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目錄

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第一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第二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第三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第四篇:中國商業銀行引進外資股權的幾點思考第五篇:引進外資項目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思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有效利用外資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切實做好引進外資工作,對於壯大產業支撐、推動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縣直接利用外資的現狀

(一)外資總量繼續增長。按成都市目標考核口徑,今年1-8月,合同外資金額4944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16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69%和164%。

(二)工業仍是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工業實際使用外資佔全縣到位外資的87%,而且呈增長趨勢。

(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引進的外資項目中,投資總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4個,佔總數的80%,我縣缺乏重大利用外資項目的局面有所改觀。

(四)知名品牌項目比較集中。完成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目標,佔全市引進世界500強工業企業的50%。泰國正大(chia tai)、英國維珍(virgin)、加拿大鋁業(alcan)和台灣海霸王(hai pa wang)等品牌在國際上均有較高知名度。

(五)外資進入領域與我縣產業佈局比較一致。今年簽約的外資項目中,4個屬食品飲料類,1個屬機械製造類。

(六)完成目標進度在成都區(市)縣中位於前列。截止8月底,我縣是全市範圍內提前並超額完成全年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兩項目標任務的3個區(市)縣之一。是同環區(市)縣僅有的一個。年初確定的“5431”目標部分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二、我縣利用外資的效應分析

(一)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xx年,全縣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生產總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38%;完成出口額67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3%;實現利税總額xx萬元,比上年增長20%。外商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

(二)促進了我縣經濟結構的調整。我縣現有外資企業42家,外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工藝和產品設備,推動了我縣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外商投資企業集中於機械電子、食品飲料和印務包裝等行業,成了一批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既帶動了企業配套,又加快了全縣工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三)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我縣的國際知名度。截止目前,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郫縣投資,促進了我縣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了我縣對外開放的水平。同時,我縣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使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高速增長,xx年,外資企業盈利總額達到億元以上,利潤率為30%,郫縣成為外資企業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地區之一。企業的宣傳與產品推廣擴大了郫縣的國際知名度,對我縣的招商引資和產品出口產生了積極影響。

(四)增加了財政收入,安置了大量人員就業。外商投資企業在提供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也增加了郫縣的財政收入。近年來,涉外税收一直是我縣增長最快的税源之一。此外,外資企業還吸納安置了大量勞動力就業。目前,我縣外資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000人,且呈增長勢頭。外資企業還改變了傳統的就業觀念,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帶動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在培養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我縣外資引進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按照項目推進保障機制,在外資項目信息確認以後,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立即組織得力班子從項目跟蹤、洽談簽約、動工促建到項目達產均予以強力推進。在整個過程中,主要領導善抓機遇,協調得力,決策及時果斷。每月一次的項目分析協調會,對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單列進行研究,確定解決方案,保證了外資項目引進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牽頭部門積極努力,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縣外經局作為全縣外資項目引進和管理的牽頭部門,從專門人員配備與培訓,信息獲取,跟蹤洽談,手續辦理,數據統計,服務企業,爭取省市招商、外經和工商等部門支持各個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計經、規劃、國土、建設、環保、工商等部門和鎮通力協作,靈活變通,攻堅克難,特事特辦,為外資項目入駐我縣創造了條件。

(三)目標明確,措施得力。今年初,按照縣主要領導安排,縣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就明確要求“全力抓好5431工程,打好外資項目引進攻堅戰”,確定了我縣外資項目引進目標,即:引進簽約投資規模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利用外資項目5個以上;列入成都市考核獎勵重大利用外資項目4個以上;實現合同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實際使用外資1500萬美元以上(簡稱“5431”工程)。同時,明確人員,落實責任,加快外資項目的引進簽約。強化服務,優化機制,紮實推動簽約外資項目的開工建設。凡屬新引進的重大產業化外資項目,原則上均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分管縣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工業港管委會全力配合抓落實。縣委、縣政府對外資項目專業招商人員和促建單位進行單獨考核獎懲,對因工作不力,影響“5431”外資目標完成的,進行全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四)投資環境改善,對外資吸引力逐漸加強。一系列改善投資軟環境的舉措的出台,特別是在引進英國維珍飲料項目中,新聞媒體的監督報道,幹部調整和作風整頓,對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特事特辦、特事快辦、特事限辦”的要求得到了貫徹執行。現代工業港建設發展勢頭加快,局面大為改觀,4平方公里的基本承載能力已基本形成,為吸引更多的外資項目的入駐和動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四、外資引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xx年1-3季度的外資引進工作,雖然成效顯著,但與我縣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先進區(市)縣的外資絕對值相比,結合我縣的區位優勢,無論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外資所佔比重小,資金到位情況欠佳。今年1-3季度,縣市外到位資金7.1億元,外資僅佔16%。縣外到位資金28億元,外資僅佔4.3%。工業集中發展區到位資金6.56億元,外資僅佔13%。外資所佔的比重小反映出我縣經濟的對外開放度較低。

