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現狀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現狀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殘疾人現狀的調查報告

現狀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關 於 殘 疾 人 現 狀 的 調 查 報 告

對於一個木桶來説,盛水的多少僅取決於最短的一根木頭,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同理,一個社會是否穩定,主要取決於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弱勢羣體的生存權是否有保障!須知:歷史上的許多農民起義都是在老百姓飢寒交迫的背景下發生的!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呀!

目前,金融危機正在廣泛蔓延,其對我國的影響也在加劇,比如説,就業形勢嚴峻,經濟發展速度變緩,使社會的各種矛盾更加突出,可以説是國難當頭。

正象辛志純副市長最近在一次市政協常委會上説的一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是應該關注社會上的弱勢羣體啊!

應當説黨和政府已經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保護弱勢羣體、特別是殘疾人的法律和政策,對弱勢羣體一向是很重視的。但在執行上卻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

調查案例一:灤南縣宋道口鎮任東村有一位耳聾兼智殘的殘疾人叫王元稹,曾在該縣的一個耐火材料廠,從事粉碎耐火磚的工作,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從遠處看,其工作環境塵土飛揚,該項工作是典型的危險型重體力勞動,據説無論給多少錢,正常人也沒人幹!我看過其家人的記載,一個月下來,最多時拿到的工錢不足700元,據説,還不按時兑現!

2014年初,他的父親得了冠心病,住院後醫生檢查説很嚴重,若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無奈,元稹為照顧父親,只好辭掉了工 1

作。

看到元稹家的悲慘遭遇,村子裏的好心人提醒説,咱們村許多比你們家經濟條件好、勞動能力比元稹強的人都拿到了低保,你們為什麼不去申請低保呢?其父子如夢初醒,去找村裏書記申請辦理低保手續,書記説:得有元稹的殘疾證!於是其父去該廠要元稹的殘疾證,該廠説元稹的工作是灤南縣殘聯為照顧殘疾人給找的,其殘疾證被扣到了縣殘聯!

其實元稹的殘疾證是經村子裏辦的,村幹部們都知道!其父找到村支書理論,村支書説沒有殘疾證就是辦不了,還推諉説還沒有到辦殘疾證的時候!

2014年除夕之夜,其父氣憤過度,導致冠心病劇烈發作,又住進了灤南縣京東醫院,花了三千多元,總算保住了一命。經過多次交涉,其父子剛剛從縣殘聯要回了元稹的殘疾證。但至筆者發稿時,有關部門仍然沒有給元稹辦理低保手續,其父子至今過着悽慘的生活! 述評:一個社會對弱勢羣體、尤其是對殘疾人的態度反映了該社會的文明程度!元稹的遭遇令人怵目驚心!黨和政府對以殘疾人為主的工廠給予了免税等優惠政策,本來是幫助和照顧殘疾人的!但象上述工廠那樣,黨和政府的優惠政策成了其賺錢的工具!殘疾人成了某些人榨取高額利潤的廉價勞動力!這種做法嚴重損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而該事中的一些人多次推諉的做法,是明顯的玩忽職守、行政不作為,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格格不入!

請問這些人:黨紀國法何在?!個人良心何在呀?!

今年是“幹部作風建設年”,不知道元稹的低保證什麼時候能辦下來?!

調查案例二:地點:唐山市51號小區丙區居委會。據居委會的幹部反映,轄區內共有殘疾人50人:期中精神殘10人、智力殘5人、聽力殘6人、視力殘2人、肢體殘27人。但僅有9人享受低保。去年一年國家共支付這些殘疾人房補1236.4元,就是逢年過節,居委會也只能給極少數殘疾人送些柴米油鹽等生活品。

我問居委會主管幹部:“您看從社會角度,最需要給殘疾人的幫助是什麼?”沒想到一屋裏居委會幹部異口同聲地説:“錢!”。對於他們的回答,我雖然有些心裏準備,但當我看到他們那種迫不及待的沉痛神情時,我還是從心底裏不由自主地吃了一驚!

