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多篇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多篇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多篇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篇1

隨着我國經濟的大發展和國家“摩托車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農村機動車和駕駛人數量將迅猛增加。而農村落後的交通觀念、低等級的道路條件現狀還難以在短期內改變,防範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因此,加強當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是擺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問題。

一、“汽車下鄉”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帶來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農村公路發展迅速,國家發展內需政策必將促進農村道路更快發展,縣鄉村道路通車裏程在快速增長且道路等級也在不斷提高的同時,隨之隱藏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也不斷加大,“汽車下鄉”必將成為農村新一輪發展的動力,但是也將給農村道路管理帶來許多新問題,成為道路交通事故的新增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道路等級較低設施不全,各種交通方式混行嚴重。近年來,由於“村村通”工程的實施,使農村道路網絡四通八達,我小河口交警中隊轄區鄉村通車公路已達330多公里,且均是坡陡彎急、路面窄,路面差的道路、許多路段標誌、標線、交通警示牌依然不齊全,存在無標誌、標線等安全設施的光板路,且大多數道路寬度只有5米左右,路面相對較窄,造成行人、各類非機動車、機動車無法分離,出現混行路面並交會困難。這些不僅給農村交通安全帶來潛在性的危害,也給管理帶來困難,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處於更嚴峻的時期。

2、新車發展迅猛,舊車安全技術狀況依然堪憂。目前,正在實施“汽車下鄉”政策,輕型載貨汽車、微型客車、摩托車均在經濟補貼範疇,加之“十天高速”“襄渝二線”多個標段在我縣境內施工,帶動了新一輪機動車的快速增長,新車的增長和舊車的替換是一個長期過程,轄區羣眾出行以摩托車、低速貨車作為代步工具,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解決;部分鄉鎮大量摩托車、低速汽車、低速載貨汽車等從事採石或貨物運輸業、非法載客等現象難以根除,絕大多數舊車安全技術狀況很差,且由於諸方面原因,存在相當數量的車輛未能上牌上證和檢驗審驗,有的舊車在交易中沒有辦理法定手續,一旦肇事,極難查究,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安全隱患。

3、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力嚴重不足。農民為儘快的脱貧致富,大量購置了低成本的摩托車、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和一些“二手車”、報廢車、拼裝車,這些車輛技術狀況安全性能較差,無牌無證現象嚴重,給交通安全留下嚴重的隱患,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不利因素,加之鄉村道路的安全管理警力嚴重不足使管理矛盾更顯突出。

4、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綜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未得到社會及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足夠的重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容易被忽略,道路交通安全的社會化綜合管理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交通管理部門單打一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廣大農村地區羣眾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貧乏,交通安全及相關法制意識不高,造成承受着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損失。

二、解決突出問題的辦法

1、堅持依靠政府和發揮主力軍作用相結合,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部門行為”提升為“政府行為”,進而轉化為“全民行為”。堅持依靠政府和發揮主力軍作用相結合,在深化新機制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網絡化”機制,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格局。推動新機制向部門和鄉鎮延伸,將交通安全責任拓展、覆蓋至鄉村、學校及有關部門,協助鄉鎮建立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交通安全責任制,使道路交通安全層層有人抓、有人負責。

2、堅持路面執法與源頭管理相結合,全面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力整治農村道路交通秩序,遏制交通事故新的增長點。主動參謀,不斷改善農村道路的通行條件,不斷強化源頭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隱患。全力構築農村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系統推進農村交通安全各項制度的落實,大力做好源頭管理工作,要始終堅持加大路面執法的力度,從重處理嚴重違法行為,杜絕重特大事故和減少小事故的發生。

3、由政府牽頭,組織多部門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全力預防羣死羣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要不定期的組織公安、交通、農機、工商、安監等部門,適時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從嚴查處農用車、摩托車等違法載人行為。要堅持專項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在解決突出問題上見成效,把工作的重心始終放在長效管理上,並找準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這樣有利從“應急式整治”向“長效管理”轉變,從人力“粗放型管理”向科學“集約型管理”轉變,這是走出困境和實現交通管理工作長效化的必經之路。