(二)外資項目規模仍較小,項目數量少。截止目前,今年簽約外資項目5個,列入成都市合同外資5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佔全市總項目數的3.7%,僅有1個列入上億元的重大利用外資項目。

(三)外資引進信息渠道少,項目儲備少。目前,我縣外資引進信息渠道網絡仍未健全,項目儲備少,在外資項目信息的獲取上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缺乏寬廣有效、長期穩定的信息源。即使偶然捕捉到的信息也因激烈的競爭導致項目成功簽約的機率大大降低。

(四)部門和鎮對外資引進重視不夠。我縣全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和外資目標任務的下達方式導致部門和鎮對外資引進重視不夠。此外,外資引進較之內資引進難度要大,部門和鎮對外資的引進上手段匱乏,信息不暢,從而形成全縣外資的招引工作僅限於個別部門和鎮在抓的局面,招引外資的力量過於單薄。

第二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有效利用外資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切實做好引進外資工作,對於壯大產業支撐、推動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縣直接利用外資的現狀

(一)外資總量繼續增長。按成都市目標考核口徑,今年1-8月,合同外資金額4944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16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69%和164%。

(二)工業仍是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工業實際使用外資佔全縣到位外資的87%,而且呈增長趨勢。

(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引進的外資項目中,投資總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4個,佔總數的80%,我縣缺乏重大利用外資項目的局面有所改觀。

(四)知名品牌項目比較集中。完成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目標,佔全市引進世界500強工業企業的50%。泰國正大(chia tai)、英國維珍(virgin)、加拿大鋁業(alcan)和台灣海霸王(hai pa wang)等品牌在國際上均有較高知名度。[本文來源於文祕寫作-www,,找範文請到本站]

(五)外資進入領域與我縣產業佈局比較一致。今年簽約的外資項目中,4個屬食品飲料類,1個屬機械製造類。

(六)完成目標進度在成都區(市)縣中位於前列。截止8月底,我縣是全市範圍內提前並超額完成全年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兩項目標任務的3個區(市)縣之一。是同環區(市)縣僅有的一個。年初確定的“5431”目標部分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二、我縣利用外資的效應分析

(一)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2014年,全縣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生產總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38%;完成出口額67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3%;實現利税總額2014萬元,比上年增長20%。外商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

(二)促進了我縣經濟結構的調整。我縣現有外資企業42家,外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工藝和產品設備,推動了我縣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外商投資企業集中於機械電子、食品飲料和印務包裝等行業,成了一批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既帶動了企業配套,又加快了全縣工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三)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我縣的國際知名度。截止目前,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郫縣投資,促進了我縣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了我縣對外開放的水平。同時,我縣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使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高速增長,2014年,外資企業盈利總額達到億元以上,利潤率為30%,郫縣成為外資企業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地區之一。企業的宣傳與產品推廣擴大了郫縣的國際知名度,對我縣的招商引資和產品出口產生了積極影響。

(四)增加了財政收入,安置了大量人員就業。外商投資企業在提供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也增加了郫縣的財政收入。近年來,涉外税收一直是我縣增長最快的税源之一。此外,外資企業還吸納安置了大量勞動力就業。目前,我縣外資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000人,且呈增長勢頭。外資企業還改變了傳統的就業觀念,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帶動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在培養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我縣外資引進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按照項目推進保障機制,在外資項目信息確認以後,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立即組織得力班子從項目跟蹤、洽談簽約、動工促建到項目達產均予以強力推進。在整個過程中,主要領導善抓機遇,協調得力,決策及時果斷。每月一次的項目分析協調會,對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單列進行研究,確定解決方案,保證了外資項目引進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牽頭部門積極努力,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縣外經局作為全縣外資項目引進和管理的牽頭部門,從專門人員配備與培訓,信息獲取,跟蹤洽談,手續辦理,數據統計,服務企業,爭取省市招商、外經和工商等部門支持各個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計經、規劃、國土、建設、環保、工商等部門和鎮通力協作,靈活變通,攻堅克難,特事特辦,為外資項目入駐我縣創造了條件。

