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多篇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1

按省就業服務局《關於在重點監控鄉鎮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北湖區石蓋塘鎮採取據實填寫“重點監控鄉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調查表”、與村幹部座談、與個別在家務農的村民交流和電話調查個別外出務工農民的基本情況等形式,針對農村勞動力就業類型、就業方式、就業區域、就業收入等作了一系列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並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如何增強就業能力、提高農民工素質等方面詢問了在家務農村民和外出務工農民的建議。現作簡要分析如下:

石蓋塘鎮位於郴州市南郊,是北湖區“城郊新鎮、工業重鎮、經濟強鎮”,鎮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入全市經濟十強鄉鎮行列。全鎮下轄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共有總人口11950人,其中農村人口9406人,城鎮人口2544人,有農村富餘勞動力(16至60週歲)2343人;勞動力年齡結構為:16-20歲之間的勞動力180人,佔7.6%;21-40歲之間的勞動力1506人,佔64.2%;41-60歲之間的勞動力657人,佔28.0%。知識結構為:國中及以下文化1533人,佔65.4%;高中、中專以上文化800人,佔34.1%。

一、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幾個特點

1、具有較強的裙帶性。經親朋好友介紹或引路而實現就業的農村勞動力佔大多數,通過政府或職業中介機構組織勞務輸出實現轉移的人數相對較少。特別是青年勞動力流動週期長,有的農村青年已完全擺脱了農業生產而長期在外從事流動就業,流動時間在5年以上的佔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3%左右。

2、流動區域相對集中。北湖區石蓋塘鎮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遍及全國各地,但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區等地區。隨着北湖區石蓋塘鎮鎮域經濟的加強,宇騰化工、裕湘面業等企業擴產,在鎮區就業的農民工有增加趨勢。

3、具有明顯的兼業性。隨着二、三產業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相當一部分農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權,又加入了外出務工大潮,農忙時種地,農閒時外出做工經商,屬亦工亦農性轉移。

4、依然以從事純體力勞動為主。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國中以下文化程度佔65.4%,由於他們普遍素質偏低,技能單一,這與就業市場要求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們外出就業的空間逐漸縮減,大部分只能從事勞動技能低、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的行業。

5、由單純的打工者向個體私營業主轉變。一部分外出務工人員通過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單位從事管理或技術工種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積蓄了一定資金,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他們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紛紛返鄉創辦經濟實體,從而真正發家致富。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改革開放以來,自發性轉移一直是農村勞動力外出最主要的方式,同時由於基層就業信息網絡尚未健全,使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缺乏足夠的信息渠道和就業指導,導致盲目性很大。農村勞動力無序化流動給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勞動力宏觀調控、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城鄉統籌就業等工作增加了難度,降低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同時也給輸入地的社會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設、計劃生育等方面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相對偏低。據調查,外出務工勞動力整體收入偏低,其中月收入800元以下的有572人,佔外出務工總人數的24.4%;800-1500元的有1480人,佔63.1%;1500元以上的有284人,佔12.1%。同時,他們工作存在不穩定性,據調查,長期在一個地方務工的佔外出務工總人數的38%,兩個以上地方的佔62%。

3、農村勞動力就業尚沒有完全可靠的保障。由於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農村勞動力在向二、三產業轉移過程中面臨諸多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如在就業機會上,與城市勞動力相比,農村勞動力在就業機會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在社會保障和勞保福利方面,由於缺乏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保護及有效監督,使農民工在社會保障和勞保福利方面不僅大大低於城市職工,而且沒有保障,外出務工人員中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佔外出務工總人數的89.6%,其中一部分合同簽訂不規範;參加養老保險人員64%,少數參加了工傷保險。近幾年,儘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規,但完全落實到位仍需要一段時間。

4、較低的素質制約了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領域。農村勞動力素質低是制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數量特別是轉移層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現在低學歷的偏多,高學歷的極少;體力型的偏多,經過專業培訓的較少。受農村勞動力素質、技能低的客觀條件影響,農村勞動力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轉移領域也越來越窄。

三、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策和建議

1、健全體系,不斷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要採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強城鄉溝通的勞動力市場硬件、軟件建設和鄉鎮勞動保障平台及村級信息聯絡員隊伍建設,着力構築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以社會化服務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培訓和管理體系,有效地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就業。同時,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轉,實行土地承包權與耕作經營權的分離;支持農民進城打工和就業,實行城鄉統籌就業、平等就業;積極探索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使農村勞動力能夠享受到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並逐步過渡到城鄉勞動者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

2、抓好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首先要進行思想引導。引導農村勞動力不要盲目地擠大學這張門,要認識職業技能教育也是一條很好的謀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訓力度。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增長方式的轉變,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級政府和勞動培訓機構要加大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力度,在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的教育和培訓體系,按照市場需求,擴大社會辦學的範圍,積極發展職業教育、電視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樣化的繼續教育項目,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鼓勵和幫助農民學習掌握新技能,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提升人力資本含量。

3、築巢引鳳,努力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近年來,北湖區石蓋塘鎮通過狠抓招商引資工作,引來了一批企業落户北湖區石蓋塘鎮,吸納了眾多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如宇騰化工公司共安置農村勞動力561餘人,裕湘面業共安置農村勞動力519餘人,全鎮約有1080餘人被園區企業吸納安置。今後要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進一步制定優惠政策和鼓勵政策,積極招商引資,努力拓展二、三產業的發展空間,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轉移,支持縣外投資企業和各種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同時鼓勵有一定資金基礎的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發展,給予返鄉創業者以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和支持,如項目建設的支持、用地、貸款等等。