4、深化交通安全宣傳“五進”工作,不斷鞏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羣眾基礎,着力構建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的長效機制。針對農民羣眾受教育的程度和法律意識相對較低的情況,交通管理工作者要深入農村地區,開展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村鎮、企業內部的宣傳櫥窗、板報宣傳駕駛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挪用號牌機動車上路行駛的危害,增強羣眾法制意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標語、展板、宣傳車等形式,在學校、村委會、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活動場所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並通過分析發生在農民羣眾身邊的交通事故案例,

講清違法行車、違法載人等造成事故對本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害性,讓羣眾都來關注交通安全,都來參與交通安全管理,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交通管理工作者的良好氛圍,更好的服務“汽車下鄉”政策的全面落實。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篇2

為有效預防全鎮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特制定本調研報告。

一、農村交通依法治理情況

我鎮交管辦與東禪交警開展30餘次聯合執法活動,有效的打擊了本鎮非法載客現象,加強了交通宣傳。我鎮x年以來共發生20餘次交通事故,通過鎮交管辦不懈努力,成功降低了鎮交通事故次數,改善了我鎮交通安全環境。

二、農村交通綜合治理情況

通過對轄區交通道路基礎設施以及交通安全設施的改造,投入400餘萬元資金完成農村道路硬化22餘公里,大力開展道路整治和交通安全設施建設與完善,增加錯車道26處,增加形護欄1900餘米,增加警示樁37根,其他各類防護欄1200餘米,增加道路交通標示標牌100餘處,安裝了減速帶11條;大幅提高了轄區內的道路安全通行條件,開展轄區路面車輛管控,逐步規範駕駛人員安全駕駛行為,聯合執法6次,打擊非法營運車輛7餘輛,處理超速、超載15次,處理摩托車違法駕駛41起,教育羣眾140餘次,同時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和宣傳培訓,聘請協管員28人,建立農村道路勸導站15處,同時發展村上積極分子成立道路交通志願者隊伍26只,成員78人,開展志願者活動開展道路交通勸導352餘次,利用鎮擔擔文化隊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演出5次,組織各類車輛駕駛人員開展道路交通培訓12餘次,發放各類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傳單4300餘份,提高社區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

三、“兩站兩員”存在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

我鎮應市、區要求,積極建設“兩站兩員”,配備了反光背心、交通指示牌等,其在農村交通安全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但是我鎮長期人員、經費不足,無法對全鎮轄區交通進行有效掌控,請區上有關部門支持幫助。

四、農村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農交安”app註冊、應用情況

我鎮已註冊下載83人次,部分工作人員已經通過農交安處理交通安全事務。但是該app存在閃退、無法簽到等問題,並請區有關部門進行培訓,這樣更有效的使用該app。

五、“路長制”工作成效評估

我鎮路長制還處草創階段,經費、人員、裝備、制度還未到位。

六、農村交通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我鎮交通管理制度制定、機構完備,但限於人員不足、經費緊張,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雖然現階段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更需建立道安辦、交警隊、鎮交管辦的聯合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多方共同努力處理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篇3

一、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交通工具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歎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一個個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間支離破碎,特別是那些還沒有踏上社會的中國小生,也遇到了這樣的災難,親人哀傷的呼喚,始終留不住弱小的生命。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由於我們學校處在交通事故多發段,在校學生居住地比較分散,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居住地較遠。因此,交通安全教育是我們學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我們中學生應該要、必須要進行的教育。為此,在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作了一次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調查過程