(三)目標明確,措施得力。今年初,按照縣主要領導安排,縣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就明確要求“全力抓好5431工程,打好外資項目引進攻堅戰”,確定了我縣外資項目引進目標,即:引進簽約投資規模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利用外資項目5個以上;列入成都市考核獎勵重大利用外資項目4個以上;實現合同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實際使用外資1500萬美元以上(簡稱“5431”工程)。同時,明確人員,落實責任,加快外資項目的引進簽約。強化服務,優化機制,紮實推動簽約外資項目的開工建設。凡屬新引進的重大產業化外資項目,原則上均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分管縣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工業港管委會全力配合抓落實。縣委、縣政府對外資項目專業招商人員和促建單位進行單獨考核獎懲,對因工作不力,影響“5431”外資目標完成的,進行全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四)投資環境改善,對外資吸引力逐漸加強。一系列改善投資軟環境的舉措的出台,特別是在引進英國維珍飲料項目中,新聞媒體的監督報道

第三篇:關於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思考

有效利用外資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途徑。切實做好引進外資工作,對於壯大產業支撐、推動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縣直接利用外資的現狀

(一)外資總量繼續增長。按成都市目標考核口徑,今年1-8月,合同外資金額4944萬美元,實際使用外資116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69%和164%。

(二)工業仍是外商投資的主要領域。工業實際使用外資佔全縣到位外資的87%,而且呈增長趨勢。

(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在引進的外資項目中,投資總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4個,佔總數的80%,我縣缺乏重大利用外資項目的局面有所改觀。

(四)知名品牌項目比較集中。完成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目標,佔全市引進世界500強工業企業的50%。泰國正大(chia tai)、英國維珍(virgin)、加拿大鋁業(alcan)和台灣海霸王(hai pa wang)等品牌在國際上均有較高知名度。

(五)外資進入領域與我縣產業佈局比較一致。今年簽約的外資項目中,4個屬食品飲料類,1個屬機械製造類。

(六)完成目標進度在成都區(市)縣中位於前列。截止8月底,我縣是全市範圍內提前並超額完成全年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兩項目標任務的3個區(市)縣之一。是同環區(市)縣僅有的一個。年初確定的“5431”目標部分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二、我縣利用外資的效應分析

(一)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支撐作用。2014年,全縣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生產總值4億元,比上年增長38%;完成出口額67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83%;實現利税總額2014萬元,比上年增長20%。外商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對全縣經濟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

(二)促進了我縣經濟結構的調整。我縣現有外資企業42家,外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工藝和產品設備,推動了我縣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外商投資企業集中於機械電子、食品飲料和印務包裝等行業,成了一批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既帶動了企業配套,又加快了全縣工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三)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我縣的國際知名度。截止目前,已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郫縣投資,促進了我縣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了我縣對外開放的水平。同時,我縣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使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高速增長,2014年,外資企業盈利總額達到億元以上,利潤率為30%,郫縣成為外資企業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地區之一。企業的宣傳與產品推廣擴大了郫縣的國際知名度,對我縣的招商引資和產品出口產生了積極影響。

(四)增加了財政收入,安置了大量人員就業。外商投資企業在提供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也增加了郫縣的財政收入。近年來,涉外税收一直是我縣增長最快的税源之一。此外,外資企業還吸納安置了大量勞動力就業。目前,我縣外資企業從業人員達到5000人,且呈增長勢頭。外資企業還改變了傳統的就業觀念,促進了勞動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帶動了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在培養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我縣外資引進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按照項目推進保障機制,在外資項目信息確認以後,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立即組織得力班子從項目跟蹤、洽談簽約、動工促建到項目達產均予以強力推進。在整個過程中,主要領導善抓機遇,協調得力,決策及時果斷。每月一次的項目分析協調會,對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單列進行研究,確定解決方案,保證了外資項目引進各環節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牽頭部門積極努力,相關部門通力協作。縣外經局作為全縣外資項目引進和管理的牽頭部門,從專門人員配備與培訓,信息獲取,跟蹤洽談,手續辦理,數據統計,服務企業,爭取省市招商、外經和工商等部門支持各個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計經、規劃、國土、建設、環保、工商等部門和鎮通力協作,靈活變通,攻堅克難,特事特辦,為外資項目入駐我縣創造了條件。

