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多篇

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多篇

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2022年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1)

隨着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xx鄉大力發展新型文化事業,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豐富羣眾文化生活,遍佈全鄉的農村鄉土文化彰顯出其巨大的魅力和蓬勃生機,為xx鄉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xx鄉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主要成效

1、領導重視、加大投入。在鄉政府在財政赤緊的情況下,盡力保證文化必要的投入,據統計,近幾年來,鄉里共投入14萬元,文化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文化活動得到豐富,為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2、大力開展文化下鄉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政府以文化站為主體,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鄉文化站在圩鎮辦起了閲報長廊和時事政策博覽牆。鄉政府以培育新農民入手,創辦了農民知識化培訓學校,舉辦種養、加工培訓班24期,培訓人數達5000多人次,免費贈送科技書刊和資料近萬份。鄉里還辦起了圖書室、歌舞廳。同時,採取政府埋單,農民看戲看電影的形式,鄉政府請縣劇團來鄉下村巡迴演出,鄉電影隊下村放電影,為農民送上豐盛的精神食糧。()每逢重大節日,鄉政府還組織開展愛xx羅江、美xx羅江系列文藝活動,從2022年至今,共放映電影210場,為農民送戲40場,舉辦文藝活動12場,既滿足了全鄉農民的文化需求,又起到了教育引導作用。

3、弘揚鄉土文化,織牢鄉、村、組文化網。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同時,xx鄉通過以獎代扶的方式,着力構建鄉、村、户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在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全鄉已創建了5個特色文化村,15個文化活動室,200個文化示範户,並村經濟貧困村的創建工作給予適當扶持。為了讓當地農民成為本土文化活動的主角,鄉政府以嗩吶,鯉魚燈為依託,經常組織文藝演出、競技比賽等活動,開展民間藝術匯演,桂竹村鯉魚燈獲得2022年全縣民間藝術匯演二等獎。

4、政府搭台、農民看戲。xx鄉從加強鄉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入手,依託縣文化局,縣採茶劇團,開辦了歌舞、樂器、書畫等培訓班。同時,按照政府出資,鄉鎮搭台、農民看戲的形式,定期送電影、送戲下鄉,免費贈送圖書和科技讀物,為農民羣眾送上文化大餐。鄉政府還採取企業冠名,社會捐助等方式,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開展內容健康向上,形式豐富多彩,風格清新質樸的農村文化活動。

二、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1、農民的文化意識相對薄弱。由於受經濟利益思想的衝突,一些農民往往忽略了對文化活動的追求。因此,要加大對農民羣眾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增強精神文明和文化意識。

2、經費投入不大,導致文化事業發展滯緩。由於上級對農村文化事業資金扶持力度不大,鄉鎮對培育本土文化、民間藝術、添制設備卻無從下手。因此,上級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扶持農村文化事業。

3、鄉鎮文化站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應加強鄉鎮文化站專職幹部的培訓,配齊配強鄉鎮文化幹部隊伍,解決辦公場所,下撥資金建好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增強鄉鎮文化服務功能。

2022年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2)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農村文化建設有了一定發展,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許多問題。

1、數量少。我市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由於體制等原因導致鄉鎮文化館站編制少、人員少,每個鄉鎮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農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動中心户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鄉(鎮)、村開運動會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2、年齡大。在農村,懂樂器,通曲藝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間由於宣傳需要而培養出的文藝才能。現在他們的平均年齡在55週歲以上,由於身體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進行文化活動的時間很少。

3、素質低。民間文藝團隊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羣眾文藝創作優秀人才。鄉鎮文化站沒有財政編制,導致許多老文化不在崗或不專職,既不專業更不專心,部分專業人員既不愛崗更不敬業。現有的文藝團體均是自發形成,經費自給自足,演員忙時務農閒時演出。這些人最高學歷往往只是高中,他們的文藝專長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僅停留在會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精、專、博。僅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傳、幫、帶。文化站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各鄉鎮(街道)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站管理人員,但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身兼數職,無暇從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點,或變成雜役,一年到頭,抓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各項突擊任務。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因三權下放而鞭長莫及。

