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多篇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多篇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四羣教育調研報告

自秀山街道辦事處開展“四羣”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街道實際,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門和站所認真開展好工作,深入村組,作好民情調研。

一、村情概況

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幫扶下,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加之通海縣委縣政府加大蔬菜產業的發展,羣眾生活明顯改善。據調查,單個農户家庭總經濟收入高達百萬元,最低僅有500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蔬菜和養殖蛋雞為主要經濟來源,由於今年受乾旱、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現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種養殖。

二、入户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2、調研户經濟來源: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

3、調研户經濟總收入:5萬元

4、調研農户反映的主要存在問題:經濟來源單

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難程度。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1、是自然災害致貧。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地勢所屬山區,蓄水條件差,降雨量少,經常受旱,由於乾旱已有三年沒有收成,就連生活用水現在都成了問題。

2、是文化素質不高,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而引起的貧困。缺文化必然導致觀念的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少數羣眾商品經濟意識不強,視農為本,寧願守着土地受窮,也不願昌險出外經營工商業;少許人依靠國家支持,救濟的“等靠要”思想,視吃救濟、拿補貼為理所當然;觀念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甘願受窮。

3、是因病、殘致貧。因病、殘導致貧困的原因。在調查中發現,生病無錢醫治,在該村,農民收入本來就少,農民家庭成員中,如果有人生大一點的病,就會給貧困的家庭帶來更加貧困,如果是大病,只有聽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殘疾,也是導致家庭貧困的根源。

4、是缺勞動力致貧。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該村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紛紛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遠遠多於農業收入,也許一個家庭有勞力外出打工,就能擺脱一個家庭的貧困。當然外出打工與外出勞動力的素質有關,素質越高,獲得的勞務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貧。由於生存問題,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後,家庭就會更加貧困。可能建房時借了一些債,後因種種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債又需要償還,導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1)改善人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後扶貧工作的重點。在今後的扶貧工作中,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白泥箐生存環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進行扶貧決策、安排扶貧資金時,首先要考慮到人的生存問題這一點。建議加強水利設施,推廣節水農業種養植。

(2)要重視文化扶貧。該村文化落後,農民缺文化是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農民文化素質低又是影響脱貧的關鍵因素,因此,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文化素質是扶貧一項重要工作。扶貧工作中應專門安排文化扶貧資金和項目,對農民進行文化培訓和掃盲,幫助貧困地區提高文化,尤其對貧困地區農民要進行科技技術培訓和職業培訓,幫助農民實行科學種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

(3)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加強衞生扶貧工作。該村和其它村一樣因病、殘貧困的佔貧困原因的人很多。現在不要説貧困人羣看不了醫,就連普通家庭也看病難,主要原因還是看病貴,什麼手續費,門診費,專家掛號費,治療費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實施的扶貧計劃,往往側重於經濟上的扶貧。應當把經濟扶貧與衞生扶貧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實施醫療救助計劃。把醫療救助計劃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有機結合起來。

(4)有組織地引導貧困地區農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緩解了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開闊了眼界,見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觀念。最終又帶回了信息,產生了擴散效應。很多地方就是靠農民外出打工使農民脱貧致富。

(5)貧困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不容忽視。加強宣傳,鼓勵一個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獨生子女光榮,提高教學供養質量,為家庭輸出可用人才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

【第2篇】社區2022四羣教育民情調研報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於開展“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的總體要求,根據中共xxxxxxx省級旅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委員會“四羣”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xxxx旅遊區直接聯繫責任區為xx縣大具鄉甲子社區。近期通過採取民情懇談會、下鄉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了工作,現將基本民情和開展相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區基本情況

