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紀實

“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紀實

請相信智慧的力量

“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紀實

人在一起是隊友,心在一起是團隊。“在一起”意味着相互信賴、互相支撐、共好共榮,意味着從利益共同體起步,不斷走向發展共同體、精神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意味着讓那個大寫的“人”字真正站立起來。

——題記

2020年春天,留給歷史的深刻事件,其中應有“新冠肺炎”疫情濃重的一筆。這場百年不遇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平靜的生活節奏,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內容。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時,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在自己的戰線上奮力堅守,用青春書寫奮鬥。每一個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認真落實教育部、教育廳和教育局的有關部署,從線上教學形式的基本特點出發,打通組織、管理、技術“三關口”,做好實授課和聽課“兩個終端”,切實轉變教、學、管的方式,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

責任與擔當

自2月5號以來,學校德育處組織班主任每天早晨上報各種數據;所有老師安撫滯留在外省的學生,關心在外打工沒有及時回到家的學生家長及回到家自行隔離的學生,特別關愛家長是醫護人員、公安人員的學生;用美篇等形式向學生宣傳“如何做好防疫”、“向醫務人員致敬”、“疫情期間更要努力學習”等為主題的相關知識,讓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到防疫“戰爭”中來。

德育主任康富永是一位富有愛心,勇於創新的老師。他每天都會通過班主任向學生推送“新冠肺炎”相關宣傳知識;精心設計每週系列規定主題班會課的內容和分年級的自選主題班會課的內容,如: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誰是最值得我們崇拜的人。通過班會課,鼓勵學生以演講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當代英雄的崇尚。他還鼓勵學生把自己如何防疫、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社區工作人員的暖心服務、志願者不懼風雨堅持戰鬥在一線等鮮活的實例製作成美篇、寫成感人肺腑的作文等,時時分享在班級年級羣裏,讓這些感人的事蹟滋養每一個學生的責任心、善心和愛心。

德育處康富永主任還不時開闢新技術,以便於快速、準確、無遺漏地上報各種數據,並將自己開發的適用於班級管理的新技術及時推薦給各班主任,使各班主任做好疫情期間的班級管理工作。

各年級主任也根據本年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各班主任也有條不紊地開展着各具特色的活動。七年級年級張琦主任以小視頻講座的形式開展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系列講座;八年級年級主任韓曉玲開展了“身邊的英雄”的演講比賽,引導學生認真思考人生與自然的關係,教育學生學會敬畏自然,愛護動物,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些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活動,教師、學生共同領悟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關係,面對人為帶來的不確定性,要以心力、品德、情操等構築起存在的確定性,賦予生命精神營養,提升生命境界。每天都有學生、班主任、年級開展的很有意義的活動情況反饋刷爆我們的管理羣、班主任羣,大家互相分享、相互鼓舞、相互教育、相互感動。

2月底孩子們已經宅家線上通過“空中課堂”學習了近一個月,儘管教師要求他們每週一參加升旗儀式,每天認真聽課學習,每天參加大課間的鍛鍊,但是因為絕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手機聽課,因手機屏幕小、初時網略不穩定,加之學生自律性差、家長不重視等原因,一部分學生對線上學習有些懈怠,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焦慮、家長的恐懼等情況都不同程度的在各班出現,黨員兼心理輔導教師張廷榮帶領他的團隊主動請纓,在九年級年級學生、家長中做了一次心理輔導課。他提前設計了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推送給學生。根據學生的答卷,他認真分析、精心備課、精準施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講到“其實,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與病魔的抗爭史。人類與病魔共存,與病魔較量,是歷史規律,也是自然規律。我們能做到的是尊重這一規律並不斷反思、超越,乃至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空中課堂”的學習但是宅家時間太長加之大部分學生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農村孩子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我校國中部,

初心與使命

2月10日,學校響應自治區教育廳和市教體局的要求,我們國中部也是根據相關精神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生的線上教學。教務處劉惠茹主任首先制定了《固原市回民中學國中部線上教學的方案》,並率領教務處的周海平和馬斯涵、馮淑豔老師克服種種困難,在2月7日前將課本發放到學生手中。對於家住固原市區的學生,老師開車親自把課本送到學生手中;市區以外的學生,老師們通過郵寄的形式發放課本,確保每位學生都有課本上課。信息技術老師迅速開發各類直播軟件,精心籌劃,對教師進行直播技術培訓。

從2月5日以來,國中教務處和教科室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制定2月10日後詳細的線上教學方案和課程安排,廣泛徵求各教研組長和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大家認為目前全國各地爭先恐後通過各種網絡平台推送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教學資源,我們正好利用這次機會讓老師和學生都參與到優質網絡教學資源的學習中,教師以聽網課為契機,學習教育名師的教學風格,提高自己專業水平和課堂駕馭能力,學生也能夠居家通過網絡獲得聽名師講課的機會。

2月7號國中部通過雲視頻召開了全體教師會議。會上教務處劉惠茹主任針對如何實施“線上教學”、如何進行輔導、作業批改等方面做了相應的要求。國中部的線上教學分兩部分實施: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學生按照寧夏教育頻道、寧夏少兒頻道和固原市原州區推送的課程表聽課, 七年級、八年級的科任教師也聽相應的課程,針對學生在聽網課過程中遇到困惑、問題,科任老師通過微課、微視頻直播課等形式在晚上7:00-9:00時間段,按照教務處的安排進行集中輔導,每天晚上兩科,每科一個小時。教務處將相關的課表和聽課的二維碼以及操作程序做了一個詳細的説明發給各位教師,由教師再發給本班學生。由於九年級年級教學進度與寧夏教育頻道和固原市原州區推送的網課不一致,九年級年級教師根據學校安排的課表,選擇適合自己的直播軟件進行直播教學,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通過回放觀看寧夏教育頻道的教學視頻,查缺補漏,科任老師也抽空觀看每天的回放課進行學習並做好學習筆記。