述評: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政府和社會首先應該給予殘疾人以金錢和物質上的照顧;其次,結合每個殘疾人和其生存環境的實際情況,可以推薦殘疾人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眼下,金融危機還沒有見底,正常人工作都不好找,何況是殘疾人!我認為,黨和政府還是應着重在金錢和物質方面給於殘疾人更多的照顧,最好建立個人賬户,把救濟金不折不扣地及時發放到個人手中(筆者發現對這筆錢有的部門有雁過拔毛現象),以保障他們能過最基本的生活!

追記:元稹之父於2014年6月12日不幸去世,目前元稹一人過着悽慘的生活!

第二篇: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農村現狀調查報告

自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不被人們關注的農村也在不知不覺間由建國初期的落後發展到如今的繁榮。能達到質的跨越,不僅歸功於農村人的勤勞誠懇,也要感謝政府對農村的發展所作的努力和貢獻,更要感謝黨的方針和領導,才能使祖國的農村散發出蓬勃的新生命!在祖國即將迎來六十歲生日的時候,為了解新農村、新面貌,我借暑假之際,在自己的家鄉雙塔鎮做了一次關於“農村現狀的調查”。在數天的社會實踐調查中,我感受到了各項新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切實利益,同時也看到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農村不能進一步發展的原因。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不能做出充分的調查,現對在調查中發現最突出的幾個問題加以總結、討論。

一.農村醫療調查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新農村建設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中發展並完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已成為建設農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自2014年以來,我國一直提倡並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衞生體制進一步完善,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以下是調查的基本情況:

1大部分人已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

2大部分參加農户覺得繳納費用可以承受得起 ○

3大部分的參加農户認為新型合作醫療的設置很合理,○一小部分的參加農户認為新型合作醫療的設置程序過於複雜,還有一小部分的參加農户對新型合作醫療的設置不瞭解。

4大部分的參加農户知道身邊確實有新型農村合作中明顯受益的典型例子,○只有一小部分的參加農户表示不知道。

除了走訪村民我還向村委諮詢了下有關情況,並特地查詢了本鎮的有關具體政策和醫療設施,以及從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的點滴變化。

從06年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者,住院醫療費用補償核銷下有起報點、上有封頂線,採用“當年累計.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方法。對於5種特種病,補償比例為20%,全年每人報銷最高總額為2014元。並且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報銷比例從20%~50%不等。門診醫療費的小額補償採取鄉鎮衞生院對本鄉鎮的參合農民憑證看病給予門診所有費用10%的優惠。

雖然農民對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呼聲很高,但仍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消極的聲音。下面我把調查中發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列舉出來進行討論:

1.在政府與農民的關係上很多農民基於過去的經驗,對政府的信任度不高。因此在集資上易出現資金不到位。目前。大部分農民比較實在,才加入農村醫療保險,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實際的利益,許多農民認為交了錢沒生病就吃虧了。

2.政府宣傳不夠深入,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知半解。農民對報銷住院醫療費用的限制條件,如何計算報銷的醫療費用,醫藥費報銷的手續等知之不詳。

3.存在“交錢容易要錢難”的問題有的衞生所能馬上報銷,而有的地方就不能立刻報銷。

4.定點鄉鎮醫院少,農民就醫不方便,並且費用高,服務水平差。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薄弱,醫療技術人員缺乏,農民不能從鄉鎮衞生(更多請搜索:)院得到很好的的醫療保障。這也是農民羣眾最迫切的問題。

以下是本人對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建議:

1.深入宣傳發動,進一步提高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積極性。

2.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對貧困農民的覆蓋面。二是提高賠付的上線標準,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農民因患大病因貧不能治的問題。

3.簡化報銷途徑。及時、足額的領到醫療補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同感和參與程度。

4.加強對醫療衞生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服務及技術水平。

二.關於環境調查

隨着農村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垃圾污染也日益嚴重。通過調查本村的幾個垃圾堆放點,發現農村的垃圾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日常生活垃圾和食品垃圾,如各種食品包裝袋、方便袋、廢舊電池等。二,廢棄生活用品,如殘破布衣、玻璃等。另外在特定時期特定地點,會有很大一部分的農業垃圾,如剩菜殘葉、農田地頭藥瓶等等。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不再如以前一樣節儉,甚至有些奢侈浪費了。有關農業垃圾也沒有很好的處理好,大部分隨便扔在一邊。