xx山甲子社區包括甲子村委會的18個自然村組和xx縣直屬村二十三公里村,地處xxxx景區核心區域,海拔在1800米—3800米之間,屬高寒地區,境內居住有苗族、彝族、藏族、納西族、漢族5個民族, 633户,2349人。xx年甲子社區人均收入達7800元。社區建設方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xx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xxxx管委會積極探索引導社區羣眾脱貧致富之路,通過成立社區旅遊服務公司,以建立“景區秩序優良、旅遊服務規範有序、經濟社會效益提高、生態環境改善、旅遊和農業並重”的新機制為目標,全面實施了社區羣眾參與旅遊服務改革。走出了一條旅遊業返哺農業的新路子,實現了景區的和諧發展。一是社區農民享受旅遊反哺農業補助。xx年至xx年(第一輪),管委會每年向社區發放旅遊項目直補資金1050萬元,社區羣眾享受旅遊反哺補助資金年人均5000元。xx年至xx年(第二輪),管委會每年向社區發放旅遊項目直補資金提高為1558.5萬元,比第一輪增長48.42%,社區羣眾享受旅遊反哺補助資金年人均6000元,人均增長20%。二是全面恢復社區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牧產業。每年補助100萬左右的農業生產扶持專項資金。xx年至xx年,管委會先後投入530多萬元用於社區的教育、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村道建設300萬元,新農村建設160多萬元,教育扶持資金70多萬元)。三是擴大就業,解決社區剩餘勞動力安置。在管委會的努力下,景區各企事業單位都拓寬了社區羣眾就業渠道,旅遊區環衞所、印象xx、xx股份公司、社區旅遊服務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都逐步加大了招聘社區羣眾就業的工作力度。目前,在景區企事業單位就業的社區羣眾已達400多人。四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建設xxxx景區新社區。通過實施旅遊業反哺農業政策,把xx山社區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社區。自xx年至今先後開展了雪花村藏族民俗旅遊村和聯合七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完成了聯合一村、聯合二村、聯合五村和黑水一村的整村推進建設工作,以此來帶動整個社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景區髒、亂、差問題,還一片景區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入户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一)入户調研總户數、總人口,2户、9人;

(二)調研户經濟來源,農作物、旅遊業反哺農業資金;

(三)調研户經濟收入,89000元;

(四)調研户主要反映的問題,一是希望支持發展產業特別是畜牧業,二是希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一)自然環境因素。旱地多、水田少,坡地多、平地少,缺乏水資源,地勢所屬山區,水利條件差。

(二)文化素質不高。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缺乏文化必然導致觀念落後,觀念落後是貧困的根源。少數羣眾商品經濟意識不強,視農為本,少許人依靠國家支持救濟,“等靠要”思想嚴重。

(三)產業機構單一。社區自綜合改革後,又重新從事農業生產,產業機構的調整落後,產業單一,像烤煙、藥材種植起步晚,制約了發展。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羣眾觀念、羣眾路線、羣眾利益、羣眾工作,在不同時代承載着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都關係着事業的成敗。現如今社會關係複雜,如何正確的做好羣眾工作不脱離羣眾,要把“四羣”工作開展好,面臨許多的問題,因此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改善人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後扶貧工作的重點。在今後工作中加強基礎實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社區位於xxxx景區核心,山高坡陡。自然環境惡劣,人居環境差,改善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是今後的工作重點,管委會將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扶貧掛鈎等項目,逐年加大對甲子村委會村道建設、引水工程建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切實解決羣眾行路難、用水難等實際問題。

(二)重視文化扶貧。知識是一個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推進劑,今後五年,管委會要繼續加大對甲子村委會的扶貧助學力度,使更多困難家庭的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使“金秋助學”這一民心工程成效更實,影響更大,推動社區羣眾總體素質的提高。

(三)走進羣眾中去。明確工作目標,夯實工作基礎,只有真正的解羣眾所需,才能把羣眾工作做好,只有真正從羣眾的角度出發,才能為羣眾謀取更大的利益;只有走羣眾路線,才能獲得羣眾信賴和支持,也只有把羣眾工作做好做實才能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xx人就是要加強與社區老百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xxxx旅遊區的發展是離不開社區羣眾的大力支持,樹立構建和諧景區關鍵是要處理好與社區羣眾的關係。

(四)創新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環節,羣眾利益無小事,我們作每一項工作都涉及到羣眾最切身的利益,因此在工作中要與羣眾緊密結合起來,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到實處,認真對待羣眾中出現的矛盾糾紛。

(五)做好宣傳工作。這些年來,雖然通訊發達,信息暢通但人與人的溝通越來越少,甚至於一種陌生的狀態。這種情形下羣眾獲得的信息多為道聽途説、傳來傳去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個體為自身利益而謠傳。目前,特別是農村一年也就由村裏組織社幹部開一兩次會議,宣傳好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傳達給他們真實的信息,帶給他們真實的希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他們的價值取向,正確對待個體和集體利益,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利益,淨化內心世界,堅定信念,激發其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鬥志和幹勁,調動其創業的積極性。