會上還明確了在線教學必須堅持“三個不變”,即學的要求不變、教學任務不變、管的過程不變;必須抓好“五個落實”,即教師備課落實、班級常規落實、年級管理落實、家長參與落實、教科室、教務處指導落實;要求每天老師居家認真落實“六個一”步驟,即備好一份教案、編好一份導學案、上好一節課、批閲好每一份作業、輔導好每一位學生、寫好一份教學反思;做到線上教學的“十”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教師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張利利等計算機教師利用8、9號兩天時間為國中部的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各類直播平台操作程序的相關培訓,每天工作羣都被老師們相互認真學習、相互幫助的情景和熱烈的學習氣氛刷爆屏。老師分別嘗試了騰訊課堂、雲視頻、天翼雲會議,釘釘課堂等直播平台,從中選出最佳的直播方式。老師們之前沒有充足的電子設備,又由於受疫情的影響購買不上所缺裝備,但是他們沒有一個報怨和退縮的。大家羣策羣力,竭盡所能,發揮眾人的智慧克服種種困難。他們有用電腦直播的、有用手機直播的,用手機直播時手機的固定成了最大的問題,老師們又想出用手機自拍杆來固定手機等解決辦法,為直播做好全面的準備。

希望與青春

為了使線上的“空中課堂”普及到每一位學生,國中部通過班主任向全體家長髮起了關於學生網絡教學設備準備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各班中有99.4%以上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視、電腦、手機收看,約有0.57%的學生存在收看困難。由於處在假期,很多學生住在農村老家,因信號不好、無信號等問題的影響,個別學生無法完成線上教學學習任務。好在移動公司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及時免費上門服務,解決了相關問題,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線上學習任務。

一天,我在九年級(3、4)班的學習羣裏看到數學老師馬蓉曬的一份字跡清秀、整齊的作業。同時,還有她和一位深夜12點還在問數學題的孩子的對話:

老師問:“怎麼這麼晚了你才發作業?”

學生回答:“老師對不起,我在別人家借網聽課,上完課就回家了,下午沒有打卡,下次一定注意。”

於是我便打電話問班主任閆曉燕老師關於孩子的一些情況。班主任對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特別瞭解:孩子叫馬紅燕,因為孩子當天的各科作業都是按時提交,並且每天每次網上上課學習都準時聽,也沒有告訴班主任她家沒網。通過核實,原來她家確實為了節省沒有拉網線,而且也沒有一部像樣的手機,孩子昨天聽課用的還是他爸爸的一部很舊的接近老年人用的手機,網是借別人家的網。瞭解情況後,閆老師積極爭取,聯繫了電信局的金主任,並和金主任共同給孩子買了一部新手機。疫情還沒有結束,孩子交通也不方便,我和國中部的教務主任劉惠茹、德育主任康富永、九年級年級大主任王桂榮、九年級(4)班的班主任閆曉燕老師一行五人,由康主任開車去馬紅燕家,給孩子送新手機,順便再次詳細瞭解學生線上學習、家庭等更多的情況。

一路上看着路邊冬麥吐出綠油油的嫩苗,小草也偷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不時還能見到彎彎曲曲得小河盤旋在山間、峽谷,河水緩緩地、靜靜地從遠處流過,忽而又到了眼前,水面泛起魚鱗般細碎的波紋從車窗外一晃而過。疫情期間路上的行人、車輛比以往少了許多,尤其是行在鄉村的路段更為寂靜。我們五人也是自放假以來第一次出遠門,大家一路談的最多的就是疫情和學生學習方面的事。按照孩子發的定位從我們的集合點到孩子家需要三個多小時的路程,三個小時的路程在大家愉快的談天説地中、在孩子和家長擔心走錯路線打來一遍又一遍電話叮嚀中,很快就結束了。到了村口,我們看到孩子的爸爸早已的騎摩托車在那裏等我們,我們又跟着孩子爸爸的摩托車行駛了大概十分鐘到了孩子的家門口。馬紅燕也早早的在門口等候,我們下車後,孩子已經飛速跑過來抱住了閆老師,激動地哭着説:“閆老師,這個假期真的太長了,我很想您!想學校、老師和同學們!”

孩子家的大門口前是一個很寬敞的土場,寬敞的土場被打掃的一點土灰都沒有。進大門到院內,我們更是被院子裏的乾淨整潔震撼了,雖説是地道的農家小院,院子不大,但規劃的很整齊、很漂亮,有着濃郁的、樸實的鄉村氣息。院子南北向是一排新房子,馬紅燕的父親説,這是今年夏天政府危房改造項目新蓋的幾間房子,院子的地面也被水泥構築了。院子南邊從左向右依次是摞起來的方方正正的玉米草的草垛、一個小菜園、小土坯破屋。當我們還陶醉在這乾淨、整潔的小院落時,馬紅燕的爸爸着急的説:“老師快進屋吧,院子裏冷。”説着示意馬紅燕領着我們到靠西邊掛有門簾的房子。屋子不大,沒有什麼高檔的傢俱,但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炕上的被子也疊放得整整齊齊。沒有電視機,房子裏燒着火爐,桌子上擺設着新鮮的蘋果、橘子、香蕉。

