要吸收各類企業、各級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邀請縣以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其中企業代表要佔每次參評人員的80%以上。評議活動要堅持民主、公開、公正的原則,採取走訪座談、問卷調查、公開評議、專項檢查等形式,廣泛徵求意見,排出評議名次,評議結果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佈,接受羣眾監督。對一次評議不滿意率超過30%且排序在後3名的單位通報批評;對連續兩次評議不滿意率超過3 0%且排序在的,對單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分別給予組織調整,屬條管部門的,由縣委、縣政府書面向其上級主管部門宣佈其為不受平輿歡迎的人,並建議其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調整。

三、努力營造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領導、轉變作風是保證

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執法執紀部門,要把提供優質服務,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作為大事、要事來抓,切實加強領導,真正擺上重要位置。縣委、縣政府充實和調整全縣治理優化經濟環境領導小組,成立公眾評議行風領導小組,加強辦公室力量,統一組織協調全縣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和行風評議工作。各鄉鎮和縣直各單位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組織,組織專門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形成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負專責、具體抓的工作格局。要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政府目標管理考核的主要內容,建立嚴格的考核標準,分解任務,責任到人;獎懲到人。縣優化經濟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積極發揮作用,加強督促檢查,對企業和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對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匯 報,及時處理,確保全縣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縣各級各部門、各級領導幹部,要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出發,增強為企業服務的意識。各執法執紀部門要結合機關幹部思想作風紀律教育整頓活動,加強執法隊伍作風建設,改進機關工作作風,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和衙門作風,要組織學習各種法律、法規知識,提高法制素質,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政法各部門要充分發揮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對企業和羣眾反映的個案事件,要及時組織力量調查處理,要依法辦理經濟案件,保護企業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扣大力整治企業治安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縣公安、法院、檢察院等政法部門,要着力協調解決因徵地、用工、污染等誘發的企地糾紛,對破壞、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為害一方的地痞、無賴、村霸、流氓惡勢力,從快、從嚴、從重打擊;對欺行霸市、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盜竊哄搶、強裝強卸、強買強賣以及威脅、傷害企業經營者或客商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嚴厲打擊。工商、税務、技術監督、市場中心等部門要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依法嚴厲打擊製假販假、惡意競爭等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紀委、政法委、監察局要加強對政法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加大對有關案件的查處力度。對以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為名、行斂財謀私之實的腐敗分子,要堅決清除出執法隊伍,影響特別惡劣的,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把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作為加快發展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新聞宣傳部門要把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導向和監督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在電視、廣播等媒介開闢專題、專欄,宣傳縣委、縣政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工業化進程和進一步治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重大意義。要注意發現、總結和推出一批為企業服務的先進典型,大張旗鼓地宣傳。同時,要利用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我們的差距在哪裏”、“到底是誰養話了誰”、“企業至上、企業是我們衣食父母”、“思想再解放、謀求經濟社會新發展’大討論,教育引導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羣眾,樹立“抓環境就是抓機遇、抓開放、抓發展”和“人人都是發展環境、人人都是平輿形象”的觀念,營造社會親商、愛商、敬商、助商和為企業發展服務的良好氛圍,激發經濟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第三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縣域經濟既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銜接處,也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部,又是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的交匯點。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從多個方面入手。當前,除了要在政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外,還需要強化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強縣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資源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加強縣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資源的優勢和作用。在這方面,需要善於做到四點。

一是發掘資源。現實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同志抱怨本地基礎薄弱、條件落後、資源匱乏。誠然,不同地區之間的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的分佈存在着很大差異,但是,自然資源的缺乏並不意味着其他資源的缺乏;某種資源一時的缺乏也不意味着將永遠缺乏。是不是真的缺乏資源取決於我們能否正確地認識資源和有效地開發資源。一些地方之所以會出現“抱着金飯碗討飯吃”的現象,根本原因在於沒能正確地認識和開發資源。事實上,一些所謂的“劣勢”資源,換個角度看可能就是優勢資源,關鍵是發掘和利用。

二是利用資源。善於利用資源,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這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善於尋找市場。資源只有投入市場轉化為產品才能帶來經濟效益。現實中,那些擁有豐富資源的內陸地區之所以發展緩慢,主要就是因為與市場聯繫不緊密、信息渠道不暢通,導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要重視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有利於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最後,要厲行節約,減少資源浪費。