本次社會調查活動以學生和我們周圍的人們(如老師、家長等)為主體,以實踐為載體,準備充分,層層推進,逐步深入。

1、小組成立及宣傳發動

20xx年xx月上旬,我們成立了社會實踐活動小組。由八(2)班董夢琦擔任組長,劉波文為副組長。八(2)班同學為組員。指導老師是班主任甘仁偉老師。學員中分為調查訪問小組、查閲收集資料小組、整理總結材料小組、撰寫論文小組、宣傳製作成果小組等。利用班會課,在上了一堂動員課,董夢琦組長還向我們介紹了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目的及要求等。

2、調查問卷設計、制訂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

我們分成各個小組後,接下來由我們大家通過討論來一起進行調查問卷設計、制訂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為我們下面的活動做好積極的準備。

3、收集資料

為了瞭解與交通安全的相關內容,我們首先到學校圖書室查閲了近期刊登在xx等報刊關於交通安全的有關政策與事故報道文章。部分同學在網上查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詳細內容。

我們還到了交通安全指導站,收集了關於關於如何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資料。如《安全防範知識手冊》、《文明交通承諾書》及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關於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資料。

要了解與我們學生切身有關的信息,為此我們又到政教處,在老師的配合下查找到了(如《安全防範便民手冊》、《中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農村交通安全“十知道”》《農村常見違法行為及處罰標準》等)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資料,還找到了我們學校所作的交通安全工作的記錄。

另外,我們組織部分同學在6月1日至8日在校門口觀察來往車輛,計算來往車輛數量和車輛、行人的交通情況,以此來收集調查數據。

4、調查訪問

(1)為得到交通安全方面的情況和數據,針對我們鄉的交通情況的現狀,現在正在逐步健全城鄉交通設施,如將原有的道路進行改造拓寬,截彎取直,主幹道上等級低的橋樑進行拆除改造拓寬,丁字路、斷頭路進行了延伸,煤渣路改造成瀝青油路,使鄉與村、村與村之間條條道路暢通,形成了一個便捷的公路網。

正是因為我們鄉現在的道路越來越好,提供了部分司機開快車的一個途徑,使原本緊張的交通安全問題更加嚴峻。自去年起,就發生多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其中電動車、摩托車佔事故車輛的60%以上。主要原因是:車速太快、叉路口轉向時沒有注意直行道的狀況、車輛存在安全隱患、駕駛員沒有警惕心、無證駕駛、帶頭盔少或不帶的比較多等等。

道路交通安全檢查部門針對出現的問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路檢,時常上路檢查,對無牌無證車輛、超載車輛進行檢查;進行“勸告式服務”,對輕微違反的(如不帶頭盔、不繫安全帶者)進行勸告;加大宣傳力度等。

對學校學生交通安全負責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指導站除了在學校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外,還在校門口專門設置了斑馬線。但是他們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如學生家長在接送孩子時車亂停放現象較普遍,影響來往車輛行駛;學生在馬路上等車現象嚴重等。通過我們這次調查活動,能更好的宣傳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讓交通安全意識進駐我們每一個學生及家長心中,給交通安全注入一股新的支持力量。

那到底我們鄉人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如何呢?我們帶着這個問題採訪了部分路人,他們都説現在條件好了,每家每户都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樹立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生命,為了自己,“不爭一秒”他們承諾會盡自己努力當好交通安全宣傳員的。

(2)要解決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僅靠交通管理部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採訪了我們學校的分管交通安全的政教處主任餘軍老師。他告訴我們,目前我們學校有教學班15個,在校學生700多人(其中七年級年級6個班;八年級年級5個班;九年級年級4個班),本學期住校生就有330人。我們學校一出校門就是一條柏油馬路,它是通往縣城的要道,時時車水馬龍,所以交通安全教育尤其重要,再加上學校是我們學生安全的直接管理人,負有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引導的職責,因此我們學校早就將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我們學生平時的教學日程,並已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宣傳教育計劃,正在逐步實施中。如在學校廣播、晨會、班會課上進行交通安全宣傳,並且還邀請校外相關部門進行講座,展覽宣傳畫等,同時還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了一系列關於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動,有觀看安全教育片、發放《“文明出行平安回家”告家長書》等,甚至在國慶節的《告家長書》中也有部分涉及到交通安全方面的提醒。學校除了上述的一些活動的舉行之外,還制定了相關的規定,如進出校門要點名,維持秩序,擺放警示牌等。