孩子家裏一共四口人,一個姐姐、一個哥哥、馬紅燕和她爸爸,一家人平時的生活來源靠她爸爸農閒時打工所得。馬紅燕的父親是一個老實憨厚、性格比較內向的農民,今年五十多歲,瘦高瘦高得個頭兒,四方臉龐,眉毛濃黑而整齊,黑黝黝的皮膚,額頭和臉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雙長滿老繭的枯枝一樣的手不時的在胸前揉搓着,衣服雖然陳舊但是很乾淨。馬紅燕的爸爸還是六十年代村裏第一個上過高中的人。當年就是因為家裏太窮高中沒有讀完就輟學了,也是因為家庭情況近四十歲才結婚。馬紅燕的媽媽在馬紅燕五歲時因為忍受不了貧窮,丟下一家老小離家出走了,至今再無聯繫。馬紅燕姊妹三人是被年邁的奶奶拉扯大的,前幾年馬紅燕的奶奶去世了。姐姐老大現在就讀於北方民族大學,今年大四;哥哥老二去年考到寧夏大學,現在大一。馬紅燕的父親説 ;“馬紅燕是家裏最小的娃,也是三個孩子中學習最好的,國小在村子裏的村小讀書,一直是班裏第一名,也一直是班長。她每年都能獲得學校的“三好學生”,每學期都會捧回家好幾份獎狀。五年級的時候,馬紅燕還作為學校代表參加了北京夏令營,她也是校方參加夏令營學生的隊長。”我心裏嘀咕難怪這孩子平時在班裏很懂事,現在在班裏也是班長,平時工作有思想,組織能力也很強,在學生中的威信最高。

只有在説孩子們的事兒時,這位父親才顯得很高興、很自信,話也比較多,話語中更是讓人感到作為父親內心對孩子的自豪。我們還從馬紅燕父親的口中得知,馬紅燕的姐姐和哥哥高中也是就讀於我們學校,由於城鄉的教育差距,兩個孩子剛來回中時學習、生活等方面都不能及時適應,多虧了學校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幫助,孩子最終都能在大學聯考會考出優異的成績。馬紅燕在國小就表現的很優秀,出於對孩子的期望,對學校的信任,馬紅燕的爸爸在馬紅燕國小畢業後義無反顧的想辦法讓她在固原回中繼續讀書。

不大一會兒,馬紅燕的堂哥端來了聞着很香的長長的洋芋麪條。我們吃着熱騰騰的麪條,聽馬紅燕的父親為我們説着:原來為了給我們做這頓飯,同村的離馬紅燕家不遠的堂哥、堂嫂特意過來幫忙,。馬紅燕姊妹從小到現在衣服的縫縫補補、平時的吃吃喝喝幾乎都是在大伯家、堂哥堂嫂家照顧的,尤其是她奶奶去世的這幾年,幾家相處的跟一家人一樣親密、和諧。馬紅燕的父親還説:“前期我一直住在我們院子裏你們看到的那間小破屋,現在被當作雜物儲存點,孩子們每年假期回來都住在、吃在大伯和幾個堂哥堂嫂家。今年新房蓋成,孩子才住在新房裏。家裏一直都沒有買電視,也沒開通網絡,孩子平時就在堂哥家看電視,聽課,蹭網學習。平時,孩子用她姐姐或哥哥的手機聽課學習,這幾天村委會把村子裏所有大學生召集起來做防疫的相關事宜,我家的兩個娃都去村部幫忙,有些事必須通過手機聯繫,所以這幾天馬紅燕只能用我的手機學習。前天我的手機由於破舊加之配件低,壞了,才出現孩子沒有按時交作業的事兒。”

在一家人熱情的招呼中我們吃完了面,味道很香,可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為這個家庭、為這些孩子。

當我們把手機拿出來時,馬紅燕的爸爸激動地摸着,連連説感謝,並告訴我們昨天他也咬着牙把家裏的網通了。臨走時孩子父親一定要拉着我們在小院裏合影留念,送到家門口,馬紅燕的父親又一次哭了,他感激地説:“我很感激回中,回中培養了我的三個孩子,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回中的老師是我家的恩人,今年無論馬紅燕成績考多高,依然會再次選擇回中。”從他説話的表情能夠看出這是他發自肺腑之言。

夕陽下山了,我們原路返回,一路都在感慨馬紅燕父親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和內心的堅定,我們被感動,被震撼,還有內心即將溢出的欣慰。

剛到家,我就收到閆老師發來馬紅燕父親對我們是否平安到家的問候和再次感謝的話,當日深夜我又收到馬紅燕手寫的感謝信,信的內容如下:

親愛的各位老師:

你們好!

昨天一路顛簸,辛苦你們了!可能有些話當着面難以表達,今天這封信裏包含我和家人內心裏難於用語言表達的感激。

首先感謝你們千里迢迢趕來,一路辛苦!固原回中對我的關心和培養,對我家姊妹三個的培養,我們一生都不會忘記。“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將成為我一生學習中巨大的動力,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完成學業,不辜負各位老師的殷切希望。“雪中送炭,意義重大”,我將變壓力為動力,早日完成學業,早日成才,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回中對我的恩情,讓我銘記一生,受益一生,有關愛,有温馨,有期待,有激情,給予我的温暖,給予我遇到困難時的勇氣。將來我也會做一個向你們一樣的人,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再次感謝你們!

再次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九年級(4)班

學生:馬紅燕

2020年3月15日

幾度風雨,花開花落。每一朵花都有一段青春,一次成長,一個美好的故事。當我們走出校門,走進千千萬萬個家庭中去尋找答案時,那就是家校的合力。我們既能找到薪火相傳法的火種,又能看到愛的接力與傳遞!看着眼下這些在春天裏茁壯成長地綠苗,我想:詩與遠方還會遠嗎?