4、搞好服務,切實維護外出務工者的合法權益。首先,要與司法等部門聯合加強勞動法、社會保險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以提高廣大勞務人員的自我防範能力。其次,要積極尋求駐外辦事機構的支持,採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在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或城市建立相應的管理、服務組織或機構,為農村勞動力提供相關法律政策諮詢、勞務信息、就業指導等一系列的就業跟蹤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如勞資糾紛、勞動爭議、突發事件處理等等。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2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建設的快速推進,空調普及率不斷提高,空調安裝維修工隊伍也在逐年不斷壯大,一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影響職工隊伍穩定的問題也日益凸顯。為了解掌握空調安裝維修工隊伍的整體情況,推動解決相關問題,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xx區總工會在接到市財貿工會轉發自治區財貿工會工作委員會《關於對空調安裝維修工勞動權益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的通知》文件精神後,對當前我區空調安裝維修工勞動權益情況進行專題調研,調研彙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了10家民營空調門面店,分為有:格力空調4家,松下2家,志高、海爾、日立、蘇寧易購各一家。

二、調查方式

xx區總工會組成了1個調查組,到xx區10家空調安裝維修店,採取聽取店老闆工作情況介紹、召開空調安裝維修工座談會、並組織了問卷調查和商家情況調查、實地查訪等形式,對空調安裝維修工勞動經濟權益保障情況進行了一次大檢查、大調查、大排查。

三、基本情況

1.空調安裝維修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着家電業競爭的激烈,家電商家在借維修服務打造良好品牌形象的同時,家電維修業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成了商家利潤的新源泉,而緊接着夏天的到來,空調安裝維修行業就成為了當下時代主流。然而我國gdp的總體上升,幾乎人人都能購買空調,家家户户裝有空調,空調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也使得了空調安裝維修工的發展前景很可觀。

2.空調安裝維修工從業人員數量與成因情況。

夏季的來臨,也是空調熱銷季的來臨,可熟練的空調安裝維修工缺口卻越來越大。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區有50%的維修店存在用工缺口,在20人左右,其中家電廠商的特約維修點用工缺口約為15人,社會維修網點缺口約為5人,空調安裝維修工越來越緊缺。造成目前空調安裝工大量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一方面是物價水平升高了,而空調安裝結算費用沒有相應提高;另一方面,空調安裝工的工種受季節性影響明顯。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空調的銷售和用户使用情況,市場分成很明顯的淡旺季:旺季時,安裝工的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收入也有保障;而到了淡季,又形成“吃不飽”的狀態,安裝工收入也明顯下降。此外,空調安裝行業很難吸引年輕人加入,致使人員短缺。

3. 空調安裝維修工勞動權益情況。

經調查顯示,近年來,我我區空調安裝維修服務行業簽訂勞動合同及繳納社會保險取得明顯進展。在被調查的維修服務部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50%,比去年提高20%。商家為員工上養老保險的比率為48%,比去年提升了11%;醫療保險上險率48%,比去年提高了12%;工傷險參保率達到了50%,比去年提高了18%。與此同時,家電維修服務行業勞動安全衞生狀況有了明顯改觀。接受調查的50%的職工認為商家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措施、工作環境比較好,勞動條件的認可率比去年提高10%以上。

4.工會組建及作用發揮情況。

空調安裝維修服務行業員工自身安全意識薄弱是影響其職業安全的原因之一,工會組織將在班組和安裝小組中開展羣眾性的安全衞生教育,不斷增強職工安全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相互監督檢查、執行安全操做規程制度,充分發揮職工羣眾對安全生產的參與和監督作用。為此,xx區總工會呼籲相關產業工會與行業協會全方位加強合作,並表示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建設。針對該行業工會組建率依然較低的狀況,我會將積極組織吸引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加入工會,有組織的維護其合法權益。

5.空調安裝維修服務行業發展和職工權益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意見建議。

由於空調安裝維修行業店面規模小、投入資金少、需求量大,促使我區空調安裝維修行業正處於全面發展的上升時期,民營商家不斷進入家用電子電器維修服務行業,調查顯示,民營商家佔89.6%。但同時,也使得了這個行業的不規範化,農民工多、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等特點,導致該行業員工勞動強度較大、工資低等長期困擾商家發展的問題凸顯。除此之外,工作時間超長、休息時間較少,其平均日工作時間為10小時以上的佔5%,8~10小時的佔20%~25%,8小時的佔60%~70%;每週休息1天的佔70%,無法定休息日的佔30%。在空調安裝及維修旺季,安裝工(2人一組)一天要安裝六七台空調機,工作時間在13小時以上。有50%的職工對工作時間長最不滿意,51%的職工認為迫切需要解決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問題。

應科學合理地確定勞動合同定額和薪酬制度,限制過多加班和超時勞 動,是維護空調安裝維修工勞動經濟權益的基本要求。對勞動時間過長、勞動定額過高、加班加點過多、休息休假過少等不符合勞動法規、侵犯空 調安裝維修工合法權益的問題,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在認真測算的基礎 上,確定職工勞動定額標準和必須達到的工資標準,並將此作為工資集體協商談判的重要內容。店老闆長期安排職工加班加點,必須按照勞動法規 的要求,徵得工會和空調安裝維修工的同意,不能以“上面有要求”、“訂單要得急”為理由或藉口,侵害空調安裝維修工的休息休假權利。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3