(三)目標明確,措施得力。今年初,按照縣主要領導安排,縣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就明確要求“全力抓好5431工程,打好外資項目引進攻堅戰”,確定了我縣外資項目引進目標,即:引進簽約投資規模在5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利用外資項目5個以上;列入成都市考核獎勵重大利用外資項目4個以上;實現合同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實際使用外資1500萬美元以上(簡稱“5431”工程)。同時,明確人員,落實責任,加快外資項目的引進簽約。強化服務,優化機制,紮實推動簽約外資項目的開工建設。凡屬新引進的重大產業化外資項目,原則上均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分管縣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工業港管委會全力配合抓落實。縣委、縣政府對外資項目專業招商人員和促建單位進行單獨考核獎懲,對因工作不力,影響“5431”外資目標完成的,進行全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四)投資環境改善,對外資吸引力逐漸加強。一系列改善投資軟環境的舉措的出台,特別是在引進英國維珍飲料項目中,新聞媒體的監督報道,幹部調整和作風整頓,對我縣投資環境的改善產生了極大的積極影響。“特事特辦、特事快辦、特事限辦”的要求得到了貫徹執行。現代工業港建設發展勢頭加快,局面大為改觀,4平方公里的基本承載能力已基本形成,為吸引更多的外資項目的入駐和動工建設奠定了基礎。

四、外資引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2014年1-3季度的外資引進工作,雖然成效顯著,但與我縣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先進區(市)縣的外資絕對值相比,結合我縣的區位優勢,無論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外資所佔比重小,資金到位情況欠佳。今年1-3季度,縣市外到位資金7.1億元,外資僅佔16%。縣外到位資金28億元,外資僅佔4.3%。工業集中發展區到位資金6.56億元,外資僅佔13%。外資所佔的比重小反映出我縣經濟的對外開放度較低。

(二)外資項目規模仍較小,項目數量少。截止目前,今年簽約外資項目5個,列入成都市合同外資5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佔全市總項目數的3.7%,僅有1個列入上億元的重大利用外資項目。

(三)外資引進信息渠道少,項目儲備少。目前,我縣外資引進信息渠道網絡仍未健全,項目儲備少,在外資項目信息的獲取上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缺乏寬廣有效、長期穩定的信息源。即使偶然捕捉到的信息也因激烈的競爭導致項目成功簽約的機率大大降低。

(四)部門和鎮對外資引進重視不夠。我縣全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和外資目標任務的下達方式導致部門和鎮對外資引進重視不夠。此外,外資引進較之內資引進難度要大,部門和鎮對外資的引進上手段匱乏,信息不暢,從而形成全縣外資的招引工作僅限於個別部門和鎮在抓的局面,招引外資的力量過於單薄。

五、做好引進外資工作的對策

(一)以工業集中發展區為重點,確定全縣外資項目的佈局規劃。根據成都現代工業港的現狀和發展規劃,劃定港區內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對外資項目預先進行佈局設計。通過税收政策和土地規劃的調整使工業港3個片區和新的規劃發展區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構建外資入駐的特區。外資項目一旦瞄準我縣,即有明確的選址區域,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外資項目留在我縣的機率,增加外資在工業集中發展區的比重。

(二)制定鼓勵外商投資的新政策。根據國家最新頒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結合我縣產業佈局規劃,明確我縣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主導產業,特別要配套相關扶持政策,吸引重大外資項目和知名品牌企業進入郫縣,使其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突出產業鏈的延伸,提升我縣利用外資的規模和質量。參照《關於招商引資獎勵的暫行規定》(郫委發〔2014〕24號),專門制定引進外資的獎勵政策和相關工作經費補貼的實施辦法,充分調動各部門和鎮招引外資的積極性。

(三)簡化外資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外資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和環節,對確實不能減少的審批事項應靈活變通,創造條件由審批制轉為登記備案制,對不需要國家和縣綜合平衡的鼓勵類和允許類外資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和企業合同、章程、批准證書及營業執照的實行即報即批。堅持並充分利用項目聯合會審制度,採用無前置條件的審批方式,縮短審批報建週期。

