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發展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發展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發展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一

根據學校課程的需要本人於年11月27日前往蘇州銀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半天的專項調研,為本次課程題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這半天的時間我參觀了主營工頻軸流風機、工頻離心風機、永磁低速同步電機及齒輪減速電機的蘇州銀通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親身感受了現代企業清潔環保生產的實際現狀與嚴格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同時進一步瞭解了當今機電發展的規模、速度、現狀以及產業的發展方向。在調研的同時我詢問了相關企業的主管行政人員,就就機械企業發展現狀、人才需求量、各崗位需求情況和材料工程技術機電工程專業工作崗位羣的組成結構,各工作崗位的主要任務及完成該任務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進行了交流,現總結歸納如下:

1、通過本次調研

在當今的形式下,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從崗位實際需求出發,結合崗位實際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深化教學內容,培養具有實際操作技能、滿足企業需求、深受企業歡迎的畢業生。

2、通過本次調研

中國機電通過多年的發展,不僅在數量和規模上有了較大的發展,更是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從原來的普通的單作標機牀發展到現在的多座標,智能,帶刀庫, 的複合機牀。同時生產機械的機械設備也在不斷創新和改進,並且有了很大突破,使設備工作過程真正能符合和滿足工藝發展需要。

3、通過本次調研

知道了它的發展趨勢可以歸結為“四個化”:柔性化、靈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藝裝備與工藝路線能適用於生產各種產品的需要,能適用於迅速更換工藝、更換產品的需要,使其與環境協調的柔性,使生產推向市場的時間最短且使得企業生產製造靈活多變的靈捷化,還有使製造過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動化生產,追求人的智能於機器只能高度結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藉助於物質和能量的力量生產出價值的信息化。

4、通過本次調研

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應當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問題的能力,縮短學生掌握的能力與企業需求差距。

5、通過本次調研和交流,

蘇州銀通機電人的那種在危機面前敢於自信、勇於創新、不斷髮展的拼搏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國家的機電類產品將會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產品之一。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二

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方法,已成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點和經濟增長點。為了解xx經濟開發區及中心城區物流業發展和運行情況,研究解決園區企業“物流難”問題,20xx年我們採取問卷調查、在線調查和實地走訪等形式,調查了園區61家企業、鐵路、公路、郵政等物流企業以及xxx

經濟開發區等單位。現將有關調查情況綜述如下:

一、現狀與特點

xx中心城區及開發區物流業正處於起步階段,在鐵路、公路、航運三個體系的物流中,公路物流佔據主導地位,但處於無專門經營場地、無現代物流概念、無專業物流技術的“三無”地帶。目前,市本級開發區、周邊縣市工業園區以及萍鄉、新餘等地的物流業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協調。除傳統的汽運、鐵路、郵政物流外,市本級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貿易廣場、馬家園、建材市場周邊,全市從事規範化貨物運輸的企業只有10餘家。中心城區和園區物流業主 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行業競爭激烈,市場化程度低,物流企業參差不齊。目前貨運市場普遍存在“散、亂、雜”狀況,一般都是一家人或幾家人湊到一起成立一個託運部(此類佔到絕大多數),缺乏公司化管理,沒有倉儲服務,接到業務往往囿於自身侷限,層層轉託,導致價格層層加高。國內幾家較大的物流企業(佳吉物流、海華物流、郵政物流等)在xx雖設有經營網點,但都距離園區較遠,物流費用較高。園區引進的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創維物流、雅實物流等)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真正的產業規模。企業參差不齊,直接導致市場亂態頻現,甚至曾經出現過某託運部一夜之間消失,貨主尋貨無門的事件。

2、社會資源分散使用,零亂無序,行業效率很低。企業物流專業化和規範化服務程度不高,無序、惡意競爭嚴重,資源利用率低。絕大部分小型物流公司由於實力不強,只能以惡意降價來拉攏貨源,使整個行業陷入無序競爭,物流運作集約化程度低,經營分散、粗放,物流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資源利用率低。專業化物流企業也僅限於海華、佳吉、郵政物流等幾家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部分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能力有限,在物流策劃、物流管理、實際運作等方面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運作經驗,不能滿足企業較高的需求,難以做到高效益、低成本的運作。

3、物流服務水平低,成本相對較高,園區企業發展受限。通過走訪發現,園區物流成本一般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8%-10%,約高於江浙等發達地區物流成本的15%-20%。園區內61家企業普遍表現出對物流服務績效關注,關注內容涵蓋時效、成本、服務水平等多個方面。其中,運輸的安全準時是企業首要的關注點,有91%的企業將其列為首位;其次是物流服務水平,佔82%;成本、響應時間的關注度也較高,分別有57%和54%的企業將其列入第三、第四關注點。物流的需求呈現出一定的行業特徵,醫藥、電子行業由於產品貨值高,其安全性是企業對物流的首要要求;汽摩配行業由於行業毛利較低、運量大,最關心物流成本與服務水平;新型材料行業對於物流服務有着許多特殊要求,比如包裝等,將根據產品品種的變化產生不同的需求。生產企業對物流服務不滿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為作業速度慢和物流信息不及時準確;其次是作業差錯率高、運作成本高。從中可看出,生產企業對物流服務首先關心的是運作質量和包含物流信息在內的運作能力問題,其次才是物流成本。