三是整合資源。資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現有和潛在的各種資源能夠相互配合與協調運用,使之達到整體最優和效用最大化。實踐證明,整合不僅能出生產力,而且能夠出效益。就一個縣域來看,其內部總是存在着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資源,能否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發揮這些資源的整體優勢,主要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資源整合意識和能力。

四是保護資源。從長遠利益出發,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保護好自然和生態環境。從表面上看,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似乎是矛盾的,但這一矛盾並非不可調和。只要統籌兼顧,處理得當,完全可以做到“雙贏”:既能不斷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區域競爭力,又可以保護好生態環境和質量。實現這一目的,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環境資源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

二、要加強縣域軟實力的培育和提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軟實力是比硬實力更為重要的一種競爭力。提升縣域軟實力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利用好文化遺產。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乎每個縣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自然和人文景觀等,這種縣域所獨有的特色資源富含濃厚的文化底藴,是祖先和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一筆珍貴的無形資產,其壟斷性、獨特性及可持續性是其他類型的資源所無法比擬的。只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就會帶動一個地區的旅遊、交通、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是要打造好特色品牌。縣域之間的競爭,關鍵在於拼特色。特色出精品、特色出效益。有了特色也就有了比較優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走特色經濟之路。縱觀那些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區,幾乎沒有一個地區不擁有自己的特色產業。我們要竭力提倡“一縣一色、一鎮(鄉)一業,一村一品”,不僅如此,為了做大、做強、做精、做美特色產業,我們還必須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積極培育和創新產品,力爭讓一個產業、一個產品或一個品牌成為縣域經濟的代名詞。

三是要做好宣傳和推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大縣域影響力、提高縣域知名度,必須改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舊觀念,認真在各種產品的包裝、推介和造勢上下工夫,採取與眾不同、創意新奇的方式吸引外界眼球。任何一種新產品和新項目,在初級階段都需要通過造勢為其鳴鑼開道,以勢提高知名度。善不善於造勢效果大不相同。沒有勢外界可能視而不見,有了勢就會因先聲奪人而產生強大轟動效應。

四是要優化各種環境。環境既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有了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就可以產生三方面的效應。一是“窪地效應”。這種效應可以使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匯流和聚集,到一定時候就會產生爆發力,促使縣域經濟躍上新台階。二是“親和效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能夠使人們心情愉悦、安居樂業,形成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連鎖效應”。好的環境還能使受益者成為宣傳者,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生活和創業,收到“一花引來滿園春”的效果。

三、要加強經濟發展中各種關係的處理和協調

縣域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城市經濟、工業經濟、農村經濟、商貿經濟、財政税收、生態保護等方方面面。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協調和處理好各種關係。

一是“質”與“量”的關係。發展縣域經濟,既注重量的擴張,更要追求質的提高。誠然,沒有一定的速度就不可能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但如果不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不會有實實在在的發展速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增長的背後常常伴隨着很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必須要堅持質量優先的原則,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是“大”與“小”的關係。大企業是壯大縣域經濟總量、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強縣富民的有力支撐;小企業是增加就業、活躍市場、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源泉。兩者對於縣域經濟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大小並重、多業並舉的原則,努力促進大中小企業的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對於那些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大的企業,要通過資源整合和資產重組將它們培育成規模效益好、抗風險能力強、財政支撐作用大的企業集團,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火車頭”,財政收入的“台柱子”。但與此同時,也要採取有效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要通過延伸產業鏈條,細化分工協作,着力培育中小企業梯隊,促使它們由“小”向“大”進行轉變。

三是“內”與“外”的關係。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一方面,我們要跳出縣域、放眼全球,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擴大開放,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的突破口。當前,尤其要緊緊抓住目前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好時機,加強與國內外大集團、

大企業的經濟技術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財團和知名企業、知名品牌來本地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努力調動縣域內部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充分激發自我發展的內在活力。