(四)整合招商資源,加大外資項目引(請關注)進力度。引進外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統一部署,突出重點,整體推動。各部門、鎮和企業用工培訓機構應建立通力合作的機制,堅持外資、外經、外事、僑務、台事和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各部門、鎮和社會力量的作用,利用僑聯、台聯、商會和外僑台辦和的優勢,形成整體合力,加大項目引進力度。主動出擊,積極參加國際性較強的招商活動,每年精心組織3到4次境外招商推介會,擴大郫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改變現行外資目標任務的下達方式,外資目標任務應分解到更多的部門和鎮,提高其對外資引進的重視程度。

(五)開拓外資信息新渠道,加大項目儲備量。強化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和中小企業局的聯絡服務功能,主動聯繫國際知名企業和企業協會,加強與外國駐華和駐蓉使領館、我駐外商務處、國際機構、跨國公司駐華代表處、中介機構、省市政府駐外辦事處以及省市招商、外經、僑、台和外商投資促進中心等部門和機構的聯繫,引進激勵機制,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為我所用,拓展外資信息新渠道,經常儲備一大批可供選擇、跟蹤洽談的有效外資項目。加大為現有企業的服務力度,切實解決企業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局面,通過企業宣傳郫縣的投資服務環境,實現以企引企。

(六)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高外資引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引進外資工作與引進內資相比較,要求更高,難度更大,競爭更激烈。有必要選拔高素質人員,充實外資專業招商隊伍。通過專門培訓,使這些人員在熟悉一般招商和對外交往知識的基礎上,不僅掌握市縣情特點、外資項目引進通行慣例,信息捕捉渠道,還要着重瞭解外資政策、外資進入方式、跨國公司經營運作與發展戰略、外資進入的區位選擇等相關知識,經過一個時期的實踐和磨練,造就一批生機勃勃、善打硬仗、能夠在較高層面上與外資企業進行對話的人才,為引進外資工作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第四篇:中國商業銀行引進外資股權的幾點思考

中國商業銀行引進外資股權的幾點思考

近一段時期,各商業銀行的引資和上市工作可謂是“緊鑼密鼓”。先有香港恆生銀行持有興業銀行15.98%的股權,後有匯豐銀行入股交通銀行19.9%的股份,接着又是美洲銀行投資建行持股9.1%。此外,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的引進外資股權工作也已初見成效。引進外資股權,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如何正確看待引進外資股權的利與弊,如何正確處理好商業銀行戰略轉型期外資與內資的關係,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的課題。

一、引進外資可以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

中國銀監會根據《巴賽爾協議》的有關規定,制定並下發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辦法規定,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達標期限為2014年1月1日。目前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遠低於8%,個別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甚至不足4%。按照銀監會的資本監管口徑計算,要使我國商業銀行的整體資本充足率達到8%的最低要求,目前的資本缺口高達1.8萬億人民幣。如此巨大的資本缺口,是我國商業銀行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

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資本結構單一,自身盈利水平低、積累能力差的問題。在依靠自身積累難以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情況下,引進外資股權可謂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的問題。如果擺脱了“資本瓶頸”,商業銀行就可以大力的發展貸款等資產業務。可以説,引進外資為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擴張奠定了堅實的資本基礎。

二、引進外資股權可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如果引進外資股權,僅僅是為了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那麼引進外資同引進內資就沒有什麼分別。引進外資股權,其最為重要的意義是可以改善商業銀行目前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公司治理結構是指公司權力機關的設置、運行以及權力機關之間的法權關係。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使商業銀行改善業務狀況,提高資本回報,迅速走向國際市場。按照西方經濟學家的觀點,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最主要體現在公司治理結構上,其次才是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以及資產質量和資本水平。現階段商業銀行體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過改革股權關係,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使我國銀行業儘快與國際接軌。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不盡合理,一方面,國有股權所有者缺位,銀行領導扮演着經營者和所有者的雙重角色,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另一方面,銀行董事會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決策依賴於行長辦公會或黨委,造成出資人的權利和利益難以得到保障。要改善我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是關鍵。

引進外資股權,可以從四個方面使我國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更加完善:

1.股權結構更加合理和優化。

引進外資股權能夠使股權結構多元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礎。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有助於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從根本上保證股東和存款人的利益,確保商業銀行價值最大化。

2.制度基礎更加完善。

引進外資股權,有利於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理順商業銀行各機構之間的關係。同時,明確董事會是最高決策機構,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決策機構的作用。制度基