由於基礎條件的限制,垃圾仍舊隨意存放、隨意處理。對於花生、土豆等農作物有一部分用地膜種植,而這些地膜,農民又遺留在地裏,幾十年都難以降解,會造成土地板結,而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一些地方雖然有回收站,但價格太低,一斤才幾分錢,村民不願花費時間、精力去處理這些地膜,因此都在地中採取焚燒處理。可見我們村民的垃圾處理意識和環保意識還是十分薄弱的。

由於條件各方面限制村裏根本沒有垃圾箱治理的垃圾回收容器,僅在鎮上有幾個垃圾回收站和垃圾箱。而村裏.屯裏根本沒有類似的設施或是機構,更沒有人專門打掃垃圾。村民自己設置垃圾堆,垃圾按照就近原則去處理,有各種污染。村裏沒有相應的機構去處理垃圾,去維護環境。大部分是村民採取自己處理方式,而大部分則被焚燒,產生了污染環境的有毒氣體。因此,政府對環境問題的不重視和有些措施的不恰當也是農村環境污染的嚴重原因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當然一些村民能認識到垃圾處理的重要性,但是基礎設施不足導致無法合理處理垃圾,其實很多村民認識到亂倒垃圾的危害,但是村裏既沒有垃圾桶,也沒有設置垃圾池,垃圾無法集中堆放,只好隨意亂倒。而且由於當前農村集體經濟條件普遍較為薄弱,不能拿出專項資金對農村垃圾進行處理。況且清運成本高,村裏又拿不出錢來處理,村民只好把垃圾倒在自己認為合適的地方。某些地方垃圾遍地、無人處理,村民自覺性不強,隨意焚燒,嚴重污染空氣環境。由於農民對垃圾的危害認識不足,因此在處理垃圾上就顯得極為隨意。有的人對動物屍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隨意丟棄,這些有毒物質會隨着雨水一起滲透到地下水中,甚至會流入村民的飲用水中,會危害到村民的健康。

以下是本人對改善垃圾處理具體措施的建議:

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要加大對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列出專項資金建設垃圾池、垃圾車、垃圾填埋場、垃圾處理設備等。

其次,讓農民掌握處理方法。要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是他們真正意識到亂扔垃圾的危害,學會分類處理垃圾,掌握正確處理各種垃圾的各種方法。 再次,鼓勵農民建設沼氣池,推廣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農村垃圾與城市垃圾在種類上有所不同,那就是易於腐化分解的較多。因此要鼓勵農民多建沼氣池,將易腐化分解的垃圾投入沼氣池。

三,經濟情況調查

由於本鎮特殊的地理位置的關係,石材資源很豐富,而且石材在近年來供不

應求,價格較高,因而人們加大了對石材的開採和加工。這就形成了本鎮特殊的經濟產鏈,即石材的開採、加工、銷售、運輸的一條龍產業。使這裏靠山的人們迅速發家致富。然而隨着石材的不斷外賣,原本完整的山卻日益變禿,環境遭受日益嚴重的破壞。而政府一時也找不到可以代替石材加工的產業,這裏的人們仍然以農業為主,種植莊稼,氣候好時,可以多打莊稼,而氣候不好時,只能看着糧食減產了。家中年輕的男丁有點技術的選擇到工廠中打工,沒有技術的都到工地打工,以補充家用。經濟收入十分不穩定。因此,農民十分迫切的希望能學到一門技術,不再成為被人瞧不起的農民工。建議政府多開展一些技能培訓的培訓班,以改變農民缺少技術的問題。

以上是我在這次調查中發現的幾點比較突出的問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成報告。總而言之,農村的各項建設需要各級政府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農村的投入,也需要全體農民提高自身認識、修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解決農村落後的社會保障問題,早日實現農村小康社會。