30多年來市場經濟使得整個中國的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傳統的農業國已經發生變化,傳統農業漸漸被現代農業取代。

以我所在的陶唐鄉邱坊村為例,全村3230人,常住人口2950,土地2261畝,人均耕地僅0。7畝。男的大多去廣州、深圳、上海等地務工,20歲左右的女孩子去沿海地區工廠打工,中年婦女在家養育子女贍養老人。村裏的整個狀況以留守老人小孩為主,大批的青壯年外出。通過村支書吳志權介紹情況,從中瞭解到農村勞動力本來就弱,村裏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徵收用於建設藤陶新型材料產業園。隨着今後土地流轉政策的實行,農田耕作集約化、機械化後,在家種地的人就更少。走訪的過程中自己也體會到農村的冷清,受訪者多為留守老人及中年婦女,大多都會擔心過低的收入不能支持以後的養老醫療。到了晚上,可以發現農村的燈火很早便已經熄滅。

由於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導致了很多問題,其中比較明顯的有以下幾個:

1、經濟狀況依賴度高。依靠外出打工的收益維持一家的生活,而農村本身沒有新鮮血液的產生,導致農村經濟相當脆弱。集體土地大多供開發用,農民固定收取利益,依賴性很強;

2、養老醫療缺乏保障,僅僅依靠政府的財政的撥款,導致醫療衞生體系不健全,雖然農村醫療保險逐步普及,大力發展農村養老系統,但看病難養老貴得狀況短期內依然難以解決;

3、土地利用率低,在缺乏足夠勞動力的情況下,農村土地僅由留守老人及中年婦女這個羣體的耕作,利用率極低,本可以一年種植兩季水稻的,現好大一部分稻田都改種單季稻,還有一部分土地由於勞動力不足導致荒蕪。雖然早已取消農業税,但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使土地的利潤不能帶來更多的額外收入。

通過調研,發現農村的勞動力資源嚴重流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農村老齡化的加劇。根據陶唐鄉20xx年的人口普查顯示,

20xx年全鄉人口中,0歲~14歲人口為2720人,佔總人口的17.09%;15歲~64歲11440人,佔70.15%;65歲以上2080人,佔12.76%,老少比為75.63%。老年係數和老少比兩項指標均高於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7%、30%以上)水平,也高於全國6.69%和30.4%的平均水平,啟東從1990年起已成為標準的老年型人口社會。就我所在村1~16歲佔村總人口16%,17~40佔25%,41~60佔27%,61歲以上的佔32%,所在村老齡化現象嚴重。

(二)、單一的經濟結構下農村經濟薄弱。我所在村的經濟對外的依賴度很高。村裏只有一個奧興公司這個服裝企業,以出口創收為主要的收益來源,其員工多為村裏的婦女以及一些年輕女工,隨着金融危機的到來,訂單大量減少,很多員工在家待業,收入減少很多,而多年的工作使得自己早已不能再回到土地。大量外出人口的經濟收入構成了農村很普遍的一種經濟模式,這種模式,使得農村的生命力十分薄弱,出現了依靠不斷輸出勞力而不能自生血液的脆弱經濟結構。

(三)、公共設施不健全。由於公共設施的不健全導致農村生活水平不能有很大的提高。通過調查,所在村依然有很多的露天廁所,夏天的衞生狀況堪憂。居民用水情況相較多年前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臨夜間停水的問題。對於飲用水的淨化處理,居民普遍擔憂,雖然可以接入市裏的水,但費用較村水站還是高。村裏的娛樂、購物場所幾乎沒有,購物娛樂需到鄉上。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年青人急於走出農村,外出的人又不想返回農村的惡性循環。

對此,就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大量流出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以政府性項目催生相應的服務業。近期內周邊的重大工程項目有很多,如崇啟大橋的開工建設。熱鬧的集鄉上,一幢三層小樓上的 大橋旅館與崇啟大橋同步開工,如今生意十分紅火。除了迎來送往一批批散客外,還有客人長期包住在這裏。最近兩個月,附近新開了10多家旅社、飯店、超市,從這裏向南已經形成了一條‘商業街’。旅館老闆陳永安説,以後的生意會越來越紅火。這種服務性行業就是受益於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對此,隨着所在村作為上海啟東一小時經濟圈的第一站,各種配套設施的投資值得村裏投入。村裏的土地也可以更集中的利用,將部分用地作為開發用地,吸引投資;部分用地可以自行建設,構造一些旅遊、運輸、維修性的服務性組織。

第二、開發農村人才資源。20xx年,南通市委組織部等8個部門聯合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工作的意見》,力爭用五年時間培養1萬名農村經營管理人才、2萬名農業技術推廣人才、3萬名種養能手、4萬名能工巧匠,樹立百名市級、千名縣級鄉村優秀科技人才典型,建立10個市級特色農業人才基地,市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給予一定扶持。作為農村的人才工作要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是送出去,二是引進來。送出去是講培養優秀的農村青年,通過表彰、津貼等方式鼓勵優秀農村青年,由村或者鄉出資免費給予網上科技期刊查詢,免費赴上海、北京、山東等地的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觀光、考察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為農村培養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大幅度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引進來的方式也有很多,最直接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學生村官機制。國家實施一村一社區一名大學生計劃後,給農村帶來新思想、新思路、新風氣。此外,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事業單位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村一線發揮餘熱。