4、經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沒有形成規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像,就是打麻將、上網,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5、主動性弱。由於年齡等原因,演員們參加文化活動不積極,往往都是在許多愛好者多次邀請下才參加。有的文藝骨幹,在為文藝團體服務中,不是推辭做不好,就是要報酬,從事這種文藝活動在他們看來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娛樂,而是經濟上的收入,積極性不高;文化站三權下放鄉鎮,文廣站的管理由以條管理變為以塊管理後,對農村文化工作開展十分不利。鄉鎮文化幹部只注重辦好鎮裏交辦的工作,文化部門佈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閣,從而形成農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錯位,黨的文化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難以落實到基層。

6、影響面小。即使組織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也僅限於鄰里之間、本村之間,橫向輻射面不大,羣眾的參與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有的鄉鎮名義上設有專門的文化站,有的鄉鎮則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並沒有獨立的部門,職能發揮不突出。村裏就更沒有人抓文化工作了,農村文藝人才的培訓工作一直撂荒,因此,鄉(鎮)、村的文化工作處於無人組織,無人輔導的癱瘓狀態。許多上級關於文化建設方面的政策不能貫徹落實到基層,市裏開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動,基層也不能很好地參與。

2、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簿弱。我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相當簿弱,缺乏活動場所及必要的器材,鄉鎮的文化設施閒置、擠佔、挪用、變賣現象突出。

3、對農村文化骨幹的培訓工作處於停止狀態。市文化館負責對全市羣眾文藝骨幹的培訓工作,但由於文化館專業人才數量不足,門類不全,加之開展城鎮文化活動,時間有限,所以多年來對農村文藝骨幹的培訓工作一直處於停止狀態。

三、建議和對策

1、加強對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意義,要把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訓工作同其他社會經濟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進。各鄉鎮、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文化組織機構,儘快建立鄉鎮文化站,配足專業人員,落實編制,形成農村文化有專人管,專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儘快完成鄉鎮文化站的恢復重建工作。以鄉鎮為依據,以村為重點,以農户為對象,採取投、引、捐、集、融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文化事業。逐步構建出縣有文化館、鄉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動户的四級文化活動網絡。

3、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市、縣文化館等部門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開展好服務工作,加強對農村文化幹部、文化骨幹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費培訓輔導,充分發揮出農村文化能人的引帶、輻射作用。一是儘快解決文化館專業人才短缺和缺乏訓練場所、教練輔導力量不足等問題,加強輔導人員力量。二是充分發揮農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斷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逐步提高農村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扶持鄉村建立各類文化協會,並指導各類協會組織開展好活動,逐步擴大農民文化活動的參與面,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引導廣大農民羣眾自覺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四是從源頭抓起,農村各中國小要闢建好文化第二課堂,設全並上滿上好音、體、美等藝術課;加強農村藝術師資力量,建議在分配藝術院校畢業生時,優先滿足農村對藝術人才的需求。

4、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繁榮和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點後面,先試點後普及推廣的原則,先在全市確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在試點村,要把文化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全面開展。邊試點邊總結經驗,然後逐步在其他村進行推廣,力求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5、不斷加大財政的投入力度。文化部門應積極向上爭取文化政策性資金及器材,用於支持農村文化事業;各級財政部門應保證文化事業單位的辦公經費;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因增加農村文化服務內容而需要擴大人員規模和經費的問題,確保農村文化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縣、鄉、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發展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合理分佈,為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及室外健身場所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6、不斷地創新載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門和農村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組織開展好農民書畫展、農民歌手大賽和農民秧歌會演等常規性的文化活動,引導和推動農民自演自賞、自娛自樂的文化骨幹隊伍的形成,營造祟尚科學、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改革專業劇團組建文工團,增強專業劇團綜合演出功能。文藝工作者要把新農村建設中的新人新事創作編排成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深入鄉、村巡迴演出,以激發廣大農民自娛自樂的積極性。要以文化下鄉為載體,改進服務方式,深入農村,流動服務,變文化下鄉為文化留鄉,變送文化為種文化。抓好鄉村文化、家庭文化、農村校園文化,推進農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農民羣眾文化活動質量。