那其它人員是如何配合實施政教處的措施的呢?於是我們採訪了我們學校的門衞,他向我們出示了《清水中學校門登記表》和《外出申請表》介紹説,為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學校秩序,所有外面的人進出校門都要進行登記,學生外出必須要有班主任和值日領導簽字的《外出申請表》,否則一律不準進出的;下課放學回家時,門衞還要負責校門口公路段學生的交通安全。

班主任又是如何實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呢?學校安全教育一直很重視,每一次班主任在會議上,明確要求班主任,在每一次班會課上都要留有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教育。如學校對學生自行車的定期安全檢查;時時提醒學生騎自行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公路上遵守情況等等,學校特別對學生進出校門的安全及交通易發地的安全較重視。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篇4

近年來,隨着我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道路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的安全隱患。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鄉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保護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增強安全感和幸福感,構建和諧社會。目前,全鄉農村道路建設快但安全設施少、農村車輛多但羣眾安全意識差,農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勢非常嚴峻,根據縣“大調研”、“大排查”、“大整治”文件要求,我鄉組織相關安全責任部門開展大調研、大排查。現將有關調研、排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狀況

我鄉境內交通發達,目前通車公路總里程達367.5公里,其中縣道25.5公里,村道140.5公里,組道201.5公里;全鄉共有機動車駕駛員112名,機動車75輛。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圍繞“保暢通、保安全”的總體目標,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工作機制,我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工作成效逐步顯現。但隨着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髮展,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村村通工程”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二、主要問題

1、發生事故情況及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我鄉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發生0起,無人員死亡,雖然沒有發生死亡事故,但目前我鄉道路交通形勢管理難度非常大,主要是摩托車無牌無照,非法營運十分嚴重,經統計,摩托車2750輛,其中無牌無照22047輛,非法營運16輛。嚴重存在着交通安全隱患。

2、安全設施普遍缺少

“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展,鄉村道路建設迅猛,但安全設施普遍缺少。全鄉白聚油路18公里,甘寶油路7.5公里,通村公路18條、140.5公里,通組公路120餘條、201.5公里,普遍存在着坡陡、彎急、路面差等現象,並且缺乏護欄、檔牆、防撞牆、警示標牌139處,另外還有許多村民、企業集資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沒有安全設施。同時,農村馬路邊亂搭亂建情況較多,嚴重阻礙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的視線,由此帶來了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3、管理力量比較薄弱

由於一直以來在交通安全工作中管理力量歷來不足。當前在農村硬化道路和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善、農村羣眾安全意識欠缺的情況下,農村道路迫切需要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我鄉現僅有派出所4名幹警,安監站3名工作人員,既要保證城鎮的交通暢通、安全,又要做好農村大範圍、長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同時還要抓好我鄉其它工作,管理力量與管理需要之間顯然很不協調。

三、主要原因

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法制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農村羣眾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較狹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都較差,特別是老年人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固有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隨意穿越馬路、在路邊堆放雜物情況較多;幼兒更是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外來人員交通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都不強;許多青壯年村民法制意識淡薄,無證駕駛、駕駛無牌車、報廢車、超載、加載等違法行為十分突出。這些都會影響農村道路交通安全。