總之,只要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高度重視做好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堅持問政於民、問需與民,真誠傾聽人民羣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羣眾願望,真正關心羣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羣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把羣眾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羣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生機盎然。

【第3篇】四羣教育民情調研報告材料

自我局開展“四羣”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機關幹部深入鄉村,作民情調研。

一、鄉情概況

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61個村民小組。末,全鄉總人口9924人,其中農業人口9713人。全鄉總耕地面積有12496.4畝,其中旱地11601.73畝,水田894.67畝,全鄉糧食總產量432.05噸,人均有糧441.2公斤,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414元。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145萬元。

二、村基本情況

鄉村地處鄉政府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2公里、縣城23公里,從村委會到國道為土路,交通方便。總人口28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83人,下轄2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温16.90攝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桐油、漆樹、核桃等農作物及經濟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積2640.20畝,人均耕地面積0.88畝,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該村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40名,均為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團支部1個,團員76人。目前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外出務工人員23人。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幫扶下,該村糧食增產、經濟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據調查,,單個農户家庭年總經濟收入最高達10000元,最低僅有84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核桃、漆樹等為主要經濟來源,由於受氣候、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村85%的農户居住在山頂和半山腰一帶,不適應種植水稻,養殖業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絕大多數村民僅僅依種植幾分田地、幾棵核桃樹、漆樹,養幾頭(只)豬雞來維持生活。

三、農村低保工作開展情況

農村低保工作是一項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千家萬户,與人民羣眾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國家各項涉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國各地貧民百姓得到了實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縣貧困人口享受農村低保人數發展迅速。據調查瞭解,目前,鄉村已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學生104人,殘疾人296人,貧困老黨員21人,其他人員944人。享受農村低保人數佔該村總農業人口的56%。維護了人民羣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的社會穩定。

(一)建立農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請審批享受農村低保户過程中,村委會主要做到了幾方面工作:一是嚴格農村低保申請審批制度。村委會及時成立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工作組,通過調查瞭解家庭人口基本情況及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做好調查摸底、政策宣傳、對象產生、低保金髮放等各個環節工作。二是及時傳達省、州、縣農村低保有關政策,通報全村農村低保人數及相關工作情況,共同分析研究當前村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三是嚴格按照《雲南省農村低保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法和、細則,村委會加強對低保制度的落實,本着“本人申請、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組審定上報、張榜公示、政府審核、民政審批”的農村低保工作方式,認真做好該村農村低保工作,形成了農村低保工作責任制度。

(二)加強低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自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村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堅持輿論先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村幹部通過辦宣傳欄、貼標語、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把實施農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內容、方法步驟、工作程序、資金髮放和管理等講明講透,做到農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曉。據瞭解,村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專項宣傳農村低保相關政策,召開了2次會議,重點動員青年羣眾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參加會議人數達1593人次,印發宣傳涉農惠農政策資料500餘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堅持原則,規範低保工作程序。按照縣民政局及低保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村堅持動態管理、區別對待、分類施保的原則,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對象範圍,以户為單位,深入調查瞭解家庭收入,認真核定家庭收入,嚴格審核審批程序。對符合享受的對象,在本村範圍內進行為期7天的張榜公示,公示後無重大異議的,由村委會造冊登記並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鄉政府提出審核意見並張榜公示後報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審批同意後,經所在村委會再次向社會張榜公示。確認無重大異議的,發給由省民政廳統一印製的《雲南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後方可領取農村低保金。在低保金髮放過程中,鄉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到村委會進行集中發放,這樣,確保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保障對象手中,同時,方便了低保户。