四是 “遠”與“近”的關係。既要立足於當前,也要着眼於長遠。立足當前,就是要認真解決目前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堅持開發與節約並舉,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同步。着眼長遠,就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把目光僅僅侷限於gdp的多少、基礎設施規模的大小上,而應該站在時代前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要在科學、民主決策的基礎上,一張藍圖繪到底,保持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伴隨着國內外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持續關注,低碳發展模式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和積極響應。我國於2014下半年啟動了低碳省和低碳城市的試點工作,剛剛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突出強調了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但由於我國低碳發展起步較晚,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推進我國低碳發展,須重視並借鑑國際有效經驗,建立健全低碳法律法規體系,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加強低碳科研的支持力度,強化低碳政策的執行效力,創新低碳理念、制度和標準。

國際經驗助推我國低碳發展

立法先行

部分發達國家在低碳領域已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如英國先後出台了《氣候變化法》、《2014能源法案》和《2014能源法》,美國通過了《清潔空氣法》和《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德國實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温室氣體排放交易法》和《德國能源法案》等。低碳立法為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國儘管已制定頒佈了一些旨在促進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但尚未出台氣候變化相關法律,具有能源領域母法作用的《中國能源法》也仍在制定中,低碳領域的法律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我國應加快能源法和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的編寫制定工作,將低碳發展上升到法律法規的高度,以保障低碳政策的順利執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低碳領域的輔助性法律法規和行政條例,構建一套完整且有利於持續、穩定、健康推進我國低碳發展的法律體系,以形成有利於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對於已經頒佈的低碳領域法律法規,應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跟蹤調研,對社會反饋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和影響評估,並結合我國低碳發展的現實狀況及時對其修訂和更新。

市場機制主導

發達國家始終堅持市場機制在低碳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放眼全球,歐盟實施了區域碳排放交易體系,英國開啟了碳標籤和碳認證的大門,德國率先針對航空業温室氣體排放徵收航空税,芬蘭、瑞典、丹麥、荷蘭開徵了碳税,日本積極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以期形成有利於低碳發展的金融資本市場。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節能減排工作仍以行政命令為主要推手。儘管行政命令在短期內效果較好,但可能會導致一些地方政府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而採取有背於市場基本原則的非常規手段,這顯然會增加節能減排的社會成本。

我國應完善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降低地方政府對行政手段的依賴。在國家層面,應認真研究國外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運行機制及氣候變化税、碳税的施行經驗,籌建全國性温室氣體排放交易市場,適時引入碳税等政策工具,建立健全適應我國低碳發展需要的碳金融制度,並積極與國際碳金融市場實現對接。地區或行業層面,建立區域性或行業性的節能減排目標交易機制,以市場機制與行政手段的有效結合來落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節能減碳目標。企業層面,通過財税優惠政策鼓勵能源服務公司的發展,在企業中推廣節能管理系統,培養能源服務人才和節能減排管理人才。科研支持

發達國家的低碳科技研發起步早、投入大,有效地推動了其低碳領域的產業發展和就業增長。例如,德國2014年可再生能源產業從業人數超過30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4萬人;2014年德國可再生能源裝備製造業營業額為161億歐元,比2014年增加約43億歐元。我國對低碳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但起步較晚,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投入仍顯不足。此外,儘管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但在一些核心技術上缺乏自主知識產權。例如,目前全球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生產主要被美、德、日等國少數企業壟斷,它們掌握晶硅製造技術,其產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90%以上。我國應拓寬低碳科技研發資助渠道並進一步加大資助力度,促進政府、企業、科研單位及金融機構的通力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低碳科研支持體系,同時注重培養低碳科技人才,以人才培養促進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帶動低碳技術的商業化和產業化。設立專職行政部門

發達國家大多設置了專門負責能源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職能部門,有效地加強了低碳政策措施的執行效力。英國2014年成立了氣候變化委員會和能源與氣候變化部,隨後頒佈了《2014氣候變化法》和《2014能源法》,並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規、國家戰略、行政條例的低碳政策框架;美國2014年成立了“氣候變化科技整合內閣委員會”,隨後與美國能源部和環保署合作制定了“氣候變化技術方案”等10多項低碳計劃;歐盟2014年成立“應對氣候變化臨時委員會”,2014年即出台了一攬子旨在減少温室氣體排放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政策措施。我國儘管已於2014年成立了國家能源局,但其行政職能與已有部門存在交叉及衝突,難以獨立開展能源全面管理工作。2014年成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雖然有利於加強能源戰略決策和政策統籌規劃,但具體管理職能的履行仍要依靠近20個部級單位的合作支持,容易因行政程序過多、相互配合不力而影響整體工作效率。國家審計署在2014年節能減排審計工作中發現,部分地方政府、企業及財政主管部門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