2、交通壓力不斷增大。

近年來,我鄉農村駕駛人員和機動車量迅速增加,基礎建設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車輛和務工人員,加重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農村中從事非法運營的麪包車較多,而且駕駛報廢車、無牌無證摩托車等行為一直以來都是管理的盲點和難點,尤其是在農村主要道口、農貿集鎮上,各種車輛混雜,交通擁擠,交通安全問題非常突出,我鄉的通村、通組公路路面窄、坡陡、彎急,在很多地方無安全標示牌,防護欄和檔牆等安全設施。這些都加劇了農村道路的交通壓力,也成為造成交通事故的隱患。

四、對策建議

為加強和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範事故的發生,建議如下:

1、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重視交通安全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關廣大農村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損失,是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體體現。深刻認識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實履行職責,大力解決影響農村人民羣眾安全的突出問題。

2、明確管理職責,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農村道路及安全設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國省道一樣,明確有人建、更有人管。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特別是要明確村道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管理職責,防止出現“有人建、無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況。二要認真履行職責。各部門之間要加強配合和協作,切實履行相應職責。同時對今後新建的道路,要嚴格把關,確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和道路設計、建設、驗收。

3、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安全素質

一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派出所,安監站,交管站等部門要經常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道路安全工作的宣傳和報道。二要強化對農村青壯年的教育。農村中的青壯年往往是農村交通違法行為的主要和主動參與者,他們在較大程度上決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和培訓納入農民素質教育工程,通過強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提高村民素質。三要增強弱勢羣體的自我保護意識。我鄉農村中的老年人、幼兒和外來人員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勢羣體,要採取他們易懂、易記、易接受的教育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增加他們的交通常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安全設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既是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預防交通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別是要加大安全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經費投入,最大限度地解決安全隱患的存在,儘可能控制安全隱患的發生。

交通調研報告道路篇5

近年來,中心城區總讓人“堵”得慌——交通堵,在上下班時的交叉路口、節假日內的中心地段,交通經常被堵塞;就學堵,學校上下學人流如潮,城區交通每天都要“潰壩”;看病堵,上市人民醫院住院部要侯半天電梯,等等。對於××這類的中等城市來説,極不正常。為此,我們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及對策建議彙報如下:

一、現狀:因“缺”生“堵”

據統計,目前中心城區非農業人口39.6萬人(户籍登記口徑為27萬人),建成區面積51.9平方公里(包括經濟開發區),城市人口密度為0.76萬人/平方公里。按照國家建設部的標準,城市人口密度在1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均適宜居住。××不但不該導致擁擠,還應非常適宜人居。深究其因,××屬於因“缺”生“堵”。從城市功能來看,主要表現為“三缺”:

一缺市政基礎設施。城區主、次幹道總體分佈合理,主幹道總長52.8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網密度為0.44公里/平方公里,僅相當於標準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的11%,再加上城區“斷頭路”較多、大型停車場較少,成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採取錯開公交停靠、規範車輛通行等措施,或許能緩解交通堵塞,但治標不治本。此外,城區環衞設施嚴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轉運站17座,服務半徑和設置總數不到標準的一半;城市公廁55座,約1400人/ 座,相當於國家標準(2500-3000人/ 座)的46.7%,並且老城多、新區少,分佈不均勻,極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設施。城區18所國小、10所中學的在校學生7.23萬人、校園佔地面積10.73萬m2,總建築面積為40.38萬m2,其中教學用房總建築面積30.28萬m2,人均規劃用地僅為0.27 m2,人均教學用房建築面積為0.76m2,分別為標準面積(2.4人和1.2人)的11%和 63%。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設施嚴重緊缺,再加上師資力量限制、片區分佈不均等因素影響,城區學校人滿為患、超負荷運行,“大班”現象嚴重,班級超員率85%以上。大型綜合類書店3個,圖書館尚屬借地(暫借青少年科技館)運行,博物館僅2900 m2,電影院總座席20__個,羣藝館年久失修,文化館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動中心、綜合性展覽館暫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圖書展覽類建築大都集聚在老城區,且規模偏小,甚至缺失,難以滿足綜合教育、對外宣傳、文化展覽和休閒娛樂的需求。