(四)按時足額發放低保資金。縣級民政部門下撥那粗低保資金後,由鄉民政辦負責造冊登記、逐户發放應享受保障資金,發放情況按月向縣民政局彙報,並核銷相關發生業務賬務。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由於該村村民居住在山腰半山腰,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還有相當一部分尚未享受到農村低保待遇。二是全村生產資料少,林果地少,耕地面積少,現有人均旱地面積僅為0.88畝,沒有可耕種的水田。加強發展種植業存在一定的困難,由於缺乏管理能力,全村的養殖業發展態勢不明顯。三是進村路面為土路,汛期開車進不了村,需要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有待加強整治;四是保障標準偏低,農民羣眾生活改善不明顯。在實際工作中,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般是通過貧困線來確定的。我縣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為每人每年840元,即每人每月70元。從目前的物價上漲情況看,這點資金只能夠買點糧食,買肉類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就顯得比較困難。農村羣眾在沒有相對穩定的經濟來源的情況下,這樣低的保障標準是很難維持一個農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五、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按時足額發放低保資金;同時,縣級民政部門正確引導農村低保工作,並督促指導好相關工作;

(二)、建議林業、農業部門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加大核桃、漆樹、草果、黃連等樹苗的供應和扶持力度。

(三)、建議結合實際,加強農村低保工作調研,適當增加享受農村低保名額。

(四)、加強做好思想工作,積極協調勞動保障部門,幫助聯繫務工場所,正確引導和輸送外出務工人員,每年可以至少安排20~30名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

【第4篇】2022年11月份某鎮“四羣教育”調研報告

一、村基本情況

炎方鄉來遠村全村共有農户52户,213人,常年長期外出務工人數15人,零時務工人數40人,共有旱地520畝(其中烤煙20畝、萬壽菊50畝、馬鈴薯90畝、玉米360畝),水田40畝,該村交通便利、有龍潭水、土地出租(種植銀杏樹)。

二、入户調研經濟收入情況

1、入户調研總户數、涉及總人數:30户,共有人口人。

2、調研户經濟來源: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

3、調研户經濟總收入:

4、調研農户反映的主要存在問題: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國難程度。

三、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素

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

四、對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

建議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推廣節水農業種植

麒麟區經作中心以深入開展“四羣”教育為契機,切實加強四項措施,幫助掛鈎聯繫點越州鎮馬房村進一步調優調好產業結構,抓好抗旱促春耕工作,推動馬房村農業農村工作穩步發展。

加強組織保障。成立以中心主任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四個專業站站長為成員的“四羣”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及時組織召開動員會和促進會,篩選出33名科技人員結對聯繫103户農户,深入開展入户調查,進一步瞭解民意,指導生產,加深了幹羣感情。

加強春備耕服務。針對旱情和當前生產,從單位工作經費中撥付5000元用於支持聯繫點春耕生產。中心負責人多次率技術骨幹深入聯繫點查看,與村委會幹部協商對策,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幫助協調項目、種子、化肥等,因地制宜引導開展好產業結構調整,確保大春種植面積穩定。

加強科技指導。各專業站結合農技推廣示範縣項目實施,根據專業特點和農户生產情況,適時開展蔬菜、水果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為農户提出合理的作物抗旱技術建議8條,解決生產實際問題26個,充分發揮了農業科技人員的專業特長,有力支持了春耕生產,彰顯了科技對農業生產的貢獻。整理文章:

加強結對幫扶。中心33名幹部職工分批深入到自己結對聯繫的農户家中,詳細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認真填寫了《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基本情況登記表》和《民情登記表》,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力所能及的幫助聯繫户解決實際困難。針對各掛鈎聯繫户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差的實情,幹部職工紛紛解囊相助,共走訪慰問農户103户,送出慰問金10300元,價值10815元的生產物資。

【第5篇】四羣教育調研報告範文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範文篇自我局開展四羣教育以來,按照上級部門的安排和部署,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嚴格要求機關幹部深入鄉村,作民情調研。

一、鄉情概況

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61個村民小組。末,全鄉總人口9924人,其中農業人口9713人。全鄉總耕地面積有12496.4畝,其中旱地11601.73畝,水田894.67畝,全鄉糧食總產量432.05噸,人均有糧441.2公斤,經濟總收入1392萬元,人均經濟純收入1414元。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145萬元。