【第2篇】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範文

新農村建設旌旗攢動,是當今我縣的一道風景。積極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11月9日--11月19日,我們利用到農村宣講貫徹中央六中全會和省、市第九次黨代表會精神之際,就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問題,進行了為期十天的調研。通過個別走訪、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與村幹部和羣眾就農村文化建設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探討。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文化建設滯後的問題客觀存在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我縣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對照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仍存在不少的差距。一是文化落後導致農民失去自信。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信息更新加速的今天,一些農民因缺少知識,精神空虛、麻木,不思進取,很難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勤勞致富,存在嚴重的軟懶散和等靠要愚昧思想,對發展農業生產,建設新農村缺乏信心。二是農民活動的公共空間正在逐漸萎縮。文化室、圖書室、廣播室、籃球場形同虛設,沒有被用來開展文化活動,嚴重阻礙了農村羣眾文化的正常開展。三是農村文化活動缺乏吸引力。很多農民反映,幾年也看不上一場電影,廟會唱戲也是一些老生常談的陳舊內容,電視裏的節目又遠離農民,與其跟着湊熱鬧,還不如自己找樂趣。四是陳規陋習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桎梏。人情費逐年上漲,養兒防老、重男輕女等傳統價值觀根深蒂固。在調查中,不少基層幹部告訴我們,給農民送點文化並不難,難得是讓文化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從而改變農民的舊思想、舊觀念,新農村建設才會有盼頭。

農村文化處於這樣的境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農民表現於文化上的種種沮喪和自卑,根源在於職業自信和身份自信的失落,對改變農村面貌缺乏信心。二是鄉土文化受到越來越多方面的衝擊,農民熟悉的文化種類和文化活動方式漸行漸遠,農民羣眾參與文化創造的熱情逐漸冷淡。三是單調、乏味的農村文化生活,讓農村陳規陋習的代代相傳鑽了空子。有的村民空餘時間不是湊在一起談論東家長西家短,就是打撲克、耍麻將,甚至聚眾賭博等等。可想而知,這種文化薰陶滋養下的農民何能樹雄心立大志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

由此可見,忽視農村文化建設,不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不僅精神失去支柱,智力失去支持,經濟難以發展,社會穩定存在隱患,而且久而久之,農村這個弱勢文化區域,就會被其他文化同化、吞噬,就會在時代列車的呼嘯前進中瞬間飄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必須大力發展農村先進文化,重塑農民這個新主體,用新文化衝擊舊觀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才會有永不枯竭的強大動力。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要堅持自覺創新

新農村文化建設要取得真正成效,必須突出一個新字,就是要有新招式、新做派、新氣象、新風格。這就要求農村文化必須自覺創新,努力找準契合點,不斷打造新亮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體來説,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農村文化的自覺創新。

一是把農民致富奔小康作為實現文化自覺創新的原動力。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要主動適應廣大農民求富、求知、求樂的綜合性文化需求,在重建農民精神世界、滿足農民羣眾娛樂需求的同時,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場知識,讓農村羣眾從活動中學到更多的致富本領,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是要把特色文化建設作為農村文化自覺創新的最佳切入點。我縣農村有着極其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有的甚至就活在廣大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特色文化開展農村文化活動,使其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實現農村文化創新,羣眾最容易接受,也最樂於參與。

三是以隊伍建設推動農村文化的自覺創新。首先,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文化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不斷增強其自主創新的能力。其次,要加強農民業餘文化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民關注農村文化建設、參與農村文化建設。