二、原因分析

1、環節因素。xx經濟開發區作為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地區,物流量小,需求單一,信息發佈不暢,往往要將貨物運送到相對發達的地區進一步分流,從而造成環節增多,成本上升。目前xx及周邊縣市大部分物資大都需經過南昌、長沙等地進行二次分流,門到門直達式的物流服務較少,而且鐵路運輸也取消了5噸、10噸標準集裝箱。隨着我市工業快速發展,物流週轉時間、服務質量需求不斷提升,當前的物流模式必將制約我市經濟快速發展。但減少物流環節,主要需要依靠市場來進行調整,作為開發區,更多的只能是對產業進行指導,政策上給予優惠扶持。

2、信息因素。物流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是導致物流環節過多的主要原因,而這些資源流動的配置原則是基於物流需求信息的流動,物流信息聚集的地方也必然是物流服務聚集的地方。物流服務資源與物流信息在專業化程度高的物流市場內,通過價格槓桿會自然而然地進行自我調節。目前贛西地區還沒有成規模的物流信息交換中心,大部分都是通過老關係、老客户進行交易,物流成本變化隨意性較強。

3、市場化程度因素。物流信息的流速越快、公開化程度越高,市場的集聚效應就越會更好地顯現,甚至會成倍地放大,市場化程度也會相應提高。通過市場選擇,各項物流服務也會更規範,市場會相對穩定。我市高安是全國貨運大市(縣)之一,照理而言,身處運輸資源如此豐富的地區,物流並不應成為難題,但由於市場化程度不高,信息不暢通,使xx的物流優勢並未得到充分利用。

4、服務綜合化因素。20xx-20xx年園區內企業生產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幅度均在100%以上,企業個體對今後三年的發展預期也較為樂觀,產值預計年均增幅一般都在20-30%,有的甚至達到100%。生產的高速發展,使得企業物流需求潛力持續增強,但企業的需求並非簡單的需求,貨運代理、進出報關服務、倉儲服務、全程點到點物流服務等綜合化的要求慢慢被大部分企業所重視。跨國企業、大型企業往往非常重視專業化的供應鏈、銷售物流服務。整個物流行業作為第三產業,其高附加值的利潤增長點能否順利形成,也在於能否對物流行業進行有效整合。

5、政策因素。我市至今還沒有出台專門扶持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措施,缺乏物流產業的專門平台。現代物流業需要規範化、網絡化、信息化、系統化的綜合平台,加速建設具有特色的物流產業園區,顯得十分必要。

三、加快物流業發展的緊迫性和可行性

1、物流難已成為制約園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物流瓶頸的存在,是園區目前發展中遇到的重大障礙,服務能力弱、物流成本高不僅直接影響園區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直接影響到園區的招商工作。大型項目由於綜合化生產程度較高,往往倚重高標準物流服務,基於目前園區物流狀況,這樣的項目進園會遇到較大的障礙。大項目進不來,園區內企業發展又有侷限,很容易造成園區發展的邊緣化。目前,萍鄉、新餘開發區的產值均在100億元以上,產業集聚作用已開始顯現,在這個問題上,着力解決好園區物流問題,非常有利於促進開發區經濟的發展。

2、現代物流業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物流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在我國東部地區已經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羣為中心的四大區域物流圈:一是以北京、天津、瀋陽、大連和青島為中心的環渤海物流圈;二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寧波為中心的長三角物流圈;三是以廈門和福州為中心的環台海峽物流圈;四是以廣東和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這四大物流圈以滾動式、遞進式的扇面輻射功能,帶動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發展。在這種格局中,現代物流業已經在跨行業、跨區域範圍內得到迅速發展。

3、我省其它地市物流業蓬勃發展。為促進我省物流業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各地也積極順應國內外現代物流發展的大勢,積極跟進。九江市提出了在依託老城區、開闢大市場的基礎上,讓九江物流重整旗鼓的口號,啟動建設長江物流中心和九江物流中心;南城縣發展物流運輸企業300多家,聚集3000多輛物流承運貨車,直接從事物流人口達3-5萬人;廣昌縣也成立以工商聯牽頭組織的跨區域、跨行業的物流協會,全縣人口只有23萬人,但物流企業有1200家,遍佈全國23個大、中城市,每年為國家創利税5億多元。