二、村基本情況

鄉村地處鄉政府東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5.2公里、縣城23公里,從村委會到國道為土路,交通方便。總人口2869人,其中農業人口2783人,下轄21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氣温16.90攝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桐油、漆樹、核桃等農作物及經濟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積2640.20畝,人均耕地面積0.88畝,截止目前,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該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該村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黨員40名,均為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團支部1個,團員76人。目前在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外出務工人員23人。近年來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幫扶下,該村糧食增產、經濟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據調查,單個農户家庭年總經濟收入最高達10000元,最低僅有840元,兩極分化嚴重。村民主要以種植玉米、核桃、漆樹等為主要經濟來源,由於受氣候、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村85%的農户居住在山頂和半山腰一帶,不適應種植水稻,養殖業方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絕大多數村民僅僅依種植幾分田地、幾棵核桃樹、漆樹,養幾頭(只)豬雞來維持生活。

三、農村低保工作開展情況

農村低保工作是一項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頭萬緒,涉及千家萬户,與人民羣眾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隨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國家各項涉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國各地貧民百姓得到了實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縣貧困人口享受農村低保人數發展迅速。

據調查瞭解,目前,鄉村已享受農村低保人數達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學生104人,殘疾人296人,貧困老黨員。21人,其他人員944人。享受農村低保人數佔該村總農業人口的56%。維護了人民羣眾的基本生活,促進的社會穩定。

(一)建立農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請審批享受農村低保户過程中,村委會主要做到了幾方面工作:

一是嚴格農村低保申請審批制度。村委會及時成立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組組長組成的工作組,通過調查瞭解家庭人口基本情況及家庭經濟收入情況,做好調查摸底、政策宣傳、對象產生、低保金髮放等各個環節工作。

二是及時傳達省、州、縣農村低保有關政策,通報全村農村低保人數及相關工作情況,共同分析研究當前村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嚴格按照《雲南省農村低保實施辦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方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等相關辦法和、細則,村委會加強對低保制度的落實,本着本人申請、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組審定上報、張榜公示、政府審核、民政審批的農村低保工作方式,認真做好該村農村低保工作,形成了農村低保工作責任制度。

(二)加強低保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自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村加強農村低保政策宣傳,堅持輿論先行,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村幹部通過辦宣傳欄、貼標語、召開村民大會等方式,把實施農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內容、方法步驟、工作程序、資金髮放和管理等講明講透,做到農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曉。

據瞭解,村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專項宣傳農村低保相關政策,召開了2次會議,重點動員青年羣眾積極投身到經濟建設中,參加會議人數達1593人次,印發宣傳涉農惠農政策資料500餘份。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堅持原則,規範低保工作程序。按照縣民政局及低保實施辦法和工作細則,村堅持動態管理、區別對待、分類施保的原則,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對象範圍,以户為單位,深入調查瞭解家庭收入,認真核定家庭收入,嚴格審核審批程序。

對符合享受的對象,在本村範圍內進行為期7天的張榜公示,公示後無重大異議的,由村委會造冊登記並報送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鄉政府提出審核意見並張榜公示後報縣民政局審批,縣民政局審批同意後,經所在村委會再次向社會張榜公示。

確認無重大異議的,發給由省民政廳統一印製的《雲南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後方可領取農村低保金。在低保金髮放過程中,鄉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組到村委會進行集中發放,這樣,確保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保障。

四羣教育調研報告範文篇,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6篇】有關煙草四羣教育入户調研報告

深入開展羣眾觀點、羣眾路線、羣眾利益、羣眾工作“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是雲南省第九次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需要,是實現全省第九次確定的目標的需要,是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需要,是適應當前羣眾工作新特點新變化的需要,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必須深刻認識開展“四羣”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歷史是煙農創造的,我們煙草的發展只有依靠煙農。我們的發展源泉來自於煙農,我們同時也要反哺煙農。羣眾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優質的煙葉和創造了豐厚的價值,也給我們深刻的教益和人生的啟迪。堅持羣眾觀點是為更好地接觸羣眾、瞭解羣眾,堅持羣眾路線是為了更好地深入羣眾、融入羣眾,堅持羣眾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羣眾意見、服務羣眾,在“四羣”教育工作中,我們應始終樹立一個觀點: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離開煙農,“四羣”教育活動、堅持“三個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個始終”教育活動就失去意義,離開煙農,“四羣”教育活動、堅持“三個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個始終”教育活動就無法紮根深入。“四羣”教育活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在行動,為此,按照《中共玉溪市煙草專賣局黨委關於印發開展“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玉煙黨〔2022〕2號)和《中共新平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關於印發開展“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新專司黨〔2022〕4號)精神要求,筆者參與了“四羣”教育活動的民情調研工作,具體負責調研新平縣新化鄉大寨村委會,現就調研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就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一、調研工作情況