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制定好文化建設的總體發展規劃。要切合實際,制定農村文化發展總體規劃,開展農村數字化文化信息服務,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資金的投入,全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在全社會營造全民參與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

二是要增加一批文化娛樂設施。應本着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增加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加快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步伐,着力打造新農村文化建設家園工程,力爭鎮鎮建有綜合文化站,村村建有文化活動室。要把集科技、圖書、閲覽、健身、展覽、文化培訓、文化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中心建設成為農民羣眾接觸文化資源、享受文化權益的最直接載體,達到滿足廣大農民羣眾多層次、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要創作一批農民羣眾喜聞樂見的作品。要發揮文聯、文化等部門的專業特長,深入羣眾,深入生活,深切體會新農村波瀾壯闊的時代潮流,精心描繪絢麗多采的農村生活,多創作一些適合農民口味,可以激勵人、鼓舞人、奮發向上的優秀作品。同時,還要加大對農村業餘作者的培養和扶持力度,鼓勵他們繼續鄉土文學的創作,用先進文化陶冶農民情操,激發農民的主人公意識。

四是要定期組織豐富多采的文化藝術活動。在繼續搞好三下鄉活動的基礎上,利用文化聯動搞活農村舞台。每年舉辦一次以大地歡歌為主題的農村文化藝術節活動,為廣大農民提供一個展示風采,交流技藝的平台。同時,緊密結合農民脱貧致富的需求,利用農閒、節日和集市,倡導他們讀書用書、學文化、學先進實用農業科技知識和衞生保健常識,不斷在農民羣眾中颳起文化風暴。

五是要倡導文明新風的評選活動。大力開展改陋習,樹新風活動,以創建小康文明示範村、評選文明衞生户、十星級文明户、好媳婦、好公婆、和睦家庭等活動,增加羣眾參與意識和創建意識,豐富農民的精神境界,淨化農村文化環境,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以此來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實施三五戰略,建設一流強縣發揮文化應有的作用。

【第3篇】【薦】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一、我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農村文化建設有了一定發展,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許多問題。另一方面,現在農村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百般疼愛,捨不得罵,更捨不得打,很多事情都由着孩子去做,往往使孩子形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孩子的獨立性很差,而依賴性卻很強。也有一部分家長比較重視家庭教育,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受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的阻力。因為有了他們“堅強的後盾”,家長的教育往往力不從心,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明顯打了折扣。

1、數量少。

我市農村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由於體制等原因導致鄉鎮文化館站編制少、人員少,每個鄉鎮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農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動中心户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鄉(鎮)、村開運動會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2、年齡大。

在農村,懂樂器,通曲藝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間由於宣傳需要而培養出的文藝才能。現在他們的平均年齡在55週歲以上,由於身體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進行文化活動的時間很少。

3、素質低。

民間文藝團隊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羣眾文藝創作優秀人才。鄉鎮文化站沒有財政編制,導致許多“老文化”不在崗或不專職,既不專業更不專心,部分專業人員既不愛崗更不敬業。現有的文藝團體均是自發形成,經費自給自足,演員忙時務農閒時演出。這些人最高學歷往往只是高中,他們的文藝專長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僅停留在“會”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精”、“專”、“博”。僅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上,根本談不上“傳”、“幫”、“帶”。文化站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各鄉鎮(街道)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站管理人員,但有的在編不在崗,有的身兼數職,無暇從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點,或變成“雜役”,一年到頭,抓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各項突擊任務。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因“三權”下放而鞭長莫及。