礎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公司治理的規範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3.治理機制更加高效。

建立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的權責明確、運作規範、制衡有序的治理機制是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標。外方董事的派駐,有利於提高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各項業務的合作和技術支持,有利於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

4.信息披露更加規範。

信息披露是商業銀行接受社會監督的有效形式。引進外資上市成功後,商業銀行不僅要接受銀行監管當局和證券監管當局的雙重監管,還要接受更為嚴格的海外監管。嚴格的監管會使商業銀行主動提高信息披露的廣度和深度,規範信息披露的內容和程序,切實保障廣大存款人和投資人的權益。

三、引進外資股權可以引進先進的理念、經驗和技術

引進外資,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經驗和技術平台,為我國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正處於一個戰略轉型的重要時期。由於銀行業的監管已進入了一個以資本監管為核心的審慎監管階段,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普遍受到了資本約束,正在由以往的片面追求規模擴張的外延型增長模式向低資本消耗的內涵型發展模式轉變。進一步調整資產結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各家商業銀行不得不面對的緊迫任務。

在西方發達國家,中間業務收入對銀行總收入的貢獻多在30%以上,甚至達到70%,如花旗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達70%,英國巴克萊銀行更達73%左右。他們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有着非常豐富的經驗。而我國的商業銀行由於中間業務起步較晚,認識上存在偏差,運作不規範,管理也不夠科學,致使中間業務發展緩慢且不夠均衡。

國外銀行的加入,恰恰可以給我們提供大規模發展中間業務的寶貴經驗。一方面,我國銀行可以直接引進國外比較成熟的中間業務產品,如引進信用卡技術平台,這些產品可以迅速打開國內市場,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發展出現“質”的飛躍;另一方面,國外銀行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挖掘市場潛在需求,研究市場消費心理,分析市場發展趨勢,創新中間業務產品。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將使我國的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過程中,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充分發揮“後起者優勢”。

四、引進外資股權應注意的事項

我國商業銀行引進外資股權固然是益處多多。但是,如果引資不當,會帶來各種新的問題,勢必會影響銀行業改革的步伐。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在引進外資股權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明確外資投資者的類型

投資者持股的目的通常有兩種,一是獲得紅利,二是參與決策。一般投資機構和社會公眾的投資目的是為了獲得紅利,而戰略投資者不是期望短期內獲得紅利,而是期望參與經營決策,通過參與決策來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經營機制和提高其競爭力,獲得資本增值。我國商業銀行引進的國外投資者一定要是戰略投資者而非一般投資者。只有引進戰略投資者,才能引進先進的理念、管理方法和核心技術,才能達到通過股權優化和戰略合作來提升銀行業治理水平的目標。

2.注意協調外資參股比例

外資的進入,必然會對原有股東的利益產生影響。如何協調中外股東的利益,確

定參股比例十分重要。中國銀監會2014年底發佈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規定,單個境外金融機構的最高投資入股比例可達到

20%,多個境外金融機構持股比例超過25%的,仍按照中資機構進行監督管理。一方面,為徹底發揮外資對公司治理的積極作用,解決商業銀行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儘量提高外資參股的比例,以調動外資參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應做好原有股東的協調溝通工作,確保銀行能夠保持經營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3.外資參股機構的匹配問題

在選擇外資機構時,我們不光要考慮對方的資本實力和經營管理水平,還應考慮該機構與我國商業銀行的匹配問題。包括雙方發展戰略是否一致或接近,是否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企業文化是否相容,是否存在深層次業務合作的可能等等。 引進外資股權,不僅可以增強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還可以提升國內銀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講,正確引進外資股權是商業銀行體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者單位:中國光大銀行北京分行)

第五篇:引進外資項目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思考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論文(設計)

引進外資項目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思考

某某

【摘要】近年來,我國引進大量外資為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由於初期引進的外資大量投在能源、原材料開採等領域,導致我國的生態環境逐步惡化。為順應現階段綠色環保潮流,在引進外資時,應注重

優化外資產業導向和結構做到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引進外資環境保護持續發展

一、引進外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內容

1979-2014年間,我國合同外商投資金額達7690.6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

商投資金額4027.85億美元。外資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推動因素。我國已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擴大引進外資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就更為重要了。