第三、完善農村公共衞生設施。健全的公共設施是保留農村勞動力,帶動農村發展的必須。農村的公共設施不完善主要是供水、供電、衞生系統上。經過多年的發展,供水供電系統建立齊全,出現問題多在維修上,出現水電系統的問題往往不能第一時間修理,對居民影響很大。因此我的建議將修理維護職責寫入鄉供水項目承包合同,以此約束水站承包人。在農村中衞生情況一直堪憂,村裏的露天廁所在整個調查過程中讓我格外關注。小康不小康,不看廚房看茅房,廁所的改造工程在新農村建設中值得關注。對此,可以借鑑其他地區的經驗,建立農村無害化衞生廁所。衞生廁所是指有牆有頂,廁坑及儲糞池無滲漏,廁內清潔,無蠅蛆,基本無臭的廁所,同時糞便通過特殊結構(如雙甕漏斗式、三格化糞池式或沼氣池式等),能使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和致病微生物得到有效滅活處理的廁所,或叫做無害化衞生廁所。同時推進農村廁所入室工程,改變農村衞生環境。

第四、推進農村創業。農村的經濟模式在進幾年有很大的改變,因此,鼓勵農民自我創業也是保證農村勞動力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方法。相對於城市創業來説,農民自主創業困難較多。首先,水價、電價、通信等費用高,導致創業初始成本多,創業門檻過高;其次,從銀行取得貸款難度大,農民沒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自行找不到貸款抵押的物品,也很難找到擔保對象。再次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民即使有了資金能夠進行創業,能夠進行生產,但由於農民信息渠道缺乏,生產的產品銷路很難順利打開;生產的產品質量、標準化等問題也缺乏足夠的能力予以解決。就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農村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在這個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應措施,協調地方於銀行關係,故不作多的探討。村裏則需要及時發佈產業政策、市場信息、技術規範等,為創業者提供產業改革、發展、結構調整、資金投向、誠信建設等方面的服務,引導創業者依法納税,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農村的勞動力不斷地外流,這是現階段農村普遍的狀況,一方面,這解決了農村的經濟問題,另一方面推動城市化進程。但就現如今的形勢,需要改變這種不斷外流的現象,原因歸於農村建設的需要,以及農村城市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帶來的矛盾。因此吸引勞動力迴歸農村,不僅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通過不斷改善農村創業投資環境,不斷健全農村醫療衞生體制,不斷加大農村政策扶持,使農村成為真正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4

班組勞動保護是企業勞動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企業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班組勞動保護是指在企業最基層生產單位中,按照國家、企業制定的有關勞動保護法規制度,採取一系列技術、教育、管理、防護措施,消除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其基本內容包括:明確班組勞動保護職責,開展班組安全教育,組織班組安全檢查,進行工傷事故現場分析及處理,用好管好勞保用品,做好女職工“特殊保護”和班組“職業病”防治工作,運行現代安全管理技術等。作為一名班建專責,通過多年的檢查和調查,電力企業在班組勞動保護方面總的來説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進一步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

一、班組勞動保護存在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搞好班組勞動保護工作,保證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班組勞動保護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1、勞動保護職責不明確。班組勞動保護職責具體可分班組長、工會小組長和班組職工的勞動保護職責,在調查中發現班組長和工會小組長的勞動保護職責知道一些,但是也不全面,職工對班組勞動保護方面的職責的知識知道的就很可憐了。

2、開展班組安全教育不夠。班組安全教育的形式很多,一般有: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經常性安全教育、各種寓教於樂的安全教育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等。班組崗位安全教育是企業“三級安全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班組安全教育不夠主要是班組崗位安全教育不能很好的執行,主要表現為:新工人或換崗工在廠裏和分場的兩級安全教育執行的不錯,可是到班組這一級的班組崗位安全教育就不能很好的執行,尤其是班組之間換崗人員表現的尤為突出,如去年鍋爐分場9.15人身事故就是一個突出的事例。各種寓教於樂的安全教育活動不夠豐富多彩,在班組缺少班組安全知識競賽、班組安全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搞的一些安全方面的活動也是分場及厂部搞的一些安全活動,缺少適合自己班組實際的安全活動。

3、用好、管好勞保用品做的不好。勞保用品是預防職工生產中發生事故和職業病的一種措施,班組是個人防護用品直接使用的場所,用好、管好勞保用品,是班組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檢查和調查中發現,職工發的勞保用品幾乎都拿回家,留在班組的勞保用品幾乎很少。如口罩是用來防塵的,可是在工作中,我們有幾個職工把它戴上,一問:為什麼不戴口罩?幾乎是一致回答:怕麻煩,有個別職工開始也帶口罩,經過大家的譏諷,也就不戴了。

4、職工特殊保護工作上還欠缺。女職工在孕期、生育期、哺乳期這三個期間還能很好的執行,但是女職工在經期的特殊保護上執行就有些不足,一是女職工愛面子,不好意思説,班長讓其工作也就將就的幹了;二是班長在班組人手缺少、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讓其從事重體力工作和接觸涼水的工作,明知班組長是違反婦女保護法的,不好意思與班長角質,也就算了,將錯就錯。

5、在做好班組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表現不力。主要表現在平時宣傳職業病防治上不夠,不能很好的督促班組職工定期參加健康檢查,對班組勞動過程中防治職業病的措施執行不力。