第三篇:農民工現狀的調查報告

農民工狀況的調查報告

農民工問題自提出日起就是一個熱點話題,它關係農民工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我們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民工為我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推行下,農民工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視,他們幾乎承擔了大城市的所有苦活、累活、髒活,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説,農民工理應得到人們的敬重,也該受到人們的關注。那麼農民工現在的狀況又如何呢?他們的處境又怎麼樣呢?為了進一步瞭解農民工的現狀,於是我就對此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一、 農民工生活概況

(一)農民工收入情況

1、農民工收入增長較快,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農民工收入差距縮小。

2014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2014元,比上年增加359元,增長21.2%。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014元,比上年增加357元,增長21.0%;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014元,比上年增加374元,增長22.9%;在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1990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長21.1%。近兩年外出農民工的收入增速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增幅高於東部地區,東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收入差距縮小。

2、在大中城市務工的農民工收入水平相對較高。

從外出農民工的從業地點看,在直轄市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302元,在省會城市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2014元,在地級市、縣級市和建制鎮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2014元、1982元和1961元。從不同地區務工收入的增幅來看,在直轄市務工的收入增幅要快於平均水平。

3、不同行業收入水平差別較大,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建築業和製造業收入增幅高於平均水平。

從外出農民工從事的主要行業看,收入水平較高的是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建築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2485元和2382元;收入較低的分別是住宿餐飲業、服務業和製造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分別為1807元、1826元和1920元。從收入增幅看,增幅高於各行業平均水平的是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建築業和製造業,住宿餐飲業、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收入增幅低於平均水平。

(二)農民工居住情況

1、外出農民工以僱主或單位提供住宿為主。

以受僱形式從業的農民工,由僱主或單位提供宿舍的佔32.4%,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佔10.2%,在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佔5.9%,與他人合租住房的佔19.3%,獨立租賃住房的佔14.3%,有13.2%的外出農民工在鄉鎮以外從業但每天回家居住,僅有0.7%的外出農民工在務工地自購房。分地區看,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居住條件要好於中西部地區,在工地、工棚及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比例要明顯低於中西部地區。從近幾年農民工居住情況的變化看,在單位宿舍和生產經營場所居住的比例呈下降趨勢,而與他人合租住房、鄉外從業回家居住的比例呈上升態勢。

2、四成外出農民工的僱主或單位不提供住宿也沒有住房補貼。

僱主或單位不提供住宿的農民工只有居住在工棚或集體宿舍裏,地方狹窄擁擠,室

內骯髒零亂,除了被褥衣物,幾無他物,居住條件惡劣,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三)農民工權益保障情況

1、拖欠工資狀況繼續改善。

外出受僱農民工,被僱主或單位拖欠工資的佔0.8%,比上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被拖欠工資的外出農民工主要還是集中在建築業和製造業,建築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佔

1.9%。從近幾年調查數據看,被僱主或單位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例逐年下降,2014年-2014年分別為4.1%、1.8%、1.4%和0.8%,解決和遏制農民工工資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2、外出農民工勞動時間偏長的情況有所改善。

2014年外出農民工平均在外從業時間是9.8個月,平均每個月工作25.4天,每天工作8.8小時。每週工作超過5天的佔83.5%,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的佔42.4%,32.2%的農民工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與上年相比,儘管外出農民工勞動時間偏長的情況略有改善,但是每週工作時間超過勞動法規定的44小時的農民工仍高達84.5%。

3、外出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仍然較低,中西部地區農民工參保比例明顯低於東部地區

僱主或單位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為13.9%、23.6%、16.7%、8%和5.6%,除工傷保險比上年略減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比上年提高4.4、2.4、3.1和2.7個百分點。從輸入地看,不同地區的農民工社會保障狀況差異仍較大,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參保比例比較接近,落後於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2014年東部地區各項保險參保率進展明顯,與中西部地