商務部2014年8月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此年前7個月,我國實際使

用外資金額583.54億美元,同比增長20.65%。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此前兩個月我國月度吸收外資都有超過20%的增幅,説明我國吸收外資已經進入持續恢復階段。

統計顯示,在外資產業結構方面,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幅高

於平均水平。1至7月,全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3.14億美元,同比增長37.6%,佔同期全國總量的45.09%。姚堅表示,2014年以來,我國利用外資在區域結構方面進一步平衡,西部地區對境外投資吸引力繼續增強,東中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保持增長,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隨着我國大量的引進和利用外資,對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過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傳統的發展模式片面強調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雖然獲得了經濟增長,卻破壞了生態平衡,滿足了部分人的近期需求,卻犧牲了整體人類的長遠發展利益。從前面的介紹來看,引進外資與環境保護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1 42.04個百分點。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資引進對環境的影響

我國的外資引進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創階段,從1979年至1982年;1983年至1986年是調整與發展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是從1987年至1991年,是高速增長階段;1992年以後我國的外資引進就進入了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第四階段。外資對我國的建設事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92年以前我國外資的投向要求不高。外資主要投向能源、資源的開採、開發、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行業中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國的資源、能源以及廉價勞動力。這樣的外資引進在當時確實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國民經濟有了快速的增長。但其後患也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顯露出來。因為能源、資源都是依附一定環境存在的,對其開發利用會導致周邊環境的失衡。一些外商投資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其技術含量不高,對環境造成破壞。其中的一些產業是在投資者本國已因環境問題而被取締的。投資者通過對外投資將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繼續牟利,但對於東道國的環境危害卻巨大。

引進外資對我國環境安全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環境成本內在化程度是外資企業產生污染轉移問題的源動力和內在原因。從總體情況講,發達國家及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的環境標準成本要高,由此必然引起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在全球範圍內的“尋租”活動,即將資本從環境標準高、環境成本內在化程度高的國家和地區撤出,投向環境標準低、環境內在化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以獲取源於環境成本差異的“租金”(超額利潤)。因此,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及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為牟取高額利潤將一部分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三高”企業,以直接投資形式,轉移到我國境內,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據1995年第三次工業普查資料,對全國三資工業企業和生產單位的分析發現,外商投資於污染密集型產業的企業有16998家,工業總產值4153億元,從業人數295.5萬人,佔三資企業相應指標的30%左右,其中投資於嚴重污染密集產業的企業有7487家,工業總產值3793億元,佔三資企業相應指標的13%左右,但佔污染密集產業中相應指標40%以上,這説明污染密集產業,特別是嚴重污染密集產業是外商投資的重要產業,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客觀事實。

三、環境保護對外資引進的促進作用

吸引外資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而作為投資環境要素之一的自然環境,其優劣對於外資引進十分重要。其對於投資者的選擇決策有重要影響,尤其對於一些高科技產業和農業影響更為巨大。隨着世人對環境的越來越重視,與環保有關的概念不斷湧現,並在人們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如綠色營銷和綠色壁壘已成為時下公眾關注的問題。

綠色營銷是指企業自覺地保護環境、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的前提下,完成產品的設計、原材料的採用、廢料的處理、產品的銷售甚至對用户的售後服務等生產和經營中的各個環節,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的。產品中的環保指標作為產品的一部分,已經影響到市場競爭的遊戲規則、滿足消費者綠色消費需求的競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綠色戰略日益盛行。在紡織業,歐美和日本等國一直在積極開發一種可以在泥土中自行完全分解的純天然纖維織物——tence,以樹立“環保標兵”的形象。在汽車業,日本三菱、美國通用、福特等紛紛研製電動汽車,借環保增加產品的競爭力。福特公司為了大幅度減少“汽車垃圾”,還決定建立全球最大的廢舊汽車回收中心,這並非一時的譁眾之舉,而是希望通過此舉成為公眾心目的“最關心和最支持環境保護的汽車製造商”,以謀求更長遠的發展前景。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十二五”規劃的主線,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着力點。以環境保護創新發展新興產業。與以往的5年規劃相比,《“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當前推動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綠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世界範圍內以發展綠色經濟爭奪發展制高點的競爭越演越烈;另一方面,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目前,一些環保關鍵設備和產品仍以進口為主,必須採取措施,努力提高環境友好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此外,要積極開發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聯的產品,並通過市場渠道進行營銷和交易,創造新型