節能減排管理職能的合理集中有利於強化低碳政策的執行效力。要明確劃分相關行政機構的職能範圍,使得不同部門在管理節能減排工作上有章可循、各司其職,全面提高政府部門在低碳領域的行政管理效率,確保有關政策和數據信息上傳下達的暢通無阻。政府部門須構建科學合理、硬件齊全、反應迅速的低碳政策落實機制,包括對低碳政策執行情況的審查審計、對高效節能設備方案的推廣及對先進低碳生活消費方式的表彰宣傳等。

低碳理念與制度創新

發達國家一貫很重視低碳理念與制度創新。英國2014年率先提出“低碳經濟”,2014年又推出“碳標籤”、“碳認證”等新概念;美國是最早制定實施嚴格能效標準的國家, 其“能源之星”項目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的節能減排工作。我國在能效管理方面已頒佈實施了系列能效標準,但大多是針對家用電器而推行的;在低碳認證制度方面,我國政府2014年下半年才正式啟動其框架體系的研究;在碳金融方面,我國政府於2014年10月才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低碳發展理念與制度的創新有助於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及搶佔低碳發展的國際制高點。我國應借鑑發達國家在低碳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碳理念、制定碳標準的經驗,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及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低碳發展新理念、新制度、新標準,探索一條適應我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

發揮高校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是大學的三大基本功能。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告訴人們,現代大學與現實聯繫日益緊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也越來越高。高校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通過產學研的深度合作,不但培養了人才,還構建了科技創新平台,這是企業提高創新研發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高校如何與自治區經濟建設相結合,直接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高校服務自治區經濟建設有哪些途徑與方式?筆者在自治區高等院校巡視工作中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推進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基地是高校學科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平台,它不僅可以為學科發展提供良好的實驗、研究環境和條件,也可以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特別是在解決重大科技難題時更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科技創新引領社會發展的今天,高校的責任和使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高校在培養人才和傳承學術價值的同時,還要承擔起服務經濟社會的職能。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和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進程中,高校應當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強化學科專業特色,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引領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二、加強產學研結合,直接為自治區經濟建設服務

實踐證明,產學研相結合是高校服務自治區經濟建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和方式。

一是聯合科研。結合地方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現實問題,依託人才、技術和實驗條件等優勢,與企業聯合開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可直接應用於生產第一線,成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合作者和智囊團。

二是轉化科研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轉讓給地方企業進入生產,也可以以科技股份的形式聯合開拓市場,既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就業崗位,同時也為高校贏得了資金和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

三是創辦科技公司。高校以創辦科技企業的形式構建技術吸納平台,可直接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已成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典型實例。當然,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還需要政府與社會的大力支持。

三、發揮教育資源優勢,構建地區經濟發展的智力源和人才庫

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同時,高校是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聚集地。高校要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和高素質人才優勢,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的現實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能培訓,為地方培養高素質科技型實用人才,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成為所在地區的智力源和人才庫。

服務地方經濟是高校學科建設的立足點和歸宿。高校學科建設既要着眼於國家宏觀經濟建設的長遠需要,又要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的現實需要,為地方經濟建設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地方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託人才和科技創新這兩個核心,而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恰恰是高校學科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直接推動。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知識經濟、創新產業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形態,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第一資源。高等院校人才密集,知識密集,學科門類齊全,技術優勢突出,創新能力較強,可以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高校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有助其明確發展定位,履行自身使命,凸顯自身價值,而且可以獲得大量辦學資源,拓展辦學方向,增強辦學能力。

第四篇: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對如何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認真進行了思考。總的感到:縣域經濟既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銜接處,也是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結合部,又是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的交匯點。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從多個方面入手。當前,除了要在政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外,還需要強化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思路,一以貫之

思路是行動的綱領,是一定時期內縣域經濟發展的總

綱。一個好的發展思路還必須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才能不斷地引導縣域經濟向正確的方向推進,並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在這方面我國發達省區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鑑。

二、加強縣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資源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加強縣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資源的優勢和作用。在這方面,需要善於做到四點。