二、進一步搞好班組勞動保護的對策和途徑

班組是企業生產一線的戰鬥集體,班組的一切工作要靠全班職工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去完成。班組勞動保護工作同樣如此,只有把班組內部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動員和組織全班職工共同關心、參與,才能搞好班組的勞動保護工作。

1、進一步明確班長、工會小組長和班組職工的勞動保護職責,進一步教育班員對班組勞動保護重要意義的認識。使他們瞭解自己的職責,職責明確。使他們知道勞動保護是他們權益的表現。班長要注意發揮工會小組長檢查監督員和其他五大員的作用,協助做好班組勞動保護工作。

2、加強班組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加強班組的崗位安全教育。對於新工、換崗工也要進行新崗位安全技術教育,其中班組崗位安全教育,由班長組織實施。內容包括:本班組崗位安全狀況,規章制度、工作性質及職責範圍;機械、電器等設備的安全防護性能,使用方法的操作規程;本班組本崗位曾發生的事故教訓,勞動條件,危險機件、危險物及控制方法,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保管。在教育方法上,一般採取以老帶新或以師帶徒,並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訓練、考核合格准予獨立上崗,考試成績記入安全卡。待“三級安全教育”完畢後,建立檔案,並做為今後繼續教育的考核依據。寓教於樂活動的安全教育形式靈活多樣,很受職工歡迎,為了豐富安全教育活動,可以根據班組的實際情況,開展班組勞動保護、安全知識競賽,班組百日安全無事故競賽,班組“反三違”活動,班組安全合理化建議活動,班組安全影視教育,班組事故暴光圖片展覽會等活動,豐富大家的安全教育活動。

3、勞保用品的發放要按時發放並教育職工正確穿戴符合規定的勞保用品,認真作好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制止、糾正違章現象,用好勞保用品和管好勞保用品,分場和班組要經常對勞保用品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勞動用品,要及時指出,限期整改,對在現場發現不合格的勞動用品,勸其離開生產現場,保證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4、把女工特殊保護工作做細,對女工實行“四期保護”中要充分對“經期”的保護,女職工要及時告之所在的班組長,以婉轉的説法告之。如:“今天老姨媽來拉”,“今天紅小弟回家了”之類的話語,班長一聽之後就明白,在工作中照顧你,儘量不分配過於笨重的體力勞動及接觸冷水的工作,如非要下冷水,必須戴橡皮手套,從生理上真正保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5、加大對班組職業病防治的宣傳工作。利用工作學習日,宣傳職業病防治的意義,學習本班組有關的工業衞生標準和職業病防治辦法,做好通風除塵等防護設備的保養工作,努力使班組勞動過程中達到衞生標準要求。改變他們在工作中的陋習,用班員好的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落實防護、急救、治療措施,落實對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的治理措施等。

三、搞好班組勞動保護工作的途徑

綜合目前電力行業班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搞好班組勞動保護工作的途徑主要有:

1、堅持“管生產必須同時管安全,”這是每一班組長和職工必須樹立的基本指導思想。具體地説,班組長對生產與安全實行全面負責制,堅決執行“五同時”制度,對班組的生產和安全工作,必須做到同時計劃、部署、檢查、總結、評比。

2、堅持行政管理與羣眾監督相結合,根據“三結合”的勞動保護管理體制,目前在電力企業內部基本形成了“專管成線、羣管成網、專羣結合”的勞動保護管理和監督體系。即一方面建立行政一把手全面負責,各科室、車間、班組主要負責人具體負責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確上而下的行政指揮系統暢通無阻。另一方面建立班組工會、車間工會、企業工會三級羣眾監督系統,並履行參與、協助、教育、監督職能,配合行政做好羣眾勞動保護工作。因此,在班組勞動保護工作中,班組長要充分發揮班組五大員和工會小組長的作用,支持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協作做好班組勞動保護工作。

3、堅持班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責任制與班組經濟責任制掛鈎,運用經濟激勵手段來增強班組職工的安全生產責任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企業在制定班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責任制時,要在明確班組崗位安全生產職責、目標,完善各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同時,把主要內容列入班組崗位經濟責任制的考核範圍,使班組職工履行安全責任的好壞與利益分配掛鈎,從而打破班組間、崗位間的安全生產“大鍋飯”,調動班組職工的積極性,強化班組勞動保護工作,確保班組安全生產。

4、堅持處罰與教育、關心相結合,班組職工違章作業,必須受到應有的處罰,這是強化職工安全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必須打破一切面子觀念,堅持“三鐵”(鐵心腸、鐵手腕、鐵面孔),照章辦事。但是處罰僅僅是一種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讓職工樹立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的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和企業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因此在方法上還必須與教育緊密結合。一方面要組織班組學習勞動保護法規、制度,實行“三級安全教育”,使職工對企業、班組、本崗位的工藝、安全、衞生、技術、操作規程會講會背。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還必須以“情”感人。特別是對受到“工傷”的職工,即要着章辦事,根據責任大小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理,又要熱情關心,幫助總結教訓,同時還必須保證工傷職工享受勞動保險政策規定的工傷待遇。

5、堅持班組安全管理與班組安全競賽活動相結合方法,在班組勞動保護與安全生產管理中,除了採用必要的行政管理方法和手段,強化班組安全基礎管理工作外,行政和工會還要密切配合,開展以安全為中心內容的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如開展“安全合格班組達標賽”、“班組升級賽”、“班組百日無事故競賽”、“班組安全技術比武”、“班組勞動保護知識競賽”“班組互保活動”等等,有效地促進了班組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工作的加強,提高班組整體安全素質。