4、加快xx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勢在必行。要把xx建設成經濟強市,需要大力推進現代物流,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學的規劃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區域經濟綜合成本,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當前,xx發展現代物流業既有一定的基礎,也有着巨大的潛能,只要我們把握住時機,充分發揮好優勢,完全可以促使現代物流業迅速發展壯大。一是區位優勢。xx地處江西省西北部,距周邊的萍鄉、新餘兩市均只需半小時車程,是地理上當然的贛西地區中心城市。境內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浙贛複線橫卧東西,高等級公路交叉密佈,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正按照7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發展規模,快速拉開贛西經濟中心城市建設的框架。二是需求優勢。xx歷來是贛西地區商品集散地。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要與日俱增。市場經濟規律表明,一個城市的物流業發展水平和這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發展水平成正比,目前xx中心城區的物流業發展速度遠遠低於綜合經濟發展速度。特別是全市上下以xx經濟開發區為重點的“工業強攻戰”正在快速推進,目前引進園區企業xx7家,預計到20xx年,工業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物流需求將大大提升。三是存量優勢。目前xx已經擁有一批物流相關企業和一大批具有物流服務經驗的經營者隊伍,高安汽車貨運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xx經濟開發區正在引進三家有較強實力的物流企業,它們也都有着強烈的發展願望。

四、對策建議

為使現代物流業成為我市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觀念到位、政府推動、行業協調、企業跟進,形成全社會上下聯動、齊抓共促的新局面。

1、加強組織協調,營造齊抓共管的新格局。目前,我市現代物流業仍處於鐵路、公路貨運公司、郵政、個體物流倉儲等不同部門和行業條塊分割狀態中。與現代物流業必須跨地區、跨行業,形成一條物流供應鏈的要求不相適應,迫切需要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進行協調和管理。一是成立市現代物流業建設協調小組。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發改委、經貿委、公安、運政、運管、財政、工商、税務、交通、外經委、工商聯、鐵路、郵政、保險及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併成立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貫徹實施。二是明確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責任主體。確定不同主體的責任範圍,政府制訂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行業組織引導建立規範市場準則和市場秩序;企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建立科學管理模式,形成政府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和物流企業職責分明、齊抓共管、協調一致的新局面。三是充分發揮商會和行業組織作用。借鑑外地經驗,政府將一部分職能授權給商會及行業協會組織,整合全市物流及工商業企業資源,形成以商會組織為樞紐的xx網絡化服務體系,具體幫助引導物流企業和其它工商業,統一收集信息,進行分析反饋,制定行業發展規範、技術標準、質量標準。在企業資質論證、質量監督、市場劃分、價格監管、競爭手段等方面,充分發揮行業協調作用。

2、制定優惠政策,打造優化發展的良好環境。一是制定和推行物流業的優惠政策。實行靈活的金融政策支持,對致力於發展物流業的投資者,一律放寬貸款準限;對那些以合資或合作形式向現代物流業投資的企業和個人,在項目正式運營後的一段時期內給予税費扶持;在物流企業車輛養路費、運管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二是要營造物流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積極開展物流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大力宣傳現代物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廢除各類阻礙物流業發展的部門規章或地方性法規;從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樹立物流企業信譽,統一行業操作規範等方面入手,整頓和規範物流市場秩序;政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建立一站式服務平台,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3、整合市場資源,謀求建立專業化市場。目前xx市本級物流集散地主要集中在貿易廣場,距離開發區較遠,且市場專業化程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新餘已經嘗試在園區內建立起專業化物流市場,同時規範園區外物流市場,划行規市,這樣既可依託市場服務園區企業,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又可將物流業作為新的產業增長點,擴充園區經濟總量,優化園區產業結構。目前已有三家物流企業落户xx經濟開發區,且正在建設之中,如果將市內零散的物流企業、物流集散中心整合進園區的話,有利於園內物流企業的發展。因此,要以工業園區的大型專業市場為平台,以網絡信息為核心,激活各縣(市)產業及周邊地區物流資源,引入競爭機制,從改革市場準入制度和審批制度入手,打破地區封鎖,使各類物流企業能夠在統一、透明、平等、高效的市場中競爭、發展。

4、立足工業園區,建立贛西物流信息平台。由園區聯合市本級以及其他縣(市)建立贛西片區的物流信息交換平台,通過網絡在線的物流信息交換,達到升級物流市場化程度,整合贛西區域物流資源的目的。贛西地域經濟板塊正在逐漸形成,新餘、萍鄉、xx等地經濟總量快速發展,為區域內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目前,xx經濟開發區入園的。有可作中高端物流的世紀雅實物流,有專業於電子物流的創維物流,有本地物流網絡較健全完備的宜汽物流。通過培育區域物流企業,搭建贛西物流專業市場,暢通信息集散平台,可望實現在第三產業上把服務延伸到周邊地區。

5、着眼長遠發展,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務在走向專業化、綜合化和網絡化的過程中,物流企業利用其規模化優勢和專業化服務優勢,可以通過降低庫存、提高商品週轉率等服務,為企業節約大量成本。建議借鑑義烏市近期投資建設佔地30公頃的義烏國際物流中心的做法,籌建贛西物流中心,目的是建成一個配套倉儲、堆場、裝卸以及集報關行、船務、外代、貨代銀行、保險等為一體的“一站式內陸直通關”模式的物流公共服務平台。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三

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中小企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中一支生力軍。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市農村信用社,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改善全市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促進縣域經濟繁榮發展,成為當前農村信用社經營過程中必須認真思考並加以解決的問題。下面我談幾點粗淺的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指正。