奉獻與堅守

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積極向好的形勢越來越明朗,我校防控新冠肺炎的阻擊戰取得了不小成效。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裏,在鮮花盛開的校園裏,在師生翹首企盼正常的校園生活的日子裏,在各級領導、專家的指導下,我們終於盼來了高、九年級學生在3月24日開學的消息。學校安排高、九年級錯時到校報道,錯時上下課,錯峯就餐……每個班分成A、B兩個班,教師分別對A、B班授課。

針對九年級學生,德育處提前一週通過“告知家長一封信”告知學生怎樣返校、家長怎樣接送、學生攜帶哪些物品以及來校後學生怎麼做等常識。

國中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防疫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全面。為了準確的摸清學生對防疫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務處在開學前專門針對九年級年級學生開展了新冠肺炎知識競賽。通過競賽答題情況,班主任又有針對性進對各細節、各環節行專題講解。九年級年級的班主任在康主任和劉主任的帶領下提前準備好所有教室、教師備課室;配置好各教室的桌凳;不留死角的打掃乾淨每一處衞生;徹底消毒到每一個角落。

經過兩週周密部署,全校一次又一次的消毒,一級又一級的紮實檢查,一次又一次的預案演練,一個又一個環節的細化。經過各方層層檢查、指導,學校終於過了“防疫大考”之關,如期開學。

為了和高三學生錯時,九年級年級學生24日下午到校報到註冊。生有序、有間隔(1.5米以上)的在校門口排隊測温後進入校園。校門口有三類分流口,分別是人行通道、自行車電動車通道和汽車通道;學校在通道口前都設置了指示牌和距離為1.5米的紅色間隔線,每個通道口都配有消毒液和測温儀。進入校園後,學生通過閲讀擺放在校園大門前的6張宣傳欄的內容進一步熟悉防疫知識,學生按照分流圖的指示走到自己班級所在的教學樓,在教室門口再次測温温顯示正常後才能進入教室。進教室後,學生按照教室門口張貼的座位表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接着,班主任針對如何錯時對學生進行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和培訓,包括如何錯峯如廁、上下課,上下學、離到校、回宿舍;在餐廳如何錯峯就餐等。班主任親自帶隊體驗各環節。晚上進行開學第一課,各班通過播放學校統一製作的PPT進行講解,有幾個班主任還自己拓展了一些內容,同時,各班主任向學校德育處上報截止今晚到校人數等數據。直到下晚自習,才結束了一天的所有活動,等學生全部按照要求回家或回宿舍就寢,班主任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

25號到26號兩天是線上教學評估測試,成績出來後各科成績都有所下滑,有的科目竟然平均分和以往相差30分。老師們心情很沉重,老師們覺得線上教學一個多月時間裏,自己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個體輔導等都比平時在校花的時間長,用心多,可是結果卻與預期的相差較遠。於是教務處及時召開成績分析會議,大家反思總結,找出客觀原因,由於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網絡設備跟不上、自律性差、家長監督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本次成績的下滑,尤其是線邊生和學困生下滑地非常厲害,而優秀生髮揮基本穩定,致使兩極分化較為嚴重。但是在分析會上,老師們沒有因為學生成績不理想而失去信心,沒有埋怨的話,相反,他們更有信心了,鎮定沉着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利用線下教學對線上教學進行查缺補漏,爭分奪秒地將所缺知識補回來。教務處協同年級建立了學困生幫扶對策——捆綁式,各班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實行不同的捆綁方式:有學生和學生的捆綁;有學生和老師的捆綁;有學生+老師+學生捆綁;也有老師+老師的捆綁……。

會後,我每天在課餘時間都會看到更多老師的身影出現在樓道中、辦公室裏、教室裏,有的老師針對學生進行個體輔導,有的老師在和學生談心,尤其是下午放學後又多了許多不按時回家給學生“吃小鍋飯”的老師。

疫情期間,由於受學生家庭條件的影響,信息技術課的線上教學只是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沒有條件讓學生上機實際操作,信息技術張曉榮老師主動請纓,利用晚飯後的小晚自習課每天給一個班加一節計算機操作課;體育老師徐雪琴除了正常的體育課,也見縫插針地找時間給學生進行體能訓練。

線上教研的“集結號”

因為應對疫情因,全國各地大中國小響應國家號召,為了“停課不停學”,紛紛開展各種形式的在線教學活動。於是,固原回中國中部的全體老師以全員參與的方式進入到網絡教學的活動中來。自2月5日以來,國中教務處和教科室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策劃2月10日後的線上教學的詳細方案和課程安排。

2月6日教科室尹雪娟主任組織召開教研組長會議,會上明確了國中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實施方案,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同學科同年組的老師為教學共同體進行集體備課、研討教材、編寫導學案,並提前一天通過“雲校家”推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帶着問題學習和聽課。她還要求從2月17號開始每週的教研活動按原來的活動時間正常進行,活動內容、時間不變,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

教研組長會議之後,各組又迅速召開了本學科組會議傳達本次會議精神並進一步明確特殊時期、特殊教學的責任。老師們從8日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軟件的學習、直播課的操作、備課以及導學案的編寫等各種準備工作中。雖然疫情發生的突然,雖然老師們無法完善、更新好的電子設備,但是大家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都很高,通過視頻、微信羣相互學習、相互研討教材、課標、學法指導的勁頭一浪更比一浪高。有的相互學習直播軟件;有的是相互討論從課堂教學到網絡教學的“變”與“不變”;有的在認真研究網課中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怎樣設計才能達到教學目的等。

2月17正式進行線上教學聽課以來的第一次各組教研組活動中,老師們感受頗深。數學組本來就是一個團結奮進、勇於創新的團隊,組長馬蓉更是一個善於鑽研新事物、新技術;善於帶團隊的業務能力很高的熱心人。她自己今年帶的是九年級年級的數學課,通過一週多的直播課發現:由於授課方式發生率變化,學生興趣比較高,學習氣氛、學習態度較以前的多有好轉,但是從提交的作業中發現作業的正確率和質量比平時差的問題,説明學生聽課時有玩遊戲的現象;通過聽課發現固原市原州區的“空中課堂”的內容、進度和速度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實際,寧夏教育頻道和少兒頻道推送的“空中課堂”所講地速度比較快、課堂信息量比較大,難度也大,建議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收看。八年級的數學的蘇永紅老師説,她每天都堅持聽兩節課,每一節課都寫了教學反思了,都把一個聽課筆記寫完了,收穫很多,不聽不知道一聽差距還真不小,正好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向優秀老師、教育專家學習學習。英語組通過教研活動也達到共識,全體學生都聽固原市原州區推送的“空中課堂”,但是網課中每節課直播時間只有20分鐘,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單詞、短語的識記、口語的訓練都不能通過參加聽推送的“空中課堂”實現,必須恢復原來的早讀,大家都利用早上7:00——7:40這個時間段來進行英語的口語朗讀,6:50學生進羣打卡,7:00整英語老師監督進行早自習的英語朗讀和背誦。語文組大家討論談的範圍更廣,大家認為正好利用“空中課堂”和一些網絡課程學習的機會,對學生的閲讀和閲讀的方法進行指導,藉此機會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指導學生記錄自己健康生活和自主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每天整理自己學習、生活的過程性資料,寫寫心得體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文綜組的老師就教師如何利用線上教學與學生真正建立師生、生生的夥伴關係,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如何利用線上教學開展時政大講堂進行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情懷、珍愛生命的教育等,開展了系列主題探討活動。理綜組老師主要討論了教師怎樣通過線上家訪,瞭解學生居家學習階段學習生活情況;學生在“抗疫”的非常時期,如何做到“自護”“自學”“自練”和“自勞”等主題。