新平縣分公司的調研聯繫點為新化鄉大寨村委會。2月9日,我們先後到新化鄉新甸、大寨、海外的多個烤煙育苗點調查,向新化鄉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及技術員仔細詢問了今年烤煙育苗的具體播種時間、育苗盤數以及日常管理情況,與大寨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瞭解大寨村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思路,掌握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3月8日,分公司組織機關幹部職工深入掛鈎聯繫點新化鄉大寨村委會開展“四羣”教育結對幫扶活動。分公司幹部職工按照分組走訪的形式,深入到掛鈎聯繫農户家中,與農户促膝交談,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按照要求,我的聯繫户有2户,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研聯繫户基本情況(羅武寨小組)

姓名性別年齡

(歲)家庭人口

(人)勞力

(人)勞力

(人)主要勞力

文化程度種煙

(畝)類別

施麗梅男48733國中及以下8人大代表

黃學保男50533國中及以下9困難户

二、調研點基本情況

大寨村委會是新平縣新化鄉的一個行政村,轄羅武寨、大寨、小寨等28個村民小組,90%以上為少數民族。總耕地面積達12600畝,其中,羅武寨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261畝,大多為山地。羅武寨海拔1630米,年平均氣温18.6℃,以種植烤煙、水稻、玉米、小麥、蕎子等為主。

大寨村委會是全縣烤煙種植大鄉,烤煙收入是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xx年,種植烤煙6620畝,交售煙葉71.13萬公斤,煙農售煙收入達1326萬元。但該村委會仍然是一個較為貧困的山區,xx年,羅武寨小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在3600元左右,遠低於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667元),低於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722元),低於全省貧困地區(含國家重點縣73個,省級重點縣7個)農民人均純收入(3747元)。

羅武寨小組是一個典型的乾旱缺水的山區,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同時,也是冰雹重災區,風多為西南風,冰雹發生率較高。不過,羅武寨小組屬xx年玉溪市中低產田改造大寨村委會項目區之內,xx年,該項目區投資868.52萬元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新增耕地478.2畝,建成627件工程,受益農户1340户,受益面積達7929畝,有效改善了煙葉生產條件,煙葉增收19.99萬公斤,助農增加收入達297.92萬元,羅武寨小組是受益區之一。

三、入户調研結果分析

入户調查聯繫2户煙農,涉及人口11人。

從經濟收入來源看,主要為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經濟收入來源較單一。從收入水平看,2户煙農xx年的經濟總收入(毛收入,含生產成本和用功成本)每户在3萬元左右,人均毛收入5454元左右,低於新平縣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667元),遠遠低於xx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無法滿足正常的農業生產、看並就學等需求,生活較困難。

從家庭勞力看,每户有3個勞力,種煙8~9畝,人均承擔3畝,生產工具落後,勞動強度大,用工投入多。目前,雖然通過商品化育苗、密集烘烤、機耕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其他環節仍以人工作業方式為主,生產率低下。

從文化程度看,主要勞力均為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不高,觀念的落後,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是導致貧困的根源。

從生產條件看,自然災害重,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蓄水條件差,降雨量少,經常受旱,尤其現在的生活用水也成問題。

四、幾點建議

1、改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後扶貧工作的重點。目前,雖然進行了中低產田改造,配套了設施,但水資源少,乾旱少雨,難畜水,生產條件依然較差。在今後的扶貧工作中,要以改善生存環境為重中之重,政府在進行扶貧決策、安排扶貧資金時,首先要考慮到人的生存問題,把解決水源問題放在首位,一方面,要加強以水源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着力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問題,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設節水灌溉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加強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減災防災長效投入機制,建立以煙為主的政策性農作物保險機制,提高保費補貼和理賠標準(建議每畝最高賠償1000元),以增強農民恢復生產的能力。