區差距擴大。東部地區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比上年提高

5.5、3.2、3.8和3.2個百分點。

(四)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

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學,經歷了很艱難的歷程:從最初的被拒絕排斥,到後來的自我解決,再到現在的被有限接納,經歷了10多年。10多年後的今天,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仍擺在我們面前:

1、農民工子女輟學現象嚴重。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子女得不到相應的教育機會,被迫或主動放棄了受教育的機會,不少農民工子女到了受教育時間因為經費或者找不到入學學校而推遲入學。

2、 目前教育部雖然已經出台政策取消“借讀費”、“贊助費”等,但各地政府依然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民工子女收取其他高額入學費用。有些地方雖已取消了各項額外收費,但按照當地學生設定的書費和學雜費對於收入並不高的農民工家庭來説依然是個不小的數目。

3、 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的學業成績,心理、體質不到應有的發展。

二、針對農民工現狀提出的建議

為統籌城鄉發展,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提出如下建議:

1、充分認識解決好農民工問題的重大意義,做好農民工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2、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健全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機制,依法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3、加大對農民工的資金投入,搞好農民工就業服務和培訓,切實為農民工提供相關公共服務,提高農民工的生活質量。

4、農民工自己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不斷追求進步。只有這樣才有利於自己現狀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

第四篇:信息化現狀調查報告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可以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係變革,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是加快發展、加速轉型的攻堅時期,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有基礎

(一)基本情況

1.經濟信息化快速發展

第一,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深入推進。

農業信息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覆蓋全省2014個鄉鎮、5萬個行政村和40個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信息網整合了12個涉農部門,建立了農經、農情、農價三級共建共享數據庫,設立服務欄目近萬個,數據總量達3760gb,連續五年榮獲“中國農業網站百強”稱號。研製開發了40多個農業專家系統,推廣面積達2014多萬畝,增收節支10多億元。“12316”三農熱線、“千萬農民短信服務工程”等服務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諮詢服務。藁城市“三電一廳”模式在全國得到推廣。**和**被列為國家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試點。**市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農村信息化示範單位”。8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和8名信息員被國家五部委評為全國先進。

第二,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加速融合。

據不完全調查,大中型製造企業70%實現了生產過程關鍵環節自動化控制,90%建設了管理信息系統,62%採用了數字化研發設計系統,85%建立了企業門户網站,48%應用了不同程度的電子商務。**鋼鐵、**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鋼鐵、裝備製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幹企業開展了信息化綜合集成應用,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絲網、**管道管件等一批產業集聚區建設了以信息化為支撐的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促進了中小企業和產業的聚集發展。建立了省市兩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實現了對全省752家企業、1176個排污口的聯網自動監控,建設了覆蓋40多萬家污染源企業的基礎數據庫,有效抑制了企業的偷排和超標排放。唐鋼等13家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中心被列為國家示範項目。2014年**暨曹妃甸被國家工信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第三,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穩步發展。

培育了**國大、**晨礱等30家電子商務以及**集團、**港等10家現代物流示範試點企業,網上購物人數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網上訂貨和物流配送為一體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依託商務部新農村商務網,從**年開始,每年舉辦三次“新農村農副產品網上購銷會”,累計成交額達47億元。中華標準件網、中國耐材之窗網、中國棗網、中國辣椒網等一批特色經濟網站迅速崛起,輻射和帶動了縣域特色經濟發展。**被國家確定為首個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縣,並已通過國家專家驗收,絲網機械設備數字化率達30%,企業網站擁有率達92%,經常使用電子商務的企業佔70%,網上貿易額佔比超50%。