商品形態和商業模式。要將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

四、大力引進外資的幾點建議

外資的大量引進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水土流失、沙塵暴的肆虐、酸雨的出現等等。對這一問題,有人提出,目前我國國內大部分產業的生產能力已過剩,外匯儲備充足,內資充裕,資金缺口已不明顯,可以放慢引進外資的速度。顯然這是一種片面認識,內資不能替代外資,外資有其獨特的優勢,外資可以促進技術進步,提升產業結構,帶動配套產業,增強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為我國經濟建設培養人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使一國的經濟不可能完全獨立發展,必須相互滲透。因此,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妥善處理引進外資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讓外資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1、提升外資產業檔次,提高外資利用效率

確定合理的外資投向十分重要。首先一定量的外資,投向不同的部門或行業,會產生不同的外資利用效率和不同的宏觀經濟效益,外資投向我國經濟建設中急需外資的部門或行業中的某些項目,其機會成本低,且能獲取外資利用的結構效益。因而,外資利用的宏觀經濟效益好。因此,將一定量的外資投向重點的行業或部門、項目等,是提高外資利用效率的前提和關鍵。跨國公司的r&d投資活動往往會伴隨着一定的技術外溢和擴散效應,對東道國的經濟和技術創新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受到東道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r&d投資成為新熱點,中國也已經成為跨國公司非常重要的海外r&d基地之一。其次,合理的外資投向,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是隨着該國經濟發展水平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隨着國際經濟聯繫的加強,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又將受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確定合理的外資投向,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把我國經濟的發展融入國際經濟的循環之中。

2、吸引外資投向環保領域,利用國外先進的環保經驗

目前,世界各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尤其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積極治理環境,防止污染。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着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壓力。因此,要在學習歐美等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國外環保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標準,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政策,在環境問題上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制定嚴格的環保法律制度,引入市場機制,積極吸引外資,加大環保科技投入,推動環保科技及產業的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3、通過立法保障外資的積極引進和環境的有效保護

首先,應在引資方面的法律中明確規定外資的導向問題,禁止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項目引資上馬,同時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以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能力。同時在政策上也應偏重於高新技術的投資。但最好把政策法律化,因為穩定的投資環境更能吸引外資 。

其次,在環保方面不僅要加強國內立法,更要參與國際立法,參加環境保護國際條約。我國的環境立法不僅要制定好國內法,更要參加國際環保條約,承擔起我國應盡的義務,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不僅有利於環保,也有利於樹立國家的良好形象,為進一步吸引外資打好基礎。

4、採取措施限制外資企業污染環境的產業轉移到我國

對於我國政府沒有收購的外資企業,通過各種政策措施,促使其服務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國政府應該廢止國發〔2014〕9號文件;我國政府還應該重申自主創新產品政府採購的基本條件: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必須完全獨立於海外機構或個人,堅決把外資獨資企業排除在自主創新產品支持之外;由於技術創新一般都是節約勞動型的,工資上漲將迫使企業採用新技術,因此我國政府可以通過強制措施大幅度提高外資企業工人的最低工資,促使外資企業在中國使用新技術;並同時對在華跨國公司提高各種資源的價格和徵收相關税收,以便限制跨國公司把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產業轉移到我國。

五、結論

隨着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國家提出要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後,加強對國內外生態保護政策的統一協調就顯得更為緊

迫。利用兩種資源,積極引進外資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這其中就包括良好的生態環境。利用兩個市場、就要求我們的產品符合國際市場的要求,突破綠色壁壘。因此,我們應引導外資的投向,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同時,治理好環境、為外資的引進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還應加強立法,並與國際接軌,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王希、崔文毅.7月份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近三成[db/ol].中國江門網新聞中心.2014,8.17.

[2]玉振金聲.我國利用外資中的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分析(上) [eb/ol].經濟雜談.2014,7.

[3]晏琴.中國稀有資源正流入發達國家[eb/ol],http://.2014.

[4]楊姝影,“十二五”規劃加大環境優化力度,中國環境報第2版,2014年4月。

the think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projects

moumou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contributed to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early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were mostly invested in energy, raw materials mining and other fields, which gradually leading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to meet the current green trend, we should focus on ori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foreign invest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foreign invest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sz小編推薦訪問其他範文:

引進外資對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對策

引進外資就是漢奸行為

引進外資的幾點規律

以引進外資

中國引進外資的影響

標籤: 引進外資 對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my78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