每週各組的教研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的老師探索用一些網絡軟件讓學生打卡來實現對學生學習的監控;有的通過網絡程序製作小獎狀來鼓勵作業完成的好學生;有的交流如何快速進“雲校家”批閲作業;有的分享如何利用小組長採取捆綁的方式檢查學生聽課的投入情況,督促學生認真聽講;有的分享如何進行線上測試……各組的創新層出不窮,亮點紛呈。每週教研羣裏分享線上教學中各種創新的做法,如數學組用“線上發獎狀”的形式鼓勵作業做得好的學生,學會了在“雲校家”高效批改作業;語文組組織了“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的作文競賽;英語組除了每天線上上課、輔導學生外,還每週兩次參加線上翼課網組織的英語培訓學習;理綜組組織學生舉行手抄報比賽;文綜組開展的時政大講堂等活動,各教研組週週按時開展教研活動,保質保量,形式多樣,次次有亮點、時時有創新,十分難得。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有不同的、令人喜悦的收穫:有的教師拓展了課程資源,引用優質慕課,作為在線課程的補充;有的教師通過彈幕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積極性,優化了課程教學效果。這些線上教學經驗不僅體現了教師較高的創新教學模式的積極性,更是吹響教師們實現專業成長的集結號,記錄教學研究路上的追夢人的足跡。

無懼風雨砥礪行,展翅蒼穹壯志酬

—記固原市回民中學九年級年級2020年備戰會考會

學生返校已經一週多了,根據以往的時間“會考百日誓師大會”早已舉行,但是今年開學延遲,加之現在的特殊情況,學生不能聚集,學校也沒有能滿足九年級年級的全體師生保持1.5米以上的間隔的大型的會議室,所以,2020年九年級年級“誓師大會”一直沒有舉行。不舉行,大家總覺得缺少緊迫感,再加之這次測試學生成績不是很理想,為了給學生加油鼓勁,讓學生緊張起來,振奮精神奮戰會考,教務處、德育處和九年級年級大主任王桂榮三人認真策劃了主題為“無懼風雨砥礪行,展翅蒼穹壯志酬”的特殊的備戰會考會。

因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我們把九年級學生分成三組召開會考備考動員大會,所有會考備考成員和九年級全體教師踴躍報名參加到各組當中。第一組由教務處劉主任擔任組長,組員是王桂榮、張國月、劉天霞、王小娟四位老師,劃撥了80名學生在學校的1號會議室進行。第二組由閆曉燕老師擔任組長,組員是馬蓉、徐雪琴、殷玉玲和我四人,劃撥了120名學生在學校2號會議室進行。第三組由德育處康主任擔任組長,組員是撒世林、馬付、楊建寬、馬麗麗、朱燕五位老師,劃撥了57名學生在學校的四號會議室進行。任務分解下去後,各組長又及時召集各組組員開會,讓每位老師統一思想、設計分會場的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每位老師領到各自所承擔的任務後,便迅速行動起來,首先為各組設計一個響亮的隊名:第一組的隊名是“追求卓越”,第二組的隊名是“拼搏奮進”,第三組的隊名是“飛躍小虎隊”。

在各隊成員的周密籌劃下,2020年4月2日下午四點半,各小組在各自的分會場準時召開了備戰會考會。各組除了規定的環節外,創新了很多環節,亮點紛呈。第一組設計了由老師給每位學生頒發獎品的環節;第二組設計了全體同學觀看“死亡爬行”的視頻;第三組設計了每一位老師對學生説一段心裏話的環節。

各個會場學生激情高漲,達到了情感共鳴的高潮,一時間各分會場學生朗讀的宣誓詞的整齊的聲音響徹雲霄,會考號角吹響校園高空。為了報答學校的培育之情,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學生們壯志滿懷!青春飛揚!闊步前行!

用母愛陪伴學生的老師

4月6日早上,我檢查結束學生的晨讀,回到辦公室,隔着辦公室的窗户看到九年級(3)班的班主任王桂榮老師領着一個學生急匆匆的向大門口走去。當時我以為是學生家長給孩子送東西,由於特殊時期,為了學生的健康,住校學生實行全封閉管理,自24日開學後住宿生一律不能回家,學生來校時帶夠一個月的生活費、學習用品等。我當時想可能是王老師不放心,所以陪着孩子去學校大門口取東西。

早上第一節課後,我去三四班班主任辦公室,正好聽見王桂榮老師和九年級(4)班的班主任閆曉燕老師交流。以下是兩位來時的對話:

王老師:“我們趕到家的時候,那傢伙還在睡覺,今天早上若不去他家叫醒,這孩子準能睡一早上,這麼關鍵時刻,本來學習就不怎麼樣,今天早上的四節課的內容就都落下了。”

閆老師:"叫的好,這孩子現在一節課都不能落,他各科的學習都比較困難,即便每節課都在,課後還需吃‘小鍋飯’才能跟上學習進程。"

王老師“這孩子的父母親不知道怎麼這麼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在家?”