2.電子政務建設成效明顯

全省電子政務框架初步形成。實施了“112工程”,構建了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台和信息交換與共享平台,重點推進了12個跨部門應用系統。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為26個部門提供了縱向業務專網服務,支撐網上審批、財政網上支付等多個跨部門應用。人口與人力資源、法人、基礎地理等五大基礎數據庫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依託全省統一信息交換與共享平台,實現了工商、國税、地税、質監等部門間企業基礎信息交換共享,促進了財税增收。網上審批與電子監察系統提前兩年完成了“**”提出的60%行政許可實現網上辦理的目標任務。省級49個部門473項行政許可事項中,除25項因涉密外,其餘448項全部實現網上審批與電子監察,走在了全國前列。省直部門核心業務已不同程度地實現信息化,上報省政府的文件已全部實現網上傳輸。全省政府門户網站體系已基本形成,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載體,有力地促進了服務型政府建設。網民使用政府網站的比例達到25.5%,通過政府網站查詢政務信息的比例達到74.1%。**市和**市政府門户網站位列全國30強。我省被國家列為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試點省份,探索形成了“**省基於信息資源規劃的信息化應用建設與管理模式”,屬國內首創。

3.社會信息化惠及百姓

社會信息化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遠程教育網覆蓋了全省所有中國小校,初步形成了集教育教學、科學普及、服務“三農”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綜合教育服務平台,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社保信息系統開通了12333電話諮詢服務熱線,全省企業養老保險監測數據庫入庫率達97.3%,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統投入運行;**市“五險合一”服務模式實現了基金統一徵繳和支付,在全國得以推廣;**、承德、**、**、**、**被評為“全國金保工程示範城市”。公共衞生信息系統實現了新農合管理、婦幼衞生監測、社區衞生服務等功能,提高了衞生系統行政管理效率及公共服務與應急處置能力,實現了重大疫情的網絡直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形成了專業藝術、羣眾文化、文物博物、民間藝術等大文化信息資源框架體系,每年可提供萬冊以上電子圖書、200小時視頻資源,信息總量達27tb,位居全國前列;建設了全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服務範圍覆蓋全省5萬個行政村。實施了城市和社區信息化試點示範,11個設區市建設了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等市探索了社區綜合管理服務模式,提高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區服務水平。**城鄉一體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城鄉服務等值化。**光彩集團“全國聯網家庭服務信息支撐平台”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獨家國家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範圍已覆蓋56個城市。**、**先後啟動建設了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併成為“全國數字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被評為“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

4.信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信息網絡實現跨越式發展。通信方面,**年底全省光纜總長度達45.6萬公里,是2014年末的2.33倍;局用和移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分別為961.4萬門和8080萬户;電話用户數為5604.9萬户,其中移動電話用户數達4353.5萬户,是**年末的2.44倍;電話普及率達79.7%,較**年上升29.5%。廣電方面,全面推進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和雙向網改造,有線數字電視用户達370萬户,雙向網覆蓋用户接近300萬户;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覆蓋11個設區市城區,用户達50萬户;完成了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覆蓋25萬户農村家庭。互聯網方面,**年底全省互聯網出省帶寬達到1335g,網民數達到2197萬人,網民普及率達到31.2%;互聯網寬帶用户達667萬户,居全國第5位;全省行政村通寬帶比率達95.1%。廣電網、通信網、互聯網融合加快,**電視台實現了7套節目的低碼流網上直播和部分欄目的網上點播,網站日訪問量超過100萬次。**電台網站實現了9個頻道的在線直播,陽光熱線實現了網上視頻直播和點播。信息網絡已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5.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建立了省信息安全測評中心、電子政務數字認證中心、信息安全通報中心和應急支援中心等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制定了《**省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ca證書在國税、地税、質監等部門得到廣泛推廣。對811個黨政羣機關門户網站實施定期監測,完成了55個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測評。開展了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管理體系試點。省市兩級建立了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協調體系,省市縣三級1074個重要信息系統實現了信息安全事件網上直報,對965個單位開展了信息安全專項檢查,保障了全國重大活動期間我省網絡信息安全。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上介紹我省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經驗和做法。

6.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

“**”期間,我省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產業。**年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895.5億元,工業增加值297.7億元,實現利税174.51億元,平均增速分別為35.98%、32.08%、44.24%,分別是“**”末的4.65、4.02、和6.24倍。產業鏈逐步完善,形成了太陽能光伏、通信與衞星導航、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應用電子五大產業鏈,產業聚集效應凸顯,形成了“四基地”、“八園區”和環京津發展的格局。