2、要重視文化扶貧。從調研聯繫户的文化程度便可以看出,均在國中及以下水平,均為貧困户,説明文化水平是導致貧困的根原。因此,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文化素質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應專門安排文化扶貧資金和項目,對農民進行文化培訓和掃盲,幫助貧困地區提高文化,尤其對貧困地區農民要進行科技培訓和職業培訓,幫助農民實行科學種田,增加收入。在貧困地區安排特色農業項目,引導農民走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之路,以項目帶動來促進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助農增收致富。

3、把現代基地單元建設列為扶貧項目。羅武寨是烤煙適宜區,自然生態條件好,森林覆蓋率60%以上,煙葉優質,清香型特色突出,建議把羅武寨納入基地單元核心示範區,通過全面配套建設煙葉基礎設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動土地流轉,提高種煙規模;創新生產組織形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全面落實科技措施,保障煙葉特色;加大投入,100%補貼配套煙草專用農機具,提高機械化水平,努力實現減工增效,助農增收。

4、密切聯繫農户,貼心幫扶。堅持“羣眾觀點、羣眾路線、羣眾利益、羣眾工作”,就要羣眾中去,多關心羣眾疾苦,更要為民服務。要對掛鈎村組和聯繫户在技術指導上給予幫扶,做到隨時解答羣眾提出的技術問題。面對當前旱情持續的嚴峻形勢,掛鈎村組要充分調動煙農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投身抗旱保生產工作中,千方百計全力打贏“抗旱促移栽”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烤煙生產收購目標,保證煙農增收。

【第7篇】煙草四羣教育入户調研報告

深入開展羣眾觀點、羣眾路線、羣眾利益、羣眾工作“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是雲南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需要,是實現全省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的需要,是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需要,是適應當前羣眾工作新特點新變化的需要,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必須深刻認識開展“四羣”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歷史是煙農創造的,我們煙草的發展只有依靠煙農。我們的發展源泉來自於煙農,我們同時也要反哺煙農。羣眾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優質的煙葉和創造了豐厚的價值,也給我們深刻的教益和人生的啟迪。堅持羣眾觀點是為更好地接觸羣眾、瞭解羣眾,堅持羣眾路線是為了更好地深入羣眾、融入羣眾,堅持羣眾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羣眾意見、服務羣眾,在“四羣”教育工作中,我們應始終樹立一個觀點: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離開煙農,“四羣”教育活動、堅持“三個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個始終”教育活動就失去意義,離開煙農,“四羣”教育活動、堅持“三個全心全意”,努力做到“三個始終”教育活動就無法紮根深入。“四羣”教育活動能否取得成效,關鍵在行動,為此,按照《中共玉溪市煙草專賣局黨委關於印發開展“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玉煙黨〔xx〕2號)和《中共新平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關於印發開展“四羣”教育實行幹部直接聯繫羣眾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新專司黨〔xx〕4號)精神要求,筆者參與了“四羣”教育活動的民情調研工作,具體負責調研新平縣新化鄉大寨村委會,現就調研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就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一、調研工作情況

新平縣分公司的調研聯繫點為新化鄉大寨村委會。2月9日,我們先後到新化鄉新甸、大寨、海外的多個烤煙育苗點調查,向新化鄉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及技術員仔細詢問了今年烤煙育苗的具體播種時間、育苗盤數以及日常管理情況,與大寨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瞭解大寨村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思路,掌握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3月8日,分公司組織機關幹部職工深入掛鈎聯繫點新化鄉大寨村委會開展“四羣”教育結對幫扶活動。分公司幹部職工按照分組走訪的形式,深入到掛鈎聯繫農户家中,與農户促膝交談,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按照要求,我的聯繫户有2户,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研聯繫户基本情況(羅武寨小組)

姓名性別年齡

(歲)家庭人口

(人)勞力

(人)勞力

(人)主要勞力

文化程度種煙

(畝)類別

施麗梅男48733國中及以下8人大代表

黃學保男50533國中及以下9困難户

二、調研點基本情況

大寨村委會是新平縣新化鄉的一個行政村,轄羅武寨、大寨、小寨等28個村民小組,90%以上為少數民族。總耕地面積達12600畝,其中,羅武寨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261畝,大多為山地。羅武寨海拔1630米,年平均氣温18.6℃,以種植烤煙、水稻、玉米、小麥、蕎子等為主。