6、持搞好班組勞動保護與加強班組安全基礎建設相結合的方法。搞好班組安全建設,是強化企業基礎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搞好企業勞動保護,減少職工傷亡事故,實現安全生產最切實、最有效的方法。

讓我們通過以上的對策和途徑,為電力企業的班組勞動保護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而努力。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5

勞動關係就是勞動者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產生的一種社會關係。勞動關係和諧了,員工的根本利益就有保障,員工的積極性就會充分發揮出來,企業才能健康發展。

一、我縣勞動關係現狀

自1995年1月實施《勞動法》、今年1月實施《勞動合同法》以來,我縣企業勞動關係逐步走向規範,員工基本穩定、企業快速發展。根據企業不斷髮展的需要,我縣企業勞動關係還有不少需要加強的地方。

1、勞動合同沒有完全規範。《勞動合同法》實施兩個多月以來,大部分企業勞動合同形式和簽訂程序已經規範,但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依然存在合同簽訂面少、續簽率低等問題。

2、勞動工資支付不盡人意。全縣實行最低勞動工資制度總體是比較好,但還有少數企業沒有認真執行,有的企業雖然執行,往往用加班加點付少量加班費來減少員工的實際收入;拖欠工資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不少企業員工工資與經濟效益不掛鈎。

3、社會保險制度落實沒有到位。從20xx年開始,我縣實行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五費合徵”。有的企業沒有按規定落實這項制度,五項保險面達不到要求。

4、勞動安全衞生保護不足。有的企業安全制度不健全,存在不少安全隱患;有的企業生產條件比較差,影響員工的身心健康、增加不安全因素;有的企業勞動保護特別是女員工“四期”特殊保護落實不到位。

5、部分員工綜合素質不高。為一己私利泄漏企業商業祕密、因責任心不強造成生產損失等損害企業利益的現象還有不同程度存在。

二、影響當前勞動關係和諧的因素

1、社會歷史因素。隨着公有制企業的改制、非公有制企業的迅速發展,員工流動加快、領域加寬、層次加深,非正規就業、靈活就業、自我就業的比重日益增大。這種就業形式的多樣化帶來了勞動關係的多樣化,勞動關係和諧難度增大。

2、企業因素。有的企業追求低成本,在勞動報酬、保險福利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投入不足。有的企業經營者法制觀念淡薄,利用自身在資本和管理等要素上的優勢和勞動力相對過剩的狀況,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影響勞動關係和諧。

3、勞動者因素。不少勞動者的自身素質與新型勞動關係不相適應。特別是來自落後地區的農民工,思想落後、文化低、觀念舊、習慣差,比較缺乏勞動技能、缺乏法律知識、缺乏主人翁意識,不利於建立和諧勞動關係。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對策

1、認真貫徹實施《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是我國規範勞動關係的重要法律。實施《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們廣大企業主的法律意識和管理水平,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勞動者的責任感和綜合素質,達到企業和勞動者共同受益的雙贏局面。

2、加強勞資雙方教育培訓。要研究建立科學有效的企業主和勞動者的系統教育培訓機制。通過培訓,不斷提升企業主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員工的整體素質,全面優化企業人力資源,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3、建立健全員工工資保障制度。要制定和發佈不同行業的工資指導標準,保證員工工資正常增長;依照《勞動法》規定支付加班工資,保障員工的權益;實行員工工資與企業經濟效益同步增長;建立完善員工工資保障金制度;規範企業工資支付行為,落實企業工資支付信用等制度。

4、重視構築員工社會保障線。要全面推進社會保險“五費合徵”工作,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提高員工參保率。要完善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起符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體系。

5、全面開展“雙愛雙評”活動。通過評比“關愛企業的員工和關愛員工的企業家”的“雙愛雙評”活動,促使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狠抓安全生產,加強企業勞動保護,切實改善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員工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促使員工心繫企業,自覺維護企業利益,保證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勞動實踐調研報告篇6

按照省廳《關於開展城市化與勞動保障事業發展專題調研的通知》(x勞社辦函138號)文件精神,我們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抽調專門人員,對我市目前推進城市化和勞動就業事業的現狀、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現報告如下:

一、“十五”全市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十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場化就業機制,構建了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框架體系,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據統計資料顯示,到2005年底,全市總人口為xxx萬人,其中勞動力資源總數為281萬人,佔總人口的68%。2001年—2005年,全市累計新增就業再就業39.66萬人,困難羣體再就業1.6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3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一直控制在4%以內。

(一)把發展經濟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五年來,我市把就業再就業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在加快經濟發展中,努力拓寬就業渠道,積極開發就業崗位。首先,進一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大投入,繼續實施了雙“三o”工程,對骨幹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促進其迅速擴張,不斷開發新的就業崗位,同時搞好企業內部挖潛,穩定和擴大就業。其次,大力招商引資,積極發展園區經濟,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增長點。第三,積極扶持發展勞動密集型、資源綜合利用型、社區服務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把民營經濟接納下崗失業人員作為享受優惠政策的重要內容,使第三產業、民營經濟等成為就業的主要渠道。第四,認真落實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扶持政策,減免相應的税費,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領辦創辦企業。

(二)領導高度重視,責任落實到位。各級黨委、政府對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困難羣體再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市及區縣成立了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目標責任制,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區縣、部門及有關單位的職責和任務,並制定了檢查考核辦法,落實了獎勵約束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調動了方方面面做好再就業工作的積極性。