7.信息化環境日益優化

信息化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在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正確領導下,建立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項協商溝通機制。開展了電子政務和企業信息化基礎調研,建立了省級信息化專項資金項目績效和設區市信息化水平測評指標體系,定期進行評估和發佈,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設的評價機制。調整充實了省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充分發揮我省信息化領域各類協會作用,形成信息化宏觀研究和輔助決策機制。倡導建立了京津冀信息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促進了與京津地區的溝通交流和區域合作。

信息化立法、政策和標準制訂工作取得新進展。《**省信息化條例》已進入立法調研階段。制定了《**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規劃》、《關於加強全省“**”期間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我省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省電子商務“**”規劃》、《**省信息安全發展戰略》、《關於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意見》、《關於加強信息化工程招投標工作的意見》等十多項政策性文件,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政策保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標準,組織開展了信息資源基礎編碼、電子文件存檔等方面的標準制定工作,完善了信息化標準體系,建立了**省信息共享標準管理系統,對省級信息化標準工作進行了探索。

信息化宣傳和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一年一度的**國際信息產業周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獨具特色、規模較大的信息產業行業盛會;充分利用新聞發佈會、省內外新聞媒體、**“5.18”經貿洽談會,對我省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成果集中進行發佈和展覽宣傳;多次舉辦信息化發展形勢、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報告會或高峯論壇,全省信息化意識得到普遍提高。在20所高校開設或增設了26個計算機相關專業,舉辦了兩屆**省高校網絡技能大賽,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在省委黨校建立了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培訓基地,開設了信息化知識培訓課程;與中歐信息社會項目辦公室聯合舉辦了“中歐信息社會-政府信息公開實施”培訓會;組織開展了面向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應用培訓;成功舉辦了信息化與電子政務高級研修班、廳局級幹部信息資源規劃培訓、網絡與信息安全知識高級研修班等多次專題培訓,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專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省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實際問題:

一是兩化融合深度不夠。信息化的高投入與應用系統建設低效益的矛盾突出,業務技術兩張皮、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標準建設滯後,信息化的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和體現。

二是信息化工作的體制機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設中各自為政、多頭管理、自成體系等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機構改革對信息化工作的組織推進力度有所削弱,市縣機構改革的時間梯度差,制約了全省信息化工作的整體推進。

三是信息化建設缺乏法律和政策支持。**省信息化條例受立法資源限制,立法進程相對緩慢。企業信息化缺乏政策支持,投融資機制不健全。電子政務建設缺乏必要的政策約束,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困難。

四是全社會信息化投入不足,不少政府部門和企業領導對信息化作用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沒有將其放在戰略層面去認識和推動,信息化建設資金持續投入力度不夠。市縣兩級政府尚未設立信息化專項資金,省級信息化專項資金額度佔財政可支配收入比例逐年減少。

五是人才隊伍對信息化建設的支撐能力不足。軟件企業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奇缺;黨政機關和企業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尚未建立,國民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能力較低。

二、面臨形勢

(一)信息化成為後危機時代的共同選擇

“十二五”時期,世界經濟將進入中長期結構調整階段,各國都把信息化作為助推經濟發展、建立國家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2014年,歐盟出台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英國推出了《數字不列顛計劃》,日本發佈了智能日本(i-japan2014)計劃,韓國發布“it韓國未來戰略”,新加坡全面實施《智慧國2014計劃》,美國奧巴馬政府提出了5個方面復甦經濟計劃(綠色能源中的智能電網和智能建築、以電子健康檔案為中心的現代醫療保健體系、21世紀教室試驗室、下一代寬帶網等),世界各國力求通過推動更高層次的信息化應用,帶動和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不斷催生以信息化為支撐的新興業態,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拉動消費,促進就業,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