閆老師:“這孩子也是自律性太差,你每天六點準時叫醒孩子還是靠譜點。我們班的馬某某,王某某......都是我早上準時叫醒的,我就是他們的‘鬧鐘’”她連着説了好幾個學生的名字。

看到我進來了兩位老師停止了交流。

原來今早晨讀開始後,王桂榮老師班裏的明彥寶還沒有到校,王老師給他母親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沒打通,王老師當時很着急擔心家裏發生了什麼事,晨讀結束後她和班裏知道明彥寶家庭詳細住址的一位學生開着自己的車前去明彥寶家裏,才知道孩子的母親昨天回鄉下老家沒有回來,孩子的父親已經復工去原來的打工地工作,昨晚孩子一個人在家,晚上用手機打遊戲,睡地太晚導致今早沒有按時起牀。

我在和這兩個老師交談時,閆曉燕老師拿出一個記着好多字的密密麻麻的小本子説:“這是我這學期的所有鬧鈴時間段.”她根據學生家離學校的遠近分成好幾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都有一些學生的名字及所要提醒的事項,例如某某是哪個時間段,某某和那幾個是哪個時間段的......哪些學生是早上被叫醒的;哪些學生是晚上提醒按時睡覺的;哪些是週末早上叫醒晨讀英語的;哪些是晚上幾點開始聽寫英語的......看着那本厚厚的記滿名字和時間段的本子,聽着她很熟練地進行一一的對標對錶,我滿腦子似乎聽到的是一個接一個“鈴鈴鈴,叮鈴鈴......”的鈴聲。

其實,在閆曉燕老師的腦子裏裝的學生管理的事兒比本子上記得多得多。只要説起班裏的事,她都會滔滔不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家庭情況她瞭如指掌,哪位學生是單親家庭、哪位學生是爺爺奶奶監管、哪位學生需要她幫助制定計劃、哪位學生必須每兩週調整一次學習計劃、哪位學生經常和父母頂嘴需要她幫助孩子的家長共同説服等等。

每天早晨早自習課後你都會看到她班上的學生從教室追着跑出來對她説“老師,你趕快吃點早餐吧,今早您一定得吃! 我知道您早上起牀就全是操心我們,到現在肯定沒吃早餐,後面您還有兩節課要上,會沒勁兒的。”孩子手裏提着早餐、水果、牛奶等,使勁兒地往閆老師的手裏塞。

平時王桂榮和閆曉燕老師是這個年級下午放學後回家最遲的老師,他們不是在教室裏給學生輔導功課,就是在樓道或辦公室中和學生談心。

王桂榮老師還是九年級年級的大主任,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每天早上她總比別的班主任至少早到二十分鐘。週末也會來學校看不能回家的住校生,對他們常常噓寒問暖。記得一次週日的早上,我來學校加班,下着大雨,六點進校園在停車場剛下車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往學生宿舍的方向走,不用問就知道是王桂榮老師又去宿舍看她的孩子們了。她經常晚上、週末去學生宿舍,噓寒問暖有之,促漆而談有之。誰的衣服破了她要給縫補,誰頭髮長了她要給剪,誰的被套髒了家比較遠她給幫着洗,誰比較懶惰不注意個人衞生她要監督着去學校浴池洗澡……

那天我寫完材料已經十二點多了,雨還在下,我出辦公樓時看到她也朝停車場走來,等她走到車前我問道“早上我來時就看見你去宿舍,怎麼到這會才回家呀?”她平時話很少,這會又帶着十分驚訝表情説“沒有幹啥,幾個學生家比較遠,每個週末都不一定能回家,這種天氣,我過來看看孩子帶厚衣服了嗎?一不小心和幾個孩子談心忘了時間。”又説:“何校,你怎麼也才回家?”我説:“我來趕着寫一份材料。正好趕上飯點,要不咱倆一起去學校食堂吃頓飯?”她忙羞澀地説:“謝謝何校,女兒一個人在家,還沒有吃飯呢,你趕快去吃飯吧。”

週一早上,聽到其他老師説王桂榮老師的女兒昨天感冒了,週日晚上發燒嚴重,去醫院打吊針,折騰了一晚上。今早怎麼她沒有照顧女兒又跑來學校,不會是是後媽吧。雖然看似大家在責怪她,我知道大家其實是心疼她,王桂榮的先生在鄉下工作,兩個人分居多年,女兒一直都是她一個人照顧。

後來才知道,那天早上她來學生宿舍,是因為前一週一位學生一直穿的比較單薄,有點感冒,週六晚上又下了一場大雨,她在家裏找了一件毛衣,買了點藥去送給學生。到宿舍發現還有幾個學生也被這場雨擋住了回家的腳步,又是幫誰釘釦子,幫誰理頭髮的……

校園裏時時、處處都有閆曉燕老師,王桂榮老師的身影,她們瘦小卻高大,單薄卻堅強;像巨大的火焰能融化冰川,像頑強的戰神能戰勝種種困難。

她倆的故事是我們千千萬萬老師的縮影,這樣的故事只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孩子和老師像小溪和大海; 像禾苗和大地;像白雲和藍天; 更像雞雛和媽媽;這樣的故事寫不完,講不完。這樣的愛長在孩子們的心底,滋養着孩子、陪伴着孩子。

天之大,唯有這樣的愛是最温暖、最純潔、最無私的。

值班中的老師最美麗

這學期為了降低學生復學後防疫風險,九年級年級通過研究決定:走讀學生中午和下午放學不回家,直到晚自習結束才能出校門;住校學生實行全封閉管理,到校後不能出校門,節假日也不能回家。所以每天值班範圍、內容、強度大大的增加,九年級所有老師都參與每天各時間段的學生管理,反饋各時間段值班過程中發現的優點和不足,值班羣裏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圖片、視頻和文字信息。他們細心的給學生指導,校園的每處都能看到老師們勤勞的身影。看到老師們堅定的眼神、看到老師們認真的態度、聽到他們親切的話語,我想這就是愛的奉獻。