三缺醫療衞生設施。城區各類醫療機構(含社區衞生服務站)54個,醫院牀位3025牀,相當於7.6牀/千人,剛好達到城市現狀人口的需求水平。醫療機構用地20.74公頃,人均不足0.6 m2,只相當於人均標準(0.7-0.9m2,)的67%。7所綜合性醫院有半數以上分佈在老城區,空間佈局極不均衡,而在未來幾年內,城市人口將大量移居新區,勢必導致“遷徙式”看病就醫,難於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

以上僅為當前狀況,如果城市增至50萬人口,情況更為糟糕。

二、發展:“危”中存“機”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房地產業發展的基本面近期內難以根本改變,買者觀望、賣者滯銷,房市走勢必將繼續低迷,依靠招商引資建城、發展房地產業增收基本沒有可能。然而,國家拉動內需的強硬舉措、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等,不啻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整體功能、穩定建築行業增收的絕好機遇。主要表現為“三最”:

一是立項最易。中央採取擴大投資需求的方式,來拉動經濟增長,將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的扶持力度,並計劃在20__年底前投資4萬億元支持城市基礎設施、醫療衞生、教育、環境等社會公共事業建設,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等,創造了寬鬆的城市建設融資環境。比如:省財政今年將安排6000萬元,支持城市義務教育“大班改小班”。在這種條件下,如果我們政策方向把得準、項目申報行動快,極易得到上級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醫院、學校和博物館、文化中心等設施建設,是完善城市功能、便利羣眾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實施人口倍增計劃的配套舉措,更是創建宜居城市的關鍵所在。如果將醫院、學校等建成地標性建築,將道路、橋樑等建成景觀化設施,能夠大大改善片區環境,聚旺城市人氣和商氣。

三是時機最佳。一方面,目前鋼材價格每噸約3800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噸約300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築材料也都相應下降,外出打工人員逐步迴流等等,無論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還是勞力支持,都十分有利於建設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項目。另一方面,隨着投資隨着房地產業的持續低迷,商住樓的投資風險大增,而道路、橋樑、醫院、學校等城市設施的投資回報過硬,風險相對較小,越來越得到民間投資者青睞。

三、對策:順“勢”求“為”

今年乃至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市經濟發展形勢基本明朗。面臨新形勢,面對新要求,我們必須圍繞“宜居”搞城建,立足“趕超”興產業,順勢而謀,奮力而為,切實做到“三抓”:

一抓項目調研和儲備。由政府牽頭,組織城市建設、國土資源、文教衞生等相關部門,統一對城市設施情況開展調研,詳細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況,並對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宜居城市創建的要求,分析論證到底什麼不足、什麼暫缺,先建什麼、後補什麼,建立起完備的城市功能設施項目儲備庫,避免盲目建設。

二抓項目包裝和公關。緊密對接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傾向,用足用活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堅持查漏補缺,按照輕重緩急,科學策劃,精心包裝,對道路橋樑、文教衞生等功能性城建項目,不僅要進得了項目籠子,還要達到包裝深度,真正花小錢、辦大事。出台必要的激勵措施,鼓勵部門公關項目,全面出擊、全力以赴,不停向外跑、努力向上爭,使得跑項爭資工作成為大氣候、大舞台和大考驗。

三抓項目運作及建設。努力做好“三爭”工作,妥善解決城建項目的資金“瓶頸”問題。一爭上級支持,通過報建對接項目,爭取上級對城市建設的政策性投資,無本得力;二爭銀行信貸,使用儲備土地、基礎設施等城市資源作抵押,積極向銀行爭取貸款,融資建城。三爭民間投入,採取減免規費、捆綁經營等靈活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金積極投向中國小校、文化館所等城建設施項目,借船出海。此外,對於已經立項批覆的城建項目,要實行項目責任制,確保儘早動工、盡力建設、儘快出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kqnw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