一、**市農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效應。

近年來,全市農村信用社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暢通結算渠道,積極引入了風險擔保機制和信用評級體系,與有實力的正規擔保公司合作,向經營效益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中小企業投放足額信貸資金,大大緩解了全市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截至20xx年7月末,共為5206户中小企業提供貸款551272萬元,佔貸款總額的45.36 %,佔到全市註冊登記企業法人單位6279個的82.9%。我們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一是探索多方支持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需求渠道,構建了銀、政、企合作的長效機制。近年來,農村信用社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服務方式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為加大對涉農龍頭企業的支持,今年以來,由**市中小企業協會牽頭,召開了中小企業銀企對接會,在簽約儀式上全市7家信用聯社分別與介休市維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谷縣開心園食業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10個能夠充分帶動當地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加工項目,達成了總額合計約4000萬元的合作協議。**區聯社與區政府聯合組織召開了政銀企座談會,現場向山西神龍能源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長興焦化有限公司、**金利恆物資有限公司等82家中小企業綜合授信3億元。其二,從以自我為中心向以客户為中心轉變。截止7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共向673個優質企業提供了融資和金融服務。在為企業信用評級結構升級,創新產品,增收創效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為2.3萬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增收611餘元,有效拉動了農民的增收致富。其三,由傳統服務向現代化服務轉變。各聯社在創新服務方式上更加註重支農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從創新產品上,從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發,為農民提供“金融套餐”,推出了惠農通、商流通、展業通三大系列、十八種信貸支農產品,為三農解難事、辦實事,使服務產品更具科學性、便捷性、實惠性,幫助企業有效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資金困難。在支付結算上實現了全轄區通存通兑、大小額支付系統直接與人民銀行對接,解決了中小企業結算難的問題。二是實施“有保有壓”的信貸投放戰略,引導和培植了新型涉農龍頭企業發展,擴大了貸款營銷。在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對一些“公司+農户+基地”戰略型、規模型的企業進行了重點扶持,有力地帶動了周邊“三農“的經濟發展。如榆社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昔陽大寨農業開發公司、平遙縣龍海實業公司、介休市山西路鑫煤氣化公司。由於認真貫徹國家“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有效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但由於體制、機制、管理、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問題,也影響着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影響農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從農村信用社方面看:

一是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決策機制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農村信用社雖然具有點多面廣和對中小企業比較熟悉的優勢,但市場定位在服務"三農",按現行政策規定,原則上70%以上的貸款用於農户貸款,自20xx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緊縮銀根政策,對某些行業提高了企業自有資本金比例,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相應提高。二是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定價機制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20xx年1月1日起,擴大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幅度後,農村信用社普遍提高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於利率上浮的影響加投資環境不暢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三是貸款責任人追究機制,影響信貸人員的積極性。目前農村信用社普遍實行的對不良貸款,特別是新增不良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信貸人員終身責任制、信貸人員薪酬與不良貸款比例掛鈎的制度,使信貸人員陷入"三難一怕",即收貸難、收息難、資產保全難、怕失去工作的境地。為迴避風險,在信貸決策時刻意突出風險控制目標,力求"萬無一失",對經營狀況不是很好的中小企業拒貸情況尤為突出。四是現行抵押擔保辦法限制了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擔保法》出台以後,企業尋找擔保單位比較困難,具有擔保能力的中小企業較少,且現在大多數有擔保能力的企業並不願意對外提供擔保,這就使企業很難提供有效的貸款擔保。同時,由於目前拍賣市場等配套設施不完善,抵押物處理費用大、手續繁多,變現難,有些企業廠址設在鄉(鎮)、村,廠房、設備等抵押物變現價值低,一旦貸款出現問題,農村信用社收回資金就有困難。

(二)從中小企業方面來看:

一是管理模式落後,經營管理水平較差。近些年來,大部分中小企業經過改制與產權重組,經濟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於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在管理上仍帶有濃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明確的經營目標,經營上存在較強的隨意性,多數經營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管理水平較差,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二是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技術含量偏低,競爭力較弱。中小企業多數處於發展的初期,企業規模小,缺乏充足的資本積累,沒有足夠資金購買先進生產設備。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環境和勞動力資源來進行一些簡單的、低附加值的加工製作,經營粗放,設備和工藝落後,產品結構表現為資源性粗加工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趨同產品多、優特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科技產品少的"三多三少",缺少真正有發展潛力的名、優、特產品,發展潛力有限。三是信用意識淡薄,財務狀況不夠透明,銀企信息不對稱。很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制度不健全,存在多本帳簿、多頭開户現象,報表數據失真,導致中小企業在尋求信貸支持時,銀行會因信息不對稱,難以掌握其真實的經營狀況及不能準確判斷其信用程度,從而逆向做出選擇,使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增大。而中小企業為了能得到銀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計地隱瞞與己不利的各種信息。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形成了銀行信貸供給缺乏符合條件的需求者,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缺乏供給者,貸款供求錯位,中小企業自然陷入了貸款難的境地。

(三)從社會中介服務方面來看:

一是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不健全。我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建設尚處於初級階段。已成立的擔保機構分佈較鬆散,且擔保基金小、擔保能力弱。擔保公司門檻和收費偏高,大大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二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不完善。目前,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機構不多,並存在部門壟斷。如企業財產抵押,抵押物評估環節多、手續繁、收費高,有的重複評估登記、重複交費,加重了企業負擔。三是徵信體系建設滯後。人民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只有借款企業的信貸信息,尚未涉及個人信用及未辦理信貸業務的企業。工商、公安、司法、海關等部門各自掌握了部分企業、個人其他方面的資信情況,且部門間未實現信息共享。農村信用社難以獲得企業的綜合信用情況,難以對企業、個人作出全面的資信評估,對企業前景難以把握,再加上社會信用環境不佳,債權保護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門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大輕小、重管理輕服務監督等問題,這些都制約着信用社向中小企業投資。

三、扶持全市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在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從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三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勢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對中小企業實施全方位金融服務,力求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搭建起中小企業貸款運作平台,在信貸運行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按照省聯社“分類管理、專業化經營”的信貸管理模式,“以客户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創新信貸管理模式。在縣聯社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客户管理部門,組建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營銷隊伍,聯社營業部作為貸款發放機構,實施專業化管理。二是實行客户經理制,在考核激勵機制上實現新突破。全轄信貸人員實行客户經理制,對客户經理實行包片定客户,建立中小企業貸款薪酬與經營業績相聯繫的激勵機制,全面實行按業務量、業績考核掛鈎,拉開收入分配差距。三是開展信用評級與授信,簡化審批環節,在服務效率上實現新突破。首先從企業信用評級入手,建立“統一授信、差別管理”的信貸模式。通過評級確定企業信用等級後,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户給予不同的授信,這裏指的授信不僅指貸款,還包括貿易融資、承兑、信用證、保函、擔保等進行統一的綜合授信。以適應中小企業決策機制靈活、對市場反應靈敏、對方便性要求高、信貸資金需求“短、頻、快”的特點。四是制定科學的貸款定價政策,合理浮動貸款利率,在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上實現新突破。實行“陽光定價”。充分發揮利率的槓桿作用,通過對資信等級高的企業,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使守信企業在貸款上優先、利率上優惠,以貸款利率定價來選擇客户,使貸款定價逐步走向市場化。五是規範中小企業信貸運行機制,在信貸產品創新上實現新突破。在保證金資安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積極申請有關部門批准,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開辦融資租賃業務、倉單抵押貸款、動產抵押貸款、林權證抵押貸款等產品,針對企業存貨、應收帳款、知識產權等動產融資需要,按照《物權法》規定的動產質押制度,創新廠商銀三方合作擔保、供應鏈融資等信貸產品,選擇經營管理良好、有發展前景的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擔保公司+信用社+農户”的四位一體的金融創新方式,積極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同時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貸款違約信息通報機制。定期通報違約企業,實現同其他金融機構違約信息共享,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營造守信氛圍,共同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二)地方政府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是積極採取措施,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監督體系。政府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幫助中小企業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息共享機制,使企業儘快走上規範化運作的軌道。同時要積極支持農村信用社參與企業改制、資產重組、兼併收購、資金管理等服務,確保企業改制規範動作,最大限度地保全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產。同時,加大對惡意逃廢債務的懲處力度,發揮法律強制作用,大力開展信用環境治理工作,讓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價,形成不願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風尚。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給予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體系,政府扶持資金應重點向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傾斜;財政、税務、工商等部門應對於一些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實行財政貼息、降低税率、減免有關費用等政策,減輕中小企業負擔。三是健全中小企業擔保機制,創新擔保方式。中介服務部門降低門檻,實行市場化運作,為中小企業提供及時、方便的擔保、信息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減少擔保風險。同時積極創新擔保方式,9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擔保機構可以採取“專業擔保機構保證+林權反擔保貸款”和“龍頭企業承貸+訂單林業或合作造林模式”支持中小企業向信用社貸款以加快發展。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四

為及時瞭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解決措施和辦法,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根據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組成聯合調研組,深入六縣(市、區),對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調研和走訪,先後召開市縣兩級部門座談會7次,中小微企業家座談會6次,走訪中小微企業近30家,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89份。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

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業1.16萬家,從業人員34.03萬人。其中中型企業1206家,小型企業3527家,微型企業6852家。從企業構成看,三次產業構成為2.09:69.14:28.77。按登記類型分,內資企業(包括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私營企業)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1家;外商投資企業3家。按行業分,農業企業1190家;工業企業3639家;建築業680家;交通運輸倉儲業1136家;批發零售業2318家;住宿及餐飲業1723家;社會服務業647家;其他251家。20xx年1-10月新登記3284家。

截至20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業總產值完成1039.14億元,同比增長12.67%,環比下降1.3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完成934.55億元,同比增長12.46%,環比下降1.38個百分點;上交税金56.15億元,同比增長12.58%;提供社會勞動報酬66.31億元,同比增長13.89%。從市中小企業局重點監測的141家企業看,出現虧損的企業達到65家,虧損面46.1%。按行業分:工業企業106家,虧損55家,虧損面51.89%。虧損企業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機部件、輕工紡織、化工等行業企業;建築類企業9家,虧損3家,虧損面33.33%;服務業企業12家,虧損4家,虧損面30%;農業企業14家,虧損3家,虧損面21.43%。按規模大小分:中型企業54家,虧損26家,虧損面48.15%;小型企業78家,虧損38家,虧損面48.72%;微型企業9家,虧損1家,虧損面11.11%。停產半停產企業主要分佈在煤炭輔助、冶鑄、裝備製造、化工、建材等行業。