4、經常性差。

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沒有形成規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賽、籃球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像,就是打麻將、上網,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5、主動性弱。由於年齡等原因,演員們參加文化活動不積極,往往都是在許多愛好者多次邀請下才參加。有的文藝骨幹,在為文藝團體服務中,不是推辭做不好,就是要報酬,從事這種文藝活動在他們看來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娛樂,而是經濟上的收入,積極性不高;文化站“三權”下放鄉鎮,文廣站的管理由以條管理變為以塊管理後,對農村文化工作開展十分不利。鄉鎮文化幹部只注重辦好鎮裏交辦的工作,文化部門佈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閣,從而形成農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錯位,黨的文化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難以落實到基層。

6、影響面小。

即使組織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也僅限於鄰里之間、本村之間,橫向輻射面不大,羣眾的參與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也比較大。大學生普遍能理智消費,其在消費中各項支出分配為59%用於食品開支,13%用於通訊網絡,18%用於休閒文娛,10%教育學習。由此可見,大學生消費分配比較合理,大部分的消費用於食品支出。同時,相對於近幾年來的消費結構,大學生在休閒文娛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這也體現出大學生更加註重精神層面的消費。由此體現出大學生消費心理較為積極,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存在較少。

1、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

有的鄉鎮名義上設有專門的文化站,有的鄉鎮則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並沒有獨立的部門,職能發揮不突出。村裏就更沒有人抓文化工作了,農村文藝人才的培訓工作一直“撂荒”,因此,鄉(鎮)、村的文化工作處於無人組織,無人輔導的癱瘓狀態。許多上級關於文化建設方面的政策不能貫徹落實到基層,市裏開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動,基層也不能很好地參與。

2、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簿弱。

我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相當簿弱,缺乏活動場所及必要的器材,鄉鎮的文化設施閒置、擠佔、挪用、變賣現象突出。

3、對農村文化骨幹的培訓工作處於停止狀態。

市文化館負責對全市羣眾文藝骨幹的培訓工作,但由於文化館專業人才數量不足,門類不全,加之開展城鎮文化活動,時間有限,所以多年來對農村文藝骨幹的培訓工作一直處於停止狀態。

三、建議和對策

實施鄉村康莊工程,激活了農業農村經濟。農村交通方便了,山區羣眾與外界接觸多了、交流也廣了,各種信息渠道更加通暢,有效促進了農民羣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引進外來投資,開發、做強、做大農業、旅遊項目,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外出經商、打工,增加農村農民收入,極大地激活了農業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發展。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1、加強對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意義,要把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訓工作同其他社會經濟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進。各鄉鎮、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文化組織機構,儘快建立鄉鎮文化站,配足專業人員,落實編制,形成農村文化有專人管,專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儘快完成鄉鎮文化站的恢復重建工作。以鄉鎮為依據,以村為重點,以農户為對象,採取“投、引、捐、集、融”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文化事業。逐步構建出縣有文化館、鄉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動户的四級文化活動網絡。

家庭教育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國小文化程度及文盲的佔到60%。監護人教育孩子的知識來源於自己摸索的佔 49.5%,從長輩那裏學來的佔33%,而通過專門的家庭教育培訓班或家長學校學習的僅佔3%。近30%的監護人很少或從不主動與孩子聊天,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其次是生活情況,過問孩子情緒問題的只佔13%。

3、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

市、縣文化館等部門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開展好服務工作,加強對農村文化幹部、文化骨幹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費培訓輔導,充分發揮出農村文化能人的引帶、輻射作用。一是儘快解決文化館專業人才短缺和缺乏訓練場所、教練輔導力量不足等問題,加強輔導人員力量。二是充分發揮農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斷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逐步提高農村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三是扶持鄉村建立各類文化協會,並指導各類協會組織開展好活動,逐步擴大農民文化活動的參與面,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引導廣大農民羣眾自覺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四是從源頭抓起,農村各中國小要闢建好文化第二課堂,設全並上滿上好音、體、美等藝術課;加強農村藝術師資力量,建議在分配藝術院校畢業生時,優先滿足農村對藝術人才的需求。

4、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

繁榮和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點後面,先試點後普及推廣的原則,先在全市確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在試點村,要把文化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全面開展。邊試點邊總結經驗,然後逐步在其他村進行推廣,力求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二)着眼長遠,科學編制規劃。