一是發掘資源。現實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同志抱怨本地基礎薄弱、條件落後、資源匱乏。誠然,不同地區之間的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的分佈存在着很大差異,但是,自然資源的缺乏並不意味着其他資源的缺乏;某種資源一時的缺乏也不意味着將永遠缺乏。是不是真的缺

乏資源取決於我們能否正確地認識資源和有效地開發資源。一些地方之所以會出現“抱着金飯碗討飯吃”的現象,根本原因在於沒能正確地認識和開發資源。事實上,一些所謂的“劣勢”資源,換個角度看可能就是優勢資源,關鍵是發掘和利用。二是利用資源。善於利用資源,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這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善於尋找市場。資源只有投入市場轉化為產品才能帶來經濟效益。現實中,那些擁有豐富資源的內陸地區之所以發展緩慢,主要就是因為與市場聯繫不緊密、信息渠道不暢通,導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次,要重視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有利於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最後,要厲行節約,減少資源浪費。

三是整合資源。資源整合的目的就是要使現有和潛在的各種資源能夠相互配合與協調運用,使之達到整體最優和效用最大化。實踐證明,整合不僅能出生產力,而且能夠出效益。就一個縣域來看,其內部總是存在着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資源,能否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發揮這些資源的整體優勢,主要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資源整合意識和能力。

四是保護資源。從長遠利益出發,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保護好自然和生態環境。從表面上看,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似乎是矛盾的,但這一矛盾並非不可調和。只要統籌兼顧,處理得當,完全可以做到“雙贏”:既能不斷地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和區域競爭力,又可以保護好生態環境和質量。實現這一目的,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環境資源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

三、要加強縣域軟實力的培育和提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軟實力是比硬實力更為重要的一種競爭力。提升縣域軟實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利用好文化遺產。我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有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自然和人文景觀等,這種縣域所獨有的特色資源富含濃厚的文化底藴,是祖先和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一筆珍貴的無形資產,其壟斷性、獨特性及可持續性是其他類型的資源所無法比擬的。

二是要打造好特色品牌。縣域之間的競爭,關鍵在於拼特色。特色出精品、特色出效益。有了特色也就有了比較優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走特色經濟之路。縱觀那些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地區,幾乎沒有一個地區不擁有自己的特色產業。我們要竭力提倡“一縣一色、一鎮(鄉)一業,一村一品”,不僅如此,為了做大、做強、做精、做美特色產業,我們還必須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積極培育和創新產品,力爭讓一個產業、一個產品或一個品牌成為縣域經濟的代名詞。三是要做好宣傳和推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大縣域

影響力、提高縣域知名度,必須改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舊觀念,認真在各種產品的包裝、推介和造勢上下工夫,採取與眾不同、創意新奇的方式吸引外界眼球。

四是要優化各種環境。環境既是軟實力,也是競爭力。有了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就可以產生三方面的效應。一是“窪地效應”。這種效應可以使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源源不斷地匯流和聚集,到一定時候就會產生爆發力,促使縣域經濟躍上新台階。二是“親和效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能夠使人們心情愉悦、安居樂業,形成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連鎖效應”。好的環境還能使受益者成為宣傳者,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生活和創業,收到“一花引來滿園春”的效果。

四、要加強經濟發展中各種關係的處理和協調

縣域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城市經濟、工業經濟、農村經濟、商貿經濟、財政税收、生態保護等方方面面。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協調和處理好各種關係。

一是“質”與“量”的關係。發展縣域經濟,既注重量的擴張,更要追求質的提高。誠然,沒有一定的速度就不可能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但如果不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也不會有實實在在的發展速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縣

域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增長的背後常常伴隨着很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必須要堅持質量優先的原則,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是“大”與“小”的關係。大企業是壯大縣域經濟總量、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強縣富民的有力支撐;小企業是增加就業、活躍市場、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源泉。兩者對於縣域經濟的發展都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大小並重、多業並舉的原則,努力促進大中小企業的合理佈局和協調發展。

三是“內”與“外”的關係。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中,一方面,我們要跳出縣域、放眼全球,積極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擴大開放,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的突破口。

四是 “遠”與“近”的關係。既要立足於當前,也要着眼於長遠。立足當前,就是要認真解決目前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堅持開發與節約並舉,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同步。