好多年輕的老師也也有孩子,他們的孩子也在上網課,也等着她(他)的監督和陪伴。可是老師們顧“大家”,舍小家。沒有一個人談困難的,都在自己想辦法克服,有的把父母、公婆接到自己家幫看孩子;有的把孩子送到雙方老人家;有的老師把自家孩子帶到學校,自己給學生上課、輔導、值班檢查,讓自己的孩子在辦公室進行線上學習或寫作業。“麗麗”老師夫妻二人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她先生今年帶高三,她又帶的九年級,只能把老二送到鄉下的公婆家,女兒上二年級因為要上網課,所以天天帶着女兒上班,在學校一呆就是一天。殷玉玲老師的先生也在我們學校,今年給高三體育特長生進行訓練,體育訓練每天早上開始的更早,女兒連早餐都沒有吃就很早地被帶到學校。如果遇到白天值班,一直要堅持到晚上的七點半才能回家,再遇上有晚自習,回到家就到晚上的十點半了。

王桂榮老師和閆曉燕老師下午放學從不回家,陪伴學生上晚自習前的小晚自習課。德育處主任康富永還擔任九年級(1)班班主任,早上總是第一個到校,依次檢查各班學生測温情況。撒世林老師幾乎每個中午都不午休,堅守在班裏陪伴着學生。

一天值班中最難就是中午的管理,早上第四節課後,白班值班老師就開始進入值班狀態了。在教學樓門監督前後門出來的學生往餐廳走,學生排隊時必須間隔1.5米以上,學生進餐廳打飯排隊,每個檔口前都有1.5米間隔線,每個檔口都是快餐,即打飯即端走,學生按照餐桌上的指示箭頭每桌兩人同向就餐,按照學校高九年級錯時錯峯就餐的安排,九年級學生在學校東灶一樓就餐,學生就餐時值班老師要進餐廳維持秩序、陪餐。

一天,我作為學校值班的帶班領導,中午在餐廳陪學生就餐,餐廳裏一位身材高挑,穿着西裝的女老師穿梭在每一個檔口前看着排隊打飯的學生,一會矯正這隊學生的排隊的距離不符合規定的問題;一會兒又在提醒那隊的學生打飯的速度不夠快;一會又跑到學生就餐的餐桌邊讓打飯路過的學生快速就座,一會去催促那桌的學生“我都盯了好長時間了,你倆話就是多,吃飯時不要説話,快吃快離”,她笑着摸摸那位女生的頭説:“再説話我就把飯沒收了,讓你倆餓肚子。”她看見我時,不好意思的説:“昨天忘記了我今天值班,早上來時穿的高跟鞋,上完課來不及回家就把辦公室裏的一雙運動鞋換上了,搭配這身西裝很不協調。”我笑着説“中午值班時,一直要轉着維持秩序、督促學生吃飯、午休,很累人,穿高跟鞋腳疼。”學生就餐結束後,值班老師就轉移到教學樓督促走讀一天中午一點十分,我在檢查教學樓時,九年級(1)班教室裏,除了住宿生回宿舍午休外還缺了幾個走讀學生,直到我檢查完每一個教室後也沒有看見值班教師,當時值班的是張國月老師,平時張老師是個很認真的老師,對學生很有愛心,以前當班主任時學生都叫他“張媽媽”。現在,在國中部老師中年齡是最大的老師之一了,雖然現在不當班主任了,只帶化學課,但是學生對她的稱呼一直都沒有變。我心裏犯嘀咕,想着她不會也不可能離崗,正準備給她打電話時傳來她教導學生的聲音,“午休時間,不好好睡覺,還和我玩起捉迷藏的遊戲了,以為我老了,盯不住你們幾個?追不上你們了?”我出樓門一看,就是九年級(1)班所缺的那幾個學生。原來,午餐結束後,她先到小操場,看見幾個學生在踢足球,她將這幾個學生勸回了教室。她第一遍檢查教室的時候,每個班的學生基本上都回教室了,大部分同學很自覺地趴着桌子上休息,有幾個做作業的學生經過她的督促也睡覺了,有幾個説閒話的學生也被她耐心的勸着休息,那幾個平時比較調皮、貪玩的學生她還特意留意了一下,還好今天中比較自覺,趴在桌子上休息,她又不放心地快速的檢查了第二遍,學生基本上都休息,結果等她第三遍檢查的時候,九年級(1)班的這幾個孩子就不在了。她估計這幾個孩子又去操場踢足球了,等她追追到操場,果然看到這幾個孩子在踢足球。看她過來了,孩子們才往教室跑,結果被她堵到教學樓門外進行批評。

一天晚上,已經是7:40,我在校門口碰見張曉榮老師急匆匆往校門口走,一邊走一邊打電話“對不起兒子,你好好陪奶奶多聊聊,~我馬上就回家了。”“小心腳底,趕的這麼急?”我説,“我值班才結束,孩子爸爸在校門口等着接我。”她匆匆説了句,也沒多説其他事兒。白天值班的時間段是中午就餐、午休時間;下午就餐時間和晚自習前的“小晚自習課”,上晚自習白天的值班才算結束。

第二天,我看到她分享在朋友圈裏祝婆婆生日快樂的照片,才知道昨天是她婆婆的生日,我趕緊給她打過去電話,電話接通:“昨天是老太太的生日你怎麼不早説,和其他老師換個班,實在對不起,那麼晚你才回去。”她笑着説:“咱們九年級的老師本來就少,再加上年輕人多,年輕老師的孩子都太小,最近工作量比較大,大家都很累,我帶信息技術課,教學任務不是很重。”我説:“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你應該調換一下的,不然老太太可能會不開心。”她説:“我和孩子他爸爸商量了,孩子爸爸也能理解,畢竟特殊時期,大家任務都不輕,我前一天把食材準備好了,今年他和兒子給老太太準備生日餐。”

張老師兒時得過骨髓炎,一直沒好利索,今年又開始腳疼,醫生建議做手術,由於捨不得這屆學生,硬是忍着疼,把手術時間推到了暑假。

每遇艱難時期,總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讓我感動,激勵着我,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少風霜,老師們一直都在守護着孩子們的健康,無論春夏秋冬月來歲往,老師們一直都在見證着孩子們的成長。我們的校園也因這些美麗的老師而更加的美麗!