二、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特別是20xx年以來,我市連續出台4項扶持政策,在創業就業、税收融資、行政審批等方面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這些政策的實施,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實體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政策執行方面,有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的可操作性不強,弱化了政策扶持效果。一是政策知曉度偏低。從收回的289份調查問卷看,中小微企業對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比較瞭解的僅65家,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49%,一般瞭解的127家,佔總數的43.94%;不太瞭解的達到93家,佔總數的32.18%。政策知曉率偏低,有認識不到位、宣傳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也有政府與企業交流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二是享受政策成本太高。多數企業反映,國家的扶持政策很好,但具體實施的部門有十多個,條條框框太多、審批過程宂長。為了享受優惠,企業不得不“跑”遍相關部門,成本太高。有的企業不是享受不到,而是不願享受。比如,《關於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規定小微企業吸納勞動者就業能享受一定的財政補貼,但據市人社局反映,由於多數中小微企業因用工不規範、“五險一金”繳納不全等問題,僅有20户企業申報,佔全市中小微企業總數的0.13%。三是政策條款細化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進一步的操作細則和配套措施,以致難以貫徹落實。

三、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我市中小微企業主要面臨“三難”(融資難、用地難、創新難)、“三低”( 企業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術)發展困境。

(一)“融資難”問題突出。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20xx年中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資金困難程度遠遠大於往年。問卷調查顯示,被調查的289家企業中,有59家企業資金狀況非常緊缺,比較緊缺的有151家,兩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72.66%。僅城區中小微企業資金缺口就達5億元以上。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是銀行融資“門檻高”。有159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的55.02%)反映,向國有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程序繁瑣,審批時間長;有109家企業(佔37.72%)反映融資難以獲得第三方擔保;有90家企業(佔31.14%)反映向銀行貸款抵押品要求高。二是社會融資“成本高”。有118家企業(佔40.83%)反應社會融資渠道不寬;有97家企業(佔33.56%)反映向社會融資成本高。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20%左右,有的民間借貸年息甚至高達40%以上。三是銀行“惜貸”、“抽貸”問題嚴重。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反映,多數中小微企業未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治理結構不健全,財務管理不規範,貸款風險遠高於國有企業。超過七成的中小微企業反應,銀行現在不僅“惜貸”,“抽貸”問題還很嚴重。比如,沁水縣豐田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以來連本帶息還款1800多萬元,造成企業資金空前緊張。這一情況,澤州的澤地翠、晉大奶業,高平的國丹食品等都有所反映。四是外欠貨款回籠週期長。多數中小微企業反應當前經濟不景氣,訂單不斷減少,庫存量增加,應收賬款數額呈現上升趨勢,資金週轉速度減慢,不少企業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的危險。比如,澤州縣世紀球墨鑄管公司外欠資金高達億元。五是“互助貸”隱患較大。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高平市推出“互助貸”信貸產品,由十多家企業互聯互保,撬動銀行資金。但有企業反映,這種信貸產品隱患較大,去年因一家企業出現還貸問題,導致互聯互保的十多家企業必須還清該企業貸款後,方能申請本企業貸款業務,造成額外的資金壓力。

(二)“用地難”制約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一是規劃不及時。一方面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上,對中小微企業用地關注不夠、考慮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投資規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二是審批時間長。企業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方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用地報件需縣、市逐級受理、審核上報,最終報省以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批覆。企業用地報批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不僅牽扯企業主要精力,甚至貽誤企業轉型最佳時機。比如,陽城縣旭東有限公司申報的倉儲項目,“跑”了三年,用地手續才批下來。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業用地成本。比如,城區利普利拓公司需徵用20畝土地,而城區範圍內200萬∕畝左右的土地價格讓企業望而卻步。

(三)“創新難”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調查問卷統計,面對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僅有47家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6.26%)認為企業已經轉型,適應經濟轉型要求;有142家企業(佔49.13%)認為可以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但持續經營有困難;有93家企業(佔32.18%)認為亟待轉型。儘管當前中小微企業經營遇到了極大困境,但也有一些企業憑藉技術優勢、產品質量、創新驅動,一路飄紅。比如,澤州縣清慧製造有限公司,全年簽訂30多萬件銷售合同,1-9月份完成銷售收入達到35639萬元,同比增長27.3%,在我市冶鑄行業一枝獨秀。這樣的企業還有城區的龍韻科技、高平的國丹食品、陽城的恆亞工貿等。事實表明,企業要生存發展,關鍵要在經營思路上轉型、產品上升級、技術上創新。而我市中小微企業起步於家庭作坊,脱胎於個體私營經濟,基本上處於產業鏈的中下游、價值鏈低端,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抗禦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一是“缺資金”,不敢創新。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僅影響企業即期利潤,而且面臨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有時甚至“成三敗七,九死一生”,企業普遍存在“創新恐懼症”。二是“缺人才”,不能創新。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小微企業普通員工有20%~50%的年度流動率,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有20%的流動率。加之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對企業缺乏歸屬感、認同感,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三是“缺能力”,不會創新。調查問卷統計,企業經營者具有本科學歷的僅45人,僅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5.57%;專科學歷的119人,佔41.18%;專科以下的114人,佔39.45%。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26人,僅佔8.99%;30-40歲的86人,佔15.91%;40-50歲的119人,佔41.17%;50-60歲的41人,佔14.19%。企業經營者學歷不高、年齡偏大、知識與能力準備不足,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轉型動力。