一是科學編制新農村社區佈局規劃。在充分調研,廣泛徵求廣大農民羣眾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市情,xx市委託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城市規劃設計院完成了新農村社區佈局規劃,將全市現有3600多個自然村莊規劃整合為140個新農村社區(中心村)。其中,工礦所在地社區20個,採煤沉陷安置社區18個,旅遊景點所在地社區4個(分別與所在政府駐地社區或中心村共同建設),鄉鎮政府駐地社區23個,一般中心村79個。

二是科學編制新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公開招標了4家高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對確定的新農村社區實施高標準規劃。在規劃編制中,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採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體現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目前,已完成新農村社區規劃79個,9月底所有新農村社區規劃全部完成。

5、不斷加大財政的投入力度。

文化部門應積極向上爭取文化政策性資金及器材,用於支持農村文化事業;各級財政部門應保證文化事業單位的辦公經費;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因增加農村文化服務內容而需要擴大人員規模和經費的問題,確保農村文化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縣、鄉、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發展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合理分佈,為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及室外健身場所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教育實習是師範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範教育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的體現,是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合格教師的重要環節,通過教育實習應達到如下目的':

打暑假工和做兼職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首選。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除了賺點小錢,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學會接觸各類社會人士,豐富社會經驗;不浪費空餘時間,理論結合實際,也是為今後工作打基礎。

6、不斷地創新載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文化部門和農村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組織開展好農民書畫展、農民歌手大賽和農民秧歌會演等常規性的文化活動,引導和推動農民自演自賞、自娛自樂的文化骨幹隊伍的形成,營造祟尚科學、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改革專業劇團組建文工團,增強專業劇團綜合演出功能。文藝工作者要把新農村建設中的新人新事創作編排成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深入鄉、村巡迴演出,以激發廣大農民自娛自樂的積極性。要以文化下鄉為載體,改進服務方式,深入農村,流動服務,變文化“下”鄉為文化“留”鄉,變“送”文化為“種”文化。抓好鄉村文化、家庭文化、農村校園文化,推進農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農民羣眾文化活動質量。

農村文化建設

【第4篇】農村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隨着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xx鄉大力發展新型文化事業,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豐富羣眾文化生活,遍佈全鄉的農村鄉土文化彰顯出其巨大的魅力和蓬勃生機,為xx鄉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xx鄉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主要成效

1、領導重視、加大投入。在鄉政府在財政赤緊的情況下,盡力保證文化必要的投入,據統計,近幾年來,鄉里共投入14萬元,文化基礎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文化活動得到豐富,為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4、政府搭台、農民看戲。xx鄉從加強鄉文化站和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入手,依託縣文化局,縣採茶劇團,開辦了歌舞、樂器、書畫等培訓班。同時,按照政府出資,鄉鎮搭台、農民看戲的形式,定期送電影、送戲下鄉,免費贈送圖書和科技讀物,為農民羣眾送上文化大餐。鄉政府還採取企業冠名,社會捐助等方式,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開展內容健康向上,形式豐富多彩,風格清新質樸的農村文化活動。

二、當前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1、農民的文化意識相對薄弱。由於受經濟利益思想的衝突,一些農民往往忽略了對文化活動的追求。因此,要加大對農民羣眾的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增強精神文明和文化意識。

2、經費投入不大,導致文化事業發展滯緩。由於上級對農村文化事業資金扶持力度不大,鄉鎮對培育本土文化、民間藝術、添制設備卻無從下手。因此,上級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扶持農村文化事業。

3、鄉鎮文化站隊伍和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應加強鄉鎮文化站專職幹部的培訓,配齊配強鄉鎮文化幹部隊伍,解決辦公場所,下撥資金建好鄉鎮文化活動中心,增強鄉鎮文化服務功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o7nz3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