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職業高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職業高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一年來,職業高中部繼續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力爭實現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雙重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得到提高。

職業高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一、學生基本情況

今年,職業高中班應屆畢業生兩個專業班,在校生18人,畢業生人數18人,就業人數16人,就業率為88.89%,2名學生到其他學校繼續學習深造。 

二、就業總體情況:

(一)就業人數和就業率

2018年,畢業學生數18人,就業學生數16人,就業率88.89%%;直接就業人數7人,直接就業率43.75%;對口就業學生數 2人,對口就業率為22.22%。在就業學生中,進入各級所有制企事業單位的學生人數為3人,佔畢業學生比例為18.75%;其它方式就業的學生4人,佔畢業生比例為25%。升入高一級學校人數為2人,佔畢業學生比例為11.11%。

(二)各產業就業分佈情況

從事第一產業的畢業生數為3人,佔就業學生數的42.86%;從事第二產業的畢業生數為4人,佔就業學生數的57.14%。本地、異地和境外就業情況:在本省就業的畢業生數為7人,佔就業學生數的100%;就業渠道情況:通過學校推薦就業的畢業生數為1人,佔就業學生數的14.29%;通過中社會資源就業的畢業生數為3人,佔就業學生數的42.86%;支持性就業的畢業生數為3人,佔就業學生數的42.86%。

(三)專業大類就業情況

根據《職業高中班專業目錄》劃分3個專業類別標準,目前我校只有以下兩個專業:

文員類:畢業生數9人,就業人數5人,對口就業人數2人,對口就業率40%。

烹飪類:畢業生數9人,就業人數2人,對口就業人數無人,對口就業率0。

今年從專業分類看,對口就業情況最好的專業是文員類,對口就業率高達40%;其次是其它方式的就業,點畢業生總人數71%。從畢業生數量看,今年文員與烹飪學生一樣多。從就業學生數量看,文員專業畢業生今年多過烹飪就業人數。

三、就業質量基本情況

1、簽訂就業合同情況

2018年在校畢業生直接就業學生中,有7人簽訂1—3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43.75%;有3人簽訂1-2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42.86%;有2人簽訂3年期限就業合同,佔直接就業學生28.57%。3年以上就業合同的2人,點就業人數28.57%。簽訂1-2年及以內期限就業合同的人數所佔比重較大。

2、畢業生就業起薪情況

2018年就業學生中5人起薪1500—2000元之間,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71.43%;有2人起薪高於3000元,佔直接就業學生28.57%。數據表明,起薪高於1500元以上人數所佔比重最大。

3、畢業生享有勞動保險情況

2018年應屆畢業生,享有五險的人數為4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為57.14%,享有五險一金的人數為3人,佔直接就業學生比例為42.86%。數據表明,享有五險的學生佔比最多。

四、畢業生獲得資格證書情況

2018年學校畢業生因國家資格證的改革,學生都沒有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因此也就沒有佔比。

五、就業滿意度情況

通過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學生、家長16人的調查瞭解,比較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學生人數為7人,佔調查人數的43.75%,無法評估11人。

六、存在的主要就業問題

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專業對口率低、工資待遇不高、工作不夠穩定等方面,具體列舉如下:

1、專業對口率不高,學非所用的現象比較嚴重。中職特教班的學生,由於受自身條件所限,專業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獨立完整地承擔某一個崗位的工作有困難,需要有專門的專業人員協助,或者輔助性作業才可以,他們動手能力與溝通能力欠缺。從就業實際情況看,2018應屆畢業生中,文員類和烹飪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基本不對口,即使對口,也是輔助性的,在工資待遇及福利方面也較為低。

2、工作穩定性較差。有的就業學生尚未滿試用期就換了單位,有一部分學生在初次就業企業工作時間不足一年就被辭退,有的就業學生甚至一年內換了幾個就業單位,頻繁更換單位。很多畢業生做的工作與農民工做的工作並無二異,技術含量低,以簡單的體力勞動為主。

七、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來自社會環境、政策措施、家庭個人等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社會環境方面的原因。目前社會上對特殊羣體學生就業接受度不夠,輕視其技術勞動的現象仍比較嚴重。企業普遍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加之特殊學生就業年齡相對較小,獨立性差,體能跟不上,沒有吃苦耐勞精神,導致學生就業不穩定,直接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另一方面學生體能,社會適應能力不足。學校硬件設施不足,學生缺少運動,體能不能適應工作需要。學生剛剛離開校園,思想都比較單純,對如何應對複雜、突變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準備,加之學生知識面窄、技能不過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競爭意識淡薄、人際關係緊張等,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全新的工作、生活,而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及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生存適應的能力教育有所不足。

其次,家庭或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有個別家庭條件優越,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家長和學生不能夠客觀看待問題,不能有效地溝通,做好心理疏通工作,任憑學生使性,對就業缺乏積極性,導致有好的就業機會不能好好把握而錯失良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p6g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