(四)信息不對等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小微企業發展困局年年談,“信息不對稱”是高頻詞彙。調查問卷統計,在企業獲取哪方面信息難度較大上,有133家企業選擇投融資信息,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46.02%;有107家企業選擇規劃及項目信息,佔37.02%;有94家企業選擇政策法規信息,佔32.53%;有92家企業選擇技術信息,佔31.83%;有77家企業選擇人才信息,佔26.64%。在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方面,有132家企業選擇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佔45.67%;有109家企業選擇提供產業指導與市場開拓諮詢服務,佔37.72%;有86家企業選擇組織企業參加商品交易會、博覽會,佔29.76%。一方面,政府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溝通不暢,企業對政府制定的一些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或開展的一些活動缺乏瞭解,導致想創業的找不到好項目,想轉型的盲目上項目。比如,澤州縣冶鑄行業,由於缺乏宏觀產業規劃指導,導致“一哄而上、一鬨而下”,特別是鑄管行業,20xx年有30家鑄管企業,20xx年發展到50多家,市場飽和,惡性競爭,多數鑄管企業瀕臨倒閉。另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企業發展不僅需要金融、財政等政策支持,也需要社會中介機構在教育培訓、市場營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服務。

(五)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方面,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整體漲幅達15%以上;另一方面,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普遍提高了20%左右。加之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市場疲軟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濟效益嚴重下滑,停產半停產面大幅增加。從調查問卷統計看,近三年來利潤增加在25%以上的僅2家,利潤增加10-25%的67家,利潤增加5-10%以上的31家,利潤基本持平的160家,利潤負增長5-10%的31家,利潤負增長25%以上的4家。

四、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引導、推動和示範作用,推進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建設,推進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務、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積極推廣信用產品的社會化應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的網絡平台,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建立誠信嘉許、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另一方面,“打鐵還需自身硬”,引導中小微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依法建賬,確保會計資料完整、真實,提高企業授信額度和貸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金融機構要設立中小微企業專門服務機構,簡化申報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高辦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審和授信制度,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規模和比重。要適當降低中小微企業貸款門檻,開展企業股權抵押貸款和動產抵押貸款,探索應收賬款、知識產權、倉單貸款等,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三是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資金規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定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投融資信息渠道。國有擔保機構要發揮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採取財政注資、縣級參股、爭取上級資金、廣泛吸納民間資本等方式擴大信用擔保機構資金注入規模,儘快培育註冊資本金超億元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包括設立風險補償金,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補償力度;加大貼息和貼擔保費力度,對不同的行業和企業,制定出不同的貼息貼費辦法。國土、城建、工商等部門要為小微企業和擔保機構開展抵押物和出質的評估、登記、確權、轉讓等提供優質服務,降低收費標準。四是拓寬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私募股權融資等渠道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二)改變政策執行方式,切實解決“政策知曉率和執行率低”的問題

。一是形式多樣宣傳政策。通過網站、媒體、政策解讀等形式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企業及時瞭解政策信息動態,解決企業對政策不瞭解而不能享受的問題。二是轉變政策執行方式。借鑑税務部門“金税三期”的先進經驗(企業不用“跑”,符合政策條件,系統直接減免),變“企業登門申報”為“部門上門服務”,建立政策執行的責任、考評、獎懲、問責等機制,建立政策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和違反制度的懲戒性規定,開展政策檢查督促專項行動,設立舉報電話,受理舉報案件,嚴肅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執行效率。三是暢通企業反饋渠道。開闢企業反映政策落實情況的通道,讓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瞭解企業的呼聲和需求,及時調整充實有關政策。四是營造良好政務環境。本着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大力精簡下放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努力營造“審批環節最少、程序最簡、辦理最快、費用最低、服務最優”的政務環境。