(二)全球信息化正在向高端化發展

近年來,寬帶和移動寬帶、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地球、泛在計算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術層出不窮,信息通信技術及其應用正在醖釀更新的、更大的突破,信息化正在向以泛在化、可視化、智能化為特徵的高端化邁進。信息網絡已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最關鍵的基礎設施,世界各國都把發展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作為戰略性投資的重要領域,不斷加快寬帶化、移動化進程,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研究表明,網絡平均帶寬每增長10%可以拉動gdp增長1.21%,世界各國都將寬帶目標定為100mbps。物聯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交融發展,正在使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隨時隨地溝通和對物理世界的實時便捷管理成為現實,極大地改變着生產方式、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人類生活。為進一步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命脈,保障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從電網到運輸網,戰略基礎設施智能化轉型已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顯著特徵。雲計算、雲存儲、雲服務、先進製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應用,正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並通過融合促進傳統產業向高端製造發展,延伸產業價值鏈,催生一批新興業態,加速了現代產業體系結構調整和重構。

(三)經濟社會發展對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十二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面臨着資源環境約束、科技創新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凸顯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信息化具有極強的滲透、倍增和創新作用,是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選擇。**屆*中全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信息化工作進行了全面論述和部署,明確要求“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為支撐“十二五”期間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和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重大任務,信息化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和發展機遇,必將進入“深化應用、全面推進”的重要時期。

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十二五”期間,打造首都經濟圈、推進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加快**沿海地區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省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和競爭優勢,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圈、一帶、一區、一批”戰略任務,迫切需要通過推進信息化建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節能減排、完善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支撐。我們必須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抓住新機遇、增創新優勢,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第五篇:農民工現狀調查報告

經過一週多緊張有序的走訪、調查以及宣傳,迎來了我們暑期社會實踐的~結束,我們按計劃完成了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並且受到了理想效果,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是對政策的瞭解。我們走訪了勞動局、就業保障局,在xx局長等的交談下了解到了黃陂區農民工的基本情況,並且瞭解到與農民工相關的政策:小額擔保貸款的條件以及貸款金額,就業培訓的相關部門及政策,農民工個人保險燈政策。而且我們拿到了黃陂區勞動局根據自身情況編目的關於農民工的政策與指導,因還未出版,沒有具體的書名,只是一份稿件。

其次,我們走訪了陽光電腦培訓中心、黃陂技術學校等培訓機構,瞭解到了機構培訓的對象與內容,更重要的是農民工參加培訓的基本情況。

再次,我們通過xx區勞動局的介紹,走訪了xx養豬場及其附近的涼亭村、晨龍電子公司及其所在的油崗村、同建電子公司及同建村,從城市來到邊遠地區,再回到城市邊緣相對發展較快的地區。通過與村長交談了解本村的政策、農民工就業等基本情況,通過與農民工及其家屬的交談更直接的瞭解了他們的現狀與需求,並介紹了政府的相關政策。另外,我們還大範圍的做了問卷調查,通過具體數據來科學的分析農民工的現狀與需求,更具有科學性、真實性。

另外,我們進行了宣傳工作,得到了廣大農民工的關注與支持,有很多農民工主動上來諮詢,我們耐心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並宣傳了相關政策,還發放了與他們相關的政策文件指南,例如:小額擔保貸款辦事指南、創業培訓辦事指南等。

最後,我們回訪了勞動局,向他們反饋了我們的調查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而且,我們諮詢了關於農民工政策的更加詳細的內容,使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們鍛鍊了自己,包括自己的交際能力等,並且初步關注社會、近距離接觸社會、深入瞭解社會,這使得我們大學生受益匪淺,對於我們未來踏入社會時有很大幫助。

另外我們也真正收穫了具體的事情。從偏遠地區涼亭村與近郊區油崗村的走訪中發現:在近郊區農民工的年齡範圍廣,人數多,而且參加過培訓機構,技術含量高,總體來説是思想覺悟高,在此基礎上,在經濟危機下就業情況收影響較小;然而在偏遠地區,農民工集中是青壯年,但是他們的思想較為保守,他們寧願投親靠友也不相信培訓機構,儘管政府出資每天10元的補助費。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改善農民工的基本情況應該首抓偏遠地區,而且應該從思想覺悟上開始着手,大量宣傳開放的思想,鼓勵創新的思想等。所以我們應該“開放思想,實事求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zrq5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