大寨村委會是全縣烤煙種植大鄉,烤煙收入是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xx年,種植烤煙6620畝,交售煙葉71.13萬公斤,煙農售煙收入達1326萬元。但該村委會仍然是一個較為貧困的山區,xx年,羅武寨小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在3600元左右,遠低於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667元),低於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722元),低於全省貧困地區(含國家重點縣73個,省級重點縣7個)農民人均純收入(3747元)。

羅武寨小組是一個典型的乾旱缺水的山區,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十年九旱,同時,也是冰雹重災區,風多為西南風,冰雹發生率較高。不過,羅武寨小組屬xx年玉溪市中低產田改造大寨村委會項目區之內,xx年,該項目區投資868.52萬元實施中低產田地改造,新增耕地478.2畝,建成627件工程,受益農户1340户,受益面積達7929畝,有效改善了煙葉生產條件,煙葉增收19.99萬公斤,助農增加收入達297.92萬元,羅武寨小組是受益區之一。

三、入户調研結果分析

入户調查聯繫2户煙農,涉及人口11人。

從經濟收入來源看,主要為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經濟收入來源較單一。從收入水平看,2户煙農xx年的經濟總收入(毛收入,含生產成本和用功成本)每户在3萬元左右,人均毛收入5454元左右,低於新平縣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667元),遠遠低於xx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無法滿足正常的農業生產、看病、就學等需求,生活較困難。

從家庭勞力看,每户有3個勞力,種煙8~9畝,人均承擔3畝,生產工具落後,勞動強度大,用工投入多。目前,雖然通過商品化育苗、密集烘烤、機耕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其他環節仍以人工作業方式為主,生產率低下。

從文化程度看,主要勞力均為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不高,觀念的落後,保守,不願接受新技術,無技能資源,缺乏經濟意識,是導致貧困的根源。

從生產條件看,自然災害重,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資源,蓄水條件差,降雨量少,經常受旱,尤其現在的生活用水也成問題。

四、幾點建議

1、改善生存環境仍然是今後扶貧工作的重點。目前,雖然進行了中低產田改造,配套了設施,但水資源少,乾旱少雨,難畜水,生產條件依然較差。在今後的扶貧工作中,要以改善生存環境為重中之重,政府在進行扶貧決策、安排扶貧資金時,首先要考慮到人的生存問題,把解決水源問題放在首位,一方面,要加強以水源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着力解決生產生活用水問題,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設節水灌溉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加強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減災防災長效投入機制,建立以煙為主的政策性農作物保險機制,提高保費補貼和理賠標準(建議每畝最高賠償1000元),以增強農民恢復生產的能力。

2、要重視文化扶貧。從調研聯繫户的文化程度便可以看出,均在國中及以下水平,均為貧困户,説明文化水平是導致貧困的根原。因此,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文化素質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應專門安排文化扶貧資金和項目,對農民進行文化培訓和掃盲,幫助貧困地區提高文化,尤其對貧困地區農民要進行科技培訓和職業培訓,幫助農民實行科學種田,增加收入。在貧困地區安排特色農業項目,引導農民走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之路,以項目帶動來促進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助農增收致富。

3、把現代基地單元建設列為扶貧項目。羅武寨是烤煙適宜區,自然生態條件好,森林覆蓋率60%以上,煙葉優質,清香型特色突出,建議把羅武寨納入基地單元核心示範區,通過全面配套建設煙葉基礎設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動土地流轉,提高種煙規模;創新生產組織形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全面落實科技措施,保障煙葉特色;加大投入,100%補貼配套煙草專用農機具,提高機械化水平,努力實現減工增效,助農增收。

4、密切聯繫農户,貼心幫扶。堅持“羣眾觀點、羣眾路線、羣眾利益、羣眾工作”,就要羣眾中去,多關心羣眾疾苦,更要為民服務。要對掛鈎村組和聯繫户在技術指導上給予幫扶,做到隨時解答羣眾提出的技術問題。面對當前旱情持續的嚴峻形勢,掛鈎村組要充分調動煙農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投身抗旱保生產工作中,千方百計全力打贏“抗旱促移栽”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烤煙生產收購目標,保證煙農增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4ko3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