第五篇: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對加快我縣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域範圍內以城鎮為中心,農村為基礎,由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作為經濟地域系統的基本層次和基本單元,縣域經濟既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又是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結合,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它與農業、農村、農

民緊密相連。其發展的狀況如何,直接影響着國民經濟的整體水平與活力。因而,如何按照“突出特色、市場導向、項目牽引、龍反⒚裼鰲鋇腦潁俳賾蚓煤俠聿季趾徒】搗⒄梗殉晌母錆頭⒄溝囊幌鈁鉸勻撾瘛?/agt;

一、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依靠工業驅動

工業是國民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中具有強烈帶動作用的主導產業和主要增長點。沒有工業的支撐,實現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就無從談起。我們考察的山東省梁山縣、湖南省寧鄉縣都是農業縣,但他們在短短的幾年間,綜合經濟實力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堅持不懈地實施了興工富縣戰略,使工業(企業)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了72%以上。他們用實踐告訴我們: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走工業興縣之路,才能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實施工業化的問題上,誰認識早,行動快,誰就能把握先機,爭取主動。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是因為有發達的工業經濟作支撐;山東的梁山和湖南的寧鄉之所以發展較快,也是由快速發展的工業所帶動。我縣雖是典型的農業縣,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遇有嚴重的自然災害,國民經濟的發展就得不到保障。當前,我們正面臨着世界性產業轉移向內地延伸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一切難得的機遇,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失時機地加快發展壯大工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撐。

二、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依靠農業促動好範文版權所有

我縣是農業縣,縣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業,必須調整思路,轉換觀念,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方式,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讓工業與農業結合、與農民結合,要花大力氣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標準化農業、創匯農業、品牌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對於我縣來説,要堅持“一優雙高”,以科技為先導,放手調整種植結構,適度減少糧食種植面積,增加高效經濟作物面積,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為重點,立足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大力發展烤煙、蔬菜、亞麻生產和仔豬養殖,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儘快培強腐乳加工、畜產品加工、蔬菜脱水加工和亞麻初加工等方面的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具體講:一是繼續抓好烤煙這一支柱產業,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打好烤煙生產翻身仗,進一步培強鞏固這一精心培植起來的產業;二是圍繞宏羚公司速凍乳豬生產線,大力發展仔豬養殖,拉長畜產品加工鏈條;三是圍繞油腐乳、喜鵲窩酒的生產加工帶動黃豆、油料、辣椒、糧食等的生產,拉長糧食、油料等的加工鏈條;四是圍繞宏森公司蔬菜脱水生產線,大力發展火葱、蓮花白、黃蘿蔔等的生產,拉長蔬菜加工鏈條;五是圍繞南塔集團亞麻初加工生產線,大力發展亞麻種植,象烤煙發展初期一樣給予扶持,平穩收購,培植亞麻產業,拉長亞麻初加工鏈條。對於xx來説,鄉內工業經濟薄弱,基本沒有什麼礦產資源,離城太近,城鎮發展不起來,非公經濟發展缺少載體。因此,針對鄉情實際,重點就是抓好優質煙基地建設,搞好仔豬養殖,擴大亞麻種植和蔬菜生產。通過打造基地、拉長鏈條,逐步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經營格局,解決好千家萬户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依靠城鎮拉動好範文版權所有

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一條重要途徑在於城鎮化。加快城鎮化進程,充分發揮城鎮對區域經濟優勢化整合和集聚輻射的功能,可以為吸引投資、擴大就業、啟動消費、繁榮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創造有利的載體,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在我縣城市建設中,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一是用戰略眼光搞好規劃。按照“立足長遠、適度超前、體現特色、功能齊全、節約耕地、美化環境、滾動開發”的原則,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檔次;二是注重市場體系建設,切實加強畜產品交易市場、建材市場、蔬菜市場、水果市場等的建設與管理,抓好中心鎮建設,把市場建設同農產品基地建設結合起來,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要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完善城鎮功能,發展社會化服務,吸引農民進城務工,實現城鄉對接,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使城鎮化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四、縣域經濟

默認推薦更多精彩範文:

關於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幾點思考

我市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

如何發展縣域經濟的思考

對通渭縣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djzk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