(三)加強產業規劃引導,以集羣集聚發展解決“用地難”的問題。一是制定產業戰略規劃。圍繞我市“xx”規劃確定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遊四大產業佈局,充分利用轉型綜改試驗區、中原經濟區、中部崛起三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業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在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時,統籌考慮中小微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和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導集羣集聚發展。本着“政府引導、企業自願、社會參與”的原則,放寬財政資金支持範圍,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創業主體創建中小微企業園區或孵化基地,樹立“畝均產出率”和“畝均貢獻率”的用地導向,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產業、區域條件等實際,向“基地”、“園區”集羣集聚發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爭取用地指標。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使重點項目及高新技術產業更多、更快的落地開花。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指導下,開發未利用地建設工業項目,並優先給予安排計劃指標。鼓勵中小微型企業通過盤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閒置場地等方式,解決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四)強化創新驅動,着力激活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一是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引導中小微企業敢於創新。建議在財政上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風險投資“母基金”;在税收上實行投資收益税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税所得額等税收優惠政策。允許中小微企業建立科技開發準備金制度,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開發基金。二是積極搭建合作平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合作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人才、技術合作,適時召開政校企人才技術合作洽談會,尤其開展好與教育學院、技術學院等高校在人才培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的聯合,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重點培植一批產學研示範企業,帶動校企合作,推進技術進步。三是完善創新合作機制,推進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推動中小微企業和省內外、國內外大企業建立戰略技術聯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重大的技術創新的聯合研發,降低和分散創新成本和風險。以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為平台,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區、中部地區為資源和市場,抓好技術引進、專利合作及與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協作等工作。四是增強名牌品牌意識,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鼓勵中小微企業在做精做優的同時,有意識地向產業鏈高端轉型。積極開展行業對接,大力發展“飛地經濟”,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借梯上樓”躋身國際國內分工合作的供應、生產、銷售及服務產業鏈,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實現產品的專特精新,形成獨特工藝方法,擺脱同質化,建立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小微企業產業檔次。

(五)加強中介組織建設,建立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中介組織是政府與中小微企業聯接的紐帶,要培育和發展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中小微企業需求的社會中介組織,逐步建立以資金融通、信用擔保、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中小微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二是加快健全綜合服務平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縣、鄉三級中小微企業服務信息網絡,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三是建立中小微企業培訓制度。建議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政府有關部門與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培訓計劃,建立長效機制,按照適用人才聚集、重點人才培養、全員素質提高的目標,結合企業需求定期舉辦培訓班。要通過請專家講課、到國內外考察學習等方式,培養中小微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培塑敢闖敢冒、敢為人先、敢於擔當的創業精神。引導中小微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立足現有人才,培養技術骨幹和專業人才。建議對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市、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免費保管;借鑑政府為民辦學校教師購買“五險一金”的做法,建議市財政列出專項資金,為中小微企業中、高級人才購買“五險一金”,減輕企業負擔,為引進和集聚人才創造條件。

(六)發揮新聞媒介作用,着力營造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通過報刊、廣播、新聞媒體等輿論手段,宣傳中小微企業的地位、作用、重要戰略意義,廣泛宣傳從中央到地方鼓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有利於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振企業家搞實業、發展實體經濟的信心指數。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經營業績好、管理能力強、社會貢獻大的中小微企業家予以重獎,推薦他們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激發企業家創業、興業的熱情,在全社會營造理解、關心、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推薦閲讀:晉城市關於中小微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企業發展 情況調研報告關於扶持中小微工業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我市文化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縣煙花鞭炮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市工業建築業民營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篇五

各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委、各擴權縣(市)工業經濟主管部門,省級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做好示範性中小企業培育工作,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為基礎,“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為引領,促進中小企業梯度培 育。現結合我省中小企業工作實際,啟動20xx年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20xx-2015年度“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第二批)申報工作。現將有 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報標準

(一)基本標準。

1、在四川省境內依法註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劃型標準的中小企業。

2、近兩年連續盈利,營業收入與税收穩定增長(政策規定免税企業除外)。

3、會計信用、納税信用和銀行信用良好。

4、企業近兩年未發生過安全、質量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無偷、漏税及其他違法違規行為。

(二)專項標準。

1、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符合專項標準所述一項特徵的中小企業,均可申報 “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標準按照我委《關於開展20xx年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申報工作的通知》(川經信企業函〔20xx〕788號)標準執行。

2、省“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在20xx年3月底前列入我省規模以上企

業。其中,“小巨人”企業年銷售收入標準為1億元以上至10億元以下。“成長型”企業年銷售收入標準為20xx萬元以上至1億元以下,“三州”“成長型”企業下限放寬至1000萬元。

二、申報要求

(一)已列入20xx-2014年的省“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不再重複申報“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型企業發展壯大擬調整至“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的需重新申報,並備註)。

(二)對已列入我省20xx年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再重複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三)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 “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兩類別培育企業可重複申報。

三、申報程序

(一)企業申報入庫。

4月20日前,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網絡平台進行入庫申報(不需提交紙質申報資料)。未完成網上入庫申報的,不予受理。

(二)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委審核推薦。

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委、擴權縣(市)工業經濟主管部門按屬地原則對入庫企業審核確認並完成網上推薦後,由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委統一形成推薦文件(含擴權縣市)並附基本情況彙總表(由網絡平台導出),於4月25日前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企業處(一式一份)。

省屬企業基本情況彙總表經主管部門審核蓋章後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三)其他。

各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委、擴權縣(市)工業經濟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積極組織、推薦企業參加,並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初審並加強對培育企業的指導、督查、協調和服務,嚴格統計上報和跟蹤管理,確保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mwo1l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