不用揚鞭自奮蹄

九年級年級自3月24開學以來,一直是分AB班授課,開學前一週的時間,每一節課都是老師在兩個教室各用一半時間授課,另一半時間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內合作學習。於是,每次在我巡視時,都會看到一個教室裏老師在講解,另一個教室有的學生在認真地的自主學習;有的是小對子在保持固有距離不變的情況下,互相交流學習;有的以小組為單位,一個站起來給其他組員講解或答疑;還有站在講桌前給全班學生講解或答疑;有課代表提醒個別聽課不認真或做題不認真的學生;有組織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每次我都被孩子認真的態度所感動!每次都被孩子的負責、擔當感動!每次都為孩子整齊、漂亮的板書而感到幸福和自豪。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促使我比以前在教學樓裏巡視的次數更多了,每次停在窗前許久,不願也不捨得離開。或許是同樣的感受也存在於我們九年級年級的每一位老師的心中,在巡視的過程中我時常會碰見好多老師也在窗前靜靜地、入神地看着,聽着,欣慰地笑着。

同時,課前、課後,總有老師在樓道或辦公室搶時間,抓個體進行輔導;也時常相互交流如何優化教學共同體建設,探討如何使得智慧化校園能在課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前一週,九年級年級除化學外其餘的課程都結束了,開始進行第一輪複習課。教務處也按照慣例將課表排成大課,是大課也是複習課,加之復學後的線上教學評估測試學生成績並不理想的原因,老師們都有些焦慮,我時時會看到老師們着急的表情,體會到他們苦悶的心情。

4月8日 ,我因為要去參加本該元月份就要去北京參加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七屆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由於受疫情遲遲沒有舉行,最終改為4月9日在銀川以視頻的形式召開。那天早上,我在四號教學樓轉時,就看見馬蓉和劉天霞等幾個老師在交流,邊説邊看手機,當時我沒有留意,還以為是在看“空中課堂”或看新聞熱點呢。下午,我在大巴車上的時候,教務處的劉惠茹主任給我發了幾張照片,有馬蓉老師的,有劉天霞老師的,有楊建寬老師的,還發信息説你看看咱們的老師怎麼上課?我仔細看了看,原來老師在用自己的手機共享課堂呢!我趕緊把電話打過去問“咱們樓裏面沒有網,怎麼分享上課?”“老師們用自己的手機流量。”我説:“老師用自己的流量那一節課下來會花不少錢?”“老師都沒有在乎用自己的流量花自己的錢,我很感動,已經聯繫了信息技術的徐小龍和張利利兩個老師,兩位老師已經開始加班加點的搶修網線。這個你就不用再操心了,放心的出差吧。” 她笑着掛了電話。

學校的智慧校園的硬件設備可以説是固原市區過硬的了,學校的很多設備已經走在了全市的最前沿,為了使下一屆九年級學生能提前適應將來的會考聽力人機對話的模式,上學期結束時,學校準備利用假期把四號教學樓裏的兩個計算機房的電腦設備更新。受疫情影響,設備到現在還沒到位。自從上網課以來最忙的就是兩位信息技術老師了,成天看到他倆跑着幹這個,搶修那個的。

8號下午,在下午放學時,這兩個老師就早早在樓道里等着,趁着學生吃晚飯的時間,搶修一樓的網線,一直到晚自習鈴響了,他倆才把一樓的前兩個教室的修好。學生開始上晚自習,他倆才回家照顧自己的孩子。學生自習課下了,他倆又趕回來,修理一樓另外兩個教室的網線,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憊身體回家。就這樣,第二天利用中午、下午和晚上時間,四號教學樓裏的十個教室的網全通了,九年級的每個教室老師都可以“一拖二”的實行共享課堂了。

等我10號出差回來,每位老師都已經熟練的掌握這一技術,所有教師“一拖二”的課堂正式實施了,其他老師在馬蓉和劉天霞兩位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反覆訓練下,都能應用自如。五花八門的手機支架出現各個教室,馬付老師用自己兒子的鋼琴譜支架來充當手機支架;王小娟老師用手機自拍杆充當手機支架;撒世林老師用的是小型三腳架充當手機支架,朱豔和殷玉玲兩個老師將課本堆起來充當手機支架……

我正在樓道隔窗欣賞老師們的創新時,教務處劉主任走過來説:“麗麗説,商城一商鋪的手機支架讓她買斷貨了。”“麗麗”是馬麗麗老師,她性格活潑,工作有激情、效率高,大家親切地把她叫“麗麗”。原來“麗麗”出了趟“公差”,主動去商場為大家購買了一些手機支架。

最近這一週大家激情亢奮,再沒有焦慮的表情,沒有着急進度問題的憂愁。一個班,AB兩個教室,一個老師——“老師+手機”,“一拖二” 授課模式就這樣和諧的進行着。

近來發生在校園中,發生在四號教學樓裏的點點滴滴,不就是我一直以來苦苦尋找和深深思考的學校中那種積極進取,樂於奉獻的校園文化生態嗎?讓師德成為一首最動聽的歌!讓教師的人生更美麗!讓師魂成為最雋永的風景!讓文化生根,讓智慧拓展、拔高!這難道不是教育中的最高的境界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xuexiao/69k4rw.html
專題