(三)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就業再就業工作起的顯著。

2001年底我市基本實現了下崗與失業的並軌,大部分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但是還有相當數量的“4050”人員等困難羣體未實現再就業。從2002年底以來,我市把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點轉向援助困難羣體再就業上。通過政策扶持、大力開發公益型崗位等措施,確保了困難羣體的基本生活,促進了再就業,維護了社會的穩定。近年來,全市已先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規定,形成了比較完善配套的就業再就業政策體系。特別是2003年,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決定》,有關部門的9個配套文件以及形成的7個操作性文件,對進一步規範勞動力市場,促進就業再就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證。我市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就業機制的同時,各級各部門加大了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對“4050”人員、一户兩代、單親家庭、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再就業困難羣體的援助制度,利用政策槓桿,積極支持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2003-2005年,全市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170萬元,扶持1024户335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並帶動597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通過發放《再就業優惠證》、認定服務性企業等措施,税務部門減免各種税費1.6億元;全市財政為下崗失業人員指出生活救助和就業再就業資金1.92億元,其中,兑現社會保險補貼、再就業培訓補貼、公益型崗位補貼和職業介紹補貼7460萬元。

(四)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我市作為勞動保障部確定的勞動力市場“三化”建設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完善市場服務功能,市場機制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調節作用日漸明顯,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機制基本形成,服務機制得到進一步健全,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成功實現了向鄉鎮和街道社區的延伸。全市已建立起各類職業介紹機構33家,其中,政府公共職業介紹機構10家,民辦職業介紹機構22家。22個街道、87個鄉鎮全部建立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有185個居委會(村)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站,共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593名,基本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構建了覆蓋全市的就業再就業服務平台,為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本着“建立新市場,發展專業市場,規範已建市場,打擊不法市場”的原則,力爭2008年以前建起以市級人力資源市場為中心,各區縣人力資源市場及專業市場為補充,基層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為延伸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人力資源市場為中心,輻射區縣人力資源力市場,連接城鄉,覆蓋全市的多層次、多形式職業介紹網絡。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發揮基層勞動保障組織的作用,基本掌握全市城鎮勞動力、農村勞動力、技能人才的有關情況,為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奠定了基礎。

2、着力抓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勞動保障、農業、財政等部門聯合開展了針對農民工培訓的“陽光工程”,確定了6家培訓機構為省級勞務培訓基地,市政府已撥付200萬元用於農民工培訓補貼。同時,為指導幫助農民工順利就業,市勞動保障部門編印了5萬冊《農民工進城務工就業指南》免費發放。

3、積極實施“西輸東接”工程。先後三次到xx市的x縣、xx縣、xx縣參加農村勞動力輸出洽談會,共提供2萬多個崗位,意向成交12230人次。組織了84户企業、5764個就業崗位,赴xx縣舉辦農村勞動力轉移專場招聘會,有1.5萬農民工進場求職,達成就業意向5254人次。

4、部分區縣已形成農村勞動力轉移良性工作機制。xx縣專門成立了縣農村勞動力輸出轉移辦公室,各鄉鎮普遍配備了負責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工作人員,建立了250人的村級勞務信息員隊伍,並與省內外3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用工聯繫。各鄉鎮都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的“四本台帳”,並確定了兩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形成了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長效機制。張店區狠抓農民工培訓工作,形成了區、鎮、村、個人共同出資的培訓投入機制。

(六)失業保險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我市失業保險制度自1986年建立以來,不斷髮展和完善。統籌範圍已擴大到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私營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職工,機關事業單位中的工勤人員,鄉鎮企業中的城鎮職工。“十五”期間,全市參保單位3039户,參保人數達41.5萬人,失業保險費徵繳收入達4.16億元,為24.3萬人次發放失業保險金4.54億元。失業保險基金不但確保了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還承擔了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經費,為促進全市經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城市化進程中就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勞動力資源總量矛盾突出,就業再就業壓力大。近幾年來,我市城鎮需就業人員一直保持在10萬人左右;隨着統籌城鄉就業工作的開展,我市有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要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這也加劇了城鎮就業壓力。再就業困難人員雖總量有所下降,但剩餘的多為再就業難點,據初步統計,目前,我市區縣屬以上企業“4050”人員,夫妻雙方、一户兩代、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等再就業困難人員及企業軍轉幹部特困户有1.1萬人。此外,大中專畢業就業難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

(二)保障體系不到位,企業用工不規範。一是不少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中,存在着不簽訂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加班加點、壓低工資等問題。二是同工不同酬,由於身份不同,各項待遇大相徑庭,有的企業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作為降低成本的手段。三是有的企業負責人的法制觀念淡薄,不按《勞動法》辦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落實和維護。

(三)勞動力素質偏低,就業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據調查統計,全市勞動力資源中,具有國中學歷的109.08萬人,具有高中技校學歷的62.11萬人,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16.66萬人,分別佔勞動力資源的47%、26.8%、7.2%,剩餘部分為國中以下文化水平。新興的產業,大都需要專門的人員,對勞動者素質特別是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許多勞動者難以勝任。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由於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以及在這些領域存在的勞動與報酬不相稱的實際問題,致使許多崗位難以招用到人員,由此造成了有崗位無人幹、有人無活幹的局面。

(四)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發展滯後。依據xx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關於印發xx省人力資源市場建設規劃的通知》精神,我市適時制定了《xx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實施方案》。但是,市、區(縣)兩級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依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區縣之間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也不平衡,特別是基層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的建設相對薄弱,影響了全市人力資源市場整體功能的發揮。

(五)農村勞動力比重大,統籌城鄉就業的任務重。據調查統計,全市農村勞動力佔勞動力總量的65%以上。農村勞動力與城鎮勞動力相比,在文化素質、技術水平、擇業能力、權益保護意識等各方面都還存在不小差距。統籌城鄉就業,不論是實現就地消化,還是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在技能培訓、就業觀念轉變、就業引導和服務等方面,需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六)失業保險基金欠費嚴重,資金缺口大,“兩個確保”形勢嚴峻

一是困難、停產、破產企業逐年增多,虧損面增大,無力繳納社會保險基金。二是部分企業法人對社會保險政策缺乏正確、全面、長遠的認識,造成近年來企業欠費屢屢發生,且日趨嚴重。截止目前,全市失業保險欠費企業達431户,欠費總額3508萬元。

三、城市化進程中我市就業問題的應對措施

“十一五”期間及較長一個時期內,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市“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擴大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動城鄉就業全面協調發展,形成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力爭每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任務。

(一)突出就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緊緊盯住個體私營經濟,落實鼓勵扶持政策,廣開就業門路;緊緊盯住服務業和第三產業,降低准入門檻,增加就業容量;緊緊盯住勞動密集型行業,打造魯中製造業基地,拓寬就業渠道;緊緊盯住中小企業,改善發展環境,挖掘就業潛力;緊緊盯住靈活形式就業,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勞動關係、社會保障政策,拓展就業空間。要堅持發展促進就業,實現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二)突出職業培訓,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就業能力。要加強各類公共就業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建設,鼓勵社會力量開展培訓,構建市場化、社會化、多種教育資源共同參與的就業培訓體系。大力開展再就業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城鎮其他登記失業人員,以及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落實好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全面實施創業培訓工程,擴大創業培訓規模,為有創業願望和具備創業條件的城鄉勞動者提供小額擔保貸款、項目推介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全面推行面向各類青年的就業培訓,鼓勵沒繼續升學的青年學生到技工學校和就業訓練機構接受技能培訓;擴大技能扶貧實施範圍,使更多城鄉困難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建立扶貧與就業聯動機制。

(三)突出就業服務,建立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全面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逐步實現就業服務的全程信息化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信息聯網,實現“一鍵登陸、全市查詢、資源共享”,推進市場建設的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鞏固完善街道社區基層勞動保障機構,把開發公益性崗位、提供就業服務、幫助困難羣體就業有機結合起來,構建集崗位開發、再就業服務、託底安置於一體的基層再就業援助平台。健全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實行上門服務、即時服務、承諾服務和一站式服務,推進就業服務的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手段信息化、隊伍專業化。規範發展各類專業性職業中介機構、職業諮詢指導、就業信息服務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監督各類職業中介機構提供誠信、有效的就業服務。

(四)突出農村勞動力轉移,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建立覆蓋城鄉的就業管理服務組織體系,統籌管理城鄉勞動力資源和就業工作,逐步將公共就業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體制,實現城鄉就業和失業登記制度、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社會保障政策的統一。堅決清理針對農民的歧視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費,着重解決好拖欠剋扣工資、勞動環境差、職業病和工傷事故頻發等突出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五)突出就業目標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推動就業工作的重大責任,認真解決影響就業工作的突出問題,做到工作責任、政策落實、資金投入、措施保證“四到位”。要明確就業工作的具體目標,繼續把淨增就業崗位、落實再就業政策、強化再就業服務,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和幫助困難羣體就業五項內容作為具體工作目標,層層分解,督促落實,並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進行檢查。各部門要密切協作,相互配合,切實履行職責,真正把就業再就業的有關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勞動保障部門對就業再就業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調查研究,統籌協調或提出解決方案。財政部門要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加大資金投入,將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落實打足。要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積極作用,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做好就業工作的局面。

(六)加快城市化步伐,不斷拓展城市就業空間。隨着農業產業化、工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綠色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必將有一個大的飛躍。為此,要把加快城市化步伐作為擴大就業的一條重要路徑,在做好中心老城區改造開發的同時,加快新城區建設步伐,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區總體規模和就業容量。要加快縣區城鎮建設,擴充城鎮規模,拓展就業門路,適度分流中心城區的就業人口,減輕中心城區的就業壓力。要逐步消除影響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緩解農村就業矛盾,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轉移。要制定出台相關政策法規,對土地徵用、失地農民補償和社會保險問題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妥善處理好失地農民的就業和保障問題,以避免“無耕地、無工作、無低保”的“三無”人員現象的出現。

(七)進一步做好失業保險工作,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的保障作用

近幾年,由於我市破產力度加大,失業人員也大量增加,使得失業保險金入不敷出,失業保險面臨巨大壓力。因此,我們要抓好一個基礎,即:大力抓好失業保險擴面和徵繳工作,機關、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參保面要有大的擴展。同時,加大清理企業拖欠失業保險金的力度,採用新聞媒體曝光、行政、法律手段等措施促繳,使徵繳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強化一個手段,即:實行現代化管理,充分考慮失業保險工作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充實、加強經辦機構的力量,實現經辦業務全程微機化管理,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微機網絡,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一個目的,即:確保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到失業保險救濟金,搞好對享受失業保險人員的跟蹤調查,實行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人員的定期培訓和定期報道制度,對在享受失業保險期間另行擇業,其工資待遇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即停止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e3jo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